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李景亮[1]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李章武传

李章武,字飞,其先[2]中山[3]人。生而敏博,遇事便了[4]。工文学,皆得极至。虽弘道自高,恶为洁饰[5],而容貌闲美[6],即之温然[7]。与清河崔信友善。信亦雅士,多聚古物。以章武精敏,每访辨论,皆洞达玄微[8],研究原本,时人比晋之张华[9]。贞元[10]三年,崔信任华州别驾[11],章武自长安诣之[12]。数日,出行,于市北街见一妇人,甚美。因绐[13]信云:“须州外与亲故知闻[14]。”遂赁舍[15]于美人之家。主人姓王,此则其子妇也。乃悦而私[16]焉。居月馀日所[17],计用直[18]三万馀,子妇所供费倍之。既而两心克谐,情好弥切。无何,章武系事[19],告归长安,殷勤叙别。章武留交颈鸳鸯绮一端[20],仍[21]赠诗曰:“鸳鸯绮,知结几千丝。别后寻交颈,应伤未别时[22]。”子妇答[23]白玉指环一,又赠诗曰:“捻[24]指环相思,见环重相忆。愿君永持玩,循环无终极。”章武有仆杨果者,子妇赍[25]钱一千,以奖其敬事[26]之勤。既别,积[27]八九年。章武家长安,亦无从与之相闻。至贞元十一年,因友人张元宗寓居下邽县[28],章武又自京师与元会。忽思曩好,乃回车涉渭[29]而访之。日暝[30],达华州,将舍于王氏之室。至其门,则阒[31]无行迹[32],但外有宾榻而已。章武以为下里[33];或废业即农[34],暂居郊野;或亲宾邀聚,未始归复[35]。但休止其门,将别适他舍。见东邻之妇,就而访之。乃云:“王氏之长老[36],皆舍业而出游;其子妇殁已再周[37]矣。”又详与之谈,即云:“某姓杨,第六,为东邻妻。”复访:“郎何姓?”章武具语之。又云:“曩曾有傔[38]姓杨名果乎?”曰:“有之。”因泣告曰:“某为里中妇五年,与王氏相善。尝云:‘我夫室犹如传舍[39],阅人多矣。其于往来见调[40]者,皆殚财穷产,甘辞厚誓[41],未尝动心。顷岁[42]有李十八郎,曾舍于我家。我初见之,不觉自失[43]。后遂私侍枕席,实蒙欢爱。今与之别累年[44]矣。思慕之心,或竟日不食,终夜无寝。我家人故[45]不可托。复被彼夫东西,不时会遇[46]。脱有至者,愿以物色[47]名氏求之。如不参差[48],相托祗奉[49],并语深意。但有仆夫杨果,即是。’不二三年,子妇寝疾。临终,复见托曰:‘我本寒微,曾辱君子厚顾,心常感念。久以成疾,自料不治。曩所奉托,万一至此,愿申九泉[50]衔恨,千古睽离之叹。仍乞留止此,冀神会于仿佛[51]之中。’”章武乃求邻妇为开门,命从者市薪刍[52]食物。方将具席[53],忽有一妇人,持帚,出房扫地。邻妇亦不之识。章武因访所从者,云是舍中人。又逼而诘之,即徐曰:“王家亡妇感郎恩情深,将见会。恐生怪怖,故使相闻。”章武许诺,云:“章武所由来者,正为此也。虽显晦殊途,人皆忌惮,而思念情至,实所不疑。”言毕,执帚人欣然而去,逡巡映门,即不复见。乃具饮馔,呼祭。自食饮毕,安寝。至二更许,灯在床之东南,忽尔稍暗,如此再三。章武心知有变,因命移烛背墙,置室东南隅[54]。旋闻室北角悉窣[55]有声;如有人形,冉冉[56]而至。五六步,即可辨其状。视衣服,乃主人子妇也。与昔见不异,但举止浮急,音调轻清耳。章武下床,迎拥携手,款[57]若平生之欢。自云:“在冥录[58]以来,都忘亲戚;但思君子之心,如平昔耳。”章武倍与狎昵,亦无他异。但数请令人视明星,若出,当须还,不可久住。每交欢之暇,即恳托在邻妇杨氏,云:“非此人,谁达幽恨?”至五更,有人告可还。子妇泣下床,与章武连臂出门,仰望天汉[59],遂呜咽悲怨,却[60]入室,自于裙带上解锦囊,囊中取一物以赠之。其色绀碧[61],质又坚密,似玉而冷,状如小叶。章武不之识也。子妇曰:“此所谓‘靺鞨宝’[62],出昆仑玄圃[63]中。彼亦不可得。妾近于西岳[64]与玉京夫人[65]戏,见此物在众宝珰[66]上,爱而访之。夫人遂假[67]以相授,云:‘洞天[68]群仙,每得此一宝,皆为光荣。’以郎奉玄道,有精识,故以投献。常愿宝之,此非人间之有。”遂赠诗曰:“河汉已倾斜,神魂欲超越。愿郎更回抱,终天从此诀[69]!”章武取白玉宝簪一以酬之,并答诗曰:“分从幽显隔,岂谓有佳期。宁辞重重别,所叹去何之[70]。”因相持泣,良久。子妇又赠诗曰:“昔辞怀后会,今别便终天。新悲与旧恨,千古闭穷泉[71]。”章武答曰:“后期杳无约,前恨已相寻。别路无行信,何因得寄心[72]。”款曲叙别讫,遂却赴西北隅。行数步,犹回顾拭泪云:“李郎无舍念此泉下人。”复哽咽伫立,视天欲明,急趋至角,即不复见。但空室窅然[73],寒灯半灭而已。章武乃促装[74],却自下邽归长安武定堡。下邽郡官[75]与张元宗携酒宴饮,既酣,章武怀念,因即事赋诗[76]曰:“水不西归月暂圆,令人惆怅[77]古城边。萧条明早分歧路,知更相逢何岁年。”吟毕,与郡官别。独行数里,又自讽诵。忽闻空中有叹赏,音调凄恻。更审听之,乃王氏子妇也。自云:“冥中各有地分[78]。今于此别,无日交会。知郎思眷,故冒阴司之责,远来奉送。千万自爱!”章武愈感之。及至长安,与道友陇西李助话,亦感其诚而赋曰:“石沉辽海阔,剑别楚天长[79]。会合知无日,离心满夕阳。”章武既事东平丞相府[80],因闲,召玉工视所得靺鞨宝,工亦不知,不敢雕刻。后奉使大梁[81],又召玉工,粗[82]能辨,乃因其形[83],雕作檞[84]叶象。奉使上京[85],每以此物贮怀中。至市东街,偶见一胡僧,忽近马叩头云:“君有宝玉在怀,乞一见尔。”乃引于静处开视。僧捧玩移时[86],云:“此天上至物[87],非人间有也。”章武后往来华州,访遗杨六娘,至今不绝。

