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线
红线,潞州[2]节度使薛嵩[3]青衣。善弹阮[4],又通经史,嵩遣掌笺表[5],号曰“内记室[6]”。时军中大宴,红线谓嵩曰:“羯鼓[7]之音调颇悲,其击者必有事也。”嵩亦明晓音律,曰:“如汝所言。”乃召而问之,云:“某妻昨夜亡,不敢乞假。”嵩遽遣放归。时至德[8]之后,两河未宁[9],初置昭义军[10],以釜阳为镇[11],命嵩固守,控压山东。杀伤之余,军府草创。朝廷复遣嵩女嫁魏博[12]节度使田承嗣[13]男,男娶滑州节度使[14]令狐彰[15]女;三镇互为姻娅[16],人使日浃往来[17]。而田承嗣常患热毒风,遇夏增剧。每曰:“我若移镇山东,纳其凉冷,可缓数年之命[18]。”乃募军中武勇十倍者得三千人,号“外宅男”,而厚恤养之。常令三百人夜直[19]州宅。卜选良日,将迁[20]潞州。嵩闻之,日夜忧闷,咄咄[21]自语,计无所出。时夜漏将传[22],辕门[23]已闭,杖策庭除[24],唯红线从行。红线曰:“主自一月,不遑寝食[25],意有所属,岂非邻境乎?”嵩曰:“事系安危,非汝能料。”红线曰:“某虽贱品,亦有解主忧者。”嵩乃具告其事,曰:“我承祖父遗业,受国家重恩,一旦失其疆土,即数百年勋业尽矣。”红线曰:“易尔,不足劳主忧。乞放某一到魏郡,看其形势,觇其有无。今一更首途[26],三更可以复命。请先定一走马[27]兼具寒暄书[28],其他即俟某却回也。”嵩大惊曰:“不知汝是异人,我之暗[29]也。然事若不济,反速其祸[30],奈何?”红线曰:“某之行,无不济者。”乃入闺房,饰其行具。梳乌蛮髻[31],攒[32]金凤钗,衣紫绣短袍,系青丝轻屦。胸前佩龙文匕首,额上书太乙神[33]名。再拜而行,倏忽不见[34]。嵩乃返身闭户,背烛危坐。常时饮酒,不过数合,是夕举觞十余不醉。忽闻晓角[35]吟风,一叶坠露,惊而试问,即红线回矣。嵩喜而慰问曰:“事谐否?”曰:“不敢辱命。”又问曰:“无伤杀否?”曰:“不至是。但取床头金合为信耳。”红线曰:“某子夜[36]前三刻,即到魏郡,凡历数门,遂及寝所。闻外宅男止于房廊,睡声雷动。见中军[37]士卒,步于庭庑,传呼风生。某发其左扉,抵其寝帐。见田亲家翁正于帐内,鼓趺[38]酣眠,头枕文犀[39],髻包黄縠,枕前露一七星剑。剑前仰开一金合,合内书生身甲子[40]与北斗神[41]名;复有名香美珍,散覆其上。扬威玉帐[42],但期心豁于生前[43];同梦兰堂[44],不觉命悬于手下。宁劳擒纵,只益伤嗟。时则蜡炬光凝,炉香烬煨,侍人四布,兵器森罗。或头触屏风,鼾而[45]者;或手持巾拂,寝而伸者。某拔其簪珥,縻其襦裳[46],如病如昏,皆不能寤;遂持金合以归。既出魏城西门,将行二百里,见铜台高揭[47],而漳水[48]东注;晨飙[49]动野,斜月在林。忧往喜还,顿忘于行役[50];感知酬德,聊副于心期[51]。所以夜漏三时,往返七百里;入危邦,经五六城;冀减主忧,敢[52]言其苦。”嵩乃发使遗承嗣书曰:“昨夜有客从魏中来,云:自元帅头边获一金合。不敢留驻,谨却封纳[53]。”专使星驰[54],夜半方到。见搜捕金合,一军忧疑。使者以马挝[55]扣门,非时请见。承嗣遽出,以金合授之。捧承之时,惊怛绝倒[56]。遂驻使者止于宅中,狎以宴私,多其赐赉。明日遣使赍缯帛三万匹、名马二百匹,他物称是[57],以献于嵩曰:“某之首领,系在恩私[58]。便宜知过自新,不复更贻伊戚[59]。专膺指使,敢议姻亲[60]。役当奉毂后车[61],来则挥鞭前马。所置纪纲仆[62]号为外宅男者,本防它盗,亦非异图。今并脱其甲裳,放归田亩矣。”由是一两月内,河北河南,人使交至。而红线辞去。嵩曰:“汝生我家,而今欲安往?又方赖汝,岂可议行?”红线曰:“某前世本男子,历江湖间,读神农[63]药书,救世人灾患。时里有孕妇,忽患蛊症[64]。某以芫花[65]酒下之,妇人与腹中二子俱毙。是某一举杀三人。阴司见诛,降为女子,使身居贱隶,而气禀贼星[66]。所幸生于公家,今十九年矣。身厌罗绮,口穷甘鲜[67],宠待有加,荣亦至矣。况国家建极[68],庆且无疆[69]。此辈背违天理,当尽弭患。昨往魏郡,以示报恩。两地保其城池,万人全其性命,使乱臣知惧,烈士安谋[70]。某一妇人,功亦不小,固可赎其前罪,还其本身。便当遁迹尘中,栖心物外,澄清一气,生死长存[71]。”嵩曰:“不然[72],遗尔千金为居山之所给。”红线曰:“事关来世,安可预谋。”嵩知不可驻,乃广为饯别;悉集宾客,夜宴中堂。嵩以歌送红线,请座客冷朝阳为词曰:“《采菱》[73]歌怨木兰舟[74],送别魂消百尺楼。还似洛妃乘雾去,碧天无际水长流。”歌毕,嵩不胜悲。红线拜且泣,因伪醉离席,遂亡其所在。
