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不居集

下集卷之十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失血

總論

吳澄曰:今人一見失血,便自認為虛損。醫家一見失血,亦便認為虛損。印定滋陰降火一法,以為不傳之秘,此日吾徽俗之大弊也。殊不知失血之候,此虛損諸症中之一症也。滋降之法,此諸治法中之一法也。虛損亦有不失血,非謂失血必虛損也。失血亦有宜於滋降,非謂滋降專止失血也。人之稟受,各有不同,臟腑陰陽,亦多偏勝。古人著書立言,原為補偏救弊而作。丹溪之法,為陽亢陰微,陰虛火泛者而設,蓋亦補當時之偏,救當時之弊,立此一法。非謂虛損門中,人人症症盡皆如是,而舍此別無他法。非謂丹溪之主治,不論何症何因,而只此一法,余不他及也。後人師之,而不善學之,遂致誤人。非丹溪立法之不善,乃學丹溪者之不善也。天地有陰陽四時,發育萬物,收養生息,不可缺一。若以滋降之法為可廢,是有秋冬而無春夏也。嗚乎!可予之與滋陰嘵嘵者,為學丹溪而不善學丹溪者發也,非與丹溪為仇也。果使陰虧內熱,虛火上泛,脈數失血等症,則滋降之法,萬不可廢,其可訾乎?

失血類虛損

今人偶爾失血,便作虛勞醫治,不知其中有傷寒、傷暑,有勞力,有跌僕損傷,有過服補藥,有嘔吐損破胃脘,有惱怒傷肝,有混塘洗浴過暖而成,有受熱逼,有受損傷太過,皆非房勞腎虛吐血之比。若誤用癆瘵寒涼之藥,明非虛勞,而逼為虛勞,以致損脾敗胃,多不可救。

澄按:今時之人,每遇失血之症,醫家病家,不究原因,不辨脈症,眾口一辭,群為勞怯,開手便用二地、二冬、黃柏、知母、沙參、貝母之類,受逼而成。在醫者猶自喜有先見之明,能預料病;病者甘受滋陰降火之害,寧死無怨。不知皆是藥餌做成,本非廬山面目也。古人云:不藥得中醫。信哉!

嘔吐純血

嘔吐純血,自胃而出,亦要分陰陽虛實寒熱,勞心勞力,酒色過度,怒氣傷肝,三時感冒,夏月受暑,冒雨著濕等症。症雖相同,治法不一,必察其所兼何症而辨別之。若初劑一誤,貽害匪輕,不可不慎也。

澄按:血有咳血、嗽血、咯血、吐血、嗆血、嘔血、唾血,有痰涎帶血,有噴成升斗,有帶血絲、血點、血塊、血條之不同。又有五運六氣,司天在泉;飲食煎炒,椒、薑、蔥、蒜;或誤食辛竄煿炙動血之品,菸酒太過;又有好食滾熱之湯飲,跌打之損傷;或食急哽破咽喉、胃脘,或誤服草藥食毒傷;或衣衾太過,壅熱咽道;或飛絲蟲魚,誤入口中,如此等因,曷能枚舉,皆能令人失血。豈必印定內傷虛損,而後失血,一切雜症,則無此患乎?倘內絡不傷,即真虛損,亦有不失血者矣。

腸胃本無血

《臟腑性鑑》云,孫思邈曰:腸胃本無血。此一句可作失血病的極妙供案。予初閱方書,失血分五臟,驗症治病,井然有理。及深究內景臟腑,方書之言,亦是隔靴抓癢。凡人自喉至胃,及大小腸而抵直腸,何曾有血?然血周流於皮裡膜外經脈間,故云腸胃本無血也。殊不知吐血等病,血從何來?予悟得有一吸一滲之道,質諸高明。一吸一滲,昭然可據。偶見一戲術,空壇中用火焚片紙在內,遠覆水上,如龍之取水,其水即時吸進。可知腸胃本無血,內之火一盛,血即吸入,是從內吸而有血也,血雖多易治。此吸之道理,以證思邈之言信乎。格物致知,身心性命之學,醫儒共貫也。又悟得一滲之說,於臘月舟次用火爐,舟人再三求免,何也?恐隔沙朽木,而又水因火引,易滲於內。凡人色欲憂煎,經脈血熱,滲入腸胃,是從外慘而有血也,血雖少而難治。吸與滲者,在上則從口出,在下則從便出。吸則降火,滲則滋陰。降火易,滋陰難,一悟瞭然矣。

