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四 里仁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子曰:“里1,仁为美2;择不处仁3,焉得知4!”

今注

1 郑曰:“里者,民之所居也。”

2 这里的“仁”,是指有仁风讲。

3 择,意谓选择一种做人的道理。处,昌吕切;处仁,志行依于仁。这个“仁”字,意为“仁道”。《孟子·公孙丑上》:“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从孟子的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孔子用的“择”字是指选择做人的德行讲。皇疏:“沈居士云,言所居之里,尚以仁地为美;况择身所处而不处仁道,安得智乎!”按:皇引沈说以正《集解》所引的郑注。(郑以“求居”释“择”。)朱氏《集注》,于孟子不误,于《论语》则误同郑氏。

4 焉,于虔切。知音智。(知道的“知”,平声。知慧的“知”,去声;音义同“智”。平声的“知”,注中例不音。)

今译

孔子说:“住家,尚且以有仁风的地方为好;选择一种做人的道理而不知道选择仁,这还可以算得上是聪明吗!”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2。仁者安仁;知者利仁3。”

今注

1 约,穷困。(约本训束;引申为契约;又引申为俭约;又转变为贫困。)不仁的人,久处穷困,多流于为非作歹。

2 乐,音洛。不仁的人,长处安乐,必骄奢淫逸。

3 知,音智。安仁,天性自然;利仁,择善固守。《礼记·表记》:“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畏罪者强仁。”《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篇:“仁者乐道;智者利道。”按:这章后两句和上文不必为一时的话,实可各自为一章。

今译

孔子说:“一个没有道德修养的人,不能长久过穷困的生活,也不能长久过安乐的生活。一个天生有道德的人,以道德为他生活中最大的快乐;一个聪明的人,把道德当作最安稳的生活规范。”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1。”

今注

1 好,呼报切;恶,乌路切。(“好”“恶”二字,作名词或形容词用。一上声,一入声;作动词或动名词用,则都去声。注中只音作动词或动名词的。若“恶”读作乌训安,则亦音出。)因为仁者的善恶标准能够合于正道,所以他的好恶亦能合于正道。(“能好,能恶”,就是好得对、恶得对。仁者能够公正而没有私心,好恶便自然合于正道。)

今译

孔子说:“只有仁人能够爱人爱得对,能够恶人恶得对。”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1。”

今注

1 志,立志去做。一个人如果时常以正大的道德自勉,时常以爱人利物为怀,则所作所为便不会有不好的地方了。《释文》:“恶,如字;又乌路反。”(按:《集注》读恶“如字”,对。)

今译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立志为仁,那他就不会有什么坏的行为了。”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1,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2;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3!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4!”

今注

1 其道,指致富贵或免贫贱的正当道理。以,意同“由”。

2 恶,乌路切。(王充《论衡·问孔》篇:“贫贱何故当言‘得之’?顾当言: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则不去也。”按:王充于“得之”绝句,所以疑孔子说话不当,而要改第二个“得之”为“去之”。若记《论语》这章的人本来于“得之”绝句的,则王充的修改亦颇有理。但将“去之”写作“得之”,不是孔子说错,亦不是记的人记错。王充所以误解,乃是因为他不明白之字所代的字:上“得之”犹言“得处”;下“得之”犹言“得去”。经意:不由正道,则得处而不处、得去而不去。)

3 恶,音乌。这是说,一个君子没有仁德,就不能成为君子了。

4 终食之间,吃顿饭的时间。造,七到切。造次,在仓促慌忙的时候。沛音贝。颠沛,在艰难困顿的环境里。这章可以分作三章:“富与贵”到“不去也”为一章;“君子去仁,恶乎成名”为一章;“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以下为一章。这三章除却都是关于仁的话以外(第一章的“道”,可看作“仁”),在意义上并没有什么关联。