* * *

[1] 作者李景亮,唐德宗时曾应“详明政术可以理人科”及第。其他无可考。

这是一篇描写人鬼恋爱的故事。王氏虽然阅人已多,但不管别人花多少金钱,说多少好话,她都没有动心;惟有和李章武结识后,才恩爱异常。这表明了王氏对真正爱自己的人,情愿以身相付托;而对想以自己为玩物的人,却深加唾弃。文中“子妇所供费倍之”这一句,就说明了他们两人的爱情是真挚的,而非金钱所可买得。别后王氏思慕不忘,感念成疾而死,情节动人。

作者通过这一虚构故事,表达了封建社会里妇女向往自由,坚决反抗旧礼教的行为。

[2] 先:祖先。

[3] 中山:汉郡名,在今河北定州市。

[4] 遇事便了:对任何事情,都能明白;对任何事情,都能随时解决。

[5] 弘道自高,恶为洁饰:重视品德的修养,爱惜自己的身份,不愿意在外表修饰打扮。

[6] 闲美:一种文雅、沉静的美。“闲”,同“娴”字。

[7] 即之温然:和他接近的人,都觉得他性情很温和。

[8] 洞达玄微:深切了解精妙的道理。

[9] 张华:字茂先,晋代学术家,以博闻著称,曾任中书令、司空等官职。著有《博物志》,是一部记载异境奇物和古代琐闻杂事的书(今传本一般认为是后人假托他的名义纂辑的)。

