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第一章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1,参天2两地3而倚数4,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今注

1 蓍:古代的一种灵草。

2 参天:指天一、天三及天五,相加为九,故阳数用九,天为阳,阳数奇。

3 两地:指地二及地四,相加为六,故阴数用六,地为阴,阴数偶。

4 倚数:就是计算数字。参天为九,所以《易经》阳爻都用九,两地为六,所以《易经》阴爻都用六。

今译

从前圣人创作《易经》,是穷极幽深,参赞于神明的境域,所以上天产生了很多的蓍草。天为阳,地为阴,将天一天三天五合起来为九,用以代表《易经》阳的数目及符号,地二地四合起来为六,用以代表阴的数目和符号,阳数阴数既立,又观察阴阳的变化而设立卦,发挥阳刚阴柔的道理,而设置爻,和顺于道德,调理于合谊的事理,创造了《易经》,以穷尽事物的道理,竭尽天地的善性,以至于探讨天命的事理。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