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七十一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五台山清凉国师澄观疏钞 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论 闽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十二)

○第九善慧地。初明大意。

【疏】所以来者。瑜伽意云。前虽於无相住中舍离功用。亦能於相自在。而未能於异名众相训辞差别一切品类宣说法中。得大自在。为令此分得圆满故。次有此来。

○言善慧者。摄大乘云。由得最胜无碍智故。无性释云。谓得最胜四无碍解。无碍解智。於诸智中最为殊胜。智即是慧。故名善慧。即下文中十种四无碍是也。庄严论云。於九地中.四无碍慧.最为殊胜。云何胜耶。於一刹那。三千世界所有人天异类异音异义问。此菩萨能以一音普答众问。徧断众疑故。此同下文。

○故所离障.离利他中不欲行障。有四辩故。四无碍障.分成二愚。前三为一。名於无量所说法.无量名句字.後後慧辩.陀罗尼自在愚。谓所说法是义。名句字是法。後後慧辩是辞。陀罗尼自在愚.通於上三。二辩才自在愚.即愚第四无碍。

○故所证真如.名智自在所依。谓若证得此真如已.於无碍解.得自在故。便成善达法器自在说法行。(【钞】庄严论云。四辩自在。成熟众生。即此经自在说法。无边总持。广受法行。即此经善达法器。)梁论云。由通上真如.得应身果。金光明中.得智藏三昧。皆一义耳。

【论】此地何故名为善慧。为此第九地行。同十住中第九法王子住。每与五位中第九位。并同法师位。善知众法。故名善慧地。

○次正释文。三分之内。初赞请分。

说此菩萨八地时 如来现大神通力 震动十方诸国土 无量亿数难思议

一切知见无上尊 其身普放大光明 照耀彼诸无量土 悉使众生获安乐

【疏】有十三颂。分三。初二如来现相。显说无功用行。无动之动。难思议故。特此现通。

菩萨无量百千亿 俱时踊在虚空住 以过诸天上妙供 供养说中最胜者

【疏】次十颂别赞。後一颂结请。别赞中亦三.初一菩萨供。

大自在王自在天 悉共同心喜无量 各以种种众供具 供养甚深功德海

【疏】次一天王供。

复有天女千万亿 身心欢喜悉充徧 各奏乐音无量种 供养人中大导师

【疏】後八天女供赞。於中二。初一供。余七赞。

是时众乐同时奏 百千万亿无量别 悉以善逝威神力 演出妙音而赞叹

【疏】赞中二。初一标赞。

寂静调柔无垢害 随所入地善修习 心如虚空诣十方 广说佛道悟羣生

天上人间一切处 悉现无等妙庄严 以从如来功德生 令其见者乐佛智

【疏】後六显辞。於中亦二。初二赞菩萨。通於八地。及说法主。

不离一刹诣众土 如月普现照世间 音声心念悉皆灭 譬犹谷响无不应

若有众生心下劣 为彼演说声闻行 若心明利乐辟支 则为彼说中乘道

若有慈悲乐饶益 为说菩萨所行事 若有最胜智慧心 则示如来无上法

譬如幻师作众事 种种形相皆非实 菩萨幻智亦如是 虽现一切离有无

【疏】後四双赞佛及菩萨三轮化益。此文云。菩萨幻智。後结云赞佛已。故文中通赞八九地。如月普现。前地有故。此法师位。随机说权实故。(【钞】如月普现者。偈云。譬如日月住虚空。一切水中皆现影。住於法界无所动。随心现影亦复然。从此法师下。即九地之德。下文广具。)文中三。初一身无心而普应。次二口随机而演说。後一喻结心常契中。既特云最胜智心。示如来法。权实明矣。故缨络经中说十种善。前九依三乘人各成三乘。第十名佛乘种性。谓初闻佛法。即发佛心。唯观如如。修佛智慧。终不为悲愿缠心。一向不起二乘作意。第九为悲愿缠心。故此云。慈悲乐饶益。明文若斯。云何不信。

如是美音千万种 歌赞佛已默然住

解脱月言今众净 愿说九地所行道

(【校】今众净纂要误作令众净。)

【疏】结请可知。

○第二正说分。先明地行。文有四分。一法师方便成就。谓此地能起辩才说法.名法师地。趣地行立。名方便故。二智成就。具能知法之智慧故。三入行成就达所化器之心行故。四说成就。称根正授故。四中初一入心。余皆住心。亦摄三位。至下当知。然第八地中。但净佛土。教化众生。此地辩才力故。教化众生。成就一切相。能教化故。一切相者。具上四分故。初分中三。初牒前起後。前得二谛等智故。次正显方便。三结行入地。今初。

尔时金刚藏菩萨。告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如是无量智思量观察。

○二正显方便。

欲更求转胜寂灭解脱。复修习如来智慧。入如来秘密法。观察不思议大智性。净诸陀罗尼三昧门。具广大神通。入差别世界。修力无畏不共法。随诸佛转法轮。不舍大悲本愿力。

得入菩萨第九善慧地。

【疏】文有十句。不离二利。论云。一一五三句示现者。初句利他。次句自利。故云一一。次五利他。後三自利。故云五三。示现之言。通上四段。初句依无色得解脱想可化众生。利益他故。化其令得大般涅盘。故云转胜。论主谓菩萨不求自灭。故作此释。然经既云更求寂灭。何妨自求。以七八九地。同得无生。八地得忍。寂灭现前。依劝起修。此求上品。名为转胜。即用而寂。真解脱故。若依此义。前二自利。亦可十句。俱通二利。於理无失。且依论解。二依未得究竟自利益故。复修习如来智慧。三依根熟菩萨。化入如来秘密。三密化益故。四依邪念修行可化众生。令观察不思议智。得正念故。谓观无念。见智性故。五依未知法众生转法轮。令得知故。即净陀罗尼三昧门。皆说法所依故。六依邪归依众生。具广大神通。令入正法故。七依信生天众生。令入差别世界佛净土故。上五中。一无证。二无行。三无解。後二无信。下三自利中。八依正觉内证智德。故修力等。九依转法轮外化恩德。十依无住涅盘断德。三得入下。结行入地。可知。(一法师方便成就竟。)

