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老父传
老父[2],姓贾名昌,长安宣阳里人。开元元年癸丑[3]生。元和庚寅岁[4],九十八年矣。视听不衰,言甚安徐,心力不耗,语太平事历历[5]可听。父忠,长九尺,力能倒曳牛,以材官[6]为中宫[7]幕士[8]。景龙[9]四年,持幕竿随玄宗入大明宫,诛韦氏,奉睿宗朝群后[10],遂为景云[11]功臣,以长刀备亲卫[12]。诏徙家东云龙门[13]。昌生七岁,捷[14]过人,能抟柱乘梁[15],善应对,解鸟语音。玄宗在藩邸时[16],乐民间清明节斗鸡戏。及即位[17],治鸡坊于两宫间[18]。索长安雄鸡,金毫、铁距[19]、高冠、昂尾千数,养于鸡坊。选六军小儿[20]五百人,使驯扰[21]教饲。上之好之,民风尤甚。诸王子家、外戚家、贵主[22]家、侯家,倾帑[23]破产市鸡,以偿鸡直。都中男女,以弄鸡为事;贫者弄假鸡。帝出游,见昌弄木鸡于云龙门道旁,召入,为鸡坊小儿,衣食右龙武军[24]。三尺童子,入鸡群,如狎群小[25],壮者,弱者,勇者,怯者,水谷之时[26],疾病之候,悉能知之。举二鸡,鸡畏而驯,使令如人[27]。护鸡坊中谒者[28]王承恩言于玄宗。召试殿庭,皆中玄宗意。即日为五百小儿长。加之以忠厚谨密,天子甚爱幸之。金帛之赐,日至其家。开元十三年,笼鸡三百,从封东岳[29]。父忠死太山下,得子礼[30]奉尸归葬雍州[31]。县官为葬器丧车,乘传[32]洛阳道。十四年三月,衣斗鸡服,会玄宗于温泉[33]。当时天下号为“神鸡童”。时人为之语曰:“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34]。能令金距期胜负;白罗绣衫随软舆[35]。父死长安千里外,差夫持道[36]挽丧车。”昭成皇后[37]之在相王[38]府,诞圣[39]于八月五日。中兴[40]之后,制为千秋节。赐天下民牛酒乐三日,命之曰“酺[41]”,以为常也。大合乐于宫中,岁或酺于洛。元会[42]与清明节,率[43]皆在骊山。每至是日,万乐具举,六宫[44]毕从。昌冠雕翠金华冠,锦袖绣襦裤,执铎拂,导群鸡叙立于广场[45],顾眄如神,指挥风生。树毛振翼,砺吻磨距,抑怒待胜;进退有期,随鞭指低昂,不失昌度[46]。胜负既决,强者前,弱者后,随昌雁行[47],归于鸡坊。角觝[48]万夫,跳剑[49]寻橦[50],蹴球踏绳[51],舞于竿颠者,索气沮色[52],逡巡不敢入。岂教猱扰龙[53]之徒欤?二十三年,玄宗为娶梨园弟子[54]潘大同女,男服珮玉,女服绣襦,皆出御府[55]。昌男至信、至德。天宝中,妻潘氏以歌舞重幸于杨贵妃。夫妇席宠[56]四十年,恩泽不渝,岂不敏于伎,谨于心[57]乎?上生于乙酉鸡辰[58],使人朝服斗鸡,兆乱于太平[59]矣。上心不悟。十四载,胡羯陷洛[60],潼关不守。大驾[61]幸成都,奔卫乘舆。夜出便门[62],马踣道阱[63]。伤足,不能进,杖入南山[64]。每进鸡之日,则向西南大哭。禄山往年朝于京师,识昌于横门外。及乱二京,以千金购昌长安、洛阳市。昌变姓名,依于佛舍,除地[65]击钟,施力于佛[66]。洎太上皇归兴庆宫[67],肃宗受命于别殿[68]。昌还旧里,居室为兵掠,家无遗物。布衣憔悴[69],不复得入禁门[70]矣。明日,复出长安南门,道见[71]妻儿于招国里,菜色黯焉[72]。儿荷薪,妻负故絮[73]。昌聚哭,诀于道。遂长逝息[74]长安佛寺,学大师[75]佛旨。大历元年,依资圣寺大德僧运平住东市海池[76],立陁罗尼石幢[77]。书能纪姓名[78];读释氏经[79],亦能了其深义至道,以善心化市井人[80]。建僧房佛舍,植美草甘木。昼把土拥根,汲水灌竹;夜正观[81]于禅室。建中三年,僧运平人寿尽。服礼毕,奉舍利[82]塔于长安东门外镇国寺东偏,手植松柏百株。搆小舍,居于塔下,朝夕焚香洒扫,事师如生。顺宗在东宫[83],舍钱三十万,为昌立大师影堂[84]及斋舍。又立外屋,居游民,取佣给[85]。昌因日食粥一杯、浆水一升,卧草席,絮衣;过是,悉归于佛[86]。妻潘氏后亦不知所往。贞元中,长子至信衣并州甲[87],随大司徒燧[88]入觐,省昌于长寿里。昌如己不生[89],绝之使去。次子至德归,贩缯洛阳市,来往长安间,岁以金帛奉昌,皆绝之。遂俱去,不复来。元和中,颍川陈鸿祖携友人出春明门[90],见竹柏森然[91],香烟闻于道,下马觐昌于塔下。听其言,忘日之暮。宿鸿祖于斋舍,话身之出处,皆有条贯[92]。遂及王制[93]。鸿祖问开元之理乱。昌曰:“老人少时,以斗鸡求媚于上。上倡优畜之[94],家于外宫,安足以知朝廷之事。然有以为吾子言者。老人见黄门侍郎杜暹[95]出为碛西[96]节度,摄[97]御史大夫[98],始假风宪以威远[99]。见哥舒翰之镇凉州[100]也,下石堡,戍青海城,出白龙,逾葱岭,界铁关[101],总管河左道[102],七命始摄御史大夫。见张说[103]之领幽州也,每岁入关,辄长辕挽辐车[104],辇河间、蓟州庸调缯布[105],驾连[106],坌[107]入关门。输于王府,江、淮绮縠,巴、蜀锦绣,后宫玩好而已。河州炖煌道[108]岁屯田,实边食[109],余粟转输灵州[110],漕[111]下黄河,入太原仓,备关中[112]凶年[113]。关中粟米,藏于百姓。天子幸五岳,从官千乘万骑,不食于民。老人岁时伏腊得归休,行都市间,见有卖白衫白叠布[114]。行邻比[115]鄽间,有人禳病[116],法用皂布[117]一匹,持重价不克致,竟以幞头罗[118]代之。近者,老人扶杖出门,阅街衢中,东西南北视之,见白衫者不满百。岂天下之人皆执兵乎[119]?开元十二年,诏三省[120]侍郎有缺,先求曾任刺史者;郎官[121]缺,先求曾任县令者[122]。及老人四十[123],三省郎吏,有理刑才名,大者出刺郡[124],小者镇县[125]。自老人居大道旁,往往有郡太守休马于此,皆惨然不乐朝廷沙汰使治郡[126]。开元取士,孝弟理人而已,不闻进士宏词、拔萃之为其得人也[127]。大略如此。”因泣下。复言曰:“上皇北臣[128]穹卢[129],东臣鸡林[130],南臣滇池[131],西臣昆夷[132],三岁一来会。朝觐之礼容,临照[133]之恩泽,衣之锦絮,饲之酒食,使展事[134]而去,都中无留外国宾。今北胡与京师杂处,娶妻生子。长安中少年,有胡心矣。吾子视首饰靴服之制,不与向同,得非物妖[135]乎?”鸿祖默不敢应而去。
* * *
[1] 作者陈鸿,字大亮,唐史学家,曾修《大统志》三十卷。此外还著有《长恨传》、《开元升平源》传奇。德宗时,曾任主客郎中等官职。文中有“颍川陈鸿祖”字样,因而一说此篇是陈鸿祖作。陈鸿祖事迹无可考。
