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济缘记三之五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四、立正义

四、正义中。问:下列三宗,何为正义?答:若对两论,诸师谈体未有指归,则通指三问;若准后问,如正义论熏本藏等,则别指圆教。

夫戒体者何耶?所谓纳圣法于心胸,即法是所纳之戒体,然后依体起用,防边缘非。今论此法,三宗分别。

示三宗中,初科。初略示体貌。纳是能受心,圣法即所受戒。能所相冥,心法和合而成于业。揽法为业,为道基本,故名戒体。体充正报,心为总主,故云心胸。初受,则心为能纳,法为所纳;受已,则法为能依,心是所依。问:即法是体,法、体何分?答:若望未受,但名为法,体是无情。若加期誓,要缘领纳,依心成业,此法有功,乃名为体。是故言法未必是体,言体其必是法。如药丸喻,药味各别,如戒法也;和合成丸,如戒体也。丸非他物,即药成丸。虽异而同,虽同而别,如是知之。依体起用,即随行也。今下,次标宗别释。

如萨婆多,二戒同色者。

实法中,萨婆多者,以计标、宗、杂心,俱舍、毗昙,并同此见。

彼宗明法,各有系用,戒体所起,依身口成,随具辨业,通判为色。业即戒体,能持能损,既是善法,分成记用,感生集业,其行在随。论斯戒体,愿讫形俱,相从说为善性记业,以能起随生后行故。

示体中四。初至为色。叙彼所计,各有系用,即三界系。欲界粗段四大,色界清净四大,所造之业,所感之果,皆是色法。无色界天,非四大造,则无有色。但无四大造色,不妨彼天亦有果色。故杂心问云:无色界何故无戒耶?答:戒者是色,彼中无色,无四大性故。若彼有四大者,亦应有戒。彼宗计戒为色,故说彼天无戒。成宗计为非色,故说有戒。随具辨业。具即身口,能造是色,所起亦色。教与无教,二法同聚,故云通判为色。业即下二句。次示色义。由无教体,持则肥充,犯则羸损,有增损义,故立为色。既下,三、明业性。本报无记,从善恶缘,方便转现。戒是善法,教无教体,二并善色。既不推心造,故云分成记用。力用既弱,不能感果,故推随行,能生集业。谓招生之业,体是集因,故云集业。论下,四、结示体相。愿讫,即作谢形,俱谓无作。至于终身,望后随行,得名善记,故曰相从。是则由教生无教,无教起随行,随行能生集业,集行招来报

如律明业,天眼所见善色、恶色,善趣、恶趣,随所造行,如实知之。以斯文证,正明业体是色法也。

次引律中,即本律受戒犍度。初引文。彼明如来成道,始得三明(宿命、天眼、漏尽)。天眼中云:菩萨以三昧定意清净,结使已尽,以清净天眼见众生生者、死者(果报),善色、恶色(业相),善趣、恶趣(因中果相),若贵、若贱(善恶各有贵贱,此因中果有差别),随众生所造行,皆悉知之。即自察知此众生身行恶、口行恶、意行恶,邪见,诽谤贤圣,造邪见业报,身坏命终,堕地狱、畜生、饿鬼中(此释上恶色、恶趣等)。复观众生身行善、口行善、意行善,正见,不诽谤贤圣,造正见业报,身坏命终,生天上、人中(此释善色、善趣)。是谓见众生天眼智等(旧云指十诵者,非)。即如律中,佛诃目连不应以天眼观人持犯,十诵、多论亦同制之。又十诵云天眼观犯罪比丘,如驶雨等,并谓彻见善恶色故。至于鬼报五通,世俗术数尚有见者,况圣人修得天眼耶?以下,次取证。若此明色,乃佛本怀,诸论争分,未穷斯意,况弘论者,罔测可知。

如上引色,或约诸尘,此从缘说;或约无对,此从对说。虽多引明,用显业色,然此色体与中阴同,微细难知,唯天眼见,见有相貌,善恶历然,岂约尘对,用通色性?诸师横判,分别所由,考其业量,意言如此。

三中。牒前所立。或约诸尘,谓无作假色,判归法入,即是法尘。此对作戒色、声二尘,故云此从缘说。缘即作戒。或约无对,谓无作体是不可见,无对即翻作戒二种有对,故云此从对说。虽下,次斥其不达。仍举中阴,例显业色。无色天报,类亦同之。中阴亦名中有,谓六趣之外,幽阴业识未至前,趣在死生之间,故名中阴。有云:极善恶者,乘业趣生,非善非恶,四十九日堕在中阴,形如婴孩。上并小论一途之说。若准中阴经,岁数久近不定,形相大小各殊,应知中有亦是报处。但由小教不谈细色,故非趣摄耳。如来由此说业为色,诸师不晓,立义强分,故云岂约尘对等。诸下,三、结其妄判。即上实法六门分别。非理曰横,量即体量,意言谓胸臆自裁。问:假宗业依心起,故云身口是具。今实法中,那云随具辨业?答:若就宗限,实如来难。然此所辨,克实从理,以深决浅,故不局名教也。问:四分既明善色、恶色,天眼所见,那得谈体,却云非色?答:彼明细色,义通大乘;此谈非色,正符宗意。问:今引四分出多宗体,未审多宗约何立色?答:如上已辨,自可分之。问:四分细色与多宗假色何异?答:彼对诸尘,此论心业,故不同也。

二、依成实当宗,分作与无作位体别者。

二、假名宗标中,言当宗者,对前非正学宗故;位体别者,对前二种体同故。

由此宗中,分通大乘,业由心起,故胜前计分心成色。色是依报,心是正因,故明作戒色心为体。是则兼缘显正,相从明体。由作初起,必假色心;无作后发,异于前缘。故强目之,非色心耳。

通示中,初叙宗胜。言分通者,四分部中蕴大乘义,如下五种全乖小宗,况明心造超过有部,故云胜也。分下,示体相。初明作体。分心成色,若论成法,则内外色报率由心造;若约成业,则身口动作皆但是心。色是依报等者,若内外相望,则国土为依,四生为正;若因果相望,则色报为依,心识为正。兼缘即依报之色,显正即正因之心。此明二法不相舍离,故曰相从。由下,次辨无作。反作为名,不由色心造作,故异前缘。法体虽有,而非色心无由名状,且用二非以目其体,故云强也。

考其业体,本由心生,还熏本心,有能有用。心道冥昧,止可名通,故约色心,穷出体性。各以五义,求之不得,不知何目,强号非二。

考体中,初科。初正示业体。上二句,推发生之始。言由心者,即第六识意思所造。下二句,示生己之功。六复熏六,故云还熏;发体之心,故云本心。若论始起,则心为能生,体是所生;若约熏习,则体为能熏,心为所熏。心与业体,互为能所。有能有用,能谓发起后行,用即防遏缘非。心道下,推本所立。心无形貌,故曰冥昧;但有名字,故曰止可名通。或号名色,即其义也。本唯心造,心冥色显,所以兼之。欲彰业体是彼所造,故云穷出体性。即此乃是示体之处,恐乱宗旨,不欲指破,学者思之。如前色心各有五义,无作并无,故号非二。此明小教不可直示,且附权意,别彰异名,故云强目。

问:如正义论,熏本识藏,此是种子,能为后习,何得说为形终戒谢?答:种由思生,要期是愿;愿约尽形,形终戒谢。行随愿起,功用超前;功由心生,随心无绝。故偏就行能起后习,不约虚愿来招乐果。

