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第六章 桓宽《盐铁论》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自武帝崇儒术,士多服习六艺,讲论仁义,然其为政,犹尚刑法功利之治,未能宗儒者之道也。昭帝以幼冲嗣位,始元六年,诏举贤良文学之士,问以民所疾苦。于是诸文学请罢盐铁、酒榷、均输之政,以为非先王之道,与丞相车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互相诘难。一持管商之功利主义,一持孔孟之仁政主义,于此可见法家儒家为治之不同,其言各深切著明。而汝南桓宽,字次公,撰集以为《盐铁论》六十篇。诸文学本儒术以折贵近言利之臣,故《汉志》列在儒家。桓宽虽据当时辨议之词,损削成书,然宽固服膺儒业者,于《杂论篇》叙其撰次之意曰:

客曰:余睹盐铁之义,观乎公卿文学贤良之论,意指殊路,各有所出,或上仁义,或务权利。异哉吾所闻!周秦粲然,皆有天下而南面焉,然安危长久殊世。始汝南朱子伯为予言:当此之时,豪俊并进,四方辐辏[1]。贤良茂陵唐生、文学鲁万生之伦,六十余人,咸聚阙庭,舒六艺之讽,论太平之原。知[2]者赞其虑,仁者明其施,勇者见其断,辩者陈其词。訚訚焉,侃侃焉,虽未能详备,斯略可观矣。然蔽于云雾,终废而不行,悲夫!公卿知任武可以辟地,而不知德广可以附远;知权利可以广用,而不知稼穑可以富国也。近者亲附,远者说德,则何为而不成?何求而不得?不出于斯路,而务畜利长威,岂不谬哉!中山刘子雍言王道,矫当世复诸正务,在乎反本。直而不徼,切而不,斌斌然斯可谓弘[3]博君子矣。九江祝生,奋由路之意,推史鱼之节,发愤懑,刺讥公卿,介然直而不挠,可谓不畏强御矣。桑大夫据当世,合时变,推道术,尚权利,辟略小辩[4],虽非正法,然巨儒宿学,恶[5]然大能自解,可谓博物通士矣。然摄卿相之位,不引准绳,以道化下,放于利末,不师始古[6]。《易》曰:“焚如弃如。”处非其位,行非其道,果陨其姓[7],以及厥宗。车丞相即周鲁之列,当轴处中,括囊不言,容身而去,彼哉!彼哉!若夫群[8]丞相御史,不能正议,以辅宰相,成同类,长[9]同行,阿意苟合[10],以说其上,斗筲之人,道谀之徒,何足选[11]哉![12]

桓宽,宣帝时为郎,行事虽不可详,然此书要为有功于儒术,故不得不论也。

* * *

[1] “辏”,诸本皆同《四库全书》第695册第664页。《诸子集成八·盐铁论》第62页,《盐铁论校注(定本)》下第613页作“凑”。

[2] “知”,诸本皆同《四库全书》第695册第664页。《诸子集成八·盐铁论》第62页,《盐铁论校注(定本)》下第613页作“智”。

[3] “弘”,诸本皆误作“宏”。据《诸子集成八·盐铁论》第62页,《盐铁论校注(定本)》下第613页改。

[4] “辩”,诸本皆误作“辨”。据《诸子集成八·盐铁论》第62页,《盐铁论校注(定本)》下第614页改。

[5] “恶”,诸本皆同《诸子集成八·盐铁论》第62页。《盐铁论校注(定本)》下第614页作“恧”。

[6] “始古”,诸本皆误作“古始”,倒。据《诸子集成八·盐铁论》第62页,《盐铁论校注(定本)》下第614页乙。

[7] “姓”,诸本皆同。《诸子集成八·盐铁论》第62页,《盐铁论校注(定本)》下第614页皆作“性”。

[8] “群”,诸本皆无,脱。据《诸子集成八·盐铁论》第62页,《盐铁论校注(定本)》下第614页补。

[9] “长”,诸本皆误作“是”。据《诸子集成八·盐铁论》第62页,《盐铁论校注(定本)》下第614页改。

[10] “合”,诸本皆误作“念”。据《诸子集成八·盐铁论》第62页,《盐铁论校注(定本)》下第614页改。

[11] “选”,诸本皆同《四库全书》第695册第665页。《诸子集成八·盐铁论》第62页,《盐铁论校注(定本)》下第614页作“筭”。

[12] 《杂论》:《盐铁论校注(定本)》下第613—614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