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之一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净土资粮全集卷之一

古杭云栖寺莲池禅师 袾宏 校正

檇李桐邑净业弟子 庄广还 辑

净土往生章(西方净土极乐世界也)

考证 疏钞云。十方世界。皆有净土。何为独示西方。良由心无二用。功戒杂施。上都仪云。归命三宝。要指方立相。住心取境。以凡夫系心。尚乃不得。况离相耶。故偏指西方者。定趋向故。西方偏指极乐者。不止於无苦有乐。如随愿往生经云。佛国无量。专求极乐者何。一以因胜。十念为因。即得往生故。一以缘胜。四十八愿。普度众生故。

三圣因地篇

阿弥陀佛因地

悲华经曰。往昔有转轮王。名无诤念。王四天下。王有大臣。名曰宝海。生一子。出家成佛。号宝藏如来。王请佛供养。佛入三昧。放大光明。现十方世界。或净或秽。王白佛言。何故世界有净有不净。佛言。菩萨以愿力故。取清净土。复有菩萨以愿力故。取不净国。王言我今发愿。愿成佛时。国中无三恶道。皆真金色。种种庄严。佛告王言。汝於西方。过一恒河沙阿僧祗劫。是时世界。转名安乐。汝当作佛号无量寿如来。

考证

四天下

即四洲也。

菩萨愿力

悲华经曰。往昔劫中。有转轮王。名无诤念。大臣宝海。为善知识。同於宝藏佛所。发菩提心。轮王发愿云。我作佛时。在於清净安乐世界。摄受一切众生。大臣发愿云。我作佛时。在於五浊苦恼世界。脱度一切众生。无诤念王者阿弥陀佛是也。宝海大臣者。释迦牟尼佛是也。以此君臣道合。名为折摄二门○净土或问曰。两土圣人。示居净秽。以折摄二门调服众生。此以秽。以苦。以促。以多魔恼而折之。俾知所厌。彼以净。以乐。以延。以不退转而摄之。俾知所欣。即厌且欣。可以知化道之相关也。

不净国

即今五浊恶世也。

阿僧祗劫

阿。无也。僧祗数也。言无数劫也○佛祖统纪要略曰。初阎浮提。人八万四千岁。身长八丈四尺。凡过百岁。身减一寸。如是减至十岁。身长一尺。则减劫极耳。以後复入增劫。凡过百年。命增一岁。身增一寸。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身长八丈四尺。则增劫之极也。如是一减一增。共计一千六百万年。名一辘轳劫。今当第九减劫。今人只可六尺。寿六十也。一辘轳劫满。遇小三灾。刀兵。瘟疫。凶荒也。至二十辘转满。则坏劫到来。遇大三灾水火风起。大地天宫俱坏。大灾之後。入成劫。凡十方三世一切世界。皆悉具此四种相劫。谓成住坏空也。成而即住。住而续坏。坏而又空。空而又成。八十辘轳。总计一十三万四千四百万年。为始终之极数。此名小劫。旷大劫来。世界成坏。不可尽穷者也。

鼓音王经曰。过去劫中。有国名妙喜。王名憍尸迦。祖父清泰国王。父月上转轮王。母殊胜妙颜。生三子。长曰月明。次曰憍尸迦。三曰帝众。时有一佛出世。名曰世自在王。憍尸迦心发道意。弃舍国位。投佛出家。号曰法藏比丘。广发四十八愿。若不尔者。誓不成佛。是时大地震动。天雨妙华。空中同声赞言决定成佛。

考证 疏钞云。阿弥陀佛因地。不但如上二因。有多种因。一。法华经。大通智胜如来时。十六王子出家。常乐说是法华经。後悉成佛。第九王子。今阿弥陀佛是。二。大乘方等总持经云。无垢焰称起王如来时。有净比丘。总持诸经。十四亿部。随众生愿乐。广为说法。彼比丘者。今阿弥陀佛是。三。贤劫经云。云雷吼如来时。有王子。名净福报众音。供养彼佛。彼王子者。今阿弥陀佛是。四彼经又云。金龙决光佛时。有法师名无限量宝音行。力弘经法。彼法师者。今阿弥陀佛是。五。观佛三昧第九经云。空王佛时。有四比丘。烦恼覆心。空中教令观佛。遂得念佛三昧。彼第三比丘。今阿弥陀佛是。六。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云。狮子游戏金光如来时。有国王名胜威。尊重供养彼佛。修禅定行。彼国王者。今阿弥陀佛是。七。一向出生菩萨经云。昔有太子。闻此微妙法门。奉持精进。复教化八千万亿人。得不退转。彼太子者。今阿弥陀佛是。已上略举数端。若其多劫多因。亦应无量。

大阿弥陀经曰。佛言。尔时法藏比丘发斯弘誓。於是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修习无量功德以庄严其国。功德圆满。威神炽盛。方得成就所愿而入佛位。

考证 龙舒净土文曰。法藏发此愿已。乃精进以了生死。次入菩萨地。了生死者。乃生死自如也。入菩萨地者。内则修慧。外则修福也。修慧者。使慧性日广於一日。至成佛时。则慧性含虗空世界。无所不知。无所不见也。修福者。乃托生於一切众生中。同其形体。同其言语。以设教化。夫设化众生者。无非得福也。得福而不受用。故其福愈积而愈大。福大则威神大。是以威神无所不可。方得成就所愿而入佛位。

佛说阿弥陀经曰。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疏云。万里百城。为参知识。梯山航海。云礼道场。岂可万德如来。现在说法。漠然不顾。甘堕城东。是则名为可怜悯者。

考证 钞云。万里者。僧问大随。劫火洞然。未审这个坏不坏。答云。坏。僧云。恁麽则随他去也。答云。随他去。僧疑不决。往还万里。广参知识。始得大悟。百城者。善财南游百一十城。参五十三善知识。引此以况阿弥陀佛。是最上知识也。梯山航海。如峨嵋普陀等。引此以况西方极乐世界。是最胜道场也。然古之跋涉。盖为亲炙圣贤。今日奔驰。只是遥瞻影像。而且备经险阻。不惮劬劳。何得现在慈尊。舍之不往。城东老母。与佛同生而不见佛。非此之流耶。过未之佛。势所难逢。现在空过。故可怜悯。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因地

悲华经曰。尔时宝藏如来。复告第一不眴太子(即前转轮王太子也)。今当号汝为观世音。无量寿佛般涅盘後。当成佛道。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又告第二尼摩太子。次当作佛。号善住功德宝王如来。汝以愿力取清净土。复号汝为大势至。