【论】以如是无量智慧思量观察。欲更求转胜寂灭解脱者。明第八地。入理智无功趣八升进如来佛果十力四无畏大用寂灭无功用故。复修习如来智慧者。明修八九地。於佛功用未自在故。入如来秘密法者。过思量修习所知而不作念普应万有。无休息故。观察不思议大智性者。是根本普光明大智也。性者。明智体也。性无依住。对根物而成大用故。净诸陀罗尼三昧门者。以无依住智。普应物而成大用。是正受总持义故。具大神通者。智随根应。名之为神。不往而体徧十方。名之为通。已下如文自明。已上是修第九地向。

○第二智成就。此下二三段。摄王子住。知法知根。皆法王轨度等故。且依智成。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善慧地。如实知善不善无记法行。有漏无漏法行。世间出世间法行。思议不思议法行。定不定法行。声闻独觉法行。菩萨行法行。如来地法行。有为法行。无为法行。

【疏】文中初总知三性。谓净染不二。不二即无记。(【钞】不二即无记者。不同前二。故云不二。净即是善。顺理清升故。染即不善。违理杂秽故。)後有漏下。展转别开。一於净法。开漏无漏。谓施戒等取相心修。与漏相应。名为有漏。无漏反此。二於无漏开出。见道已前名世。见道已去名出世。三即就上二世出世异名为思议。即世出世。名不思议。亦可於出世中。约教证二道。四彼有漏思议中。定能证入名之为定。为缘所动。名之不定。亦可佛性定有。余一切法皆悉不定。(四彼有漏者。以思议通於二义。今明定能证入。意取地前思议。故兼取有漏之善。言定能证入者。大乘之中。种性坚固。名之为定。为缘所动。名为不定。故仁王受持品云。习忍已前十善菩萨。有退有进。譬如轻毛。随风东西。是诸菩萨。亦复如是。虽以十千劫行十正道。发三菩提心。乃入习忍。亦常学三伏忍法而不可定名。是不定人。是定人者。入生空位。圣人性故。必不起五逆十重等。若通诸乘说。小乘忍心已去名定。余必不定。)五总上诸善。开出三乘。谓谛缘度等。皆通上四。故唯佛果一。是唯无漏等。而属菩萨乘果。(五总上者。三乘。皆有有漏无漏。世及出世。教证二道。定不定等。故云皆通。)六於三乘法中。示有为无为。依顺行故。此是善体。故後明之。谓灭谛缘性。彼岸真理。皆名无为。道谛缘智。能证修起。皆名有为。如来一切皆是无为。佛智有为。非极说故。涅盘令覆有为相故。三乘圣人.依此起行。依此差别。故名顺行。(三乘圣人下。释上论文。依顺行言。然有二意。一依起行。二亦依无为。成差别位。)(二智成就竟。)

○第三明入行成就。於中三。初总标章门。二依章广释。三总结安住。今初。

此菩萨以如是智慧。如实知众生心稠林。烦恼稠林。业稠林。根稠林。解稠林。性稠林。乐欲稠林。随眠稠林。受生稠林。习气相续稠林。三聚差别稠林。

【疏】有十一林。一众生心者。是总。故论云。依共。以通是下十染净共依故。菩萨依此而知。故名为依。下依义准之。余十是别。不出三杂染。故论云。依烦恼.业.生。生是苦果。今当第九。论释余七云。依共.染.烦恼染净等。依定不定时。谓次根等四.同是业。故名共。随眠.即烦恼种。名染。眠伏藏识。令心染污故。受生即生。如前已说。余二通三。故不出三也。二云何通。谓习气无别体。是染净等气分故。三聚但是约时定不定故。(【钞】上论七林。总有四节。一依共字。摄根解性欲四林。二染字。即随眠林。三烦恼染净等。即习气林。四依定不定时。即三聚林。四节皆合有其依字。初一後一有依。中二略无。以初依字。该於中二。若具.应云。依共。依染。依烦恼染净。依定不定时也。二云何通下。二别释二林。此句徵问。後谓习气下。释。)十皆名稠林者。多故名林。难知曰稠。论经十林。皆有行字。谓不正信义。故名心行等稠林。心行若绝。证信圆明。非稠林行。然此十名。多如发心品辨。而习气一.通於二义。一者残习。二者种子熏习。如下当辨。

【论】经云。此菩萨以如是智慧。如实知众生心稠林者。总举烦恼广多如稠林。皆由心起。无心即诸行稠林灭。大智如林。能普覆护一切众生故。烦恼稠林者。迷法界自性缘生。成等虚空界世界微尘数一切烦恼稠林。明烦恼广多。翳障如稠林。一达智境。便为万行功德稠林故。业.根.解.种性.乐欲.并可知。

○第二依章广释。文分九段。以解性欲。合一例故。今初心稠林。

此菩萨如实知众生心种种相。所谓杂起相。速转相。坏不坏相。无形质相。无边际相。清净相。垢无垢相。缚不缚相。幻所作相。随诸趣生相。如是百千万亿。乃至无量。皆如实知。

【疏】文三。谓总。别。结。别中略举十门.摄之为八。二三後二合故。一差别相。心意及识六种别故。此八缘境。许得齐起。故名杂起。又杂起者。必与所俱。极少犹有徧行五故。(【钞】第八名心。第七名意。前六名识。)二速转下二句。明行相。四相迁流故。速即是住。住体轻危。速就异故。转者是异。坏即是灭。不坏是生。故论经但一句。云轻转生不生相。论云。住异生灭行故。(论云。住异者。住释上轻。异释上转。生释於生。灭释不生。)三无形质者。第一义相。观彼心离心故。云何离。谓心身不可得故。身者。体依聚义。即同起信。心体离念等。四无边际。即自相。顺行无量境界取故。取境不同。故名为自。(取境不同者。此下疏释八识缘境。有同有异。前五转识缘五尘境。是现量故。第六意识缘一切法。通三量故。第七末那缘赖耶为境。是非量故。第八赖耶缘於三境。谓种子。根身。器世间故。亦现量摄。广如唯识。)上四相。初一是所相。二是能相。此二并心之相。三是心之空性。性相不同。合为心体。四即心用。此四并通染净。後四明净心随缘。由第五随烦恼缘成六七。随业生缘成第八。谓第五清净者。自性不染相。即自觉圣智。真妄所依。不空性也。染而不染。名自性净。次下二句.即不染而染。谓六垢无垢者。即同烦恼不同烦恼相。随缘有垢。性恒离故。七缚不缚者。同使不同使相。义不异前。但种现有别耳。八有二句。同名因相。随因受生故。菩萨以幻智愿力生故。余众生随业诸趣生故。(随因受生相。通释二句。菩萨以下。别释二句。幻所作相。同於摩耶大愿智幻耳。)