作者借东城老父之口,表示了对当时政治的不满,认为不如“开元盛世”。然而作者又指出,所谓“开元盛世”,也已“兆乱于太平”。当然实际并不是因为“朝服斗鸡”的兆头不好,而是封建统治者只知自己享乐,骄奢淫佚,不问民间疾苦的缘故。这正是造成祸乱的症结所在。文中极力描写斗鸡的“盛况”:“上之好之,民风尤甚”;贵族“倾帑破产市鸡”;“神鸡童”享尽了荣华富贵,以致民间有“生儿不用识文字”之叹。从这些微词里,可以看出作者的真意。他反映了封建统治者腐化堕落的本质,这个皇帝和那个皇帝都是一丘之貉,这就具有深刻的意义。
[2] 老父:老头、老人。
[3] 癸丑:指月份,何月已无可考。
[4] 元和庚寅岁:唐宪宗元和五年(公元八一〇年)。
[5] 历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6] 材官:有材力的官,指武士。
[7] 中宫:皇后住处的专称。
[8] 幕士:侍卫。
[9] 景龙:唐中宗(李显)的年号(公元七〇七至七一〇年)。
[10] “持幕竿”三句:“幕竿”,指幕士所持的一种武器。“大明宫”,唐代长安的三个宫殿之一(另两个为太极宫、兴庆宫),规模最大,经常是皇帝听政的地方。古时诸侯称“后”,“群后”,指众大臣;“朝群后”,让众大臣朝见的意思。《唐书·睿宗玄宗本纪》:唐中宗的皇后韦氏,杀害了中宗,自立为皇太后,临朝摄政,叫韦家的子侄掌握军权。唐玄宗当时是临淄郡王,和薛崇简、刘幽求等密谋,夜间起兵攻入宫内,杀死韦后,拥戴自己的父亲李旦(中宗的弟弟睿宗)重做皇帝。这里是说贾忠为当时参加事变的侍卫之一。
[11] 景云:唐睿宗(李旦)的年号(公元七一〇至七一二年)。
[12] 以长刀备亲卫:佩带着长刀,做了皇帝的贴身侍卫。
[13] 东云龙门:当时大明宫有东西两门,名为东云龙门、西云龙门。这里叫他“徙家东云龙门”,就是让他住在宫城里面。
[14] (qiáo)捷:武勇善走的样子。
[15] 抟(tuán)柱乘梁:抓着柱子,爬上屋梁——所谓“飞檐走壁”之类的功夫。
[16] 在藩邸时:“藩邸”,王府。“在藩邸时”,指唐玄宗被封平王,还没有做皇帝的时候。
[17] 即位:皇帝登位的专称。
[18] 治鸡坊于两宫间:“治”,修建。“鸡坊”,当时皇家养鸡场所的专称。太后和皇帝或是两辈皇帝为“两宫”,当时唐睿宗做了太上皇,所以和玄宗并称“两宫”。这里指睿宗和玄宗所住的大明宫和兴庆宫。
[19] 金毫、铁距:金黄色的毛、黑色而坚硬的脚爪。“距”,雄鸡脚爪后方突起像脚指一样的东西,中有硬骨,外包角质,是斗争时的武器。
[20] 选六军小儿:古时以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皇帝拥有六军,因而以“六军”称皇帝的军队。唐代的皇家侍卫军队有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军、左右神策军,当时号为“六军”。唐代称服役的人为“小儿”。“选六军小儿”,从皇家六军里选出可以供服役的人。
[21] 驯扰:驯养训练。
[22] 贵主:公主。
[23] 倾帑(tǎng):把府库里的钱财全拿出来。“帑”,藏金库。
[24] 衣食右龙武军:“龙武军”,唐玄宗的侍卫队,有“左龙武军”和“右龙武军”之别。古时以“右”为上。“右”,也可以做动词用。这句话可以有两种解释:贾昌的生活由右龙武军供给;或,贾昌的待遇比龙武军还要好。
[25] 如狎群小:像和一群小人在一起玩闹一样,指贾昌和群鸡有了感情,彼此熟悉了。
[26] 水谷之时:应该喝水吃食的时候。
[27] 使令如人:像人一样地听从使唤。
[28] 护鸡坊中谒者:“中谒者”,皇宫官名,就是内谒者。唐代有内谒者监和内谒者,管理宫内宣奏敕令和诸亲命妇朝会等事,多由宦官充任。“护鸡坊中谒者”,以中谒者身份专负管理鸡坊的宦官。
[29] 封东岳:“东岳”,泰山。“封东岳”,在泰山举行祭天地的封禅礼,是封建时代皇帝借以夸耀自己身份的一种行为。
[30] 得子礼:由于儿子得宠,犹如说沾了儿子的光。
[31] 雍州:见前《李娃传》篇“京尹”注。
[32] 乘传(zhuàn):指贾昌获得官员的待遇,由驿站派夫役护送他父亲的灵柩。参看前《南柯太守传》篇“传车者”注。
[33] 温泉:唐代在骊山(今陕西临潼南)山麓建华清宫,中有温泉,是皇帝常去游玩沐浴的地方。
[34] 代不如:当世的人谁都比不了他。
[35] 软舆:指皇帝坐的车子。
[36] 持道:在路上照料一切。
[37] 昭成皇后:唐玄宗的母亲,姓窦。
[38] 相王:指唐睿宗,他未做皇帝前被封为相王。
[39] 诞圣:封建时代恭维皇帝为“圣”。“诞圣”,指唐玄宗的出生。
[40] 中兴:封建王朝由衰弱而复兴叫做“中兴”。
[41] 酺(pú):汉代禁止三人以上无故群聚饮酒;惟有认为王德广布天下,应表示庆祝时,才开放酒禁数日,准许人民大吃大喝,叫做“酺”。“酺”,就是“布”的意思。唐时并不禁止饮酒,但于国家有欢乐庆典时,赐臣民酒面欢乐,也称为“酺”。
[42] 元会:农历元宵节。
[43] 率:均、都。
[44] 六宫:后妃住的地方,这里指皇后和妃嫔等人。
[45] “执铎拂”二句:原作“执铎拂道,群鸡叙立于广场”。“道”原通“导”,但连上文读,则作道路解,似连下文作“导”较胜,“拂”当指鞭。据虞本改。叙立,依着次序排列。
[46] “树毛”六句:这里前三句是描写斗鸡前鸡的准备动作:“树毛振翼”,竖起了羽毛,张拍着翅膀。“砺吻磨距”,摩嘴擦脚。“抑怒待胜”,抑制住奋发的气势,等待决斗时再发泄出来,以争取胜利。后三句描写斗鸡时的情况:“进退有期”,进退有一定的时间,也就是该进时进,该退时退。“随鞭指低昂”,随着贾昌指挥的鞭子,或高或低。“不失昌度”,不敢违背贾昌的指挥命令。
[47] 雁行:雁飞时行列整齐,因而以“雁行”形容依次序行走的样子。
[48] 角觝(di):摔跤。“角”,竞赛。“觝”,触。
[49] 跳剑:将几把小剑,顺序抛掷空中,然后一一用手接住,周而复始,不使落地,就是“跳丸”一类的杂技。
[50] 寻橦(chuáng):爬高竿。“橦”,旗竿。
[51] 踏绳:走软索,就是现在的走钢丝。以上四种,都是唐代的杂技。
[52] 索气沮色:丧气失色。
[53] 教猱扰龙:“猱”,猴子一类的动物。“扰”,驯养。“教猱扰龙”,教养猴子驯服龙。语出《诗经·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乃扰畜龙。”
