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师外传[1]
李师师者,汴京[2]东二厢[3]永庆坊染局匠王寅之女也。寅妻既产女而卒,寅以菽浆代乳乳之[4],得不死。在襁褓[5]未尝啼。汴俗,凡男女生,父母爱之,必为舍身[6]佛寺。寅怜其女,乃为舍身宝光寺。女时方知孩笑[7]。一老僧目之曰:“此何地,尔乃来耶?”女至是忽啼。僧为摩其顶,啼乃止。寅窃喜,曰:“是女真佛弟子。”——为佛弟子者,俗呼为“师”,故名之曰师师。师师方四岁,寅犯罪系狱死。师师无所归,有倡籍李姥者收养之。比长,色艺绝伦,遂名冠诸坊曲[8]。徽宗帝[9]即位,好事奢华,而蔡京、章惇、王黼[10]之徒,遂假绍述[11]为名,劝帝复行青苗诸法[12]。长安[13]中粉饰为饶乐[14]气象。市肆酒税,日计万缗,金玉缯帛,充溢府库。于是童贯、朱勔[15]辈复导以声色狗马宫室苑囿之乐。凡海内奇花异石,[16]采殆遍。筑离宫[17]于汴城之北,名曰艮岳[18]。帝般乐[19]其中,久而厌之。更思微行,为狎邪游[20]。内押班[21]张迪者,帝所亲幸之寺人[22]也。未宫时[23]为长安狎客,往来诸坊曲,故与李姥善。为帝言陇西氏[24]色艺双绝,帝艳心[25]焉。翼日,命迪出内府[26]紫茸[27]二匹、霞[28]二端、瑟瑟珠[29]二颗、白金[30]廿镒[31],诡云大贾赵乙,愿过庐一顾。姥利金币,喜诺。暮夜,帝易服杂内寺四十馀人中,出东华门,二里许,至镇安坊。——镇安坊者,李姥所居之里也。帝麾止馀人,独与迪翔步[32]而入。堂户卑庳[33]。姥出迎,分庭抗礼[34],慰问周至。进以时果数种,中有香雪藕、水晶苹婆[35],而鲜枣大如卵,皆大官所未供者。帝为各尝一枚。姥复款洽[36]良久,独未见师师出拜,帝延伫以待[37]。时迪已辞退,姥乃引帝至一小轩。棐几[38]临窗,缥缃数帙[39],窗外新篁[40],参差弄影[41]。帝翛然[42]兀坐,意兴闲适,独未见师师出侍。少顷,姥引帝到后堂。陈列鹿炙、鸡酢、鱼脍、羊签[43]等肴,饭以香子稻米[44],帝为进一餐。姥侍旁,款语移时,而师师终未出见。帝方疑异,而姥忽复请浴,帝辞之。姥至帝前,耳语[45]曰:“儿性好洁,勿忤。”帝不得已,随姥至一小楼下湢室[46]中浴竟。姥复引帝坐后堂,肴核水陆,杯盏新洁,劝帝欢饮,而师师终未一见。良久,姥才执烛引帝至房。帝搴帷而入,一灯荧然,亦绝无师师在。帝益异之,为倚徙几榻间。又良久,见姥拥一姬珊珊[47]而来。淡妆不施脂粉,衣绢素,无艳服。新浴方罢,娇艳如出水芙蓉。见帝意似不屑[48],貌殊倨,不为礼。姥与帝耳语曰:“儿性颇愎[49],勿怪。”帝于灯下凝睇物色[50]之,幽姿逸韵,闪烁惊眸[51]。问其年,不答。复强之,乃迁坐于他所。姥复附帝耳曰:“儿性好静坐。唐突[52]勿罪。”遂为下帷而出。师师乃起,解玄绢褐袄,衣轻绨[53],卷右袂,援[54]壁间琴,隐几[55]端坐而鼓《平沙落雁》之曲[56]。轻拢慢捻[57],流韵淡远[58]。帝不觉为之倾耳[59],遂忘倦。比曲三终,鸡唱矣。帝亟披帷出。姥闻,亦起,为进杏酥饮[60]、枣[61]、饦[62]诸点品。