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孟子译注

卷十三 尽心章句上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凡四十六章

赵岐《章句》作四十七章,今依朱熹《集注》把原孟子自范之齐章及王子宫室车马章合并为一章。又伪孙奭《疏》把第一第二两章合并为一章,作四十五章。

13·1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译文】孟子说:“充分扩张善良的本心,这就是懂得了人的本性。懂得了人的本性,就懂得天命了。保持人的本心,培养人的本性,这就是对待天命的方法。短命也好,长寿也好,我都不三心两意,只是培养身心,等待天命,这就是安身立命的方法。”

13·2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译文】孟子说:“无一不是命运,但顺理而行,所接受的便是正命;所以懂得命运的人不站在有倾倒危险的墙壁之下。尽力行道而死的人所受的是正命,犯罪而死的人所受的不是正命。”

13·3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译文】孟子说:〔有些东西〕“探求,便会得到;放弃,便会失掉,这是有益于收获的探求,因为所探求的对象存在于我本身之内。探求有一定的方式,得到与否却听从命运,这是无益于收获的探求,因为所探求的对象存在于我本身之外。”

13·4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译文】孟子说:“一切我都具备了。反躬自问,自己是忠诚踏实的,便是最大的快乐。不懈地以推己及人的恕道做去,达到仁德的道路没有比这更直捷的了。

13·5

孟子曰:“行之而不着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1也。”

1众——即“众庶”之意。《文3·幽通赋》:“斯众兆之所惑。”曹大家注云:“众,庶也。”

【译文】孟子说:“如此做去,却不明白其当然;习惯了却不深知其所以然,一生都从这条大路走去,却不了解这是什么道路的,这是一般的人。”

13·6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1耻,无耻矣。”

1之——有人把这个“之”字看为动词,适也。那么,“无耻之耻,无耻矣”便当如此翻译:由没有羞耻之心到有羞耻之心,便没有羞耻之事了。但我们认为“之”字用作动词,有一定范围,一般“之”下的宾语多是地方、地位之词语,除了如在“遇观之否”等卜筮术语中“之”字后可不用地方、地位词语以外,极少见其他用法,因此不取。

【译文】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真是不知羞耻呀!”

13·7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1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伺若人有?”

1机变——犹言机械变诈。《淮南3·原道训》云:“故机械之心藏于胸中。”高诱注云:“机械,巧诈也。”正可解释此“机变”一词。

【译文】孟子说:“羞耻对于人关系重大,干机谋巧诈事情的人是没有地方用得着羞耻的。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怎样能赶上别人呢?”

13·8

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

【译文】孟子说:“古代的贤君乐于善言善行,因而忘记自己的富贵权势;古代的贤士何尝不是这样?乐于走他自己的道路,因而也忘记了别人的富贵权势,所以王公不对他恭敬尽礼,就不能够多次地和他相见。相见的次数尚且不能够多,何况要他作为臣下呢?”

13·9

孟子谓宋勾践1曰:“子好游2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3;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4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宋勾践——其人姓名不见于其他古籍,已不可知。

2游——朱熹《集注》云:“游,游说也。”

3 嚣嚣——赵岐《注》云:“自得无欲之貌。”

4 得己——犹言“自得”。赵岐《注》解为“得己之本性”,增字为训,恐误。朱熹《集注》谓“言不失己也”,虽可通,但与“嚣嚣”之义关连不密,恐亦不确。

【译文】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各国的君主吗?我吿诉你游说的态度。别人知道我,我也自得其乐;别人不知道我,我也自得其乐。”

宋勾践说:“要怎样才能够自得其乐呢?”