[54] 梨园弟子:唐玄宗选拔乐工的子弟三百人,于梨园(在宫城内)学习演唱乐曲,叫做“梨园弟子”。
[55] 出御府:自皇家府库发出。
[56] 席宠:蒙受宠爱。
[57] “敏于伎”二句:“敏于伎”,指擅长斗鸡和歌舞的技巧。“伎”,同“技”字。“谨于心”,小心谨慎地工作。
[58] 乙酉鸡辰:唐玄宗生于乙酉年(唐睿宗垂拱元年,即公元六八五年),酉属鸡,所以说是“乙酉鸡辰”。
[59] 兆乱于太平:在太平时候,已经有了祸乱的预兆。
[60] 胡羯(jié)陷洛:指安禄山的攻破洛阳。安禄山是胡人,所以称为“胡羯”。“胡羯”,匈奴的别支,古时的少数民族之一。
[61] 大驾:皇帝的车驾。下文“乘舆”,指皇帝的乘车。都作为皇帝的代称。
[62] 便门:唐代大明宫西南面的一座门名。下文“横门”,是大明宫西北角的一座门名。
[63] 马踣道阱(jing):所乘的马,因为踏到路上陷坑里而跌倒了。“踣”,同“仆”字。“阱”,陷坑。
[64] 南山:就是终南山,在长安南面。
[65] 除地:扫地。
[66] 施力于佛:给佛效力——皈(gui)依佛教的意思。
[67] 兴庆宫:唐玄宗时,把大明宫东南的兴庆坊改建为兴庆宫,并迭加扩充,沉香亭、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等有名建筑,都在此宫内。
[68] 肃宗受命于别殿:指唐玄宗传皇帝位于肃宗。《唐书·肃宗本纪》:安禄山之乱,玄宗出奔四川,肃宗在灵武称帝。玄宗回长安后,又在宣政殿正式授给他“传国受命宝符”。
[69] 憔悴:形容人瘦弱。
[70] 禁门:宫门。
[71] 道见:在路旁看见。下文“诀于道”,在路上分别。
[72] 菜色黯焉:由于只有蔬菜可吃,营养不良,脸上现出青黄色,叫做“菜色”。“菜色黯焉”,指脸上因有菜色而显出没有精神的样子。
[73] 负故絮:披着旧棉袄。
[74] 长逝息:长期住在那里。
[75] 大师:对和尚的尊称,指下文的运平僧。
[76] 海池:唐代长安的东市和西市,都有放生池;东市的放生池在市东北隅,俗称“海池”。这里指放生池旁。
[77] 陁罗尼石幢:刻有陁罗经教义的经幢。“陁”,同“陀”字。“陁罗尼”,梵语“总持”的意思,指对佛法和佛菩萨的秘密真言,坚持不失。佛教教义,有法、义、咒、忍四种陁罗尼。“石幢”,凿石为柱,上面刻佛名或经咒,也叫“经幢”。
[78] 书能纪姓名:读书识字,能够写出自己的姓名。
[79] 释氏经:佛经。“释氏”,释迦牟尼,佛教的创始者,释迦族人,公元前五百多年间,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出家悟道,游行教化数十年,死后弟子把他一生的说法整理成为佛教的经典。
[80] 以善心化市井人:用自己的慈悲之心来感化世俗的人。
[81] 正观:“正”,正见;“观”,观心:都是佛教学道的话。这里指打坐参禅。
[82] 舍利:本梵语的音译,意译为“身骨”,专指死者火葬后的残馀骨烬。佛教传说:释迦牟尼死后火化,身上的骨头结成光彩坚固像珠子一样的东西,称为“舍利子”;当时有好几个国家的国王,把舍利子分去建塔供养。后来认为修行得道的和尚死后火化,身上也曾结成舍利。
[83] 顺宗在东宫:“顺宗”,名李诵,德宗的儿子。东宫是太子住的地方。“在东宫”,指做太子的时候。
[84] 影堂:和尚供奉佛祖影像的屋子。这里指供奉运平僧的影像。
[85] 取佣给:收租金。
[86] “过是”二句:除此以外,收入一概供佛事之用。
[87] 衣并州甲:“并州”,即太原府。“衣并州甲”,穿并州军衣,就是在并州军队里工作的意思。
[88] 大司徒燧:“大司徒”,汉以前官名,三公之一,就是后来的司徒。“燧”,马燧,唐代宗、德宗时立有战功,曾做过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司徒兼侍中等官职。
[89] 如己不生:可以有两种解释:如同自己没有生过这个儿子;或,如同自己已经死了。
[90] 春明门:唐代长安东面三门的中间一门。
[91] 森然: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
[92] 条贯:条理。
[93] 王制:政府的典章制度。
[94] 倡优畜之:当做歌妓伶人一般看待。
[95] 黄门侍郎杜暹(xiān):“黄门侍郎”,就是门下侍郎,唐代门下省的副长官。唐玄宗时曾一度改门下省为黄门。“杜暹”,唐濮阳人,曾以监察御史的资格屯碛(qì)西,后任黄门侍郎兼安西副大都护,守边四年。
[96] 碛西:即安西,在今新疆吐鲁番县西。安西节度使也一度称为碛西节度使。
[97] 摄:兼理。
[98] 御史大夫:唐设御史台,以御史大夫为长官,负责纠察。
[99] 始假风宪以威远:这时才命边将兼负纠察弹劾的重任,使得远邦的人畏服,“风宪”,指御史大夫的职衔。
[100] 哥舒翰之镇凉州:“哥舒翰”,唐时突厥族的后裔,屡立战功,曾做到左仆射同平章事,封西平郡王。后降安禄山,被杀。“凉州”,也称武威郡,约辖今甘肃武威以东、天祝以西地区,州治在今武威市。当时哥舒翰任陇右节度支度营田副大使知节度事,镇守凉州。
[101] “下右堡”五句:当时哥舒翰在青海(今青海西宁市西)置神威军驻守,被吐蕃攻破。后来又在青海的龙驹岛上筑城戍守,据说曾发现白龙,因而就名为应龙城,吐蕃不敢再来侵犯。吐蕃据守石堡城(今青海西宁市西南),路遥而险,但到底被哥舒翰派兵打下了。“葱岭”,山名,在今新疆西南。“铁关”,即铁门关,在葱岭西,今新疆吐鲁番火山附近。“逾葱岭,界铁关”,指哥舒翰军队战胜后,一直逾越葱岭,以铁关为界。
[102] 河左道:即河东道,约辖今山西及河北西北部内外长城之间的地区,治所在今山西运城西南蒲州镇。
[103] 张说(yuè):字道济,又字悦之,唐洛阳人。曾任中书令等官职,封燕国公。一度为朔方节度使,领幽州,河间郡、蓟州均归管辖(各地在今北京及其附近)。
[104] 长辕挽辐车:指高大的车子。“辕”,见前《南柯太守传》篇“攀辕遮道”注。“辐”,车轮里的直木。
[105] 庸调缯布:征收绸布的意思。唐代赋役制度,农民每年要向政府交纳一定数量的绢布绵麻,叫做“调”。凡应服劳役的人,如果不服役,也要折交绢帛,叫做“庸”。
[106] 驾(wèi)连(yuè):指行车。“”,车轴头。“”,操纵车前横木的关键。
[107] 坌(bèn):聚集。
[108] 河州炖煌道:“河州”,也称安昌郡;“炖煌道”,指炖煌郡,也称沙州:唐时均属陇右道,在今新疆、甘肃境内。
[109] “岁屯田”二句:每年由驻军开垦荒地,充实边疆军民的粮食。