帝饮杏酥杯许,旋起去。内侍从行者皆潜候于外,即拥卫还宫。时大观[63]三年八月十七日事也。姥私语师师曰:“赵人礼意不薄,汝何落落乃尔[64]?”师师怒曰:“彼贾奴耳。我何为者[65]?”姥笑曰:“儿强项[66],可令御史里行[67]也。”而长安人言籍籍[68],皆知驾幸陇西氏。姥闻大恐,日夕惟涕泣。泣语师师曰:“洵是[69],夷吾族[70]矣!”师师曰:“无恐。上肯顾我,岂忍杀我?且畴昔之夜[71],幸不见逼,上意必怜我。惟是我所窃自悼者,实命不犹[72],流落下贱,使不洁之名,上累至尊,此则死有余辜[73]耳。若夫天威震怒,横被诛戮,事起佚游[74],上所深讳,必不至此,可无虑也。”次年正月,帝遣迪赐师师蛇跗琴[75]。——蛇跗琴者,琴古而漆黦[76],则有纹如蛇之跗,盖大内珍藏宝器也。又赐白金五十两。三月,帝复微行如陇西氏。师师仍淡妆素服,俯伏门阶迎驾。帝喜,为执其手令起。帝见其堂户忽华敞[77],前所御处[78],皆以蟠龙锦绣覆其上。又小轩改造杰阁[79],画栋朱阑,都无幽趣。而李姥见帝至,亦匿避;宣至,则体颤不能起,无复向时调寒送暖情态。帝意不悦,为霁颜[80],以老娘呼之,谕以一家子无拘畏。姥拜谢,乃引帝至大楼。楼初成,师师伏地叩帝赐额。时楼前杏花盛放,帝为书“醉杏楼”三字赐之。少顷置酒,师师侍侧,姥匍匐传樽为帝寿[81]。帝赐师师隅坐[82],命鼓所赐蛇跗琴,为弄《梅花三叠》[83]。帝衔杯[84]饮听,称善者再。然帝见所供肴馔皆龙凤形,或镂或绘,悉如宫中式。因问之,知出自尚食房[85]厨夫手,姥出金钱倩制者。帝亦不怿,谕姥今后悉如前,无矜张显著[86]。遂不终席,驾返。帝尝御画院[87],出诗句试诸画工,中式者岁间得一二。是年九月,以“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名画一幅赐陇西氏。又赐藕丝灯[88]、暖雪灯、芳苡灯[89]、火凤衔珠灯各十盏;鸬鹚杯、琥珀杯、琉璃盏、镂金偏提[90]各十事[91];月团、凤团、蒙顶等茶[92]百斤;饦、寒具[93]、银饼[94]数盒。又赐黄白金各千两。时宫中已盛传其事,郑后[95]闻而谏曰:“妓流下贱,不宜上接圣躬。且暮夜微行,亦恐事生叵测[96]。愿陛下[97]自爱。”帝颔之。阅岁者再[98],不复出;然通问赏赐,未尝绝也。宣和[99]二年,帝复幸陇西氏。见悬所赐画于醉杏楼,观玩久之。忽回顾见师师,戏语曰:“画中人乃呼之竟出耶?”即日赐师师辟寒[100]金钿、映月珠环、舞鸾青镜、金虬香鼎。次日,又赐师师端溪、凤咮砚[101],李廷珪墨[102],玉管宣毫笔[103],剡溪绫纹纸[104]。又赐李姥钱百千缗。迪私言于上曰:“帝幸陇西,必易服夜行,故不能常继。今艮岳离宫东偏有官地袤延二三里,直接镇安坊。若于此处为潜道[105],帝驾往还殊便。”帝曰:“汝图之。”于是迪等疏言:“离宫宿卫人向多露处[106]。臣等愿捐赀若干,于官地营室数百楹,广筑围墙,以便宿卫。”帝可其奏。于是羽林巡军[107]等,布列至镇安坊止,而行人为之屏迹[108]矣。四年三月,帝始从潜道幸陇西,赐藏阄、双陆[109]等具。