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东文选

卷三十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批答

崔甫淳讓金紫光祿大夫參知政事集賢殿大學士同修國史判禮部事。不允敎書。

李奎報

云云。夫代天理物。貳王行政者。宰相之任也。國以之重輕。民由之肥瘠。以人爲鑒。唐宗保魏徵之明。用汝作舟。商后倚傅說之濟。如非遠量。曷副輿情。卿該通天人。諳練典故。業文而資之武。體柔而濟以剛。精神折衝。弄敵人於掌上。論議有據。藏國子於胸中。貞松不爲寒暑變其容。良玉不因燥濕渝其性。擧國安危而是託。非卿德望而孰當。是用直越鴻樞。擢登鳳閣。申峻史臣之職。兼崇書殿之資。用玆西省之新榮。雪爾南曹之舊屈。大抵王者之用人也。雖未嘗究閱其爲人。苟僉言之皆允。猶柄用而不疑。况如卿者。在昔納言密邇之時。朕已親試。置斯當軸論思之地。誰復異詞。毋執小謙。更陳牢讓。所請宜不允云云。

柳彦琛讓正議大夫監門衛攝上將軍。不允批答。

云云。朕觀魏黃初中。獨以曹眞爲上將軍。唐高祖亦置天策府上將軍。其後遂省。唯我國所以恒置上將軍者。其意若曰。若將軍有功則可以大將處之。大將有功則將何以復加。故設斯爵。以答大將之元功茂烈耳。豈宜人授其職耶。卿生長名家。熏習善訓。檢身持法。勿隳乃父之風。寫字綴詞。不讓文臣之手。然不喜腐儒之挾策。迺獨希飛將之立功。早戴鶡冠。久陪龍仗。當東都之犯順也。麾百騎而出平梟獍。及北虜之肆淫也。尹千人而往掃犬羊。載惟積累之功。何吝甄崇之典。玆加峻級。用示異恩。秩視八座之資。班在九卿之右。是猶慊爾。何以讓爲云云。

崔俊謙讓千牛衛攝大將軍。不允批答。

云云。虎之猛憑爪牙之利。宅之固因垣籬之防。王者之有國亦爾。能得果毅之士。寄大將之任。以捍禦非常。則何爪牙垣籬之足噵哉。汝體貌魁梧。風神勁邁。早作千夫之長。望重山西。備經百戰之塲。功高塞北。遇人也實恂恂長者。臨難也眞烈烈丈夫。入率巖郞。久陪禁仗。〈失一句。〉朕寢賴而安寧。行宮晏然淸謐。是惟努力宿衛之効。時乃操心謹愿之由。且積其勞而久於職。則士無以激情。知其功而嗇於賞。則人誰不解體。宜加優等。用答膚公。肆宣出綍之恩。爰講登壇之典。朕尙慊然若不足也。汝何疑而欲勿受耶云云。

平章事柳光植讓起復。不允敎書。

云云。壼室畢喪。雖或存於古制。墨縗從事。蓋亦徇其時宜。卿飭行私門。服休朝列。奉君竭力。朕所飽嘗知之。事母盡心。人亦無間言者。須丁憂釁。幾滅性情。百日已周。例可居於舊職。一封遽抗。固欲守於常經。此則拘迫細行。而非所望於卿也。况卿逮鶴髮之在堂。入龍池而拜相。玆又孝之極也。尙何憾之有哉。宜抑慘傷。往膺寵命。云云。

朴信侯讓通議大夫左右衛大將軍。仍令致仕。不允批答。

云云。夫父之賢非子之功。然父有顯名則子必蒙其蔭。况子者父所醞釀成就者也。子之賢迺父之功。然則用其子而遺其父可乎。爾才堪經遠而官纔涉於中郞。勇足蓋時而位不登於大將。是朕之所嘗嘆訝也。今爾子弘毅。以萬人之敵。當千騎之胡。聞戰鼓而輒呼數聲。激其士氣。薄戎圍而無却寸步。折彼賊鋒。雖古烈將。何以加之。是汝訓鍊之有漸也。褒其身不足償其功也。是用不拘資級。登爾于三品。仍許在家食祿。將以勸其能者。無煩遜辭。祗服訓命云云。

宋安國讓尙書左丞。不允批答。

云云。漢制左右丞。助令僕揔理臺事。寢及魏晉。獨左丞得彈奏八座。故稱朝之司直。居是任者。不其難哉。爾莊重寡言而足鎭躁人。剛明果斷而堪濟大事。出從戎幕。久佐軍籌。載惟擐執之勞。宜示甄收之典。是用畀左轄之任。揔中臺之權。夫爵祿所以報功也。以爾累戰之功。雖越序而遷。不爲不可。况爾之居四品。瓦閱累稔。而固當轉秩。則玆授也特以例遷。而非以功躐也。爾何疑而讓耶云云。