○第二释烦恼稠林。

又知诸烦恼种种相。所谓久远随行相。无边引起相。俱生不舍相。眠起一义相。与心相应不相应相。随趣受生而住相。三界差别相。爱见痴慢如箭深入过患相。三业因缘不绝相。略说乃至八万四千。皆如实知。

【疏】亦三。别中九句。摄为三种事。後七合故。(【钞】摄为三种事者。一即远入相。二难知相。三染相。)一远入相。乃至有顶故。此约四住现行。久者。无始常随故。(明分齐深。至於有顶故。四住拣於无始无明。现惑拣种故。)二无边引起者。难知相。言无边者。修习无量善根故。引起者。引起惑故。惑与善俱所以难知。即胜鬘中。恒河沙等上烦恼也。上明竖深。此辨横广。(无边引起者。论云。二难知无量善根等修业行故。余如疏释。言恒沙等上烦恼者。以善无边。一一善上。皆有烦恼故。亦即所知未尽。则无法之上而无惑也。)三俱生下七句。合为染相。即三杂染。谓此烦恼。亦与业生。二俱起故。即分为三。初三句当体明烦恼染。一俱生不离者。明随所缚。此句总明能所。所缚即妄心。谓惑与妄心。递共同事。故云俱生。生即是事。然离惑不名妄心。离心惑依何住。故迭共相依.名为不舍。二眠起一义者。是以何缚。谓使为能缚。使即随眠。起即现行。现行由使不得解脱。以现及种。同一惑义故。然下辨使。不必与现行俱。此中现行。必由於使。如有种子。未必有芽。若已有芽。必依种子。故云一义。三与心相应不相应者。是所缚事。事即真心。若被妄染。名与相应。是缚非解。心性净故.名不相应。示可解脱.二随趣下。有二句。约生明烦恼染。论云。身事生道界因故者。苦报集起。名身事生。上句是道因。下句是界因。(随趣下。谓就生杂染中。明於烦恼。先举论总释。从苦报下。释论。从上句下。以经对论道界因。道界因言.彰惑之过。)三爱见下二句。约业明烦恼染。初句明於三分中。业因障解脱故。言三分者。爱.是欲求中追求现报受欲行者。见.是邪梵行求。痴.是欲求中.追求现报习恶行者。故论云。无戒众生.为现少乐.习众恶行。愚痴之甚。慢通上三。而多属见。有求属生染所摄。故此略无。上三俱障解脱。过患难拔如箭入木。故外道得非想定.尚与见慢相应。上即论意。亦可见爱等通七识中烦恼。故云深入。下句明此惑随顺世间身口意业。不断起因故。结中八万四千烦恼。随好品自明。

○第三释业稠林。

又知诸业种种相。所谓善不善无记相。有表示无表示相。与心同生不离相。因自性刹那坏而次第集果不失相。有报无报相。受黑黑等众报相。如田无量相。凡圣差别相。现受生受後受相.乘非乘定不定相。略说乃至八万四千。皆如实知。

【疏】文亦三。别中十句。为九种差别。後二合故。初一道因差别。谓通说三性为六趣因。引业唯善恶。各有三品。二地已说。满业通三性。名言熏习。亦通三性。许为种因故。(【钞】引业唯善恶者。俱舍业品云。一业引一生。多业能圆满。释云。引业谓总报业。但由一业。唯引一生。若许一业能引多生。时分定业。应成杂乱。若此一生多业所引。应众同分。分分差别。以业果别故。注云。分分差别者。谓数数死生。多业能圆满者。别报业也。谓一生身圆满庄严。许由多业。譬如画师。先以一色图其形状。後填众彩。一色图形。喻引业一故。後填众彩。喻满业多。是故虽同禀人身。於其中间。有支体色力。庄严缺减。满业通三性者。唯识第八云。然诸习气。总有三种。一名言习气。谓有为法。各别亲种。二我执习气。三有支习气。下二习气。六地广明。其名言习气。问明已释。为明三性。故复重举。论释名言习气云。名言有二。一表义名言。即能诠义音声差别。二显境名言。即能了境心心所法。随二名言所熏成种。作有为法各别因缘。彼疏释云。名言熏习.即三性法各自亲种。表义名言.即能诠义音声差别者。拣无诠声。彼非名故。然名乃是声上屈曲。唯无记性。不能熏成色心等种。然因名起种。名名言种。谓因於名。令心了知而成种故。今经从因起之义。乃显境名言。故云许为因种。)

【论】经云。又知业种种相者。都言之也。所谓善不善无记。善不善可知。无记者。有二种。一不记善不善。及昏沈睡眠。是不善无记。二三昧正受。心境俱亡。正智现前。但为众生转正法轮。於其自他。无法可记。故云无记相。

【疏】二有表示等者。自性差别。然论经此句云。作未作相。此则并以思为自性。故论云。此有二种。一筹量时。此在意地。唯有审虑一种思故。释未作义。二作业时。释经作字。有决定思。若在身语。唯发动思。成唯识云。动身之思。名为身业。发语之思。名为语业。然今既云有表示等。即表无表业。各通三业。表则三皆是思。无表则非心非色。或说色收。义如别说。(【钞】云自性者。造作之义。是业自性。论初释中。但云自性差别。然今既云下。但顺经文。而非论意。表即表彰。相可见故。无表反此。俱舍业品偈云。此身语二业。俱表无表性。释曰。论释此二。其文繁广。今当略示。初立有宗正理云。身表许别形。故形为身表。如合掌等。许有别形。形即是表。表善恶故。表即是业。此之形色。依身起故。名为身业。次破正量部云。非行动为体。行动即是有为。有为刹那後有尽故。此之灭法.更不待因。身表是果.果必待因。故论主次复破有宗云。形色亦非实。有应二根取。谓依多显色。假立长等。无别极微。故假非实。若言有实。显是眼境。形可身取。今显即形。应二根取。形虽是表.而非是业。业是思故。依身行门.故名身业。次立语云。语表许言声。谓且许之。以其言声为语业体。业体亦以发语之思以为语业。语门行故。语之业故。则分同大乘。言无表者。俱舍云。无表虽以色为其性.如有表业。而非表示。令他了知。故名无表。又颂云。乱心无心等。随流净不净。大种所造故。由此说无表。然上依小乘。唯识论示正义云。然心为因。令识所变.示色等相。生灭相续。转趣余方。似有动作。表示心故。假名身表。然因心故。识变似声。生灭相续。似有表示。假名语业。释曰。唯识但约心变。即异小乘。次明无表云。表既不实.无表宁真。然依思愿善恶分限.假立无表.理亦无违。次约大小二乘对辨。然俱舍意。唯身语二.具表无表。而唯识意。无表既依表上假立。是故疏云。表则三皆是思。若以非色州心而为无表.则意亦有矣。故瑜伽五十三云。云何表业。略有三种。一染污。二善。三无记。若於身语意十不善业道。不离现行增上力故。有身语表业。名染污表业。所治三也。若即於彼誓受远离所有身语表。名善表业。此身语善表也。若诸威仪路工巧处一分所有身语表业。名无记表业。此身语无记表业。若有不欲表示於他。唯自起心。内言思择。不说语言.但发善染污无记法现行意表业。名意业。释曰。此显意业。亦具三性。自能晓了。我今造作如是事业。别表於後。意俱之表。名为意表。意为无表。如理思之。故知大乘。三皆有表。广如别章。【校】唯自起心内言思择。言.嘉兴藏作意。与瑜伽合。)

