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文人,亦偶为剧曲,如王船山、吴梅村、毛西河等,皆间有所作。尤悔庵亦有名。世俗所流行,则无过李笠翁之《十种曲》、孔云亭之《桃花扇》也。
《渔洋诗话》曰:“吴郡尤悔庵工乐府……流传禁中,世祖屡称其才。既而世庙升遐,尤一为永平推官,以细故罢去,归吴中,时时以乐府寓其感慨。所作《桃花源》《黑白卫》二传奇,尤为人脍炙。予尝寄诗曰:‘南苑西风御水流,殿前无复按梁州。凄凉法曲人间遍,谁付当年菊部头?’‘猿臂丁年出塞行,灞陵醉尉莫相轻。旗亭被酒何人识?射虎将军右北平。’尤为泣下。康熙己未,尤以召试入翰林,为检讨。”又曰:“梅村先生之《通天台》,尤悔庵之《黑白卫》《李白登科》,激昂慷慨,可使风云变色。自是天地间一种至文,不敢以小道目之。”
李笠翁,名渔,兰溪人,寓居钱塘,亦明之遗臣。十种曲者,《风筝误》《慎鸾交》《奈何天》《怜香伴》《比目鱼》《意中缘》《玉搔头》《蜃中楼》《巧团圆》《凰求凤》十种,皆喜剧也。虽词采未称,亦颇滑稽动俗。笠翁又有《十二楼》及《镜花缘》等小说,亦颇极诙嘲之趣。
《随园诗话》曰:“李笠翁词曲尖巧,人多轻之。然其诗有足采者,如《送周参戎之蒲阳》云:‘儒将从来重,君其髯绝伦。三迁无喜色,百战有完身。灰里求遗史,刀边活故人。仙华名胜地,细柳正堪屯。’《婺宁庵》云:‘谁引招提路,随云上小峰。饭依香积煮,衣倩衲僧缝。鼓吹千林鸟,波涛万壑松。’《楞严》听未阕,归计且从容,尤展成赠云:‘十郎才调本无双,双燕双莺话小窗。送客留髡休灭烛,要看花影照银缸。’”
袁于令之《西楼记传奇》当时亦有名。宋荦《筠廊偶笔》:袁箨庵以《西楼传奇》得盛名,与人谈及辄有喜色。一日出饮归,月下肩舆过一大姓门,其家方燕宾,演《霸王夜宴》。舆人曰:“如此良夜,何不唱‘绣户传娇语’,乃演《千金记》?”箨庵狂喜几堕舆。
《桃花扇》传奇出于康熙三十九年,云亭山人孔尚任作。尚任,字季重,号东塘,有《桃花扇》及《小忽雷》二传奇,而《桃花扇》最行。又尝著《阙里志》。《桃花扇》或以为可嗣玉茗,共四十四出。虽叙丽情,而尤致意于兴亡之恨。此外则推洪昉思之《长生殿》最为杰作矣。
《长生殿》传奇共五十出,钱塘洪昇昉思作。方传奇初成扮演,置酒高会,名流咸集,时尚在国恤,翰林院编修赵执信亦至。忌执信者以闻,遂与昉思俱斥。五十余年,以殁。《文献征存录》曰:“昉思,上舍生,遭家难流寓困穷,备极坎壈。康熙甲申自苕霅还,落水死。有《稗村集》,王士禛所定也。……有《公子行》云:‘春明门外酒楼高,称体新裁蜀锦袍。花里一声歌《子夜》,当筵脱与郑樱桃。’……朱彝尊有酬洪昇诗云:‘金台酒坐擘红笺,云散星离又十年。海内诗家洪玉父,禁中乐府柳屯田。梧桐夜雨词凄绝,薏苡明珠谤偶然。白发相逢岂容易,津头且缆下河船。’赵执信曰:‘昉思故名族,遘患难携家居长安中,殊有学识。其诗引绳切墨,不顺时趋。虽及阮翁之门,而意见多不合。朝贵亦轻之,鲜与往还。见予诗乃大惊,求为友。久之,为《长生殿》传奇。非时演于查楼,观者如云,而言者独劾予。予至考功,一身任之,褫还田里,坐客皆得免。昉思亦被逐归。予游吴越间两见之,情好如故。后闻其饮郭外客舟中,醉后失足坠水,溺而死矣。’”
乾隆丁酉,巡盐御史伊龄阿,奉旨于扬州设局,修改曲剧,凡四年事竣。总校黄文旸、李经,分校凌廷堪、程枚、陈治、荆汝为。修改既成,黄文旸著有《曲海》二十卷。文旸,字时若,号平山,江都人。《曲海总目》见《扬州画舫录》中。其序云:“乾隆辛丑间,奉旨修改古今词曲。予受盐使者聘,得与修改之列,兼总校苏州织造进呈词曲,因得尽阅古今杂剧传奇,阅一年事竣。追忆其盛,拟将古今作者,各撮其关目大概,勒成一书。既成为《总目》一卷,以记其人之姓氏。然作是事者多自隐其名,而妄者又多伪托名流以欺世,且其时代先后,尤难考核。即此《总目》之成,已非易事矣。”按其目凡金元以来至于清世诸作曲者,并见著录。后更兵燹,虽目犹存而原曲大半亡佚矣。
