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一 学而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子曰1:“学而时习之2,不亦说乎3!有朋自远方来4,不亦乐5乎!人不知而不愠6,不亦君子乎!”

今注

1 马曰:“子者男子通称也;谓孔子也。”按:《谷梁·宣公十年传》:“其曰‘子’,尊之也。”《诗·大车》笺:“子者,称所尊敬之辞。”《论语》里这个“子”字,乃是孔子弟子对孔子专用的尊称。

2 这里的“学”字,是就学修己的道理和学济世利人的知识而言的。“时”,是适当、适宜的时候。“习”,通常有温习、实习两种意思。温习似乎偏重于书本上的知识;实习则可兼行为和事务讲。(我们在译文中用“实行”一词。)“之”,就所学得的知识言。

3 “亦”字平常有“承上”的意思;这里的“亦”,乃是一个加重语气的助词。“说”,音悦。(《论语》里“说”字有二音。说乐的说,注中音悦;说话的说,读失热切,注中例不音。皇疏本《论语》,说乐的说多作悦;正平本《论语》,说亦有作悦的。)

4 臧庸《拜经日记》:“《白虎通·辟雍》篇:师弟子之道有三。《论语》曰,朋友自远方来。朋友之道也。又《易·蹇》正义、《周礼·司谏》疏并引郑康成此注云,同门曰‘朋’;同志曰‘友’。考班孟坚引用《鲁论》;包、郑所注亦《鲁论》;然则《鲁论》旧本作‘朋友自远方来’。陆氏所见本有作‘友’,正与班、郑等合;特‘友’字当在朋下。”按:臧说固有理据,但“有朋”句似是《论语》最早的原文;做朋友或友朋的,当由于传写者的改变。

5 乐音洛。(《论语》里乐有三音。礼乐或音乐的乐音“岳”;喜乐的乐音“洛”;训爱好的乐则音“五教切”。乐音岳注中例不出音;音洛和音五教切则各注出。)孔子生平,以“学不厌而教不倦”自许。以“学而时习”为可悦,乃“学不厌”的气象;以“朋友自远方来”为可乐,乃“教不倦”的气象。

6 “人不知”,意思和“不见知于人”相同。愠,是怨恨的意思。“人不知而不愠”,好像已到了“不怨天、不尤人”的境界了。

今译

孔子说:“学得一种知识而能够应时实行,这岂不是很可喜悦的吗!有弟子从远方来,这岂不是很可快乐的吗!即使不见知于人而心里毫不怨恨,这岂不是一个君子吗!”

有子曰1:“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2,鲜矣3;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4。君子务本5;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6!”

今注

1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若,少孔子四十三岁。”《论语》里记载孔子的弟子,通常都称字,如“子贡”或“颜渊”(字上加氏)等;只有“有若”和“曾参”称“子”,如“有子”“曾子”。宋程颐以为,《论语》书成于有子、曾子的门人,所以《论语》里独称这二人为子。这似是一种可信的说法。

2 孝是孝顺父母;弟是尊敬兄长。“弟”字的通常意思为兄弟的“弟”,引申为“尊敬兄长”的意思。这个意思后来有一个专字“悌”;但古书里用“弟”字作“尊敬兄长”讲的很多。兄弟的“弟”上声,注中不注音;“孝弟”的“弟”去声,注中音悌。好,喜好;呼报切。犯,干犯、冒犯;上,通常指君父和在高位的人。

3 鲜,意同少;仙善切。(鲜本是一种鱼的名字;但多借用为鲜洁、鲜少字。“鲜洁”字音“仙”,《论语》中没有;“鲜少”字则注中音出。)

4 “未之有也”的“之”,是“有”的受词。(中国古代文法,如动词随有弗词,则受词便放在动词的前面。)

5 “务”字是“专用心力于……”的意思。本,意为基本或根本(的事情)。

6 仁,是指仁爱的行为,是人生最高的德行;这里的“为仁”,是指“行仁道”。(宋陈善的《扪虱新语》以这个“仁”为“人”的假借字。明王恕的《石渠意见》亦说“仁当作人”。这种讲法,似亦可通。但我们从上文的“道”字想起来,作“仁”似较合。)(与本训党与;古书里多用为感叹或疑问的语词,或用作参与字。作语词音“余”,参与字音“预”;注中都音“明”;党与字不音。说《文有》欤字,训“安气也”,似是语词“正字”,但古书仍多用“与”。)

今译

有子说:“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而会冒犯君上的人,极为稀少;不会冒犯君上而会作乱的,不曾有过。一个用心于世道的君子,专致力于根本的事情;根本的事情做好了,这个世界就可变成有道的世界了。孝和弟应是仁的根本!”

子曰:“巧言1,令色2,鲜矣仁3!”