又赐片玉棋盘、碧白二色玉棋子、画院宫扇[110]、九折五花之簟[111]、鳞文蓐叶之席[112]、湘竹绮帘[113]、五彩珊瑚钩。是日,帝与师师双陆不胜,围棋又不胜,赐白金二千两。嗣后师师生辰,又赐珠钿、金条脱[114]各二事,玑琲[115]一箧,毳锦数端、鹭毛缯、翠羽缎百匹,白金千两。后又以灭辽庆贺,大赉州郡,加恩宫府[116]。乃赐师师紫绡绢幕、五彩流苏[117]、冰蚕[118]神锦被、却尘锦褥[119]、麸金千两,良酝[120]则有桂露、流霞、香蜜等名。又赐李姥大府[121]钱万缗。计前后赐金银钱、缯帛、器用、食物等,不下十万。帝尝于宫中集宫眷等宴坐,韦妃[122]私问曰:“何物李家儿[123],陛下悦之如此?”帝曰:“无他,但令尔等百人,改艳妆,服玄素,令此娃杂处其中,迥然自别。其一种幽姿逸韵,要在色容之外耳。”无何,帝禅位,自号为道君教主[124],退处太乙宫[125]。佚游之兴,于是衰矣。师师语姥曰:“吾母子嘻嘻[126],不知祸之将及。”姥曰:“然则奈何?”师师曰:“汝第勿与知,唯我所欲[127]。”时金人方启衅,河北告急[128]。师师乃集前后所赐金钱,呈牒开封尹[129],愿入官[130],助河北饷。复赂迪等代请于上皇,愿弃家为女冠。上皇许之,赐北郭慈云观居之。未几,金人破汴[131]。主帅闼嫩索师师,云:“金主[132]知其名,必欲生得之。”乃索之累日不得。张邦昌[133]等为踪迹[134]之,以献金营。师师骂曰:“吾以贱妓,蒙皇帝眷,宁一死无他志。若辈高爵厚禄,朝廷何负于汝[135],乃事事为斩灭宗社计[136]?今又北面事丑虏[137],冀得一当[138],为呈身之地。吾岂作若辈羔雁贽[139]耶?”乃脱金簪自刺其喉,不死;折而吞之,乃死。道君帝在五国城[140],知师师死状,犹不自禁其涕泣之汍澜[141]也。
论曰:李师师以娼妓下流,猥蒙异数[142],所谓处非其据[143]矣。然观其晚节[144],烈烈有侠士风,不可谓非庸中佼佼[145]者也。道君奢侈无度,卒召北辕之祸[146],宜哉。
* * *
[1] 宋徽宗和李师师的故事,屡见于他书记载,并不完全出于虚构。文中反映昏君穷奢极欲,荒淫无耻,奸臣逢迎希宠,剥削人民,具有一定的批判意义。
李师师是一妓女,却不肯在入侵者之前低头。她慷慨捐躯,骂贼而死,颇有民族气节。作者显然借此以讽刺那些屈膝媚敌、腼颜偷生的封建统治阶级投降派。
宋人传奇,多因袭模仿唐人之作,而且写的大都是前代故事。此篇却是本朝事迹,文字也较雅洁,是宋人传奇中较好的一篇。
[2] 汴京:北宋的京城,今河南开封市。
[3] 厢:宋代划分京城地区为若干厢,略如今日的区。
[4] 以菽浆代乳乳之:用豆浆代替人奶去喂她。“菽浆”,豆浆。上一“乳”字是名词,下一“乳”字是动词。
[5] 在襁褓:“襁褓”,包裹婴儿的衣被。“在襁褓”,指婴儿时代。
[6] 舍身:古时信佛的人,把自身舍到庙里为奴,甚至烧臂焚身,割肉自杀,认为这样就是对佛的供养,叫做“舍身”。
[7] 孩笑:小孩的笑。小儿笑为“孩”。
[8] 名冠(guàn)诸坊曲:“坊曲”,指曲巷,就是妓院。参看前《任氏传》篇“狭斜”注。“名冠诸坊曲”,色艺在各妓院里首屈一指的意思。