[110] 灵州:也称灵武郡,约辖今宁夏西北部,州治在今灵武市西南。
[111] 漕:漕运,水路运输粮食。
[112] 关中:古时称今陕西省境为“关中”。
[113] 凶年:荒年。
[114] 白叠布:棉布。“白叠”就是棉花,所以称棉布为“白叠布”。棉花在唐代还未普遍种植,当时是一种珍贵稀罕的东西。
[115] 邻比:邻居。
[116] 禳(ráng)病:古人迷信,认为生病是由于有鬼怪缠身,就用符咒、祈祷等办法来治病,叫做“禳病”。
[117] 皂布:黑布。
[118] 幞头罗:古人用一块黑纱或罗帛之类裹住头,不使头发外露,称为“巾”、“幅巾”或“帕头”,其情形有如现在某些地方的农民用白毛巾裹头一样,是一种生活习惯。南北朝时,周武帝(宇文邕)为了便利打仗,把这种巾改用皂纱全幅,向后束发,把纱的四角裁直,称为“幞头”。唐代的幞头四角有脚,两脚向前,两脚向后;并用一块木头做成山子(架子)衬在前面。历代迭有改进,成为官员必需的服饰,后来就演变为纱帽。幞头的罗多是黑色的,所以取代皂布。
[119] “老人扶杖出门”五句:意思是说:从前天下太平,当兵的人少;如今战祸时起,所以军队也多了。当时规定,兵士穿黑色衣服,普通人穿白色衣服。
[120] 三省:指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三省的长官即是宰相之职。
[121] 郎官:指尚书省下各部所属郎中、员外郎一类的官员。
[122] “诏三省”四句:意思是说:皇帝诏令,中央政府里的侍郎有缺,由曾任外官刺史的人优先补用;中央政府里的郎中、员外郎有缺,由曾任外官县令的人优先补用。
[123] 四十:四十岁。“及老人四十”,原“人”下有“见”字,连下文“三省郎吏”读,费解。按“四十”当指年龄,“见”字似衍文。据虞本删。
[124] 刺郡:做州郡的刺吏、太守。
[125] 镇县:做县令。
[126] 沙汰使治郡:从中央官署里淘汰出去,叫他们治理外地的州郡。
[127] “开元取士”三句:意思是说:开元时代考试,重视人的品德,如今却完全以文才为取士标准,因而有今不如昔之感。
[128] 臣:使之称臣,做动词用。
[129] 穹卢:“卢”,同“庐”字。“穹卢”,指唐代回纥族所住的地方。
[130] 鸡林:古国名,即新罗。
[131] 滇池:指唐代的南诏国,在今云南大理市一带地方。
[132] 昆夷:古西戎国,这里指唐代西域如吐谷浑(tu yù hún)、龟兹(qiu cí)等国家。
[133] 临照:抚慰照顾的意思。
[134] 展事:完成任务。
[135] 物妖:指一般事物的反常现象。
长恨传[1]
开元中,泰阶平[2],四海无事。玄宗在位岁久,倦于旰食宵衣[3],政无大小,始委于右丞相[4],稍深居游宴,以声色自娱。先是,元献皇后[5]、武惠妃[6]皆有宠,相次即世[7]。宫中虽良家子千数,无可悦目者。上心忽忽不乐。时每岁十月,驾幸华清宫[8],内外命妇[9],熠耀[10]景从,浴日馀波,赐以汤沐[11],春风灵液[12],澹荡[13]其间,上必油然若有所遇[14],顾左右前后,粉色如土。诏高力士潜搜外宫,得弘农杨玄琰女于寿邸[15],既笄[16]矣。鬓发腻理[17],织秾中度[18],举止闲冶[19],如汉武帝李夫人[20]。别疏[21]汤泉,诏赐藻莹[22]。既出水,体弱力微,若不任罗绮[23]。光彩焕发,转动照人。上甚悦。进见之日,奏《霓裳羽衣曲》[24]以导之;定情[25]之夕,授金钗钿合以固之[26]。又命戴步摇[27],垂金珰。明年,册[28]为贵妃,半后服用[29]。繇[30]是冶其容,敏其词,婉娈万态,以中上意[31]。上益嬖[32]焉。时省风九州[33],泥金五岳[34],骊山雪夜,上阳[35]春朝,与上行同辇,止同室,宴专席,寝专房。虽有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36],暨后宫才人[37],乐府妓女,使天子无顾盼意。自是六宫无复进幸[38]者。非徒殊艳尤态[39]致是,盖才智明慧,善巧便佞[40],先意希旨[41],有不可形容者。叔父昆弟皆列位清贵,爵为通侯[42]。姊妹封国夫人[43],富埒王宫[44],车服邸第,与大长公主[45]侔矣。而恩泽势力,则又过之,出入禁门不问,京师长吏[46]为之侧目[47]。故当时谣咏有云:“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又曰:“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却为门上楣[48]。”其为人心羡慕如此。天宝末,兄国忠盗丞相位[49],愚弄国柄[50]。及安禄山引兵向阙[51],以讨杨氏为词。潼关不守,翠华南幸[52]。出咸阳[53],道次马嵬亭[54],六军徘徊[55],持戟不进。从官郎吏伏上马前,请诛晁错以谢天下[56]。国忠奉缨盘水[57],死于道周。左右之意未快。上问之。当时敢言者,请以贵妃塞天下怨[58]。上知不免,而不忍见其死,反袂掩面,使牵之而去。仓皇展转,竟就死于尺组之下[59]。既而玄宗狩[60]成都,肃宗受禅[61]灵武。明年,大凶归元[62],大驾还都。尊玄宗为太上皇,就养南宫[63]。自南宫迁于西内。时移事去,乐尽悲来。每至春之日,冬之夜,池莲夏开,宫槐秋落,梨园弟子,玉琯[64]发音,闻《霓裳羽衣》一声,则天颜不怡,左右歔欷。三载一意,其念不衰。求之梦魂,杳不能得。适有道士自蜀来,知上皇心念杨妃如是,自言有李少君之术[65]。玄宗大喜,命致其神。方士[66]乃竭其术以索之,不至。又能游神驭气,出天界,没地府以求之,不见。又旁求四虚[67]上下,东极天海,跨蓬壶[68]。见最高仙山,上多楼阙,西厢下有洞户,东向,阖其门,署曰:“玉妃太真院。”方士抽簪扣扉,有双鬟童女,出应其门。方士造次未及言,而双鬟复入。俄有碧衣侍女又至,诘其所从。方士因称唐天子使者,且致其命[69]。碧衣云:“玉妃方寝,请少待之。”于时云海沉沉[70],洞天日晓,琼户重阖,悄然无声。方士屏息敛足[71],拱手门下。久之,而碧衣延入,且曰:“玉妃出。”见一人冠金莲,披紫绡,佩红玉,曳凤舄[72],左右侍者七八人。揖方士,问:“皇帝安否?”次问天宝十四载已还[73]事。言讫,悯然。指碧衣取金钗钿合,各析其半,授使者曰:“为我谢太上皇,谨献是物,寻旧好也。”方士受辞与信[74],将行,色有不足[75]。玉妃固征其意[76]。复前跪致词:“请当时一事,不为他人闻者,验于太上皇;不然,恐钿合金钗,负新垣平之诈[77]也。”玉妃茫然退立,若有所思,徐而言曰:“昔天宝十载,侍辇[78]避暑于骊山宫。