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成唯识论演秘卷第五(本)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沙门知周撰

论。恒依心起等者。有义难云。受等依心起受等名心所。心依受等生应名受等所。又受等四义具受等名心所。心亦四义具应名受等所。如疏以彼二三义简。然疏中说应名心所此即不然。既以心王望受等说。如何仍说名作心所 详曰。心所总名由依于他四义具立。疏以王.所总名相例。以心依他具四义故。不据别别受等为难 问论既自云恒依心等名为心所。心不依心如何难云应名心所 答云依于心显依非己依非己故得心所名。心依亦尔何非心所。疏依理责。不尔心总。而受等别。别总不切。难不切也。今助一难。受等依心起。从依名心所。心依心所生应名心所。所余难准此。此不违论。亦无别总不均之过。

论。即诸心所所取别相者。问瑜伽但云作意了此所未了相。如何得知。所未了者是诸心所所取别相 答诸心所等所取别相。皆是心王所未了相。既言作意了此未了。明知余所所取别相皆能了之。

疏。显扬十八有颂等者。按彼颂云。依多境了别各为自业生。心法不应思。相似境转故。论曰心所有法依止能缘多境八种识故。各各造作自业而起。依心而有故名心所有法。不应更思彼所缘境。由彼与识等缘转故 释曰。唯以一义立心所名。言等缘转。显彼心所亦缘总相。

论。余处复说至德失等相者。中边第一但云心所亦缘别相。瑜伽第三但说别境缘可乐等。而无亦字。二论合引故云亦能了可乐等 问心取总相。所通总别。云何得言同一所缘 答有义说同所缘总论此境。不言此境别相亦同。又心王.所取总别义总而为四释 一云心唯取总。心所唯别。诸论皆说识了总相。瑜伽但说心所了此所未了相。不言了总。此论虽云此表心所亦缘总相。释论者意即不依之 二云心王唯取总相。所取总别。大论.中边如论主释。既有诚说理不可违 三云心所同前第二师说。心王亦缘总别二相。故下论云。受能领纳顺.违.中境。令心等起欢.戚.舍相。若也不了违.顺.中境。如何能起欢.戚.舍相。解余心所皆有令心取别相义。论中上下文有众多。故知心王亦缘别相。大论等说皆约心王自力而说。设无心所自力不能取别相故。如王因臣能知别事。若不因者即不能知 四云心王同前第三师说。心所非。但缘自别相。如心能缘一切别相。诸相应法法尔同缘。唯境一事。不尔如何说令心等起欢.戚等。既说等言。故知心所别相皆取。虽有四解令依后说。诸相应法相望力齐。有缘.不缘不应理故。论说受等所取别者。且约自行所取者说。以实而言。由相应力互取所缘。皆不违理 问由相应力互取所缘。亦由相应行相互起。受等应起取像等行 解云心等境同相应力取。行相说别。受等不同 又释由相应力能起诸行。受令心等起欢等故。且依胜说。但言令心。理实亦令受等明记 问既尔同聚心.心所行。行相皆同应成杂乱 答行相.境相兼正不同故不违理。第二卷云心.心取法行相各别。第三卷说勿触等五能了别者。依正行说。并不相违 详曰。今依第二。瑜伽.中边.此唯识等文明具故。余之三释既无诚说。固难依准。不可凡情强会圣旨。下文自云受能领纳顺.违.中境。不言心取顺.违境故。余心所等言令心等。至文当会。又准何知据其正行。前第二三云。心.心所行相各别。勿触等五能了别耶。本教无说。岂非意乎。请审详诸。无惑后学。

论领顺境相至不苦不乐者。问身识一时领顺.违境。何受相应 答传有二释。一云无有一时能领二境故随一俱。二云即一时中能领二境境俱至故。随其胜境但一受俱。如五俱意随何境胜而受俱。故此亦应尔 问受有五受。何意合之 答喜.乐忧.苦欢.感相似。故合为三 若尔何不言喜.忧舍 答以轻从重。以狭从宽。乐.苦通于多地识故。

疏。对法至集色所依等者。按彼论云。集色所依建立身受。集无色所依建立心受 释曰。身心皆以积集为义。故色.无色皆云集也。从二所依得身心称 问第六依七。七何名心无集义故 答刹那相续前后众多得名积集。或据本识。或意根中通七.八识。故名集心。

疏。受宽根狭者。如三受门。苦.乐二受含忧.喜故。而言根者即不如是。二十二根喜.乐.忧.苦各别立故。故宽狭异。

疏。不俱起故非无漏摄者。问夫无漏心必有轻安。轻安调畅。俱时五识何得有苦 答相应之识调畅苦无。五非相应。有苦何失。

疏。若互相显随其所应者。七色.命根据不生断。以显信等亦通见断难。地前信等八见道已永不生故。信等缘缚断显七色.命不名见断。能缚有故。

疏。不可说六至无学身有故者。牒外所明。所明意云。无学学圆得名非断。命在彼身非断何失。

疏。五根亦应尔等者。疏主质也。无学亦有色等五根。五根亦应通不断摄。此既不尔彼何乃然 问非所断者理有二义。一无学身中有漏性者。在无漏身名为无漏。亦名非断。二体无漏亦为无漏。而非是断。无学色根许非断摄斯亦何过 答据体无漏乃顺无漏名为非断。不依初义 问佛色.命根岂非无漏。云何八根不通非断。答通三乘明故非非断。

论。又学无学非二为三者。按瑜伽论五十七云。几学学为义 释曰。二十二根中几学等三。复以学等而为境义 论答九学.无学.非学非无学。以三种为义 释曰。信等五根.意.喜.乐.舍还以学等三种为义 一通三种非学非无学为义 释曰。一谓苦根。五识相应故不以学.无学为义。准此故知三受通三 问苦等体漏。何名学.无学 答在学等身有所进向亦名学等。故六十六云。云何学法。谓预流等有学补特伽罗。若出世有为法。若世间善法是名学法。何以故。依止此法于时时中精进修学戒等三学故。云何无学。谓阿罗汉诸漏已尽。若出世有为法。若世间善法是名无学法。谓除先所说学.无学法。所余预流乃至罗汉法。若堕一切异生所有诸法。当知是名非学非无学法 又对法第二云。求解脱者所有善法是学义。于诸学处已得究竟者所有善法是无学。谓诸异生所有三性法。及诸学者染污无记诸无学者诸无记法。及无为法。是非学非无学 对法通前言求解脱。瑜伽据胜说见道上。作论者意亦不相违 问无学身中世间之法。何义而亦名无漏耶 答据无烦恼。故六十六云。问罗汉世善以何因缘说名无漏。答堕三有故名有所摄。诸漏随眠永解脱故说名无漏。