[9] 徽宗帝:名赵佶(jí),北宋末期一位昏庸的皇帝。宣和七年(公元一一二五年)传位给儿子钦宗(赵桓)。靖康元年(公元一一二六年)秋,金人攻陷开封,大肆屠杀劫掠,次年把徽宗、钦宗和赵氏宗室、后妃、公主等,都俘掳北去。后来徽宗死于五国城,高宗(赵构)在临安(今杭州)即位,从此成为南宋偏安的局面。
[10] 蔡京、章惇(dun)、王黼(fu):当时的几个奸臣。“蔡京”字元长,仙游(今福建仙游)人。徽宗时曾任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前后四为宰相。“章惇”字元厚,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哲宗(赵煦)时曾知枢密院事,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徽宗时为特进,封申国公。“王黼”字将明,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徽宗时曾任左谏议大夫,特进少宰。他们把持国政,结党营私,北宋之亡,他们要负很大责任;尤其是蔡京,奸恶最著,当时号为“六贼之首”。章惇于徽宗初年被贬死,蔡京、王黼于钦宗时被贬、被杀。
[11] 绍述:宋哲宗和宋徽宗继续推行宋神宗(赵顼)的新法,历史家称为“绍述之政”。“绍述”,继续遵行的意思。蔡京等主张推行新法,其目的却在挟制皇帝,排斥异己,所以说是“假绍述为名”。
[12] 青苗诸法:宋神宗时,王安石做宰相,创行青苗、农田水利、均输、保甲等新法。“青苗法”是由政府办理平籴(dí),借钱给人民:春天借出,夏天归还;夏天借出,秋天归还;收取二分利息。王安石新法在当时是一种以“富国”为目的的政治改良运动,对促进生产力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却遭到保守派和异党的猛烈反对。
[13] 长安:首都的通称,指汴京。
[14] 饶乐:富足安乐。
[15] 童贯、朱勔(miǎn):当时的两个奸臣。“童贯”字道辅,开封(今河南开封)人,本是宦官,曾领枢密院事,封广阳郡王。“朱勔”,苏州(今苏州市)人,曾任防御使,是以“花石纲”骚扰民间的主持人。两人都于钦宗时被杀。
[16] :同“搜”字。
[17] 离宫:就是行宫,皇帝出巡时休息的地方。
[18] 艮(gèn)岳:宋徽宗政和元年(公元一一一七年),在开封兴建万岁山,以供游乐。因为山在京城东北方,所以也称“艮岳”(“艮”,本《易经》卦名,其方位在东北)。地周围十馀里,有山有水,建筑楼台亭馆无数,都穷极工妙。并积十馀年之力,向民间大肆搜括,所有花竹奇石,珍禽异兽,莫不充塞其中。这是当时劳民伤财的一大弊政,国力为之日竭。
[19] 般乐:游乐。“般”,同“盘”字,也是乐的意思。
[20] 狎邪游:“邪”,音义同“斜”字。“狎邪游”,指狎妓。参看前《任氏传》篇“狭斜”注。
[21] 内押班:官名。宋代设内侍省或入内内侍省押班,是皇帝贴身的内侍官。
[22] 寺人:宦官、太监。下文“内寺”,义同。
[23] 未宫时:还未被阉割成为宦官时。