秋七月,牵牛织女相见之夕,秦人风俗,是夜张锦绣,陈饮食,树瓜华[79],焚香于庭,号为‘乞巧’。宫掖[80]间尤尚[81]之。时夜殆半,休侍卫于东西厢,独侍上。上凭肩而立,因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言毕,执手各呜咽。此独君王知之耳。”因自悲曰:“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复堕下界,且结后缘。或为天,或为人[82],决再相见,好合如旧。”因言:“太上皇亦不久人间,幸惟自安,无自苦耳。”使者还奏太上皇,皇心震悼,日日不豫[83]。其年夏四月,南宫晏驾[84]。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乐天[85]自校书郎尉于盩厔[86]。鸿与瑯琊[87]王质夫家于是邑,暇日相携游仙游寺,话及此事,相与感叹。质夫举酒于乐天前曰:“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88]润色[89]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90],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乐天因为《长恨歌》。意者[91]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92]者也。歌既成,使鸿传焉。世所不闻者,予非开元遗民[93],不得知;世所知者,有《玄宗本纪[94]》在。今但传《长恨歌》云尔。
汉皇[95]重色思倾国[96],御宇[97]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98]。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99];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100]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101]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102],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鞞鼓[103]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104]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105]娥眉[106]马前死。花钿委地[107]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108];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109],云栈萦纡登剑阁[110];峨眉山[111]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112]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113]肠断声。天旋日转回龙驭[114],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115]。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116]。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117]芙蓉未央[118]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苑[119]多秋草,宫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120]。夕殿萤飞思悄然[121],孤灯挑尽[122]未成眠。迟迟钟漏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123]。鸳鸯瓦[124]冷霜华[125]重,翡翠衾[126]寒谁与共?悠悠[127]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128]道士鸿都客[129],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展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130]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131]间。楼殿玲珑五云[132]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133],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134]。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135]里梦魂惊。揽衣[136]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137]。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138],梨花一枝春带雨[139]。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140]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141],钗擘黄金合分钿。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142]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143],在地愿为连理枝[144]。”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145]无绝期!