考证

涅盘

正讹集曰。梵语涅盘。此云寂灭。寂灭者。生灭既灭。寂灭现前。盖是无生无灭。无去无来。真常独露。苦乐双亡。故曰寂灭为乐。六祖云。无上大涅盘。圆明常寂照。正明照之极。何世人乃错认为死耶。唯是化缘既毕。示同凡灭。使知万物无常。莫生贪着耳○肇论曰。涅盘之为道也。寂寥虗旷。不可以形名得。微妙无相。不可以有心知。超羣有以幽昇。量太虗而永久。经论曰。涅盘非有。亦复非无。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寻夫经论之作。岂虗构哉。果有其所以不有。故不可得而有。有其所以不无。故不可得而无耳。何者。本之有境。则五阴永灭。推之无乡。而幽灵不竭。幽灵不竭。则抱一湛然。五阴永灭。则万累多捐。万累多捐。故与道通洞。抱一湛然。故神而无功。神而无功。故至功常存。与道通洞。故冲而不改。冲而不改。故不可为有。至功常存。故不可为无。斯乃希夷之境。太玄之乡。而欲以有无语其神道者。不亦邈哉。

大阿弥陀经曰。佛言。彼佛至般泥洹时。观世音菩萨乃当作佛。掌握化权。教化度脱十方世界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皆令得泥洹之道。转相教化度脱。一如大师阿弥陀佛。无有穷极。复住无央数劫。乃般泥洹。其次大势至作佛。掌握化权。教化度脱。一如阿弥陀佛。经历劫数。永无般泥洹时。

考证

泥洹

肇论曰。泥洹涅盘。此二名前後异出。盖是楚夏不同耳。云涅盘。音正也。梵语泥洹涅盘者。秦言无为。亦名灭度。无为者。取乎虗无寂寞。妙绝於有为。灭度者。言其大患永灭。超度四流○涅盘泥洹。有加般字者。何也。即金刚经所谓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般即入也。又瑞应经云。安那般那。华言出息入息。观此。而般之为入。又可知矣。

常氏法起跋大弥陀经。略曰。现在会中二法王子。於彼佛土。智慧威神。德业辉光。最为第一。入则坐侍正论。出则扬化他方。於彼刹中。不失现在。次补佛处。相继出兴。到此。则安乐旧号。转而为众宝善集庄严矣。约其依报住处。盖在彼界第四兜率天宫。而此书之所未及言者。

愿偈摄生篇

摄生七愿(见大阿弥陀经四十八愿分)

第一愿。我作佛时。我刹中无妇女。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来生我刹者。皆於七宝水池。莲华中化生。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二十三愿。我作佛时。名号闻於十方无央数世界。诸佛各於大众中称我功德。及国土之胜。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闻我名号。乃慈心喜悦者。皆令来生我国。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二十五愿。我作佛时。光明照诸无央数世界。幽冥之处皆当大明。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见我光明。莫不慈心作善。皆令来生我国。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二十七愿。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有发菩提心。奉持斋戒。行六波罗蜜。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刹。临寿终时。与我大众现其人前。引至来生。作不退转地菩萨。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二十八愿。我作佛时。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号。烧香散华。然灯悬缯。饭食沙门。起立塔寺。斋戒清净。益作诸善。一心系念於我。虽止於一昼夜不绝。亦必生我刹。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二十九愿。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至心信乐。欲生我刹。十声念我名号。必遂来生。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三十愿。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前世作恶。闻我名号。即忏悔为善。奉持经戒。愿生我刹。寿终皆不经三恶道。径遂来生。一切所欲。无不如意。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愿後说偈

略云。我至成佛时。名声超十方。人天欣得闻。俱来生我刹。我以智慧光。广照无央界。除灭诸有情。贪嗔烦恼暗。地狱鬼畜生。亦生我刹中。

(还)谨按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固皆所以度众生。唯此七愿。乃所以摄引往生者故特表章之耳。

莲师疏钞 众生没於苦趣。佛援之。如垂手深渊。众生背觉合尘。佛念之。如倚门望子。援之虽殷。念之虽切。深沉不起。远逝无还。是孤佛愿也。可慨也夫。

考证

莲华化生

莲师疏云。是莲华者。乃卸凡壳之玄宫。安慧命之神宅。修净土者。若礼佛时。当想己身在莲华中作礼。佛在莲华中受我礼敬。若念佛时。当想己身在莲华中结跏趺坐。佛在莲华中接引於我。然後一心持名。昔有二僧。作莲华开合想。遂得往生。况复加之一心持名。而有不生者乎。

蜎飞蠕动

龙舒净土文曰。蜎飞。微细飞虫也。蠕动。微细蛆虫也。若此者。佛尚化度。况於人乎。故人一念皈依。遂生其国。无足疑也○或问虫类佛何能度之。答。泥洹经云。佛在世时。迦罗池中有一泥蛤。闻佛说法。即从池起。隐草根下。听闻佛法。有牧牛人。前诣佛所。以杖插地。误伤蛤死。即生忉利天宫。乃自述其生天之故。由此观之。则泥蛤之上生。仗佛力也。蜎飞蠕动之类。独不能仗佛力以往生乎。

六波罗蜜

法界次第初门曰。此西土之言。今略出三翻。一云事究竟。一云到彼岸。一云度无极○一。檀波罗蜜。檀那。秦言布施。若内有信心。外有福田。有财物。三事和合时。心生舍法。能破悭贪。是为檀布施。有二种。一财施。一法施也○二。尸罗波罗蜜。尸罗。秦言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尸罗○三。羼提波罗蜜。秦言忍辱。内心能安外所辱境。故名忍辱。有二种。一者生忍。二者法忍。生忍有二种。一於恭敬供养中。能忍不着。不生憍逸。二於嗔骂打害中。能忍不生嗔恨怨恼。法忍有二种。一非心法。谓忍寒热风雨饥渴老病死等。二心法。谓忍恚忧愁疑婬慾憍慢诸邪见等○四。毗黎耶波罗蜜。毗黎耶。秦言精进。勤行善法。不自放逸。谓之精进。有二种。一者身精进。勤行善法。行道礼诵讲说劝助开化。二者心精进。勤行善道。心心相续。复次。勤修施戒善法。是为身精进。勤行忍辱禅定智慧。是为心精进○五。禅波罗蜜。禅。秦言思惟修。一切摄心系念。学诸三昧。皆名思惟修也。有三种。一者世间禅。即是凡夫所行禅。二者出世间禅。亦名二乘共禅。三者出世间上上禅。亦名不共禅。不与凡夫二乘共也○六。般若波罗蜜。般若。秦言智慧。照了一切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达一切无碍。名为智慧。有三种。一者声闻智慧。二者辟支佛智慧。三者佛智慧○菩萨以质直清净心。行三种施。故名为檀。若於檀中能具五种心者。是时布施名波罗蜜。何等为五。一者知施实相。布施时。施人受人及财物三事。皆空不可得。入实相正观。以无所舍法。而随他有所须者。能舍不吝。是为知施实相。二者起慈悲心。若菩萨虽知实相无所有。而起大慈大悲。欲因此施与一切乐。拔一切苦。是为起慈悲心。三者发愿。愿施时。愿因此施得无上佛果。不求凡夫二乘果报。是为发愿。四者回向。随所施时。回此施功德。向萨婆若。及施一切众生。是为回向。五者具足方便。所谓能於布施一法。旋转通达一切佛法。徧修诸行。是为具足方便。菩萨若於施时。具此五种心者。因中说果。亦名事究竟。亦名到彼岸。亦名度无极也。余五波罗蜜所知实相。各以类推。余四心。类如檀中分别○问何名六度。曰。檀破饿鬼。尸救地狱。忍济畜生。进拔修罗。禅静人中。慧照天众。发隐曰。檀属饿鬼者。悭贪独食。不肯施故。尸属地狱者。十恶五逆。不持戒故。忍属畜生者。强弱吞噬。不能忍故。进属修罗者。贡高自负。不修进故。乃至人习攀缘。失定意故。天迷欲乐。丧慧心故。菩萨故各以此六者分度之也。故曰六度○戒疏发隐曰。问。六度满相。行所难行。功德如斯。云何属小。谓之偏菩萨。答。此是事六度。渐行渐满。有齐限故。尸毗割肉饲鹰。施而至身分血肉。施斯极矣。普明视死如归。以全其信。舍身不舍戒。戒斯极矣。羼提仙人忍支解。心不动摇。忍斯极矣。大施太子以失珠故。抒海欲乾。心无退倦。进斯极矣。尚闍黎入定。而鹊巢顶上。出定乃知。禅斯极矣。劬嫔均分阎浮提城邑山川为七分。诸国息争。智巧方便而至於此。慧斯极矣。然不出因果生灭之法。故属偏属小也。

