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皇甫枚[1]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王知古

咸通庚寅岁[2],卢龙军[3]节度使、检校尚书、左仆射张直方[4]抗表[5],请修入觐之礼[6]。优诏[7]允焉。先是,张氏世莅燕土,民亦世服其恩。礼昭台之嘉宾,抚易水之壮士[8];地沃兵庶,朝廷每姑息[9]之。洎直方之嗣事[10]也,出绮纨之中[11],据方岳之上[12],未尝以民问休戚[13]为意;而酣酒于室,淫兽于原[14],巨赏狎于皮冠,厚宠袭于绿帻[15],暮年而三军大怨。直方稍不自安。左右有为其计者,乃尽室[16]西上至京。懿宗授之左武卫大将军[17]。而直方飞苍走黄[18],莫亲徼道之职[19],往往设罝罘[20]于通道,则犬彘无遗。臧获[21]有不如意者,立杀之。或曰:“辇毂之下,不可专戮[22]。”其母曰:“尚有尊于我子者乎?”则僭轶[23]可知也。于是谏官[24]列状上,请收付廷尉[25]。天子不忍置于法[26],乃降为昭王府司马[27],俾分务洛师[28]焉。直方至东京,既不自新,而慢游[29]愈亟。洛阳四旁翥者走者[30],见皆识之,必群噪长嗥而去。有王知古者,东诸侯之贡士[31]也。虽薄涉儒术[32],而数奇不中春官选[33],乃退处于三川[34]之上,以击鞠飞觞[35]为事,遨游于南邻北里间。至是有闻于直方者。直方延之。睹其利喙赡辞[36],不觉前席[37];自是日相狎。壬辰岁,冬十一月,知古尝晨兴,僦舍无烟[38],愁云塞望,悄然弗怡。乃徒步造直方第;至则直方急趋,将出畋[39]也。谓知古曰:“能相从乎?”而知古以祁寒有难色[40]。直方顾谓僮曰:“取短皂袍[41]来。”请知古衣之。知古乃上加麻衣焉,遂联辔而去。出长夏门,则凝霰始零[42],由阙塞[43]而密雪如注。乃渡伊水[44]而东,南践万安山之阴麓[45],而鞲弋之获甚伙[46]。倾羽觞[47],烧兔肩,殊不觉有严冬意。及乎霰开雪霁[48],日将夕焉,忽有封狐[49]突起于知古马首。乘酒驰之[50]数里,不能及,又与猎徒相失。须臾雀噪烟暝,莫知所如;隐隐闻洛城暮钟,但彷徨于樵径古陌之上。俄而山川黯然,若一鼓将半[51],试长望,有炬火甚明,乃依积雪光而赴之。复若十馀里,至则乔木交柯,而朱门中开,皓壁横亘,真北阙[52]之甲第也。知古及门,下马,将徙倚以达旦[53]。无何,小驷顿辔[54],阍者觉之,隔壁而问阿谁[55]。知古应曰:“成周[56]贡士太原王知古也。今旦有友人将归于崆峒旧隐者[57],仆饯之伊水滨,不胜离觞,既掺袂[58],马逸,复不能止,失道至此耳。迟明将去,幸无见让[59]。”阍[60]曰:“此乃南海副使[61]崔中丞[62]之庄也。主父[63]近承天书赴阙[64],郎君复随计吏[65]西征,此惟闺闱中人耳,岂可淹久乎?某不敢去留[66],请闻于内。”知古虽怵惕不宁[67],自度中宵矣,去将安适?乃拱立[68]以候。少顷,有秉蜜炬[69]自内至者,振钥管[70]辟扉,引保母[71]出。知古前拜,仍述厥由。母曰:“夫人传语:主与小子,皆不在家,于礼无延客之道。然僻居与山薮接畛[72],豺狼所嗥[73],若固相拒,是见溺不救[74]也。请舍外厅,翌日可去。”知古辞谢。乃从保母而入。过重门,门侧厅事[75],栾栌宏敞[76],帷幙鲜华,张银灯,设绮席,命知古坐焉。酒三行,陈方丈之馔[77],豹胎鲂腴,穷水陆之美[78]。保母亦时来相勉[79]。食毕,保母复问知古世嗣宦族[80]及内外姻党[81],知古具言之。乃曰:“秀才轩裳令胄[82],金玉奇标[83],既富春秋[84],又洁操履[85],斯实淑媛之贤夫也。小君[86]以钟爱稚女,将及笄年,尝托媒妁,为求谐对[87]久矣。今夕何夕,获遘良人[88]。潘、杨之睦可遵,凤凰之兆斯在[89]?未知雅抱[90]何如耳?”知古敛容曰:“仆文愧金声,才非玉润[91];岂家室为望,惟泥涂是忧[92]。不谓宠及迷津,庆逢子夜[93]。聆好音于鲁馆,逼佳气于秦台[94]。二客游神,方兹莫及;三星委照,唯恐不扬[95]。倘获托彼强宗[96],睠以佳耦[97],则生平所志,毕在斯乎。”保母喜,谑浪而入[98]白。复出,致小君之命,曰:“儿自移天[99]崔门,实秉懿范[100];奉蘩之敬,如琴瑟之和[101]。惟以稚女是怀[102],思配君子。既辱高义[103],乃叶夙心[104]。上京[105]飞书,路且不远;百两陈礼[106],事亦非赊[107]。忻慰孔[108]多,倾瞩[109]而已。”知古磬折[110]而答曰:“某虫沙微类[111],分及湮沦[112];而钟鼎高门[113],忽蒙采拾。有如白水,以奉清尘[114],鹤企凫趋[115],惟待休旨[116]。”知古复拜。保母戏曰:“他日锦雉之衣欲解,青鸾之匣全开[117];貌如月华,室若云邃。此际颇相念否?”知古谢曰:“以凡近仙,自地登汉[118],不有所举[119],孰能自媒?谨当誓彼襟灵,志之绅带;期于没齿,佩以周旋[120]。”复拜。少时,则燎沈当庭[121],良夜将艾[122]。保母请知古脱服以休。既解麻衣,而皂袍见。保母诮曰:“岂有逢掖之士[123],而服从役之衣耶?”知古谢曰:“此乃假之于与所游熟者,固非己有。”又问所从。答曰:“乃卢龙张直方仆射所借耳。”保母忽惊叫仆地,色如死灰。既起,不顾而走入宅。遥闻大叱曰:“夫人,差事[124]!宿客乃张直方之徒也!”复闻夫人者叫曰:“火急斥去,无启寇仇[125]!”于是婢子小竖[126]辈,群出秉猛炬[127],曳白棓而登阶。知古儴[128],避于庭中,四顾逊谢。骂言狎至,仅得出门。既出,已横关[129]阖扉,犹闻喧哗未已。知古愕立道左,自怛久之。将隐颓垣,乃得马于其下,遂驰走。遥望大火若燎原者,乃纵辔赴之。至则输租车[130]方饭牛附火[131]耳。询其所,则伊水东草店之南也。复枕辔假寐[132]。食顷,而震方洞然[133],心思稍安。乃扬鞭于大道。比及都门,已有张直方骑数辈来迹[134]矣。遥至其第。既见直方,而知古愤懑不能言。直方慰之。坐定,知古乃述宵中怪事。直方起而抚髀[135]曰:“山魑木魅[136],亦知人间有张直方耶?”且止知古。复益[137]其徒数十人,皆射皮饮胄者[138],享以卮酒豚肩。与知古复南出;既至万安之北,知古前导,雪中马迹宛然。直诣柏林下,则碑板废于荒坎,樵苏[139]残于茂林。中列大冢十余,皆狐兔之窟宅,其下成蹊。于是直方命四周张罗彀弓以待[140]。内则秉蕴[141]荷锸,且掘且薰。少焉,有群狐突出,焦头烂额者,罝罗罥挂[142]者,应弦饮羽[143]者,凡获狐大小百余头以归。三水人[144]曰:“嗟乎王生,生世不谐,而为狐貉所侮,况其大者乎?向若无张公之皂袍,则强死[145]于秽兽之穴也。余时在洛敦化里第,于宴集中,博士[146]渤海[147]徐公谠为余言之。岂曰语怪,亦以摭实,故传之焉。”