疏。所余不发恶行等者。彼论但云所余是有覆无记不发恶行。身边等言疏释彼也。

疏。五十八至准不发业者。按彼论云。俱生萨迦耶见唯无记性。数现行故。非极损恼自他处故。对法论云。余无记者是发业余。俱生身见既无记性。明余中摄。不能发业。身见既然。边见亦尔。定随有故。故不论之。

疏。意识尔时至不善无覆者。问若所引五识要与能引第六同性。如何五识三性容俱 答今此中意不得所引与能引意一向异性。非是必定令其同性。或顺三性不俱师义。

论。由无分别至有分别故者。疏中所释意明约识迫悦等差。故成乐.喜.苦.忧等别。不障意识有无分别.轻微。唯动名为苦.乐。

有不悟者而辄弹云。后师释云。非但五识逼悦尤重无分别故。意中苦.乐亦无分别.及尤重故。如下论明。故应总云分别.尤重名为忧.喜。无别.轻微名为苦.乐 详曰。寻前疏明。知后破非。

论。不苦不乐至平等转故者。问舍有违顺。即成逼悦。何言平等 答有义。理实非无差别之义。相微隐故。故不开之。

疏。瑜伽五十七未至十一根者。按彼论云。问未至地几根可得。答十一 释曰。谓信等五.三无漏根.及意.喜.舍 有云。除意取乐。理实应说有十二根。亦有意故。而不说者意根通显八识自性。未至地中唯有第六故略不说 详曰。今取前释。夫有心所如有心王。若不云意恐疑有所而无王也。纵无其乐。理无妨故 问何不言有眼等及命 答无托彼生故不说有 问但言十一云何得知喜八其数 答即彼论云。喜于彼有。何教为证。答如世尊言。如是苾刍离生喜乐滋润其身。周遍滋润.遍流遍悦。无有少分不死不满。如是名为离生喜乐。此中初门说未至位。后门说根本位 释曰。经中双明未至.根本。离生喜乐滋润其身。是初门也。周遍等下是后门也。故知十一喜是其一。显扬.对法大同不录 问初根本定如何一受分成喜.乐 答如灯具辨。有义应前后起时差别故。谓若有时悦身不遍但名为喜。乃时周遍说名为乐 详曰。此论自云悦身心故。辨喜.乐二既违所学故叵依也 问初二根本身心两悦分成喜乐。杂受苦处逼迫身心应分忧苦 答如义灯云。违顺差别。种有同别应释此疑 又解初二根本五识欢悦根动勇意分二。杂受五全意迫微。意忧故不成分二。

论第三静虑等者。问第三分本岂不悦根。根若悦者何不云乎 答前之二定当动勇故悦根方乐。故举言之。第三安静不唯对根方称为乐。故不言也。理实悦根逾于前矣。

疏。六十六有此中通论者。六十六中亦言傍生苦.忧相续。故彼论云。生那落迦诸有情类。异熟无间有异熟生苦.忧相续。如是若生一分饿鬼.及傍生中。当知亦尔。

疏。五十七说与地狱同者。即彼论云。余三现行故不成熟。种子故成熟。如生那落迦趣于一向苦。傍生.饿鬼当知亦尔。又六十六异熟无间等。亦三趣同。如前所引。

疏。一根善不善等者。按彼论云。八唯善。善.不善.无记为义。五善.不善.无记。善.不善.无记为义。一善.不善。善.不善.无记为义。五无记。无记为义。二无记。善.不善.无记为义 释曰八谓信等.及三无漏。五谓五受。除忧取意。一谓忧根。又五谓身.男.女.鼻.舌。一谓眼.耳。据表业说。命不相应故不言义。

论。论说忧根非无记故至傍生亦尔者。有义今助前师救初难云。论随转理言善.不善。实通无记。救后难云。忧为第八。舍为第三。说忧定成依多分说。谓除生死余位忧根恒相续故 详曰。今助后师责前师曰。论据何事须随少意。又复主舍何摈不取。岂不主意而相例乎。又余七成不据多分。何独忧根约多分耶。故救未可。

疏。八根现种皆成就者。问命根依彼第八种立。如何言八皆现种成 答现八名命。八种名根。合云命根故通种.现。

疏。为纯苦映等者。按彼论云。若那落迦等中他所映夺。不苦不乐受与纯苦无杂受俱时而转。当知此受被映夺故难可了知。如那落迦等中一向苦受俱转 释曰。等言等彼纯苦鬼畜。彼中赖耶虽有舍受。为余识中苦受猛盛。映夺不现故言苦受。一向苦受据容受言。略不云舍。

论。无异熟乐名纯苦者。此释伏难。伏难意云。有等流乐何名纯苦。故今答云。望无异熟得纯苦名。

疏。故瑜伽五十九说彼五十八等者。显五十九会五十八。言意中嗔忧相应者。依随转等。按五十八云。又十烦恼七唯意地。贪.恚.无明亦通五识。又于欲界贪。乐.喜.舍相应。恚苦.忧.舍相应 释曰。苦据五识。忧唯第六。舍通六识。又五十九云。若任运生一切烦恼。皆于三受现行可得。是故通一切识身者。与一切根相应。不通一切识身者。与意地一切根相应。不任运生一切烦恼。随其所应诸根相应。先辨烦恼诸根相应。但约粗相道理建立。令初行者解无乱故。今约巨细道理建立。令久行者了自他身种种行解差别转故。广作其法大同此论第六所明。故不录也。疏指此文云五十八说依随转.及粗相也。

