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广语丝

第三 不便明说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有人说,目前文坛上的争端,是流派之争,即社会主义派跟西方现代派之争。如果是这样,事情本来好办。按照“双百”方针的要求,也就是按照权威人士的要求和正式文件的要求,让双方自由讨论——展开争论就是了。但是不然。这种争论迟迟不能展开,好像其中有什么难言之隐。什么难言之隐呢?大概是“不便明说”。

甲乙两方争论,许多人在旁围观。当甲方占优势的时候,就有人说:“宽容一点吧”;当乙方占优势的时候,就没有人吭声了,于是形成了一家独鸣,或者叫一派掌权。这是什么缘故呢?不便明说。

近来听说有些人正在着手改写中国现代文学史,心里也觉得蛮新鲜。新文学史充其量不过七十年的辰光,没有多大浓血;况且有人断言,文学远不及政治、经济重要,更没有多花气力的必要。——然而文学虽不重要,远远不如政治、经济那样热门,却又常常是政治、经济的信号。这在过去的历史进程中是屡见不鲜的。如今既然垂青到了文学,费劲改写文学史,想必是改写什么别的历史的信号。究竟要改写的是什么呢?不便明说。

如今一提到马克思主义的字样,就立刻被攻击为僵化、保守、教条、失落、倾斜、空洞、教师爷架势等等。从前那种比较含蓄的批评字眼“正统”,现在也用不着了。现在时兴的办法,是讲起道理来,“不一定要提马克思主义”,或者是不提马克思的词句,或者是不提“马克思”这种字样。是不是这样子才把真理讲得清楚,或者提到马克思主义就会产生许多不方便的地方呢?不便明说。

据权威人士的分析,人们当中分成跟不上的和说过头话的两种。如果按照民主的规则,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跟不上的和说过头话的都应有说话的机会。光让跟不上的说话,或者光让说过头话的说话,在执行方针上都颇欠圆满。对于这种浅显明白的道理,为什么又似乎十分复杂难懂呢?不便明说。

落后的人对于世间事物往往弄不清楚。不落后的人是不是样样都能弄清楚呢?也未必尽然。比如什么观念更新、思想更新、多元化、人类的爱等等,落后的人跟先进的人一样不懂,可是理论家却一直津津乐道,又绝不肯加以解释;又比如,有人谈起抽象的人道主义,往往眉飞色舞;一谈起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就登时好像叫铁锥戳了一下,跳起三尺高……这又都是什么缘故呢?不便明说。

读许多文章,总觉得那里面有一句话始终没有说出来,好像那句话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这句话是什么呢?不便明说。

为什么不便明说呢?是不是和什么东西有抵触呢?是不是说了,对于彼此的面子都不好过呢?不便明说……

一九八九年二月二十七日

附记:今年二月底不便明说的东西,到了今年六月初就已经明说出来了。那就是搞资产阶级自由化,搞资本主义道路,不搞坚持四项基础原则,并且把自由女神像也推了出来。话既然说开了,我这篇杂文已经成为不必要的东西,姑且当作雪泥上的鸿爪,作为研究一九八九年初历史的一条小注释吧。

一九八九年党的六十八岁诞辰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