【论】有表示无表示相者。明有表业者。或有业。因有表示生。即因有前境。可见闻觉知。由心取彼以成业种。或有业种。外无表示。由心横念。自计成业相。

【疏】三与心同生不离者。方便差别。心共生熏心。不别生果故。谓此业思。与等起意识共生。随其善恶生已。即熏本识。成名言等种。种似能熏。故云不别生果。即不离义。(【钞】方便心业者。心为起业之方便故。经云。与心同生不离者。业共心生。生已不离。此言业行常依心王也。与等起者。俱舍颂云.等起有二种。因及缘刹那。如次第应知。名转名随转。引论解释。已如六地。然今此中。正同缘等起也。与所起业同刹那故。故云意识共生。言随其善恶生已。即熏成名言等种者。此文影略。若善恶熏。即成业种。意识等熏。成名言种。由上意识共生故。然要由业熏。心方成种。故云尔耳。疏中等言。等於业种。言种似能熏。亦有二义。一似善恶。恶生苦果。善生乐果。二似名言。所熏第八.成异熟种。能熏七识等。成名色等种。上二并言不别生果。言即不离义者。结归於经。谓业种不离心。得果不离种也。)

【论】与心同生不离相者。明业由心起。心即是业。如镜中像。业所报果。是心影像。心亡境亡。

【疏】四因自性等者。尽集果差别。谓无始业因。以是有为故。自性刹那坏。故云尽。此显非常。而得持至果。功不败亡。故云集果不失。此显非断。前念虽灭後念续存。故云次第。亦是因即顿熏。果则次第。如识等五也。(【钞】前念虽灭下。释经次第【校】第.纂要及南藏续藏金陵本误作序。兹据嘉兴藏改正。与经合。之言。然有二意。一即就上因灭果生以明次第。二亦是因即顿熏下。唯就果中以明次第。如六地明。)

【论】因自性刹那坏而次第集果不失相者。明作业由迷自性。虽作妄业。忽起还亡。虽不常系在前。所集果报。一一不失。自非正智现前。诸业便为智用。未可脱也。

【疏】五有报无报者。论云。已受果未受果差别。过去生报业。现在已受.名为有报。後报未受.名为无报。非谓全无。更有一理。谓已悔之业。则许无报。有报可知。(【钞】论云等者。此句明业得报迟速。言过去生报业。现在已受者。且约一相。随近以明。若今世受。更是前前所造之业。即亦得是後报之业。名为已受。是则後报之业。已润有报。未润无报。亦应云。已熟已受。未熟未受。更有一理者。上是六地缘生中护外三过中。此通业无报难。上论答曰。业有三义。故不受报。一未造。二未润。三得对治。前即第二义。今即第三。未造之业。即前无作是也。)

【论】有报无报相者。三界众生。及二乘。并净土菩萨皆是有报相。唯一乘佛果。染净心亡。不依果报。但为随众生乐欲。随物现形。似如意摩尼。与物同色。无自性。无他性。为本来与一切众生同其一心。任彼心所见。达者法自如是。非作用往来故。

【疏】六黑黑等众报者。对差别。谓四业相对。成差别故。初二黑白相对。後二漏无漏相对。言黑黑者。即四中初一因果俱恶故。又因果俱与无明相应故。即三涂业。等者。等於余三。谓二名白白业。因果俱善故。俱与智明相应故。即色界善业。三黑白业。即欲界善业。因中善恶杂故。受报亦爱非爱杂。四非黑非白业。谓诸无漏业。无异熟故。对上黑白二业。立双非名。言众报相者。上三有报故。论云。业集成就故。若俱舍意。其黑白业。约相续说。以无一业。及一异熟。是黑亦白。互相违故。言相续者。谓或意乐黑。方便白。如为诳他.行敬事等。或意乐白。方便黑。如愍弟子.现粗语等。若以义推。正以谄心而行敬事。亦可同时。余广如杂集第八。俱舍十六。(【钞】初二等者。释论对字。然其论经。具有四句。云黑业。白业。黑白业。非黑非白业。论释云。黑业对白。白业对黑。不黑不白对二业。二业即是第三黑白业也。後二漏无漏相对。漏即亦黑亦白业故。)七如田无量者。因缘差别。谓识种为因。业田为缘。随田高下等殊。令种亦多差别。故论经云。业田无量相。(因缘差别者。彰业能为缘。容因种故。随田高下者。上句单约喻。下句双含法喻。又云。令种差别者。且约喻明。如谷子随田肥瘦。非令种谷而生豆芽。若约江南为橘。江北为枳。则亦少有变种之义。然名流类。非全差别也。若约法说。识种无异。由业善恶。识招苦乐。即令种异也。)八凡圣差别者。即已集未集差别。出世未集。世已集故。(出世等者。约凡未能集圣法故。以释经文凡圣差别故。)九十二句。定不定差别。前句明三种时报定不定。谓现作.现得报。名现受。现作.次来生获报。名生受。现作.第三生去.方得报。名後受。(然此三受略说有三因。一由於因。如於佛僧.慈定.灭定.及无诤定.见修道出.作供养者。得现乐报。於父母王等作损恼业。得现苦报。二由业体。如不动业。得乐生报。五无间业。得苦生报。三由行愿。多福之人.罪得生报。现世轻受。疾得菩提故。多罪之人.都无现报。以造重恶.趣生报故。诸相好业.皆得後报。不可一生即成佛故。又诸轮王多受後报。劫减修因。劫增受果故。)第十句明乘非乘定不定。乘即三乘。唯修自乘业名定。乍修此乘。复修彼乘。名为不定。非乘谓世间。无运出义故。定者难度。不定易度故。(定者下。此约非乘及与二乘。各於自分已定。大乘若定。更不须度。是故不言定者易度。)结中亦言八万四千者。惑因既尔。所起之业亦然。根等诸门。皆成八万。翻此。即显波罗蜜门三昧门等。(根等诸门者。由惑有业。惑有阶降。业亦如之。或依根有胜劣。性有差异。解有浅深。欲有轻重。各成八万。言翻此即显等者下。明能治。一一惑等。皆到彼岸。穷理尽性。即是八万四千度门。若於惑等寂妄不动。即是八万四千三昧。若於惑等一一无覊。即八万四千解脱。)

