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唐 曹松《己亥岁》
当我高声诵读唐人这首诗的时候,我的眼前忽然一阵昏黑,接着,两只耳朵嗡嗡作响,全身毛发倒竖起来。我记得报载第一枚原子弹从天空扔下来,12平方公里内的房屋和人民全部毁灭。
由于武器的进步,都市的发展,人口的增加,“英雄”的行情扶摇直上。在弓箭时代,一个将军的代价是“万”名白骨。在枪炮时代,将军或总司令的代价,起码涨到100倍。第一次世界战争,死亡的兵士1300万人,死伤的平民3300多万人,光是这两笔数字,死伤总数已达4600万人,而孤儿、寡妇、俘虏、难民还不算在内。平均一个将军的代价是百万生灵。假如照目前的武器及人口集中情形而论,海、陆、空上将的代价显然看涨。
老子的眼光真够深刻,他早就看出军政大员唯恐天下不乱,所以他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庄子也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远在三四十年前,中国的土匪很多,官方派兵去围剿,土匪招架不住,于是向政府投诚,改为官兵;过了不久,官兵因粮尽饷绝,又纷纷跑去当土匪。一把毛瑟枪在手,随时可当官兵,也随时可做土匪,兵匪不分,吃亏的就是老百姓。
由于社会组织的严密,法律权威的提高,军政大员言出法随。他们要人民打仗,人民不能不打仗。虽然每次打仗都有堂皇的理由;但政治一变,由敌国变成友邦的时候,又有一套更漂亮动听的理由。我常说,那些搞军事、政治、经济、外交、宣传的人,至少须自备一部正反两用的辞典,赞成某种政策时,用正面的理论;反对某种政策时,用的是反面的理论。是正是反,决定政策的人,永远不会错的,而错误的责任,须由人民负担,一切牺牲,也由人民承当。
自卫的战争还是情有可原,穷兵黩武地向外侵略,却是罪不容诛。在古战场上作冤鬼的人,真是“天地为愁,草木凄悲。吊祭不至,精魂何依”。他们死得毫无价值,除以骨肉头颅替各级将领作垫脚石外,他们得不到半点好处。
话又说回来,人民的个别反战不会发生效力,最重要的是把世界各国的反战人民组织起来,造成坚强无比的和平堡垒。科学的发明应充分用来做和平用途,使全世界人民的生活享受能够提高,然后有余力作文化的交流。
战争是可诅咒的,它拆散人家的父母、兄弟、妻儿,它使历史上有价值的建筑物化为灰烬,它把人类纯良的天性压制下去,把他们好勇斗狠的兽性发挥出来。参加打仗的人,十去九不回。在古代妇女可以免兵役,但在男女平等的社会,妇女也可以上前线,所以她们仍旧逃避不了战争的迫害。
我们只要细心思考“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名句,反战的情绪不禁油然而生。在这种情绪下,谁要牵着我们的鼻子作侵略的战争,恐怕没有那么容易了。
1955年3月13日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