唯除五逆

或谓观经言五逆得生。唯除五逆。则济度功狭矣。不知唯除五逆下。有诽谤正法四字。五逆而兼谤法。乃在所除。虽具五逆。不谤法者。未必不生也。良由谤则不信。不信不生故。所谓疑则华不开是也。观经不言谤法。如兼谤者亦不生矣○五逆者。弑父。弑母。弑阿罗汉。出佛身血。皆属身业。破羯磨转法轮僧。属语业。

忏悔愿生

问蜎飞蠕动之类。何能忏悔愿生。莲师云。性在含灵。不可思议。安期畜类终无觉心。如蛤之生天。鹏之敬律。虎之弭耳避地。蟒之垂泪革心。海鱼之再世而兴崇法门。飞鸟之次生而还为弟子。如斯之类。枚举曷胜。由此观之。乌知蜎飞蠕动之类。不能忏悔愿生乎。

诸圣同归篇(见莲师徃生集)

择生极乐

观无量寿佛经云。尔时韦提希。号泣。白佛言。世尊。愿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浊恶世也。於是世尊。放眉间光。徧照十方世界。诸佛国土。皆於中现。时韦提希见已。向佛言。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唯愿生於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

考证

韦提希

见第五卷十六观想注。

往生无数

大无量寿佛经云。弥勒白佛言。於此界。有几菩萨往生极乐。佛告弥勒。於此世界。有六十二亿不退菩萨。往生彼国。小行菩萨。不可称计。不但此国。他方佛土。如远照佛刹。有八十亿菩萨皆当往生。乃至十方佛刹。往生者甚多无数。我若具说。一劫犹未能尽。

莲师赞(後同)曰。此界他方。往生无量。净土何以容之。噫。沧海尚纳百川。虗空犹含万象。而无边刹海。不出普贤一毛孔中。然则净土鍼锋之地。而容无尽之往生。不亦恢恢乎有余裕哉。

考证 钞云。他方世界。第一光远照佛所。有八十亿菩萨。皆当往生。第二宝藏佛所。有九十亿。第三无量音佛所。有二百二十亿。展转至十四佛刹。以及无量佛刹。往生者不可复计○净名经云。维摩丈室。容八万四千师子之座。今此净土。十方往生。犹如雨点。皆生七宝池中。曾无窄隘。即净名义。

面见弥陀

观佛三昧经。佛记文殊当生极乐。文殊发愿偈云。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面见弥陀佛。往生安乐刹。生彼佛国已。满足我大愿。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

十愿求生

华严经普贤菩萨发十种大愿。普为法界众生求生净土。偈云。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又云。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於胜莲华生。亲覩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

赞曰。文殊七佛之祖。普贤万行攸宗。而净土往生。谆谆如出一口。娑婆良弼。即安养亲臣。明亦甚矣。外净土而不愿往生。谬哉。

考证

七佛

法宝坛经曰。过去庄严劫。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今贤劫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是为七佛。

十愿

即行愿品十愿。

偈论净土

天亲菩萨。天竺人。广造诸论。昇兜率内院。礼觐弥勒。复着无量寿论。及净土偈。五门修法。普劝往生。

请佛形仪(见感通传)

天竺鸡头摩寺。五通菩萨。以神力往安乐国。见阿弥陀佛。陈云。娑婆众生。愿生净土。无佛形仪。请垂降许。佛言汝应先行。寻当现彼。五通还。圣仪已至。一佛五十菩萨。各坐莲华。在树叶上。遂取叶。传写流布。

造论起信

马鸣菩萨。西天第十二祖。尝着起信论。後明求生净土。最为切要。

考证 西天竺二十八祖。第一祖摩诃迦叶。乃至第二十八祖菩提达磨。

龙树记生

楞伽经云。大慧汝当知。善逝涅盘後。未来世当有持於我法者。大名德比丘。厥号为龙树。能破有无宗。世间中显我无上大乘法。得初欢喜地。往生安乐国。

考证

善逝

如来十号之第五号也。

欢喜地

华严十地之初地也。

集善往生

大悲经曰。佛言。我灭度後。北天竺国有比丘。名祁婆迦。修习无量种种最胜菩提善根。已而命终。生於西方。过百千亿世界无量寿国。於彼佛所种诸善根。後当作佛。号无垢光。

得忍往生

菩萨持地经云。佛言。时摩差竭。得不起法忍。五百清信士。二十五清信女。皆得不退转地。寿终俱生无量寿佛清净国。

赞曰。求生西方。为欲悟无生忍。登不退地也。已得忍。已得不退。而复求生。菩萨之乐近如来乃如此。今具缚凡夫。忍力未充。退缘无限。而不刻心净土。谓之何哉。是则名为可怜悯者。

考证

无生忍

仁王经五忍。一伏忍。十信也。二信忍。十住也。三顺忍。十行也。四无生忍。十地也。五寂灭忍。妙觉也○王龙舒曰。往生净土者。必证无生法忍。无生法忍者。了生死也。了生死者。虽入生死界中。此一性已不昧矣。一性既不昧。何由而为恶乎。论其理。固无坠堕。况又仗佛力。坠堕必无。是以生净土者。非徒长生不老。又生死自如也。

