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夷 错讼 综晋
明夷1,利艰贞。
今注
1 明夷:卦名。夷:伤的意思,离日为明,坤为地。本卦明入地中,明见其伤,所以称明夷。《序卦》曰:“晋者,进也;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
今译
明夷,在光明被伤之时,是利于在艰难中守着正道的。
今释
虞翻曰:“夷,伤也,临二之三,而反晋也。明入地中,故伤矣。”又说:“五失位,变出成坎,为艰,故利艰贞矣。”这是从象学的观点立说的。按:临九二、六三皆失位不正,易位则成明夷。明夷与晋卦相反(综),明夷六五失位不正,变正则外卦成坎,坎为险,故为艰。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1以蒙大难,文王以之2。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3。
今注
1 内文明:指内卦离,离为明。外柔顺:指外卦坤,坤为柔顺。
2 文王以之:文王在纣之时,为纣所囚禁,即用此德。
3 箕子以之:箕子为纣之叔。见纣之残暴,比干谏而死,知谏无用,即晦藏其光明的德行,佯狂以避祸,而守着正道。
今译
彖辞上说:光明入于地中,有明夷(伤)的现象。内守着文明,而外表现出柔顺,以蒙受大难,这是文王被纣所囚禁时,所用的态度。利艰贞,是说藏着他的光明,蒙难于内,而能守着正大的志节,这是箕子蒙难时的态度。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今译
象辞上说:光明入于地中,这是明夷的现象。君子体察此现象,以莅临政事治理大众时,用平易近人的易知易行之法,晦藏其聪明睿智于内,而收治功的成就,光明于外。
今释
虞翻说:“而,如也。君子谓三,体师象,以坎莅坤。坎如象为晦,离为明,故用晦如明也。”这是另一解说,也有其理,今并存之,以备参考。按:明夷二至上有师卦的现象,师卦内坎外坤,故以坎莅坤。
初九1,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象曰:君子于行,义不食也。
今注
1 初九:是指本卦第一爻*的爻位而言。
今译
初九有飞时,翼被伤而下垂的象征,君子居明伤之初,如有行的话,会有三日无物可食之灾,以此而有所往,必遭主人之闲言。象辞上说:君子前行,是因不合义理之正,故不接受他人之食。
今释
荀爽说:“火性炎上,离为飞鸟,故曰于飞。为坤所抑,故曰垂其翼。阳为君子,三者阳德成也。日以喻君,不食者,不得食君禄也。阳未居五,阴暗在上,初有明德,耻食其禄。故曰君子于行,三日不食也。”按:六五为阴,故阳未居五。此爻前人以为指伯夷、叔齐不食周粟。
六二1,明夷于左股,用拯2马壮,吉。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则也。
今注
1 六二:是指本卦第二爻*的爻位而言。
2 拯:救之意。
今译
六二以柔居内卦之中,当明夷之时,有伤于左股的象征,能用强壮之马(有力的后援)去拯救,则吉。象辞上说:“六二之吉”,是能顺而合于法则。
今释
《九家易》曰:“左股谓初,为二所夷也。离为飞鸟,盖取小过之义,鸟飞舒翼而行,夷者伤也。今初伤垂翼在下,故曰明夷于左股矣。九三体坎,坎为马也。二应于五,三与五同功,二以中和应天。应天合众,欲升上,三以壮于五,故曰用拯马壮吉。”这是象数的说明。此爻前人以为指文王。
九三1,明夷于南狩2,得其大首,不可疾贞。象曰:南狩之志,乃大得也。
今注
1 九三:是指本卦第三爻*的爻位而言。
2 狩:猎。
今译
九三居明夷之时,在内卦之上,阳刚当位,有南狩猎而获其大首的象征。以人事言之,即武王的革命,灭除纣王。居此时,不可急切地就匡复正道,当渐渐地改革。象辞上说:“南狩之志”,是说大有所得的意思。
六四1,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象曰:入于左腹,获心意也。
今注
1 六四:是指本卦第四爻*的爻位而言。
今译
六四以阴爻居阴位,在明夷之时,有进入左腹,深知将伤害明德之心意,即离开门庭,以避免灾难。象辞上说:“入于左腹”,是说已获知其将害明之心意。
今释
此爻前人以为指微子当纣之时,纣之残暴伤明,微子知其心志,而知避难之方。离开宫廷,而到周朝,以避难而保存商汤的裔冑。
六五1,箕子之明夷,利贞。象曰: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
今注
1 六五:是指本卦第五爻*的爻位而言。
今译
六五有如箕子处纣伤明之时,藏着他的明德而不露的象征,这利于守正道。象辞上说:箕子的守正道,是说其明德不可熄灭的。
上六1,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象曰: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后入于地,失则也。
今注
1 上六:是指明夷的最上一爻*的爻位而言。
今译
上六居明伤的极点,不明白在此时当含藏收敛,因此初则锋芒露,如登于天之得意,后则失败,如入于地之不幸。象辞上说:“初登于天”,是指其名望照耀于四国之上。“后入于地”,是指失去法则,终至失败之意。
今释
此爻前贤认为指纣,纣之暴政,初则惊动四国,如日之登天,后身毁国亡,则入于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