疏。六十六说地狱亦有食者。按彼论云。若粗段食于欲界五趣中皆现可得。此于一分各别那落迦。非大那落迦 问文既明简。许之何失 答五十七云。那落迦中无有段食。定地诸天亦复如是。诸那落迦多由先业力所任持而得久住。虽有广大诸根大种损害因缘。而不能死。然彼亦有诸微细风随入身分。以之为食。难可了知是故不说。此文既云诸那落迦。故知后文而假说也。不尔前后岂鱼肉乎。言风等食假说应知。

疏。谓大众部诸识并生等者。由识并生故。异熟后五识苦意忧得之相续。余准可知。

疏卷第六

疏。总欢教兴者。论云今应广说是劝之辞。有疏言显。显.劝俱得 问论既自述。云何自劝 答假兴宾主。或自奖发。

论。如契经至四是遍行者。有义初起尽经及此所引。皆云乃至广说。广说何事。由此诚证明知心王亦缘别相。不尔如何心王由思取正因等。由此定说亦缘别相。而无心所自不能缘。故诸论说但缘总相。心所缘别。准此应知有等言故者 详曰。经示方隅。举眼识生不言余识故云乃至。或论略引置乃至言。故显扬论第一亦引此经云如是应知乃至身识。此中差别者。谓各依自根各缘自境。各别了别一切。应引如前二经。非乃至言显王缘别。又相有彼邪正及俱。故等言等。故论自云无心起位无此随一。故知等言不表心王而亦取别。取别前后便为河汉。又心起时未曾无所。何得据无心取说总。若无心所总亦不缘。何但别相。顺理教者。王取总相可为善谈。邪正等者即总相也。

论。此等圣教成证非一者。按瑜伽论五十五。亦说此名遍行也。即彼论云。问诸识生时与几遍行心法俱起。答五。谓作意等。

论。理谓至必有思等者。问何以得知。触谓三和。乃至思者令心造作 答按瑜伽论五十五云。作意云何谓能引发心法。触云何谓三和合故能摄受义。受云何谓三和合故能领纳义。想云何谓三和合故施设所缘假合而取。思云何谓三和合故令心造作。于所缘境与随领纳和合乖离。

疏。显杨第一引证说有者。证有遍行。即彼论云。如经中说。苦于此作意等。又说由彼所生作意正起。如是所生眼等识生。如经说有六触身。又说眼.色为缘能起眼识。如是三法聚集合故能有所触。又说触为受缘。如经说有六受身。又说受为爱缘。如经说有六想身。又说如其所想而起言议如经说有六思身。又说当知我今六触处。即前世思所造故业。

论。次别境等者。瑜伽五十五.显扬第一明五体业。与此大同。故不录也 然显扬论引经为证。此论所无。故引之云。如经说欲为一切诸法根本。如经说我等今者心生胜解。是内六处必定无我 释曰。以无我观缘无我境而生胜解定知六处皆无我故 如经说诸念与随念。别念念及忆。不忘不失法。心明记为性 释曰。追忆曾境名为随念。忆别别境名为别念。或初总相念。后别相念。忆不忘等念之别名 如经说诸令心住与等住。安住近住及定住。不乱不散摄寂止。等持心住一缘性 释曰。系心住内不外驰散名令心住。挫制其心渐细异前遍摄令住名与等住。然为失念于外散动复还捡摄而住内境名为安住。先亲近念住即由此念。数数作意内住其心。不令此心远住于外名为近住。五尘等相令心散乱。先于彼相为过患相。相增上力挫折其心。不令流荡名为定住。欲恚害等令心扰动。故先于彼为过患想。想之力故。故于寻思诸随惑等。正直其心而不流逸名为不乱。由极寂静故心不散。即正摄持名摄寂止。平等持心名为等持。明前诸心悉于一境系心令住名住所缘 如经说简择诸法最极简择.极简择法遍了.近了.点了.通达.审察.听敏.觉.明.惠行.毗钵舍那 释曰能正思择彼净所缘.善巧所缘.或二所缘名简择法 于前三境而简择彼真如实性名最极择 谓于苦谛及差别苦相简择契经诸苦体性名极简择法 于所缘境周遍寻思名为遍了 于前遍了所缘之境委细推求渐真渐近名近了也 了心.心法名点了也 知心.心法所缘之事名为通达 谓能定取尽其所有名为审察 先后渐次于彼义中无忘失故名为聪睿 堪能简择俱生之惠名之为觉 习所得惠名之为明 谓能披诵.问论.决择。而于其义转增明了故名惠行 毗钵舍那此翻为观。如大论中具广释也。

疏。若言如爱至为诸法本者。牒彼外难生起下文。外难意云。汝既以爱例欲非遍。如何经说欲为本。

论。此应复待余便有无穷失者。有义论下释念令心明记。彼宗亦云能明记者。约心等故。所明记者即诸法故。若由此故心等明记。此应复待余。便有无穷失。乐论宗者应善思择 详曰。彼胜发起本是作意根之业用故。然复待余胜解有喻故无穷失。我宗明记非心本业。故虽待余念无其类。无无穷失。

疏。心许前有体上更立用等者。问心体立用自许非他。何得为证 答前已广成。为证无失。

论。根力觉支至非即心者。问破何计耶。若破本师本师心所皆体是心。惠等同喻所立不成。若破末计有相扶失。未许心所离心有故 答准疏所明破末计中立三四等心所之师。惠等依思非即心故。喻无其过。有义但破本计。然喻无过。前来成立惠等别有故得为喻。又解彼宗以经为量。说定即心余别有体 详曰。前虽屡言惠等心所。而未成立离心有体。何非喻过。又未见教经部师中唯不立定许余心所。二释俱难。故依疏善。

论。如是至三十一句者。总别之言传有二释。一云二二至五名之为总。一一别起说名为别。二云起一至四名之为别。合起五种说名为总 详曰。后解为正 问且合缘者。境二或四。岂不违彼同聚心法一所缘耶 答本质境一。对能缘者。义分四等名所乐等。理固无违。且如一境。谓欲观察即名所乐。胜解印持即名决定。念明记时即名曾习。定注惠择即名所观。由斯同聚心法境一。