今注

1 巧言,是说一个人说话中听。(包咸曰:“巧言,好其言语。”)

2 令色,是说一个人面容和悦。(包咸曰:“令色,善其颜色。”)

3 鲜,仙善切。巧言、令色,并不是坏事。孔子这话,当是要使人知道巧言、令色并不即是仁;仁,重在躬行道德。在诈伪繁多的世界上,如要知道一个人是不是有道德的人,要从他实际的行为来看,不可依他的言语和仪文来评量。

今译

孔子说:“一个人说话中听,容色和悦,不见得就是有道君子!”

曾子曰1:“吾日三省吾身2:为人谋而不忠乎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4,不习乎5?”

今注

1 《仲尼弟子列传》:“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

2 《释文》:“省,息井反,视也。郑云,思察己之所行也。”

3 为,于伪切,含有帮助意义。(为训“作为”,平声;注中例不音。)谋,是计议、计划的意思;忠,是尽心力的意思。(《说文》:“忠,敬也;尽心曰忠。”)

4 传,直专切。是“以学业传授于弟子”。《集解》:“言凡所传事,得无素不讲习而传之乎?”(《集注》:“传,谓受之于师。”义似不及《集解》。)

5 这里的“习”字,是熟习的意思。曾子以为,一个人对于他所传授于弟子的学业,是必须熟习的。

今译

曾子说:“我每天以三件事情反省我自己:我替人计议事情,有没有尽了心?我对朋友,有没有不诚信的地方?我的传授学业,有没有自己不熟习的地方?”

子曰:“道千乘之国1:敬事而信2;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3。”

今注

1 “道”音“导”。皇本、正平本作导。(《说文》:导,引也。)马曰:“道,谓为之政教。”包曰:“道,治也。千乘之国者,百里之国也。古者井田,方里为井,十井为乘;百里之国,适千乘也。”[古代兵车一乘(辆),戎马四匹,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衣炊樵汲厩养共二十五人。]训车辆的乘,实证切;若乘训乘车乘马,则平声,但注中不音。

2 “敬事”:以极大的谨慎行事。

3 “使民以时”:如孟子所谓“不违农时”便是一例。

今译

孔子说:“治理一个能出千辆兵车的国家,对事要毫不苟且而对人民要有信用;节省自己的用度而尽力爱护人民;役使人民要在最适当的时候。”

子曰:“弟子1,入则孝;出则弟2;谨而信3;泛爱众而亲仁4:行有余力,则以学文5。”

今注

1 “弟子”二字通常有两种意义:(1)对于长辈,指年龄幼少为人子为人弟的人讲;(2)对于师长,指受业的“门人”(“学生”)讲。

2 弟,音悌。

3 谨,谨慎;信,诚信。

4 泛,普遍。这里的“仁”,是指“仁人”讲的。

5 文,本是一切文字的通称;这里的“文”,指书本言。[在孔子的时候,一个士人所读的书籍,《诗》(经)和《书》(经)为最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为“除学习德行以外,余事便是读书”。(孔子并不是说,学者须先把孝、弟等事做好以后,再用余力去学书本上的知识;孔子是说,学者于学习孝、弟、谨、信、爱众、亲仁这些德行以外,又用力于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实在,躬行学文,两不相妨;修习先后,难以执一。“余力”的话,读者不可以词害意;孔子似只是要说明学者不可因读书而忘却躬行“孝弟……亲仁”的德行。

今译

孔子说:“作为一个学生,在家应当孝顺父母;出外应当恭敬尊长;做事谨慎而说话诚信;普遍地爱众人而特别亲近仁人。在学习这些德行以外,又用功读书。”

子夏曰1:“贤贤易色2;事父母能竭其力3;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5!”

今注

1 《仲尼弟子列传》:“卜商,字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

2 宋翔凤《论语说义》以“贤贤易色”为“明夫妇之伦”,可备一说。刘疏:“《汉书·李寻传》引此文;颜师古注:易色,轻略于色,不贵之也。”易音以豉切。(变易的易,以益切,注中例不音。)

3 竭,是竭尽的意思;竭力,即尽力。

4 孔曰:“尽忠节不爱其身。”按:《子张》篇:“士,见危致命。”致身,义同“致命”。

5 按:子夏申明学莫先于德行的意义,所以编《论语》的人把这章放在“弟子入则孝”章的后面。

今译

子夏说:“娶妻能够贵德而轻色;侍奉父母,能竭尽心力;服侍君上,能不爱生命;和朋友交往,诚信不欺;这样的人,即使没有读过什么书,我也把他当作读过书的!”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1;学则不固2。主忠信3;无友不如己者4;过则勿惮改5。”

今注

1 重,是庄重的意思。威,是威严的意思。

2 《集解》:“孔曰:固,蔽也。一曰,言人不能敦重,既无威严,学又不能坚固识其义理。”按:《集解》所记两说,从文理上讲,似以前一说为较合。孔氏解“固”为“蔽”;意为,人有学问,则知识广博而心思不固蔽。但多有学者从后一说,如宋代朱熹即是。