[24] 陇西氏:汉代李广是陇西人,汉、唐以来,李姓世为陇西的大族,后来就以“陇西氏”指姓李的人。
[25] 艳心:心里羡慕。
[26] 内府:皇家的内库。
[27] 紫茸:一种珍贵的细毛皮筒。
[28] 霞(dié):一种有光彩的棉布。
[29] 瑟瑟珠:于阗(今新疆和田)出产的有名的碧珠。古时也称玉为珠,碧珠就是一种青玉。
[30] 白金:银子。
[31] 镒:古衡名,二十四两为一镒。
[32] 翔步:两手微张地走着,形容随随便便的样子。
[33] 堂户卑庳(bì):家里很卑陋狭隘。
[34] 分庭抗礼:“抗”,对抗。“分庭抗礼”,处在庭中,相对为礼,就是行彼此平等的礼节。语出《庄子·渔父》。
[35] 苹婆:也作“频婆”,就是苹果。
[36] 款洽:亲切周到的应酬。下文“款语”,指亲密的说话。
[37] 延伫以待:久久地站在那里等待着。
[38] 棐几:榧木(一种干高数丈的常绿乔木)做的几。“棐”,同“榧”字。
[39] 缥缃(piǎo xiāng)数帙(zhì):“缥”,淡青色或月白色的丝织物。“缃”,浅黄色的丝织物。古书为卷轴写本,多以缥缃囊盛,或作为书衣,后来就以“缥缃”为书卷的代称。“帙”,书衣、书函。
[40] 篁:竹子的通称。
[41] 参差(cēn ci)弄影:在阳光照耀下,竹子的枝叶被风吹动,其阴影映射地面,细碎而摇曳不定,所以称为“弄影”。这里是借对景物的描写,以烘托出环境的幽静。
[42] 翛(xiāo)然:无牵无挂,没有拘束的样子。
[43] 鹿炙、鸡酢(zuò)、鱼脍、羊签:“鹿炙”,烤鹿肉。“鱼脍”,鱼羹。“酢”和“签”都是菜名,制法不详。当时有“鸡酢”、“鹅酢”、“羊头签”、“羊舌签”一类“名肴”。
[44] 香子稻米:一种珍贵的稻米。据说把少量的这种稻米和在普通米里,煮出饭来,就十分芬芳甘美。见《谷谱》。
[45] 耳语:凑着别人耳朵旁小声说话。
[46] 湢(bì)室:浴室。
[47] 珊珊:身上佩带着玉饰的响声。
[48] 不屑:瞧不起。
[49] 愎(bì):倔强、顽梗。
[50] 物色:本指形貌,这里是仔细瞧看的意思。
[51] 闪烁惊眸:“闪烁”,光芒不定的样子,形容光彩照人。“惊眸”,犹如说眼睛看花了。
[52] 唐突:冒犯。
[53] 解玄绢褐袄:脱下了黑绸短袄。衣(yì)轻绨(tí):里面只穿着一件绸衣。
[54] 援:取下。
[55] 隐(yìn)几:倚几、凭几。
[56] 《平沙落雁》之曲:古琴曲名,又名《雁落平沙》,是描写群雁在沙滩上起落情景的一种流传很广的古典乐曲。
[57] 轻拢慢捻(niǎn):“拢”,击的意思。“捻”,手捏。“轻拢慢捻”,都是弹琴时的手法。
[58] 流韵淡远:音韵淡雅而传布悠远。
[59] 倾耳:犹如说拉长了耳朵听。
[60] 杏酥饮:疑即现在杏仁茶一类的东西。
[61] :同“糕”字。
[62] 饦(bó tuo):汤饼、水煮的面食。
[63] 大观:宋徽宗(赵佶)的年号(公元一一〇七至一一一〇年)。
[64] 落落乃尔:“落落”,形容对人冷淡、不随和的样子。“乃尔”,竟到如此的程度。
[65] 我何为者:意思是我为什么要敷衍他。