答道:“尊尚德,喜爱义,就可以自得其乐了。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掉义;得意时,不离开道。穷困时不失掉义,所以自得其乐;得意时不离开道,所以百姓不致失望。古代的人,得意,惠泽普施于百姓;不得意,修养个人品德,以此表现于世人。穷困便独善其身,得意便兼善天下。”

13·10

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1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1兴——朱熹《集注》云:“兴者,感动奋发之意。”

【译文】孟子说:“一定要等待文王出来而后奋发的,是一般百姓。至于出色的人才,纵使没有文王,也能奋发起来。”

13·11

孟子曰:“附1之以韩、魏之家2,如其自视欿然3,则过人远矣。”

1 附——即《论3·先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的“附益”,故以“增强”译之。

2 韩、魏之家——大夫曰家,所以知道这不是指战国时的韩、塾两国,而是指春秋时晋国的韩氏、魏氏两家大臣。

3 欿然——欿音坎(kǎn)。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孟子》假欿为坎,谓视盈若虚也。”

【译文】孟子说:“用春秋时晋国六卿中的韩、魏两家大臣的财富来增强他,如果他并不自满,这样的人就远远超出一般人。”

13·12

孟子曰:“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1。”

1以生道杀民——此句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刑期无刑,杀以止杀”之意;一种是正如欧阳修《泷冈阡表》所云:“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译文取前义。

【译文】孟子说:“在求老百姓安逸的原则下来役使百姓,百姓虽然劳苦,也不怨恨。在求老百姓生存的原则下来杀人,那人虽被杀死,也不会怨恨那杀他的人。”

13·13

孟子曰:“霸者之民欢虞1如也,王者之民皞皞2如也。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3,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夫君子4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

1欢虞——即“欢娱”。

2皞皞——朱熹《集注》云:“广大自得之貌。”

3庸——当读为“车服以庸”(《尚3·舜典》、《左传》僖公二十七年)之“庸”,酬功之意。

4君子——这一“君子”的意义和一般有德者谓之君子以及有位者谓之君子的意义不同,故朱熹《集注》云:“君子,圣人之逋称也。”不但指“王者”,可能也指非王者之“圣人”,如孔子等,所以此处不用“王者”字样而改用“君子”两字。

【译文】孟子说:“霸主的〔功业显著,〕百姓欢喜快乐,圣王的〔功德浩荡,〕百姓心情舒畅。百姓被杀了,也不怨恨;得到好处,也不认为这是功德,每日地向好的方面发展,也不知道谁使他如此。圣人经过之处,人们受到感化,停留之处,所起的作用,更神秘莫测;上与天,下与地同时运转,难道只是小小的补益吗?”

13·14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1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3。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1仁声——在《孟子》书中“声”有二义,一为“禹之声”“文王之声”(13·22)的“声”,指音乐而言,赵岐取此义,《注》云:“仁声,乐声雅颂也。”一为“声闻过情”(3·18〉之“声”,名誉之意,朱熹取此义,《集注》云:“仁声谓仁闻,谓有仁之实而为众所称道者也。尤见仁德之昭著,故其感人尤深也。”译文取前义。

2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赵岐《注》云:“畏之,不逋怠,故赋役举而财聚于一家也;爱之,乐风化而上下亲,故欢心可得也。”

【译文】孟子说:“仁德的言语赶不上仁德的音乐入人心之深,良好的政治赶不上良好的教育的获得民心。良好的政治,百姓怕它;良好的教育,百姓爱它。良好的政治得到百姓的财富,良好的教育得到百姓的心。”

13·15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1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1也。孩提之童2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1 良能、良知——赵岐《注》云:“良,甚也。”则“良能”“良知”当译为“所最能的、所最知的”。朱熹《集注》云:“良者,本然之善也。”则“良能”可译为“本能”。此孟子哲学术语,不译为妥。

2 孩提之童——孩,小儿笑也。赵岐《注》云:“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

【译文】孟子说:“人不待学习便能做到的,这是良能;不待思考便会知道的,这是良知。两三岁的小孩儿没有不爱他父母的,等到他长大,没有不知道恭敬兄长的。亲爱父母是仁,恭敬兄长是义,这没有其他原因,因为这两种品德可以通行于天下。”

13·16

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译文】孟子说:“舜住在深山的时候,在家只有树和石,出外只见鹿和猪,跟深山中的一般人不同的地方极少;等到他听到一句好的言语,看到一桩好的行为,〔便采用力行,〕这种力量,好像江河的决了口,哗啦哗啦地没有人能阻止得住了。”

13·17

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1,如此而已矣。”

1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赵岐《注》云:“无使人为己所不欲为者,无使人欲己之所不欲者。”增字为释,恐非孟子本意。

【译文】孟子说:“不干那我所不干的事,不要那我所不要之物,这样就行了。”