* * *
[1] 这是一篇描写封建统治阶级上层人物恋爱悲剧的作品。
这确是一幕悲剧,但并不能算作真正的恋爱。因为,唐玄宗看上了杨贵妃的美貌,只不过把她当做玩物;杨贵妃之“婉娈万态,以中上意”,则是仰慕皇家的荣华富贵,企图享受而已。他们之间的关系,并没有以真挚的爱情为基础。作者塑造的艺术形象,却美化了他们,而且对这一传闻的故事,流露了同情之感。
不过,作者一方面毕竟也批判了他们的荒淫无耻,以致引起战乱;也反映了群众的愤慨,使得唐玄宗不得不在群众压力下,牺牲了杨贵妃以保全自己的地位。全篇字里行间,颇有讽刺意味。
“惩尤物,室乱阶,垂于将来”,这是本文的主题思想。把国家祸乱的责任全推在女人身上,本是片面的,不公平的;尤其是作者希望封建最高统治者接受教训,引以为戒,目的是在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这就说明作者是站在什么立场看问题的了。事实上,这所谓“乱阶”,在阶级社会里,是无法避免的,封建统治者的不幸结局,是他们自己所造成的结果。
本文流传甚广,后世据以改写的文学作品颇多,著名的有元人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清人洪昇的《长生殿》两剧。
[2] 泰阶平:“泰阶”,星名,就是三台——上台、中台、下台,各有两星,相比斜上,像台阶一样,称为天的三阶。迷信说法:上阶代表皇帝,中阶代表诸侯公卿大夫,下阶代表士子庶人。“泰阶平”,指这三阶谐和,就会风调雨顺,天下太平。这是封建统治阶级一种含有毒素的“阶级调和论”。
[3] 旰(gàn)食宵衣:“旰”,天晚。“宵”,深夜。“旰食宵衣”,意思是天很晚才吃饭,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形容勤劳处理政务。
[4] “政无大小”二句:玄宗初即位时,还能励精图治;后期——尤其是在纳杨贵妃之后,生活就十分骄奢腐化了。开元二十四年,曾以奸臣李林甫为中书令,就是右丞相。
[5] 元献皇后:姓杨,唐玄宗的贵嫔,肃宗生母。死后由肃宗追尊为元献皇后。
[6] 武惠妃:“惠”,原作“淑”。按史书均作“武惠妃”,“淑”字应误,改。武惠妃:恒安王武攸止的女儿。死后尊称贞顺皇后。
[7] 相次即世:相继去世。
[8] 华清宫:见前《东城老父传》篇“温泉”注,即下文的“骊宫”,也称“骊山宫”。又下文“华清池”,温泉名。“长生殿”,在华清宫内。
[9] 内外命妇:封建时代,受有封号的妇女称“命妇”,有“内命妇”和“外命妇”之分:内命妇指受宫内封号的,如妃嫔之类;外命妇指公主、王妃,和因丈夫的官爵而封赠的,如郡君、县君、夫人、孺人之类。
[10] 熠(yì)燿:光彩夺目的样子。
[11] “浴日馀波”二句:封建时代,以太阳为皇帝的象征,这里“日”就指的皇帝。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皇帝洗过澡之后,也让命妇们就浴。
[12] 春风灵液:妇女入浴的象征词。“灵液”,指温泉。
[13] 澹荡:形容恬静而畅适的样子。
[14] 上必油然若有所遇:“必”,原作“心”。按上文云“每岁十月”,此处作“必”似较胜。疑形似误刻,据虞本改。油然:形容动心的样子。
[15] 得弘农杨玄琰(yǎn)女于寿邸:“杨玄琰”,虢(guó)州阌(wén)乡人。虢州曾一度改为弘农郡。王府称“邸”。杨贵妃,杨玄琰的女儿,小名玉环,原是玄宗的儿子李瑁(mào)的妃子。李瑁被封寿王,所以说“得于寿邸”。当时玄宗看中了她,先叫她出家为女道士,后来就纳入宫中。
[16] 既笄:已经及笄。参看前《霍小玉传》篇“上鬟”注。
[17] 腻理:润泽细密的样子。
[18] 纤秾中度:肥瘦合于标准。
[19] 举止闲冶:一举一动,都雅静而又娇媚。
[20] 汉武帝李夫人:“汉武帝”,名刘彻。李夫人是他的爱妾(秦、汉时,帝王的妾称“夫人”),美丽善歌舞。
[21] 别疏:另辟。
[22] 藻莹:“藻”,华美、文采。“莹”,磨治。“藻莹”,引申作洗得洁净漂亮解释。
[23] 若不任罗绮:好像禁不起所穿绸衣的沉重压力,形容娇弱。后文《飞烟传》篇“若不胜绮罗”,义同。
[24] 《霓裳羽衣曲》:神话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看见仙女歌舞,醒后就按照那个歌调谱成《霓裳羽衣曲》。见《乐府诗集》。实际这是西凉的《婆罗门曲》,经玄宗润色改为《霓裳羽衣曲》。全曲共十二遍:前六遍是散板,无拍,不舞;后六遍有拍而舞。音节闲雅柔婉。
[25] 定情:男女结合成夫妇之礼叫做“定情”。后文《莺莺传》篇“不能定情”,定情却指的订定婚约。
[26] 授金钗钿合以固之:赐给她金钗钿合,作为巩固彼此爱情的信物。“钿合”,用金花珠宝镶嵌起来的盒子。一说:钿合是饰物而非盒子。
[27] 步摇:金凤形的首饰,上缀成串的珠玉,行动时动摇,所以叫做“步摇”。
[28] 册:册封。皇帝封立妃子叫做“册封”。
[29] 半后服用:服饰享用,照皇后的标准减半。
[30] 繇:同“由”字。
[31] 以中(zhòng)上意:以迎合皇帝的意思。
[32] 嬖(bì):宠幸。
[33] 省(xing)风九州:巡视国中的意思。“省风”,视察民情。
[34] 泥金五岳:皇帝祭祀天地山川的意思。“泥金”,即金泥。以水银和金为泥,叫做“金泥”。皇帝在五岳祭天地,要把祭文写在简版上,以玉为饰,称为玉牒,盖上玉检(玉做的盖子),然后再用泥金把它封起来。这里就以“泥金”为祭天地山川的代词。
[35] 上阳:唐代东都洛阳的宫名。
[36] 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这些都是周时王宫里的妾御和女官的名称,唐代并没有这一类名目,这里只是泛指所有妃嫔等人。
[37] 才人:唐代管理宫中宴寝等事的女官。
[38] 进幸:为皇帝侍寝。
[39] 殊艳尤态:非常美丽的容貌和十分妩媚的风度。
[40] 善巧便(pián)佞:聪明伶俐,巴结谄媚。
[41] 先意希旨:指能揣度唐玄宗心理,不等他开口就先迎合他的意思。
[42] “叔父昆弟”二句:“通侯”,古时一种可以佩金印紫绶的最尊贵的爵位。这里指杨贵妃的叔父杨玄珪,兄弟杨钊(即杨国忠)、杨铦(xiān)、杨锜,当时都任贵官。
[43] 姊妹封国夫人:当时杨贵妃的三个姊姊,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