[66] 强(jiàng)项:硬着脖子,形容态度倔强的样子。东汉时,董宣为洛阳令。当时湖阳公主家的仆人白昼杀人,吏役不敢到公主家里逮捕他。后来公主乘车出行,这个仆人跟随着,董宣就当街拦住,把他拉下来杀了。公主向光武帝(刘秀)控诉。光武帝把董宣叫去,命小宦官挟持着,要他向公主叩头谢罪。董宣用两手支撑在地下,始终不肯屈服。光武帝只好说:强项令出去吧。见《后汉书·董宣传》。
[67] 御史里行:官名,办御史的事,但不算正官,犹如后来某官上行走、某官上办事之类的官职。
[68] 籍籍:形容彼此私下谈论的声音。
[69] 洵是:如果是这样。
[70] 夷吾族:杀掉我的全家。“夷”,杀灭的意思。封建最高统治者为了镇压人民,对于犯了所谓“谋反”、“大逆”一类罪名的人,有夷三族(父母、兄弟、妻子)和夷九族(从高祖到玄孙)的残酷刑法。
[71] 畴昔之夜:那一天夜里。“畴昔”,日前、昔日。
[72] 实命不犹:实在是命不如人。“犹”,如、同。语出《诗经·召南·小星》。
[73] 死有余辜:死了还有余罪,极言罪恶之甚。“辜”,罪的意思。
[74] 佚游:无节制的游乐。
[75] 蛇跗(fu)琴:“跗”,蛇腹下的横鳞。“蛇跗琴”,一种漆面有断纹、形如蛇腹下鳞纹一样的古琴。
[76] 漆黦(yù):黄黑色、黑纹。
[77] 华敞:华丽而宽敞。“敞”,原作“厂”,应形似误刻,改。
[78] 前所御处:从前所曾用过、接触过的东西。
[79] 杰阁:伟丽的楼阁。
[80] 霁颜:雨过天晴叫做“霁”。“霁颜”,指内心恼怒而表面装成和颜悦色的样子。
[81] 匍匐传樽为帝寿:“匍匐”,伏在地下。“传樽”,把杯子递来递去。“传樽为帝寿”,向皇帝祝酒的意思。
[82] 隅坐:坐在一旁。
[83] 《梅花三叠》:即《梅花三弄》,古琴曲名。最早见于《神奇秘谱》,据说是根据晋代伊桓的笛曲所改编。《三叠》,指曲调反复三次,就是泛音三段,异徽同弦。
[84] 衔杯:把酒杯放在嘴边,要饮不饮的样子。
[85] 尚食房:就是尚食局,是主管皇帝膳食的官署。
[86] 无矜张显著:不要过分地炫耀铺张。
[87] 御画院:“御”,降临。“画院”,指翰林图画院,北宋时设,是皇帝御用的绘画机构,罗致画家,按才艺高下,授以待诏、祗候、艺学、画学正、学生、供奉等职衔。宣和年间,更将绘画列入科举,在画院内建立“画学”,并规定肄业和考绩制度。
[88] 藕丝灯:一种彩色的灯。“藕丝”,彩色名。
[89] 芳苡(yi)灯:《洞冥记》:“招仙阁燃芳苡灯,光色紫。有白凤、黑龙、(读如zhù,后左脚白色的马)足来戏于阁。”这只是一种神话,这里所指的芳苡灯是什么式样不详。
[90] 偏提:一种扁形的酒壶,俗称“酒鳖”。
[91] 十事:十件、十样。
[92] 月团、凤团、蒙顶等茶:“月团”,一种形如团月的片茶,出湖南衡山。“凤团”,一种印有凤纹的茶饼,八饼重一斤,出福建建溪。“蒙顶”,四川蒙山最高峰上所产的茶叶,产量极少。以上几种茶叶都非常珍贵,当时是专供皇帝饮用的贡品。
[93] 寒具:一种油炸的面食,就是馓子一类的东西。
[94] 银(dàn)饼:一种乳酪和肉类制成的饼。
[95] 郑后:就是显肃皇后,有贤名,随宋徽宗北去,也死于五国城。
