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奎官
奎官又称大奎官,外号傻奎,傻奎这个名词,较为普通。与程长庚同学,花脸戏无不好,武花脸尤好。后与张二奎,同组双奎班,叫座的能力,比张二奎一点不小。他最出名的戏,是《落马湖》,他去李佩,演水擒一段,他做许多身段,左扑右涌,如同真在水中一样,非常之佳。观众都说,在台下看着,仿佛真有许多水浪头,在李佩身边绕转,这足见只要用心,无论什么事情,都可以显出艺术来,后来之小穆、金秀山,唱腔多是学他。
朱大麻子
无论内行外行,都以大麻子呼之,遂忘其名。乃道光年间名气最大的净脚,搭春台班,与余三胜等合作几年,极受观众欢迎。据老辈云,皮簧中有名的净脚,他可以算是最早的一位,演净脚戏,没一出不精彩,最能叫座的是《珠帘寨》,几时演几时满座,因为他便把此戏演红了。比他稍晚一点,余三胜亦演此戏,去李克用亦极好,不过因花脸老生唱功身段都不同,演法的路子变了不少,然两人都好。谭鑫培的《珠帘寨》,完全宗法三胜,但又添了些诙谐。按此戏之李克用,原为染脸,自朱大麻子演,便勾成大红脸,三胜又改用本色脸,稍勾眉及脸纹,鑫培则完全照三胜的办法。又此戏李克用应带满髯,为生净两抱之戏,故生净皆演。
叶中定
中定为富连成科班老板华春善之父,常搭三庆班,与杨鸣玉、朱莲芬等合演《相梁刺梁》等戏,异常精彩。搭四喜班时,常与梅巧玲、王九龄诸人合演,功力悉敌。与何桂山合演《十面》尤好。
褚连奎
他常搭三庆班,与程长庚合作,每合演一戏,他比程永远不少得好。常以《白蟒台》一戏,演轴子,在程长庚戏之后,观众一人不走。与何桂山合演《双包案》,可称双绝。《鱼肠剑刺僚》,姬僚一大段唱功,所有腔调,都是褚连奎所创,大受欢迎,金秀山学之,唱的亦很好,一直到现在,凡花脸唱此段,还都是学他。
何桂山
桂山行九,故通称何九儿,人道德极高,晚辈通称何九先生。据老辈云,净脚中唱昆腔皮簧都好的脚,以他为第一人。他是道光年间生人,民国以后才去世,演的最久。在咸丰同治年间,有名的净脚很多,光绪末叶,多已去世,我只赶上几位,而看到何桂山的戏最多,且与之极熟,虽谈话次数不多,但得他益处却不少。最初搭三庆班,恒与程长庚合演,往往得好比程还多。有时程很吃力。一次演《二进宫》,何结腰带很紧,盖腰带紧,唱时易用力也。程看见他结腰带之情形,乃对旁人说,这小子没安着好心,意是谓其想与程拼唱也。他常演于程之后,观众不走一人,最出名的是演《御果园》,他唱“数九寒天风不冷,连人带马汗淋身,某家将马来整顿”等句时,不但腔调好听,身段亦极美,观众都说,好像看着他浑身冒热气一样。
在同治光绪年间,净脚分三派,各有特长,如何桂山擅长勾整脸,如包拯、尉迟敬德、徐延昭等等。钱宝丰擅长勾三块瓦脸,如张飞、李逵、姜维等等。徐宝成擅长勾花脸,如李七、窦尔敦等等。说见后。
徐宝成
宝成曾搭嵩祝成班,与名净张奎官同班,技术亦不相上下,惜光绪三四年即去世,凡净脚戏都好,尤长于演武净戏,最擅长勾花脸,如李七、窦尔敦、杨七郎等戏都好,黄润甫、庆四都学他。
钱宝丰
宝丰在同治光绪年间,搭三庆班时,他算是第一位净脚,所以整本《三国演义》之张飞,归他担任。四喜班排《混元盒》,白石怪一脚,也归他担任。当年三庆四喜两班,都要约他,两班打了七八个月的官司,四喜败诉,他才又回三庆。搭三庆较久,前与程长庚合演,后与杨月楼合演,《瓦口关》等戏,尤其所长。最擅长勾三块瓦之脸,勾出来特别美观,如张飞、李逵、姜维等等皆是。
年纪虽老,而还肯排新戏,如全本《儿女英雄传》,最初邓九公一脚就是他。
范福泰
福泰为武花脸范宝亭之父,原为小福胜科班出身,与彭福林、王福寿为同学,他生平并没有赫赫大名者,实因其风头不健,然技术则确很好,知道的尤多。