13·18

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1者,恒存乎疢疾2。独孤臣孽子3,其操心也危4,其虑患也深,故达5。”

1 德慧术知——赵岐《注》云:“德行、知慧、道术、才智。”朱熹《集注》云:“德之慧,术之知。”今从赵注。

2 疢疾——疢,音趁(chen),朱熹《集注》云:“疢疾,犹灾患也。”

3 孽子——古代男子常一夫多妻,非嫡妻之子叫做庶子,也叫孽子,地位卑贱。

4 危——不安也。《论3·宪问篇》“危言危行”的“危”亦此义。

5 达——朱熹《集注》云:“达,谓达于事理。”按即《论3·雍也篇》“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之“达”。

【译文】孟子说:“人之所以有道德、聪明、本领、才能,经常是由于他有灾患。只有那孤立之臣、庶孽之子,他们时常提高警惕,考虑患害也深,所以才通达事理。”

13·19

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1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1大人——《孟子》数言“大人”,涵义不一。《史3·索隐》引向秀《3·乾卦注》云:“圣人在位,谓之大人。”或者是此“大人”之义

【译文】孟子说:“有侍奉君主的人,那是侍奉某一君主,就一味讨他喜欢的人;有安定国家之臣,那是以安定国家为高兴的人;有天民,那是他的道能行于天下时,然后去实行的人;有大人,那是端正了自己,外物便随着端正了的人。”

13·20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1,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1故——《礼3·曲礼》云:“君无故,玉不去身。”郑玄注云:“故,灾患丧病也。”今日之言“事故”,即此“故”字。

【译文】孟子说:“君子有三种乐趣,但是以德服天下并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康,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君子有三种乐趣,但是以德服天下并不在其中。”

13·21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1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崔睟然2,见于面,盎3于背,施4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1 大行——与“武王周公继之,然后大行”(3·1)的“大行”同义。

2 睟然——睟音粹(cui),朱熹《集注》云:“清和润泽之貌。”这两字旧属下读,以“睟然见于面”为句,今从周广业《孟子逸文考》的读法。

3 盎——(ang),显现。

4 施——延及也。

【译文】孟子说:“拥有广大的土地、众多的人民,是君子所希望的,但是乐趣不在这儿;居于天下的中央,安定天下的百姓,君子以此为乐,但是本性不在这儿。君子的本性,纵使他的理想通行于天下并不因此而增,纵使穷困隐居并不因此而减,因为本分已经固定了的缘故。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之根植在他心中,而发出来的神色是纯和温润,它表现于颜面,反映于肩背,以至于手足四肢,在手足四肢的动作上,不必言语,别人一目了然。”

13·22

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刨,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

【译文】孟子说:“伯夷避开纣王,住在北海海边,听说文王兴起来了,便说:‘何不归到西伯那里去呢!我听说他是善于养老的人。’姜太公避开纣王,住在东海海边,听说文王兴起来了,便说:‘何不归到西伯那里去呢!我听说他是善于养老的人。’天下有善于养老的人,那仁人便把他作自己的依靠了。五亩地的房屋,在墙下栽培桑树,妇女养蚕缫丝,老年人足以有丝棉穿了。五只母鸡,二只母猪,加以饲养,使它们繁殖,老年人足以有肉吃了。百亩的土地,男子去耕种,八口人的家庭足以吃饱了。所谓西伯善于养老,就在于他制定土地制度,教育人民栽种畜牧,引导百姓奉养他们的老人。五十岁,没有丝棉便穿不暖;七十岁,没有肉便吃不饱。穿不暖、吃不饱,叫做挨冻受饿。文王的百姓没有挨冻受饿的老人,就是这个意思。”

13·23

孟子曰:“易1其田畴2,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3。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1易——赵岐《注》云:“易,治也。”

2田畴——《一切经音义》引《国语》贾氏注云:“一井为畴,九夫为一井。”《史3·天官书》如淳引蔡邕云:“麻田为畴。”按“田畴”无妨作一词看,犹言“田地”。

3矣——此“矣”字用法同“也”,“至足矣”为解释句,说明上句的原因。“矣”字这种用法很少见,(一般古书,“也”与“矣”用法分别很清,故《淮南3·说林训》云:“‘也’之与‘矣’,相去千里。”)前代传钞是否有误,不得而知。

【译文】孟子说:“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按时食用,依礼消费,财物是用不尽的。百姓没有水和火便不能生存,黄昏夜晚敲别人的门户来求水火,没有不给与的,为什么呢?因为水火极多的缘故。圣人治理天下,要使粮食好比同水火那样多。粮食同水火那样多了,百姓哪有不仁爱的呢?”