[96] 叵(po)测:不测。
[97] 陛下:对皇帝的敬称。
[98] 阅岁者再:经过了两年。“阅”,经历、经过。
[99] 宣和:宋徽宗(赵佶)的年号(公元一一一九至一一二五年)。
[100] 辟寒:避寒。
[101] 端溪、凤咮(zhòu)砚:“端溪”,溪名,在今广东肇庆西江羚羊峡东口的烂柯山麓,入山数里,有坑洞,产石可以制砚,以质地温润细腻著名,世称“端砚”。据近人研究,端石是一种泥质变质岩,形成于泥盆纪或更早的地质年代,经过高温和重压而成,故宜于制砚。“咮”,鸟口。据说福建北苑龙焙山的形势有如凤凰饮水模样;正当凤嘴的地方,有一块石头,苍黑而坚致如玉。宋代王颐采取这种石头制成砚台,苏轼给它取名为“凤咮砚”。
[102] 李廷珪墨:当时一种最名贵的墨。“李廷珪”,南唐的墨工,所制墨最为精妙,据说其坚如玉,有纹如犀,浸在水中,三年不坏,一锭墨可以用五六十年之久。
[103] 宣毫笔:宣州(今安徽宣城)出产的名笔。
[104] 剡溪绫纹纸:用剡溪水制成的一种名贵的纸。参看前《飞烟传》篇“剡溪玉叶纸”注。
[105] 潜道:地道。
[106] 露处(chu):露宿。
[107] 羽林巡军:皇帝禁卫军的专称。宋代不设羽林军,这里只是泛指禁卫军。
[108] 屏(bing)迹:绝迹。
[109] 藏阄(jiu)、双陆:“藏阄”,就是古藏钩之戏。游戏者分为两队,甲队把东西藏在某一人手里,叫乙队的人猜在何人手中。这里指藏阄所用的戏具。“双陆”,博戏名。据说南北朝时由天竺传入,因局如棋盘而长,左右各有六路,故名“双陆”。马作椎形,黑白各十五枚,两人相戏,用骰子掷采行马,白马从右到左,黑马从左到右,先出完的为胜。详细玩法已失传。
[110] 宫扇:就是团扇。古代皇宫里多用这种扇子,故名。
[111] 九折五花之簟:一种可以折成若干层、有五彩花纹的簟子。
[112] 鳞文蓐叶之席:“鳞文”,疑应作“麟文”。古代有一种麟文席,把宝饰镶嵌在席上,成为麟凤云雾的形状。也可能指像鱼鳞一样花纹的席子。“蓐叶”,不详。
[113] 湘竹绮帘:用湘妃竹编织花纹的帘子。“湘竹”,湘妃竹,一种上有斑纹的竹子,就是斑竹。传说舜死后,他的后妃娥皇、女英哭泣甚哀,泪染于竹,斑斑点点像泪痕一样,因称这种竹子为湘妃竹。产湖南、广西一带。
[114] 条脱:腕钏、手镯。
[115] 玑琲(bèi):珠子一百粒(一说五百粒)为“琲”。这里指珠圈、珠串之类的东西。
[116] 灭辽庆贺,大赉(lài)州郡,加恩宫府:“赉”,赏赐。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一一二三年),金国把攻取的辽国都城燕京(今北京)和涿、易、檀、顺、景、蓟(今北京附近一带地方)等地归还宋朝。当时派童贯等到燕京去接收,大吹大擂地认为是灭了辽国,收复失地了,于是对中央和州郡官员,大加赏赐,封官进爵,以示庆贺。
[117] 五彩流苏:用五彩线结成球形,下面垂着须络的一种装饰品。
[118] 冰蚕:《拾遗记》:员峤山出冰蚕,是一种七寸长、有角有鳞的黑色的虫。它在冰雪下面结五彩的茧;用这种茧织成文锦,可以不怕水火。