* * *

[1] 作者皇甫枚,字遵美,唐安定(今甘肃泾川北)人。懿宗时曾任汝州鲁山(今河南鲁山县)令。著有《三水小牍》三卷,他所写的传奇,均出此书。

这虽是写王知古遭遇狐精的故事,但主题却在于反映当时藩镇的专横跋扈,蹂躏人民。作者极力渲染鸟兽精怪都异常畏惧张直方,只是有意作为陪衬之笔,从这里可以看出,人民处在淫威之下,是如何地遭到迫害。这是一种巧妙的暗示。

[2] 咸通庚寅岁:“咸通”,唐懿宗(李漼〔cui〕)的年号(公元八六〇至八七三年)。“咸通庚寅岁”为咸通十一年(公元八七〇年)。下文“壬辰岁”,咸通十三年(公元八七二年)。

[3] 卢龙军:唐方镇名,即范阳镇,辖幽、蓟、平、檀、(gui)、燕等州,约在今河北永定河以北、长城以南地区,治所在幽州(今北京市西南)。

[4] 张直方:唐范阳人。他父亲张仲武,曾在幽州卢龙一带任兵马留后等军职多年;仲武死后,他又任节度留后、副大使,所以下文说“张氏世莅燕土”。本篇虽对他作了一些夸张的描写,但也非全无根据。《唐书》里就曾说他:“性暴,奴婢细过辄杀。”“后居东都,弋猎愈甚,洛阳飞鸟皆识之,见必群噪。”

[5] 抗表:直率地、无所隐讳地上奏章。

[6] 修入觐之礼:履行谒见皇帝的礼节。

[7] 优诏:嘉奖而含有抚慰意味的诏书。

[8] “礼昭台之嘉宾”二句:“礼”,有礼貌地接待。战国时,燕昭王发奋图强,采纳郭隗的建议,在易水东南筑台,招延天下贤士。见《战国策·燕策》。“易水”为大清河上源支流,有中易、南易、北易之分,均源出河北易县,会合后入南拒马河。燕太子丹叫侠士荆轲去刺秦王,临行时,在易水边为他饯行。荆轲曾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句子。见《史记·刺客列传》。这里引用这两个典故,是说张氏能够以礼接待并任用贤能之士。

[9] 姑息:敷衍宽容,以求得暂时平安的意思。一说:“姑”指归女,“息”指小孩,“姑息”,像对待妇女和小孩一样地不多加责备。古人每每以妇女和小孩相提并论,认为妇女是同小孩一样地幼稚无知,这是封建社会里重男轻女观念的反映。

[10] 嗣事:继任。

[11] 出绮纨之中:“绮纨”,丝织品,这里义同“纨绔”,作为娇生惯养的富贵人家子弟的代称。“出绮纨之中”,富贵人家出身的意思。

[12] 据方岳之上:“方岳”,四方之岳,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古时帝王出巡到某方岳,那一方面的诸侯就要赶去朝见。节度使的地位有如从前的诸侯,所以引作比喻。“据方岳之上”,就是霸据一方的意思。

[13] 休戚:喜忧、乐苦。

[14] 淫兽于原:事情做得过度叫做“淫”。“淫兽于原”,成天在郊外打猎的意思。

[15] “巨赏狎于皮冠”二句:“狎”,狎昵、亲近。“皮冠”,古时猎人戴的帽子。“袭”,及的意思。“绿帻”,古时服劳役的人戴的绿色头巾。那时轻视劳动人民,把绿帻当做“贱者之服”。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张直方喜欢和猎人们在一起,亲近他们,而且给他们很多赏赐;又宠爱所谓“下贱”的劳动人民。

[16] 尽室:全家。

[17] 左武卫大将军:唐代设左右武卫,各置大将军一员,位在上将军之上,是掌宫禁宿卫的高级武官。

[18] 飞苍走黄:放出苍鹰和猎犬,指打猎。“苍”,苍鹰。“黄”,黄犬。

[19] 莫亲徼(jiào)道之职:不负警卫禁地的职责。“徼”,巡察。“徼道”,指禁卫之地。

[20] 罝罘(ju fú):捕兽的网。

[21] 臧获:奴婢。

[22] 专戮:擅自杀人。

[23] 僭轶:“僭”,僭越。“轶”,超过。

[24] 谏官:指御史、给事中这一类负责诤谏的官员。

[25] 收付廷尉:逮捕到监牢里的意思。“廷尉”,本秦、汉时掌司法的官员,为九卿之一,就是后来主管刑狱的大理寺卿。

[26] 置于法:治罪、处刑。

[27] 昭王府司马:“昭王”,名李汭(ruì),唐宣宗的儿子。“王府司马”,是统领府寮纪纲职务的官员。

[28] 分务洛师:“师”,京师。唐以洛阳为东都,所以称为“洛师”。当时称分发洛阳去做官为“分务洛师”或“分司洛阳”。

[29] 慢游:任意出游。

[30] 翥(zhù)者走者:飞禽和走兽。“翥”,飞的意思。

[31] 东诸侯之贡士:指洛阳地方官保举进京应试的人。洛阳是东都。把东都的地方官比作古代诸侯,所以称为“东诸侯”。

[32] 薄涉儒术:略为知道一点儒家之道,也就是曾读过一些书的意思。“涉”,涉猎,以涉水和猎兽比喻对事情并不专精。

[33] 数(shù)奇(ji)不中(zhòng)春官选:因为命运不好,没有考中明经或进士。“春官”,是主持明经、进士考试的礼部的别称。武则天时代,曾一度改礼部为春官。

[34] 三川:指伊水、洛水和黄河。又古郡名,在伊水、洛水、黄河间,治所在今洛阳东北。

[35] 击鞠飞觞:打球喝酒。“鞠”,皮球。“飞觞”,喝酒时把杯子传来传去。

[36] 利喙(huì)赡辞:“利喙”,犹如说一张利嘴。“赡辞”,会说话、善于辞令。

[37] 前席:古人席地而坐,当谈得高兴,听得入神时,不知不觉地移到前面来凑近一点,叫做“前席”。

[38] 僦(jiù)舍无烟:“僦舍”,租住的房子。“无烟”,不能举火,无以为炊的意思。

[39] 出畋(tián):打猎。“畋”,同“田”字。

[40] 祁寒:严寒、酷冷。“祁”,原作“祈”,应两字形似误刻,据许本改。

[41] 皂袍:黑色的袍子,古代劳动人民(所谓“贱者”)的服装,所以下文说“服从役之衣”。

[42] 凝霰(xiàn)始零:下起雪珠儿来了。“凝霰”,凝结的雪珠。“零”,降落。

[43] 阙塞:山名,就是伊阙,也叫龙门山,在洛阳南约十里处。因龙门山(西山)和香山(东山)隔伊水夹峙如门,故称“伊阙”。上有著名的龙门石窟佛像。

[44] 伊水:也称伊河、伊川。源出河南嵩县外方山,流经洛阳等地,至偃师入洛水。

[45] 万安山之阴麓:“万安山”,在洛阳东南四十里,也名石林山、半石山。“阴麓”,北面山脚下。

[46] 鞲(gou)弋之获:“鞲”,射箭用的、像袖套一类的臂衣。“弋”,射。“鞲弋之获”,指由于射猎而得到的收获。“弋”,原作“采”。“弋”字似较胜,据谈本改。