3 毛奇龄和江声都以为“主忠信”以下,当别为一章。《广雅·释诂三》:“主,守也。”“主忠信”:守住忠信的道理。

4 “无”,古多借用为“毋”;毋是禁止的词,等于现代的“不要”。这句话,多有读者认为不合理。刘疏:“不如己者,即不仁之人。”这个讲法,似可使读者打消一些疑虑。孔子曾告诉子贡为仁的方法:“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不仁的人,必不能帮助我们为仁;所以不可以交。孔子这句话,乃是从一个人自己进德修业的观点讲的。就平常处世的道理讲,我们对所认识的人,就算他的德行学问不及我们,我们也应该和他为友,以诱他向善。这样交“不如己”的朋友,非特是孔子所不禁,反亦是孔子所赞许的。

5 惮,是惧怕的意思。“学则不固”,疑本作“不学则固”;固,义同陋。如固训坚固,则经文似应作“不学则不固”。

今译

孔子说:“一个君子人,如果不庄重就不能使人畏敬;能够求学问就不至于顽固。〔一个人应当〕守住忠信的道理!不要和不如己的人为友!如发觉自己有了过失,不要怕,去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1,民德归厚矣2!”

今注

1 孔曰:“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按:慎终,是谨慎亲长的丧事;追远,是不忘记对祖先的祭祀。

2 归,是趋向的意思。厚,是厚道的意思。

今译

曾子说:“我们如果能够慎行亲长的丧礼,不忘记对祖先的祭祀,则风俗便自然会趋向厚道了!”

子禽问于子贡曰1:“夫子至于是邦也2,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3”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4!”

今注

1 郑曰:“子禽,弟子陈亢也。”按:《论语》有“子禽”,有“陈亢”,有“陈子禽”,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只有“原亢籍”而没有“陈亢”。《拜经日记》:“盖原亢即陈亢;当是名亢、字籍,一字子禽。”《弟子列传》:“端木赐,卫人,字子贡;少孔子三十一岁。”汉石经《论语》残碑:“子贡”都作“子赣”。(《释文》:“贡,本亦作赣;音同。”)

2 “夫子”本是对尊长的敬称。在《论语》里,孔子的门人,通常对孔子当面称“子”,和别人提到孔子则称“夫子”。(孟子的门人对于孟子,则当面背后都称“夫子”。)“是邦”二字,是指所到的邦而言。

3 两句里“之与”的“与”都音余。抑,是个有疑义的连接词,相当于现在的“还是”。《汉石经》中“抑与”作“意予”。

4 “其诸”,是疑问的语词;和现在的“恐怕”和“或者”有相似的语义。《春秋公羊传·桓公六年》解诂:“其诸,辞也。”

今译

子禽向子贡问道:“我们的老师每到一个国家,便和这个国家的政治有关。这种身份,是我们老师去求来的呢,还是人家自愿给他的?”子贡说:“我们的老师是由于温厚、善良、恭敬、俭约、谦让而得到这个地位的。你如果要说是他求来的,那恐怕跟别人的求有点不同吧!”

子曰:“父在观其志1;父没观其行2。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3!”

今注

1 这章是说观察人子孝不孝的方法。这个人子,是指继承父位(包括天子、诸侯和卿大夫)的人,固适用于一切人。“其”,指继承父位的人子。志,指人子的志言。

2 行,下孟切。(德行的“行”去声;行动的“行”读平声而注中不音。)行,是指人子继位以后的行为言。

3 这两句是申说“父没观其行”一句的。钱坫《论语后录》以“父之道”为“父之臣与父之政”,乃是以曾子述孔子称赞孟庄子的话(见《子张》篇)为根据的。(父之道,当然指正道言。不正的道,即父在亦应谏诤阻止,那可等!)

今译

孔子说:“要观察一个人子是不是孝,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只看他的志意怎样;当他父亲故去以后,可从他的行为看。如果这个人能在三年内不改变他父亲生平所行的道,那就可说是孝了!”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1。先王之道斯为美2;小大由之,有所不行3。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4。”

今注

1 和,是在一定范围内,或损或益、斟酌得中的意思。这开头两句,乃全章的大纲。

2 “斯”,指礼。

3 “之”,也是指礼说的。这两句话是说“和为贵”的理由。

4 “节”,是范围或节制的意思。最后三句是说行礼固应以“和为贵”,但“和”又不能出乎“礼”。

今译

有子说:“在行礼的时候,以能斟酌得中为最可贵。先代传下来的道理,最好的就是礼;不过我们如果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死板地照着礼来做,有时候就行不通,〔所以我们必须用和〕。但若知道和的重要而一味用和,不用礼来节制,那也是不行的。”