问。答中,此问所来,由后圆教决此二非以为识种。识既常存,种则无灭,即违今宗命终失义。故探取后文为难,以彰前后无违。初四句牒后圆教文也。此是者,指上二非也。下二句正难。且举命终,义通四舍。答中,初二句总标。思即缘境之心,愿谓克期之誓愿。约下,别释。初释下句。愿有始终,故有要期。谢行下,次释上句。思无限齐,故种子不亡。行即思心,行起愿后,故曰超前。故下,双结。上二句结上种存,下二句结上愿谢。问:两云强目,是何教意?答:若据本教,翻作为名。今取通意,识达体貌,即知二非附权而立,故云强耳。问:此中后习,与前实法集业何异?答:彼明业为集因,此示种能熏习,委如下说。自昔传律,皆以戒体为难,虽祖训坦然,奈后贤未达。霅溪则和会二非,还同细色,如前已破。增辉谓非色非心,乃是聚名,毕竟其体是何法耶?答:种子义也。会正谓祖师谈种,乃惭入大乘,后又有人立为思种。通慧僧录谓非色非心,名下即体,仍破增辉名外别求,以为骑牛讨牛。今详诸说,俱违祖教。霅溪则全迷假实,余师则不辨大小。且识藏种子,非小教所谈,故后立圆教,始可言之。诸师乃以四分二非即是种子,岂非大小相乱耶?若可直示四分宗师皆是四依,岂得不知心种之义,何以别立二非号耶?又若此宗便明种子,后立圆教何为?又使假宗但有空名,而无实体,通慧虽不能究出体相,而斥诸家骑牛讨牛,深有所以。今谓若在假宗,定以二非为体,约后圆教,可云种子耳。

后约圆教明戒体者。

三、圆教中,先开大意,略为五门。

初、叙教本。良以众生本有清净真常妙性,由诸妄念,故受轮转。如来欲令息妄归真,故于寂场首制心戒,令息妄缘,名为菩萨心地法门。小机昧己,力不堪任,而又降迹鹿园,方便提诱,乃于菩萨戒中摘取少分,以为五、八、十具。后既开显,尽用付之。所以梵网顿制,则具十夷;善戒渐圆,但列四重;杀、盗已制,不复重明。是知如来唯有一乘圆极妙戒,华严直与,鹿苑曲示,三世十方,莫不皆尔。故云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即其意也。二、释名者。前并小教,此是大乘,以大决小,不待受大,即圆顿义也。前二偏计,空有不均,今悟教权,名殊体一,色与非色,莫不皆然,即圆融义也。前既从权,一期赴物,今此克实,究竟显示,即圆满义也。具此诸意,故名为圆。

三、显体者。一切大乘,莫不皆以常住佛性妙理为体。诸佛所证,安住其中。众生所遗,日用不觉。包遍十虚,含育万有。随顺物宜,种种异说。法界、涅槃、中道、实相、圆觉、般若、真如、真空、法性、佛性、唯心、唯识、佛藏、佛母等。故于一法,说种种名。今依楞伽、起信、唯识、摄论,以明藏识。梵云阿梨耶,或云阿赖耶,此云含藏识。谓含藏一切善恶、因果、染净种子。(真谛翻无没识,亦取任持不失之义。)此有二宗。唯识师谓真如随缘不生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赖耶,即真妄和合识。摄论师谓外尘本无,实唯有识,是大菩萨佛果证行。此即全指真如为真识,此亦如来随宜异说。后有宗师,第八识外,别立第九清净真识。今准楞伽,略明三种。经云:略说有三种识,广说有八种相。何等为三?谓真识(即是真如)、现识(亦名藏识)、分别事识(亦名转识)。此约真如随缘不变,不与妄合,为真识。不变随缘,和合现起,为现识。譬如明镜,众色像现。余之七识,为分别事识。用此三种,统收诸说。彼经又云:如来藏名阿赖耶,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尔不绝。又云:如来藏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藏识。今明此识,体本真净,随缘妄动,积藏业种,名为第八;转趣诸根,为第七(名为传送,亦名染污);流于心意,为第六;遍至五根,为五识所造成业,第七揽归,第八含藏,成熟来果。果有善恶依正差别,今就已成差别法中,了无差别,故云唯识。即知十界依正因果,同一识体,未有一法而非识者。楞伽偈云:譬如巨海浪,无有若干相,诸识心如是,异亦不可得。今明戒体,造虽在六,起必因八,造已成种,还依于八。问:八识之相,可得知乎?答:通而为言,法法皆是。别就己身,现前阴入,无非识变,始来末去,任持报命,六识依止,忆持往事,睡眠魂梦,故习瞥起,皆可知也。四、出立意。问:二宗谈体自足,何须别立圆教?答:两宗出体,教限各殊。若唯依彼,则辨体不明;若复不依,则宗途紊乱。故准二经,别立一教,穷理尽性,究竟决了。使夫学者,修持有托,发趣知归,为诸有福田,绍众圣因种,兴隆佛法,超越生死,万劫未闻,此生获遇,除兹一道,更无余途。若非究我祖乘,须信投心无地,一生虚度,岂不误哉?呜呼!

五、示所据。问:依何教义,立此教耶?答:下引法华、涅槃二经为证。法华开声闻而作佛,涅槃扶小律以谈常。舍此二经,余无此义。华严隔出,方等弹诃。是以梵网斥二乘为邪见,学则有违;善戒指小法为方便,不学成犯。二部之异,于此自明。问:前二云宗,此标教者?答:据云三宗,理无偏局。然既别标,不无其致。由前两计,各有宗党。今此直以大乘圆义以决前体,故但云教耳。

戒是警意之缘也。以凡夫无始随妄兴业,动与妄会,无思返本,是以大圣树戒警心,不得堕妄,还沦生死。故律中云:欲修梵行尽苦源者,便命召之入圣戒数。此根利也。后渐浇浊,不可示本,乃就傍缘,广闻衢路,终依心起,妄分前境。

立教中,初句标示警意。缘者,此明一切诸戒皆我心业。世尊,如业制法而警悟之,无别有戒。众生业无量故,戒亦无量;业无尽故,戒亦无尽。当知二百五十三千八万无量律仪非他法也。以下,正释。初叙教本。心为境转故随妄,心境相合故兴业。习妄既久,动便随尘,故兴妄会。会即合也。沦历长劫,愈忘其本,本即自心。若非佛教,何由思返?此叙众生妄业无穷。是下,次叙如来因业立戒,令息妄业。妄业已息,苦果亦倾,不沦生死,故能返本,还悟自心也。故下,次示机差,又二。初明利根。善来受者,一闻开悟,了知妄业即自制心,便求脱离,位在初果,故云圣戒。欲修梵行,返妄业也。尽苦源者,脱生死也。生死是苦,烦惑为源,惑破理显,故云尽也。此借偏文以证圆戒,须知三道浅深不同,断证有异。后下,次明钝根。羯磨等受者,迷心逐境,即从境制。就傍缘者,缘即是境。广开衢路,谓说略制广,篇聚重轻,待缘而制。初唯三语,后加白四,总别诸缘,始终圆具。法随境制,受从境发,虽云缘境,实自心生,故云终依等。

愚人谓异,就之起着,或依色心,及非色心,智知境缘,本是心作,不妄缘境,但唯一识,随缘转变,有彼有此。

次根器中,初叙钝者妄计。言愚人者,谓佛世昧心之者,计为他法,佛亦随之假名字说。通论诸部,不出三见:一、多宗计色,二、僧祇计为心,三、成宗计非色心。(此三并就无作为言。然僧祇计心,但据第六能造以明所造,不同今宗所明心种。此依章安涅槃疏出之。)窃详此文,正决当今所受之体。前明细色,已破有宗,今此唯决四分作、无作耳。作戒心造,彼兼色故;无作心种,彼谓非色心故。此由佛世机悟有殊,致使灭后分宗各计。故涅槃云:我于经中,或说为色,诸比丘便说为色;或说非色,诸比丘便云非色。皆由不解我意。(谓不知佛方便说故。)智下,次叙利根易悟。初明因教悟解。境即情与非情二谛等境,缘即随境所制尘沙等法。二皆心作,则一切唯心。不下,次明思惟观察。既达唯心,则随所动用,不缘外境,摄心反照,但见一识。识即心体,不守自性,随染净缘,造黑白业,成善恶报。故有生佛依正十界差别,故云有彼此也。无始不了遍法界境,造虚妄业,出没生死,是故如来如法界境,制无边戒。戒无别体,即虚妄业,如淫、盗等,岂别有戒?纵妄成业,禁业名戒。故事钞云:未受已前,恶遍法界。今欲进受,翻前恶境,并起善心,故戒发所因,还遍法界。又善生中,众生、大地、草木、海水、虚空,五并无边,戒亦同等,并此意也。