第二大愿

菩萨内戒经云。菩萨有三愿。其第二愿。愿我命终。往生阿弥陀佛前。

念佛灭罪

大智度论云。有诸菩萨。自言谤大般若。堕恶道。历无量劫。虽修余行。不能灭罪。後遇知识。教念阿弥陀佛。乃得灭障。超生净土。

赞曰。至心念佛一声。灭八十亿劫重罪。此其明徵乎。所以者何。至心故也。若匪至心。罪则不灭。毋曰圣训之无稽哉。

胜会书名

长芦赜禅师。遵远祖遗范。建莲华胜会。普劝念佛。一夕梦一人乌巾白衣。风貌清美。揖而曰。欲入公莲华胜会。乞书一名。赜问何名。答曰普慧。书已又云。家兄普贤。亦乞并书。赜觉而检华严离世间品。有二菩萨名。遂以为会首云。

赞曰。凡僧结社。古圣书名。甚哉净土之非小缘也。良由事出真诚。则冥通灵应。一有伪焉。人世自好者不屑。而况古圣乎。今之所谓佛会者。赜公见之。当为太息矣。

略举尊宿(此篇兴云栖勒修西方章合并故比往生集为多耳)

庐山远法师。豁悟般若深旨。号东方护法菩萨。而六时念佛。三覩圣像。往生净土。

天台智者大师。妙悟法华一家教观。万代宗祖。而生即面西。辩十种疑。疏十六观。极谈净土。

百丈海禅师。马祖传道嫡子。万世丛林大宗。其立法。祈祷病僧。化送亡僧。悉归净土。

清凉国师。绍华严祖位。称文殊後身。而指示弥陀即卢舍那。亦疏观经。弘扬净土。

黄龙新禅师。参觉老得旨。继席黄龙。宗风大振。而切意净业。有劝念佛文行世。令人发哀起信。

永明寿禅师。得无碍辩材。柱石宗门。而作四料简。偏赞西方。上上品生。敬及冥府。

真歇了禅师。嗣丹霞淳公。洞下一宗。至师大显。後卓庵补陀。庵名孤绝。专意西方。有净土说以劝四众。

慈受深禅师。得法於长芦信公。专修净土。谓修行捷径。无越净邦。建西方道场。苦口劝众。翕然化之。

石芝晓法师。嗣月堂询公。洞彻教部。以净业化人。甞集大藏诸书。有乐邦文类行世。

寂堂元禅师。学禅於密庵杰公。笃行念佛三昧。感金甲神自天而降。梦红莲花从地而出。由是十洲莲宗大行。

圆照本禅师。道续天衣。宗弘雪窦。法雷振地。师表两朝。而净业兼修。华开上品。两僧神游乐国。亲见标名。

中峯本禅师。得法於高峯妙公。人仰之如山斗。有怀净土诗百首。盛传于世。

王以宁侍制。自称弥陀弟子。

晁悦之翰林。答赵子昂书。称西方净土。是真语实语。

陈瓘侍制。作延庆寺净土院记。极赞念佛。

优昙宗主。庐山东林善法堂也。着莲宗宝监。奉旨板行。为净土中兴云。

赞曰。始远师。终优昙。略纪历代尊宿。无不奉行净土者。呜呼盛哉。

总论

天如禅师。谓今人鄙视净土。非鄙愚夫愚妇也。是鄙文殊普贤马鸣龙树也。吾故集群经以实其说。或者犹疑菩萨道大。似已不必求生。噫。自非位登玅觉。虽等地大圣。不能一日离佛。况其下者乎。盖甞譬之。爵弥尊。则觐主弥密。彼荷担挟锄之辈。侣渔樵以自足。绝望於九重。而嚣嚣然曰。明主之不足亲也。可哂也夫。

考证

等地妙觉

发隐曰。地者。住持佛智。荷负众生。名地。等觉者有二义。一云与佛无间。一云犹去一等。今兼之。言虽齐等。未极於妙。犹稍隔一等也。妙觉者。朗然大觉。妙智穷源。无明习尽。翛然无累。寂而常照。名妙觉也。

三九往生篇

三辈往生

大阿弥陀经曰。佛言十方世界诸天人民。有至心欲生阿弥陀佛刹者。别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心无贪慕。持守经戒。行六波罗蜜。修菩萨业。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修诸功德。是人则於梦中见佛。及诸菩萨声闻。其命欲终时。佛与圣众。悉来迎致。即於七宝水池。莲华中化生。为不退转地菩萨。智慧威力。神通自在。所居七宝宫宇。在於空中。去佛所为近。是为上辈生者。其中辈者。虽不能往作沙门。大修功德。常信受佛语。深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此佛随力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其刹。命欲终时。佛亦化现其身。光明相好。与诸大众在其人前。即得往生。亦住不退转地。功德智慧。次於上辈生者。其下辈者。不能作诸功德。不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每日十声念佛。愿生其刹。命欲终时。亦梦见此佛。遂得往生。所居七宝宫宇。惟在於地。去佛所为远。功德智慧。又次於中辈生者。

考证 莲师疏云。王氏大本。去取旧文。亦有未尽如三辈往生。魏译皆曰发菩提心。而王氏唯中辈发菩提心。下曰不发。上竟不言。则高下失次。且文中多善根。全在发菩提心。而三辈不同。同一发心。正往生要旨。乃反略之。故云未尽。

九品往生(详见观无量寿佛经)

赞佛偈有云。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上品上生(大智律师元照颂)

三心圆发  谛理深明  金台随往  即证无生

上品中生

达诸法空  了无惊动  有愿即生  不必读诵

上品下生

但发道心  未穷妙理  到彼开明  获菩提记

中品上生

诸戒久持  往生如愿  闻说苦空  得阿罗汉

中品中生

一日一夜  奉戒愿求  莲开见佛  即预圣流

中品下生

孝友仁慈  知识开悟  遇二菩萨  闻法得度

下品上生

平生积恶  死遇良师  一称佛号  生宝莲池

下品中生

毁戒业深  狱火俱至  闻法回心  众圣迎去

下品下生

十恶五逆  临终苦逼  教称十念  莲华金色

考证

三辈九品

钞云。三辈九品。以心分事理。事理亦复各分胜劣。後得往生。如其本因而为品位也。九品者。观经所云上三品。有生彼即得百千陀罗尼门者。有经一小劫。得无生忍者。有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者。配前。则双得事理一心而有深浅。故成三品。例上辈也。中之三品。有生彼国。即得阿罗汉者。有生彼半劫。得阿罗汉者。有生彼一劫。得阿罗汉者。配前。则事盈理歉。亦以深浅。故成三品。例中辈也。下之三品。有往生彼国。经十小劫。得入初地者。有经於六劫。莲华乃开。发无上道心者。有十二大劫。发菩提心者。配前则有事无理。亦以深浅。故成三品。例下辈也。孤山谓大本三辈。止齐观经六品。以三辈纯明善行。不及恶人也。灵芝判三辈止对上品。诸说稍异。草庵辅正解曰。天台以九品同三辈者。乃约位次相同。不约行因。孤山灵芝唯约行因。则齐中上。取义各不同耳。克实而论。则烦恼不异菩提。三九正相配合。又何疑焉。