[47] 倾羽觞:倒酒喝的意思。“羽觞”,古时一种鸟形、有头尾羽翼的酒器。

[48] 及乎霰开雪霁:“霰”,原作“霞”。前云“凝霰始零,密雪如注”,此处似应作“霰”是,据谈本改。

[49] 封狐:大狐。

[50] 乘酒驰之:趁着酒意追逐它。

[51] 一鼓将半:古时一夜分为五更,报更用鼓。“一鼓将半”,就是半更天的时候。

[52] 北阙:“阙”,见前《李娃传》篇“岁一至阙下”注。皇宫是坐北朝南的,所以叫做“北阙”。

[53] 将徙倚以达旦:打算在这里往来走动以等待天明。“徙倚”,徘徊不定,走来走去的样子。

[54] 小驷顿辔:四匹马驾的车子叫做“驷”,这里“小驷”指小马。“顿辔”,抖动马缰绳。

[55] 阿谁:什么人。“阿”,加强语气的助词。

[56] 成周:古地名,旧城在今洛阳东北。这里指洛阳。

[57] 将归于崆峒(kong tóng)旧隐者:将要回到崆峒山里仍然隐居的人。崆峒山有好几处,这里可能指在河南汝州西南的一处,传说是古仙人广成子隐居修道的地方。

[58] 掺(shǎn)袂:拉着袖子,是不要人离去的一种惜别表示,因以“掺袂”指离别。

[59] 见让:加以责备。

[60] 阍:阍者,看门人。

[61] 副使:唐代除节度使有副使外,还设有观察、团练、防御等使,负地方军政责任,地位略高于刺使,其副长官也都称副使。

[62] 中丞:御史中丞的简称。

[63] 主父:古时婢妾对“主人”的称呼。

[64] 承天书赴阙:奉皇帝的诏命而到京城里去。“天书”,皇帝的诏书。

[65] 计吏:掌管会计簿籍的官员。

[66] 不敢去留:意思是自己不敢作主:让王知古离开或者留住他。

[67] 怵惕(chù tì)不宁:惊惧不安的样子。

[68] 拱立:两手合起来(右手在内,左手在外)站着,古时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

[69] 蜜炬:也叫“蜜烛”,就是蜡烛。

[70] 振钥管:拿着钥匙开锁。“钥管”,钥匙。

[71] 保母:古人在姬妾中选择一人负抚育子女的责任,称为“保母”。

[72] 与山薮(sou)接畛:和深山大泽交界。

[73] 然僻居与山薮接畛,豺狼所嗥:原作“然僻居于山薮,接畛豺狼所嗥”,文义不顺,据谈本改,“接畛”二字连上文读。

[74] 见溺不救:看见别人淹没在水里而不加以援救,比喻的话。

[75] 厅事:堂屋、大厅。原作“听事”,是官署问案的地方,后来私家堂屋也叫“听事”,一般通写作“厅事”。

[76] 栾栌宏敞:房屋高大的意思。“栌”,斗栱,就是柱上的方木。“栾”,柱上两头承受斗栱的曲木。

[77] 陈方丈之馔:“方丈”,面积方一丈。“陈方丈之馔”,意思是饭菜满满地摆了一桌。

[78] “豹胎鲂(fáng)腴”二句:古时以“豹胎”和龙肝、熊掌并列,认为是食品中的珍味之一。《晋书·潘岳传》:“厥肴伊何?龙肝豹胎。”“鲂”,就是鳊鱼。“鲂腴”,指鲂鱼腹内的脂肪,味最美。“穷水陆之美”,极尽山珍海味的鲜美。

[79] 勉:劝请多吃一些的意思。

[80] 世嗣宦族:世家的后裔,就是出身于官僚地主大家庭。

[81] 内外姻党:“内”,指母系方面的;“外”,指父系方面的。“内外姻党”,指和父母亲有血统关系的亲戚。“党”,也是姻亲的意思。

[82] 轩裳令胄:指贵族子弟。“轩裳”,车服,是富贵人家所用的。“令”,贤善,称呼别人的客气话。“胄”,后嗣。

[83] 金玉奇标:像金玉一样高贵纯洁的风格。

[84] 富春秋:正当少壮的时候。“富”,充裕、厚实的意思。“春秋”,指年龄。

[85] 洁操履:品行和作为都保持清白、纯洁。“操”,指操行。“履”,指行为。

[86] 小君:古时称诸侯的夫人为“小君”,副使的夫人地位和诸侯夫人略同,所以也以此相称。

[87] 谐对:好配偶。

[88] 良人:《诗经·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本是丈夫对妻子的称呼,妻子也可称丈夫为良人。古时也称善人、君子为良人。此为后一义。后文《谭意哥传》篇“不得从良人”,就是不能嫁一个丈夫的意思。

[89] “潘、杨之睦可遵”二句: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两家结亲之后,可望彼此和洽;这种婚姻,事先就有了好兆头的。晋代潘岳的妻子,是杨仲武的姑母;潘杨两家世代结亲,很是和好。潘岳在《杨仲武诔》文中说:“藉三叶世亲之恩,而子之姑,余之伉俪焉,潘杨之睦,有自来矣。”又春秋时,陈国公子完,因陈乱出奔齐国,齐大夫懿氏要把女儿许嫁给他;懿仲的妻子就先占卜一下,得到“凤凰于飞,和鸣锵锵”的吉利卦象,后来婚姻碰巧十分美满。见《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90] 雅抱:指别人内心意志的客气话。

[91] “文愧金声”二句:古时称人文章作得好为“掷地作金石声”。“文愧金声”,惭愧自己的文章作得不好。“才非玉润”,才华不如玉之光润,也是比喻的话。

[92] “岂家室为望”二句:哪里有结婚成家的念头,只是以自己身份卑贱,没有前途为虑。“泥涂”,指草野卑贱的人。

[93] “不谓宠及迷津”二句:想不到你们会看上我这迷路的人,在半夜里碰到这种好事情。“迷津”,本是水路找不到出处的意思,典出《桃花源记》,这里指迷失路途的人。

[94] “聆好音于鲁馆”二句:春秋时,鲁庄公以周王同姓的关系,代为主持王姬的婚事,派大夫把周王姬迎到鲁国,在外面筑馆招待居住,然后送到齐国去和齐侯成婚。见《春秋》庄公元年。后来就以“鲁馆”为嫁女外住的代词。“佳气”,吉祥气象。“秦台”,就是凤台,见前《莺莺传》篇“萧史”注。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被许婚事,招为女婿,对于这个好消息,感到兴奋愉快。

[95] “二客游神”四句:“二客游神”,出典不详。可能指刘晨、阮肇在天台遇仙的故事,“二客”,指刘晨和阮肇。“游神”,游于神仙境界。参看前《昆仑奴》篇“阮郎”注。“方”,比。如果是这样解释,意思就是说:他现在所处的环境,就是刘、阮在天台遇仙的情况也比不了。“三星”,指二十八宿里的心星。古人认为,心星有尊卑夫妇父子之象(夫尊妇卑,是封建社会里夫权意识的反映);又以为,心星天昏黑时见于东方,是二月的合宿,也正是男女婚嫁的适当时候,因而以“三星”为婚姻的象征词。“三星委照”,犹如说“红鸾星照命”。“不扬”,不显著。“三星委照,唯恐不扬”,是惟恐怕婚姻不能成功、不能如愿的意思。