疏。此师以天眼耳通是意识相应惠等者。准此师意非但二通。即成事智亦非五识相应之惠。因果五识皆无惠也。或但因无。果位许有。是故后师以佛五识成事智难。后释理优。

论。遮等引故至故客有定者。定差别者而有多种。如灯具辨。更有同异。如瑜伽抄。

疏。佛地论说除漏尽通等者。按彼论第三云。如是其余静虑解脱无诤愿智通无碍等。多分摄在妙观察智。神境智通多分摄在成所作智。漏尽智通.漏尽智力。若说漏尽相续中有四智所摄。若说彼缘漏尽涅槃。多分摄在大圆镜智.平等性智 释曰。妙观察智作用强胜摄多功德。神境智通缘外尘发。有同五识多在成事 相续者身 在漏尽身名为漏尽。故四智收 若缘漏尽涅槃法故名为漏尽。故平.镜摄 二缘真强。又得二智具涅槃故。疏所引文捡者误也。应依今叙。

论第六

论。善谓信渐等者。问此善等法为论自施。为论经说 答本经所明。后论引释。故显扬第一引经证云。如契经说。于如来所起坚固信。惭于所惭。愧于所愧。无贪嗔痴三种善根。起精进住。有势勤等适悦于意身及心安。所有无量善法生起。一切皆依不放逸相。又除贪忧心依止舍由不害故。知彼聪睿。

疏。此约立依至理须相合者。三根.精进颂邻次言名为合说。四俱为依立舍等故。不尔不悟四皆为依。名理须合。

疏。除无痴者。彼说无痴以惠为性。非自性善。所以但十。

疏。正理论师说有十二等者。即彼论云。颂说及言兼摄欣.厌。厌谓厌背。如缘苦.集。欣谓欣向。如缘灭.道。此二互起必于一心不得俱生。虽唯是善非遍善心。故善大地法中不别标显。

疏。婆沙别说有欣厌者。彼二十八云。有别法名厌。非惠非无贪。是心所法与心相应。有别法名欣。非欲非无嗔。是心所法与心相应。然见道说苦.集忍智名为能厌。灭道忍智名能欣者。由彼忍智厌.欣相应名能欣厌。忍智实非欣.厌自性。

论。唯善者。亦遮经部信.精进二通三性故。故成实论信品中云。信通三性。精进亦尔。

疏。是境第七者。问既为信依何非依七 答虽信依起。然信所缘。名境第七。

论。乐善为业者。按显扬第一。信业有五云。断不信障为业。能得菩提资粮圆满为业。利益自他为业。能趣善道为业。增长净信为业。后之四种此乐善摄。为乐于善方起四故。

疏。即是论中坚固信者。即摄大乘第七颂云。清净增上力坚固心胜进。名菩萨初修无数三大劫。又按瑜伽五十七云。问世尊依何根处说如是言。于如来所净信深固根生建立。一切世间若诸沙门。若婆罗门。若天魔.梵。无有如法能引夺者。答依信根说。此显其信于闻.思.修胜坚固义。

论。一信有实等者。具如疏明。有义弹云。或如古师。言实事者因果体事。如四谛事。言实理者四谛真理。即因果理。故五蕴云。谓于业果谛实。极正符顺名信业果。大乘虚空灭谛所收。非如有宗。故无有失。疏说为摄虚空但总言实。此非大乘。不可依据 详曰。疏说本空空无有故故非谛摄。不言识变.依如立者谛不摄之。故第二疏言。识变虚空三谛所摄。又依识.如所立虚空假名虚空。非实空也。设据依如.识变虚空言谛摄者。亦不尽理。随能变心何不苦.集.道谛三摄。又七真如许四谛摄。依如立空何唯灭谛。又本空本无。何得名为因果理耶。若言非是因果理者。如何说云四谛真理即因果理。由斯从宽不言谛故。于理无妨。此论总谈。五蕴别列。亦不相违 问于所依境何故次第起忍.乐.希 答要决方希。又因果尔有斯次第 问于实等三信有起.不可如所说。既信皆起。但举因果而以明之。如何忍.欲.而有.不有 答初约总知法体理事故但信忍。后别观德.自他有能故信乐欲。又初实中亦包四谛。苦.集不乐故总言忍。

论。三信有能等者。信有力言总有二释。一依人辨。如疏所明。二约法说。故有义云。或有力言即所信善。谓信善法能得能成有为无为.世.出世果。起希望故而修习之。虽非论文亦不违理。

论。忍谓胜解等者。问此信因果为俱异时 答释具灯.疏。有义准下俱起。初师必同时。推寻事理。未决定时信不生故。由此信等必欲.解俱。若依后师亦许异时。设于事理未决定时信亦生故 详曰。后师因果同异无违。前师必同。理便焉有何所以耶。但言决定方有信生。不说言欲.解要俱时起。先决后信。岂失于决方生信义。设依彼文但可因并。准何说果亦俱生耶。由此言之否臧可暏。

论。惭等虽善非净为相者。问若惭非净。如何前难云若令心净惭等何别 答惭既称善。何得非净。然不似彼净为其相。与信不同。由斯难.答望义不同。故无有失。

论。止诸恶行为业者。准显扬论第一。业有五种。一断无惭障为业。第五增长惭为其业。中间三种同信中三。故彼论中指同前信。

疏。即是二缘者。显扬自法等二是惭缘也。

论。止息恶为业者。显扬业五。初断无愧。后增长愧。中三同前。余善之业皆有五种。但初.后业望除自障能自增长。中三皆同复不录之。准前可解。

论。谓依世间诃厌增上者。有义诃谓诃责。厌谓厌离。见世间人及世间法。诃责暴人。厌离恶法。故于暴恶而生轻拒。而弹疏云。谓自厌恶此定不然。自厌恶者即是轻拒。愧之自性。非世间故。今者既显世间诃厌故前为正 详曰。恶法违己得世间名。为先厌之后方轻拒。何理不得。故下文云于己益损名自他故。故恶名他名世间者而无有失。又厌.轻拒二义不同。若不先厌何乃拒之。

