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蛊 错随 综随

蛊1,元、亨,利涉大川。先甲2三日,后甲三日。

今注

1 蛊:卦名。毒虫名,引申为惑乱、多事。

2 甲:十天干首位的名称。(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今译

蛊卦,具有根元的、亨通的德行,它的现象有利于涉渡大川。在时间上,最适宜于甲日干的前三天与甲日干的后三天。

今释

本卦的卦象,从“山下有风”而构成的大象。也可以说,风在山的下面,它产生了许多扰乱而有害的虫类,便总名叫它作蛊。同时因为“山下有风”,此风便渐渐地而随时形成足以惑乱万物的作用。因此《周易》序卦便引申它的意义为事实。如说:“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者,事也。”伏曼容说:“蛊。惑乱也。万事从惑而起,故以蛊为事也。案:《尚书大传》云:乃命五史,以书五帝之蛊事。然为训者,正以太古之时,无为无事也。今言蛊者,是卦之惑乱也。时既渐浇,物情惑乱,故事业因之而起,惑矣。故《左传》云: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是其义也。”综合序卦与各家引申的解释,都是以蛊卦代表了人类社会的历史,由太平而步入乱世的现象。但据卦爻的本象来说:它又是具有元、亨、利的三德,这是什么道理呢?虞翻说,“泰(卦)初之上,与随旁通。刚上柔下,乾坤交,故元亨也。”荀爽说:“蛊者,巽也。巽归合震,故元亨也。”所谓“利涉大川”是什么道理呢?虞翻说:“谓二失位,动而之坎,故利涉大川也。”《九家易》说:“阳往据阴,阴来承阳,故有事也。此卦本泰,乾天有河,坤地有水,二爻升降,出入乾坤,利涉大川也。”关于“先甲三日”及“后甲三日”的含义,据《子夏易传》说:“先甲三日者,辛、壬、癸也。后甲三日者,乙、丙、丁也。”马融说:“甲在东方。艮在东北,故云先甲。巽在东南,故云后甲。所以十日之中,唯称甲者,甲为十日之首。蛊为造事之端,故举初而明事始也。言所以三日者,不令而诛谓之暴。故令先后各三日,欲使百姓遍习,行而不犯也。”马氏所说的先甲后甲,还是象数易学家的本色。至于“三日”的解释,便又走入儒理与为政的观念,不能说他不对,但各人都有牵强附会的一套观点,如王弼等的注解,便把先甲的“辛干”的“辛”字,解释为对颁布政令时的申诫情形。后甲的“丁干”的“丁”字,解释为颁布政令以后的叮咛训诫。这等于后世测字先生们的讲解,实在不足以为训。其实,本卦所谓先甲后甲的问题,与巽卦九五爻的“先庚三日。后庚三日。”都包括古代气象学与地区、时令、风向的记载,颇有价值,学者应当深思研究,暂不在此多占篇幅。

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

今译

彖辞说:蛊卦的现象,阳刚在上而阴柔在下,而且在下的内卦是巽卦,巽有顺而止的意义,这便是蛊卦的大象。所谓蛊卦具有根元的、亨通的德行,这是说它有顺天道的演变,而导致天下大治。所谓利于涉渡大川,这是说它有往前去而有事的象征。所谓“先甲三日。后甲三日”,这是说一事的终结,便是另一事的开始的原理,这是天道运行必然的规律。

今释

彖辞对于先甲后甲的问题,却提出“终则有始,天行也。”的观念,这是什么道理呢?在传统文化中的象数易学,把《易经》的卦象,应用到天文气象学上,以五天为一候。三候是一气。六候作一节。一年十二个月,分为二十四个气节。以☵坎、☳震、☲离、☱兑为四伯的卦,象征主持二十四气。其余六十卦,以每卦象征主持六日七分。六十卦共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以合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因此☷地☳雷复卦的卦辞中,便有“七日来复”之说。与西洋文化中后起天文气象学上的日月火水木金土而形成一星期的道理,互相吻合。本卦彖辞中所谓的“终则有始,天行也。”与复卦“七日来复”的道理,早在秦、汉以前,已经提出,作为天体运行的法则,是与人事物理互有攸关的不易定律。学者应当注意。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今译

象辞说:山下有风,便是蛊卦的现象。君子们效法它的精神,开风气之先,用以振兴民生,培育德业。

初六1,干2父之蛊3,有子,考4无咎,厉,终吉。象曰:干父之蛊,意承考也。

今注

1 初六:是指蛊卦第一爻*的爻位而言。

2 干:能于事。

3 蛊:卦名。毒虫名。引申为惑乱、多事。

4 考:老父称考。

今译

蛊卦的第一爻(初六),象征能干父亲的事业,有好的儿子,能干老父的事业,没有灾咎,但要勉励勤奋,才能得到终结的吉庆。象辞说:所谓能够干老父的事业,这是说,他的意志便可以承继祖考了。