[10] 贞元:唐德宗(李适)的年号(公元七八五至八〇四年)。

[11] 华州别驾:“华州”,也称华阴郡,约辖今河南郑州、陕西渭南等地区,州治在今郑州市。“别驾”,刺史的高级佐吏。

[12] 诣之:到他那里去。

[13] 绐:哄骗。

[14] 与亲故知闻:告诉亲友们知道,就是拜访亲友的意思。

[15] 赁舍:“赁”,租。“舍”,住。

[16] 私:私通。

[17] 居月馀日所:住了一个多月的光景。“所”,约计数量之词。

[18] 直:同“值”字,指钱。

[19] 系事:系于事,为事所牵缠。

[20] 交颈鸳鸯绮一端:“交颈鸳鸯绮”,上面织有鸳鸯形状的一种名贵的绸子。古诗《客从远方来》:“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唐陈子昂诗,也有“闻有鸳鸯绮,特为美人赠”之句。“端”,古度名,有一丈六尺、二丈、六丈三种说法。“一端”,犹如说一匹。

[21] 仍:再、又。

[22] “鸳鸯绮”四句:“知结几千丝”之“丝”,和“思”字谐音,语意双关,表示相思无穷无尽。后两句的意思是说:别后想到当初欢聚之乐而不可得,对别离以前那一种要好的情况,一定会感到很悲伤。“寻”,寻思的意思。按本篇各诗都是五言,此诗首句只三字,明野竹斋沈氏抄本“鸳”上空二字,所以很可能是遗漏了二字。