欲了妄情,须知妄业,故作法受,还熏妄心,于本藏识,成善种子,此戒体也。

三、所受体中。前明利根,未受之前,已发大解;此明修证,先须禀戒。初句希求脱离。了,犹尽也。妄情之言,通含见、思、无明等惑。次句反观往业。无始惯习,积恶时深,虽达唯心,卒难调制。若非戒法,静业无由。故云:佛所制戒,如猿着锁,如马辔勒,如捉盗贼,截生死流,发定慧力,菩提基本,涅槃初门。所以三乘圣人,并由斯迹。舍此修道,枉费时功,却步求前,终无所至矣。故下,如缘纳法。初二句示作业。作法之言,通收始终方便正受。熏妄心者,假前胜境,发动胜心。此心反妄,即是真心。以真熏妄,令妄不起。即如钞云:以己要期施造方便,善净心器,必不为恶。测思明慧,冥会前法,此即能熏;妄为所熏,此即作熏。犹如烧香,熏诸秽气也。下三句正明无作。由熏成业,业圆成种,种有力用,不假施造,任运恒熏,妄种冥伏,妄念不起。此无作熏,犹如香尽,余气常存也。初句示所依处,亦是所熏也。次句显能依体,亦即能熏也。善即简恶,种子是喻。如世谷果,皆有种子。略说十义:一、从众缘生;二、体性各异;三、生性常存;四、任运滋长;五、含畜根条华叶等物;六、虽复含畜,相不可得;七、遇时开绽;八、子果不差;九、展转相续;十、出生倍多。无作具此,故以比焉。然种子名通,义须细简。初约十界四趣为恶,余六是善。次就善中,人天有漏,四圣无漏。三就圣中,三乘是偏是权,唯佛是圆是实。今此戒种,文唯简恶。若望人天,是无漏种;若望偏权,是圆实种。行者当知本所受体,即是一体三佛之种。故萨遮尼犍云:如来功德庄严之身,以受戒为本,持戒为始。又法华云:佛种从缘起。即斯义也。下句结示正义,所立唯此。问:种子之名,通小教否?答:名通体别。由彼不谈识藏,虽名种子,还目色与非色。故杂心云:调达造逆灭善,种子入无间狱。即知种名不专大教。问:大小同异,可得闻乎?答:若论心色变造,则大小皆同。但小教唯谈六识,不穷发起之本,不示所依之处。是故有部收归法尘,假宗非二所摄。今明唯识,则发起有从,依持得所。如上楞伽海浪之喻,浪从海起,还复海中。又如天台菩萨戒疏云:戒体者,不起而已。起即性无作假色,全性而起,还依性住。经生不灭,良由于此。问:此与菩萨戒体如何分异?答:必有同异,当自寻之。问:既发此体,后用受菩萨戒否?若不须受,即应约大判持犯耶?若云须受,则无作业为重发否?问:性无作假色与种子如何?并须细求,不可相滥。

由有本种熏心,故力有常,能牵后习,起功用故,于诸过境,能忆能持能防,随心动用,还熏本识,如是展转,能静妄源。若不勤察,微纵妄心,还熏本妄,更增深重。

次随行中二:初明谨奉。初句蹑前受体;故下,正叙随行。初句明力。言有常者,运运不息,生生常住故。次句明能。言后习者,有其二别:一者、习因,彻至未来;二者、习果,即后三佛。今明起后,且据因论。起下诸句明用。能忆,谓时中不忘;能持,谓执守不失;能防,谓尘缘不侵。由忆故持,由持故防。一心三用,无前无后,随心动用,语该始终。熏本识者,此随行中,熏通作、无作,展转有四:一、对境差别;二、起心前后;三、来报相续;四、入位阶差。静妄源者,语通因果。准下修显,圆证三身,则究竟永尽,故云静也。若下,次明慢犯。上二句反上三用,微纵即瞥尔念。下二句反上戒熏。问:瞥尔增妄,即应有犯。若有犯者,则与菩萨戒何异耶?答:制业分之,即无有滥。问:熏有几种?答:初受作戒熏,熏成无作;次则无作熏,熏起随行;三则随中作、无作熏,还资本体。若论所熏,通熏心、识。问:如起信说内、外二熏,此属何收?答:彼以真如为内熏,师友教法为外熏。今以一识本真,则为内熏,作、无作戒并外熏耳。

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摄律仪,用为法佛清净心也。以妄覆真,不令明净,故须修显,名法身佛。

三、举因果中,先知来意。众生识体,本自清净,离诸尘染,由妄想故,翻成烦恼。又复本来自在,具足方便、智慧、威神、德用,由妄相故,翻成结业。又复本来平等,无有彼此、爱憎差别,由妄想故,翻成生死。今欲反本,故立三誓:一者,断恶誓。受摄律仪戒,修离染行,趣无作解脱门,复本清净,证法身佛,名为断德。二者,立修善誓。受摄善法戒,修方便行,趣空解脱门,复本自在,证报身佛,名为智德。三者,立度众生誓。受摄众生戒,修慈悲行,趣无相解脱门,复本平等,证应身佛,名为恩德。然此三誓,三戒、三行、三脱、三佛、三德,随举一誓,三誓具足。乃至三身、三德,一一皆尔。言有前后,理无各别。如是心受,即发圆体;如是心持,即成圆行。华严云戒为无上菩提本,净名云能如此者,是名奉律,涅槃云欲见佛性,证大涅槃,当须持戒等,皆此意也。初科。初句召今受者,次句劝令思修。此行,谓白四所受声闻戒也。此二句该下三聚。初摄律仪,又二。初标因果。即之一字,点小为大,乃是圆宗融会之意。智论以八十诵即尸罗波罗蜜,胜鬘谓毗尼,即大乘学。须得此意,可通彼文。律仪禁恶、止业、破惑,彻至究竟。清净心者,即法身体。以下,次明所以。初二句叙昔迷不明。净者,贪染所障,失本净故。次二句显今悟须修。显者,禀戒。破障即能显之因,法身即所显之果。

以妄覆真,绝于智用,故勤观察,大智由生,即摄善法,名报身佛。

二、明摄善法。初二句叙迷。绝智用者,愚痴所障,遗本明故。故下,显悟。勤观察者,修善破障,此即是因,报佛是果。

以妄覆真,妄缘憎爱,故有彼我生死轮转。今返妄源,知生心起,不妄违恼,将护前生,是则名为摄众生戒。生通无量,心护亦尔,能熏藏本,为化身佛。随彼心起,无往不应,犹如水月,任机大小。

三、明摄众生,亦名饶益有情。初叙迷。憎爱即障,忘本平等故。由有彼我分别,故受生死杂报。今下,显悟。初二句开平等解。知生心起,亦唯识变,彼我同体,无高下故。次二句修平等行。将护之言,通含四弘誓、四等心、四摄行。是下,二句结名。上是修因生通,下即感果。初二句心境相应,次二句慈熏成果,次四句明随缘起应。如水月者,水喻机感,月喻垂应。月不入水,水不溷月。随器大小,波澄影现。慈善根力,感应难思。问:三聚三身,为同为别?答:语异义一。随举一戒,三聚具足;随举一聚,互具亦然。故知初受,圆发三誓;随中奉持,圆修三行;成因感果,圆证三身。三誓即是三聚三身,三聚亦即三身三誓,三身亦即三誓三聚。心佛无差,因果不二。能如此者,始名圆戒,是波罗蜜,即究竟木叉也。是知行人若发此心,若获此体,当知即是三佛之种。如何自轻,不加珍敬?然虽三戒彼此互具,至于修奉,恒用摄生,则能任运含摄一切,岂止余聚耶?问:教有分齐,何须此示?答:为成本宗分通义故。何以然耶?如前善戒,五十具等,迭为方便。是故受五习十,受十习具,受具习大。故前三戒,并名方便。假宗知权,不住方便。符通深之部意,为禀大之先容。所以钞叙发心,为成三聚。此明随行,次对三身。愿行相扶,彼此交映。彼则期心后受,此乃即行前修。方见圆宗,深有来致。若尔,既显分通,何须别立?答:义虽通大,教终局小。不可滥通,故须别立。随意尽理,不乱宗途。请观前明实宗无一心字,次述假宗无一种字,始见圣师深体权实。自余凡愚,未足拟议也。

