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啸虹生诗钞自序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菽园居士既编其艳体诸韵言,别署为《啸虹生诗钞》,乃辄引其端曰:余之运用此体者有三,我思古人,会心不远。苏属相以闺房喻朋友,玛志尼视故国为爱妻,则“无题”诸作是,而感怀者属之。[1]屈灵均哀高丘之无女,莎士比衍神话于长吟,则“游仙”诸作是,而咏古者属之。[2]香山居士忆妓多于忆民,伊藤博文醉枕无忘醒握,则“香奁”诸作是,而冶游者属之。[3]虽然此亦其大略耳,非必如算计之析分,地层之划也。故自其特异者观之,时复因人、因地、因时之别,遂有言情、写景、纪事之殊。自其不异者观之,孰与痴语、醉语、梦语之成,都为绮业、香尘、文字之障。

余以性兼猖侠,哀乐每不犹人。时而乎动,则先春占断,达旦清游,顾渺渺夫余怀,惜娟娟于此豸,遣茫茫之白日,俯仰无端,夫固有感极而悲者矣。时而乎静,则帘儿萧疏,枕屏宴贴,芳霏霏其相袭,物霭霭以含淳,葩幽幽而媚独,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者矣。动乎,静乎,哀乐循环,其理之也无绪,其索之也无方。吾不能以自喻诸吾心,又焉能以求喻诸来者?用是各卷之中,故不强为区体。兹所诠次都无先例,有以时代之相禅,今雨古月,略如编年者焉。有以意匠之相生,连琐婵嫣,略如分类者焉。有以一事之自为起讫,遥承近接,首尾率然,略如纪事本末者焉。究之皆陈迹焉尔,苟以万古为一期,斯千秋若旦暮,而况吾身数十寒暑之末哉。

吾闻言为心声,而诗尤言之永者;凡情之至,间非言之所可传。二说似相背,而实相容。当其未有文句之先,意固激于哀乐而后鸣,及其得诸哀乐之外,情复不沿文句以俱熄,亦曰既竭吾才顷之所得,而言者止此。读者谅其志而略其词焉可已[4],更何容心于体云例云之为,吾因之而重有感矣。人之有其童冠壮老,亦犹诗之有其进退盛衰耶。时一过而不留,境须历而后切。隋炀不云乎“穷通苦乐,更迭为之,亦滋可喜”?[5]向子平亦云:“贫富不逾,所未知者,死何如生耳。”[6]夫以二子之慧解通玄,向所云富无得而称,炀虽称诗未宣苦绪,语其究竟,皆片面观。余兹藐焉,乃混然而中处。方当韶华意气,排斥万难,处物维轻,处己维厚,固尝涉历。夫世之所谓庸福者十年,迨夫中道蹉跎,百凡捐弃,世则忘我,我亦忘人,寻复有味。夫古之所谓闲福者十年,徐而返照灵明,对境数起,用吾自觉,与世无终,生死之外有死生,后今之视,犹今视其所以消遣。此最近之十年者,云慧福乎,犹病未能,若庸若闲,久成故物,原诗具在,可覆按也。

嗟夫!此虽数卷之诗,且为全集中摘钞少数之艳辞,又为“醉梦时多醒时少”[7]之所留贻区区者,将无所用之。第念[8]陶君语曰:“不为无益之事,曷以悦有涯之生。”[9]因之而自壮曰:“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10]”此则过而存之之意耶。吾将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丁巳长至,闽邱炜萲菽园甫志于星洲寓次之天海空明室

【校注】

[1]“苏属相”句:“苏属相”,疑为“苏属国”之误。苏属国,即苏武(前140—前60),字子卿,西汉大臣。天汉元年(前100)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归汉后授典属国官职,故后人称其苏属国。南朝梁萧统《文选》所收苏武赠别李陵《诗四首》,有“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等语,被认为是中国诗文中以夫妇喻朋友之始。玛志尼,即朱塞佩·马志尼(giuseppe mazzini,1805—1872),意大利统一运动时期著名爱国者和革命家、思想家,民族解放运动领袖,意大利建国三杰之一。“无题”诸作,指作者不直接用题目来显露诗的主旨,而以“无题”或截取诗中字句为题名的一类诗;此类诗往往别有寄托,唐代李商隐的无题诗是其代表。

[2]“屈灵均”句:屈灵均,即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中国古代著名爱国诗人。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等,后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楚国郢都被秦军攻占后,自沉于汨罗江。“哀高丘之无女”为其诗《离骚》中句,《文选》五臣注云:“女,神女,喻忠臣。”莎士比,即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其作品除戏剧外,有一百多首十四行诗和两首长叙事诗,这些诗多以古希腊神话为素材。“游仙”诸作,指旧时以遨游仙境为主题、借描述仙境以寄托个人怀抱或象征人世际遇的一类诗,东晋郭璞《游仙诗》组诗为其代表。

[3]“香山”句:香山居士,即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曾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后任太子少傅,故亦称白傅。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云:“《宋蓉塘诗话》讥白太傅在杭州,忆妓诗多于忆民诗。此苛论也,亦腐论也。”宋蓉塘即清人宋灿。清末王韬《〈艳史丛钞〉序》云:“昔白香山离杭郡,忆妓多于忆民;杜樊川在扬州,寻春胜于寻友。”伊藤博文(1841—1909),原文误作“伊籐博文”,日本近代著名政治家,明治时期四任日本首相。因常狎妓作乐,风流韵事不断,人称其“醉卧美人膝,醒握天下权”。“香奁”诸作,指多写男女之情和妇女服饰容态、且多绮罗脂粉之语的一类诗,又称艳体诗,唐代韩偓《香奁集》为其代表。

[4]可已:原作“可巳”,“巳”字误。原版“巳”“已”“己”三字不分,干支纪年中“巳”“己”二字亦多误排。后径改不注。

[5]“隋炀”句:隋炀帝语,出自《资治通鉴·唐纪一》:“帝笑曰:‘贵贱苦乐,更迭为之,亦复何伤!’”

[6]“向子平”句:向子平,即向长,字子平,东汉人,隐居不仕,好通《老》《易》。引语出自《后汉书·逸民列传》:“向长,……读《易》至‘损’‘益’卦,喟然叹曰:‘吾已知富不如贫,贵不如贱,但未知死何如生耳。’”

[7]“醉梦”句: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百四十五自注:“己亥九月二十五日,重到袁浦,十月六日渡河去,留浦十日,大抵‘醉梦时多醒时少’也,统名之曰《寱词》。”

[8]第念:原作“弟念”。“弟”,古同“第”,含义一为“次序”,一为“但”,此处为后者。原版中二字并用,表示次第亦多用“弟”。均按规范用法径改为“第”,不注。

[9]“陶君”句:陶君,指南朝道士陶弘景(自号华阳隐居)。“陶君语”见于明董其昌《仿李营丘寒山图·序》:“余结念泉石,薄于宦情,则得画道之助。陶隐居云:‘若不为无益之事,何以悦有涯之生。’”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亦有“若复不为无益之事,则安能悦有涯之生”之语。一说董其昌将张氏误作陶君。

[10]“不有”句:“博弈”,原作“博奕”,“奕”字误。此句出自《论语·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