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 错蛊 综蛊
随1,元、亨、利、贞,无咎。
今注
1 随:卦名。
今译
随卦,具有根元的、亨通的、利益的、贞正的四种德行,没有灾咎。
彖曰: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1,随。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随时之义大矣哉2!
今注
1 说:古文与悦相通用。
2 本亦作“随之时义大矣哉”。
今译
彖辞说:随卦,有秉阳刚而谦下于阴柔的象征,动中含有愉悦的景况,这便是随卦的现象。它有宽大、亨通、贞正的德行,所以没有灾咎。而且天下的人事物理,都要随时而动,随时的意义是非常广大的啊!
象曰: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嚮1晦2入宴3息。
今注
1 嚮:面对叫嚮。与向通用。
2 晦:昏暗。又:入夜叫晦。又:月尽叫晦。
3 宴:安息。
今译
象辞说:泽中有雷,便是随卦的现象。君子们效法它的精神,到了黄昏向晦的时候,便要随时安息。
今释
本卦以三阴三阳的交错作用,阳包阴中,而构成“泽中有雷”的大象。☳震为雷,以一阳初发,自下而上,作为位居东方的象征,也代表了每天早晨太阳出自东方的现象。如果用它代表一年的季节,它又是春分节序的象征。☱兑为泽,以二阳潜藏在一阴之下,位居西方的象征,而又代表了每天太阳西下于地平面的现象。用它代表一年的季节,它又是秋分节序的象征。所以说卦传说:“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随卦是震(雷)在兑(泽)中的大象。以一天的现象来讲,便有阳入阴中,万物随时而进入昏晦安息的情况。以一年的现象来讲,便有秋气萧森,万物随时而渐次进入安息归藏的景象。因此本卦彖辞与象辞,都特别强调“动而说”“天下随时。随时之义大矣哉!”以及“君子以向晦入宴息”。这便是继豫卦之后,随之而来的由消到息的关键。天地万物,都由大休大息中而成长为生命无尽的泉源。但生是消的开始,息是生的转机。所以随卦的彖辞,指出“刚来下柔”。形成随时宴息的功用,便具有乾坤的元、亨、利、贞的德行。天地是一大空间。和空间相互而形成万物活动的现象世界,那便是与空间互相对立、互相消长的时间作用。人们要把握生命的消息作用,便需要了解随卦的随时作用的重要了。至于下文本卦六爻变化的现象,那是根据随卦本身以内六爻变动的时与位的交互作用而立论,又是另一层意思。
初九1,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象曰:官有渝,从正吉也。出门交有功,不失也。
今注
1 初九:是指随卦第一爻*的爻位而言。
今译
随卦的第一爻(初九),象征主管职事的官位有了变化,须要贞正自守,才是吉的。出门交接的对象,会有功利。象辞说:所谓官事虽然有了变化,但只要像开始一样,以贞正自守,便是吉的。所谓出门交接的,会有功利,这是说还不失其正的关系。
六二1,系2小子,失丈夫。象曰:系小子,弗兼与也。
今注
1 六二:是指随卦第二爻*的爻位而言。
2 系:有系与继的意义。
今译
随卦的第二爻(六二),有联系小子失去丈夫的象征。象辞说:所谓联系小子,这是说,有不能兼顾相与的现象。
今释
本卦本爻爻辞的解释,是从它旁通相错的☶艮(山)☴巽(风)蛊卦,交互综错的现象而立论。而且易象的本义,往往错综互用而不分。自蒙卦建立以艮为童蒙。随卦的初爻到四爻正反都是震象。震为夫,故称“系小子,失丈夫”。但东汉象数易学家们的见解,便从本爻的爻象而作说明。同异互见,姑录入以供参考。例如,虞翻说:“应在巽。巽为绳。故称系小子。谓五兑为少,故曰小子。丈夫谓四,体大过老夫,故称丈夫。承四隔三,故失丈夫。三至上,有大过象,故与老妇士夫同义。体咸,象夫死。大过,故每有欲嫁之义也。”又说:“已综于五,不兼与四也。”