[44] 富埒(lè)王宫:富有和皇家相等。“埒”,相等、相同。
[45] 大长公主:皇帝的女儿称“公主”,姊妹称“长公主”,姑母称“大长公主”。
[46] 长吏:汉代以爵禄在六百石以上的官员为“长吏”,这里指高官。
[47] 侧目:斜着眼睛看,一种恭敬而又畏惧的表情。
[48] 看女却为门上楣:意思是由于女儿的得宠,使全家的人都获得荣华富贵的地位。“楣”,门上的横梁,是支撑门户的东西,习惯用门楣为家庭地位的象征词。
[49] 兄国忠盗丞相位:杨贵妃的堂兄国忠,当时任右丞相。他并无做宰相的才具,只是由于杨贵妃的关系才窃居高位,所以称之为“盗”。
[50] 愚弄国柄:欺蔽皇帝,把持政权。
[51] 向阙:进犯都城。
[52] 翠华南幸:皇帝的旗帜,上用鸟雀的翠羽为饰,称为“翠华”。这里泛指皇帝车驾。唐玄宗逃蜀,蜀在长安之南,所以说“南幸”。
[53] 咸阳:唐县名,在今陕西咸阳市东。
[54] 道次马嵬亭:“道次”,路过停驻在那里,后文《虬髯客传》篇“行次”,义同。有时只单用一“次”字。“马嵬亭”,就是下文的“马嵬坡”,也称马嵬城、马嵬驿,参看前《任氏传》篇“马嵬”注。
[55] 徘徊:走来走去,停留不进的样子。
[56] 请诛晁(cháo)错以谢天下:“晁错”,即鼂错。“谢天下”,向天下人认过。汉景帝(刘启)时,晁错为御史大夫,因为看到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就建议削减诸王的封地。于是吴、楚等七国起兵反抗,要求杀晁错以谢天下。后来晁错被景帝杀死。见《史记·晁错列传》。这里以晁错指杨国忠。
[57] 奉氂(lí)缨盘水:古时官员有过,戴白冠氂缨(氂牛尾毛做的帽缨),手捧盘水,上加宝剑,向皇帝请罪。“白冠氂缨”,表示待罪之身;“盘水”,因为水性平,请皇帝公平处理;“加剑”,预备证实有罪时用以自刎。
[58] 请以贵妃塞天下怨:这句的意思是说:要求把杨贵妃也处死,这样,才可以消除、搪塞人民的怨愤情绪。
[59] 死于尺组之下:指被缢死。“尺组”,自缢用的丝带,犹如说“三尺白绫”。
[60] 狩:巡狩。“狩”,同“守”字。古时帝王巡视诸侯守地为“巡狩”,后来就以巡狩泛指皇帝的出行。
[61] 受禅(shàn):“禅”,禅位,皇帝传位的专词。“受禅”,指肃宗受玄宗传位。
[62] 明年,大凶归元:原作“明年大赦改元”。按唐肃宗即位灵武,改元至德。安禄山至德二年被杀,是年玄宗还都,第三年方改为乾元元年。是改元非明年事,似作“明年,大凶归元”是,据虞本改。“大凶”,指安禄山。“元”,头。“归元”,犹如说“授首”,就是被杀了头。当时安禄山为他的儿子安庆绪所杀。
[63] 南宫:指兴庆宫。下文“西内”就是西宫(皇宫称做内),指太极宫。
[64] 玉琯:指玉制的吹奏乐器。“琯”,同“管”字。
[65] 李少君之术:“李少君”,汉武帝时方士,假说自己曾游海上遇仙,有长生不死之方,因之很得武帝信任,后病死。见《史记·孝武本纪》。“李少君之术”,指求仙之术。这里如说的是武帝会见李夫人灵魂的故事,似乎更切合文中的事实。《汉书·外戚列传》:李夫人死了,武帝非常想念她。有方士齐人少翁,自称有办法把她的灵魂找来相会。于是设灯火帐幕,幕上现出影子,武帝远远望去,果然好像李夫人模样。这当然只是一种骗人的把戏。据《汉书·郊祀志》载,李少君和少翁原是两人,可能因为同是方士,所以作者就误为一人了。
[66] 方士:自称会求仙炼丹、禁咒祈祷一类法术的人。
[67] 四虚:四方。
[68] 蓬壶:《史记·封禅书》:勃海(即渤海)里有三座神山,名蓬莱、方丈、瀛洲,上有仙人和不死之药,禽兽尽白,以黄金白银为宫阙。《拾遗记》说,“蓬莱”就是“蓬壶”。
[69] 致其命:说明自己的使命。
[70] 云海沉沉:“云海”,到处弥漫、广阔无边,像汪洋大海一样的云气。“沉沉”,深远的样子。
[71] 屏(bing)息敛足:不敢大声出气,并起了脚:形容恭敬。
[72] 凤舄(xì):凤头鞋子。
[73] 已还:以来。
[74] 信:信物。指钿合金钗。
[75] 色有不足:脸上显出还未满足的样子。
[76] 固征其意:一定要追问他为什么这样。
[77] “恐钿合金钗”二句:“新垣平”,汉时赵人。他自己说会“望气”,曾告诉汉文帝(刘恒),长安东北有神气,应该建祠来应这个兆头;又说阙下有宝玉气,果然就有人来献玉杯。因之大得宠信。后来经人告发,说这些都是假的,被杀。故事见《汉书·郊祀志》。“恐负新垣平之诈”,恐怕像新垣平那样有诈欺的嫌疑,因为钿合金钗是人世间常有之物,是不足以取信于唐玄宗的。
[78] 辇:这里用作皇帝的代称。
[79] 树瓜华:“树”,种的意思。“瓜华”,瓜和果蓏(luo)。树上结的为果,地下结的如瓜瓠之类为蓏。语出《礼记·郊特牲》:“天之树瓜华”,意思是皇帝种瓜华,仅供一时之用;要是能久藏之物就不去种它,以避免与民争利。这里引用这一句成语,只是陈列瓜果的意思。
[80] 宫掖:皇宫。“掖”,掖庭,后妃宫嫔居住的地方。
[81] 尚:盛行、崇尚。
[82] “或为天”二句:或在天界,或在人间。
[83] 不豫:皇帝生病的婉词,也可作不高兴解释。
[84] 南宫晏驾:死在南宫。皇帝死了叫作“晏驾”,皇帝车驾迟出的意思,也是一种婉词。
[85] 白乐天:唐代名诗人白居易自号乐天。
[86] 自校书郎尉于盩厔(zhou zhì):从校书郎这个官职,外调做盩厔县尉。“尉”,做动词用。“盩厔”,唐县名,今陕西周至县。
[87] 瑯琊:唐郡名,也称沂州,约辖今山东新泰以南的沂、祊、武等河流域的一带地区,州治在今临沂市。
[88] “夫希代之事”二句:“希代之事”,历史上少见的事情。“出世之才”,高出于一般世人的才情。
[89] 润色:文学上的描写加工。
[90] 深于诗:擅长作诗。
[91] 意者:“意”,揣想。“者”,指下面所说的用意。
[92] “惩尤物”三句:“尤物”,特异的事物,一般指美色。“惩尤物”,以好美色为戒。“窒乱阶”,堵塞住造成祸乱的道路。“垂于将来”,传至后世,以为鉴戒。
[93] 开元遗民:现在还存在的开元年间的人。
[94] 本纪:纪传体正史记载皇帝事迹的部分,叫做“本纪”。
[95] 汉皇:下文本指的唐玄宗事迹,作者是唐代人,为了避讳,就托词说是“汉皇”。
[96] 倾国:语出《汉书·外戚列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是李延年为汉武帝唱的歌。意指女色魅力之大,可以使帝王因之亡国。后来却以“倾城倾国”形容女色之美,完全成为一种称誉之词。这里作为美女的代称。