此明略辨三宗戒体,少异由来,涉言语矣。

三、指略中。初结前明合作门。言略辨者,示不尽故。言少异者,若据教宗,名义不滥,论其业体,毕竟常同。当知细色及以二非,无非种子,但是如来随宜异说耳。由来,即指此门。从初至此,涉言语者,言其繁也。

今行学者,多依随戒,忪焭守护,不知战兢本有何意。若不为出,空奉外仪,或以污心为名为利,谄诳无惭,诈现持戒,心为业本,终坠生死。不如不受,无犯持也。但顺故业,减损集因。

次嘱累中,初科。初叙迷本。言行学者,命奉戒之士。忪,织容反,惊惧也。焭,瞿营反,孤独也。战兢蹑上忪焭。若下,次彰过失。初明无益。但心无诣,不妨持奉。不为出者,谓志无远趣也。此中明出,须论究尽二种生死。或下,示有损污。心是总标,各利等即别示。为名利者,犹知持戒。若谄诈等并破毁者,心为业本等,总上诸人。空奉者,不失人伦;污心者,不免恶道。因戒所坠,反不如无。由本受具,为反故业,今乃增新,何如顺故?随行十善,终得出离,故云减集因也。(或可故业即轮王十善,涅槃所谓旧医旧戒之例。)

故百论中,罪福俱舍,为天持戒,名不净也。又成论云:行者深心不乐为罪,名净持戒。持世佛藏云:若不为除我倒而持戒者,名破戒人。广诃如彼。

引证中。百论罪福俱舍,是正教也。彼云:有漏净福(即人天也)无常,故尚应舍,何况杂罪福?为天持戒,明求福之过。彼云:持戒有二:一者、不净,二者、净。何等不净?谓持戒求乐报:一者、生天,二者、人中富贵。何等为净?行者作念:一切善法,戒为根本。持戒则心不悔,心不悔则欢喜,欢喜则心乐,心乐则得一心(得定),得一心则生实智(发慧),智生则得厌,得厌则离欲得解脱,解脱则得涅槃。是名净持戒。成论但是畏罪,还无所诣,据彼为是。今引彰过(如钞引证罪分济是也)。佛藏我倒,即本惑。不为除惑,非求解脱。故下,指广者。彼喻蝙蝠入穴为鼠,飞空为鸟。既不入说恣僧众,不名出家;复不入王者役使,不名白衣等。如资持记具引。今准事钞持犯篇,四种分齐,可括诸文:一、贼分齐,即上名利、谄诈等;二、罪分齐,即成论不乐为罪;三、福分齐,即百论为天持戒;四、道分齐,道通三乘,无非出离,前令返妄。下诫域心,必指佛道,是今分齐。

今识前缘,终归大乘,故须域心于处矣。故经云:十方佛土,唯有一乘,除佛方便,假名字说。既知此意,当护如命、如浮囊也。故文云:我为弟子结戒已,宁死不犯。又如涅槃中罗刹之喻。

三、重劝中,初示所归。识前缘者,尘沙万境,无边制法,无始颠倒,迷为外物,故受轮转。今知唯识无有外尘,故正受时,遍缘法界,勇发三誓,翻昔三障,由心业力,结成种子,目为戒体。应知能缘、所缘,能发、所发,能熏、所熏,无非心性。心无边故,体亦无边;心无尽故,戒亦无尽。当知即是发菩提心,修大慈行,求无上果,此名实道,此即大乘。三世如来,十方诸佛,示生唱灭,顿开渐诱,百千方便,无量法门,种种施为,莫不由此。故曰:虽说种种道,其实为佛乘。此即行人域心之处。然而浊世障深,惯习难断,初心怯懦,容退菩提,故须期生弥陀净土。况复圆宗三聚,即是上品三心。律仪断恶,即至诚心;摄善修智,即是深心;摄生利物,即回向发愿心。既具三心,必登上品,得无生忍,不待多生,成佛菩提,了无退屈。此又行人究竟域心之处矣。故下,引证,即法华开显文也。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十二部中,九部属小乘,同归一佛乘故。)又云: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乃至于一偈,皆成佛无疑。十方土中,唯有一乘法,(十方皆尔,不独释迦。)无二亦无三。(大小相对为二,三乘相对为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说佛智慧故。(余乘修证因果、色非色等,皆方便假名耳。)既下,劝修。初句蹑上开悟。由识前缘,若起毁犯,即是犯自心故,增妄业故,沦生死故,污佛种故,退菩提故,失功德利故。大小经论,广劝奉持。虽不显彰,圣意在此。若不知此,得失尚微。既知此已,所获既深,所失亦大。理须谨摄,不可微纵。当下,结劝奉持。命与浮囊,世人所重,且举为喻。诸经论说鹅珠草、系海板,比丘皆忘生护戒,则寿命浮囊,亦未足为重也。文云即本律,释同戒文。宁死不犯,不啻命故。涅槃罗刹乞浮囊,乃至尘许,菩萨不与。譬护吉罗,委如钞记。

问:如上所斥,须识宗途。律是小乘,岂怀大解?矛盾自扣,如何会通?

释疑中,初问。初四句责其昧教。如上斥者,即指前诃不知本等文。下二句难其相违。宋人有卖矛盾,卖矛则夸其利,卖盾则诧其坚。或人难曰:用子矛刺子盾,如之何?因而无对。后世以喻自言相违。扣通上去二音,击也。

答:大小俱心,律仪不异。卿不见前出家学本,故兴此难,非矛盾也。

答中,初科。初约义会同。实法唯色,假部兼缘。又实法唯制身口,假宗通于三业,并是方便假名字说。约圆克实,发体则无非心造,故云大小俱心;所制则皆归妄念,故云律仪不异。卿下,责其自昧。卿即召彼难者。出家学本,即前释出家七门中后二门也。

何况四分通明佛乘,故沓婆厌无学,知非牢固也;施生成佛道,知余非向也;相召为佛子,知无异乘也;舍财用非重,知心虚通也;尘境非根,晓知识了义也。略引成证,全乖小道,何得不思,致亏发足?

次科。初通标。意谓纵是小教,于理自融,何况本部非局小耶?故下,别列五义。初、沓婆厌无学者,见僧残无根谤戒。彼云:沓婆摩罗子得阿罗汉,在静处思惟,心自念言:此身不坚固(无常生灭,终归空寂),我今当以何方便求牢固坚法(即厌无学身,求菩萨法)?我今宜可以力供养,分僧卧具,差次受请饭食(修利他行,福业庄严)。白佛,因令白二差为知事等。部主引此,由知小道非究竟故。二、施生成佛,即是戒本回向之词。文云:施一切众生,皆共成佛道。一切成佛之言,乃华严、法华圆顿了义,可验。部主知余二乘非归向处。三、相召佛子,梵网大戒乃称佛子,小乘戒本但名比丘。而律序云如是诸佛子,佛子亦如是等,此即部主令归佛乘。四、舍财用非重,谓舍堕求悔,先须舍财舍己;僧用不还,止犯吉罗,而不成盗。知心虚通者。钞云四分一律,宗是大乘,虚通无系,故发言诚,事无滞结。若依他部,一舍已后,无反还求,任僧处断是也。五、尘境非根晓。如小妄戒释见、闻、触、知云:见者,眼识能见,耳识能闻,鼻、舌、身识能触,意识能知。识即是心,不同有部但云眼见等。如前已述。略下,结责。上二句显略。如戒序中稽首诸佛,又如后序三世诸佛皆尊敬戒。又云:若有自为身,欲求于佛道。又破僧戒:提婆害佛,诸比丘执杖石绕窟大唤。佛安慰言:诸佛常法,无所复护。何以故?已胜诸怨故。此皆大乘之义,则知分通非唯前五。何下,正责。今立圆宗,会小归大,不由小径,直造大方,乃为成佛菩提发足之始。有得闻者,合生忻遇,反加诘难,强生荆棘,恶业所障,岂非自亏耶?今多此徒,是可怜愍。