慈州副使崔叔必讓起復。不允批答。

云云。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制也。然中古所以從權卽吉者。本爲金革之事。而朕已付爾以北方分憂之寄。夫北方者。接於強虜之邦。常時尙爲用兵之地。今則胡騎橫行。倐來忽往。故邊城守令。無有投戈解甲。而方晝夜戒嚴之時也。汝於斯時。將以親喪爲解。而其不務忘家殉國之計耶云云。

禮部郞中宋就讓起復。不允批答。

云云。據禮經而欲畢通喪。雖人子愼終之義。迫王事而權從吉制。亦朝臣順變之宜。盖由古而行之。非自今而始者。汝頃遭憂釁。深軫哀傷。一心猶矢於終天。百日已周於過隙。合循成例。復卽舊官。何遽陳牢讓之辭。而欲避已行之命。義不孤慈母之惠。孝則可謂無虧。業已爲寡人之臣。忠亦似難偏廢。毋堅一執。以遂兩全云云。

司空左僕射文孝軾三度乞致仕。依允敎書。

云云。賢固罕逢。意則眷憐之無斁。章凡三上。言誠迫切而難違。卿生縉紳之門。得宰相之體。久淹南省。未入中書。玆特繫於親嫌。姑俟時未晚也。何遽稱於齒耋。其求去尙勤哉。考之仕籍則猶未滿期。閱爾來言則曰當告老。此必猒繁機。圖早退之辭耳。决非實也。然拂衣高謝。盖將矯世以激貪。若挽袖苛留。無奈傷廉而害義。勉從乃請。非出予懷云云。

申宣胄讓千牛衛攝大將軍。不允批答。

云云。朕觀大將軍之職。自漢晉已下皆置之。至李唐始設十六衛之號。以冠其職。其所謂千牛者。掌執王刀宿衛侍從。多以高蔭子弟年少美容儀者補之。故時人目爲貴門之高選。居是寵者不曰榮歟。爾生二代之相門。擁一時之人望。志略雄邁。有國士之風。姿貌魁梧。負丈夫之氣。夫有大將之器者。不可以褊將處之。况今虜氣熾盛。內外戒嚴。宜得勇敢之士。爲之爪牙。以備非常。故朕選諸在列之臣。崇以登壇之禮。是則物議所同。而非朕之私恩也。毋多謙讓。驟服恩榮云云。

樞密副使朴玄珪乞退三度。依允敎書。

云云。古者大臣有乞骸之請。則不可拘以春秋而輕許可之。其若身衰病篤。告之以不任趨事。則亦不可強其所不堪而傷其性也。卿早中巍科。歷更要職。身無擇行。飾禮義爲羽儀。事不辭難。蹈艱梗如氈毯。處諫垣而彈糾百辟。則權豪莫不落膽。參密地而毗翼萬機。則人民庶幾息肩。是眞古大臣而朕所不忍去左右也。然以厚於利物而薄於攝身。急於醫國而緩於養性。肆嬰多病。屢乞退安。言固出於誠衷。理已難於牽迫。降玆兪制。副爾高懷。夫養老乞言。政之本也。朕不以卿爲已解機務。而如有疑議。輒咨决焉。卿亦毋謂不居朕前。一日不爲國計也云云。

崔宗蕃讓監試試員。不允批答。

云云。朕以詞賦之科。網羅人材久矣。凡文墨位宰相。作予良弼者。皆從此塗而出。則豈可謂章句之技。而輕品藻哉。考之惟精則楚山無泣璞之寃。閱之非實則齊庭有吹竽之濫。主張是選。不曰其難。卿有祖之風。幹父之蠱。胷中學贍。洪溟巨浸不足况其淵源。筆下詞雄。震電驚雷亦莫方其神速。早參侍從。累歷淸華。師席示嚴。望高於璧水。書筵承問。譽洽於玉堂。况玆塲屋之主盟。須是文章之司命。得人於此。非卿又誰。以爾水鏡之至明。自然朱紫之易辨。寧有疑於心者。而遽陳其讓歟云云。