今译

孔子说:“富和贵,是人人所喜悦的;如果不依着正当的道理,即使可以得到也不取。贫和贱,是人人所厌恶的;如果不依着正当的道理,即使可以避去也不避。一个君子离开仁,就不可以称为君子了!一个君子没有一时一刻违背仁:无论在怎样匆促的时候,无论在怎样艰苦的环境里,他都能守住仁!”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1;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2。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今注

1 这章“好”“恶”二字都读去声。“无以尚之”,心目中没有东西比仁高。(之,指仁。)

2 其为仁,似当作“其为人”。加乎其身,靠近他的身边。这章实应分为两章:“我未见……加乎其身”为一章;“有能一日……力不足者”为一章。这两章意不相连;因都是讲所“未见”关于仁的事,编者便合为一章。末两句(“盖有……见也”)虚设疑词,应是就第二个未见而言的。

今译

孔子说:“我没有见到〔这样〕好仁和〔这样〕恶不仁的人:那好仁的人呢,看仁高于一切;那恶不仁的人呢,他的做人,决不让不仁的人靠近他。我没有见到,一个人真有一天决心用力去行仁而力不足的!可能有这样的人,不过我没有见到。”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1!”

今注

1 孔曰:“党,类也。”皇疏本引殷仲堪曰:“言人之过失,各由于性类不同。直者以改邪为义,失在于寡恕;仁者以恻隐为诚,过在于容非。是以与仁同过,其仁可知:观过之义,将在于斯者也。”陆采《冶城客论》:“斯知仁矣:仁是人字。与宰我问井有仁焉之仁皆以字音致误。”按:殷说虽巧,似不如陆说简明。这章的意义,究难十分明了。

今译

孔子说:“人的过失,和他的环境有关。我们观察他的过失,就可以推知他是哪一类人了。”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1!”

今注

1 《集解》:“言将至死不闻世之有道也。”按:“世之有道”,即“天下有道”(“天下太平”)。《集解》释这章的“道”字实最合经意!《雍也》篇“鲁一变、至于道”的“道”,亦是用于这个意义的。下章“士志于道”的“道”,亦以用这个讲法为合。这些“道”字,实包含“天下有道”的意思,和“吾道一以贯之”“古之道也”的“道”,意义并不相同!但自汉以来,除何晏等外,读《论语》的人,差不多都把孔子“朝闻道”的话讲错了。《汉书·七十五夏侯胜传》:“〔夏侯〕胜、〔黄〕霸既久系,霸欲从胜受经;胜辞以罪死。霸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胜贤其言,遂授之。”这是最早的误解孔子这句话的事例。《太平御览》六百七引《慎子》:“孔子曰,丘,少而好学;晚而闻道:此以博矣。”《庄子·天运》:“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这两个“闻道”,都不同于《论语》里的“闻道”,而可以说和《老子》第四十一章(河上公本)的“闻道”相近。大概战国时代学者所用的“闻道”一词,已和这章所用的不同了;即《孟子》书里的“闻道”亦是这样。许行批评滕文公说:“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孟子·滕文公上》)而孟子自己亦说盆成括“未闻君子之大道”。(《孟子·尽心下》。)许行的“道”,当即“农家者流”的道;孟子的“道”,自不外乎仁义。我们可以说,《孟子》书里的“闻道”,意义上虽和《论语》的“闻道”不相同,但那个“道”字,当指仁义言,绝不是指“惟怳惟忽”的道言。《论语》这章里的“朝”“夕”二字,不是表示时间的距离,而是表示时间紧接的意义。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领会到孔子一生忧世忧民的心情!(汉石经“矣”作“也”。)

今译

孔子说:“如果有一天能够听到‘天下太平’的消息,马上死去也安心!”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1。”

今注

1 这章的“道”字,亦以解作“天下有道”为较好。(当然,亦可以解作“道者,是非之纪”“道者,人之所以道也”的“道”;但孔子的意思,似偏重于“天下有道”的“道”。)恶,不好。“与”,义同“以”;“未足以议”,意为“不足道”。