三心

见上品上生观章。

下品往生

净土或问曰。逆恶得生者。观经疏云。以念佛除灭罪障故。佘详之有三义。一者虽以少时心力。而其力猛利。是心勇决。名为大心。以舍身事急故。如人入阵。不惜身命。名为犍人也。二者亦是宿种今熟。以宿善业强故。临终得遇知识。十念功成也。三者若非宿种则其念佛之时。必有重悔。故永明曰。善恶无定。因缘体空。迹有升沉。事分优劣。真金一两。胜百两之叠华。爝火微光。爇万仞之[卄/积]草○龙舒净土文曰。下品往生者。譬如紩石虽重。赖舟舡力。可以渡江。一针虽轻。不赖舟舡。江不可渡。盖谓人有重罪。仗佛力者。可生净土。罪恶虽轻。不仗佛力。亦不得生。又如平生不善。一日招安。遂为良民。仗佛力而消罪恶者。亦复如是。切勿疑也。有罪恶念佛而不可以往生。但起见佛得道。还度一切冤亲之心。则无不生也。

往生胜相篇

见往生集。各举二三事以例其余耳。非曰止於此也。

(还)谨按阿弥陀佛愿後之偈。则佛之所度者。岂特三辈九品而已哉。但恐世人障重惑深。不愿往生耳。若肯至心发愿。黾勉精修。则是篇不为虗文矣。今略开十相。而以往迹证之。庶乎观者知所回向云。

标名金地

宋可久居明州。常诵法华。愿生净土。元佑八年坐化。越三日。还谓人曰。吾见净土境。与经符契。莲华台上。皆标合生者名。一金台标成都府广教院勳公。一标明州孙十二郎。一标可久。一银台。标明州徐道姑。言讫。复化去。五年徐道姑亡。异香满室。十二年孙十二郎亡。天乐迎空。皆如久所云。

(还)谨按往生之事。人多疑焉。今观可久。不亦信而有徵乎。较之冥府提额者。又为捷径矣。

考证

冥府提额

宋江公望。官谏议。蔬食清修。述念佛方便文。以劝道俗。有子早亡。托梦云。大人修道。功业已成。冥府有金字额云。严州府江公望。身居言责。志慕苦空。躬事薰修。心无爱染。动静不违佛法。语默时契宗风。名已脱乎阎浮。身必归于净土。宣和末。一旦无疾。面西而化。

投种莲胎

宋荆王夫人王氏。与婢妾精修净业。一妾忽无疾而逝。俄而夫人梦与亡妾同游宝池。见红白莲华或荣或悴。夫人问何以如此。妾云。此皆世间发念修西方人也。才发一念。池内便发莲华一朵。若愿心精进。则华日日敷荣。以至大如车轮。若念心退转。则华日日萎悴。以至殒灭。次见一人坐莲华上。夫人问何人。妾云杨杰也。又见一人坐於华上。妾云此马圩也。又望见一金坛。金碧照耀。妾云。此夫人化生处也。夫人既觉。访问杨马所在。则杰已亡。而圩无恙。是知精进不退者。虽身在娑婆之内。其神识已在净土矣。夫人於是弥加精进。年八十一。立化。

龙舒居士曰。或者疑云。此间念佛。西方七宝池中。如何便生莲华一朵。予告曰。此不难知也。譬如大明镜。凡有物来。便见其形。镜何容心哉。以其(明而)自然耳。阿弥陀佛国中。清净明洁。自然照见十方世界。犹如明镜。覩其面像。故此间念佛。七宝池自然生莲华一朵。无足疑也。

(还)谨按夫人梦中之说。或疑其未真。殊不知有道者之梦。非世人之梦幻也。况以法照之华台。宗本之华丽。合而观之。夫人之言。益可信矣。岂曰幻妄云乎哉。

考证

华台

唐法照。忆文殊无如念佛之言。乃一心念佛。忽见梵僧佛陀波利。谓曰。汝华台已就。後三年华开矣。至期。端坐而逝。

华丽

宋宗本。住慈净寺。密修净业。雷峯才法师。神游净土。见一华殊丽。问之。曰。待净慈本禅师耳。

三圣接引

晋慧远。住庐山东林。三十年迹不入俗。刻志西方。太元十九年。七月晦夕。於般若台。方从定起。见阿弥陀佛身满虗空。圆光之中。无量化佛。观音势至。左右侍立。佛言。我以本愿力。故来安慰汝。汝七日後。当生我国。至期。端坐入寂。

宗镜录曰。问。心外有他佛来迎。云何证自心是佛。答。一是如来慈悲。本愿功德种子。增上缘力。令曾与佛有缘众生。念佛修观。集诸福智。种种万善功德力。以为因缘。则自心感现佛身来迎。不是佛实遣化身而来迎接。佛身湛然常寂。无有去来。众生自心变化。有来有去。是知净业纯熟。自覩佛身。恶果将成。心现地狱。

(还)谨按远师东林三十载。净业已久。宜佛之接引也。傥无远师之久。何以致佛之迎。曰不然。僧衒九十。始回心念佛。明瞻晚岁。方克志安养。俱感三圣来迎。又奚在久近乎。顾人之所修何如耳。

考证

九十回心

唐僧衒。年九十。遇道绰禅师。得闻净土。始回心念佛。日礼千拜。一心无怠。後有疾。告弟子曰。阿弥陀佛授我香衣。观音势至。示我宝手。吾其行矣。言讫而逝。

晚岁克志

唐明瞻。晚岁克志安养。或讥其迟暮。曰。十念功成。犹得见佛。吾何虑乎。後因疾。遽曰。佛来矣。竦身合掌而化。

金台迎往

晋慧恭。酆城人。与慧兰僧光等同学。兰光先化去。後恭病笃。誓心安养。念不少间。见阿弥陀佛以金台来迎。恭乘其上。又见兰等於台上光明中告曰。长者受生。已居上品。吾等不胜喜慰。恭欣然奋迅而逝。他如怀玉之以银台而易以金台。又甚异矣。

莲师赞曰。或谓银台至而复隐。金台誓而重来。何得果报无凭。由人拣择。通曰。此正所谓万法由心。随感而应者也。且火车已现。十念而得往生。天众来迎。矢心而归净土。善恶圣凡之相隔。尚可转业须臾。况金银几希间耶。

考证

易金台

唐怀玉。台州人。诵弥陀经三十万遍。日课佛号五万声。天宝元年。见佛菩萨满虗空。一人持银台来迎。玉曰。吾一生念佛誓取金台。何为不然。众圣随隐。玉弥加精进。三七日後。向擎台者来云。师以精进。得升上品。宜趺坐以俟。三日已後。谓弟子曰。吾升上品。金台至矣。含笑而逝。太守叚公以偈赞曰。我师一念登初地。佛国笙歌两度来。唯有门前古槐树。枝低只为挂金台。