13·24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1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2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3不达。”

1 东山——当即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县南。

2 容光——赵岐《注》云:“容光,小郤也。”焦循《正义》云:“苟有丝发之际可以容纳,则光必入而照焉。容光非小隙之名,至于小隙,极言其容之微者,以见其照之大也,故以小郤明容光。”

3 成章——《说文》:“乐竟为一章。”按由此引申,事物达到一定阶段,具一定规模,则可曰成章,《国3·周语》“得以讲事成章”,《吕氏春3·大乐篇》“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都是此义。

【译文】孟子说:“孔子上了东山,便觉得鲁国小了;上了泰山,便觉得天下也不大了;所以对于看过海洋的人,别的水便难于吸引他了;对于曾在圣人之门学习过的人,别的议论也就难于吸引他了。看水有方法,一定要看它的壮阔的波澜。太阳月亮都有光辉,一点儿缝隙都一定照到。流水这个东西不把洼地流满,不再向前流;君子的有志于道,没有一定的成就,也就不能通达。”

13·25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1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2也。”

1 跖——亦作“跖”,音直(zhi)。相传为柳下惠的弟弟,春秋时大盗,《庄子》有《盗跖篇》,说他“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穴室枢户,驱人牛马,取人妇女”等等。

2 间——音谏(jian)。《论3·先进篇》云:“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朱熹《集注》以”异”字解之,异,不同也。

【译文】孟子说:“鸡叫便起来,努力行善的人,是舜一类人物;鸡叫便起来,努力求利的人,是跖一类人物。要晓得舜和跖的分别,没有别的,利和善的不同罢了。^

13·26

孟子曰:“杨子取1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项放踵2利天下,为之。子莫3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1 取——动词。《老子》云:“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又云:“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诸“取”字当作”治”字解。《孟子》此“取”字亦当训“治”,故译为“主张”。

2 摩顶放踵——赵岐《注》云:“摩秃其顶,下至于踵。”此处以“至”训“放”,恐不确。或以为“放者犹谓放纵”,是不着屦(屦有系逼束之)而着跂跷(跂,木屐,雨天所穿;跷,不另有底之鞋,晴天步行所穿,取其轻便。)之意,恐亦不确。此盖当日成语,已难以求其确诂,译文只取其大意而已。

3 子莫——赵岐《注》云:“鲁之贤人也。”孙诒让《3·述林》、俞樾《茶香室经说》以为即魏中山公子牟,近人罗根泽已驳之。黄鹤《四书异同商》疑即《说3·修文篇》(黄氏原书误作《荀子》)之颛孙子莫,罗根泽尤主此说,近之。详罗氏《诸子考3·子莫考》。

【译文】孟子说:“杨子主张为我,拔一根汗毛而有利于天下,都不肯干。墨子主张兼爱,摩秃头顶,走破脚跟,只要对天下有利,一切都干。子莫就主张中道。主张中道便差不多了。但是主张中道如果没有灵活性,不懂得变通的办法,便是执着一点。为什么厌恶执着一点呢?因为它有损害于仁义之道,只是拿起一点而废弃了其馀的缘故。”

13·27

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

【释文】孟子说:“饥饿的人觉得任何食物都是美的,干渴的人觉得任何饮料都是甜的。他不能知道饮料食品的正常滋味,是由于受了饥饿干渴的损害的缘故。难道仅仅口舌肚皮有饥饿干渴的损害吗?人心也有这种损害。如果人们〔能够经常培养心志,〕不使它遭受口舌肚皮那样的饥饿干渴,那〔自然容易进入圣贤的境界,〕不致以赶不上别人为忧虑了。”

13·28

孟子曰:“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1。”

1介——《文选注》引刘熙云:“介,操也。”

