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冯玉祥之倒戈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民国以来,军人中之最反复无常者,当推冯玉祥,其首显身手,则在奉直第二次战争时。当时直系势力如日中天,调兵遣将,讨伐奉张,计下十道命令,声威显赫,大有一举踏平东北之概,讵为时仅三十五日(十三年九月十八日下令,至十月二十三日晨二时,冯军即已入京,包围总统府),竟至全部瓦解,一蹶不可复振,则冯一人为之也。

冯在直系中,以善治军称。远在冯国璋任总统时,彼尚不过一旅长,即拟派调驻闽,以分闽督李厚基之势,以李反对而止。直皖战后,冯以历着功绩,地位渐高,终继阎相文督陕。及吴佩孚攻击梁士诒内阁,冯与取同一态度,联合赣陈(光远)、苏齐(燮元)、鄂萧(耀南)、鲁田(中玉)、豫赵(倜)、皖马(联甲)等,先后通电响应,其后直奉战机(第一次)愈迫。吴以在豫之赵氏兄弟(赵倜、赵杰)颇有附奉倾向,恐己之军队一旦抽调,则心腹患成,乃商之冯,令其放弃陕督地位,率部东出潼关,巩固郑洛后防,冯慨然从命,亦足见吴、冯之关系矣。冯既以利于战局布置,弃陕入豫,迨战事胜利,自宜畀以豫督,藉补其失而酬其勋。讵因此而吴、冯感情,乃渐形隔阂,盖冯虽督豫,而吴固仍驻洛阳也。物莫能两大,况吴素性又颇傲慢,以冯久隶属下,遇事多自主裁,不加咨商,冯亦不愿一味仰承意旨,久之,彼此之间自难免各不愉快。姑举一事为证,冯本好以俭朴自炫,一日忽令禁民间穿着绸缎,店铺亦不准售卖,否则严惩不贷,绸缎业以积货未销,耗损过大,联请缓行,不许,乃转而哭诉于吴,吴认冯为不谙大体,且干涉营业自由,遽下令撤销之,冯虽无如何,然于体面上则甚难堪也。未几冯即不安于位,而易以张福来,初尚许以热、察、绥三特区巡阅使,但亦口惠而已,终仅畀一陆军检阅使,有虚职而无实权,其不能满冯之意可知。然冯素深沉,时机未至,绝不少露词色,故逼宫夺印一出,冯仍任一重要角色,迨大选告成,禄仍弗及,识者早知冯之不复为曹、吴用矣。闻吴事前曾许冯于破奉后,畀以东三省巡阅使,冯怒其又将绐己,愈决叛离。夫以画饼饵虎豹,欲求其惟命是听,吴之疏愚固极可哂。

然谓因此一语,乃适激冯之变,则殊不然,盖冯之叛意,早已决定于在京时,故反直派乃得乘机而入,至任冯为第三军总司令,担任热河方面军事,此不过使冯处于更有利地位,实则当时即令不使其独当一面,而依然留镇京师,又岂能安然无事?有谓吴于饷械分配不均,亦为激怒冯军之一端,但观冯在前线曾电京索饷,语多愤慨,即可证明。此又不然,闻当时冯军行至密云,即已逡巡不前,其索饷者,无非藉此掩饰其稽留之故,岂真足给饷械,便能消其离异之心,而增其敌忾之气?冯于十月九日(距出师不及二十日)即有一电致曹锟及直系将领,痛斥曹英、李彦青、王毓芝、王克敏,谓欲靖国事,非将此辈小人驱逐不可。尤可怪者,此电且分致段祺瑞、卢永祥诸人,而独不及吴佩孚,则其态度已不难窥见。以冯平日之阴猜沉鸷,使非布置周详,绰具把握,岂肯有此显露表示?只此可知其早怀决心,预有联络,绝非一时有激使然也。

又据接近冯系人言,冯当时之逗留不进,不过意存观望,尚未至痛下决心,使其时第一军在榆关方面,果能一鼓歼敌,则冯或仍效忠于直。此言不但不足为冯之人格辩护,且于冯之倒戈妙谛,似亦知之未深。冯不倒戈则已,果欲倒戈,则必行之于双方胜负未见之前,绝不能行之于双方胜负既判之后。盖局定而后动,奉胜则冯不足以见重,直胜则冯更难免于被疑,惟于战事正在剧烈之际,突出此举,直既无术反救,奉可藉此进攻,而冯乃自处有成无败之地位。冯已筹之至熟,故直奉开战后数日,即发十月九日一电,对各方微示其意,迨十九日双方战事愈烈,即秘密开拔,兼程回京,因北京警备司令孙岳,冯事前已与接洽,故能直入无阻,于二十三日晨二时,占领北京各要地,旋即进围总统府。

余时在北京,于前一小时由晨报馆回寓时,尚未闻此项消息,黎明有报:沿街军警林立,似京城有重大变故者。急以电话向各方探问,则屡呼不通,知果有异。出视,纷言冯军附奉已返京,总统失自由矣。吴方在前线督师,闻冯倒戈入京,直如晴天霹雳,惊皇失措,乃—面分军御敌,一面回师靖内,终以前后受击,归于失败。十一月二日曹锟宣告退职,三日吴率残部由大沽浮海南下,掀天动地之第二次直奉战争至是遂告结束,微倒戈将军之力,曷克臻此。独怪冯既失欢于吴,何以竟能使之不疑而重用之,及稍被疑矣,何以又能使之,不加防范而纵任之,且由前线返京,全师移动,历时四日,曹、吴岂无耳目?何以能一手障天,漫无人觉,则冯之倒戈伎俩,亦可谓出神入化矣。又闻吴于疑冯后,曾命王承斌赴热河,代冯行使总司令职权,而王因夙不满吴专横,早已与冯暗通声气,大敌当前而内部离异如此,然则即无冯之倒戈,而直系亦岂能免于覆灭哉?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