判司天臺事文緯二度乞退。不允批答。

云云。古之王者。皆立日御。攷陰陽時日。以參酌時事。然身在人間。心了天上。難莫難焉。故其烱然若攬鏡鑑面者。各於時代。能有幾人耶。有如此輩告老求退。則不必限其年而肯可也。何獨日官哉。凡才而益時者亦爾。卿早窮家業。累歷朝聯。其素精推步則已若良弓子之能世其傳。抑旁涉文藝也又如巨富人之兼他所有。可謂人才之備。固非日者之流。今而乞歸。能不動意。前旣不兪其請。又何再奏之爲云云。

崔正份讓寶文閣大學士。不允敎書。

云云。署閣曰寶文。蓋宋所制而我朝亦置之。選當代名儒。以充學士。其以宰相處之。則加大以別之也。苟有贍識宿望者。樞密亦得兼焉。是爲特異之恩。而求之近古。無有幾人矣。卿文能華國。德足經邦。以輪翮之長才。處樞機之重地。身已綰於金紫。手不釋於縑緗。其晝夜讀書之勤。若少壯隷業之始。達位之篤學如此。寡人於今日見焉。詞句之勁峭也。何止作五言城。記識之淹通也。實可謂九經庫。然文章之任猶闕。在眷注之意何如。是用特崇書殿之資。蓋示詞臣之貴。以此答稽古之力。又何必抗章而辭云云。

權濬讓樞密副使。不允敎書。

云云。職親紫禁。是曰中樞。禮抗黃扉。故稱兩府。爲任旣重。得人愈難。卿器局泓深。風神峻秀。早遘通嘉之會。累更權要之司。振風霜於憲府也。糾彈肅嚴。提水鏡於選曹也。銓敍平允。出司戎律。克耀軍容。載惟積累之功。宜有甄升之命。而况爾祖以文章而感動中國。芳躅猶存。乃父辭爵祿而逍遙古園。高風可尙。其後必大。非爾孰當。秩雖重於南曹。班稍踈於內署。故擢登於機密。將以示其眷恩。卿將遜辭。誰復稱副云云。

崔正華讓樞密副使。不允敎書。

云云。亞調鼎之司。號本兵之地。帝王之命。皆所對揚。軍國之謀。靡不參斷。宜遴斯選。求得其人。卿早以世家。擢登朝著。寡辭沉默。常不露於鋒鋩。臨事恪勤。率皆循於邊幅。其若南都司鑰而入處秋部。左轄提綱而遷拜冬曹。動輒優閑。誰敢議駮。矧爾外祖。相予先王。憫諸赴邏之軍。露宿山野。凡所止屯之處。列營館居。是三韓軍將所幸蒙賜。而至今稱頌者也。以汝服休之勞。有玆積善之慶。宜厚寵恩者久矣。故將機密以處之。是授猶遅。何疑而讓云云。

金弁讓中書舍人。不允批答。

云云。內史之司。舍人爲重。故得五花判事之美。至有一佛出世之稱。苟非其人。曷稱斯任。汝文章博贍。志節軒昂。凡歷位於淸華。輒揚聲於顯赫。臺綱所振。朝列皆稱。糾彈蔑私。不寒而慄。議論無滯。其决如流。况乃者以一介之身。掉三寸之舌。往諭強虜如弄孩兒。非汝之膽大於身者。孰捐性命於鴻毛。自試死生於虎吻哉。功其卓爾。賞未副焉。如或循次而官之。何有與人而異者。故擢從烏府之下列。而超授鸞臺之峻聯。猶有歉心。又何多讓云云。

庾敬玄讓監試試員。不允批答。

云云。甚矣人之難知也。若夫身之脩短則揣而可知。貌之姸醜則察而可識。至於才也行也智也。藏於心薀於性。固不以身貌知之。故於是有章句詞藝之選。以此取人。猶有紫眩朱哇亂雅。欺冐有司者。是以牓出之後。考官之免受人謗者鮮矣。其任豈不重哉。爾夤緣科第。揚歷淸華。官爵之早顯則似可言於世家。文章之夙成則是豈繫於門地。由是觀之。官爵亦專以才華。而非必由閥閱也。草予制勑。眞古典謨。詞爲汝詞。意則朕意。簡而詳麗而實則燕許之手也。安有己能若是而未能精品人才者耶。故朕選簪紳之列。假衡石之權。必欲使杞梓之材並收。騏驥之種盡縶。嶺無亭菊。谷絶幽蘭。是朕之期於爾者也。其籍何辭。遽陳玆讓云云。