○第四释根稠林。

又知诸根软中胜相。先际後际差别无差别相。上中下相。烦恼俱生不相离相。乘非乘定不定相。淳熟调柔相。随根网轻转坏相。增上无能坏相。退不退差别相。远随共生不同相。略说乃至八万四千。皆如实知。

【疏】於中二。先别。後结。别中十相。为九差别。一说器差别。谓说法所授之器。信等五根。有下中上故。亦是钝中利。谓於教理。受有迟速。及多少故。(【钞】受有迟速者。钝者迟少。利者速多。中者水鴈之间。浅深亦尔。)二根转差别。过未为先後际。现在已定。两望论差。谓前上中下根。於三际中。互望转变。若後转为中上。前根则下。後转为下。前根则增。是差别义。不转则平。是无差别。三三性差别。谓约菩萨等三乘根性相形。为上中下故。不同第一通於三乘。(三乘根性者。小乘为下。缘觉为中。大乘为上。亦犹羊鹿牛形之大小也。)四烦恼染差别。谓喜乐等五受根。随贪等烦恼得增上故。(谓喜乐者。喜乐生於贪。忧苦生於瞋。舍根生於痴。後於此类烦恼而有胜用。故名烦恼染根。)五六二相。明定不定差别。初句乘非乘。皆约熟不熟明。大乘中熟者定。不熟者不定。小乘中熟者不定。可转向大乘故。不熟者定。各随自乘而解脱故。若世间非乘。熟者不定。可化入道故。不熟者。报已定故。且暂舍之。即离世间中。待时方化清净舍也。後句淳熟调柔。一向是定。(大乘中者。前章约业。明定不定。今此约根。居然自别。又前定不定明难易度。今此约熟明定不定耳。即离世间者。彼有十种清净舍。然有二类待时。今皆当之。一以第四云。於法器众生。待时而化。於无法器。亦不生嫌清净舍。释曰。今但用法器待时。二第九舍云。或有众生。根已成熟。发生慧念。而未能知最上之法。待时而化清净舍。今全用之。是以疏云。且暂舍之。)六随根网轻转坏者。顺行差别。此知眼等根顺行境界。得增上故。於中有三种顺行。一依身顺行。谓六入展转迭共相缚。如网鱼鸟.不得解脱。故云根网。此行内境。二生灭顺行。谓体是有为。生住不久。故云轻。易可异灭。故云转坏。三观行取相顺行。此行外境。即论经云取相。今文阙此。或网中收。(一依身者。此论语倒。云身依顺何行。今疏正用。谓六入者。如意识徧缘於六根中根法随识。亦行六中。眼见自身。耳闻自声。声身并在内根所摄。由根随识。缘於眼根。令根被缚。不得解脱余例可知。故云展转。二生灭顺行.此言是倒。若正.应云。顺行生灭。根与心王.相随染污.故顺生灭。易可异灭者。以生住释轻。以异释转。以灭释坏。三观行顺行者。以觉观心。行六尘故。或根网中收者。六根取於六尘。根网尘也。六尘引於六根。尘网根也。故其根网。摄论取相。)七声闻净差别。望凡夫。二乘行增上故。以二乘根。由灭障能成。故烦恼无能坏。(七声闻净下。下二约人。今初声闻。言望凡夫二乘行增上故者。然论下重释云。声闻净者。行增上。灭障能成故。今疏取论释经。此上释增上。谓二乘净相。(【校】相.应从嘉兴藏作根。)对望凡夫。不求涅盘。今能求故。故於出世。得增上也。从以二乘根下。释无能坏。兼释论中灭障能成。)八菩萨净差别。此通三种退不退也。(八菩萨净者。即大乘根。三不退。大(【校】大.嘉兴藏无。)者。即位.证.念也。)九远随等者。示一切根摄差别。谓三无漏根。总摄诸根。三者。一始行。即未知当知根。二方便。即已知根。正在修道。故名方便。三报熟者。即具知根。谓前信等。共三无漏根生。而随优劣三位不同。自始至末。故名远随。此之三根。於修无学涅盘得增上故。(从谓三无漏下。疏释论文。初修为始。正行善巧为方便。究竟名报熟。配三无漏。义见上文。谓前信等下。以论会经。释不同远随之言。其信等共三无漏根。释共生义。根与法行。相应起故。而随已下。释不同义。自始至末下。释远随义。此之三根下。释成根义。以胜用光显增上名根。)此上九中。初二约信等。三五七八.并约三乘。通於诸根。四约五受。六约眼等。九约三无漏根。二十二根。已明十九。男女命根不足可辨。余如俱舍根品。粗说即然。细分无量。故结云。乃至八万四千。

○第五例三稠林。

又知诸解软中上。诸性软中上。乐欲软中上。皆略说。乃至八万四千。

【疏】三稠林。谓解.性.欲。此三与根性相顺入。举一可反三隅。故皆略例。(【钞】然解性欲三.略如十力章。广如发心功德品。言性相顺入者。依根生解.依解成性。依性起欲。皆悉相似。名为相顺。义理相参。名为顺入。以此例根。更不广说。)