[119] 却尘锦褥:《杜阳杂编》:唐代元载为宠姬薛瑶英备却尘之褥,出句骊国,是却尘之兽毛所为,其色殷鲜,光软无比。《物类相感志》也有同样记载,说剥其皮毛为褥,则尘埃无犯。
[120] 良酝(yùn):美酒。
[121] 大府:指皇家府库。
[122] 韦妃:宋高宗的母亲,也被金兵掳去;高宗即位后,遥尊为宣和皇后,后经交涉放回。
[123] 何物李家儿:姓李的妇女是什么样一个人。
[124] 道君教主:道家以所谓“三清九宫仙人”的高等僚属为“道君”。宋徽宗信奉道教,想以道教之主自尊,因自称为“道君教主”。
[125] 太乙宫:“太乙”,星名。宋时崇祀太乙,认为太乙所在,兵疫不兴,人民丰乐,因而先后兴建东太乙宫、西太乙宫、中太乙宫。
[126] 嘻嘻:喜笑自得的样子。
[127] “汝第勿与知”二句:你只不要过问,听从我怎么做。
[128] “时金人方启衅”二句:宋徽宗宣和七年,也就是宋钦宗靖康元年,金兵攻下了相州、濬州、滑州等地,渡过黄河,河北一带,形势危急。“河北”,宋路名,包括今河北大清河以南和河南、山东境内黄河以北的地区。
[129] 开封尹:宋时设开封府尹,就是京兆尹的地位。
[130] 入官:捐给政府。
[131] 金人破汴:靖康元年,金将斡(wò)离不和粘罕,分两路侵犯开封,于闰十一月攻陷。参看前“徽宗帝”注。
[132] 金主:指金太宗完颜晟(chéng)。
[133] 张邦昌:字子能,东光(宋时属永静军,在今河北境内)人,当时的大汉奸。曾任太宰兼门下侍郎,却和金国私通。金兵攻陷汴京后,立为“楚帝”。由于人心不附,没有多久就下了台。宋高宗为帝后,把他贬在潭州,处死。
[134] 踪迹:寻找。
[135] 朝廷何负于汝:“廷”,原作“庭”,应形似误刻,改。
[136] 为斩灭宗社计:做颠覆国家的打算。“宗”,宗庙,指皇帝的祖庙。“社”,社稷:社,土神;稷,谷神。皇帝例须祭祀社稷;如果国家亡了,社稷也就随之而变置。因此,“宗社”就成为国家的象征词。
[137] 北面事丑虏:皇帝的坐位朝南,臣僚要面北朝见,所以“北面”就是称臣的意思。“丑”,众、群。“虏”,骂敌人的话,犹如说“贼”。“北面事丑虏”,指投降了敌人。
[138] 冀得一当(dàng):希望获得一个机会。
[139] 贽:见面的礼物。
[140] 五国城:辽代有剖阿里等五国归附,当时设节度使管辖他们;这五国分住各城,即今黑龙江依兰县以东至乌苏里江口的松花江两岸一带,称为“五国城”。依兰县为“五国头城”,宋徽宗被掳北去,就囚死在这里。
[141] 汍(wán)澜:流泪的样子。
[142] 猥(wěi)蒙异数:“猥”,含有胡乱地、马马虎虎地一类的意思。“猥蒙异数”,指不应获得而获得的不比寻常的待遇。
[143] 处(chu)非其据:所处的地位,不是她所应得的。
[144] 晚节:晚年的节操。
[145] 庸中佼(jiǎo)佼:“佼佼”,超越一般的样子。“庸”,本作“佣”,佣工的意思。“庸中佼佼”,指普通人里的特出人物。
[146] 北辕之祸:“北辕”,犹如说北行。“北辕之祸”,指宋徽宗被掳往五国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