* * *
[1] 作者袁郊,字之仪(一作之乾),唐蔡州朗山(今河南汝南县)人。懿宗时曾任祠部郎中,后来又做过翰林学士、虢州刺史等官职。著有《二仪实录》、《衣服名义图》、《服饰变古元录》等书;又有《甘泽谣》一卷,《红线》是其中的一篇。
本篇是唐人侠义一类传奇的代表作之一。这类故事的产生,是有其历史根源的。唐末藩镇割据,横行跋扈,彼此互谋吞并,以致造成混战局势;一面又横征暴敛,更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处在这种水深火热的环境里,人民生活极端痛苦而又无法逃避现实,于是渴望能有除暴安良的侠客出现,这种天真的幻想,就在传奇中得到反映。
这一类传奇的主角多为女性,使在封建社会里一贯受压迫的妇女能够扬眉吐气,这种写法也很有意义。
不过,这些侠义之士,多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并有浓厚的报恩思想,这却不免使形象的光彩为之减色。
[2] 潞州:也称上党郡,约辖今山西浊漳河除榆社县以外地和河北涉县西部,州治在今山西长治市。
[3] 薛嵩:唐龙门人。历任节度使、尚书、右仆射等官职。封平阳郡王。他是薛仁贵的孙子,薛仁贵在太宗、高宗时,因战功历任大总管、都督等官,所以下文有“承祖父遗业”的话。
[4] 阮:“阮咸”的简称。琵琶一类的乐器,作正圆形,有如月琴。因是晋代阮咸所创制,就名为“阮咸”。有三弦、四弦两种,并有大阮、中阮、小阮之别。
[5] 掌笺表:主管文牍章奏。
[6] 内记室:犹如说私人秘书。
[7] 羯鼓:唐代盛行的一种打击乐器。因是羯族所制,故名。形如漆桶,横放在小牙床上,两头可击,又叫“两杖鼓”。
[8] 至德:唐肃宗(李亨)的年号(公元七五六至七五七年)。
[9] 两河未宁:“两河”,指黄河南北。安禄山反唐后,至德二年,郭子仪才收复洛阳,那时黄河南北还很不安定。
[10] 昭义军:当时设昭义军节度使,治潞州,管辖潞、泽、邢、洺(míng)、磁五州,在今河北邢台市以南和山西浊漳河、丹河流域一带地区。
[11] 以釜阳为镇:以釜阳为昭义军节度使驻地。“釜阳”,唐县名,就是滏(fu)阳,今河北磁县。下文“三镇”,镇,藩镇的简称,即节度使。
[12] 魏博:唐方镇名,当时的河北三镇之一,为收抚安、史残部而设。魏博节度使治魏州(今河北大名东),辖魏、博、贝、卫、澶、相六州,约在今河北邯郸、永年、南宫、大名和河南安阳等一带地区。
[13] 田承嗣:唐卢龙人。曾任天雄军节度使(即平卢节度使后期的称谓),加中书同平章事,封雁门郡王。
[14] 滑州节度使:“滑州”,也称灵昌郡,约辖今河南延津、滑县等地区,州治在今滑县。“滑州节度使”,就是滑亳魏博节度使。
[15] 令狐彰:字伯阳,唐富平人。曾任滑亳魏博节度使,加御史大夫,封霍国公。
[16] 姻娅(yà):古时以女婿的父亲为“姻”,两婿彼此互称为“娅”。后来以“姻娅”为亲戚的泛称。
[17] 日浃往来:“浃”,一周。从甲日到癸日十天一周的期间叫做“浃日”。“日浃往来”,时常往来的意思。
[18] 可缓数年之命:可以多活几年的意思。
[19] 直:值班守护。
[20] 迁:这里是吞并的意思。
[21] 咄(duo)咄:唉声叹气。单用一个“咄”字,是表示呵叱、招呼,如后文《裴航》篇“妪咄曰”。
[22] 夜漏将传:快要起更的时候。漏本是古时一种计时器,这里是泛指更点。
[23] 辕门:古代帝王出外住宿时,为了警戒,把两乘车子翻转来,以车辕相向放在门外,名为“辕门”;后来就以“辕门”指官署的外门。
[24] 杖策庭除:拿着手杖,在院里走来走去。“除”,台阶。
[25] 不遑寝食:没有心思吃饭睡觉,犹如说废寝忘餐。
[26] 首途:动身。
[27] 走马:骑马的使者。
[28] 寒暄书:应酬信。
[29] 暗:糊涂不明。
[30] 反速其祸:反而招来灾祸。