有子曰:“信近于义1,言可复也2。恭近于礼3,远耻辱也4。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5。”

今注

1 《集注》:“信,约信也,义者事之宜也。”《释文》:“近,附近之近,下同;又如字。”(《集注》只音去声。)按:近字似应读“如字”。

2 《集注》:“复,践言也。言约信而合其义,则言必可践矣。”

3 “恭”,指一个人态度恭谦。

4 远,于万切,是远离、避免的意思。

5 朱子训“因”为“犹依也”;皇侃则训“因”为“犹亲也”。依和亲的意义相近。朱子说:“所依者不失其可亲之人,则亦可以宗而主之矣。”皇侃却说:“能亲所亲,则是重为可宗也。”这两种解释,都不十分有意义;在语气上,这两句和前四句又不很和谐,对这两句话,似乎以阙疑为是。译文姑依朱注。

今译

有子说:“一个人对人家所作的诺言如能近于义,那这个诺言就可以保得住。如果对人的恭敬能合于礼,那便不至于为人所轻视;如果一个人能够依靠可亲的人,这也是可以为我们所效法的。”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1;敏于事而慎于言2;就有道而正焉3:可谓好学也已矣4。”

今注

1 这两句话是说:君子人的食、住二端,适可便足;不以求饱、安为务。(郑曰:“学者之志有所不暇也。”)

2 敏,是勤勉的意思。事,指应行的事,当然包括应有的德行。慎于言,意为出言谨慎。

3 就有道,亲近有德行的人;如“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孔曰:“正,谓问事是非也。”

4 好,呼报切;好学,就是爱好学问。(在孔门里,“好学”二字似包括笃信学问,勤求学问,实行学问。)“也已矣”,依皇本正平本;汉石经没有“也”字,唐石经没有“矣”字。

今译

孔子说:“一个君子能够不以饱食、安居为人生的目的;勉力于应做的事情而出言谨慎;又能够向有道德的人请教: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子贡曰:“贫而无谄1;富而无骄2:何如3?”子曰:“可也4;未若贫而乐道5,富而好礼者也6。”子贡曰:“《诗》云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8。’其斯之谓与9!”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10!告诸往而知来者也11。”

今注

1 谄,是阿谀、谄佞的意思。

2 骄,是骄傲的意思。

3 何如,意同现代语的“你看怎么样?”。

4 可也,同现代语的“算是不错啦”。

5 乐音洛。贫而乐道,依皇本、正平本;《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同。唐石经旁注;他本没有“道”字。

6 好,呼报切。

7 《诗》见《诗经·卫风·淇奥》篇。

8 《释文》:“磋,七多反;磨,末多反。”训诂家分释切磋琢磨为治骨、治象、治玉、治石;实在,这两句诗注重描写对德业“精益求精”的精神。子贡本以为“无谄、无骄”已经够好了;听了孔子的话,懂得德行是没有止境的,一个人对修养必须不停地求进步。所以引了这两句诗来表明他的新看法。

9 与,音余。

10 始可,和现在“才可”一样。“可与言”,犹“可以言”。孔子因为子贡能触类旁通,所以说,像子贡这样的人,才可以讲《诗》。

11 “诸”,意同“之”。这句话是说,告诉他一件事,他能够悟出另一种道理来。(能够懂得诗句外的意思。读者在这里不可拘泥于“往”“来”两字的本义。)句末的“也”字,依皇本正平本。

今译

子贡说:“一个人贫困而不谄;富贵而不骄傲:这种人老师看怎么样?”孔子说:“很好啦!但还不如贫困而能乐道、富贵而能好礼的人。”子贡说:“《诗经》上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两句诗就是形容这样一个人的吧!”孔子说:“像赐这样的人才可和他谈《诗》呀!告诉他一件事,他就能悟出另一种道理来。”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1;患不知人也2。”

今注

1 一个君子,“人不知而不愠”;所以一个人不必忧虑别人不知道自己。

2 如果人家有好处而我们不知道,那是很不好的事情;所以一个人要当心自己不能知道别人。“患己不知人也”,依皇本正平本。《释文》出“患不知也”;说:“本或作‘患己不知人也’;俗本妄加字。”按:皇本这句下有“王肃曰但患己之无能知也”十一字的注文,似王氏所见本当即作“患不知也”。但“患不知也”,词义实不明晰。不知陆氏为什么取这四字而以“患己不知人也”为“俗本妄加字”!唐石经作“患不知人也”,尚可通;廖本、朱本都同唐石经。“患己不知人”,乃是“恕思以明德”的功夫。孔子曾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末章)我们从孔子这句话可以看出,在孔子心中,“知人”亦是道德修养的一件要事。

今译

孔子说:“一个人不必忧虑别人不知道自己;只须当心自己不能知道别人。”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