疏。由前一理二教者。即前标宗而是理也。二教可知。

论。然集论说至理必应尔者。此说彼论据因果言。非彼论自约因果辨。彼论所明如前疏引。

疏。若尔即三念住等亦尔者。此质意云。念住亦用无嗔为体。应同大悲非根所摄。

疏。念住依惠故根所摄者。此师以彼对法为正。按彼第十四出念住体云。于一切种爱.恚俱烦恼并习气不现行具足中所有定惠等为体 释曰。总以五法。无贪.无嗔.大舍.定.惠而为体也。

疏。且依约影显非真理文者。会瑜伽也。按五十七云。念住非根摄。无贪嗔所摄故。会之云影显非实。举佛余德依惠根收。显此念住理亦尔也。

疏。此亦不然者。后师非前。未出所以。

疏。如五见至此无痴亦尔者。前师举见证无痴实。

疏。或作善事至非要圣果者。随因果位所修事毕即名为满。非唯圣极方得满名。

疏。若言勤至然此中者。问起生下。言然此中者意云。此中勤者是何勤耶。文省略也。

疏。乍可名纯者。虽非是精犹胜染法名乍可纯。

论。二乘究竟道欣大菩提者。有义欣大菩提名无足者。且依胜说。理实数数入无漏观令观增明亦名无足。不尔定姓无无足故。

疏。并前合为五解者。前者论.经所列五名 问后之四义解前五位。何得所释为能解耶 答即所列五即是解彼精进之义。故合为五。

疏。问何故此中以无贪为首者。其难意云。前摽不放以勤为初。何故后结无贪为首。

疏。答以前至从近而结者。此答意云。依次前云若善依持之文结故。无贪为首。

论。静住为业者。有义问寂静住者但可名性如何名业。以性显业前后无。故集论中但云。不容杂染所依为业。故此论主应是错也 详曰。若以令心平等三种而为其业。可如所责。静住既非平等等三。如何难云以性为业。又静住即是不容染义。对法何殊独责此论由斯诸论文虽少异义理大同。幸不致惑。又性显业亦复何违。如第七八识思量.了别为性相故。若云心所无如是者。理亦不然。如此论中忿以愤发而为其性。对法即以愤发为业。岂不性.业同愤发故二论互举。又此明恼暴等为性。蛆螫为业。五蕴论云。发举恶言尤蛆为性。亦是性.业二论互明。此何不许。由此观之论实非错。

疏。非谓行也者。行非平声。应从去声读。

论。初中复位辨舍差别者。显平等三别之所以。故杂集第一云。心平等性者。谓以初中后位辨舍差别。所以者何。由舍与心相应离沉没等不平等性故。最初证得心平等性。由心平等远离加行自然相续故。次复证得心正直性。由心正直于诸杂染无怯虑故。最后证得心无功用住性。

疏。对法第十至为贪忧者。按彼论。解七觉支中舍觉支云。舍是不染污体。永除贪忧不染污位为自性故。有疏本云对法第十八道支中说者误也。

疏。以忧根亦有舍者忧通善故。

论。虽有义别至故不别立者。准瑜伽论五十六中。依嗔.贪等立余染法 应翻为净。为无异故。故此不言。即彼论云。多随嗔恚自在转义一切一分是有诤。多随爱见自在转义一切一分是有爱味。多随贪自在转义一切一分是依耽嗜。余处有文类知不录。

论。欣谓欲俱等者。问何故根本.随惑不次而翻之耶 答同类邻明。欣.不忿等无嗔分故。故次欣后明不忿等。厌.不悭等俱无贪分。故次厌后明不悭等。余准可悟。

论。不恨恼嫉等者。准瑜伽论八十九。依嗔而立七差别法。亦合翻之依于无嗔立于善法。故言等也。即彼论云。若烦恼缠能令发起执持刀杖斗讼违诤故名愤发。于不顺言性不堪忍故名恶说。于骂反骂于嗔反嗔等名为不忍。为性恼他故名抵突。性好讥嫌故名諀訿。心怀憎恶。于他攀缘不饶益相起发意言随顺随转名恚寻思。心怀损恼。于他攀缘恼乱之相起发意言。余如前说名害寻思。

论。不悭憍等者。亦等瑜伽八十九说依贪所立诸烦恼法翻立善中。即彼论云。现行遮逼有所乞丐故名研求。于所得利不生喜足。设获他利更求胜利。名以利求利。耽著财利显不实德。欲令他知故名恶欲。于大人所欲求广大利养恭敬故名大欲。怀染污心显不实德。欲令他知名自希欲。于自诸欲深生贪爱名为耽嗜。于他诸欲深生贪著名遍耽嗜。于诸境界深生耽著说名为贪。于诸恶行深生耽著名非法贪。于自父母等诸财宝不正受用名为执著。于他委寄所有财物规欲抵拒故名恶贪。于所缘境深生系缚。犹如美睡隐翳其心名不应理转。心怀爱染攀缘诸欲起发意言。随顺随转名欲寻思。心怀染污攀缘亲感起发意言。余如前说名亲里寻思。心怀染污攀缘国土起发意言。余如前说名国土寻思。心怀染污攀缘自义推托迁近后时望得发起意言。余如前说名不死寻思。心怀染污攀缘自他。若劣若胜起发意言。余如前说是名轻蔑相应寻思。心怀染污攀缘施主。往还家势起发意言。随顺随转是名家势相应寻思 问此中言贪与根本贪而何别耶 答彼根本贪名不善根。此即不尔故有别也。

论。不覆诳谄等者。即瑜伽论六十二中.及八十九憍许亦是入所翻中。六十二云。云何为憍。谓于增上惑毁犯尸罗由见闻疑他所举时。遂托余事假他余事惑设外言而相诱引。云何为许。谓怖他故。或复于彼有所希故。虽有犯重而不发露。亦不现行。非实意乐诈于有智同梵行所现行。亲爱恭敬耎善身.语二业。八十九云。心怀染污为显己德假现威仪故名为憍。心怀染污为显己德。或现亲事或行耎语故名为诈 问二文何别 答初约覆罪。后为显德。故二文别。