金坵讓中大夫國子祭酒左諫議大夫翰林侍講學士。依前知制誥。不允批答。

無名氏

大廈無丹雘之施。皇居曷副。路車去鈴鸞之飾。法駕不成。國之有文。勢甚類此。漢得班馬之斧藻黼黻而增輝於日月。唐待燕許之粉澤鉛脂而垂煥乎乾坤。如爾者稟東壁之精。擅西京之手。六經百家之布置兮。如九軍國鉞始授而號令嚴肅。千態萬貌之作爲兮。若三月宮花盛開而風日淸酣。形容意表之難名。呈露腹中之所欲。亞登金牓。遺愛深橘柚之鄕。直步玉堂。高吟到絲綸之閣。赤手曾探於虎吻。碧眼解驚於鳳毛。凡閱經由。動隨聲望。昔仁廟之代。金緣,惟淸專掌大金來往之表章。我寧考之朝。奎報,崔滋財成蒙古交通之文字。及朕躬之負扆。憑爾筆之摛華。矧今皇帝右文。法度憲章之修立。蠻夷左衽。詩書禮樂之習聞。每吾使之進朝。異他方之寵奬。豈以藩宣屛翰之微效。謂存聲名大物之古風。頃者皇帝詔書。至有辭旨懇欵之語。非有爾之所製之表。情文曲盡而感動上朝。則曷以臻此哉。玆陞爾以祭酒之淸資。亦授爾以諫議之重任。加八甎之寵。仍三字之銜。伏靑蒲而抗封。匪躬謇謇。對金蓮而草詔。游刃恢恢。是所期於乃焉。何不體而讓也。

禮部侍郞林光讓監試試官不允

朕循祖宗間歲之制。受郡國賓賢之書。大闢成均。坌集多士。思得英翹之輩。以爲異日梁棟之材。姸媸之形。宜覈其實。考校之柄。故難其人。爾學術恢通。鑒識精敏。足堪是任。以副所期。云何牢辭。欲替成命。無以易爾。往其懋哉。

大司成金富軾讓撰圓敎國師碑不允

權適

文章之中。惟紀事爲難。非著述難。使事辭相稱。無過不及。斯爲難矣。圓敎國師。道德事業。卓越千古。欲樹豊碑。以詔後世。非卿之文。無以稱副。肆降非常之命。用圖不朽之傳。是當奉承。何必牢讓。

文奎讓千牛衛大將軍不允

無名氏

永惟睿考。臨御三韓。十有八年。振威四方。制敵千里。非夫番番良士仡仡勇夫。竭力盡忠折衝禦侮。亦何以致此哉。朕奉承先業。大賚庶工。以示從事邊陲。服勞營衛。肆陞大將之位。俾帥三軍之師。宜體至懷。往膺休命。

崔弘義讓金吾衛上將軍攝刑部尙書不允

神考君臨宇內。十有八年。內有奠枕之安。外無羽檄之警。德業之盛。超軼今古。苟非文臣武士協心戮力。何以臻此。卿嚮自先朝。乃至今日。出而捍禦于外。入而宿衛于內。歲月滋久。厥功茂焉。是用授上將之秩。加八座之聯。爵位旣高。責任又重。往求自稱。惟懋忠勤。毋或多言。朕命不易。

金公緖讓判少府監事。不允批答。

金良鏡

少府之職。尙方所資。古設九卿。是居其一。今分三監。亦在其中。顧厥任之惟艱。非其人則不處。爾靑雲秀器。紫卯英孫。祖父勤勞。夙峙一門之望。衣冠繼襲。遠流七棄之芳。忠敬可以世其賞。故起家而驟陟于參聯。正直可以蒙其福。故宰邑而不䍦于姻禍。迨言還于舊秩。亦累遷于顯途。淸恬無有二心。夷險惟其一節。是用嘉六正之俱美。寘三品之崇資。朕之所賞歉然。卿之爲讓多矣。往膺厥命。無遜於人。

李允諴讓試太僕卿。依前知閣門事。餘如故。不允批答。

僕御之任。淸近之聯。非夏侯奉車之能。石慶數馬之謹。豈能得從容承顧問。大小懷忠良者哉。以爾挺資粹精。執志勤篤。王謝子弟殊有高風。崔盧門庭號爲甲族。其按廉之譽。從戰之功。與夫掌銓選之官而汲引允當。居揖讓之職而周旋可則者。特爾之餘刃。而他人之所不能備也。故置正卿之列。俾仍知內閣之儀。贊成朝禮。僉言所屬。牢讓休煩。