天乐迎空

唐元子才。居润州观音寺。诵弥陀经。念佛。夜闻空中乐音。似有人云。粗乐已过。细乐续来。君当行矣。念佛而化。

(还)谨按天乐之迎也。或旋环顶上。见而知之。或嘹喨空中。闻而知之。而此则似有人言。又不止於寻常之闻见也。非神灵之翊赞而何哉。噫。精诚之极。一至此欤。

考证

旋环顶上

唐道昂。志结西方。愿生安养。至八月朔日。无所患。问斋时至未。即昇高座。举目高视。见西方香华伎乐。充塞如云。飞涌而来。旋环顶上。举众皆见。昂即於高座而逝。

嘹喨空中

宋晤恩。徧诲人以西方净业。雍熈二年。八月朔日。端坐而化。人闻管弦铃铎之音。嘹喨空中。渐久渐远。自西而去。

旛盖布列

元鄞县周婆。精修净土。既而微疾。邻人夜见幢旛宝盖来入其家。黎明。婆合掌念佛逝矣。

(还)谨按旛盖之至。或梦於净严尼。或见於弟子护。固难悉数。要之大丈夫当如此矣。孰谓周婆以妇人而有是哉。噫。男儿可不自强耶。

考证

净严尼

晋慧虔。投山阴嘉祥寺。苦身率众。後寝疾。属想安养。祈诚观音。北寺有净严尼者。宿德笃行。夜梦观音从西郭门入。幢幡华盖。七宝庄严。尼惊问大士何往。答云。往嘉祥迎虔公耳。虔虽疾。神色如常。泊然而化。

僧护

唐智钦。专习禅业。求生净土。弟子僧护。夜半见庭前光。问谁秉炬。空中声曰。来迎钦禅师耳。护急启空。见佛身光明。旛华宝盖满虗空中。钦随佛。冉冉而去。

光明照耀

隋法智。晚岁精勤念佛。一日忽辞道俗云。某生西方去也。中夜无疾而化。时有金色光明。照数百里。江上渔人。谓是天晓。迟迟方明。始知智之往生云。

(还)谨按光明有二。一者佛光摄引往生。如法智之金光数百里。如道喻之光明满室。是也。二者身心莹彻所致。如法祥之镜光。严公之月光。是也。是虽光有大小。但身心未抵於莹彻。则佛光决难以摄生。二者之成功一也。往生者。勿以镜光月光为少。而以百里满室为多欤。

考证

光明满室

隋道喻。居开觉寺。念佛日夜不废。後佛来迎。光明满室。遂坐而化。

镜光

唐法祥。三十年修安养之业。因疾。弟子见房西壁。有光若镜。现净土相。频伽鼓翼。乃倐然而化。

月光

宋有严。平生笃修净业。建中靖国元年。跏趺而化。塔上有光如月。三夕而隐。

异香旋绕

唐大行。晚岁入大藏陈愿。随手取卷。得弥陀经。昼夜咏诵。至三七日。覩瑠璃地上。佛及二大士现身。後一年。瑠璃地复现。即日而终。异香经旬。肉身不坏。

莲师赞曰。慧永僧衒。异香七日。行今浃旬。孰非梵行之芬芳也哉。至僧济以圣师指示而生净土。临终。留龛溽暑。体发异香。梵行之精坚极矣。

考证

慧永

晋慧永。河南人。驻锡庐山西林。绝志尘嚣。标心安养。後义熈十年示疾。谓众曰。佛来迎我。言讫而化。异香七日方灭。

僧衒

见前三圣接引○及近。七日异香不散。

僧济

晋僧济。入庐山。从远公学。後疾笃。远遗烛一枝。曰。汝可运心安养。济执烛凭几。停想无乱。又集众讽净土经。明夕忽起立。如有所见。谓傍人曰。吾行矣。右胁而逝。时方炎暑。三日而体不变。异香郁然。

化鸟呈祥

隋智舜入庐山。踵远法师净业。大业初。即示疾。见鹦鹉孔雀念佛法僧。出微妙音。告弟子曰。我今日往生矣。安然而逝。

莲师赞曰。智舜见鹦鹉孔雀。法祥弟子。又见频伽鼓翼。不见佛而见众鸟何耶。经云。是诸众鸟。皆阿弥陀佛变化所作。故知正报依报。皆净土相也。幸无疑焉。

考证 法祥法祥见前光明照耀下。

妙华显瑞

宋宗利。居新城碧沼。修念佛三昧。後忽谓弟子曰。吾见碧莲华徧满空中。三日复曰。佛来矣。奄然而化。

(还)谨按见莲华者甚众。犹疑想念所致也。他如道绰之天花下散。僧叡之榻前金莲。太公之棺上莲华。众皆见之。想念云乎哉。近有檇李陶氏棺生青莲五华。又甚奇矣。

考证

道绰

唐道绰。并州人。笃志净土。六时礼敬不缺。念佛日以七万为限。贞观二年。四月初八日。归寂。闻而赴者。见化佛住空。天花下散焉。

僧叡

晋僧叡。冀州人。预庐山莲社。宋元嘉十六年。合掌而化。众见叡榻前。一金莲华。倐尔而隐。五色香烟。从其房出。

太公

大明莲华太公者。越人。昼夜念佛不绝。命终之後。棺上忽生莲华一枝。亲里惊叹。因号莲华太公云。

陶氏

大明万历二十三年事也。

往生胜果篇

大阿弥陀经曰。佛言。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往生阿弥陀佛刹者。皆於七宝池。莲华中化生。自然长大。亦无乳养之者。皆食自然之食。其容貌形色。端正净好。固非世人所比。亦非天人可比。皆受清虗自然之身。无极之寿。

净土十易(见净土指归)

一常得见佛  二常闻法音  三圣贤会集  四远离魔事  五不受轮回  六永离恶道  七胜缘助道  八寿命无量  九入正定聚  十一生行满

考证

净土十易

慈云云。五浊得道为难。净土修行则易。今以净土十易拣示之○净土指归。一。常得见佛。无量寿佛成道已来。经十大劫。常住不灭故。二。常闻法音。佛及菩萨。树林水鸟。常宣法故。三。圣贤集会。观音势至。为其胜友。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故。四。远离魔事。虽有天魔。皆护佛法。令修行人。速成就故。五。不受轮回。莲华化生。无复轮转生死苦趣故。六。永离恶道。彼佛国土。无三恶道。名字尚不闻故。七。胜缘助道。琼楼玉殿。珍衣美馔。皆为助道之资具故。八。寿命无量。众生寿量。与佛齐等。人天凡夫尽其智力莫知其数故。九。入正定聚。众生生者。皆是阿[鞥-合+(白-日+田)]跋致。无退转故。十。一生行满。常随佛学。一生当得无上菩提故。

生净土三十种益(见教乘法数)

一往生佛土  二得大法乐  三亲近诸佛  四游十方供佛  五亲闻佛说  六(福慧资粮速得圆满)  七速证菩提  八(诸天人等同会一处)  九无退转  十无量行愿增进  十一珍禽说法  十二风树乐音  十三水演苦空  十四乐奏妙音  十五四十八愿  十六真金色身  十七形无丑陋  十八具足六通  十九常住定聚  二十无诸不善  二十一寿命长远  二十二衣食自然  二十三唯受众乐  二十四三十二相  二十五实无女人  二十六无有小乘  二十七离於八难  二十八得三法忍  二十九身常有光  三十得那罗延力