疏。对法解慢等者。按彼释云。不敬者谓于师长及有德所而生憍傲。苦生者谓生后有故。

疏。合根本二十六随烦恼中者。意云。本.随总二十六。于中十一翻入其善。疏文倒也。应云合根本.随烦恼二十六中。

论。相用别者便立之者。问不放逸等无别相用云何立之 答前云无用无彼四外别体之用。今云有用有彼同体差别之用 问虽用有别体相还同。如何别立 答相之与用随有一别即立善中。非相.用二全别方立。

疏。下之八法或复十法者。八谓大随。十加邪欲.解。

论。论说十一六位中起等者。问此师善法极多几俱 答如疏具明 有义于无漏位容九俱起。轻安有漏。惭.愧起一。无第二故。有漏定心容八俱起。除舍.不逸.惭.愧随一。散善容七。前八之中除轻安故 详曰。此望疏谈随显少差义无越也。而疏意云。由此师引六位为证。恐惑者云此师许彼决定等位。但一信等故。云此师而皆许俱也。即显六位一一容与余所等并名皆许也。非说十一俱起名皆。九.八.七俱理准可悉。故不缕言故亦无咎 有云。疏主许十一俱此乖本旨 岂可疏主不解前师惭等不并言十一俱。

疏。虽惭与愧至合一位摄者。此释伏难。难意云。惭.愧二法起既不俱。何故六位合居一处。故此答生。

论。应说信等至十遍善心者。问忿等依嗔立。嗔位忿等无。行舍等依他。四法无方起 答设尔何失 若尔云何十遍善心 有义问答展转释之。文多不录。但写意云。忿等嗔分。与嗔不俱。舍等义别。故得俱起。难舍等义别可名为假。忿既别生应非假摄。答以体即嗔无别名假。难嗔既不俱云何体嗔。答即说嗔体名忿等故。难既忿即嗔。如嗔非假。答说嗔作忿。忿何不假。难忿时无嗔。云何说嗔以之为忿。答从嗔种生说嗔作忿。难受受种生名受非想。忿嗔种生名嗔非忿。答忿嗔种起义别名忿。受受种生领纳非想 详曰。忿嗔种生假不俱者。不害应然。离无嗔无应二不并。岂可不害别有种生。由斯不得言嗔.忿二种同不俱。故应说云。忿等依嗔境行粗违而不俱起。不害不尔。随何善位皆不损物。故得俱生。行舍等二准此应知 问瑜伽五十六云。问诸法谁相应。答他性相应非自性。既不相应云何俱起 答但是相应而必俱起。自有俱起不是相应。色.不相应虽有心俱非相应故 问四事阙何 答相应四义阙事等也。不害.无嗔无别体事。舍.不放逸对勤.三根亦准此知。望余信等可名相应。用不离体不害舍等亦具四义。

论。有义定加行亦得定地名等者。问何故瑜伽五十六云。谓轻安俱三摩地及彼眷属。并彼果法所不摄义。是欲界系。既云轻安所不摄故方名欲界。云何言欲得有轻安 答如疏明。

疏。然自有寻伺等有长短者。遍三地有名之为长。虽三地有而不遍者故说为短。即如轻安初寻伺地。而不遍有故名为短。

疏。第二又解定所引善等者。此解定引证因五识。成事智俱通证因果。

疏。此据因位者。结定引因。

疏。若在佛果此为正义者。明其第二成事智因以下。正义许成事智在佛方有。

疏。或初地时等者。显成事因亦证因五。

疏。若作此解至有轻安故者。显释成事在因位非。及明非理。

疏。彼前但据至非为尽理者。释前难也。并会前释欲无轻安之所以也。

疏。第三又解等者。此释意云。文虽总言五有轻安。意谈三识。轻安在色。鼻.舌唯欲故但三识。言总意别故不违前 问三解何正 答而有断云。第三为正。初说违文。果位唯善自他共许。何烦更说定所引言。第二违理。前言欲界无有轻安。今复成有故违理也 有义释云。三皆无违。初标宗故。未论因果故说善言。大地菩萨生欲界中无漏引生亦无有失。会前文者如疏具明 详曰。第二释中定所引善在因可然。成所作智不唯果者违护法义。三释优劣思可知之。

疏。余受可有即通果心者。余乐舍受得有轻安。言即通果指有之心。

疏。若尔鼻舌至如何通者。显是通果方有轻安理非善正。有相例失。

疏。苦根虽名无漏至五识不俱者。五识不俱而有二义。一五总不与轻安俱也。由有苦故。二但苦受相应不俱非余舍乐不容俱也。前释善也。故疏下云。然实菩萨至但除苦受。若准后解以显菩萨五得有讫。然实等文岂不烦剩。故知前善。

疏。不断违文者。违对法论恶趣之报皆见断文。

疏。善染二因至皆名为断者。总望因果皆得断名。约四断义别别明之。如下.及灯。故此不叙。

疏。不生名断其因亦断者。据不生故以释断义。无想天因入见名断。永不生故。

疏。百法等说者。百法显痴通于利钝。故安钝利两惑中间。唯识明痴是不善根。故贪.嗔下慢等上列。

疏。爱佛贪灭皆染污收者。有义今解此等非是法执。若不坚著但起欣求。此既善心不可名执。可同有部名善法欲。若起染爱是烦恼贪 详曰。如名起义既云贪佛。岂有贪法非是染执名为善耶。若但欣求不起染执。谁言此等名之为贪。又谁不知是善法欲劳为分别。

论。谓由爱力取蕴生故者。释此贪等圣教非一。大意无著但广略异。盖作者意取尚不同。今引异要同繁不取。显扬第一云。业有五能障无贪为业。障得菩提资粮圆满为业。损害自他为业。能趣恶道为业增长贪欲为业。余嗔等业皆有五种。初后二别。中三并同。思作可悉 五十五中贪由十事生。一取蕴。二诸见。三未得境界。四已得境界。五已所受用过去境界。六恶行。七男女。八亲支。九资具。十后有及无有。