宰臣已下。初度請復常膳不允。

洪鈞

孝當竭力。喪以盡哀。文公歠粥以居廬五月。未嘗有命。高宗宅憂而思道三載。其惟不言。後代已還。淳風漸弛。取應變隨時之義。有以日易月之規。日有萬機。惟厥位固難虛也。權臨庶政。乃其勢不得已焉。且以何心。忍其鮮食。卿等憫我追勞之甚。恐其攝養之乖。侑以珍餐。誠雖迫於愛主。在於朕意。慙不勝於忸顔。

司宰卿崔宗峻,左司郞中崔宗梓,桂陽都護副使崔宗藩等讓起復。不允批答。

金公粹

云云。盡哀履戚。雖孝子之執喪。順變從權。亦忠臣之奉國。汝起從閥閱。早預縉紳。玉季珠昆。共襲金張之貴。冬溫夏凊。克勤曾閔之修。何辜于天。遽亡所恃。痛情含恤。已終百日之期。以義掩恩。何畢三年之制。毋煩陳讓。斯速就官云云。

再賜李抗不允敎書

兪承旦

云云。政理誰與共圖。唯賢相耳。典刑且喜尙有。况老成乎。卿出入五朝。終始一節。高標拔俗則人仰之若星斗。長策决機則國倚之爲蓍龜。殷家傅說之舟。唐室魏徵之鑑。徒聞諸古。獲見于今。朕慶得卿於半千。期任卿而勿貳。何歸計遽催於綠野。俾封章累至於丹墀。然其撫四海之經綸。壓百寮之威重。方時平而少事。猶將留以殿邦。適邊梗之多虞。其可許之解職。且恩惟父母。義則君臣。以順移忠。因嚴致敬。雖內外之勢異。必東西之命從。則安危之閒。朕所以注意。進退之際。卿可以便身。昔者呂望之初遇周。齒纔兩介。孫弘之始相漢。年將八旬。而卿比呂望則未滿二期。較孫弘則尙餘十歲。氣力愈壯。聦明不衰。欲出握兵權。自宜強飯以示用。但坐謀王體。豈合拂衣而告休。志此惓惓。戒其悻悻。姑安爾位。以輔予躬。

曹仁傑讓朝請大夫金吾衛大將軍。不允批答。

漢之金吾。是秦中尉。權錡兵統緹騎。夜警晝廵。備竊發于輦轂之下。爪牙于國。任寄不輕。古有仕宦當作金吾之語。盖爲人所歆艶如此。偏裨猶以高選。况大將乎。爾自始仕至于今。出入宣力積勞。勤於王室。頃者丹寇南牧。就水草於我邊鄙。頗肆蠆毒。所至爲民物害。爾以騈隣之率。領騎兵爲軍翼。披戟林冐箭雨。奮不顧身。敵皆摧靡。一敗塗地。其漏網之羣。如鳥雀被驅於鷹隼。更相蹂𨈆。盡出境外乃止。當此之時。爾之功居多。憫其至于有瘡瘢。旋命以千夫之長。積資升序。漸領親軍。若循舊例。去冬當轉大將。逡廵遷延。復涉一歲。玆用不得不歉然於朕心。今玆之不階守攝。卽拜以眞者爲此故耳。區區遜避。非所望焉。當軆惓惓。勉就厥職。

崔安讓試殿中少監寶文閣待制知制誥。不允批答。

鄭義

九華香醞。必畜之於白玉壺。五色瑞麟。須繫之以黃金鏁。其待人也。亦如物乎。汝堂堂爲一代之師儒。挺挺有二祖之風烈。朕自龍潛而在邸。爾惟鶚立以侍書。羽翼功高。致一千里之橫絶。風雲氣合。慶九五位之時升。旋從銀榜之宮。昵對玉皇之按。晨入大學。說詩解人頤。夜直承明。抽毫草帝詔。又登諫掖。仍典誥垣。唯民部似是凡曹。故郞銜帶於直講。凡爾淸華之所歷。具如章表之所陳。乃若單車一出於耽州。五馬一臨於尙邑。政淸理最。古罕今稀。不唯民慕之益深。亦在朕心之尤嘆。加以文章瑞世。有如五色之麟。德澤醉人。又若九華之醞。繫而畜之可也。不知何以爲之。然則寶閣仙官也。是朕之玉壺。待制緊聯也。亦吾之金鏁。惟此可矣。與爾縻之。雖置於四品之資。又兼以三字之貴。尙惟未是。何以讓爲。