考证

往生佛土

大阿弥陀经云。我作佛时。凡生我刹。欲往他方设化众生。修菩萨行。供养诸佛。即自在往生。

十方供佛

大阿弥陀经云。佛言。阿弥陀佛刹中诸菩萨。承佛威神。遍至十方无量世界。供养诸佛。随心所欲。华香伎乐。衣盖[方*童]旛。无数供养之具。自然化现在前。輙以奉佛。听受经法。喜悦无量。既供养已。忽然轻举。还至本刹。犹为未食之前。

亲闻佛说

无量寿佛经云。见诸佛所出音声。皆演妙法。与十二部经合。

福慧资粮

龙舒净土文曰。人不可不兼修福慧。种种利物。皆行方便。作一切善。戒一切恶。所谓修福也。知因果。识罪福。观释氏书。内明性理。观儒家书。外明世道。所谓修慧也。修福得富贵。修慧得明了。二者皆不修。愚痴而穷困。故偈云。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必不得已。宁使慧胜於福。则知罪福而戒慎。故无坠堕。若福胜於慧。则因受福而作恶。故有坠堕。偈云。兼修福与慧。又复念弥陀。九品莲华里。第一更何疑。

诸天人等同会一处

大阿弥陀经云。佛言阿弥佛刹中。皆诸菩萨声闻诸上善人。皆洞视彻听。遥相瞻见。遥相闻语声。皆求善道者。其面目皆端正净好。无有丑陋。其材性皆智慧勇犍。无复庸愚。其所欲言。皆预相知意。心所存念。无非道德。形於言说。无非正事。皆相爱敬。无或憎嫉。皆相顺序。无或差池。动合礼义。穆若弟兄。言语诚实。转相教令。钦悦承受。不相违戾。神气和静。体力轻清。世人如此。诸天可知矣。

无退转

十疑论云。有五因缘。能令不退。一者。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持。故不退。二者。佛光常照菩提心常增长。故不退。三者。水鸟树林。风声乐响。皆说苦空。闻者常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故不退。四者。彼国纯诸菩萨以为良友。无恶缘境外无鬼神邪魔。内无三毒等。烦恼毕竟不起。故不退。五者。但生彼国。则寿命永劫。与菩萨佛等。故不退也。又古人云。不愿生净土则已。愿生则无不生不生。则已生则定不退转。

珍禽说法

无量寿佛经云。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僧。

风树乐音

大阿弥陀经云。阿弥陀佛刹中。自然微风徐动。吹诸宝树。或作音乐。或作法音。吹诸宝华成异香。散诸菩萨声闻大众之上○佛言世间有万种音乐。不如诸天一音之美百千万倍。诸天万种音乐。不如阿弥陀佛刹中。诸七宝树一音之美百千万倍。

水演苦空

无量寿佛经云。摩尼水流注花间。寻树上下。其声微妙。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

四十八愿

文长难以尽述。当於大阿弥陀经考之。

真金色身形无丑陋

大阿弥陀经云。我作佛时。我刹中人。虽有诸天与众人之异。而其形容皆一类金色。面目端正净好。无复丑异。

具足六通

初门曰。一天眼通。见六道众生死此生彼。及见世间种种形色。二天耳通。能闻六道众生语言。及世间种种音声。三知佗心通。能知六道众生心及教法。种种所缘念事。四宿命通。知自过去一世二世百千万世。乃至八万大刧宿命。及所作之事。五身如意通。有二种。一者飞行速到。山障无碍。二能转变自身他身。及世间所有。随意自在。六漏尽通。能发见思真智。则三漏永尽。

常住定聚

妙宗钞云。此土愽地凡夫属邪定聚。发心修行。未得不退者。属不定聚。已得不退者。属正定聚。若生安养。不论高下。五逆罪人临终十念。得往生者。亦得不退。故云皆正定聚。

无诸不善

大阿弥陀经云。我作佛时。我刹中人皆不闻不善之名。况有其实。又云。我作佛时。我刹中人。尽无淫泆嗔怒愚痴之心。

寿命长远

大阿弥陀经云。佛言。悉令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皆作缘觉声闻。共坐禅一心。合其智慧为一智慧。以计数彼刹中诸菩萨声闻。及诸天世人寿命。几千亿万劫。无有能知者。彼佛寿命。浩渺无穷。谁能信知。惟佛知耳。

衣食自然

大阿弥陀经云。我作佛时。我刹中人欲食时。七宝鉢中百味饮食。化现在前。所欲衣服。随念即至。不假裁缝捣染浣濯。

三十二相

初门曰。如来现此相。使见者爱敬。知有胜德可崇耳。一。足下安平如奁底。二。足下千辐轮相。三。手足指长胜余人。四。手足柔软。胜余身分。五。手足指合缦网胜余人。六。足跟具足满好。七。足趺高好。根相称。八。如伊尼延鹿王腨纤好。九。立。手摩膝。十。阴藏相如马蝗。十一。身纵广等。十二。一一毛孔生青色柔软。十三。毛上向。青色柔软右旋。十四。金色光。其相微妙。十五。身光面光各一丈。十六。皮肤薄细滑。不受尘水。不停蚊蚋。十七。两足下两手两肩项中七处满。十八两腋下满。十九。身上如师子二十。身端直。二十一。肩圆好。二十二。四十齿俱足。二十三。齿白净。齐密而根深。二十四。身最白而大。二十五。颊车如师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味中上味。二十七。舌大薄。覆面至发际。二十八。梵音深远。如迦陵频伽声。二十九。眼色如金精。三十。眼睫如牛王。三十一。眉间白毛相如兜罗绵。三十二。顶肉髻成。

实无女人

大阿弥陀经云。第二愿。我作佛时。我刹中无妇女。又云。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世界。有女人闻我名号。喜悦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後。其身不复为女。由此观之。往生者岂复有女人乎。

离於八难

佛祖统纪要略曰。八难者。以恶逆故。堕地狱。以悭贪故。堕饿鬼趣。愚痴故。堕畜生趣。顽嚚故。生北俱芦洲。憍慢故。生在佛前。懒惰故。生在佛後。谤法故。盲聋瘖瘂。阐提故。世智聪明。难处虽多。八者为最。

得三法忍

大阿弥陀经曰。彼刹世人。见道场宝树。高一千六百由旬。一切众宝。自然合成。华果敷荣。作无量百千殊丽之色。彼刹诸天人世人。见此树者。得三法忍。一者音响忍。二者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

得那罗延力

大阿弥陀经曰。第三十□愿。我作佛时。我刹中菩萨。得金刚那罗延力○那罗延。此云坚固。

阿弥陀经曰。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土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生净土二十四种乐事(见教乘法数)