今译

孔子说:“一个有志于天下太平的人,如以自身的衣食不美好为可耻,那便不足道了!”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1,义之与比。”

今注

1 《释文》:“适,丁历反;比,毗志反。”(《广韵》“比”字见六至。)皇疏本引范宁曰:“适、莫,犹厚、薄也。比,亲也。君子与人无有偏颇厚薄,唯仁义是亲也。”按:《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择善而从之曰比。”正是这章的“比”。这和《为政》篇“君子周而不比”的“比”意义不同。

今译

孔子说:“一个君子对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好恶的偏心,只以义为归。”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1。君子怀刑;小人怀惠2。”

今注

1 这两句似是就一个人的定居讲的。

2 这两句似是就一个人的立身行事讲的。

今译

孔子说:“君子怀念着一个德化好的国家;小人则怀念着一个生活容易的地方。君子做一件事,必想到这件事合法不合法;小人做一件事,只想到这件事对自身有没有利益。”

子曰:“放于利而行1,多怨。”

今注

1 孔曰:“放,依也。”《周语》:“芮良夫曰:‘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或专之,其害多矣!’”(《周语》“而”字意同“如”。)

今译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依着利以定行为,那一定会受到许多怨恨。”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1?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2!”

今注

1 《后汉书·刘殷传》,贾逵上书:“孔子称:能以礼让为国,于从政乎何有!”又《列女传》曹世叔妻上疏:“《论语》曰,能以礼让为国,于从政乎何有?”这两位后汉的学者所引的《论语》,文义比现在的《论语》要明白些;可惜没有《熹平石经》的经文可证!(《左传·隐公十一年》引君子的话:“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又《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晏子曰,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又《左传·襄公十三年》:“君子曰,让,礼之主也。”这都是关于“礼”“让”的古训。)

2 让是人的美德。孔子主张以礼治国,但尤偏重于“让”,所以以“礼让”连言。这章经文,似宜据后汉学者所引订正。

今译

孔子说:“能用礼让的道理来治国,处理国事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的道理来治国,那真对不起这个‘礼’!”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1。”

今注

1 这章的后两句,可以说是前两句的注解。

今译

孔子说:“不必担心没有职位;要担心怎样在职位上站好:不必担心人家不知道自己;须先使自己有足以使人知道的东西。”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1。”曾子曰:“唯2。”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3!”

今注

1 《释文》:“参,所金反。”(《说文·森字下》云:“读若曾参之参。”)道,本义为道路,引申为道理,为讲说。(《荀子·儒效》:“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道也。”荀子“人之所以道也”的“道”,意同“行”;“君子之所道也”的“道”,则训为讲说。孔子的“吾道”,乃指自己所讲的道理言。孔子生平诲人的道理,头绪多端,语或不同。他怕门人不懂守约的方法,所以向曾参说这话。)贯,是贯穿、贯通的意思。

2 唯,以水切。《礼记·曲礼》:“父召无诺;先生召无诺:唯而起。”注:“应辞;唯恭于诺。”

3 《礼记·中庸》:“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曾子所说“忠恕”,就是“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的道德。(这个忠恕,就是“一以贯之”的“一”。曾子循当时语言习惯联言“忠恕”;若孔子自己说,恐怕只用“恕”!参《卫灵公》篇“子贡问曰”章。)

今译

孔子说:“参,我平日所说的许多道理,是可以用一种道理来贯通的。”曾子说:“是的。”孔子出了讲堂,同学们问曾子:“老师说的什么意思?”曾子说:“我们老师的道理,〔千言万语〕,不过‘忠恕’罢了!”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

今注

1 这章的君子、小人,乃以修养的程度分,而不是以地位分的。郑、朱都训“喻”为“犹晓”;义自可通。但这个“喻”字最好训为“乐”。《庄子·齐物论》:“自喻适志与?”李云:“喻,快也。”(喻,借为愉。《论语》这章的“喻”,和“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乐”同义。)

今译

孔子说:“君子乐于义;小人乐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1;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

今注

1 包曰:“思与贤者等。”

2 省,息井切。郑注:“省,察也;察己得无然也。”

今译

孔子说:“见到贤人,便用心学他;见到不贤的人,便反省自己有没有坏处。”

子曰:“事父母,几谏1;见志不从,又敬而不违2;劳而不怨3。”

今注

1 包曰:“几者微也。”

2 “而”字依“皇疏”本。违有离义;“不违”,不放弃谏志。(《礼记·内则》:“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不说,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熟谏!”)