○第六释随眠稠林。

又知诸随眠种种相。所谓与深心共生相。与心共生相。心相应不相应差别相。久远随行相。无始不拔相。与一切禅定解脱三昧三摩鉢底神通相违相。三界相续受生系缚相。令无边心相续现起相。开诸处门相。坚实难治相。地处成就不成就相。唯以圣道拔出相。

【疏】先总。後别。总中晋及论经。皆名为使。论云。随顺逐缚义故。如世公使。随逐众生。得便系缚。即是随眠。眠伏藏识。随逐缠绕故。此唯约种。不同小宗。别有十二句。论摄为二。前六明何处随逐。後六明以何随逐。今初为五。一合初二句。约心明处。初句於报心随逐。正显眠伏藏识。即久安眠处。而言深者。无始来有。微细难知故。下句於非报心随逐。即转识分别事识。不离现事而生。故但云心。即暂回转处。(【钞】今初为五者。一约心明处。二就果明处。三就位明处。四就时明处。五约行明处。今初。言报心者。异熟赖耶。总报体故。微细等义。频见上文。不离现事者。故唯识等。名前七识为异熟生。非是报体。酬昔心种。不得名报。而七识皆依第八。托缘现起名不离现事。种随现起。或有或无。名暂回转处。如人假寐。不必本房。【校】就果.嘉兴藏续藏作就界。与疏及探玄记合。)二相应不相应者。约三界明处。唯与当界心相应。不与异界心相应故。三久远随行相者。约地明处。论云。随顺乃至有顶故。然有顶之言。通有二义。一至金刚之顶。二至三有之顶。今取通大小义。直云有顶。论经但云远入。今云久远。亦无始来。上至九地顶故。(九地之言。亦通二义。对上三有之顶。即三界九地之九。谓欲界。四禅。四空。应为九耳。若顺前.(【校】前.纂要误作後。据嘉兴藏改正。)义。即善慧地。第十当其断尽位故。)四无始不拔相。此约时明处。处既无边。时亦无始。唯智能怖随眠怨贼。既未曾有闻思修智。故不能拔出。五与一切禅定等者。此约行明处。由随眠随逐。令世间禅定等。不能灭爱见等心。不能随顺正修行故。名为相违。故下偈云。禅定境排仍退转也。後三界下。明以何随逐。即显随逐之相。由此相故。名为随眠。此有六种。一於上三有不断随逐。所以三有不断。相似相续者。由有此使作系缚故.如世眠者。不能起牀。(後三界下。明以何随逐中。除第四句。彰随眠体虚。余五亦就前处以明随逐。而文不次。一即就前第二约界明处。以明随逐。不断即是随逐之相。)二远时随逐。即於上无始时。令心相续。现起无边。如世眠者。梦心相续。(以辨随逐。即经令无边心相续现起相。)三开诸处门者。一身生随逐。谓於前一身之上报非报心明随逐也。如世眠者。梦中见闻。於中二义。一令眼等诸根门集生六种识时。使与同生。故云开门。此明外逐方便心。二论云。及阿赖耶熏故。此明内熏报心。论经门字下。更有集字。即阿赖耶集起之心。然是诸处通依故。今经义含耳。(三开处门.即於第一约心明处。以辨随逐。集生六识。即随逐相。余如疏文。但言今经义含者。诸处之中。意处摄赖耶故。)四坚实难治。即不实随逐。谓修禅等时。不得真实对治故。不实坚实。如世重眠。不得重触大声。无由起故。(四坚实下。彰随眠体虚.不就前处。)五地处等者。微细随逐。此於上有顶处九地中。六入处烦恼身随逐故。然九地有二义。一约三界九地。虽并成就。细故不知。成处多少。名不成就。如世眠者。梦中谓觉。二以善慧为九地。十地犹有。故名微细。不成就者。此地中分有断除故。故下偈云。金刚道灭方毕竟故。(五地处者。五即就前第三约位明处以辨随逐。言九地中六入处者。以论经云。地入随顺不随顺相。论释云。九地中六入处烦恼身随逐故。释曰。身即体也。然九地下。是疏释论。对二有顶。存二九地。二约善慧九地中。就所知障种。十地犹有等觉二愚。从入地来。地地双断。故於九地。已断十八。故云此地分有断除。次引金刚方毕竟。双证上二。金刚方毕。明十地犹有。既言方毕.明九已有除。又约烦恼障种。金刚顿断。亦成於经。地地之中。皆有成就义。)六离苦随逐。谓唯无分别智。出世间圣道。方能拔出。如眠得触。(六离苦随逐者。此就前第五约行明处辨随逐义。唯以出世圣道方能离者。则反显世间之道。诸定等不能离也。故论云。余行不能离故。此以不能离。即随逐相。前第五中。以有成就为随逐相。)

○第七释受生稠林。

又知受生种种相。所谓随业受生相。六趣差别相。有色无色差别相。有想无想差别相。业为田。爱水润。无明暗覆。识为种子。生後有芽相。名色俱生不相离相。痴爱希求续有相。欲受欲生无始乐着相。妄谓出三界贪求相。