问:如经所明,无有自作、他人受果。今此戒法,何得待缘?答:上自誓受,是本戒也。余虽从缘,还期心本,可知。

次问:如经,即大涅槃佛教阇王观身之事,彼云:无有我作,他人受果。言自作者,必自受故。例今受戒,止可自作,何必假彼和尚、师、僧、羯磨等耶?答中,初指自誓,以合经意。是本戒者,谓是如来本所立意。应知受戒,直是立誓断恶修善而已。余下,次会余受,亦由自得。但由机钝,须假胜境发彼心故。至论得戒,非心不成,故云还期心本。期犹约也,前文已示,故指可知。问:自誓独成,不假缘者,破结自获,那具五缘?答:通论别脱,发并从缘。但望羯磨,人法少多,事仪繁省,故为异耳。

二、明两戒先后者,众解不同。

有人言:二戒一时,如牛二角。故善生云:现在作善未舍之顷,有作、无作;第二念中,成就过去作、无作也。作已,过去唯有无作。心论亦云:第一刹那,作及无作是根本业。多论亦云:初一念戒,有身、口教及以无教;第二念中,唯有无教,无其教也。

第二、先后。初师解中,初立义;故下,引示善生。现作未舍,此通从初至法竟来第一念也。有作、无作,即显同时。第二念中成过去者,指前念也(有云合云第一者,非)。心多二论,大略同之。第一刹那,即三法才竟之时,望方便名为根本业,具如前引。

有人解云:作戒前生无作,事息方有。即善生云:世间之法,有因有果,方便心异,作时心异,众缘和合,得名为作。如因水镜,则有面像,以作因缘,发生无作,作已过去,唯无作在。又如成实云:第二念顷,名为无作。故知作戒为初念,无作为第二念。

次师解中。初立理反前。即下,引文为准。彼以作戒为因,无作为果;作是方便,无作非方便;作时在前,无作在后,故两云异。水镜喻作,面像喻无作。

问:若如后解,前何以通?

次今决中,初科。前何以通?即所据经论,并云作时具二戒故。

答:论云作时具无作者,是作俱无作,此二俱是戒因,至三法竟,思业满足,二戒成处,故云具也。

答:文昔通中,彼谓作俱无作,与作同时,不妨形俱在后生耳。

今解:一时作先后起,岂有作绝,无作方生?由本登坛,愿心形限,即因成也。至后刹那,二戒俱满,故云作时具无作是也。

今解初科为三:初取前师;岂下,斥后师;由下,申所以。初叙始生愿心。形限,即形俱也。至下,次明成就。后刹那,即三法竟第一念也。二、戒满足,即作戒与形俱无作也。下仍引证,即上经论。

且约一受,三时无作。初因时无作,此与作俱,非乖俱体,不妨形俱,因成未现。二果时无作有二:一还与作俱,同上明也;二是形俱,方为本体,以三法竟,示现之时。三果后无作,以通形终,约时分二,本通三也。故云作已过去,无作恒在是也。

次科。初通标。三时者,即前经论初二两念,但初念中取其尔前为因时耳。初下,别列。因时有二:作俱未竟,形俱潜发,二并为因。二、果时者,即上二种第一念时,皆究竟故。三、果后者,即第二念已去,作俱随谢,止有形俱耳。约下,总结。约时分二,通前经论,但约两念以分。本通三者,显今所立,据义合有因时(此又同前杂心、方便、根本及后时也)。下引善生,别证果后也。

第三门,明通叙诸业,依多论中,大纲有八。

第三、通叙者,总明一切作、无作业:一、通善恶,二、通化制,三、通定散,四、通漏无漏,故云诸业。多论八种,而非次列,但括略前后所有名相,故云大网有八。至下,判释,亦兼余论。

一者,作俱无作。随作善恶,起身口顷,即有业相,随作同生。作休业止,能牵于后,不由起心,任运相感,故即号曰作俱无作。余七例尔。

作俱中。初示业相。作休业止,示分齐故。能牵后者,彰功力故。不下,释名义。问:既随作有,那不由心?答:此言正示无作义也。起心属作,业力任运,不由作故。如世树影,可以比焉。余下,指例。下七事别,无作名义,莫不皆然。

二者,形俱无作,如今所受善恶律仪,必限一生,长时不绝,即有业量,随心任运。

二中,必下,示名。由本要誓,期一形故。即下,显体。今明受体,正用前二两门,余皆类引。

三者、要期无作。如十大受及八分斋,要心所期,如誓而起,亦名愿也。故彼论云:又此无作,亦从愿生。如人发愿,设会施衣,无作常生,扶助愿者。

三中,初释名相。十大受即前胜鬘,十愿、八分齐即八戒。前引成论,通自誓故。亦下,示异名,文证可知。

四者、异缘无作,如身造口业,发口无作等。

四中。彼宗七支不互,故有异缘。身造口业,如现相妄语;口造身业,如深河诳杀。虽假异缘,还发本业。成论不尔,身造发身,口造发口,随具发业,则无异缘。

五者,助缘无作。如无作品云:教人杀生,随所杀时,教者获罪。即其事也。

五中,引文,即是成论。彼约教人所教行事,助成能教,文明造罪,善亦如之。

六者,事在无作。论云:施物不坏,无作常随。多云:若作僧坊及以塔像、旷路、桥井,功德常生。除三因缘:一、前事毁坏;二、造者命终;三、起大邪见,便善业断。翻善例恶,可以相明。如畜鞭、杖、弓、刀苦具,随前事在,恶业恒续。

六中。初明善业。论云即成实文,多云即多论。旷犹大也。三、因缘者。初即所造事坏,二、三即能造缘灭。应有四句:初、人物俱在,此句不失;二、物坏,人在;三、物在,人丧;四、人物俱丧,三句并失。若尔,事坏命终,应无福报?答:下云便善业断,非谓永无。前业恒在,但不相续耳。翻下,次例恶业。对翻,可知。

七、从用。无作论云:着施主衣,入无量定,更令本主得无量福,如是随其善恶,从用皆尔。

七中。初科引文,亦即成论。入无量定,即四无量定:一、慈无量心(能与他乐,故名为慈),二、悲无量心(能拔他苦,名悲),三、喜无量心(度他得乐,生欢悦心,名喜),四、舍无量心(若缘于他无憎无爱之心,名舍)。四皆遍众生境,故名无量。禅定心中发,故名为定。随善恶者,示通说也。

问:此从用业,与前作俱,有何等异?答:业相虚通,不相障碍,间杂同时,随仪而别。且如持鞭,常拟加苦,既无时限,即不律仪,为形俱业。要誓常行,即名愿业;口教打扑,即是异缘;前受行之,又是助业;随动业起,即是作俱;鞭具不亡,即名事在。随作感业,岂非从用?恶念未绝,又是心俱。故举一缘,便通八业。余则例准,知有无也。

次问中。欲彰业相,故蹑相滥以为问端。答中。初通示。动念成业,业体皆心,故曰虚通等。瞥起不定,故曰间难。同时下文,且举一缘以明间杂。若知心念随缘起灭,动变不恒,则善恶邪正,或离或合,刹那万异,何止于此哉?且下,列示。前则作俱在初,此归第五。余并同前,寻文自见。问:随动起业与随作感业,毕竟相滥,如何以分?答:作俱通一切,从用局事物。由具物故,或用不用,是以用时必兼二业。故知作俱未必有从用,从用其必兼作俱。莫非具此二心,致使业随心发。然下随心,本据定慧。此云恶念未绝,乃是随义明之。故下,指例。上明八业,且据全具为言。须知业理随念不定,故云知有无也。且今受体,初具作俱,形俱同起,亦有要期。须师秉法,即是助缘;能牵后习,亦即随心。若论随行作俱,定有互造、教他、异缘、助缘、衣钵、资具,事在纵用,功成不灭,莫非随心。如是类举,多少可见。

八者、随心无作入定,慧心无作常起;

八中,即明定慧心中所发无作。两宗不同,故须并出。初释随定慧者,入定发慧则有,出则皆无。

如成论云:有人言:入定、入道,有禅、无漏律仪,出定则无。是事云何?论云:出入常有,常不为恶,善心转胜。何以然耶?有人计:背支入本,背粗向细,得发无作;入支向粗,不发无作。今解不然。出入常有,虽在事乱,无作不失。今言随心者,不随定慧,随生死心,恒有无作;入无余已,则无业也。别脱不尔,随形非心。故经云初果生恶国,道力无恶业是矣。