[96] 托彼强宗:“强宗”,豪门大族。“托彼强宗”,和豪门大族结亲的意思。

[97] 睠以佳耦:“睠”,同“眷”字,关心、顾念的意思。“耦”,同“偶”字。“睠以佳耦”,由于关切、顾念而介绍一个好配偶。

[98] 谑浪而入:“谑浪”,戏谑、开玩笑。“谑浪而入”,一面走进去,一面嘴里开着玩笑。

[99] 移天:封建时代,妇女尊称父亲和丈夫为“所天”。“移天”,由父家转移到夫家去,就是出嫁的意思。

[100] 懿范:美德的模范,专指女性而言。

[101] “奉蘩之敬”二句:《诗经》有《采》和《采蘩》两章,古人认为是表扬大夫和诸侯的夫人能够敬祀祖先的作品,后来因以“奉蘩”为妇女主持家务的代词。又《诗经·小雅·常棣》里有“妻子好合,如鼓琴瑟”这两句,以琴瑟声音的相应和,比喻夫妇的要好。

[102] 是怀:放在心上的意思。

[103] 辱高义:承蒙答应婚事的意思。“辱”,辱没,亵渎了别人的身份,客气话。参看前《柳毅传》篇“求托高义”注。

[104] 叶夙心:犹如说趁心如意。“叶”,同“协”字,和合的意思。

[105] 上京:京师的通称,这里指东都洛阳。

[106] 百两陈礼:古时诸侯出嫁女儿,要以百两为陪送,后来就以“百两”为嫁娶的代词。“两”,同“辆”字。“百两”,一百辆车子。“百两陈礼”,泛指婚嫁的礼物。

[107] 赊:同“奢”字。

[108] 孔:很、甚。

[109] 倾瞩:用钦佩的眼光看着。

[110] 磬折:形容弯着腰,恭恭敬敬地站着,像磬(古时以玉或石制成的乐器,中部是弯折的)一样。

[111] 虫沙微类:指渺小无足重轻的东西。古代神话:周穆王南征,军队全化为异物:君子变为猿、鹤,小人变为虫、沙。见《太平御览》七十四引《抱朴子》。

[112] 分(fèn)及湮沦:自料要终身埋没、倒霉了。

[113] 钟鼎高门:指富贵人家。封建时代,官僚地主大家庭,吃饭时要先鸣钟,然后列鼎而食(鼎,古食器。列鼎,排列着多少碗的意思),所以称为“钟鼎高门”。

[114] “有如白水”二句:“有如白水”,是对着河水发出的一句誓词。春秋时,狐偃随着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遇事进谏,重耳很不高兴。后来重耳返国将任国君,当路过一条河流的时候,狐偃向重耳告辞,打算他往。他说:过去对你没有礼貌,是很有罪的,所以不能跟你一道回国了。重耳不许他走,并指着河水发誓说:今后和你如果不是一条心,有如白水!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清尘”,见前《莺莺传》篇“犹托清尘”注。这两句是发誓要追随在一起的意思。

[115] 鹤企凫趋:鹤的颈子很长,“鹤企”,形容伸长着颈子盼望着。“凫趋”以野鸭的随群趋赴,形容欢欣鼓舞的样子。

[116] 休旨:好消息。

[117] “锦雉之衣欲解”二句:这两句是形容成婚时的情况。“锦雉之衣”,指华美的衣服。“青鸾”,指镜子。古代传说,鸾喜对镜而舞,故以青鸾为镜的代词。“青鸾之匣全开”,把妆台里的镜匣全打开了。

[118] 自地登汉:犹如说平地登天。“汉”,河汉,就是天河。

[119] 不有所举:如果不是因为有人保举、推荐。

[120] “誓彼襟灵”四句:这四句是把保母介绍婚事的恩惠记在心里,终身不忘的意思。“襟灵”,指胸怀、怀抱。“誓彼襟灵”,发誓记在心里。“绅”,腰带的下垂部分。“志之绅带”,把这件事记在衣带上。“没齿”,终身的意思。“期于没齿”,打算一直到终身。“佩以周旋”,走到哪里,就把这一种心情带到哪里。

[121] 燎沈当庭:“燎”,庭燎,古时用松柴、苇竹之类浇上油脂,于举行典礼时,在庭院里燃烧作照明之用的东西。其形有如叉杆,一般用铁制,上有圆斗,可插燃料。“燎沈当庭”,在庭院里把庭燎烧得很久。

[122] 将艾:将尽。

[123] 逢掖之士:“逢”,大的意思。“掖”,同“腋”字,指衣腋、衣袖。“逢掖”,犹如说宽袍大袖。古时读书人和官僚地主阶级是不参加劳动的,所以可以穿着宽袍大袖的衣服。“逢掖之士”,就指这一类的人。

[124] 差事:奇事,怪事。差在唐宋俗语中有奇怪的意思。

[125] 无启寇仇:不要找麻烦、不要惹祸端。

[126] 小竖:小使、小仆人。

[127] 猛炬:大火把。

[128] 儴(kuāng ráng):形容慌慌张张,走路时跌跌冲冲的样子。

[129] 横关:把门闩插起来。

[130] 输租车:缴纳租税的车子。

[131] 饭牛附火:喂牛烤火。

[132] 假寐:不脱衣服睡觉叫做“假寐”。

[133] 震方洞然:“震”,《易经》卦名。《易经》里八卦方位,以震卦为东方。“震方洞然”,意思是在东方,也就是狐精所在的方向,空空洞洞地,什么都看不见、听不见了。

[134] 迹:寻觅。

[135] 抚髀:拍着大腿。

[136] 山魑(chi)木魅:古代说法,一种山林异气所生的害人怪物。

[137] 益:增加。

[138] 射皮饮胄者,指武士、猎人。把箭射进去叫做“饮”。“胄”,头盔,武士所用。

[139] 樵苏:砍木为薪叫做“樵”,割取野草叫做“苏”。

[140] 于是直方命四周张罗彀(gòu)弓以待:原无“罗”字。按下文云,“罝罗罥挂,应弦饮羽”,则此处似应有一“罗”字,据谈本增。张罗彀弓:张开了猎网,拉满了弓弦:射猎前的准备工作。

[141] 秉蕴:拿着引火的草把。

[142] 罝罗罥(juàn)挂:悬挂在猎网上。“罝罗”,捕兽的网。“罥”,结系。

[143] 应弦饮羽:弓弦响处,鸟兽应声命中。“饮羽”,射箭深入,连箭尾的羽毛也射进去了。

[144] 三水人:作者皇甫枚自称,皇甫枚是三水人。

[145] 强死:非命而死、不正常的死亡。“强”,强健。强健的人死亡了,就不会是死于疾病,因而一定是被害、非命而死。

[146] 博士:官名。唐时有太学、国子等博士,是教授官僚贵族子弟的官员,一般所称博士指此;但其他官署里,也还有博士这一名目。

[147] 渤海:古郡名,唐时为沧州景城郡,州治在今河北沧县。又唐时另有渤海县,在今山东惠民、乐陵一带地方。

飞烟传[1]

