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意哥传
谭意哥小字英奴,随亲生于英州[2]。丧亲,流落长沙[3],今潭州也。年八岁,母又死,寄养小工张文家。文造竹器自给。一日,官妓[4]丁婉卿过之,私念苟得之,必丰吾屋[5]。乃召文饮,不言而去。异日复以财帛贶[6]文,遗颇稠叠[7]。文告婉卿曰:“文廛市贱工,深荷厚意。家贫,无以为报。不识子欲何图也?子必有告。幸请言之。愿尽愚图报,少答厚意。”婉卿曰:“吾久不言,诚恐激君子之怒。今君恳言,吾方敢发。窃知意哥非君之子。我爱其容色。子能以此售我,不惟今日重酬子,异日亦获厚利。无使其居子家,徒受寒饥。子意若何?”文曰:“文揣知君意久矣,方欲先白。如是,敢不从命?”是时方十岁,知文与婉卿之议[8],怒诘文曰:“我非君之子,安忍弃于娼家乎?子能嫁我,虽贫穷家,所愿也。”文竟以意归婉卿。过门,意哥大号泣曰:“我孤苦一身,流落万里,势力微弱,年龄幼小。无人怜救,不得从良人。”闻者莫不嗟恸。婉卿日以百计诱之。以珠翠饰其首,轻暖披其体,甘鲜足其口[9],既久益勤,若慈母之待婴儿。晨夕浸没[10],则心为爱夺,情由利迁[11]。意都忘其初志[12]。未及筓,为择佳配。肌清骨秀,发绀眸长,荑手纤纤[13],宫腰搦搦[14],独步于一时。车马骈溢[15],门馆如市。加之性明敏慧,解音律,尤工诗笔。年少千金买笑春风[16],惟恐居后;郡官宴聚,控骑[17]迎之。时运使[18]周公权府[19]会客,意先至府,医博士[20]及有故至府,升厅拜公。及美髯可爱,公因笑曰:“有句,子能对乎?”及曰:“愿闻之。”公曰:“医士拜时须拂地。”及未暇对答,意从旁曰:“愿代博士对。”公曰:“可。”意曰:“郡侯宴处幕侵天[21]。”公大喜。意疾既愈,庭见府官,多自称诗酒于刺[22]。蒋田见其言,颇笑之。因令其对句,指其面曰:“冬瓜霜后频添粉[23]。”意乃执其公裳袂,对曰:“木枣秋来也著绯[24]。”公且惭且喜,众口噏然[25]称赏。魏谏议之镇长沙[26],游岳麓[27]时,意随轩[28]。公知意能诗,呼意曰:“子可对吾句否?”公曰:“朱衣吏,引登青障[29]。”意对曰:“红袖人,扶下白云。”公喜,因为之立名文婉,字才姬。意再拜曰:“某,微品[30]也。而公为之名字,荣逾万金之赐。”刘相之镇长沙,云一日登碧湘门[31]纳凉,幕官[32]从焉。公呼意对。意曰:“某,贱品也,安敢敌公之才?——公有命,不敢拒。”尔时迤逦望江外湘渚间[33],竹屋茅舍,有渔者携双鱼入修巷[34]。公相曰:“双鱼入深巷。”意对曰:“尺素[35]寄谁家。”公喜,赞美久之。他日,又从公轩游岳麓,历抱黄洞[36]望山亭吟诗,坐客毕和[37]。意为诗以献曰:
真仙去后已千载,此构危亭四望赊[38]。灵迹几迷三岛[39]路,凭高空想五云车[40]。清猿啸月千岩晓,古木吟风一径斜。鹤驾何时还古里,江城应少旧人家[41]。
公见诗愈惊叹;坐客传观,莫不心服。公曰:“此诗之妖[42]也。”公问所从来[43],意哥以实对。公怆然[44]悯之。意乃告曰:“意入籍[45]驱使迎候之列有年矣,不敢告劳。今幸遇公。倘得脱籍为良人箕帚之役[46],虽死必谢。”公许其脱。异日,诣投牒[47],公诺其请。意乃求良匹,久而未遇。会汝州民张正字为潭茶官[48],意一见谓人曰:“吾得婿矣。”人询之,意曰:“彼风调才学,皆中吾意。”张闻之,亦有意。一日,张约意会于江亭。于时亭高风怪,江空月明。陡帐垂丝[49],清风射牖,疏帘透月,银鸭[50]喷香。玉枕相连,绣衾低覆,密语调簧,春心飞絮[51]。如仙葩之并蒂,若双鱼之同泉,相得之欢,虽死未已。翌日,意尽挈其装囊归张。有情者赠之以诗曰:
才色相逢方得意[52],风流相遇事尤佳。牡丹移入仙都去,从此湘东无好花。
后二年,张调官,复来见。意乃治行[53],饯之郊外。张登途,意把臂[54]嘱曰:“子本名家,我乃娼类,以贱偶贵,诚非佳婚。况室无主祭之妇[55],堂有垂白之亲[56]。今之分袂[57],决无后期。”张曰:“盟誓之言,皎如日月,苟或背此,神明非欺。”意曰:“我腹有君之息[58]数月矣。此君之体[59]也,君宜念之。”相与极恸,乃舍去。意闭户不出,虽比屋莫见意面。既久,意为书与张云:
阴老[60]春回,坐移岁月。羽伏鳞潜[61],音问两绝。首春[62]气候寒热,切宜保爱。逆旅都辇[63],所见甚多。但幽远之人,摇心左右,企望回辕[64],度日如岁。因成小诗,裁寄所思[65]。兹外千万珍重。
其诗曰:
潇湘江上探春回,消尽寒冰落尽梅。愿得儿夫似春色,一年一度一归来。
逾岁,张尚未回,亦不闻张娶妻。意复有书曰:
相别入此新岁,湘东地暖,得春尤多。溪梅堕玉,槛杏吐红,旧燕初归,暖莺已啭。对物如旧,感事自伤。或勉为笑语,不觉泪泠[66]。数月来颇不喜食,似病非病,不能自愈。孺子无恙(意子年二岁),无烦流念[67]。向尝面告,固匪[68]自欺。君不能违亲之言,又不能废己之好,仰结高援[69],其无□焉。或俯就微下,曲为始终,百岁之恩,没齿何报?虽亡若存,摩顶至足,犹不足答君意。反覆其心,虽秃十兔毫,磬三江楮[70],亦不能□兹稠叠,上浼[71]君听。执笔不觉堕泪几砚中。郁郁之意,不能自已。千万对时善育[72],无或以此为至念也。短唱二阕[73],固非君子齿牙间可吟,盖欲摅情[74]耳。
曲名《极相思令》一首:
湘东最是得春先,和气暖如绵。清明过了,残花巷陌,犹见秋千。 对景感时情绪乱,这密意,翠羽空传[75]。风前月下,花时永昼[76],洒泪何言。
又作《长相思令》一首:
旧燕初归,梨花满院,迤逦天气融和。新晴巷陌,是处[77]轻车骄马[78],禊饮[79]笙歌。旧赏人非[80],对佳时一向,乐少愁多。远意沉沉,幽闺独自颦蛾。 正消黯[81],无言自感,凭高远意,空寄烟波。从来美事,因甚天教,两处多磨?开怀强笑,向新来,宽却衣罗[82]。似恁地[83],人怀憔悴,甘心总为伊呵。
张得意书辞,情悰[84]久不快,亦私以意书示其所亲,有情者莫不嗟叹。张内逼慈亲之教,外为物议之非[85],更期月[86],亲已约孙贳殿丞[87]女为姻。定问[88]已行,媒妁素定,促其吉期,不日佳赴[89]。张回肠危结,感泪自零。好天美景,对乐成悲,凭高怅望,默然自已。终不敢为记报意。逾岁,意方知,为书云:
妾之鄙陋,自知甚明。事由君子,安敢深扣[90]。一入闺帏,克勤妇道[91],晨昏恭顺,岂敢告劳。自执箕帚,三改岁□[92]。苟有未至,固当垂诲;遽此见弃,致我失图[93]。求之人情,似伤薄恶;揆之天理[94],亦所不容。业已许君,不可贻咎[95]。有义则合,常风服于前书[96];无故见离,深自伤于微弱。盟顾可欺,则不复道[97]。稚子今已三岁,方能移步。期于成人,此犹可待。妾囊中尚有数百缗,当售[98]附郭[99]之田亩,日与老农耕耨别穰[100],卧漏复毳[101],凿井灌园。教其子知诗书之训,礼义之重。愿其有成,终身休庇[102]妾之此身,如此而已。其他清风馆宇,明月亭轩,赏心乐事,不致如心[103]久矣。今有此言,君固未信,俟在他日,乃知所怀。燕尔方初[104],宜君子之多喜;拔葵在地,徒向日之有心[105]。自兹弃废,莫敢凭高。思入白云,魂游天末。幽怀蕴积,不能穷极。得官何地,因风寄声。固无他意,贵知动止。饮泣[106]为书,意绪无极。千万自爱。