成论四节。初牒异宗以问。论下,立义相反。出入常有者,不局入定入道也。何下,重徴所以。初徴。有下,释,又二。初叙他计。背支入本等,戒禁身口为支,定慧治心为本。净戒不住,故名背支;而得禅定,故云入本。背粗向细,如初禅为粗,二禅为细,乃至四禅四空,迭论粗细,次第渐深,以论背入。出定住戒,为背本入支;出深住浅,为背细向粗。入有出无,其相如此。今下,示正义,又四。初破执。今下,正释。随生死者,死此生彼,恒不失故。入下,示尽处。谓化火焚身,入无余依涅槃,身沦空寂,此时方无,尔前恒有,故名随心。别下,拣别。脱故下,引经证。即涅槃说初果生杀羊家,父令杀羊,乃牵羊与刀,闭之一室,竟不肯杀,以至自尽。此由宿生道定戒力,可证随生死心也。

二、明受随同异,就分为三:一、释两名,二、分戒善,三、辨同异。

初中。

问曰:何名受随?

第二,受随同异,总问两名,欲知其义。

答曰:言受戒者,创发要期,缘集成具,纳法在心,名之为受。即此受体,能防非义,故名为戒。谓坛场起愿,许欲摄持,未有行也。

释受名中,初释受义。要期是心,缘集即境,纳法在心,即心境相应。即下,次示戒义。谓下,结断分齐。

既作愿已,尽形已来,随有戒境,皆即警察护持,无妄毁失,与愿心齐。因此所行,故名随戒。受局净法,兼染不成;随通持犯,皆依受故。

释随名中,初叙戒义。警察即能防,护持即能持,无妄即能忆。与下,次示随义。因下,合名。受下,双判通局。

问:愿行相依,犹如轮翅,持可顺受,犯岂名随?答:随有两种,持犯乃异,俱从受后而生。行兼善恶,皆由受故相从,目之为随戒也。

问中,难前随中通犯,车轮、鸟翅两不可亏,可喻愿行必须相副?答中,顺违虽异,通望本受,俱名随戒。

二、明戒善者。

问:受后依持,顺本名戒;不持有犯,应非戒也。如何通解,总名随戒?

次分善戒,初问,意亦同前,但义未尽,故复委示。

答:如前相领,不应致问。随有四种:一者专精不犯随,此随顺本受;二者犯已能悔随,此随分违受,以初篇犯忏不复本故也;三者无心护持随,此随无行用,虽于境未犯,有违学教故;四者能犯无悔随,此随全缺行,虽与受相违,因受有犯故。是以受后行无。问:持与犯通名说随戒,莫不依受生相,从持犯戒?

答中。初斥难。随下,正通,又二。初列四随。前二是持:初、止持,二、作持。以能求悔,少分违受,若犯余聚,忏复清净,故举学悔以显分违。后二是犯:三、止犯,四、作犯。是下,次结名义。五字为句,大约同前。

问:无作名者,可是戒收;受随二作,乃是后时缘护,但应名善,何得名戒?

次问中,通举二作,而云后时缘护,则局在随作,意以受作可名为戒,随作但名为善,故下云岂白四时独名为戒,此难受作不专戒名。

答:如上已论,但戒是警心,始终缘具,愿行成就,方名圆德,岂白四时,独名为戒?要从始心,及终行副,皆符戒禁,顺成受故,不名独善,由境周统也。

答中。初通示戒义。如上论者,即前善作始终分别中。始终之言,通收二作及二无作,无非警心,该周法界,不容少缺,故号圆德,名出了论。要下,正通来问。始心谓受作及终,行副即随作,顺受故名戒,境周故非善。

三、明二戒同异,就分为二:初解二作,后解二无作。

就初二作,有五同、四异。

何名二作?一者、受中作戒。如初请师及八缘相,第三羯磨未竟已前,运动方便,名之为作;即此作时,心防过境,名之为戒。二者、随中作戒。既受戒已,依境起行,为护受故,名之为随;于境起护,顺本受愿,名之为作。不作不有,要由作生,正对境持,故名戒也。已解二名。

三、辨同异。二、作释名中。初总徴。一下,列释。初释受作请师。及八缘者,及犹至也,谓至第八对众问难。三羯磨,即正受时。运动名作,防过名戒。次释随作中。起护名作,对持名戒。已下,通结。

次明五同。

一者名同,俱名作戒故。

二义同,俱防非境。

三体同俱,以色心故。

四短同对,别彰时故。

次五同中,第四云对别彰时者,唯局色心运动之顷,不通余时故。

五狭同,唯约善性故。

言四异者:

一者,总、别异。受作总断,发心过境,普愿遮防;随作别断,以行约境生,境通色、心,不可缘尽心所及处,方有行生,即名此行,号之随作。以心不两缘,境无顿现故也。

四、异。初中。受作总断,由心起愿,可遍发故;随作别断者,由行随境,不容并为故。境通色、心者,色通情、非情,心局有情。

二、根条异,受为行本,随后而生,目为本也。

三、悬对异。受始坛场,可即非现,但悬遮约故也。随作对境,起治严防,由其观能,不为陵践故也。

三中,悬是受体,对即随行,可即非现谓未有非也,观能谓对治力也,陵践即是毁犯。

四、一多异。受作心因,一品定也。若本下因,终至无学,更无增故。中、上二心,例之亦尔也。随作多品者,以境有优劣,心有浓淡,故随境对起心轻重,不妨本受一品常定。故心论云罗汉下品戒,少年上品戒也。

四中,受作一定,更无改故。上中下品,义不同时,随作对境,起心轻重。且如诸戒,人与非畜人有男女,黄形男女有尊卑、亲非亲等,随戒各别,心亦万差。此中且据篇聚,大分三品,四重为上,残等为中,吉罗为下,故云多品。不下,简滥,引据同前。

问:所防三品异,能防戒一品,何能对敌防者?

问中何能对敌者,能少所多,不相等故。

答:受起一品心,总断诸恶意,心因既是一,无作故无三,所防罪虽差,非受独能遣,要假随行心,故随过轻重,心还有优劣也。

初答中,初叙能防唯一;所下,次明所防有三,随过轻重,即篇聚罪也。

又解:起非虽异,防约在心,不妨重境,轻心能遣。自有吉罗,防犹数作。因斯以言,不可以轻重分心,妙以勤怠显异。故使行人恒勤观厌,刹那动念,即晓妄缘,曾不摄心。虽行重过,倒谓功德炽然不息,现可知也。

次答中。初叙心罪有殊。重恶难犯而易离,吉罗易犯而难护。因下,约义以决。不以轻重分心,废前义也;妙以勤怠显异,示所立也。须分三品:恒观为上品,中庸为中品,不摄为下品。勤观之人,动念即晓,此明重心护轻也;不摄之人,犯重谓福,此明轻心慢重也。如知事互用、慈心教死、治塔拔草之例,世中目见,故云可知。

次解无作同异数齐。

先解其相。何名受无作耶?即是行者,愿于惑业断相续意,无始妄习,随念难隔,故对强缘,希求业援,自发言诚,是其因也。僧缘加许,副遂情本,白四之期,动发戒业,业成志意,是其缘也。即此缘业,是行愿本,名受无作。随无作者,刹那已后,随境对防,名作戒。作息业成,即名此业为随无作。

次二无作释名中,初句标示,何下列释。初受无作,初徴。即下,次释,又二。初叙开悟。故下,次明纳法。仍分因缘,二法和合乃成受体。强缘即人法等境,希求即发心援护也。自发言者,即陈乞也。僧加许者,谓众忍也。白四期者,即法就也。即下,结名体。次明随中。刹那后者,示分齐也。随业依作,故重举作以明无作。