3 《礼记·坊记》:“子云,从命不忿,微谏不倦;劳而不怨。”(《坊记》似即复述《论语》这章的。“不倦”是指“不违”。)

今译

孔子说:“服事父母的道理,如父母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我们要婉约劝谏;如果父母不听,我们还是要尊敬父母,但不放弃谏争的志愿;我们虽然忧劳,但我们一点也不怨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1。”

今注

1 郑曰:“方,犹常也。”按:《礼记·曲礼》:“所游必有常。”郑注是据《曲礼》为说的。《玉藻》:“亲老,出不易方。”注:“易方,为其不信己所处也。”疏:方,常也。但《晋语·七》:“祁奚曰:午之少也,游有乡。”以常释方,不如以乡释方。凡称地为“地方”,似亦从“方向”引出的。(《周礼·故书》:“乃分地邦而辨其守。”“地邦”,似即现代话的“地方”。)

今译

孔子说:“父母在的时候,不到远处去游;如出游,必有一定的地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

今注

1 这句话已见《学而》篇“父在观其志”章,当是那一章的脱简。(陈鳣《论语古训》:“汉石经亦有此章,当是弟子各记所闻。”按:陈说亦可通,但石经所据本亦或有脱简。译文阙。)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1。”

今注

1 郑注:“见其寿考则喜;见其衰老则惧。”(《集解》中引作孔注;我们据一唐写本作“郑注”。《释文》:“或云包氏;又作郑玄。”)

今译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的年龄增加而欣喜;一方面为他们的身体衰老而担心。”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1。”

今注

1 包曰:“古人之言不妄出口,为身行之将不及。”(《尔雅·释言》:逮,及也。)

今译

孔子说:“古人不随便说话,因为说到做不到是可耻的。”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1!”

今注

1 郑注:“约,俭;俭者恒足。”鲜,仙善切。(《八佾》篇:“礼,与其奢也宁俭。”《述而》篇:“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按:合理省俭,乃是美德。)

今译

孔子说:“因为俭约而犯了过失的,是很少的。”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1。”

今注

1 《说文》:“讷,言难也。敏,疾也。”郑注:“言欲难;行欲疾。”行,下孟切。

今译

孔子说:“一个君子,说话要郑重而做事要敏捷。”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1。”

今注

1 《周礼·遂人》:五家为邻。《韩诗外传》:八家为邻。按:居相近为邻,故引申有亲近义。

今译

孔子说:“有德行的人不会孤独,定会有声气相同的人来亲近他的!”

子游曰:“事君数1,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今注

1 数,色角切。《集解》:“数,谓速数之数。”邢疏:“此章明为臣结交,当以礼渐进也。”(刘宝树《经义说略》:“〔数〕当训为数君友之过。《汉书·项籍传》《陈余传》《司马相如传下》《主父偃传》注并云,数,责也。《国策·秦策》注:数让,责让。皆数其过之义。《儒行》:其过失可微辨而不可面数也,谓不可面相责让也。”按:《广雅·释诂·一》:“数,责也。”但《论语》这个“数”字,未必指面责言;解为急切,似较妥。而就规过言,实应以忠告善道为主;面责人过,总是利少害多。故《群经平议》说亦同刘说。)

今译

子游说:“一个人事君,态度上如过于急切,就会受到侮辱;一个人交友,态度上如过于急切,就会被疏远。”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