从前许多武戏,都有准路子准套数,光绪末叶,几多遗失,惟他还说的上来,我得他益处也很多。
穆凤山
凤山外号小穆,曾搭永胜奎、四喜等班,与谭鑫培合作很久,如谭演《断密涧》《刺僚》等戏,最初多是与他合作,后来则换了金秀山。凤山专学张奎官,而又有其独到之处,演八本《铡判官》最出名,永演大轴子,每年演封箱封台等戏,多演此,平常则不恒演,可是每演此戏,戏园中把他所穿的黑蟒袍,在园子门口一挂,则必卖满座,因彼时尚无广告也。
何通海
本界后辈通称何老先生,能戏极多,与程长庚配戏多年。例如《战长沙》一戏,为程长庚之拿手戏,且常常演之,光绪初年以后,便无人接演,后谭鑫培由武生改专演老生后,又重排此戏,魏延一脚,无人能演,只有他曾经演过。再光绪中叶,十几年间,无人能演《女起解》者,德珺如重排,但无人能去差解,亦只他能之,足见其能戏之多。
郝大个
郝大个,忘其名,搭春台班多年,因其身长又姓郝,都呼为好大个,郝好同音也,其名遂不传,我问过多人,都说不记得了,但都说,他演武净极好,身段姿式,都极好看,打把子更美。
丈七八
亦忘其名,亦因身长,只传其外号,当时本界外界人人都说,春台有好大个,四喜有丈七八,其名遂不传,后来则与俞润仙常合作。
张玉奎
玉奎小名喜儿,于是观众多知喜儿二字,不知玉奎了。他可以算是咸丰同治年间有名的净脚,擅长铜锤,且很能编戏,例如《五花洞》一戏,原为吹腔,情节尚多,经他改为现在的情形,最初他去包公,胡喜禄、王长桂二人,去真假金莲。又如四喜排《混元盒》,张天师一脚,也归他担任。观众对他也呼为张喜子,但与后来老生之张喜子,则系两人。
韩二雕
通写韩二刁,偶忘其大名,为光绪中叶有名的净脚,也很能排戏,在光绪十八九年,同庆班重排《战宛城》,就是他经手一切,他去典韦,谭鑫培去张绣,金秀山去曹操,田桂凤去邹氏,人员相当齐整。他对于脸谱极有研究,清宫中演戏,关于脸谱有问题时,都取决于他,我同他只见过一两次,但同他的儿子,扫边小生韩金福极熟,所以间接得他益处也很多。
陈三福
三福乃咸丰年间,有名的净脚,先搭春台,后搭三庆,与程长庚最说的来,三庆排《三国演义》时,孙权一脚,由他担任,后来便不恒演,知道他的人很少了。
高德禄
他乃光绪中叶的名脚,搭四喜班很久,为俞润仙配戏时很多,如俞演《恶虎村》,则多以他去濮天雕,且名次永远是头一名,尤长于演《金锁阵》,身段把子,都为本界人佩服。我得他益处也很多。
钱金福
金福为三庆科班之高才生,当学生时,身段等等,就非常合式。彼时科班,教授法很严,对于台步,极为认真,每一学生,每天总要走两个钟头,按国剧之台步即是舞,与西洋之芭蕾等舞一样,如果脚步练不好,则一切台步都不会好的,所以台步是最重要的基本功夫。练走步时,分生旦净丑各行,每行一班,由最好的一个学生领头,其余的跟着走,教习监视稽查,某人走的好坏,教习随时指正,净行一班,领头的永远是钱金福。金福因天才好,又肯用功,所以台步、身段、把子,没有一处没有准尺寸的,他常与同行打赌,在台上撒一层白灰,由他与一人打把子,连打两次,脚印痕迹,没有出入,据老辈云,百余年的工夫,这种情形,以他为第一人。他一生的缺点,只是嗓音不够好,其实昆腔皮簧,唱的都不错,把子尤好,与鑫培、小楼配戏多年,凡有把子的戏,都给他们生色很多。
他大致生于同治元年,比我长十几岁,但极熟常谈,得他的益处很多。
其子宝森,亦工武净,与余亦极熟。
刘永春
永春小名春儿,故人多以刘春儿呼之。他在光绪中叶,十几年中,可以算是最好最红的铜锤花脸,因为何桂山、穆凤山等,都年已稍长,而金秀山只是能唱,终为票友出身,身段架子,都差的多也。曾搭春台、三庆、四喜等班,如《锁五龙》《铡美案》《断后》《打龙袍》《御果园》等,戏演来无不精彩。他虽然是学何桂山、穆凤山,但嗓音另有好处,所以特别受人欢迎,民国十几年,才故于上海。