[23] 答:回赠。

[24] 捻(niē):拿着。

[25] 赍(ji):拿着东西给人。

[26] 敬事:谨慎认真地做事。

[27] 积:经过的意思。

[28] 下邽(gui)县:今陕西渭南市,唐时是华州的属县。

[29] 渭:水名,就是渭河,发源甘肃渭源县西北鸟鼠山,流经陕西省境,至潼关入黄河。

[30] 日暝:天黑。

[31] 阒(qù):寂静无声。

[32] 则阒无行迹:“阒”,原作“闃”(谈本、许本作“閴”),应误,据字书改。

[33] 下里:“里”,指蒿里。古人以死人归宿的地方为“蒿里”。“下里”,到地下蒿里去,就是死亡。

[34] 废业即农:把原来的事情抛弃了,到田地里去耕作。“即”,往、就的意思。

[35] 未始归复:还没有回来。“始”,助词。

[36] 长老:指尊长。

[37] 再周:两周年。

[38] 傔(qiàn):侍从、仆人。

[39] 我夫室犹如传(zhuàn)舍:我丈夫家里——也就是自己家里,人来人往,十分杂乱,就好像传舍一样。“传舍”,古时驿站里供应过客吃住的房子。

[40] 见调:“见”,助词,略有“加以”一类的含义。“调”,调戏、挑逗。

[41] “殚财”二句:把所有的钱财都拿了出来,而且说些好听的话,发出深切的誓言。

[42] 顷岁:往年。

[43] 自失:自己若有所失,形容心神不安的样子。

[44] 累(lěi)年:好多年。后文其他篇里“累月”、“累旬”、“累日”,就是好几月,好几旬,好多天。

[45] 故:原来、本来。

[46] 复被彼夫东西,不时会遇:又被那个家伙(指自己的丈夫)带着忽而到东,忽而到西,到处奔走,以致没有一定的时间可以同他(指李章武)会见。

[47] 物色:指容貌。

[48] 不参差(cēn ci):没有错误、没有讹差的意思。

[49] 祗(zhi)奉:恭敬的服侍。

[50] 九泉:地下,指阴间。下文“穷泉”,《霍小玉传》篇“黄泉”,义同。又“泉下人”指死人、鬼物。

[51] 仿佛:指似有似无的境界。

[52] 薪刍:柴草,指燃料和牲畜的饲料。后文《霍小玉传》篇“薪蒭”,“蒭”,同“刍”字。

[53] 具席:“具”,铺设。“席”,行李被褥。后文其他篇里也作“茵席”,“茵”,同“”字。

[54] 置室东南隅:“南”,原作“西”。按东西不能称隅,据沈本改。

[55] 悉窣:细碎声音的形容词。“悉”,一般作“窸”。

[56] 冉冉:形容缓缓而来的样子。

[57] 款:款曲,犹如说缠绵、缱绻,指男女间的要好。

[58] 在冥录:“冥”,迷信说法的阴间。“录”,簿册。“在冥录”,名字列在阴间的簿籍上,意思是死亡了。

[59] 天汉:天河、银河。下文“河汉”,义同。

[60] 却:还。

[61] 绀碧:天青色。

[62] 靺鞨(mò hé)宝:“靺鞨”,古时我国东北少数民族名,分七部,其中黑水靺鞨就是后来的女真。那里出产一种宝石,名为“靺鞨宝”。

[63] 昆仑玄圃:“昆仑”,亚洲最大的山脉,分东、西、中三部;我国古代所说的昆仑,专指中昆仑的南部,在甘肃、新疆境内。神话传说:昆仑山的顶峰为“玄圃”,上有五城十二楼,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64] 西岳:华山。

[65] 玉京夫人:神话传说中的女仙。

[66] 宝珰:“珰”,椽头——房屋的出檐。“宝珰”,用宝玉饰成的椽头,古称“璧珰”、“璇题”、“玉题”。

[67] 假:取。

[68] 洞天:道家说法:神仙住在名山洞府里,这些地方叫做“洞天”,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等名目。

[69] “河汉”四句:意思是说:银河已经由天空中间转到一旁,说明夜已很深,就要天明了。离别在即,所以我精神非常不安。希望我们再多偎傍一刻,因为从此一别,就永无相见之期了。“终天”,终身、无穷无尽。

[70] “分从”四句:意思是说:自以为和你阴阳路隔,谁知还有欢会之时。我们不妨再度离别,只是可叹的是,你又到哪里去呢?“何之”,往哪里去。

[71] “昔辞”四句:意思是说:从前辞去的时候,还想着可以再会;如今一别,却永无相见之期了。心头交织着新的悲哀和旧的怅恨,只有怀着这种心情长期留在阴间而已。

[72] “后期”四句:意思是说:以后的会见是毫无希望的,现在已给我们带来怨恨的情绪。离别之后没有办法可以通消息,从哪里能向你表达我的心意呢?

[73] 窅(yǎo)然:形容深远而黑暗的样子。

[74] 促装:匆忙整理行李。

[75] 郡官:本指太守、刺史,这里指县令。

[76] 即事赋诗:古人对眼前的事物有感触,因而作诗,就用“即事”二字为题,叫做“即事诗”。“赋诗”就是作诗。

[77] 惆(chóu)怅:形容因失望而伤感的样子。

[78] 冥中各有地分(fèn):意指阴间划分地区,彼此不能逾越。

[79] “石沉”二句:“辽海”,泛指大海。“石沉辽海阔”,引用精卫填海的故事。《山海经·北山经》:古炎帝的女儿在东海里淹死了,化为精卫(一种海鸟);常衔来西山的木石,想把东海填平。后来引用这一神话,比喻怀恨无穷。“剑”,故剑,本是旧妻的代词,这里指情妇。“楚”,在这里不是专指楚地,而是泛称。古人习惯用楚天长、阔等字样来形容空间的无边无际,时间的悠远长久。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李章武和王氏妇一别之后,永无见期,所以含恨无穷。

[80] 既事东平丞相府:既已到东平丞相府做事,就是做东平丞相的幕僚、属官的意思。文中说是贞元十馀年间事,所以“东平丞相”应指李师古。按李师古曾任淄青节度使,贞元十六年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是宰相。淄青节度使当时治所在东平(今山东郓城),故称为“东平丞相”。

[81] 奉使大梁:奉命到大梁为使者。“大梁”,古邑名,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北,后来通称开封为大梁。

[82] 粗:大略、略为的意思。

[83] 因其形:就着它原来的形状。

[84] 檞(jiě):松(mán),一种心像松树的树木,也叫松心木。

[85] 上京:京都、都城。

[86] 移时:一段不太长的时间。

[87] 至物:最好、最可宝贵的东西。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