一栏楯遮防  二宝网罗空  三树荫通衢  四七宝浴池  五八水澄清  六下见金沙  七阶际光明  八楼台淩空  九四莲华香  十黄金为地  十一八音常奏  十二昼夜雨华  十三清晨策励  十四严持妙华  十五供养他方  十六经行本国  十七众鸟和鸣  十八六时闻法  十九存念三宝  二十无三恶道  二十一有佛变化  二十二树摇罗网  二十三千国同声  二十四声闻发心

考证

栏楯遮防

钞云。此土栏楯。一防物损。二示美观。彼土虽牛羊绝牧。玩好无心。而万行功德之所庄严。任运成就也。

宝网罗空

大阿弥陀经曰。佛言阿弥陀佛刹中。有无量宝网弥覆其刹。皆以金银真珠。百千襍宝。奇妙珍异。庄严校饰。周匝四面。垂以宝网。光色晃曜。尽极严丽。又有自然德风徐动。吹诸宝网。及诸宝树。演发无量微妙法音。流布万种清雅德香。其有闻者。尘劳垢恶。自然不生。风触其身皆得快乐。

七宝浴池

大阿弥陀经曰。佛言阿弥陀佛刹中。诸菩萨声闻诸上善人。若七宝池中澡雪形体。意欲令水没足。水即没足。欲令至腰。水即至腰。欲令至腋。至颈。水亦如是。淋灌其身。悉如其意。调和冷煖。无不顺适。开神悦体。涤荡情虑。清明澄洁。莹若无形。各出浴已。各坐於一莲华之上。各往进修。有在地。有在虗空。讲经诵经说经听经。各随其质而有所得。未得四果者。因得四果未得不退转地菩萨。得不退转是水不但以可浴为功。又能利益於既浴之後也。

八水澄清

钞云。八功德者。一澄净。谓澄渟洁净。离污浊故。二清冷。谓清湛凉冷。无烦热故。三甘美。谓甘旨美妙。具至味故。四轻软。谓轻扬柔软。可上下故。五润泽。谓津润滑泽。不枯澁故。六安和。谓安静和缓。绝迅泛故。七除饥渴。谓水仅止渴。今兼疗饥。有胜力故。八长养诸根。谓增长养育身心内外故。问甘美轻软除饥长根。此方所无。则诚然矣。凡水悉皆清冷润泽。何彼水以二者独称功德。答。此水虽亦清冷。逢日则炎。遇火则沸。彼纵劫火临之。清冷自如。终不炎沸故。此水虽亦润泽。日晒则乾。火逼则涸。彼纵劫火临之。润泽自如。终不乾涸故。

楼台淩空

钞云。重屋曰楼。岑楼曰阁。大阿弥陀经云。我作佛时。我刹中自地以上。至於虗空。皆有宅宇宫殿楼阁。悉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殊胜超绝。又云。是诸楼阁。有随意高大。浮於空中若云气者。有不能随意高大。止在地上者。以求道时。德有厚薄所致。

四莲花香

疏云。大如车轮。言其形也。大小无定。不可局以人世常所御车而为限量。由其因地。念佛功德胜劣。机感自致耳。微妙香洁。言其德也。详见疏钞。文长不述。是莲华者。往诣之国。号曰莲邦。同修之人。号曰莲社。约禅诵之期。号曰莲漏。定趋向之极。号曰莲宗。重其事也。

八音常奏

大阿弥陀经云。四天王天。及诸天人。百千音乐以供养佛。清畅嘹喨。微妙明雅。一切音声所不能及。观经云。无量诸天作天伎乐。又有乐器悬处虗空。如天宝幢。不鼓自鸣。常奏而无间歇者。世乐须人。有作有辍。天乐自鸣。故云常奏也。

昼夜雨华

钞云。彼国无日月。常明不昏。昼夜无辨。唯以华开鸟鸣而为昼。华合鸟栖而为夜也。天华从天而下。树华随风四散。华堕地积厚四寸。极目明丽。芳香无比。及至小萎。自然乱风吹去。

供养他方

疏云。此言天所雨华。众生持取供佛。供毕返国。犹在食前。以神足故○华严经云。八住菩萨。一刹那顷游行无数世界。则今之神足。岂易及哉。

经行本国

疏云。返已而食。食已而行。徜徉自适也。钞云。世人食已。非奔走尘务。则增长睡魔。本国饭食经行。解脱之风。逍遥之状。可想见也。

六时闻法

大阿弥陀经云。我刹中。随其志愿所欲闻法。皆自然得闻。

树摇罗网

无量寿佛经曰。观宝树者。作七重行树想。一一树高八千由旬。其诸宝树。妙真珠网弥覆其上。有七重网。行行相当。叶叶相次。於众叶间生诸妙华。华上自然有七宝果。

千国同声

灵芝云。佛说阿弥陀经。六方诸佛同赞。非千国同声乎。

(还)谨按胜果之说。经举其网。传张其目。所谓指其掌者是也。噫。观净土之易。可以知娑婆之难矣。观净土之乐。可以知娑婆之苦矣。观净土之益。可以知娑婆之损矣。修净业者。游折摄之门。尚不发欣厌之念。亦独何哉。

考证

娑婆十难

净土指归曰。一。不常值佛。二。不闻说法。三恶友牵缠。四。羣魔恼乱。五。轮回不息。六。难迯恶趣。七。尘缘障道。八。寿命短促。九。修行退失。十。尘劫难成○所谓修行退失者。此土修行。断见思惑。方能不退初心。行人未免退堕。故云。鱼子。庵罗华。菩萨初发心。三事因中多。及其结果少。所谓尘劫难成者。如大通佛世。闻法之徒。退大执小。经尘点劫。住声闻地。虽涉长时。未成大道故。

娑婆八苦

佛言六道轮回。受苦无量。六道之中。惟人天最为乐道。而人有八苦。生居胎狱。老厌龙锺。病受痛痾。死悲分散。爱则欲合偏离。冤则欲迯偏遇。求则欲得偏失。乃至五阴炽盛。总成上七。名八苦也。其难苦如此。损当何如哉。

欣厌

莲师疏云。若据平等法门。非垢非净。则欣厌无地。折摄何施。但今生死凡夫。迷心逐境。备历轮回。甘心忍受。曾无一念省发。求愿出离。而复遮其欣厌。欲令直悟自心。是犹田蛙井鲋。不与之水。而反责以冲霄。只益沉沦。於事何济。於是无苦乐中。示苦示乐。苦以折伏。乐以摄受。折则激其顽迷。而令起厌离。摄则扬其懈怠。而俾生欣乐。然後久在泥涂。始嫌秽污。乍闻净妙。浚起愿求。此大火聚。彼清凉池。炎烧众生。不得不避此而趋彼矣。方便度生。法自应尔。生彼国已。见佛闻法。得无生忍。方悟此心本来平等○净土指归曰。欣净厌秽。取舍未忘。岂圣人以二见之道化人耶。曰。经不云乎。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诸羣生。盖炽然欣厌。而不见有欣厌之相。斯为得矣。

净土资粮全集卷之一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