张得意书,日夕叹怅。后三年,张之妻孙氏谢世[107],湖外莫通信耗。会有客自长沙替归[108],遇于南省书理间[109]。张询客意哥行没[110]。客抚掌[111]大骂曰:“张生乃木人石心也!使有情者见之,罪不容诛!”张曰:“何以言之?”客曰:“意自张之去,则掩户不出,虽比屋莫见其面。闻张已别娶,意之心愈坚,方买郭外田百亩以自给。治家清肃,异议纤毫不可入。亲教其子。吾谓古之李住满女,不能远过此。吾或见张,当唾其面而非之。”张惭忸久之。召客饮于肆,云:“吾乃张生。子责我皆是。但子不知吾家有亲,势不得已。”客曰:“吾不知子乃张君也。”久乃散。张生乃如长沙。数日,既至,则微服游于市[112],询意之所为。言意之美者不容刺口[113]。默询其邻,莫有见者。门户潇洒[114],庭宇清肃。张固已恻然。意见张,急闭户不出。张曰:“吾无故涉重河[115],跨大岭,行数千里之地,心固在子。子何见拒之深也,岂昔相待之薄欤?”意云:“子已有室,我方端洁以全其素志。君宜去,无浼我。”张云:“吾妻已亡矣。曩者之事,君勿复为念,以理推之可也。吾不得子,誓死于此矣。”意云:“我向慕君,忽遽入君之门[116],则弃之也容易。君若不弃焉,君当通媒妁,为行吉礼[117],然后妾敢闻命。不然,无相见之期。”竟不出。张乃如其请,纳彩问名,一如秦晋之礼焉。事已,乃挈意归京师。意治闺门,深有礼法,处亲族皆有恩意,内外和睦,家道已成。意后又生一子,以进士登科[118],终身为命妇。夫妇偕老,子孙繁茂。呜呼,贤哉!
* * *
[1] 作者秦醇,字子复(一作子履),宋谯川人。事迹无可考。
这是一篇脱胎于《霍小玉传》,某些地方又模仿《莺莺传》笔意写成的故事,却以团圆为结局。
谭意哥被人遗弃,“怨而不怒”,闭户教子,贞节自持,是一个遵守旧礼教的妇女的典型。她虽然出身娼门,但一经嫁人,就是“良家”身份,“失节事大”,尽管对方薄幸,她在社会的压力下,除了“闭户教子”,却别无出路。在张生要求重合时,她起初加以拒绝,后来又表示因为“忽遽入门”,所以“弃之容易”,必须“通媒妁,行吉礼”,否则就“无相见之期”。她这一微弱的“抗议”,只要求以“明媒正娶”来保障自己未来的地位,这是一种无力的反抗。她被迫为娼,念念不忘从良,自以为找到一个好对象,可以过美满幸福的生活了,却又遭到挫折。从这里可见封建势力影响之大和封建思想毒害之深。
“谭意哥传”,“哥”,原作“歌”。内文或作“意哥”,或作“意歌”,未统一,惠本则全作“哥”,据惠本改。
[2] 英州:也称英德府,州治在今广东英德。
[3] 长沙:宋郡名,也称潭州,约辖今湖南长沙、湘潭、浏阳、醴陵等地区,州治在今长沙市。
[4] 官妓:封建时代,官僚们指定一批妓女为官府当差,送往迎来,供他们玩弄,叫做“官妓”。
[5] 丰吾屋:扩大我的门户,就是发家致富的意思。
[6] 贶(kuàng):赐给。
[7] 遗(wèi)颇稠叠:屡次赠送东西、赠送的东西很多很多。“稠叠”,重叠的意思。下文“□兹稠叠”,稠叠,指要说的话很多很多,犹如说千言万语。
[8] 知文与婉卿之议:“议”,原作“意”。似“议”字较胜,据惠本改。
[9] “轻暖披其体”二句:给她最好的衣服穿,最好的食物吃。
[10] 晨夕浸没:意思是早晚随时用话来逐渐劝诱说动,像用水慢慢把东西浸湿一样。“晨”,原作“辰”,据惠本改。
[11] 心为爱夺,情由利迁:由于为物质享受所诱惑,使得原来的意志动摇、改变了。“为”,原作“自”,据惠本改。
[12] 意都忘其初志:“都”,原作“哥”。似“都”字较胜,据惠本改。