任景肅讓試中書舍人知制誥。餘如故。不允批答。

國以賢興。必須愼揀。人爲官擇。宜各允當。爾係連戚里之芳。躬服儒門之素。落盡紈綺之習。能幹其家。摛廻錦繡之文。載華於國。手擢春闈之第。身躋星官之聯。鷄樹再捿。煥五色舜衣之線。魚符兩佩。畏四知王褚之金。逮奏課以還朝。俄陟資而主帑。爾雖器備。豈稱於錢穀之司。朕謂才優。故易以絲綸之地。然撝謙之可尙。顧成命之難收。毋固逡廵。式諧眷注。

崔先旦讓監試試員。不允批答。

趙文拔

眞僞之材混而聚。取捨之任難其精。錦上著莎。是冬烘之心所眩。璞中蘊玉。非曉達之性莫知。必待夫徹棘之才。而委之以揀金之寄。爾揚鱗學海。矯翼儒林。其襟靈獨異於常。以文雅早爲之範。分憂南國。得宰百里之能名。獻表北宸。有隔一江之警語。繄笙篁士人之口。可粉澤風化之基。自昔飽聞。曁今陽見。擢自白雲之署。置諸紅藥之階。誥院酒牋。豈徒演綸集之傳世。諫垣提筆。亦曰廻波詞之駭人。以貫道之文瑞乎朝。其量才之智周於物。斯所以東監西監。借衡石之持。南山北山。竚臺萊之菜。英雄入彀。俊乂在朝。是所專專而望之。其何切切於謙也。往禀成命。毋爲固辭。

賜門下侍中李抗請老。不允敎書。

敎某。省所上表乞退事具悉。願治之主。與賢而共之。耆年之英。更事者多矣。斯所以魏君之寵待于謹。漢帝之邀迎孔光。皆拒其告退之由。而紆以咨謀之禮。今卿才之長國柱屹。智之邃天機張。自側身多俊乂之朝。獨寓意大功名之地。從龍而就雲陛則出納之命允當。執鴈而趨霜臺則維持之綱皆正。迹之所及。法必不虧。是以歷仕於五朝。備更於三省。其聯極蟬貂之貴。所管兼獬豸之威。其閒躬旦奭也。觀天文察時變。燮理之功甚優。志房杜也。謀王體斷國論。經綸之効又侈。近者因境外之寇。騁皮中之兵。使三封不久而平。復一國更興之漸。非說無今日。曁湯享天心。是朕專唐肅之思。待卿盡殷衡之輔。胡爲乞牘之先奏。遽謝榮班而欲歸。故里逍遙。雖三徑之遊適矣。明庭際會。恐百僚之望缺然。臣七十年而或泥於仕也。况聞卿之齒未盈。賢五百歲而方際於出也。諒曰卿之輩難得。遵漢魏之事。欲挽而留之。蹈孔于之風。姑安其位也。所請宜不允。故玆敎示。想宜知悉。

李侍中乞退。不允批答。

李詹

大臣一身。關國家之興衰。係生民之休戚。職任如此其重。去就未可以輕。是以召公有告歸之心。周公諭篤棐之義。卿山川閒氣。社稷元臣。徇公忘私。忠誠貫日。伏信安義。公業柱天。爰自先王之時。以至寡人之日。勉出乃力。輯寧我邦。遏戊辰猾夏之師。定己巳撥亂之策。國祚以之而復續。民生由是而再蘇。且鍊養其戎兵。以扞禦于王室。事皆合於天理。心何恤乎人言。居寵若驚。卿之自處則善。協謀共政。予所任者爲誰。於戲。子陵之高。光武不任以事。留侯之去。漢室已致其安。以古視今。勢殊事異。宜安厥位。以副予心。

李侍中再辭。不允批答。

撥亂反正。實爲命世之材。論道經邦。必待代天之相。故其身之去就。係於國之安危。惟卿志勵風霜。氣鍾光嶽。惟自昔而功在王室。式至今而德被生民。逐納氏于朔陲。殲倭寇于四境。由先王薨逝以後。有僞辛假竊其間。荒于遊畋。耽于酒色。恣行殺戮。大肆頑兇。至興軍師。將犯華夏。而卿明知逆順。倡義廻還。謀及宗親。與諸臣庶。遂乃廢黜僞姓。推戴寡躬。而使邦基幾危而復安。宗祀旣絶而再續。校功度德。耀古光今。當永輔於我家。傳榮享于後嗣。何期羣小。潛肆奸謀。此實在余。非卿之故。深有志於責己。將欲正其刑章。而卿遽貢牋章。規免職任。卿雖思之審矣。余所望則不然。元首股肱。旣同一體。山河帶礪。敢忘吾心。毋煩固辭。速踐乃職。所請宜不允。故玆敎示。想宜知悉。

