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之名,始于唐吴兢《西斋书目》,欧阳修《唐书·艺文志》因之,于是后之作史者,并于总集后附列文史一门,录《文心雕龙》《诗评》以下诸评论文学之书。宋《中兴书目》曰:“文史者,讥评文人之得失也。”故其体与今之文学史相近。
《四库提要·诗文评类叙》曰:“文章莫盛于两汉,浑浑灏灏,文成法立,无格律之可拘。建安、黄初,体裁渐备,故论文之说出焉,《典论》其首也。其勒为一书,传于今者,则断自刘勰、钟嵘。勰究文体之源流,而评其工拙;嵘第作者之甲乙,而溯厥师承,为例各殊。至皎然《诗式》,备陈法律;孟棨《本事诗》,旁采故实。刘攽《中山诗话》、欧阳修《六一诗话》,又体兼说部。后所论著,不出此五例中矣。宋明两代,均好为议论,所撰尤繁。虽宋人务求深解,多穿凿之词;明人喜作高谈,多虚憍之论。然汰除糟粕,采撷菁英,每足以考证旧闻,触发新意。”
按古来关于文学史之著述,共有七例:
一、流别。挚虞《文章流别》、任昉《文章缘起》为一类,此专别文体者也,后世如吴讷之《文体明辨》、徐师曾之《诗体明辨》之类宗之。刘勰《文心雕龙》为一类,总论文体源流而兼及其优劣者也,后世刘知幾之《史通》、章学诚《文史通义》之类宗之。
二、宗派。钟嵘《诗品》,其论诗必推其源出何人,而后评其优劣。流为张为之《主客图》、吕居仁之《江西诗派图》等。(后有《词品》《曲品》之类,以数语评作家优劣,亦出钟嵘。)
三、法律。皎然《诗式》、齐己《风骚旨格》并论文章法律。降如《声调谱》之类,皆其流也。
四、纪事。孟棨《本事诗》,始以事系诗。后有计有功之《唐诗纪事》及厉鹗《宋诗纪事》等。
五、杂评。魏文帝《典论》,始杂评当时文人。宋以来诗话之体大行,或偶论一人,或间章断句,虽颇掎摭利病,而叙述不甚有纪。
六、叙传。荀勖《文章叙录》,兼载文人行事。张骘始为《文士传》,及辛文房《唐才子传》、历史《文苑传》等,皆此类也。
七、总集。挚虞撰《文章流别》,又为文章志,以集录文人篇章。及《文选》《玉台新咏》出,立后世总集之规模,皆掇其菁华,以为楷式者也。
今世文学史,其评论精切,或不能逮于古。然实奄有以上诸体以为书,且远溯文章所起,暨于近世,述其源流,明其盛衰,其事诚尤繁博而难齐也。以属于历史之一部,故分为上古、中古、近古、近世四期。由五帝至秦为上古,由汉至隋为中古,由唐至明为近古,清一代为近世。每期各分章节,先述其时势,次及文人出处,制作优劣,附载名篇,以资取法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