六三1,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得,利居贞。象曰:系丈夫,志舍下也。
今注
1 六三:是指随卦第三爻*的爻位而言。
今译
随卦的第三爻(六三),有联系丈夫、失去小子的象征。虽然有随所求而得的现象,但自处贞正的更为有利。象辞说:所谓联系丈夫,这是说,它的心志已经舍弃其下而不顾了。
今释
本卦本爻爻辞的意义,与六二相反,虽然情形相似,但爻位不同,所以观念与现象便有差异。虞翻说:“随,众阴随阳。三之上,无应。系于四,失初小子。故系丈夫,失小子。艮为居、为求。谓求之正,得位远应。利上乘四,故利居贞矣。”
九四1,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象曰:随有获,其义凶也。有孚在道,明功也。
今注
1 九四:是指随卦第四爻*的爻位而言。
今译
随卦的第四爻(九四),随之而来,是有所收获的象征,虽然坚贞,但也有凶。然而还有孚信而守道,足可以申明其事,何尝会有灾咎。象辞说:所谓随之而来,有所收获,这是说,在义理上是有凶的。可是有孚信在道,还是可以表明它的功绩的。
今释
关于本卦本爻的现象,以象数为主,与以儒理为主的易学家们所说的见解,大体是相通的。例如,虞翻说:“谓获三也。失位相据在大过,死象。故贞凶。象曰:其义凶也。孚谓五。初震为道,三已之正。四变应初,得位为离,故有孚在道以明,何咎。象曰:明功也。”孔颖达说:“随有获者:处说之初,下据二阴,三求系已,不距则获,故曰随有获也。贞凶者:居于臣地,履非其位以擅其民,失其臣道,违其正理,故贞凶也。有孚在道以明,何咎者:体刚居说而得民心,虽违常义,志在济物。心存公诚,着信在于正道,有功以明,更有何咎哉!故云:有孚在道以明,何咎也。”
九五1,孚于嘉,吉。象曰:孚于嘉,吉,位正中也。
今注
1 九五:是指随卦第五爻*的爻位而言。
今译
随卦第五爻(九五)的象征,有信孚于嘉庆,吉。象辞说:所谓信孚于嘉庆的吉兆,这是说,它的爻位处在正中的关系。
上六1,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象曰:拘系之,上穷也。
今注
1 上六:是指随卦第六爻*的爻位而言。
今译
随卦第六爻(上六)的象征,有需要拘束来系住它,才能随从而维持联系。同时有王者祭祀于西山之神的作用。象辞说:所谓需要拘束来系住它,这是说,上爻已到尽头了。
今释
本卦本爻的象征,以阴爻位居上六的地位,欲变而上无所应,而且必须俯就九五阳爻的拘束,故有“拘系之,乃从维之”的比拟。但上六阴穷而必变,变就九四、九五,便成为乾象,故有“王用亨”的比拟。但举本爻在本卦的外象而言,仍为☱兑卦。兑卦位居西方,因此而构成一幅“王用亨于西山”的图案了。又震为王。艮为山。为道。亦通。
根据《周易》序卦所说:“豫必有随也,故受之以随。”韩康伯解说为:“顺以动者,象之所随。”这完全从随卦卦名的这个“随”字而立论。所谓随,便是追随、随众、随顺、随和等意义的总和。因此便引申它是人臣之道,有随时而动,动须顺从豫说的象征。但从本卦卦象的“泽中有雷。”以及象辞所谓“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的观念来说,那就又有不同了。如果根据象辞的观念来讲,那么所谓随卦的重心,在于教人明白顺时而动的道理,但更须明白顺时而止的作用。乾卦文言所谓:“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故知动而动,知止而止,动便得元、亨、利、贞而无咎的妙用。止便得大、亨、贞而无咎的宴息。所谓急流勇退,犹如雷隐于泽中,阳在下也的沉潜韬晦的机用,才或可知“随时之义大矣哉!”的精义所在!不然,只知以随顺、随和等意义,便为随的道理。随之太过,便会成为本卦旁通相错卦的蛊卦现象而蛊惑上下左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