李寿山
寿山小名七儿,故人呼为李七,又因其身长,通呼为大个李七,他乃老生李寿峰之弟,同为三庆班的徒弟,初学旦脚,人都称他为小春香出身,确也不错。因其身材太长,改习武旦,又改习净脚,虽然是专门架子花脸,然确是多才多艺,如《风筝误》之丑小姐,《春香闹学》之先生等等,演来都很精彩,惜晚年永充后台总管事,不能常登台了。俞振庭晚年成班后台管事,永远是他,所以我同他极熟,谈话也最多,他知道的旧事甚夥,我得他的益处也不少。
李连仲
连仲为胜春奎科班出身,与王长林、陆金桂等为同学,能戏极多,除没有铜锤嗓音外,其余架子花脸戏都好,尤长于四黑。戏界老辈,管张飞、焦赞、牛皋、李逵四人,叫作四黑,这四个人都有特别的性格,都极忠勇,可有点傲性,且永带诙谐,所以特名曰四黑。演此四人,与演别的将官都不同,且此四人亦各不同,他演来却都非常精彩。脸谱勾的也好,他一排门帘,永远有碰头好,但大部分是对脸谱来的。在清宫中当差,虽不甚红,但也常排正戏,尤其关于脸谱的问题,除韩二雕外,他出主意也很多。晚年收的徒弟,总有几十个人。足见他的名望了。
裘桂仙
桂仙初学花脸,因其身体矮瘦,嗓音也不够宏亮,遂改操琴。民国五六年后,北平实缺净脚,尤无铜锤人才,他与梅兰芳合作时,大家又怂恿他改唱花脸,声音虽不够宏阔,然确有些铜锤味道,惜气微弱年,然彼时亦算难得的脚色了。其子盛戎、世戎,均工花脸。
金少山
名票金秀山之子,在光绪末年,常随其父演唱,已露头角,后留上海多年,总未回平演唱,北平知道他的人很少,他本来不必算是北平之脚色了。民国十一年春,我与兰芳编排《霸王别姬》一戏,以杨小楼去霸王,可以说是理想的霸王,搭配也齐整,叫座力之大,一时无与伦比。其年冬上海人来约兰芳,此戏自是非演不可,但不能同时约小楼,因为两个名脚,同时到沪花费太大,票价无法规定,可是霸王一脚能胜任的人才,难于物色,双方正在为难,适王瑶卿刚由上海回平,他说不难,就约金少山好了。兰芳尚在踌躇,我说瑶卿不是轻易推许人的,他说成,就一定错不了多少。到了上海一演,果然很好,虽然身段动作,不及小楼雍容华贵,然身体魁梧,嗓音宏亮,也确是难得的人才。其实少山在上海,本是班底身份,经此一戏,也便红起来,临死的二年,到了北平,演了几次,也大受欢迎。
侯喜瑞
他是喜连成科班第一科出身,在光绪末年,已露头角,民国后红了多少年,虽没有什么赫赫大名,但能戏极多,而且处处规矩,尤以去张飞为最合宜,故民国十年前后,各班都争着约他,他每日白天夜晚,往往赶三四处,不过以戏界的规矩来论,这是不应该的。晚年技术稍懈,亦以此故。
此外尚有不少,如胜庆玉老先生,乃道咸年间名净,能戏极多,知道的旧规矩更多,与我至厚,我常请他到我家中长谈,得的他益处最多,尤其是关于脸谱一层,问他什么,多数都可说出道理来,实在是净脚中很宝贵的人才,但因为他只能唱弋腔,不唱皮簧,所以此编不能列入。我是怎样得认识他呢?在前清的规矩,每一新戏园开幕,第一天必须演弋腔戏,即所谓高腔,到了清朝末年,虽然已经没有弋腔之长班,但仍要临时组成,演一次再散。民国后弋腔班人才太少了,难以再组班演唱,但破台之礼,则仍用弋腔班之人员,如有新戏园约喜连成班演唱,则萧长华必约胜庆玉行破台礼,由萧君介绍,所以我与他常见。
此外还有彭福林,乃小福胜科班出身,能戏亦极多。方洪顺,三庆班整本《三国演义》,他去曹仁。袁大奎,去曹洪。梅荣斋,与刘鸿升合作多年。许德义,福寿科班徒弟,许荫棠之子,架子花脸也很好。不过以上人员,都不常演正脚,故未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