论。云何嗔等者。五十五中由十事生。一己身。二所爱有情。三非所爱有情。四过去怨亲。五未来怨亲。六现在怨亲。七不可意境。八嫉妒。九宿习。十他见 又五十八云。谓有四种。具如疏列。略为二释。一云。一于损己他见。二损己他有情。上损己言谈下两处。一云于损己。二他见他有情。余二可悉。

疏。独头无明迷理等者。问前第五云。独行无明而有两种。谓主.非主。非主无明通于见修。云何今判唯迷理耶 答且然。瑜伽是主者说。五十八云。又此无明总有二种。一烦恼相缠相应。二独行。若无贪等诸烦恼缠。但于苦等诸谛境中。不如理作意力故钝惠士夫诸不如实简择。覆障缠裹闇昧等心所性名独行无明 又非主者。多迷理起。从多分言。由斯疏中不言唯也。

疏。邪见拨无至诸杂染者。有云。邪见总显五见。若云邪定唯显邪见。余之四见何以不说。若等言等。何邪见后举钝等利 又杂集云。邪决定者谓颠倒智。而总相说不言邪见。故知邪定同彼通五。有义救云。疏无有失。邪见多由疑惑生故。故邪定言但说邪见余见等等。戒禁取等设无疑者而亦生故。故此不说 详曰。更助救云。疏邪见言通含五见。见不正故并得邪名。问何教为证。答瑜伽五十八云。邪见者一切倒见。于所知事颠倒而转皆名邪见。当知此见略有二种。一者增益。萨迦耶等四见。二者损减。谤因果诸见 亦如杂集颠倒智言包于五见。疏若不置邪见言。而恐惑者不知邪定因于见也。若五别说复繁言论。但云邪见文约旨明理固无爽 又五十八云。有四无明。若于不见闻觉知义中所有无知名无解愚。若于见闻觉知所知义中。散乱失念所有无智名放逸愚。于颠倒心所有无智名染污愚。不颠倒心所有无智名不染污愚 释曰。四倒等惑相应无明名为染污。所知障者名不染污。对二乘说更有余释。如瑜伽钞。

疏。或远从根本说者。对法论言。依止萨迦耶见心高举为体者。据本说也。

论。此慢差别至我德处生者。问三品.我.德合有五事。按瑜伽论五十五中。七慢依六事。前四同此。五已得未得颠倒。六功德颠倒。何乃不同 答此合彼开。德分二种故不相违。 问又彼论云。当知二慢依胜有情事生。余各依一事。释曰。二谓卑慢及慢过慢。五蕴于彼何意别耶 答五蕴委陈。瑜伽粗示。又慢有二。故五十八云。慢略有二。谓乱.不乱。不惑乱者谓于下劣计己为胜。于等计等。而生憍慢。惑乱慢者谓余六慢 又由受用鄙劣资具自谓尊贵名惑乱慢。若由受用胜妙资具者自谓富乐名不乱慢。亦由邪行谓后有胜名为惑乱。若由正行谓后有胜名不惑乱 问于劣谓胜。于等谓等。此称境知。无高举故。何名为慢 答顺正理云。如是虽实劣等处生。而能令心高举染恼名慢烦恼。于理何失。又正理论邪.增上慢各为二释。增上二者。一云于未证得殊胜德中谓已证得。二云于证少德谓已证多。邪慢二者。一云谓诸恶行名为无德。彼成此法谓已有斯殊胜功德特恶高举。二即如前全无谓有。然即大乘义不同者思可知矣。慢类等义具如灯也。

论。云何为疑等者。问瑜伽五十八云。当知此疑略由五相差别建立。谓于他世.作用.因果.诸谛.宝中心怀犹预。此中何唯云谛理耶 答即此谛中摄彼五尽 相摄云何 答宝灭道收。作用谓业。即是其因。及于皆过去集谛摄。总相而言过为现因。未来及果苦谛所摄。故杂集论第一云。谛犹豫者亦摄于宝犹预。如其所应灭道谛摄。

论。犹豫简择说为疑故者。即瑜伽论第八说云。谓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故。即于所知事唯用分别异觉为体。

论。谓恶见者多受苦者。有义多受苦者通五趣苦。一切苦果无不皆由恶见生。故佛地论说。业.惑.及果一切皆由我见生故。处处皆说由恶见力生死轮回无休息故 详曰。若通五趣三苦远因。而有义无失。若依欲界三涂等苦为近因发。今依疏辨。然观此论疏说为优。论云招苦。招苦之者是分别故。

疏。分别俱生如显扬第一说者。意显俱生.分别二我皆缘五蕴。即彼论云。一萨迦耶见。谓于五取蕴计我.我所染污惠为体。或是俱生。或分别起。

论。此见差别有二十句等者。如对法论。疏.灯虽引读犹难悟。今重略明。彼论问云。何因十五是我所见。相应我所故。随转我所故。不离我所故。相应我所者。谓我有色。由我与彼相应说有彼故。随转我所者。谓色属我。若彼由此自在力转。或舍或役。世间说彼是我所故。不离我所者。谓我在色中彼计实我处在蕴中遍体随行故。余蕴各然 问我与我所行相不同。如何是我复即所耶 答有二释。一云如色蕴中根尘等别。且身为我余色为所。二云谈一一蕴皆有一我三所差别。不言三所即是当蕴我之所也。而是别蕴我之所故。后释为正 问若尔如何我在中住遍体随行 答且色为所。是受等我在中而住 问色受等别如何遍体称随行 答如药处铜随行体遍理亦何失。由斯说云分别行缘蕴等。显二十句.六十五句有差别也 问分别行等谁所说耶 答是佛法者谈彼外道计我差别。有斯不同令学者知说斯言也。亦非外道自说计我有二十等句之差别也。皆内谈外为令遍知有弃舍故。

疏。六十二见等者。按大智度论第十五云。身边见以为根本。五蕴各四我.我所见。三世各成二十句见。并本身见.边见二种合六十二。

疏。以为何证等者。按五十八云。愚夫于此五取蕴中起二十句萨迦耶见。五句我见。余见我所。是名迷苦萨迦耶见。又总结云。此十烦恼皆迷苦谛见苦所断。既云迷苦见苦所断。故分别惑其理极成。