今详二业,初有五同。

一名同俱,称无作故,莫非是业,任运而起。

二义同俱,防七非故。

五、同中,初二可解。

三体同如上三宗故。

三中,指上三宗者,若实法宗,二并是色;若假名宗,二并非色非心;若后圆宗,二皆心种。

四、敌对同。以受体形期,随非防过。为护体故,即名本体。有防非能,能实随行,行起护本,相依持也。随无作者,对非兴治,与作齐等。此无作者,非是作俱无作也。谓起对防,即有善行,随体并生。作用既谢,此善常在,故名此业为随无作。与非对敌,故与受同。

四中,初科。初明受体。据受无作,无防非能,而不能自防,故假随行。如戈予虽利,要由持用,方陷前敌,故云相依持也。次明随中。初通示;此下,简滥;谓下,显相。准此对防,同时多业:一是本受无作,二即随中作俱,三即随行无作与非敌对。

若同古师,言无作者,事息方有,此非对防,止是作戒。夫业有因,方成其果,岂可因谢,果忽何来?至理推求,俱涉言论。若道一时,则同名过;若云前后,则无因过。如是互求,皆不可得,故强随俗,不无如上。

次科。初叙古,如前已破。夫下,显正。初斥非。至下,次遣执。至理推者,若约空理,则一切有为皆可破故;若约道理,则彼此所计皆不了故。涉言论者,容执诤故。同名过者,滥作俱故。无因过者,因果隔绝故。强随俗者,随顺世谛,离执见故。指如上者,归同时故。

五多品同,以受可重发故,无作有强羸,随心则浓薄,业理亦浇淳也。依多论中,受一随多者,以彼宗中不通重故,止约随行通优劣也。

五中。初用受体。本受许重增,一体有三品,谓初受是下,次增为中,复增为上。若但一增,则有二品;若本不增,亦止一品。随下,次明随行。如前随过,约心各分三品,故云浓薄。业理即无作也。上准成论明同。依下,次引多论显异。彼不立重受,仍自难曰:若尔,何故戒有羸、不羸耶?答:此对随行,不论受体是也。

次明四异。

初、总、别异。受但虚愿,欲于万境不造恶也。法界为量,可一念缘,岂非总发?随约实行,非顿唯渐,故别如上。

四异中,初异可解。

二、长短异。受体形期,悬拟防故,说之为长。随无作者,从行善生,与方便俱,心止则住,故名短也。

二中,以随无作,与作同时故,心止则住。若尔,何以前云此善常在?答:此望不复对防,前据已作不失。既不能防,则非随戒,但名为善;不同受体终身能防,由本期故。

三、宽狭异。受体相续,至命终来,四心间起,本戒不失,故名宽也。随无作者,唯局善性,防非护本,彼恶、无记不顺受故,义非说有,故名狭也。

三中,四心通三性,三心无记,行分善恶。文中,受约四心,随简三性,上下互举耳。

四根条异,如前二作,可以除疑。

四中,指前受根随条,不殊二作故。

次解大门第三,缘戒境心,且依二宗不同。

三、缘境,即约四门以辨三世。

初就当宗成论所陈有四:一、能缘心,二、所缘境,三、发戒相,四、约防非。

初缘戒心,但约现在,念念虽谢,不无续起,即以此心为戒因本。

成论中,能缘局现在,念念相续,即为业本。

二、约戒境通缘三世。但有恶缘,皆作断意,不尔非戒。何以明耶?如冤家境,虽终过去,得害死尸,非非过也;彼冤之子,是现在也;当生之非,为未来也。今欲成戒,要须普缘。

二、所缘。初科。初约义示通。不尔,非戒。以境不尽,但名善故。何下,举事显相。父亡为过,子在为现,将后有孙为当(有以腹中子为当者,非即属现故)。涅槃云:如人斩截死尸,以是业缘,应堕地狱。亦如伍员鞭尸之类。

故论云:皆于三世众生境所,得戒律仪。如人供养,过去所尊,亦有福德;律仪亦尔。又云:慈悲布施,是亦有福。戒亦尔者,以慈修心,缘于三世,拔苦与乐;戒法缘三,例通三世,可同慈行。又云:慈悲备物,局现境起,过、未已谢,慈功无益;戒则不尔,必作普周,方名戒业。

引证中,初文。初示所缘。如下,举事例。初举供福别例过去。又下,次约慈施通例三世,又二:初明可例;又下,次明非例。言备物者,以物有限,不沾过未,故为局狭。文中语迮,合云过去已谢,未来未至。

问:既同善行,何以异耶?答:慈等世善,随心宽狭,如经说慈七品是也。戒是通行,受者方有,要作普周。无论善恶,皆须息念,片涉怨嫌,则非缘具。故论说云以恶心随戒增减等。由众善本,定慧因基,可同别善,得为道分。

徴:释中,同善行者,持戒布施,同六度故。答中,初叙施局。如经说慈,即涅槃经。谓亲中三品:一、上亲(师僧父母),二、中亲(兄弟姊妹同学等),三、下亲(惠我财物或朋友等)。怨亦三品:一、上怨(夺我父母性命等),二、中怨(夺我兄弟性命财物),三、下怨(夺我朋友性命等)。不怨不亲为一品。于此七种等行慈心,止局现境,明非普遍。戒下,次显戒通。初对简施慈。一、非通遍,二、不须受。要普周者,三世十方,无不该故。则知本体微恶不容,纤尘莫立,比于明镜,喻若琉璃,众圣所称。良由此于无论善恶,好者恶者,无所择故。故下,二、引文示。即俱舍文。若不尽断,则有二过:一、恶心不死,二、随戒增减。后自引之。由下,三、申所以。上二句明功,下二句彰异别。善即世福,戒是道分,故不同之。

三、所发戒,唯是现在相续心中得。

三、所发中,若论发业,通于未来,且据初得,故局现在,盖约能缘以彰分齐也。

四、防非者,以除过去、未来非,现在无非可防也。

四中,初科可解。

问:戒缘三世境,现境是所缘,斯即是现非,何言不防者?

初问,蹑前缘境,以难防非。

答:缘在悬对,未即不起。愿欲断除,不妨缘义。若论其防,正在敌对。现在之境不定,说非六尘为妙行可。唯无学一境有异见,乃通人畜。兴治有功,非不能陵,防未非也。治弱非壮,不说能防。依教忏荡,名防过非,故无现非。

正答中。初叙缘境通。若下,次释防非局。初明现境无非。六尘为妙行,谓观境空寂。可唯无学,谓不专极圣。一境异见,如人见水,天见琉璃,鬼见脓河,鱼见窟宅。此明现境,或见为空,或随心异,不定为非,故无可防也。兴下,次明过未有非。陵谓侵陵。

更为重举:现在未起,不名为罪;才起落谢,即名过、非。故文云现在念念不住故,可分明见。

重举中,即明现境不立,还落二世。故下,引证,即涅槃文。彼云:色有三种:过去、未来、现在。过现不可害。何以故?过去,过去故;现在,念念灭故。遮未来故,名之为杀。前念过去,后念未来,此理益明,故云可见。

问:如昔所传毗尼,殄已起戒,防未起非,今何以言戒断过去非?

次问:引古偏利,则违上文。

答:如向已解,望全不犯,防未起非,犯已依忏,还令戒净,防已起非,已未双防,俱名持戒。

答中,初科指前,对文可解。

昔解毗尼防已起非,据七毗尼戒防未起,谓坛场受体,此局论耳。今解毗尼亦除已未,何者是耶?如四诤对除,是殄已起;明观正断,应起不起,即绝未非。

次科。初叙古局见。七毗尼,即七灭诤。今下,申今通解。戒防已未,如上已明,此中但出毗尼通二世耳。知法之人,谓之明观;如教而灭,故云正断。

问:防非体唯一,对境论持犯,何须立二戒?

三问中,意谓受体自可防非,不须随戒。

答:受体但防具,其性是非心。要秉随资受,方能防二世。

答中,略示以发次问,具谓具度秉立也。

问:若待随行,为护受体,受随相资,止作防拟,名戒防非,非何故起?

转难中,戒既能防,非不当起;非既或起,戒则无功。

答:戒实能防,遮断不起,常须随行,䇿持临抗,方游尘境,不为陵侵。如世弓刀,深能御敌,终须持执,乃陷前阵。

答中,初法说;如下,喻显。弓刀喻受体,执持喻随行,阵喻尘境。

问:戒发唯现在,缘境通三世,能防局过未。若尔,忏悔者,为灭几世罪?