三辭不允批答

一國安危。所係者重。大臣去就。未可以輕。何勵節於戒盈。欲全身而求退。卿山川閒氣。日月孤忠。仗義廻軍則家國再寧。正名定策則神人咸喜。及玆新造之隙。賴卿篤棐之材。方將共政以致平。豈可托辭而規免。謗興則可以理遣。病革則當用毉治。不必釋位以閒居。乃能怡神而善保。旣煩三讓。惟兾小安。

李穡乞退。不允批答。

無名氏

省所上書乞退田舍事具悉。惟大臣之出處。繫治道之重輕。况國步適値於多艱。而卿年未至於致仕。求將待矣。抑何謂歟。盖文章所以經邦。道德所以厚俗。有力量者。可以托重任。有見識者。可以决大疑。而卿學問淵源。得中原師友之正。仁義忠信。存古先聖賢之心。其剛特立而不回。其明無幽而靡燭。所謂經邦厚俗。托重任决大疑者。唯卿一人而已。是以惟我先考。謂卿曰賢。俾作相臣。以備咨訪。選爲師傅。以輔幼冲。事大之文。出於卿之討論。律人之行。法於卿之儀刑。朝廷尊嚴。賴耆舊之望。廟堂論議。資果斷之精。豈是一日而無卿。抑豈卿辭退之時歟。嗚呼。宰相不可無儒。盧公以之而復用。孺子同未任位。召公以之而久留。毋執乃心。敬予時命。所請宜不允。遣書指不多及。

李穡辭免判門下。不允批答。

省所上牋乞解職事事具悉。自予在東宮之時。惟卿受先朝之托。以師保而爲冢宰。傅德義而任經論。及親朝於帝庭。而奉揚於國美。天子加康侯之接。士夫嘆季子之行。衆所共知。卿亦何慊。自古大臣當人心之虞疑。則定之以鎭靜。値國步之艱難。則處之以勤勞。非不知退休之爲安。每當以去就而爲重。是一身之關係甚大。而衆人之倚望非輕故也。卿之所陳。予已悉矣。予之所望。卿亦體焉。毋苟牢辭。往踐乃職。用伸斯命。仍斷來章。

李穡辭免左代言。不允批答。

田祿生

余惟萬機至繁。獨智難治。曰有承宣之任。實爲出納所由。盖以所係者非輕。故難其人而必重。卿性識明敏。文才贍優。夙承乃父之風。有名中夏。時得衆儒之望。爲準東韓。學旣有以博該。謀亦堪爲啓沃。玆予不穀。惟爾是嘉。擢自卑聯。陞于大職。遂使代言於左右。庶克顯美於遐邇。凡係文詞。悉令委任。何遽形於引退。固難料其情辭。豈眷懷之未孚。抑聽納之或失。然上下所當無隱。何患情之不通。且臣子苟欲自便。豈其義之爲大。矧予何負於爾。而爾有疑於予。當體予懷。勉安乃職。所乞宜不允。

權近辭免起復花山君。不允批答。

趙庸

省所上箋辭職事具悉。親喪固所自盡。子職當然。君命有所不行。予心是愧。事親雖孝。棄君非忠。奪人之喪。不得已爾。從君之令。其可廢乎。顧以眇躬。登玆寶位。不有賢者。其能國乎。要得忠臣。當求孝子。道統有自來矣。明學術者幾人。才難不其然乎。秉文柄者盖寡。卿以程朱之學。游夏之文。名振中華。德尊東土。可以秉史筆。可以格君心。不幸遭喪。難與接見。制禮作樂。誰辨情文。事大交隣。孰爲辭命。已踰三月。何待期年。故策卿爲本官。仍命起復。非莫之禁而不爲。是從之而不得。緣孝子之情則宜嘆事親之日短。緣寡人之情則不知事君之日長。卿雖無禦侮之材。而有治事之智。道德以爲己任。文筆盖其緖餘。今反以文墨自任曰。雖在衰絰之中。不廢文墨之職。卿以衰絰共文墨之事。則是冐㐫當吉。予以文墨命衰絰之人。則是加吉於㐫。吉㐫異宜。混淆則亂。節衰起復。移孝爲忠。違命終喪。不忠非孝。卿若外除麻葛。內抱悲哀。殷奠益虔。練祥無闕。旣補孝治。又振文風。勉從予懷。往就乃職。所請宜不允。故玆敎示。想宜知悉。