【疏】受生稠林。於中十句。先总。後别。论通为八。一.身种种。谓形类多故。二.业因种种。(【钞】第七受生稠林。论通为八者。八中前七。对因显果。後一约对後苦。彰能生集。就前七中。摄为三对。谓初二。次三。後二。其三对中。皆初当相论生。後对因说生。就初对中。一身种种。当相论生。二业因种种。对因辨生。由业不同。故生成种种。)三.住处种种。四.四五二句。色想上下种种。五.同外色因种种。谓田等。取外同喻故。(第二对三句中。前二句当相论生。三.住处种种。非唯六趣。一趣之中。无量处故。四.四五二句。色想上下种种者。今经二句。为论中一句。经云。有色无色差别相。有想无想差别相。二界有色。无色界为无色。无想天为无想。余皆有想。而言上下者。以无色为上。有色为下。无想为上。有想为下。应更有非想非非想。亦无想收。而论但云。色想上下。故远公问云。无色云.何得为色中上下。释云。彼无粗色。有细色故。又问。无想云何得为想中上下。答义同前。意云。彼无粗想。有细想故。余如初地中辨。五.同外色种种。即对因辨生。以举过业之因。显有芽故。广如六地。)六.自体种种。名色与识俱生。相依不离。是报自体故。七.本顺生因种种。谓痴爱为本。顺生求有。令有续故。(第三对中。六自体种种。即当相论生。亦如六地。然有体唯名。有体唯色。有体具二。故云种种。七本顺生下。即对因辨生。此上论文谓痴爱下。疏顺论释。若远公云。论中语倒。若正。应云。顺本生因。为现在之生本因痴爱。依今生上。还起痴爱。故云顺本。亦不违理。)八.末後二句。集苦谛种种。谓三求不同。皆是集因。但集苦果。故云种种。上句显欲有二求。欲受即欲求。贪爱共取。追求不已故。欲生即有求。爱生三有。自得胜身。复摄眷属故。言无始乐着者。显上二求之过。下句即邪梵行求。由心取着故。不知三界轮回。贪求三界大小无量之相。妄谓涅盘。谓或拍腹为道。或计无想非想为涅盘故。(八末後下。约对後果彰其生集。故名集苦谛种种。谓三求下。疏取论意。以为解释。於中先总释论名。後上句下。别消经文。先释上句。二求言欲受者。受即乐受。欲生五欲.增取追求。招於当苦。言欲生者。体即是想。取三界胜相而欲生故。下句即邪梵行求中。初总明。此言轮回。即论往来上下。次贪求三界下。别说。小即欲界。大即色界。无量即空识二无色。并如八地。妄谓涅盘。总相而说。或谓拍腹。即檀提婆罗门。拍腹唱言。我身即道。是计欲界为道。无想.即计色界为道。非想.即计无色界为道。则上二无色。亦在其中。二界偏举此二天者。外道多计为涅盘故。然论经云。贪着三界。想出想故。而论以无想天释经想字。意云。彼有细想。外道妄计以为无想。有想谓无。云想出想。成实论中。亦谓无想天。但无粗想。而有细想。故论结云。外道妄计。谓出有轮。故知三求。但增集因。展转招苦。【校】於中先总释论名。於纂要及南藏续藏金陵本误作论。兹据嘉兴藏改正。)

【论】欲受欲生者。於一切名色.常有欲受。有受故.即有生也。爱为生根。照心无体。即境无所起。心境总无。业体便谢。唯普光智。无暗无明。即无明灭.十二虚妄缘灭。唯法界无碍智悲自在缘成也。

○第八释习气稠林。

又知习气种种相。所谓行不行差别相。随趣熏习相。随众生行熏习相。随业烦恼熏习相。善不善无记熏习相。随入後有熏习相。次第熏习相。不断烦恼远行不舍熏习相。实非实熏习相。见闻亲近声闻独觉菩萨如来熏习相。

【疏】亦先总。後别。总云习气。既通二义。不可局於罗汉余习。虽标习气。别中皆言熏习。(【钞】初标章中。即余习熏习而为二义。标章通故。故唯识第二云。内种必由熏习生长。亲能生果。是因缘故。外种熏习。或有或无。为增上缘。所办成果。必以内种为彼因缘。是共相种所生果故。)熏谓熏灼。如外香气。习谓习学。唯约有情。习必能熏。以成气分。故云习气。即赖耶识以为所熏。以恒住一类。是无记性。可受熏故。前七转识以为能熏。由有生灭。势力增盛。有增减故。能所共相和合。故名熏习。此如摄论。及唯识第二。若依起信。真如亦能内熏。佛善友等以为外熏。内外和合。以成气分。前中虽闻教等。亦因识能领受。故判识为能熏。今并通此。别中十种差别。一与果现在非现在差别。谓过去善恶业因。与今现果同起名行。不同起名不行。如人行施。今得人身。亦常好施等。此即因习。二随趣熏者。道熏差别。如从天来。今犹鲜净。广明道习。如大威灯光仙人所问经。此即果习。上二皆是对过说今。(大威灯光仙人者。彼云问疑经。此仙为首。广有问答。末後诸仙同问此义。云众生业持。犹如流星。各各别异。云何得成真实聚集。下取意引。佛言。无时方处而持得聚集。过一乘已。若菩萨地中。方得聚集。无余涅盘中方得聚集。如百川归海。又云。我虽说烦恼平等中得聚集。亦非聚集。如风吹虫。聚在一处。风息还散。众生亦尔。业风吹聚。地狱饿鬼等处。业尽还散。又问意云。先同在六道。後人中相遇。云何得知先来聚集。佛言。大仙人。所有众生。若相见时。心不欢喜。生瞋结恨。或时头痛。或时失禁。大小便利。当知是辈。已於先世地狱之中。曾聚集相。又问。若先世曾在畜生中。百千万身一处者。云何可知。佛言。彼生人中。各相见时。结成瞋怨。常觅其便。我当何时觅得其便。即畜生中曾聚集相。若饿鬼中来。常乐臭秽。复多贪食。设欲与他。心不去离。生恼贪着。或复见彼富贵势力。心生嫉妒。复常欲得彼人财物。若有先世同在人中。曾共一处者。於现世中。若相见时。更生欲心。若有先世共在天中。若相见时。各以眼道。远相摄取。共相眷爱。仙人闻此。称赞如来。是一切智。)三随众生行者。亲近众生熏差别。此是缘习。故宜远恶近善。慎所习也。所以昔王不立廐於寺。而立之於屠。(三随众生行者。此下三句。现望现在以说习气。所以昔王下。即智论文。谓此王有象。可以敌国。每有怨敌。庄严器仗。无不尅胜。後敌国皆惧。久而无敌。遂於寺中。立廐养之。久闻僧众礼念熏心。驯善成性。後有邻国。兵众相侵。严象敌之。都不肯敌。其王忧愁。虑其国败。智臣白王。此象久处精舍。见闻善事。与之化矣。可处屠坊。令常见杀。後未经久。恶心还起。畜生尚尔。况复於人。近善不善。近恶不恶。)四随业等者。功业烦恼熏差别。功业者。释经业字。谓是起作事业。拣非业因。如锻金之子。宜教数息等。烦恼习者。如人喜眠。眠则滋多等。(四随业下。四五二句。约因说习。第四约於作业之因。第五约於善恶之因。如锻金之子等。明法品已引。庄严经论说。舍利弗。错教弟子。一白骨观。一数息观。经历多年。各不得定。以是因缘。即生邪见。言无涅盘无漏之法。设其有者。我应得之。何以故。我能善持所受戒故。我於尔时。见是比丘。生邪见心。即唤舍利弗而诃责之。汝不善教。云何乃为是二弟子颠倒说法。汝二弟子。其性各异。一是浣衣。一是金师。金师之子。应教数息观。浣衣之子。应教白骨观。以汝错教。令是二人。生於恶心。我於尔时。为是二人。如应说法。二人闻已。得罗汉果。是故我为一切众生真善知识。非舍利弗及目连也。释曰以此文证。明是工业之习。非业因也。业即下善恶是耳。如人喜眠者。即涅盘十九。大臣皆为闍王说此偈曰。若常愁苦。愁遂增长。如人喜眠。眠则滋多。贪淫嗜酒。亦复如是。)五善不善等者。善业等熏差别。此业即是业因。以是善等三性。望来果称业故。如久行施者。施心转浓等。上三唯约现世以明习气。六随入後有者。中阴熏差别。中有。即是本有後故。如梵行人。至中有内。亦无染欲。(中有者。以经文随入後有。论判为中阴熏故。故俱舍云。本有谓死前。居生刹那後。则本有即是今身。未至当有。於二中间。说为中有。俱舍云。死生二有中。五蕴名中有故。)七次第者。与果次第熏差别。谓修善恶业。於後有位诸趣之中。受果次第。习亦与果次第无差。上二约现望後以说熏习。(七次第等者。此言後有。即当本有也。远公释次第云。中有。能与生阴之果为方便故。名为次第。疏意云。如在因中。先多作善。後则兼恶。後与果时。初即多乐。後便有苦。先苦後乐。义亦准之。则受果时。如因次第。上二约现者。第六现望中阴。第七现望当有。)八不断等者。离世间禅因熏差别。谓诸无漏定。名离世间禅。修学无漏.即是彼因。由未断烦恼。虽修无漏。亦为烦恼牵。烦恼随至无漏。名为远行。行亦入义。九实非实者。同法异外道行解脱熏差别。同法释实。即三乘。同佛法故。异外道释非实。在佛法外。故名为异。行者。上二之因。解脱者。上二之果。各有熏习。好习本法故。曾修小乘。今虽学大。先发小习。余可准知。此即邪正双明。约修证说。亦含三乘余习之相。(九实非实下。後二约人。亦含三乘者。智论第三云。譬如香在器中。其香虽去。习气故在。如人被缚。初得脱时。身犹不便。如毕陵伽骂恒河女。亦第二论。舍利弗瞋。亦当第二。谓身子为上座。罗睺罗瘦。佛问其故。彼说偈云。若人食油则得力。若食酥者得好色。食麻滓者无气力。大德世尊自当知。佛问。谁为上座。答。和尚舍利弗。佛言。舍利弗食不净食。令日中炙。後复令止。不肯归。已炙不合止。佛遂引昔为蛇伤王。呪师设火坑。令其欶毒。若不欶者。当入火坑。彼自思惟。我已能吐。云何更欶。遂投身入火。故其瞋习。至今不已。其大迦叶舞。即智论四十七。余如第二疏钞。)十乘熏差别。唯就於正。约其见闻。故法华安乐行。令不亲近二乘。恐习成种故。