九二1,干母之蛊,不可贞。象曰:干母之蛊,得中道也。

今注

1 九二:是指蛊卦第二爻*的爻位而言。

今译

蛊卦的第二爻(九二),象征能干母亲的事业,但不可以坚贞不变。象辞说:所谓能干母亲的事业,这是说,它以阳爻而得处内卦中爻的爻位,所以便须有得于从容中道而应变的象征。

今释

何以本卦独以本爻而称母,当以象数易学家们的见解,较为确恰。例如,虞翻所说:“应在五。泰、坤为母。故干母之蛊。失位。故不可贞。变而得正,故贞而得中道也。”李鼎祚说:“位阴。居内。母之象也。”

九三1,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象曰:干父之蛊,终无咎也。

今注

1 九三:是指蛊卦第三爻*的爻位而言。

今译

蛊卦的第三爻(九三),象征能干父亲的事业,虽然小有懊悔,但没有大的灾咎。象辞说:能继承老父的事业,终归没有灾咎的。

今释

本卦本爻的解释,如王弼与李鼎祚的见解,都有可取。王弼说:“以刚干事而无应,故有悔也。履得其位,以正干父,虽小有悔,终无大咎矣。”李鼎祚说:“爻位俱阳,父之事。”

六四1,裕2父之蛊,往见吝。象曰:裕父之蛊,往未得也。

今注

1 六四:是指蛊卦第四爻*的爻位而言。

2 裕:宽厚优容。

今译

蛊卦的第四爻(六四),有须以宽容优裕以处理父亲事情的象征,如果再往前去,便会见到塞吝的现象。象辞说:所谓须以宽容优裕以处理老父的事情,这是说,如果再往前去,还是没有所得的。

六五1,干父之蛊,用誉。象曰:干父用誉,承以德也。

今注

1 六五:是指蛊卦第五爻*的爻位而言。

今译

蛊卦第五爻(六五)的象征,继承老父的事业,须用养成声誉。象辞说:所谓能干老父的事业,须用养成声誉,这是说,必须要有功德来继承其事。

今释

本卦本爻所谓“干父之蛊,用誉。”以及象辞所说“承以德也。”的道理,如历史上李世民劝谏他的父亲李渊在太原起义的一幕,便是本爻爻辞所比拟的最恰当的象征。另如象数易学家的解释,如荀爽说:“体和应中,承阳有实,用斯干事,荣誉之道也。”虞翻说:“誉谓二也。二五失位,变而得正,故用誉。变二使承五,故承以德。二乾爻,故称德也。”

上九1,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今注

1 上九:是指蛊卦第六爻*的爻位而言。

今译

蛊卦第六爻(上九)的象征,不去从事王侯的事业,但高尚其志,做自己本分的事。象辞说:所谓不去从事王侯的事业,这是说,他的志向自有可以守则之道。

今释

本卦本爻的爻辞,比拟它的象征,指为“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这是因为本卦上九爻居于☶山☴风蛊的最上位,巽风升腾,上居艮山的顶巅,所以便比拟它为凌空独步,不以从事王侯的用世为事的象征。象辞指为“志可则也”。这是因为本卦从☷地☰天泰卦的演变交互而来。乾、坤两卦又是泰、否的父母卦,所以到了上九爻的再次演变,便有效法乾卦的用九与坤卦的用六具体而微的精神,作为它的守则。

本卦所有六爻的爻辞,除了九二的“干母之蛊”以及上九的“高尚其事”以外,其他的爻象,都以“干父之蛊”来作比拟,这是什么道理?因为本卦是从地天泰的初爻与上爻的交互演变而来,泰卦内卦的☰乾,有作为天与父等阳性代表的象征。蛊卦的初爻从乾泰而来,上爻本自为阳爻,所以便比拟它为“父之蛊”。九二爻虽然也是乾天的阳爻,但位于内卦的中爻,与本卦外卦的六四阴爻交互而成巽,所以便比拟它为“母之蛊”。根据《周易》序卦所说:“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者,事也。”这都从卦辞爻辞中所说“往有事也。”以及干蛊等意义的取象而来,以人事之理来说象,与象辞所谓:“山下有风蛊”的原意,以及彖辞的“先甲”“后甲”“终则有始,天行也。”又别是一番道理。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