再辭不允批答

無名氏

省所上箋辭職事具悉。一國安危至重。大臣去就未可以輕。矧相遇之爲難。何欲退之遽忽。卿資材醇美。器度溫慈。生長世家。謹守謙恭之訓。討論經藉。深得義理之源。學旣通於天人。識能貫乎古今。在諫院則忠犯主怒。冠胄庠則望孚師模。進居喉舌而啓沃弘多。超登樞府而風猷益美。早參廟議。從容協贊於政機。再覲王庭。夷險不墜於臣節。天子賜康侯之接。士夫歎季子之行。嘉乃忠勤。優加遷擢。旣置之於省府。仍提之以憲綱。授朝庭耳目之官。爲國家腹心之寄。而卿屢陳讜直之言而弼成寡德。雅蓄淸修之操而儀表羣寮。顧常切寄任之心。何遽有退休之請。雖早爲乞身之計。難以曠風憲之司。於戲。置散投閑。卿之自處則善矣。繩愆糾繆。予之所望者誰歟。其體眷懷。復還職事。所乞宜不允。故玆敎示。想宜知悉。

權近請辭免本職。終考禮經節次。不允批答。

柳思訥

省所上箋辭職事具悉。粤稽古典。唐虞三代之君。莫不明道學以出治。其臣亦莫不明道學以補治。後之君臣。欲明道學者。舍六經何以哉。予自卽位。思得名儒。置諸左右。講綸經學。以淸出治之源。卿天資純粹。識度淵微。學該六經。靡不硏精。發前聖之蘊奧。爲後進之師表。而所著淺見錄,入學圖說。尤爲學者之指南。以故命爲宰輔。兼任講筵。又長更舘成均。兾聞性理之學。其論學之懿。豈惟有契於伊傅。筆削之法。已窺乎春秋。博約之敎。竊慕乎亞聖。當以毋不敬之學。思無邪之敎。朝夕納誨。啓沃予心。俾聞大道之要。卿之職也。豈可遽以疾病爲辭。夫天旣畀卿以斯道之任。必不斬卿以壽考之祺。卜筮之言。安足介念。先儒朱熹。以作書集傳。命之蔡沈。遂爲全書。今韓山李穡。亦以禮記付之於卿。考定節次。雖時異世殊。其師弟之閒。傳授之法。若合一契。夫豈偶然哉。且禮書掇拾煨燼。紊亂失序。誠宜考證。以貽後世。矧以卿之文學。贊襄之餘。猶可編次。奚待夫投閑置散而後乃爾。昔宋神宗命司馬光。編資治通鑑。以范祖禹,劉恕爲其僚佐。各有所掌而光精力折衷。共成一代之史。至今欽慕。予於卿亦若是矣。卿其展盡所蘊。參互考證。以成其書。旣不負師敎。又不負予意。豈唯有補於當時。殆將壽斯文於不朽。顧不偉歟。姑安厥位。以輔予治。所請宜不允。故玆敎示。想宜知悉。

成石璘乞退。不允批答。

無名氏

畏盈乞身。雖卿自謙之志。推誠圖任。實予願治之心。况人望倚賴乎老成。而風彩表儀於朝著。豈容退避。便遂優閑。惟卿命世雄才。經邦碩德。學貫天人之際。識通古今之宜。道合經綸。早登三事。功多翼亮。允符具瞻。肆惟寡躬。纘承洪業。再煩元老。以長百僚。果能於十年之間。盡布其平日之學。震撼擊撞之鎭定。辛甘燥濕之調和。勤勞百爲。終始一節。方藉壯猷之益著。兾盡庶績之咸煕。忽覽來箋。欲釋重負。卿之自處則善矣。予之所望者何哉。嗚呼。尙父惟賢。起佐文王之治。畢公已老。留爲周室之師。矧伊耆英。無愧前哲。宜強起而視事。毋托疾以固辭。

李稷辭判議政府事箋。不允批答。

無名氏

省所上箋辭職事具悉。昔在唐虞。元首股肱。都兪賡載。致治時雍。迨至商周。霖雨之命。補衮之章。輝暎方來。卿中和沈毅。宏博高明。出入勤勞。夷險一節。樹山河帶礪之勳。增朝廷九鼎之重。巍乎社稷之輔。燁然邦家之光。是用位冠論道之司。寄以經邦之任。未卽祗命。乃有控辭。孔子曰大臣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今豈不可爲。當止之時乎。雖以滿盈而自戒。正直乃神明之所聽。乃何方古君子服政之時。遽欲投閑謝事。而願效子房之封留哉。實非予與斯民之望於卿也。勉膺成命。毋欲牢讓。所辭宜不允。故玆敎示。想宜知悉。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