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派论者正在惊呼中国文学产生了新的性格。她是一篇作品里面的一位女主角。据说因为创造出了这个性格,广东没有文学的神话才被打破。
她第一,聪明而又任性,快乐而又自由。
第二,强烈的个性意识和自主意识。
第三,崭新的人生态度。
第四,香港色彩。
第五,本土文学和突然介入的香港文化在这里发生交融。
第六,这一代人向社会发出的“独立宣言”。
关于这种性格的若干特征,我们所知道的,目前仅仅是这些。她是怎样创造出来的,我们不曾知道更多的东西。她究竟是哪个阶级的代表人物,——由于现在替人物划阶级已不时兴,我们也不便深究。总而言之,从第一点看,我们仿佛感觉到她是一个迷人的姑娘;从第二点看,她是一个有思想性的青年人;从第三点看,她有一种和我们大家不一样的人生观;从第四点看,她带着西方世界和殖民地的气息;从第五点看,她在思想上属于一种混血儿的性质;从第六点看,她的政治意识很强烈。——综合我们所体会到的这一切,她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性格呢?我们还是猜不透。
她是不是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人呢?照道理本来应该是的。在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里面,作家生活在社会主义现实当中,所创造出来的性格又引起了论者的惊呼和赞誉,能够不是社会主义的新人么?
从“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要求来看,她好像都不具备这些因素。我们看不出她有什么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看不出她有什么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崇高道德,看不出她有什么刻苦钻研、努力创造的精神,也看不出她有什么奉公守法、严守纪律的表现。
再拿“五爱”观点来说,——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好像跟她的关系都不那么密切。社会主义的新人爱祖国的观念能不突出么?她跟广大的人民能不表现出鱼水关系么?她能够不站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第一线么?她能够不爱科学、爱知识、爱文化、爱真理么?她能够不爱社会主义、爱共产主义,并决定为之奋斗终生么?
如果是这样,她凭什么受到论者的惊呼和赞誉呢?难道仅仅因为这个性格是一位民主个人主义者么?难道仅仅因为她具有现代意识和当代意识,或者“精英”意识么?我不便做出个人的判断。我只能把她当做一个谜。
一九八九年九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