[31] 乌蛮髻:“乌蛮”,古时西南少数民族名,在今四川、云南、贵州一带。“乌蛮髻”,仿照乌蛮人的髻式。
[32] 攒(cuán):聚在一起。这里是插簪的意思。
[33] 太乙神:道教迷信传说的北极神。
[34] “再拜而行”二句:原无“行”字,连下文读。似有“行”字义较胜,据虞本增。
[35] 晓角:军中黎明时吹的号角。
[36] 子夜:夜半子时,晚十一时至凌晨一时之间。
[37] 中军:军中发号施令的地方,就是主帅的驻所。
[38] 鼓趺(fu):弯着腿、翘起了脚。
[39] 文犀:有花纹的犀皮枕或瓦枕。
[40] 甲子:年庚八字。
[41] 北斗神:道教迷信传说主管人间生死的神。
[42] 玉帐:古人迷信,认为根据方术推算而择定某一方向设立将帅的帐幕,就坚不可破,有如玉帐,后来因以“玉帐”为将帅帐幕的专称。
[43] 但期心豁于生前:只希望自己活着的时候随心所欲。
[44] 兰堂:犹如说香闺,指内室。
[45] 鼾(hān)而(duo):垂头打呼、打瞌睡。
[46] 縻其襦(rú)裳:把他的衣裳都拴系在一处。“縻”,拴系。“襦”,短袄。“裳”,下裙。
[47] 铜台高揭:“铜台”,铜雀台,三国时曹操建,在今河南安阳市。“高揭”,巍然矗立。
[48] 漳水:就是漳河,在河北、河南两省边境,有清漳河、浊漳河,均发源山西东南部,流经河北合漳镇后称漳河,东南流与卫河会合。
[49] 晨飙(biāo):早晨的暴风。
[50] 顿忘于行役:立刻把途中奔走的疲劳辛苦都忘掉了。路上奔走叫做“行役”。
[51] 聊副于心期:总算完成了报答的心愿。
[52] 敢:岂敢、不敢。
[53] 谨却封纳:恭恭敬敬地封裹起来退还。
[54] 星驰:连夜奔往。
[55] 马挝(zhuā):马鞭。
[56] 惊怛(dá)绝倒:由于吃惊而倒在地下。“怛”,也是惊的意思。
[57] 他物称(chèng)是:意思是其他赠物,质量也和缯帛、名马不相上下。“称”,适合、相当。“是”,此,指上文缯帛、名马。
[58] “某之首领”二句: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的头之所以没有被杀掉,是由于你对我私人有恩惠的缘故。
[59] 不复更贻伊戚:不再自找麻烦、自寻苦恼。
[60] “专膺指使”二句: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一心一意地服从你的指挥命令,哪敢倚恃着亲戚的关系而以平等的地位自居呢。
[61] 役当奉毂(gu)后车:有事出行的时候,跟在车后照料、侍奉着,也就是追随的意思。“奉”,同“捧”字。“毂”,车轮中心的圆木。
[62] 纪纲仆:春秋时,晋文公重耳自秦归国,当时晋国局势还不十分安定,秦国就派三千人保卫他回去,做些照料门户等服役之事,称为“纪纲之仆”。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后来就以“纪纲仆”为仆人的通称。
[63] 神农:传说中的古帝,曾尝百草以治疾病。
[64] 蛊症(gu zhēng):腹内生虫的病。
[65] 芫(yuán)花:开紫色小花的落叶灌木,高三四尺,有毒。从前渔人常把芫花煮后投放水中,鱼就毒死浮出,故又名“鱼毒”。
[66] 气禀贼星:“命带贼星”。古人迷信,认为每一人都上应天上的星宿。红线盗合是一种偷窃的行为,所以这样说。
[67] “身厌罗绮”二句:穿够了绸缎,吃尽了美味。“厌”,满足的意思。
[68] 国家建极:国家的政教,照着中正的标准去做。“极”,中正的意思。这本是封建统治者欺骗人民的一种说法。
[69] 无疆:“疆”,境界。“无疆”,没有止境,也就是无穷无尽的意思。
[70] 烈士安谋:将士们安分守己,不生异念。“烈士”,指武士。
[71] “遁迹尘中”四句:离开人世,摒除俗念,养性炼气,长生不老。
[72] 不然:不这样,就是如果你一定不肯留住的意思。
[73] 《采菱》:即《采菱曲》,乐府《江南弄》的七曲之一。
[74] 木兰舟:“木兰”,一种干高数丈、花如莲花的树,也叫“木莲”。“木兰舟”,刻木兰为舟。《述异记》:浔阳江中有木兰洲,上多木兰树,鲁班刻为木兰舟。古诗词中多引用“木兰舟”一词,取其美好芬芳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