临淮[2]武公业,咸通中任河南府功曹参军[3]。爱妾曰飞烟,姓步氏,容止[4]纤丽,若不胜绮罗。善秦声[5],好文墨,尤工击瓯[6],其韵与丝竹合。公业甚嬖之。其比邻,天水[7]赵氏第也,亦衣缨之族[8],不能斥言[9]。其子曰象,端秀有文,才弱冠矣。时方居丧礼。忽一日,于南垣隙中窥见飞烟,神气俱丧,废食忘寐。乃厚赂公业之阍,以情告之。阍有难色,复为厚利所动,乃令其妻伺飞烟闲处,具以象意言焉。飞烟闻之,但含笑凝睇而不答。门媪尽以语象。象发狂心荡,不知所持[10],乃取薛涛笺[11],题绝句曰:“一睹倾城貌,尘心只自猜。不随萧史去,拟学阿兰来[12]。”以所题密缄之,祈门媪达飞烟。烟读毕,吁嗟良久,谓媪曰:“我亦曾窥见赵郎,大好才貌。此生薄福,不得当之。”盖鄙武生粗悍[13],非良配耳。乃复酬[14]一篇,写于金凤笺,曰:“绿惨双娥不自持,只缘幽恨在新诗。郎心应似琴心怨,脉脉春情更泥谁[15]。”封付门媪,令遗象。象启缄,吟讽数四,拊掌喜曰:“吾事谐矣。”又以剡溪玉叶纸[16],赋诗以谢,曰:“珍重佳人赠好音,彩笺芳翰两情深。薄于蝉翼难供恨,密似蝇头未写心[17]。疑是落花迷碧洞,只思轻雨洒幽襟[18]。百回消息千回梦,裁作长谣寄绿琴[19]。”诗去旬日,门媪不复来。象忧懑[20],恐事泄;或飞烟追悔。春夕,于前庭独坐,赋诗曰:“绿暗红藏起暝烟[21],独将[22]幽恨小庭前。沉沉[23]良夜与谁语,星隔银河[24]月半天。”明日,晨起吟际,而门媪来,传飞烟语曰:“勿讶旬日无信,盖以微有不安。”因授象以连蝉锦香囊[25]并碧苔笺[26],诗曰:“无力严妆[27]倚绣栊[28],暗题蝉锦思难穷。近来赢得[29]伤春病,柳弱花欹怯晓风。”象结锦香囊于怀,细读小简。又恐飞烟幽思增疾,乃剪乌丝阑为回椷[30],曰:“春日迟迟[31],人心悄悄[32]。自因窥觏,长役梦魂[33]。虽羽驾尘襟[34],难于会合;而丹诚皎日,誓以周旋[35]。昨日瑶台[36]青鸟[37]忽来,殷勤寄语。蝉锦香囊之赠,芬馥盈怀,佩服徒增,翘恋弥切。况又闻乘春多感,芳履乖和[38],耗冰雪之妍姿,郁蕙兰之佳气。忧抑之极,恨不翻飞[39]。且望宽情[40],无至憔悴。莫孤短韵[41],宁爽后期[42]。惝恍寸心,书岂能尽[43]?兼持菲什[44],仰继华篇。伏惟试赐凝睇。”诗曰:“见说伤情为九春[45],想封蝉锦绿蛾颦[46]。叩头为报烟卿道,第一风流最损人。”门媪既得回报[47],径赍诣飞烟阁中。武生为府掾属[48],公务繁夥,或数夜一直[49],或竟日不归。此时恰值入府曹。飞烟拆书,得以款曲寻绎[50]。既而长太息[51]曰:“丈夫之志,女子之情,心契魂交,视远如近也。”于是阖户垂幌[52],为书曰:“下妾不幸,垂髫[53]而孤。中间为媒妁所欺,遂匹合于琐类[54]。每至清风明月,移玉柱[55]以增怀;秋帐冬,泛金徽[56]而寄恨。岂谓公子,忽贻好音。发华缄而思飞,讽丽句而目断。所恨洛川波隔,贾午墙高;连云不及于秦台,荐梦尚遥于楚岫[57]。犹望天从素恳,神假微机[58],一拜清光,九殒无恨[59]。兼题短什,用寄幽怀。伏惟特赐吟讽也。”诗曰:“画檐春燕须同宿[60],兰浦双鸳肯独飞?长恨桃源诸女伴,等闲花里送郎归[61]。”封讫,召门媪[62],令达于象。象览书及诗,以飞烟意稍切,喜不自持,但静室焚香,虔祷以候。忽一日[63],将夕,门媪促步而至[64],笑且拜曰:“赵郎愿见神仙否?”象惊,连问之。传飞烟语曰:“值今夜功曹府直,可谓良时。妾家后庭,即君之前垣也。若不渝惠好,专望来仪[65]。方寸万重[66],悉候晤语。”既曛黑[67],象乃乘梯而登,飞烟已令重榻于下[68]。既下,见飞烟靓妆盛服[69],立于庭前。交拜讫,俱以喜极不能言。乃相携自后门入房中,遂背解幌,尽缱绻之意焉。及晓钟初动,复送象于垣下。飞烟执象手曰:“今日相遇,乃前生姻缘耳。勿谓妾无玉洁松贞之志,放荡如斯。直以郎之风调,不能自固。愿深鉴之。”象曰:“挹希世之貌,见出人之心[70]。已誓幽庸[71],永奉欢洽。”言讫,象逾垣而归。明日,托门媪赠飞烟诗曰[72]:“十洞三清[73]虽路阻,有心还得傍瑶台。瑞香风引思深夜,知是蕊宫[74]仙驭来。”飞烟览诗微笑,复赠象诗曰:“相思只怕不相识,相见还愁却别君。愿得化为松下鹤,一双飞去入行云。”付门媪[75],仍令语象曰:“赖值儿家有小小篇咏[76],不然,君作几许大才面目[77]?”兹不盈旬,常得一期于后庭。展幽微之思,罄宿昔之心,以为鬼神不知,天人相助。或景物寓目,歌咏寄情,来往便繁,不能悉载。如是者周岁。无何,飞烟数以细过挞其女奴,奴阴衔之,乘间尽以告公业。公业曰:“汝慎勿扬声!我当伺察之。”后至直日,乃伪陈状请假。迨夜,如常入直,遂潜于里门。街鼓既作,匍伏[78]而归。循墙至后庭,见飞烟方倚户微吟,象则据垣斜睇。公业不胜其愤,挺前欲擒。象觉,跳去。公业搏之,得其半襦。乃入室,呼飞烟诘之。飞烟色动声颤,而不以实告。公业愈怒,缚之大柱,鞭楚血流。但云:“生得相亲,死亦何恨。”深夜,公业怠而假寐。飞烟呼其所爱女仆曰:“与我一杯水。”水至,饮尽而绝。公业起,将复笞之,已死矣。乃解缚,举置阁中,连呼之,声言飞烟暴疾[79]致殒。数日,窆之北邙[80]。而里巷间皆知其强死矣。象因变服,易名远,自窜于江、浙间。洛中才士,有崔、李二生,尝与武掾游处。崔赋诗末句云[81]:“恰似传花人饮散,空床抛下最繁枝[82]。”其夕,梦飞烟谢曰:“妾貌虽不迨桃李,而零落[83]过之。捧君佳什,愧抑无已。”李生诗末句云:“艳魄香魂如有在,还应羞见坠楼人[84]。”其夕,梦飞烟戟手[85]而詈曰:“士有百行,君得全乎?何至务矜片言,苦相诋斥[86]?当屈君于地下面证之。”数日,李生卒。时人异焉。远后调授汝州鲁山县[87]主簿,陇西李垣代之[88]。咸通末,予复代垣,而与远少相狎,故洛中秘事,亦知之,而垣复为手记,故得以传焉。三水人曰:“噫!艳冶之貌,则代有之矣;洁朗之操,则人鲜闻乎。故士矜才则德薄,女炫色[89]则情私。若能如执盈[90],如临深[91],则皆为端士淑女矣。飞烟之罪,虽不可逭[92],察其心,亦可悲矣!”