乾隆间作曲者,惟蒋苕生之《九种曲》最流行。苕生尝携所撰曲本,强袁简斋观之,曰:“先生只算小病一场,宠赐披览。”简斋为览数阕,赏其中二句云:“任汝忒聪明,猜不出天情性。”新畲笑曰:“先生毕竟是诗人,非曲客也。商宝意《闻雷》诗‘造物岂凭翻覆手,窥天难用揣摩心’,此我十一个字之蓝本也。”语载《随园诗话》。按二句系《空谷香曲》,为蒋曲九种之一。其曲云:“人间一点名,簿上三分命。百岁匆匆,打合穷愁病。劳劳过一生,自担承,把苦乐闲忙取次经。绽教身子随时挣,想起心儿异样疼,何堪听?霜钟月柝一声声,尽由他恁地聪明,也猜不透天情性。”
此外如桂未谷之《后四声猿》、舒铁云之《瓶笙馆修箫谱》,亦饶有古致。陈文述《颐道堂集·舒铁云传》:“铁云能吹笛鼓琴,度曲不失分寸。所作乐府院本脱稿,老伶皆可按简而歌,不烦点窜。”其余作者间有,而名制实罕也。
宋元以来,平话已盛,率用章回体。至明之末叶,李卓吾之流,又于平话缀以评论。至清初金圣叹出,特创评论新体,乃以《西厢》《水浒》与《庄》《骚》齐称。其言曰:“天下才子书有六:一《庄子》,二《离骚》,三《史记》,四杜诗,五《水浒传》,六《西厢记》。”皆一一为之评论。为文洸洋巧恣,雅俗杂糅,亦振奇之士也。圣叹本姓张名采,明亡后改姓金,名喟,字圣叹,后以事死狱中。尝以《水浒》胜《史记》,又胜他小说也。
清代章回小说,无不推《红楼梦》为第一。俞樾《小浮梅闲话》曰:“《红楼梦》一书,脍炙人口,世传为明珠之子而作。……明珠子名成德,字容若。《通志堂经解》每一种有纳兰成德容若序,即其人也。乾隆五十一年二月二十九日上谕:‘成德于康熙十一年壬子科中举人,十二年癸丑科进士,十六岁。’则其中举人止十五岁,于书中所述颇合也。此书末卷自具著作者姓名,曰曹雪芹。袁子才《诗话》云:‘曹栋亭,康熙中为江宁织造,其子雪芹撰《红楼梦》一书,备极风月繁华之盛。’则曹雪芹固有可考矣。又《船山诗草》有《赠高兰墅同年》一首云:‘艳情人自说红楼注云:传奇《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俱兰墅所补。’然则此书非出一手。按乡会试增五言八韵诗始乾隆朝,而书中叙科场事已有诗,则其为高君所补可证矣。”按《红楼梦》之作,其寄意所在,颇多异说。藉耳士(giles)《中国文学史》则称其叙述男女四百四十八人,一一生动,各具本末,殊为难能,以拟之英伦小说家斐尔定(fielding)(生于千七百七年,卒于千七百五十四年。)云。
此外章回小说之流行于世者甚众,兹姑就其习见而作者姓名可考者,略举于下。
钮琇《觚剩续》云:“吴兴董说,字若雨。……余幼时曾见其《西游补》一书,俱言孙悟空梦游事,凿天驱山,出入老庄,而未来世界历日先晦后朔,尤奇。”按若雨亦明遗民之一也。
《柚堂续笔谈》曰:“张博山先生,嘉兴人,与查声山宫詹僚婿也。幼聪敏,十四五时私撰小说未毕,父师见之,加以夏楚。其父执某为之解纷曰:‘此子有异才,但书未毕,其心不死,我为足成之。’即《平山冷燕》也。”
刘廷玑《在园杂志》云:“吴人吕文兆熊性情孤冷,举止怪僻。所衍《女仙外史》百回,亦荒诞。而平生学问心事,皆寄托于此。”
叶名澧《桥西杂记》云:“坊间所刊《儒林外史》五十卷,全椒吴敬梓所著也。字敏轩,一字文木,乾隆间人。尝以博学鸿词荐,不赴。袭父祖业,甚富,素不习治生,性复豪上,不数年而产尽。醉中辄诵樊川‘人生直合扬州死’之句,后竟如所言。程鱼门吏部为作传。”按《儒林外史》所述诸人,皆以讽当时名士,为近日讥刺派小说之宗。
其余小说,世多有之,不能一一论列。惟近所行《蟫史》,云是王仲瞿作。而《七侠五义传》,相传经俞荫甫改定者,其叙述处皆有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