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贲 错困 综噬嗑

贲1,亨,小利,有攸往。

今注

1 贲:卦名。是饰的意思。

今译

贲卦的卦象,是亨通的,它象征着可以有小利,并且可以有所往。

今释

贲,有修饰之意,根据象数学家的理论,山是草木百兽所聚之处,山下有火,则万物皆被其光采,故有贲饰的象征。《序卦传》说:“嗑者合也,物不可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所以噬嗑卦后,接着贲卦。

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1,故小利有攸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2,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今注

1 分刚上而文柔:本卦外卦是艮,属阳卦,内卦是离,属阴卦,阳刚阴柔,故云分刚上而文柔。文,是文饰的意思。

2 文明以止:明,指离卦,离为明;止,艮为止。

今译

彖辞上说:贲卦有亨通畅达的现象,为什么呢?因为以柔顺之德,来文饰刚强,刚柔适中,所以有亨通畅达的象征。但是刚强在上(艮止于上),而文饰刚强的柔顺之德,却居于下(离明在下),所以仅有“小利有所往”的象征。像这种刚柔交错,日月星辰运转不息,是天上的文饰;到了文明之境界,而立即止于此,这是人类的文明;观察天上的文饰,刚柔交错,日月星辰运行的情形,就能察知四时的变化;观察人类文明的进展,就能化成天下,使至于文明而止。

今释

郭京的《易举正》这本书,认为在“天文也”上应加“刚柔交错”四字,并说:“刚柔交错而成文焉,天之文也。今本脱刚柔交错一句。”实则“柔来文刚,分刚上而文柔”即含刚柔交错之意,不必另加四字。

“柔来文刚”,象学家以综卦的道理说明它,以为贲卦与噬嗑相综,噬嗑上卦的离柔,来而文饰贲卦的艮刚。“分刚上而文柔”则谓:分噬嗑下卦的震刚,上而为贲卦的艮,以与离柔相文饰,所以说“柔来文刚”“分刚上而文柔”这都是以综卦的道理解说。近人屈万里氏不信象,而独信综卦,因综卦确有它的根据,故为可信。

为什么说天文呢?根据象学家的观念,因为下卦为离,互卦为震、坎,离为日,坎为月,震为动,日月动于上,四时运转不息,所以说“天文也”,又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至于“文明以止”,则因“离为明,艮为止”的关系。

象曰: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今译

象辞上说:山下有火,火上照山,有光明文饰的象征。君子体此德,内含文明,以治明所有政事,使通达章明,不敢直用果敢的心意,以折断讼狱。

今释

王廙说:“山下有火,文明照也。夫山之为体,层峰峻岭,峭崄参差,直置其形,已如雕饰,复加火照,弥见文章,贲之象也。”他的话,实在很有道理;虞翻说:“君子谓乾,离为明,坤为庶政,故明庶政。坎为狱,☰在狱,得正,故无敢折狱。”这是象数学家的说法。又无敢,是因艮止的关系。

初九1,贲其趾,舍车而徒2。象曰:舍车而徒,义弗乘也。

今注

1 初九:是指本卦第一爻*的爻位而言。

2 舍车而徒:舍是捨的古字,徒是徒步走的意思。

今译

贲卦的初九,有修饰它的足趾,舍弃不义的车子,而宁肯徒行的象征。象辞上说:舍弃车子不乘,而徒步走,是因道义的关系,所以不乘其车。

今释

崔憬说:“刚柔相交以成饰,义者也,今近四,弃于二比,故曰舍车。车,士大夫所乘。谓二也。四乘于刚,艮止其应,初全其义,故曰而徒。徒,尘贱之事也。自饰其行,故曰贲其趾,趾谓初也。”虞翻说:“应在震,震为足,故贲其趾也。应在艮,艮为舍,坎为车。徒,步行也。位在下,故舍车而徒。”他的话,单纯以象数及道理来解说,都颇有道理。

六二1,贲其须2。象曰:贲其须,与上兴3也。

今注

1 六二:是指本卦第二爻*的爻位而言。

2 须:就是鬚的古字。毛在口边叫髭,在颊叫髯,在颐叫鬚。

3 兴:兴起。

今译

贲卦的第二爻,有修饰它的须的象征。象辞上说:贲其须,是因要和上面的人一起兴起之故。

今释

侯果说:“自三至上,有颐之象也。二在颐下,须之象也。上无其应,三亦无应,若能上承于三,与之同德,虽俱无应,可相与而兴起也。”按二应五,三应六,如九三阳上六阴之类,阴与阳相应,叫应。