[13] 荑(tí)手纤纤:“荑”,本指草木刚长出来的嫩芽。《诗经·卫风·硕人》有“手如柔荑”这一句,形容手柔而且白,这里就以“荑手”借指女人的手。“纤纤”,形容细而柔的样子。
[14] 宫腰搦(nuò)搦:春秋时,楚灵王爱好细腰的女子,于是宫中妃嫔们都流行着细腰的装束。见《韩非子·二柄》。“宫腰”就指细腰。“搦”,疑“嫋”(niǎo)字之误。“嫋嫋”同“袅袅”,形容柔弱而细长。
[15] 车马骈溢:车马排列得很多的样子。
[16] 买笑春风:狎妓的代词。
[17] 控骑:驾驭车马。
[18] 运使:转运使的简称。宋代设有都转运使、转运使和副使,最初掌管军需、粮饷、水陆转运,后来职权扩大,对边防、盗贼、狱讼、钱谷、按察等事,也都在管辖范围内。当时分路而治,运使就成为一路的监司。
[19] 权府:暂时代理太守的职务。
[20] 医博士:唐、宋时州县所设主管治疗民间疾病的官员。
[21] 郡侯宴处幕侵天:夸张的说法:指太守举行盛宴,所张的帷幕十分高大。“郡侯”,本爵名,这里作为太守的代称,因为太守主管一郡,有如古时诸侯。
[22] 多自称诗酒于刺:往往把自己会作诗、能喝酒的本领写在名帖上。
[23] 冬瓜霜后频添粉:这句话是讥笑谭意哥虽然时时往脸上搽粉,可是却长得像冬瓜一样难看。
[24] 木枣秋来也著绯:“绯”,红色。“著绯”,穿绯色官服(宋代四五品官员的制服)。这里挖苦蒋田的面貌像木枣一样难看,又借秋天枣子熟了变为红色来比喻蒋田穿着绯服。
[25] 噏(xi)然:形容啧啧夸赞的样子。
[26] 魏谏议之镇长沙:指姓魏的以谏议大夫的身份,外放做长沙郡守。“谏议”,谏议大夫的省称。宋代侍中省下设左谏议大夫,中书省下设右谏议大夫,主规谏讽谕。下文“刘相之镇长沙”,指姓刘的以做过宰相的身份来做长沙郡守。
[27] 岳麓:山名,在长沙西南,湘江西岸,是南岳七十二峰的一峰。
[28] 随轩:跟在车子后面,就是追随的意思。
[29] 青障:青色的步障。参看前《南柯太守传》篇“步障”注。
[30] 微品:犹如说贱人。下文“贱品”,义同。
[31] 碧湘门:也称黄道门,就是长沙的南门。
[32] 幕官:幕僚、属官。
[33] 迤逦望江外湘渚间:“迤逦”,歪歪斜斜、曲曲折折的样子。“湘渚”,湘水间的小洲。湘水曲折纡回,有“三十六湾”之称,所以说“迤逦望江外湘渚间”。参看前《柳毅传》篇“湘滨”注。下文“迤逦天气晴和”,迤逦却引申作到处、遍地解释。
[34] 修巷:深巷、长巷。
[35] 尺素:指书信,参看前《柳毅传》篇“尺书”注。《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唐人寄书信,就常常以尺素结成双鲤的形状。这里因出对有“双鱼”二字,因引用古诗的典故而以“尺素”为对。
[36] 抱黄洞:岳麓山的古迹之一,在禹碑北山谷中,本建有寺观,后湮废。传说古时有道士在岩下修炼,丹成仙去,所以下文诗中有“真仙去后已千载”之句。
[37] 坐客毕和(hè):在座的客人都做了和诗。
[38] 此构危亭四望赊:从这里高耸的亭子向四面眺望,可以看得很远很远。“构”,建筑结构。“危亭”,高亭。“赊”,远。
[39] 三岛:就是三神山,参看前《长恨传》篇“蓬壶”注。
[40] 五云车:仙人所乘五色祥云簇拥着的车子。《真诰》:“朱孺子乘五云车登天。”
[41] “鹤驾何时还古里”二句:这里是用丁令威化鹤归来的故事。《搜神后记》:丁令威,汉辽东人,入山学道成仙。后化鹤归辽,徘徊空中说:“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仙人能驾鹤飞升,因称仙驾为“鹤驾”。