【译文】孟子说:“柳下惠不因为有大官做便来改变他的操守。”

13·29

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1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1轫——同“仞”,七尺曰仞(赵岐《注》云:“轫,八尺也。”此从程瑶田《通艺录》说)。

【译文】孟子说:“做一件事情譬如掏井,掏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泉水,仍然是一个废井。”

13·30

孟子曰:“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译文】孟子说:“尧、舜的实行仁义,是习于本性,因其自然;商汤和周武王便是亲身体验,努力推行;五霸便是借来运用,以此谋利。但是,借得长久了,总不归还,你又怎能知道他不〔弄假成真〕终于变成他自己的呢?”

13·31

公孙丑曰:“伊尹曰:‘予不狎于不顺,放太甲于桐1,民大悦。太甲贤,又反之,民大悦。’贤者之为人臣也,其君不贤,则固可放与?”

孟子曰:“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

1放太甲于桐——事见《万章上》第六章。本章所引伊尹的话,当是旧日《尚书》之文,今日的《太甲》三篇是伪古文。

【译文】公孙丑说:“伊尹说过,‘我不愿亲近违背义礼的人,因此把太甲放逐到桐邑,百姓大为高兴。太甲变好了,又恢复他的王位,百姓大为高兴。’贤人作为臣属,君王不好,就可以放逐吗?”

孟子说:“有伊尹那样的心迹,未尝不可;如果没有伊尹那样的心迹,便是篡夺了。”

13·32

公孙丑曰:“《诗》曰:‘不素餐兮’1。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

孟子曰:“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悌忠信。‘不素餐兮’,孰大于是?”

1不素餐兮——见《诗3·魏3·伐檀篇》。

【译文】公孙丑说:“《诗经》说,‘不白吃饭呀。’可是君子不种庄稼,也来吃饭,为什么呢?”

孟子说:“君子居住于某一国家,君王用他,就会平安、富足、尊贵而有名誉;少年子弟信从他,就会孝父母、敬兄长、忠心而守信实。‘不白吃饭’,还有比这更好的吗?”

13·33

王子垫1问曰:“士何事?”

孟子曰:“尚志。”

曰:“何谓尚志?”

曰:“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1王子垫——赵岐《注》云:“齐王子,名垫也。”

【译文】王子垫问道:“士干什么事?”

孟子答道:“士要使自己的志行高尚。”

问道:“怎样才算使自己的志行高尚?”

答道:“行仁和义罢了。杀一个无罪的人,不是仁;不是自已所有,却去取了过来,不是义。所居住之处在哪里呢?仁便是;所行走之路在哪里呢?义便是。居住于仁,行走由义,大人的工作便齐全了。”

13·34

孟子曰:“仲子,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1,人皆信之,是舍箪食豆羹之义也。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2。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

1仲子,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仲子即陈仲子,详《滕文公下》第十章。“与之齐国而不受”乃是设想之辞,不是真有这事。

2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王引之《经传释词》云:“焉,犹于也。”“亡”同“无”。仲子避兄离母,耻其兄为齐卿,故孟子大不以为然,说他无亲戚君臣上下。

【译文】孟子说:“陈仲子,假定不合理地把齐国交给他,他都不会接受,别人都相信他。〔但是,〕他那种义也只是抛弃一筐饭一碗汤的义。人的罪过没有比不要父兄君臣上下还大的,而〔仲子便是这种人。〕因为他有小节操,便相信他的大节操,怎样可以呢?”

13·35

桃应1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

孟子曰:“执之而已矣。”

“然则舜不禁与?”

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然则舜如之何?”

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2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3然,乐而忘天下。”

1桃应——赵岐《注》云:“孟子弟子。”

2蹝——音徙(xi),亦作“屣”,没有脚跟的鞋子,一曰,草鞋。

3欣——同“欣”。

【译文】桃应问道:“舜做天子,皋陶做法官,假如瞽瞍杀了人,那怎么办?”

孟子答道:“把他逮捕起来罢了。”

“那么,舜不阻止吗?”

答道:“舜怎么能阻止呢?他去逮捕是有根据的。”

“那么,舜又怎么办呢?”