四、问:牒前四种,以问忏悔,初句即含能缘所发。

答:经论所显,忏三世也。以过业牵来,报未非起。现在既不说名种,故通约三世。律制则不尔,唯忏已作,不识名种,罪则不灭。现在无恶,以善恶二心不同时故,当起罪名。又未定故,不得题名入忏法也。

答中。初明化忏,则通三世,如经论中已作、今作、当作、悉忏悔等。名、种,即罪名、种相。律下,次明制忏,唯局过去。初正明。须识名、种,对反化忏。现下,简余二世。现忏是善,义不兼恶;未来不定,无由牒悔。

次依多宗,亦有四意。

能缘心者,局在一念;所缘境者,唯现在一念。以过、未是法数,非众生数故。论云:别脱依生起,发戒亦现在,一念心中得,防非亦过、未,现在无非故。

次依多宗通列中,唯除所缘有异,余三并同。成论所缘中,彼以过、未二境,但有名句,法入所收,故为法数;现在有情,为众生数。由别脱戒,依有情发,过、未无情,即非戒境。此据七支性戒为言。若论遮戒,亦对现有草木等物。仍引论证,即杂心文。彼云:别解脱律仪,于现在阴、界、入得(五阴、十八界、十二入),众生处所得,非过去、未来,以堕法数故。

语其戒境有缘,斯是略举六大:地、水、火、风、空、识等相,乃至如来涅槃谛理,并是戒缘,俱有损坏毁谤之义。

次明戒境,即广第二所缘境也。总示中,初科。初二句通标有缘。斯是语略义含,包摄大千,该罗万有。略下,别示六大,即摄一切情与非情。如来谛理,即是佛法二宝。损坏毁谤,通上诸境。有情兼二,非情唯损,如提婆害佛破法,即毁损二宝也。

问:六趣生外,更有发不?答:如来非趣摄,中阴亦复尔。故心论云:四生收诸趣,中阴非趣摄。以趣是到义,中阴但传识。

次科问中,恐谓趣外无别境故。答中,初通答。故下,别证中阴。趣谓趣诗,故是到义。言传识者,舍此趣彼,中间未至,名中阴故。

余非情相,如后所说。

三中指后,即第四数量中。

俱舍云:得戒有三:一切境、一切分、一切因、一切生境。得戒是定分,因不定。

别释情境。俱舍通明总标中,一切境即遍众生界,一切分谓七支戒,一切因即三品心,是得戒因。若论生境,唯具方得分因,不具容可得戒。

分,谓七支也。有人从一切分得戒,谓比丘也。有人从四分得戒,谓余戒也。

分不定中,彼宗唯具戒具发七支,五、八、十戒并发四支。

因不定者,有二种:若立无贪、瞋、痴为戒生因,即从一切得,不相离故;若立上、中、下意为戒生因,则不从一切得,三品不俱故。今从后义为因。

因不定中,无贪等,即三善心;不相离者,三毒有离合,三善必同时故;上、中、下意,即三品发心,随一品定,故云不俱。此据两义具缺,以明不定。

约位分四。

有人从一切众生得戒,不由一切分、一切因,谓随一品意受五戒、十戒也。

别分中,四位并云有人者,谓受者不定,历为四句:一一句中,并标一切众生得戒,以境定故;初、三即二俱句,二、四即二互句。

有人于一切众生得戒,由一切分,不由一切因,即用一品因受比丘戒。

有人于一切众生、一切分因得戒,谓三品意受三种戒也。此言一切因历三戒分,尽在比丘也。

三中。此言下,点示。以三心不俱,须历三戒,可云一切因。又唯具戒,具发七支,则一切分唯在比丘。尽犹足也。

有人于一切众生得戒,由一切因,不得一切分;用三品意受五、八、十,但有四支,故分不尽。

四中,三心受三,不至具戒,故但具因而不具分。

若不从一切众生,则无戒也;以戒善随遍异,此则恶意不死故。

结示中,初反判;以下,申意。戒善简泛善随遍,非局狭异,此即反上不遍死息也。

又于众生离五分别:一、于其生,我离杀等;二、于某分,我能持之;三、处;四、时,乃至月日;五、离某缘,谓除斗战事。若作此受,但得善行,不得名戒。

次离过中。初总标。五种分别悉能障戒,故须离之方发戒品。一下,别列。初、于境分别,如云我不杀猪羊等。二、于戒分别,分即是支,如云我持不杀支等。三、处,如云于此国能持。四、时,如云今年此月此日能持。五、缘,除斗战者,谓平时能持,或值此缘即不持等。若下,结断。

于非所能境,云何得戒?以屠者持野兽戒,猎者持家畜故。

三、遍缘中。初科。力分可持,名所能境;力所不堪,名非所能境。(旧云如南洲受戒,望余三洲为非所能者,谬矣。)意谓所能得戒,于义可知;非所能境,云何发戒?以下举屠猎,显非所能。屠者,但能持野兽,即为所能;不能持猪羊,即非所能。猎者反之。

由不害一切众生命,故得戒。若从所能境,则有增减,能、非能互转生故。谓猎持猪羊戒,死生獐鹿中,戒则减也;或鹿生羊中,戒则增也。屠者例尔。由戒得舍,必假因缘;今此增减,深乖戒义。

释中,初科。初句释通。戒须遍境,故能、非能并须断恶也。若下,反显。初叙过。损字写误,合作增减。谓若许猎师持家畜,羊生鹿中,即所能转生非能,戒则减也;鹿生羊中,即非能转生所能,戒则增也。若许屠儿持野兽,则鹿生羊中,能生非能,戒则减也;羊生鹿中,非能生能,戒则增也。由下,结非。戒从缘受,亦须缘舍;今自增减,得舍无缘,故乖戒义。

纵离此缘,有何过耶?恶心不死故。谓持家畜,行猎不获,路逢猪羊,心还起杀。

次科。初蹑前难。纵不假缘,自然增减,理亦无过。恶下,释通。猎持家畜,不持野兽,由存杀念,还害所能,容有犯戒故。

夫论戒者,普遍生境,俱无害心,方成大慈。行,群行之首,岂随分学,望成大善?义不可也。

三中,大慈即佛行群,行首者即发趣义,分学者谓持少分而不遍境,大善即上大慈行首。

杂心成论,大同故略。

次指二论。言大同者,若准成论,境该三世,五、八二戒,得随分受,与彼不同;然遍周生境,彼此无异。

如婆沙中有难者言:如草木等,未有有时,或时枯灭,岂无增减?能、非能互转亦尔,谓冬受春生,于叶条上,为增戒也;春受秋落,则是减也。

婆沙引难中,未有时受,受已方生,戒则有增;已有时受,及后枯死,岂非戒减?意谓草木纵令遍断,亦不免此过,故以为难。

故解云:众生前后有,草木永不有。

释中,初文。众生生前死后,并在诸趣,故前后有,得有互转,可说增减。草木不尔,未生已灭,皆永不有,义非互转,故无增减。俱舍、杂心并同。杂心云:众生前后同性,草等后非性。语虽少异,于理颇明。

若尔,众生入般,永不有故,戒则损也。

转难中,众生入般,谓入般涅槃,亦永不有,则应有损。

义张四句:一、心谢戒在,圣无惑故,戒应随谢,以境不尽,故不随失;二、境谢心在,虽复入般草枯,惑心在故;三、心境俱谢,如转根者;四、俱不谢,可知也。

张句中,初句惑尽故心谢,境存故戒在;次句入般草枯为境谢,凡夫惑在故戒存。此句正通前问。三、如转根者,僧尼互转,诸不同戒,持犯非分,故二俱谢。四、可知者,如常持故。

如成论中:如行施慈,分有福德;至于戒行,于一众生持一分戒,亦得律仪。此是余师,非正义也。

点成论中,初引示。以施类戒,许从别得,正乖诸论遍境之义。此下,决破。余师即他家异说,此但斥上一众生义。若持一分,论家所取,即是正义。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济缘记三之五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