* * *

[1] 步飞烟为了争取婚姻自由,和所爱的人相会,大胆地冲破了封建礼教的藩篱。在事情败露、处于被“鞭楚流血”的情况下,仍然意志坚强,一直到死也不肯屈服。作者塑造了这样一个反封建的叛逆女性的光辉形象,较之其他恋爱故事中的女性,多少还带有一些畏缩顾虑情绪的,就更显得突出。然而,她毕竟被虐杀了!在夫权主义社会里,被压迫、被侮辱的妇女,终于成为牺牲者!相爱的青年,不能成为配偶;被媒妁所欺,嫁给粗暴之人为妾的,终身不能自由。这正是封建婚姻制度酿成的悲剧。

作者在旧礼教的压力下,不能不说飞烟是“罪不可逭”;然而又说,“察其心,亦可悲矣”,这就流露了同情。在文末穿插的小故事里,飞烟感谢悼念她身世零落的人,而要诋斥她为“羞见坠楼人”者“于地下面证之”,也可见作者用意一斑。

[2] 临淮:见前《谢小娥传》篇“泗州”注。

[3] 功曹参军:即功曹司功参军事。唐代在西都、东都、北都、凤翔、成都等府设置掌管考课、假使、祭祀、礼乐、学校、表疏等事务的官员。参看前《霍小玉传》篇“参军”注。

[4] 容止:容貌、举止。

[5] 秦声:秦地(今陕西)的歌曲,犹如说“秦腔”。

[6] 击瓯:“瓯”,瓦盆。“击瓯”,排列瓦盆十余只,里面各盛不等量的水,用箸击盆,随着轻重缓急,就发出音乐般的声音,是唐代盛行的一种娱乐。

[7] 天水:唐郡名,也称秦州,约辖今甘肃天水、临洮等地区,州治在今天水市。

[8] 衣缨之族:犹如说衣冠门第,就是官僚地主大家庭。

[9] 不能斥言:不便把他的名字明白说出来。“斥”,指明的意思。

[10] 不知所持:不知道怎样克制自己的感情了。

[11] 薛涛笺:“薛涛”,唐代能诗的名妓。她曾制作一种深红色的小诗笺,当时称之为“薛涛笺”,后来也以薛涛笺指红八行笺。

[12] “一睹倾城貌”四句:意思是说:自从看到飞烟的美貌,就打动了自己尘俗之心,而以不能相聚为恨。但愿她不要像弄玉一样地随着萧史仙去,而能如杜兰香之谪降人间。“倾城”,见前《长恨传》篇“倾国”注。“猜”,恨。“萧史”,见前《莺莺传》篇注。“阿兰”,出典不详,可能指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女杜兰香,她曾因罪谪降人间。

[13] 粗悍:粗鲁、凶暴。

[14] 酬:指作诗和答。

[15] “绿惨”四句:“绿”,妇女画眉毛用的青绿色颜料。“惨”,形容色泽的深暗。“娥”,娥眉,见前《长恨传》篇“娥眉”注。“绿惨双娥”,指画的两道浓黑色的细眉。眉毛是可以表达情意的。“脉脉”,形容含蓄着情意的样子。用柔情的言语来要求为“泥”(nì),犹如说软缠。愁思困人也叫“泥”。“泥”,原作“拟”。“泥”字似较胜,据虞本改。

[16] 剡(shàn)溪玉叶纸:“剡溪”,水名,在浙江嵊(shèng)州南,曹娥江上游。用剡溪水制成的藤纸最有名,有一种洁白如玉,名为“玉叶纸”。

[17] “薄于蝉翼难供恨”二句: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你写信用这么薄的纸,尽管写了很多页,也不能把怅恨之情全行表达;这么密的小字,似乎也没有接触到内心。“薄于蝉翼”,指笺纸如蝉翼之薄。“密似蝇头”,指写的字小而且密,有如蝇头。

[18] “疑是落花迷碧洞”二句:上句似是形容飞烟诗句的优美。下句似是形容自己读诗后感到一些快慰。“思”,想象的意思。“轻雨”,微雨。“幽襟”,幽深的情怀。

[19] “百回消息千回梦”二句:上句的意思是说:对于飞烟的音信,念念不忘,魂思梦想。“百回”、“千回”,都是夸张的说法。下句的意思是说:写成长篇曲调,把相思情绪,从弹的曲调里发抒出来。“谣”,指曲调。“寄”,寄托。“绿琴”,绿绮琴。汉司马相如有绿绮琴,后来就以绿绮琴指佳琴。

[20] 象忧懑:“忧”,原作“幽”。“忧”字似较胜,据虞本改。

[21] 绿暗红藏起暝烟:这是描写“春夕”的一句诗:在朦胧暮烟中,庭前的花木都看不见了。

[22] 将(jiāng):带着。

[23] 沉沉:时间悠长的形容词。

[24] 银河:天河。

[25] 连蝉锦香囊:一种薄绸做成的香囊。“连蝉锦”,连文而薄如蝉翼之锦。

[26] 碧苔笺:用水苔制成的笺纸,也叫“侧理纸”。

[27] 严妆:着意打扮。

[28] 绣栊:即绣户,指装饰华美的门窗。

[29] 赢得:获得、剩得。

[30] 回椷:回信。“椷”,同“缄”字。

[31] 春日迟迟:“日”,原作“景”。“春日迟迟”出《诗经》,似较胜,据虞本改。形容春天的日子,过得懒洋洋而又漫长。

[32] 人心悄悄:指内心忧愁的样子。

[33] 长役梦魂:“役”,牵挂、纠缠一类的意思。“长役梦魂”,神魂颠倒,睡梦里也想念着的意思。

[34] 羽驾尘襟:天上人间的意思。“羽驾”,指神仙。仙人飞升变化,如有羽翼,故称“羽驾”。“尘襟”,尘俗的襟怀,指世俗。

[35] 丹诚皎日,誓以周旋:一片诚恳的赤心,可以对着太阳发誓,一定要追随着和你在一起。

[36] 瑶台:神话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37] 青鸟:神话传说:汉武帝见青鸟飞集殿前,知道它是西王母的信使,果然一会儿西王母就来了。见《汉武故事》。后来因称传达信息的人为“青鸟”。

[38] 芳履乖和:犹如说“玉体不适”。

[39] 恨不翻飞:恨不能如鸟之有翅,可以飞到你那里去的意思。

[40] 宽情:宽心。

[41] 莫孤短韵:不要辜负我在短诗里所表达的情意。

[42] 宁爽后期:哪里就没有再见面的日子。

[43] “惝(tǎng)恍寸心”二句:抑郁不乐的心情,信里哪能说得完。

[44] 菲什:《诗经》里的《雅》、《颂》,每十篇为“什”,后来就以“什”称诗篇。“菲什”,犹如说拙诗。下文“短什”、“佳什”,就是短诗、好诗。

[45] 九春:春季。一季九十天,所以称春天为“九春”。

[46] 颦:皱着眉头。

[47] 门媪既得回报:“门”,原作“阍”。按前文均作“门”,不统一,虞本则一律作“门媪”。据虞本改。

[48] 掾(yuàn)属:属官、佐吏。

[49] 直:值班。

[50] 款曲寻绎:“款曲”,仔细、周密的意思。“寻绎”,研究。

[51] 太息:长叹。

[52] 垂幌(huǎng):拉下了帷幕。

[53] 垂髫(tiáo):古时儿童的头发是披散的,叫做“垂髫”;到了少年时代,才把头发梳扎起来,谓之“束发”。因而就以“垂髫”为童年的代词。

[54] 琐类:犹如说小人。

[55] 玉柱:琴、琵琶等乐器,在指板上凸起的一排小横木条,名为“柱”,用来确定音位,以便按弦取音;可以向左右移动,以调节音之高低。也称“品柱”或“品位”。“玉柱”,玉饰的柱。

[56] 金徽:古琴在面板左方镶嵌一排圆星点,名为“徽位”,简称作“徽”。有用磁或贝壳制成的,有用金属物制成的;“金徽”,指后者。徽位共十三个,居中者最大,其余以次递小。在任何一徽位处,用左手指轻按,右手指挑拨琴弦,即可奏出泛音。“移玉柱,泛金徽”,就指弹琴。