【论】见闻亲近声闻独觉菩萨如来熏习相者。亲近二乘。厌苦修空。舍大悲习。亲近菩萨。修空破我。成大慈悲习。亲近如来。成就根本普光明智。圆该法界。具普贤行习。

【疏】上来十种。前七约时。三世三有。互望明习。通於善恶。八明恶随於善。後二约人。种种习气。皆能了之。令成如来无习气之习气智故。

○第九释三聚稠林。

又知众生正定邪定不定相。所谓正见正定相。邪见邪定相。二俱不定相。五逆邪定相。五根正定相。二俱不定相。八邪邪定相。正性正定相。更不作二俱离不定相。深着邪法邪定相。习行圣道正定相。二俱舍不定相。

【疏】亦先总。後别。论通为五。总即第一有涅盘法.无涅盘法。三乘中一向定差别。无即邪定。有即正定。各於自乘定故。离此不定。论略不释。此就种性约位。以明外凡无涅盘。三乘圣人定有。内凡不定。又约一期久远。非究竟无。(【钞】第九三聚林。论通为五者。一约生死涅盘之果以分。次二偏就生死之因。後二偏就涅盘之因。又约一期下。拣法相宗无性之义。)二善行恶行因差别。此约解惑以分三聚。谓正见是善行因。邪见恶行因。二见定起二行。名之为定。言二俱不定者。无正慧决择。又不拨无因果。率之则可清升。任之则便鄙替。故曰不定。下不定仿此可知。故论皆不释。三恶道善道因差别。此约行业以辨。四外道声闻因差别。此约位以分。翻彼八正。名曰八邪。外道邪位定。正性离生。圣人位定。已入见道故。前三善根.则名不定。五菩萨差别。此约修大乘者得失以分。着邪是失.所谓六蔽。圣道为得.即六度等。

【论】所谓正见正定相者。但正见即有正定。正见者。思亡智现。正邪见尽。定乱总无。无得无证。无生无灭。名为正见。心称此理.名为正定。反此。有作有为。即为邪定。习行圣道正定相者。明修诸法空.无相无性.无作作者。名为圣道。其心不与生灭和合。名为正定。又修四圣谛。名为圣道。修於八禅。入九次第定。名为正定。九次第定者。名灭尽定。此灭定者。有四种灭定。一声闻灭定。以四谛观识心。灭现行烦恼。及智亦灭。二缘觉灭定。十二缘灭。现行烦恼灭。智亦灭。三权教菩萨。观四谛。十二缘。明苦。空。无常。无我。无人。无众生寿者。性相空寂。都无所缚。行六波罗蜜。生於净土。或以随意生身。住於娑婆。或言以慈悲。留惑住世。设入寂定。但随无相理灭。不得法界大用灭故。四如一.乘菩萨。依如来普光明智发心。但达根本无明。是一切诸佛根本普光明智。以此大智。以为进修之体。所有寂用。皆随智门。一身寂.多身用。多身寂.一身用。同身寂.别身用。别身寂.同身用。如是同别。寂用自在。等空法界。无碍重重。如海幢比丘是也。不同三乘。以一切法空为进修十地之体。或以无性之理为十地之体。是三乘极果故。二俱舍不定相者。正邪俱舍。无定无乱。方始应真。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七十一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