[42] 诗之妖:“妖”,在这里是奇怪、不比寻常的意思。因为谭意哥以一妓女而能作出很好的诗,所以这样说。
[43] 问所从来:问她身世、经历的意思。
[44] 怆(chuàng)然:形容因同情而心里难过的样子。下文“恻然”,义同。
[45] 入籍:“籍”,簿册。这里指官署里的妓女登记簿。“入籍”把名字写在妓女登记簿上,就是征为官妓的意思。下文“脱籍”,是把名字从妓女登记簿上注销,这样,身体就可以自由了。
[46] 为良人箕帚之役:嫁人的意思。参看前《任氏传》篇“奉巾栉”注。
[47] 诣投牒:到官府里递送呈文。
[48] 茶官:宋代设“提举茶盐”和“提举茶马”等官;又在某些地区(潭州是其中之一)设置山场,征收茶税,派员主持山场,管理茶民。“茶官”,统指这一类的官员。
[49] 陡帐垂丝:“陡”,本是峻峭的意思,这里引申作深严、严密解释。“垂丝”,指帐上挂的流苏一类的饰物。
[50] 银鸭:香炉的别称。
[51] “密语调簧”二句:笙竽一类乐器管中装有薄铜片,吹以发声,名为簧。“密语调簧”,亲密的言语,像调弄乐器一样好听。“春心飞絮”,彼此要好的情怀,像飞絮一样不能自主。
[52] 才色相逢方得意:“色”,原作“识”。似“色”字较胜,据惠本改。
[53] 治行:整理行装。
[54] 把臂:手挽着手,亲密的表示。
[55] 主祭之妇:指正妻。参看前《李娃传》篇“奉蒸尝”注。
[56] 垂白之亲:指年老的父母。参看前《李娃传》篇“垂白上偻”注。
[57] 分袂:指离别。
[58] 息:儿女、孩子。
[59] 体:体胤、后嗣,犹如说亲骨血。
[60] 阴老:“阴”,指冬天。“阴老”,犹如说冬天过去了。
[61] 羽伏鳞潜:毫无信息的意思。“羽”,指鸟。“鳞”,指鱼。借用古时雁足和鲤腹传书的故事。
[62] 首春:早春,指农历正月。
[63] 逆旅都辇:“逆旅”,旅馆,这里作动词用,旅居的意思。“都”,京都;“辇”,辇下,指京城。
[64] 企望回辕:犹如说盼望着大驾回来。
[65] 所思:所怀念的人,通常指情人。
[66] 泪泠:落泪。“泠”,同“零”字。
[67] 无烦流念:用不着挂念。
[68] 匪:同“非”字。
[69] 仰结高援:仰攀富贵人家结亲的意思。
[70] “秃十兔毫”二句:“兔毫”,笔。“磬”,同“罄”字。“三江”,有种种说法,这里可能指浙江、浦阳江、剡江;剡江就是剡溪,是著名出产纸张的地方。“楮”,纸。这两句是夸张说法,把十支笔写秃了,三江出产的纸写完了的意思。
[71] 浼(měi):沾染、弄脏了。
[72] 对时善育:适应着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好好地保养自己。
[73] 阕(què):一出乐歌叫做“一阕”。下面的《极相思令》和《长相思令》是两首曲词,可以歌唱,所以称之为“阕”。
[74] 摅(shu)情:发泄情怀。
[75] “这密意”二句:“翠羽”,本是珍饰,这里指眉毛。黛色深青,妇女用以画眉,称为翠眉;晋人傅玄诗,有“蛾眉分翠羽”之句。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眉目间所含的深情密意,没有相爱的人可以领会、接受,不免辜负了。
[76] 永昼:长日、漫长的光阴。
[77] 是处:到处、遍处。
[78] 轻车骄马:轻巧玲珑的车子和放纵不羁的马匹。“骄”,原作“轿”,似作“骄”是。疑两字形似误刻,据惠本改。