[57] “洛川波隔”四句:“洛川”,指洛妃的故事。“贾午”,晋代贾充的女儿。她爱上了贾充的属吏韩寿,韩寿就于夜间跳墙进去和她相会。“云”,朝云,巫山神女自称“旦为朝云”。“连云”,意指欢会。“秦台”,就是凤台,见前《莺莺传》篇“萧史”注。“荐梦”,在梦中“荐枕,侍寝”。“楚岫”,指巫山神女的故事。“洛川”、“楚岫”,见前《霍小玉传》篇“巫山、洛浦”注。“波隔”、“墙高”、“不及”、“遥”,都是形容有阻碍。这四句的意思是说:他们的恋爱困难很多,不能像上述故事里的人可以如愿以偿。

[58] “天从素恳”二句:“天从素恳”,犹如说天从人愿。“素恳”,指一向就具有的诚心诚意。“神假微机”,神仙给予一点机会。

[59] “一拜清光”二句:极言只要能和你晤见,即使让自己死去若干次,也无所怨恨。“清光”,对人的敬词,犹如说“尊容”。“九殒”,九死。古时以九为极数。

[60] 画檐春燕须同宿:“檐”,原作“帘”。“檐”字似较胜,疑形似误刻,据虞本改。

[61] “长恨桃源诸女伴”二句:“等闲”,随随便便、很轻易的意思。这里是用刘晨、阮肇入天台的故事。刘晨、阮肇想回家,仙女就指示归途,让他们回去。参看前《昆仑奴》篇“阮郎”注。

[62] 召门媪:“门”,原作“阍”,据虞本改。

[63] 忽一日:“忽”,原作“息”,连上文读,费解。疑形似误刻,据郛本改。

[64] 门媪促步而至:“门”,原作“阍”,据虞本改。促步,急行。

[65] 来仪:《书经·益稷》:“凤凰来仪”,意思是凤凰来舞而有容仪。后来就以“来仪”为称人到来的敬词。

[66] 方寸万重:心里有千言万语的意思。

[67] 曛黑:落日的馀光为“曛”。“曛黑”,指黄昏时候。

[68] 重榻于下:指把榻椅之类重叠地搭起来放在下面。

[69] 靓(jìng)妆盛服:“靓妆”,搽粉抹脂地打扮。“盛服”,穿得很漂亮。

[70] 挹希世之貌,见(xiàn)出人之心:生成世上少有的美貌,显露高出一般人的心性。“挹”,本含有“取”的意思,引申作长成、生长解释。

[71] 已誓幽庸:已经对着鬼神发过誓。“幽庸”,犹如说幽冥、阴间。

[72] 托门媪赠飞烟诗曰:“门”,原作“阍”,据虞本改。

[73] 十洞三清:道家认为,大地名山里,有“十大洞天”,是上天分遣群仙统治的地方,如王屋山洞、小有清虚之天,委羽山洞、大有空明之天,等等。见《云笈七签》。“三清”,见前《裴航》篇“玉清”注。

[74] 蕊(rui)宫:“蕊珠宫”的简称。道家认为是上清境里的宫名。

[75] 付门媪:“门”,原作“阍”,据虞本改。

[76] 赖值儿家有小小篇咏:幸亏遇到我还能作几句诗的意思。

[77] 作几许大才面目:犹如说摆弄那么大才学的样子。

[78] 匍伏:手爬在地下走路。

[79] 暴疾:急病。

[80] 窆(biǎn):下葬。北邙(máng):山名,在洛阳东北,古时贵族的葬地。

[81] 崔赋诗末句云:原无“赋”字,似应有“赋”字,据虞本增。

[82] “恰似传花人饮散”二句:这两句是比喻飞烟被男子玩弄,有如击鼓催花里的花枝一样地被传来传去;后来遭凌辱而死,情人也逃走不能顾她,正如酒席散了,花枝也被抛弃了。“传花”,指饮酒时行的“击鼓催花”令。“最繁枝”,花朵开得最多最盛的一枝。

[83] 零落:凋谢衰落。这里指不幸的命运。

[84] 还应羞见坠楼人:“坠楼人”,指绿珠,是晋代石崇的爱妾,很美丽。孙秀要石崇把绿珠送给他,石崇不肯,孙秀就假传皇帝的旨意,发兵围捕石崇,绿珠跳楼自杀。见《晋书·石崇传》。这句的意思是说:飞烟和别人恋爱,不能如绿珠之“守贞”,所以应该对之有愧色的。

[85] 戟手:用手指着,像戟(古时一种杆上有歧出的刀尖的武器)一样,是怒骂时的一种姿态。

[86] “何至”二句:何至于一定要傲慢地用一两句话(指诗),来极力诬蔑侮辱我呢。

[87] 汝州鲁山县:“汝州”,也称临汝郡,约辖今河南北汝河、沙河流域一带地区,州治在今汝州。“鲁山县”,今河南鲁山县,唐时属汝州管辖。

[88] 代之:做他的后任。下文“代有之矣”的“代”,指朝代、世代。

[89] 炫(xuàn)色:犹如说搔首弄姿。“炫”,炫露、卖弄。

[90] 执盈:义同“持盈”,语出《国语·越语》。“持”,守。“盈”,满。“持盈”,意思是人处在盛时,不要骄傲自满,才可以长久保持自己的地位。

[91] 临深:“如临深渊”的省语,出《诗经·小雅·小旻》。人走在深水边上,知道危险,就会自己提高警惕,因而以“如临深渊”比喻小心谨慎。

[92] 逭(huàn):逃、推脱。

却要[1]

湖南[2]观察使李庾之女奴,曰却要。美容止,善辞令。朔望通礼谒于亲姻家[3],惟却要主之,李侍婢数十,莫之偕[4]也。而巧媚才捷,能承顺颜色[5],姻党亦多怜之。李四子:长曰延禧,次曰延范,次曰延祚,所谓大郎而下五郎也。皆年少狂侠,咸欲蒸[6]却要而不能也。尝遇清明节,时纤月娟娟,庭花烂发,中堂垂绣幕,背银缸,而却要遇大郎于樱桃花影中,大郎乃持之求偶。却要取茵席授之,曰:“可于厅中东南隅,伫立相待;候堂前[7]眠熟,当至。”大郎既去,至廊下,又逢二郎调之。却要复取茵席授之,曰:“可于厅中东北隅相待。”二郎既去,又遇三郎束之[8]。却要复取茵席授之,曰:“可于厅中西南隅相待。”三郎既去,又五郎遇着,握手不可解。却要亦取茵席授之,曰:“可于厅中西北隅相待。”四郎皆去。延禧于厅角中,屏息以待。厅门斜闭,见其三弟比比[9]而至,各趋一隅。心虽讶之,而不敢发。少顷,却要突燃炬,疾向厅事,豁双扉而照之,谓延禧辈曰:“阿堵[10]贫儿,争敢向这里觅宿处?”皆弃所携,掩面而走。却要复从而咍[11]之。自是诸子怀惭,不敢失敬。

* * *

[1] 这是一篇短篇讽刺作品。

却要处在险恶的环境里,却能从容布置,玩弄主人的四个儿子于掌上,使他们怀惭而去,从此不敢失敬。她是一个机智而又风趣的人物。

这篇故事也反映了官僚子弟腐化无耻的本质。

[2] 湖南:指洞庭湖以南的地方,唐时分属江南西、山南东、黔中诸道。

[3] 朔望通礼谒于亲姻家:指在初一、十五这两天,和亲戚间彼此送礼应酬,互致问候,是古时的一种风俗。“朔”、“望”,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日。

[4] 莫之偕:不能同她一道去做,意思是说没有这个能力。

[5] 颜色:脸色。

[6] 蒸:对长一辈的人犯奸淫行为叫做“蒸”。却要是李庾的姬妾,相当于李庾儿子们的庶母的身份,李庾的儿子们却想对她无礼,所以称之为“蒸”。

[7] 堂前:指父母。

[8] 束之:这里是抱持的意思。

[9] 比比:屡屡、陆续。

[10] 阿堵:“若个”的意思,当时的口语。若个,犹如说哪个。

[11] 咍(hāi):讥笑。

温京兆[1]