答道:“舜把抛弃天子之位看成抛弃破鞋一样。偷偷地背负了父亲而逃走,沿着海边住下来,一辈子快乐得很,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记掉。”

13·36

孟子自范之齐1,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

孟子曰:“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况居天下之广居2者乎?鲁君之宋,呼于垤泽之门3。守者曰:‘此非吾君也,何其声之似我君也?’此无他,居相似也。”

1自范之齐——范,地名,故城在今山东范县东南二十里,为从梁(魏)到齐的要道。魏源《古微堂外3·孟子年表考》云:“梁襄嗣位之后,值齐宣新政之初,孟子闻以足用为善,故自范之齐。”

2 广居——“广居”指仁,见(3·2)。

3 垤泽之门——垤(die),即《左传》襄公十七年之“泽门”,杜预注云:“宋东城南门也。”

【译文】孟子从范邑到齐都,远远地望见了齐王的儿子,长叹地说:“环境改变气度,奉养改变体质,环境真是重要呀!他难道不也是人的儿子吗?〔为什么就显得特别不同了呢?〕”

又说:“王子的住所、车马和衣服多半同别人相同,为什么王子却像那样呢?就因为他所居住的环境使他这样的;何况以‘仁’为自己住所的人呢?鲁君到宋国去,在宋国的东南城门下呼喊,守门的说:‘这不是我的君主啦,为什么他的声音同我们君主这样相像呢?’这没有别的缘故,只因为环境相像罢了。”

13·37

孟子曰:“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恭敬者,币之未将1者也。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

1将——《尔3·释言》云:“将,送也。”《仪3·少仪》郑注云:“将,犹奉也。”

【译文】孟子说:“〔对于人〕养活而不爱,等于养猪;爱而不恭敬,等于畜养狗马。恭敬之心是在致送礼物以前就具备了的。徒有恭敬的形式,没有恭敬的实质,君子便不可以被这种虚假的礼文所拘留住。”

13·38

孟子曰:“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译文】孟子说:“人的身体容貌是天生的,〔这种外表的美要靠内在的美来充实它〕,只有圣人才能做到,〔不愧于这一天赋。〕

13·39

齐宣王欲短丧。公孙丑曰:“为朞之丧,犹愈于已乎?”

孟子曰:“是犹或紾其兄之臂,子谓之姑徐徐云尔,亦1教之孝悌而已矣。”

王子有其母死者,其傅为之请数月之丧2。公孙丑曰:“若此者何如也?”

曰:“是欲终之而不可得也。虽加一日愈于已,谓夫莫之禁而弗为者也。”

1 亦——但也,祗也。

2王子母死数月之丧——按照《仪3·丧服记》的说法,王子的母亲死了,因为父亲还在的缘故,不但不为母亲服丧三年,甚至无服,只是穿穿麻衣,埋葬以后仍然脱掉。那么,“其傅为之请数月之丧”,便不是“短丧”了。孟子说,“是欲终之而不可得”,是不是如《丧服记》之所说呢?我们已经无法知道了。

【译文】齐宣王想要缩短守孝的时间。公孙丑说:“〔父母死了,〕守孝一年,不是还比完全不守孝强些吗?”

孟子说:“这好比有一个人在扭他哥哥的胳膊,你却对他说,暂且慢慢地扭吧。〔这算什么呢?〕只是教导他以孝父母敬兄长便行了。”

王子有死了母亲的,王子的师傅替他请求守孝几个月。全孙丑问道:“像这样的事,怎么样?”

孟子答道:“这个是由于王子想要把三年的丧期守完,而辨不到,那么〔我上次所讲,〕纵使多守孝一天也比不守孝好。是对那些没有人禁止他守孝自己却不去守孝的人说的。”

13·40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1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2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1财——朱熹《集注》云:“财与材同。”

2私淑艾——焦循《正义》云:“《毛3·豳3·七月》,‘九月叔苴。’《传》云‘叔,拾也。’‘淑’与‘叔’通。《3·周3·葛覃》,‘是刈是濩。’《释文》云:‘刈本又作艾。’《韩诗》云:‘刈,取也。’盖‘私淑诸人’(3·22)即‘私拾诸人’也。‘淑艾’二字义相叠,‘私淑艾’者,即‘私拾取’也。其实‘私淑艾’犹‘私淑’也。”

【译文】孟子说:“君子教育的方式有五种:有像及时的雨水那样沾溉万物的,有成全品德的,有培养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还有以流风馀韵为后人所私自学习的。这五种便是君子教育的方法。”

13·41

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

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译文】公孙丑说:“道是很高很好,几乎像登天一般,似乎不可攀,为什么不使它变成可以有希望攀求的因而叫别人每天去努力呢?”