[79] 禊(xì)饮:“禊”,修禊。古人在上巳日要到郊外游玩,在水边洗濯,名为“修禊”。“禊饮”,在修禊时饮酒作乐。
[80] 旧赏人非:如今在一起游玩的,却不是从前的旧人了。
[81] 消黯:黯然消魂的意思,表示伤感的情绪。
[82] 宽却衣罗:即宽却罗衣,因押韵关系,故作“衣罗”。衣服穿起来觉得宽大,也就是说人消瘦了。
[83] 似恁(rèn)地:像这般。
[84] 情悰:情怀、心情。
[85] 物议之非:指亲友的批评责难。
[86] 期(ji)月:满了一月。
[87] 殿丞:宋代“殿中省监丞”的简称,是管理皇帝服食医药的官员。
[88] 定问:即问名。见前《莺莺传》篇“纳采问名”注。
[89] 不日佳赴:不久就有好的前程,指结婚。
[90] 扣:扣问,就是询问。
[91] 克勤妇道:能竭尽做妻子的道理。参看前《李娃传》篇“妇道甚修”注。
[92] 三改岁□:“□”,惠本作“垂”,疑“华”字之误。
[93] “苟有未至”四句:如果我有什么不到的地方,你本应当教导我;可是你却骤然抛弃了我,以致我毫无指望、毫无办法。
[94] 揆:揣测。
[95] 不可贻咎:不应该埋怨哪个、不能把责任推在哪个身上。
[96] “有义则合”二句:人和人之间,本于正道才能结合在一起,我是很钦佩古书里关于这一类的记载的。“合”,原作“企”。似“合”字义较胜,且与下文“无故见离”之“离”字为对,疑形似误刻,据惠本改。
[97] “盟顾可欺”二句:倘若盟约是可以背弃的,那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98] 售:这里是买的意思。
[99] 附郭:靠近城边。
[100] 耕耨(nòu)别穰(ráng):就是耕田的意思。“耨”,锄草。“穰”,禾茎。
[101] 卧漏复毳(cuì):睡在漏雨的屋子里,盖上粗毛毡,形容生活艰苦。“复”,同“覆”字。“毳”,毳幕,就是毡帐。
[102] 休庇:好的照顾。
[103] 不致如心:不能够趁心如意。
[104] 燕尔方初:正在新婚的时候。“燕”,同“宴”字。《诗经·邶风·谷风》:“宴尔新昏,如兄如弟。”后来就以“燕尔”指新婚。
[105] “拔葵在地”二句:战国时,鲁国宰相公仪休回家时,吃着家里种的葵菜,味道很好,又看见妻子在织布;于是把地里的葵菜拔掉,而且休了妻子。他的意思是:自己做了宰相,高官厚禄,是不应该在种菜织布这些小地方与民争利的。见《史记·董仲舒传》。这里引用这一典故,并借“葵菜”为向日葵之“葵”,比喻自己尽管像葵花向日一样地向着丈夫,但到底还是被抛弃了。如果不根据上述典故,而只是照着字面如此解释,也说得通。
[106] 饮泣:眼泪流到嘴里。
[107] 谢世:去世、死亡。
[108] 替归:由于官职有了更动而回来。
[109] 南省书理间:宋代尚书省的地址在皇宫南面,习惯称为“南省”。“书理间”,办理公文的地方,犹如说办公厅。
[110] 行没:行止、动静。
[111] 抚掌:喜笑高兴而拍手叫做“抚掌”,这里却是形容愤怒。
[112] 则微服游于市:“市”,原作“肆”。似“市”字义较胜,疑音近误刻,据惠本改。
[113] 不容刺口:不许别人多所批评。“刺口”,多话的意思。
[114] 潇洒:这里是清静、干净的意思。
[115] 重河:好几道河。
[116] 忽遽入君之门:“忽”,疑“匆”字形似误刻。
[117] 吉礼:古称祭祀之礼为“吉礼”,后来一般指婚礼。
[118] 登科:“科”,科举。“登科”,科举考试及格了,就是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