[97] 御宇:统治天下。
[98] 六宫粉黛无颜色:妇女以粉涂面,以黛(一种青黑色颜料)画眉,因而“粉黛”就成为妇女的代称。“六宫粉黛”,指宫中妃嫔。“无颜色”,意思是都不及杨贵妃的美丽,相形之下,黯然失色。
[99] 凝脂:指细腻白净的皮肤。
[100] 芙蓉帐:南北朝宋人鲍照诗中有“七彩芙蓉之羽帐”句,“芙蓉帐”当是一种华丽多彩的帐子;又后来五代时蜀后主孟昶曾以芙蓉花染缯为帐,也名为“芙蓉帐”。
[101] 金屋:指给美女居住的华美房子。典出《汉武故事》:汉武帝幼时,他的姑母馆陶长公主和他开玩笑,问他要不要妻子;并指着自己的女儿阿娇说:把她给你做妻子好不好?武帝答说:要得到阿娇,就用金屋给她住。
[102] 列土:皇帝把土地分封给臣僚,就是给予食邑的意思。“列”,同“裂”字。
[103] 渔阳鞞鼓:指安禄山之乱。当时安禄山自范阳起兵,声势浩大,卢龙、密云、渔阳等郡都归附了他。“渔阳”,唐郡名,参看前《柳氏传》篇“幽、蓟”注。“鞞”,同“鼙”。
[104] 九重(chóng)城阙:指京城。皇帝住的地方为“九重”,是最深邃处。语出《楚辞·九辩》:“君之门兮九重。”九门为路门、应门、雉门、库门、皋门、城门、近郊门、远郊门、关门。见《礼记·月令》。
[105] 宛转:形容随顺着,听从摆布的样子。
[106] 娥眉:“娥”,美好的意思。“娥眉”,指眉毛长得很好看,因而作为美女的代词。
[107] 花钿委地:“花钿”,嵌有金花的首饰。“委地”,弃置地上。
[108] 翠翘金雀玉搔头:翡翠鸟尾上的长毛叫做“翘”。妇女的首饰,用翠羽镶制成像翡翠鸟的尾毛一样,叫做“翠翘”。“金雀”,钗名。“玉搔头”,就是玉簪。
[109] 萧索:萧条衰败的样子。
[110] 云栈萦纡登剑阁:“栈”,栈道。在山里险要地方,搭木架以通行人,叫做“栈道”。“云栈”,高入云霄的栈道。“萦纡”,弯弯曲曲。“剑阁”,在今四川剑阁县北,也称剑门关,就是大小剑山里的栈道。
[111] 峨眉山:从长安到成都,并不经过峨眉山;这里因为峨眉山是蜀中最有名的大山,有代表性,故举以泛指蜀山。
[112] 行宫:皇帝出外临时住的地方称“行宫”。
[113] 夜雨闻铃:当时唐玄宗行至斜谷口,连日阴雨,听得栈道中铃声和雨声相应,非常凄清,更加触动想念杨贵妃的心情,于是采其声谱入乐调,作《雨霖铃曲》。见《明皇杂录》。
[114] 天旋日转回龙驭:“天旋日转”,指政局的转变。那时郭子仪收复长安,大局已经好转了。“龙驭”,皇帝的车驾。“回龙驭”,指唐玄宗由蜀回京。
[115] 空死处:徒然留下死亡的遗迹。
[116] 信马归:由着马自己走回去,形容情绪抑郁,连车马也无心驾驭了。
[117] 太液:太液池,在当时的大明宫内,也叫“蓬莱池”。
[118] 未央:汉宫名,遗址在今陕西长安县北。这里是借用。“太液、未央”,泛指池苑。
[119] 南苑:当时太极宫内有“西苑”,大明宫内有“东苑”,兴庆宫内有“南苑”。“苑”,是皇家畜养鸟兽的林园。
[120] 椒房阿监青娥老:“椒房”,皇后住的房子,用椒和泥涂壁建成,取其温暖,并象征多子。“阿监”,指宫内女官。“青娥”,少女,指宫女。这句是感慨时代更易,从前的女官宫女都已老了。
[121] 思悄然:因愁思而闷闷不语的样子。
[122] 孤灯挑尽:古人点油灯,久了光发暗,要时时挑剔灯芯,以保持亮度。“挑尽”,意思是灯芯烧完了,灯油烧干了。这里以“孤灯挑尽”,形容唐玄宗晚年生活的寂寞凄凉,实际古时宫廷里是燃烛而不点灯的。
[123] 耿耿星河欲曙天:天上的银河微发亮光,正是天将明的时候了。“耿耿”,微明的样子。“星河”,银河。
[124] 鸳鸯瓦:两片瓦嵌合在一起,叫做“鸳鸯瓦”。
[125] 华:同“花”字。
[126] 翡翠衾:像翡翠鸟颜色一样的被。
[127] 悠悠:形容久远的样子。
[128] 临邛(qióng):唐县名,今四川邛崃市。
[129] 鸿都客:“鸿都”,本是汉代藏书的地方,这里是借用。“鸿都客”,意指博学多识的人。又鸿都在长安,“鸿都客”,也可指在长安作客的人。
[130] 碧落:道家称天上为“碧落”。
[131] “山在虚无缥缈间”:“缈”,原作“渺”,应误,据《白氏长庆集》改。“虚无缥缈”,远远地望去,似有似无的样子。
[132] 五云:五色云,神话传说中仙人所驾的祥云。
[133] 太真:杨贵妃为女道士时,道号“太真”,这里因借作仙号。
[134] 转教小玉报双成:“小玉”,春秋时吴王夫差的女儿。“双成”,董双成,神话传说中西王母的侍女。这里都是借用,指太真的两名侍女。这句意思是,太真深居仙府,所以要由她们一层层地通报上去。
[135] 九华帐:古人以“九”代表多数。“九华帐”,指华丽多彩的帐子。
[136] 揽衣:披着衣服。
[137] 珠箔银屏迤逦(yi li)开:“珠箔”,珠帘。“银屏”,以银丝为饰的屏风。“迤逦”,曲曲折折,接连不断的样子。这句是形容仙宫深邃,太真出来时,层层的珠帘卷起,屏风打开。
[138] 泪阑干:泪痕纵横的样子。
[139] 梨花一枝春带雨:形容杨太真的泪容,有如春天沾着雨的一枝梨花。
[140] 昭阳殿:汉宫殿名,是汉成帝和赵昭仪同居的地方,这里借指杨贵妃生前的寝宫。
[141] 一扇:“扇”,本指门扇。“一扇”,就是门的一半。这里指钿合的一片。
[142] 会:会当,略有应该的意思,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的想象之词。
[143] 比翼鸟:“比”,并在一起。古代传说:南方有比翼鸟,不比不飞,名为鹣鹣。见《尔雅·释地》。
[144] 连理枝:两棵树枝干相接,长在一起,叫做“连理枝”。古人不明白其中道理,因而认为是一种祥瑞。如《南齐书·祥瑞志》曾载有“槿树连理,异根双挺,共杪为一”;《拾遗记》也说到有“连理桂”;唐贞观时,中山南献木连理;宋人易延庆的母墓上有二栗树连理;等等。这一类记载是很多的。其实,连理枝并不神秘。因为两树相近,枝干斜生,受到风力摇动,相互磨擦:在早春时,把树皮磨掉了,露出黏滑的“形成层”部分,这部分细胞有旺盛的分裂和生长能力,风停后就使得两树的枝干密接部分连生在一起。树木的人工嫁接方法,正是受这种现象的启发而发明的。
[145] 绵绵:不断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