孟子说:“高明的工匠不因为拙劣工人改变或者废弃规矩,羿也不因为拙劣射手变更拉开弓的标准。君子〔教导别人正如射手,〕张满了弓,却不发箭,作出跃跃欲试的样子。他在正确道路之中站住,有能力的便跟随着来。”

13·42

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1;天下无道,以身殉道2;未闻以道殉乎人3者也。”

1 以道殉身——意思是‘道’为己所运用,故朱熹《集注》云:“身出则道在必行。”

2 以身殉道——朱熹《集注》云:“道屈则身在必退,以死相从而不离也。”

3 以道殉乎人——朱熹《集注》云:“以道从人,妾妇之道。”意思是不惜把‘道’歪曲破坏以逢迎当世王侯。

【译文】孟子说:“天下清明,〔君子得志,〕‘道’因之得到施行;天下黑暗,〔君子守道,〕不惜为‘道’而死;没有听说过牺牲‘道’来迁就王侯的。”

13·43

公都子曰:“滕更1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

孟子曰:“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焉。”

1滕更——赵岐《注》云:“滕君之弟,来学于孟子者也。”

【译文】公都子说:“滕更在您门下的时候,似乎该在与以礼貌之列,可是您却不回答他,为什么呢?”

孟子说:“倚仗着自己的势位而来发问,倚仗着自己贤能而来发问,倚仗着自己年纪大而来发问,倚仗着自己有功劳而来发问,倚仗着自已是老交情而来发问,都是我所不回答的。〔在这五条里面〕滕更占了两条。”

13·44

孟子曰:“于不可已1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

1已——朱熹《集注》云:“已,止也。”赵岐《注》云:“已,弃也。”今从朱注。

【译文】孟子说:“教于不可以停止的工作却停止了,那没有什么不可以停止的了;对于所厚待的人却去薄待他,那没有谁不可以薄待的了。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13·45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译文】孟子说:“君子对于万物,爱惜它,却不用仁德对待它;对于百姓,用仁德对待他,却不亲爱他。君子亲爱亲人,因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因而爱惜万物。”

13·46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不能三年之丧,而缌1、小功2之察;放饭3流歠4,而问无齿决5,是之谓不知务。”

1 缌——音思(si〉,指缌麻三月的孝服。缌麻三月是五种孝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中的最轻者,用熟布为孝服,服丧三个月,如女婿为岳父母带孝,古人便用此服。

2 小功——五月的孝服,如外孙为外祖父母带孝,古人用此种孝服。

3 放饭——赵岐《注》云:“放饭,大饭也(放,副词;饭,动词:)。”但,《曲礼》郑玄注以为把吃剩下的饭退还于饭器中为“放饭”(“放”,动词;“饭”,名词),这是人家以为肮脏的。此说似不可信。

4 流歠——歠音啜(chuo),饮也。赵岐《注》云:“流歠,长歠也。”《曲礼》云:“毋放饭,毋流歠。”赵岐此注云:“于尊者前赐饭,大饭长歠,不敬之大者。”

5 齿决——《曲礼》又云:“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就是湿肉能用牙齿啃断,干肉只能用手折断。在长者前干肉齿决,这是不大礼貌的。

【译文】孟子说:“智者没有不该知道的,但是急于当前重要工作;仁者没有不爱的,伹是务必先爱亲人和贤者。尧、舜的智慧不能完全知道一切事物,因为他急于知道首要任务;尧、舜的仁德不能普遍爱一切的人,因为他急于爱亲人和贤者。如果不能够实行三年的丧礼,却对于缌麻三月、小功五月的丧礼仔细讲求;在尊长之前用餐,大口吃饭,大口喝汤,〔没有礼貌,〕却讲求不要用牙齿啃断干肉,这个叫做不识大体。”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