温璋,唐咸通壬辰尹正天府[2]。性黩货[3],敢杀,人亦畏其严残不犯,由是治有能名。旧制:京兆尹之出,静通衢[4],闭里门;有笑其前道者,立杖杀之。是秋,温公出自天街[5],将南抵五门[6],呵喝风生。有黄冠[7]老而且伛[8],弊衣[9]曳杖,将横绝其间[10],驺人[11]呵不能止。温公命捽来,笞背二十。振袖而去,若无苦者。温异之,呼老街吏,令潜而觇之,有何言;复命黄冠扣之[12]。既而迹之,迨暮过兰陵里,南入小巷,中有衡门[13],止处也。吏随入关。有黄冠数人,出谒甚谨,且曰:“真君[14]何迟也?”答曰:“为凶人所辱。可具汤水。”黄冠前引,双鬟青童从而入,吏亦随之。过数门,堂宇华丽,修竹夹道,拟王公之甲第。未及庭,真君顾曰:“何得有俗物气?”黄冠争出索之。吏无所隐,乃为所录[15]。见真君。吏叩头拜伏,具述温意。真君盛怒曰:“酷吏不知祸将覆族[16],死且将至,犹敢肆毒于人,罪在无赦!”叱街吏令去。吏拜谢了,趋出,遂走诣府,请见温,时则深夜矣。温闻吏至,惊起,于便室召之。吏悉陈所见,温大嗟惋。明日将暮,召吏引之。街鼓既绝[17],温微服[18],与吏同诣黄冠所居。至明,吏款扉。应门者问谁。曰:“京兆温尚书[19]来谒真君。”既辟重闺,吏先入拜,仍白曰:“京兆尹温璋。”温趋入拜。真君踞坐堂上,戴远游冠[20],衣九霞之衣[21],色貌甚峻。温伏而叙曰:“某任惣浩穰[22],权唯震肃,若稍畏懦,则损威声。昨日不谓凌迫大仙,自贻罪戾,故来首服[23],幸赐矜哀。”真君责曰:“君忍杀立名,专利不厌,祸将行及,犹逞凶威!”温拜首求哀者数四,而真君终蓄怒不许。少顷,有黄冠自东序[24]来,拱立于真君侧,乃跪启曰:“尹虽得罪,亦天子亚卿[25];况真君洞其职所统,宜少降礼。”言讫,真君令黄冠揖温升堂,别设小榻,令坐。命酒数行。而真君怒色不解。黄冠复启曰[26]:“尹之忤犯,弘宥[27]诚难;然则真君变服尘游,俗士焉识?白龙鱼服,见困豫且[28]。审思之[29]。”真君悄然,良久曰:“恕尔家族[30]。此间亦非淹久之所。”温遂起,于庭中拜谢而去。与街吏疾行至府,动晓钟矣。虽语亲近,亦秘不令言。明年,同昌主[31]薨,懿皇[32]伤念不已。忿药石之不征[33]也,医韩宗绍等四家,诏府穷竟[34],将诛之。而温鬻狱缓刑[35],纳宗绍等金带及余货,凡数千万。事觉,饮酖[36]而死。

* * *

[1] 本篇揭露了封建官僚贪赃枉法,残忍好杀的卑鄙酷虐行为。正是这样的人,却偏偏“治有能名”。作者借真君对温璋的斥责,表示了人民对贪官酷吏的无比愤怒,也是对他们的严重警告。可是在封建时代里,人民虽然遭受虐害剥削,往往无从抗拒,于是作者便幻想出神仙可以制伏他们,就造作这一故事。在人民面前作威作福的大官僚,在神仙面前,却又卑躬屈节,显得软弱渺小了。这位酷吏终于饮酖而死,正如神仙的预言,虽有一些宿命论思想,但这毕竟是使人感到快意的事。

[2] 尹正天府:做京兆府府尹。“正天府”,就是京兆府。“尹”,做动词用。

[3] 黩(dú)货:贪财。

[4] 静通衢:封建大官僚出行时,要街上的行人回避,不许喧哗,以表示他的威严。这种行为叫做“静街”,“静通衢”指此。“通衢”,四通的街道。

[5] 天街:京城里的道路。

[6] 五门:指唐代长安正南面的明德门。唐时长安各城门都有三个门洞,惟明德门有五个门洞,称为“五门”。又大明宫南面正中一门,也称“五门”。

[7] 黄冠:古时道士戴金色冠,因而就以“黄冠”为道士的代称。一说唐代李淳风之父李播弃官出家为道士,自号“黄冠子”,是道士称“黄冠”的由来。

[8] 伛(yu):弯着腰,指驼背。

[9] 弊衣:古时一种长仅及膝的裤子叫做“弊衣”。也可作坏衣解释。

[10] 将横绝其间:打算从仪仗中间横冲过去。

[11] 驺(zou)人:骑马跟在官员前后护卫的人。

[12] 复命黄冠扣之:又取道士的帽子叫他戴上,就是也让他扮作道士模样。

[13] 衡门:横木做的门,形容居处的简陋。

[14] 真君:道教对神仙的称呼,地位在真人之上。

[15] 录:查察的意思,这里指因发觉而被抓获。

[16] 覆族:犹如说灭族。因为有罪而连同父母妻子都被杀害,叫做“覆族”。

[17] 街鼓既绝:指敲过了街鼓,也就是路无行人的时候。参看前《任氏传》篇“候鼓”注。

[18] 微服:穿着平常人的服装,让人看不出自己的身份,叫做“微服”。

[19] 京兆温尚书:温璋当时以京兆尹的身份,获有“检校吏部尚书”的加衔,所以称为“京兆温尚书”。

[20] 远游冠:古时王爵戴的一种高帽子,和皇帝戴的通天冠大体相同,但前面没有山子——衬起的一块木头。

[21] 九霞之衣:华丽多彩的衣服。

[22] 任惣(zong)浩穰:意思是京城里人口很多,因而自己的公务十分繁忙。“任惣”,公务很忙。“浩穰”,盛大的样子,形容人口的众多。

[23] 首服:认罪。

[24] 东序:东边廊下。

[25] 亚卿:比正卿低一等的官员为“亚卿”。这里指京兆尹。京兆尹是京城地方长官,仅比中央政府宰相一类的官员低一等,所以称为“亚卿”。

[26] 黄冠复启曰:“启”,原作“答”。未问何以答,应误,据许本改。

[27] 弘宥:宽洪大量地予以饶恕。

[28] “白龙鱼服”二句:比喻有地位的人微服出行而遭遇灾难的一个故事。有一条白龙,化为鱼形,被渔人豫且射中了眼睛。于是白龙到天帝处去控告。天帝问它:当你被射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模样呢?白龙说:我在水里,变做一条鱼的样子。天帝说:鱼本是渔人所射之物。你既然变做鱼,豫且当然可以射你,所以他是无罪的。见《说苑·正谏》。

[29] 审思之:多想一下、多考虑一下。

[30] 恕尔家族:上文说温璋“祸将覆族”,现在由于他的哀求,因而决定由他一人身受其祸,而免除全家族的遭到诛灭,所以说“恕尔家族”。

[31] 同昌主:就是“卫国文懿公主”,最初封为同昌公主,是唐懿宗最宠爱的女儿。

[32] 懿皇:指唐懿宗。

[33] 不征:没有效验。

[34] 穷竟:极力追究。

[35] 鬻狱缓刑:由于受贿而出卖官司,对犯人拖延着不用刑法。

[36] 酖:同“鸩”字,一种毒酒。据说鸩是一种似鹰而大、紫黑色、食蛇的禽类。古人说鸩羽有毒,把鸩羽和在酒里,人喝了就会毒死。后来“酖”就成为一般毒酒的通称。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