疏。等十四不可记事者。如有问彼十四事者不应为释。无义利故名不可记。其十四者按大般若经云。世界常耶。无常耶。亦常无常耶。非常非无常耶。为四。世间有边无边等为四。如来死后有耶。无耶。亦有亦无耶。非有非无耶。为四。命与身一为一。命与身异为一。合为十四。

疏。此六十二见唯分别起等者。按彼论云。边执见者。谓六十二诸见趣中。计度前际诸遍常论。一分常论。及计后际诸有想论。无想论。非想非非想论。断见所摄。边执见者。谓七事断论。此边执见唯分别起。邪见分别不待言成故不录也。

疏。彼文又说梵王常等者。彼五十八云。有诸见妄计自在.世主.释梵.及余物类为常。为恒。无有变易。如是邪见亦迷苦谛。

疏。依现在至过者。即瑜伽论八十七云。云何当有前后际俱行者。谓如有一作是思惟。我曾有谁。谁当有我。今此有情来何所从。于此没已去何所至。又毗婆沙百九十九。若依现在起分别见或名前际。或名后际。是未来前过去后故。或未来因过去果故。

论。四遍常者。问瑜伽第六云谓或依三品静虑起宿住念或依天眼。不言劫数。显扬.梵网亦然。按长阿含云。或有沙门.婆罗门等。以三昧力能忆四十八成坏劫事。其中众生不增不减常聚不散。第四直以捷疾智见说一切常。何乃不同 答宗计既殊。不烦和会。或外道执品类不一各叙一计。故瑜伽云。或依天眼 既置或言明计非一。且叙一也。婆沙等别准此应知。不同无失。瑜伽等论不言劫数。但略故尔。故第六云如经广说。故知略也。说余见差类此应悉 有义会云。瑜伽论等依梵网经。谓本计师说依定心。以伊师迦等本上古仙。由得五通不如实知而起计故。毗婆沙论依阿含经通本未计说依散心。诸后学徒依先传授别起计故。二经影略义无失故。

疏。大种常无常等者。问既不云我。云何边收。非我后故 答文虽不言。理实是彼计蕴我者起斯计也。故得边收。

疏。其全常至如何全常者。亦有本云如前全常。疏既不同。略为三释。一应云如何。如何即是随何之义。随何全常皆有自我。二应云如四。如四全常中皆有自我。三应云如前。如前常言结指前也。三皆有理。应从多本。

疏。一个边见至是何见者。而有解云。一个边见缘上下生。属前文者不然此属下也。牒以为问缘上为常。下为无常。从多分说。四分常中大种与心非上下故。或依梵说名上无失。然阙下义。

疏。此虽非断至是染惠者。非无常解皆名断见。拨后永无方名断见。故此非断。问缘下无常与缘上常。二见俱耶 答不俱。无一心中有二惠故。

疏。此总是我等者。总计五蕴。而作一我。更无差异。蕴无不遍。如次名为遍满.无二.无异.无缺。

疏。我有色等者。即有色我有彼想故名为有想。问既云死后而有于想。复约于地如何得云我有于想名有想耶 答由我有想后随生处名为有想。非今时无后方有也。不尔无想俱非八论不应各八。

疏。二我无色等者。问四无色蕴总为一我。为别为四 答别计为四 若尔想蕴而为我者。云何得言我有想耶。必有于他方名有故 答有彼想用名为有想。

疏。一想者在前三无色等者。问何为名一 答唯一意识余五无故。故婆沙论云。由彼诸想一门转故说名一想。

疏。种种想在欲色界等者。故婆沙云。由彼诸想六四门转。及缘种种境界。起故。

疏。纯有苦至寻伺皆客得起者。由依等至而能起通。见苦乐等而后起执。依寻.伺者凭邪师教说乐等事处所差别因执而生。或见现世苦乐等。因兹构尽计论而起。此世既苦。他世亦然。乐等亦然。

论。无想俱非各有八论者。问何故有相具有十六无想俱非俱除后八 答后之八种云小乐等。明皆有想。故无想无想复明利。俱非亦阙 疏。见他得定等者。问何故有想不言见他得定生等。答无想处一。故要见他自方生执。有想不尔何得为例。或影显也。不及前释。

疏。等至寻伺皆客等起者。按婆沙云。诸寻伺者执色为我。见或有时熟眠.闷绝苦受所切似全无想便作是念。我虽有色而无其想。如于此世他世亦尔。由此故云死后无想。准此未必计生无想方名无想。与前得定计无想别。前有苦等亦准此知。

论。俱非八者。列之如疏。按婆沙论略拾要云。一诸寻伺者执色为我。彼见有情想不明了便作是念。说我有色非有想非无想。如于此世他世亦尔。非由彼定可起此执。所以者何。要离无所有处染者。方执非想非非想处诸蕴为我。彼既无色此执理无。有依别义说得彼定亦有此执。谓生故色已离无所有处染者。执彼非想非非相处诸蕴为我。彼所执我体虽非色。而与色合名有色我。如说仿人人体有仿。彼虽不执以色为我。而所执我未离色故。乃至命终犹随身故。故说有色。由所入定想不明了。故执我现非有想非无想死后亦然。许无色界亦有色者。彼许有执非想非非想处。我实有色而非有想亦非无想。二得彼定者执彼非想非非想处诸无色蕴以之为我。或为我所。彼所执我无色为性。或有无色名无色我。由入彼定想不明了故。执我现非有想非无相死后亦然。诸寻伺者执无色为我。彼见有情想不明了便作是念。我无色非有想非无想。第三句中而有三节。初唯寻伺中许依定。后许有色。所有喻等并同初句。

疏。一由彼定时分促等者。由时促故随缘一蕴名一一也。故后起等得有边名。余准此知。

论。七断灭者。具如疏明。又阿含经云。有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见。起如是论。一云我身四大从父母生。孔铺长养。然是无常。二云此我不得名断灭。我欲界诸天断灭无余。三此非断灭。色界化生诸根具足。断灭无余。四此非断灭。我无边空处断灭乃至非想。皆后非前立为断灭。

成唯识论演秘卷第五(本终)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