九三1,贲如2濡3如,永贞吉。象曰:永贞之吉,终莫之陵4也。

今注

1 九三:是指本卦第三爻*的爻位而言。

2 如:是语助词,等于“状态”或“样子”的意思。

3 濡:是沾湿的样子。

4 陵:是陵辱(通凌辱)的意思。

今译

九三有文饰、润泽的样子,如永远守着正道,就吉利。象辞上说:永守正道的吉利,就是说经久都没有人敢侮辱他的意思。

今释

卢氏曰:“有离之文(文明)以自饰,故曰贲如也。有坎之水以自润,故曰濡如也。体刚履正,故永贞吉,与三同德,故终莫之陵也。”按三为阳位,九三为阳刚,得阴阳之正位,故曰体刚履正,履者行也。六二上承九三,故与二同德。

六四1,贲如皤如2,白马翰如3,匪寇婚媾。象曰:六四,当位疑也,匪寇婚媾,终无尤也。

今注

1 六四:是指本卦第四爻*的爻位而言。

2 皤如:是白的样子。

3 翰如:是马跑得如飞翰一样快的样子。

今译

六四与初九为正应,故有贲如的象征,但为九三所阻隔,故不能马上相从,因有皤如的象征,但他向往的心里如白马飞翰一样的急切,像白马奔腾一样的快速,这并不是想做寇盗,以侵略他人,而是求婚媾的关系。象辞上说:六四所以有贲如皤如翰如的象征,是因为正当多疑的位子,如不是寇盗的侵略,而是求婚媾,则终不会有灾尤的。

今释

陆绩说:“震为马,为白,故曰白马翰如。”《系辞传》说“四多疑”是指第四爻处多疑之位而言。李鼎祚说:“皤亦白素之貌也,坎为盗,故疑;当位乘三,悖礼难饰,应初远阳,故曰‘当位疑’也。”六四与初九相应,中隔九三、六二,故曰应初远阳。

六五1,贲于丘园2,束帛戋戋3。吝,终吉。象曰:六五之吉,有喜也。

今注

1 六五:是指本卦第五爻*的爻位而言。

2 丘园:山丘林园。

3 戋戋:《子夏易传》作残残。戋,伤也。

今译

本卦的六五爻,有修饰于丘园,整束着纯朴的布帛,有些残伤不整的样子,它是有吝咎的,但居乱世能如此,终能吉利。象辞上说:六五爻的吉利,是有喜悦的。

今释

本爻为什么有这贲于丘园、束帛戋戋的现象呢?荀爽说:“艮、山;震、林;失其正位,在山林之间,贲饰丘陵,以为园圃,隐士之象也。五为王位,体中履和,勤贤之主,尊道之君也。故曰: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君臣失正,故吝,能以中和饰上成功,故终吉而有喜也。”虞翻说:“五变之阳,故有喜。”他们的说法,纯以象数立说,但亦兼有义理的成分在内,可作为本爻的补充说明。五为阳立,六五以阴柔居之,故失其正位,变阳,则得阴阳之正位,故有喜。

上九1,白贲,无咎。象曰:白贲无咎,上得志也。

今注

1 上九:是指本卦第六爻*的爻位而言。

今译

上九有以纯白太素质朴,以修饰自身的象征,它是没有灾咎的。象辞上说,“白贲无咎”是因上得志的关系。

今释

上九爻处贲卦修饰的极点,极则反朴归于质素,不劳文饰,所以说“白贲无咎”。干宝说:“白,素也。延山林之人,采素士之言,以饰其政,故上得志也。”这话是纯以君道而言的,也有他理论的根据。虞翻说:“在巽上,故曰白贲,乘五阴,变而得位,故无咎矣。”又说,“上之正得位,体成既济,故曰得志,坎为志也。”六五失位,变阳,则外卦,巽为白,上九在上,故曰:在巽上,然上为阴位,上九以阳居之,失位,变阴则得阴阳之正位。五既变阳,上既变阴,则本卦成既济(),既济是既已成就的意思,故曰得志。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