澄按:腸胃本無血。陽絡傷則血外溢,陰絡傷則血內溢。傷者,內因、外因、不內外因,總能傷之,非皆因火也。信如所喻,空壇覆火,爐在舟中,以明一吸一滲之理,則凡吐血者,非因於火,則不吸不滲也。信如所言,一用滋陰,一用降火,則凡吐血者,舍滋陰降火之外,別無他法也。此亦一偏之見,適足以滋時人之弊耳。如專指內傷吐血而言,則古人有用血脫益氣之法,炮姜吸血歸經之法。理中湯最能清胃脘之血,八味丸引火歸原之法,是何說也?要之,主張滋降,則此喻似明,若概以失血之原推之,則拘泥而不能貫通矣。

腸胃本無血辨

吳澄曰:腸胃多氣多血之經也。孫真人云本無血者,蓋自咽喉至胃,及大小腸而抵直腸,其中細膩光滑,總無半點血也。其有血者何?陰陽二絡溢出也。其陰陽二絡若何?蓋經脈十有二,絡脈十有五,凡共二十七,氣相隨上下。經者,徑也,經脈流行,氣血疏通,徑路往來,以榮華一身者也。絡者,血絡也,經之支派旁出者也。人有十二經,以拘制十二絡,餘三絡者,陰絡、陽絡、脾之大絡也。陰絡者,陰蹻之路也。陽絡者,陽蹻之路也。此三絡者,在奇經八脈之中,不伏十二經拘束也。其不伏拘束若何?聖人計設溝渠,通利水道,以防不測。忽然天降猛雨,溝渠滿溢,聖人不能復設計,仍從滂沛橫流。譬絡脈滿溢,諸經不能復拘也,其溢出若何?蓋邪之傷人也,因其陰傷則入陰,因其陽傷則入陽,先舍於絡脈,留而不去,乃入於經。陽絡者,主血脈之陽;陰絡者,主血脈之陰。陽主上則吐衄,陰主下則便血。陽主腑,則凡血之出於六腑者,陽主之。陰主臟,則凡血之出於五臟者,陰主之。是陰亦吐衄,而陽亦便血也。絡通乎經,經通乎臟腑。是以五臟六腑之中,腸胃四圍,皮裡膜外之處,有經有絡,條理貫通,中含氣血,循環不息,而並無血溢出者,何也?其絡在三焦之中,於膈膜脂膏之內,五臟六腑之隙,水穀流化之關,同氣融會於其間,熏蒸膈膜,發達皮膚肉分,運行上下四旁,各隨其所屬部分,而注其中。膈膜細衣,如紙之薄,間隔腸胃之中,只通其氣,而運行其血,不可損傷也。一有所傷,則震動其衣,而鼓破其紙,中無間隔,氣不運行,血無所附,而洋溢乎腸胃矣。既溢於腸胃,若有窠臼焉,盈滿而後出,出而又溢,溢而又出,撮一身之血,皆聚於此,如水之泛漲,朝宗於大海也。其吐有甚不甚者,由絡之傷有多有寡也。其色之有鮮黯者,由血之出有寒有熱,有新有瘀也。其有噴成升斗者,此乃血隨氣出,無有統攝也。然此數者,皆出於腸胃,傷在六腑,猶易治也。若夫咯血、唾血、咳血、嗆血,痰涎帶血絲、血點者,所吐雖不多,而傷則在臟也,在五臟則難治矣。其外損吐血者,邪氣深入,攻通血絡也。其內損吐血者,經脈空虛,絡血透進也。惟血脫者,非益氣不救。其餘各症,不補塞其攻通之竅不止也。其補塞之法若何?血溢出膜外,在腸胃之間,得溫則平,宜甘溫補塞之劑,非寒涼收澀之謂也。雖然亦不可執焉,寒則溫之,熱則清之,瘀則消之,堅則削之,有外邪則去之,有壅滯則開之,虛則補之,實則泄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益之。如此則調和其氣血,氣煦血濡,腸胃完固,二絡不傷,則光滑細膩,周密如故,自無失血之症矣。

或問胃中之血,溢出主吐衄,則腸中當主便血,豈亦溢出上竅乎?此說亦近似有理。若如此分辨,則陽絡專主胃,陰絡專主腸矣。殊不知陰蹻之脈,起於然骨,至內踝直上陰股,入陰間,上循胸,入缺盆,過出人迎,入頄眥,合於太陽。陽蹻如此,《靈樞·脈度》如此也。觀其上循胸,出人迎,與胃經相會。惟脈絡有以相通,故血得從斯而至。

掙破胃系失血

勞力太過,喘且汗出,忽心口痛,口鼻出血,此傷及內膜,並肺胃系傷損掙破也。倘用涼藥、黑藥,愈止愈出,卒至胃損咳嗽而死。急用人參末、飛羅面,童便調下最佳。或用調理脾肺藥,加人參、阿膠,以豬肝煮熟,蘸白及末食之;或白及末,童便調下亦可。蓋白及能填注損處故也。

飲食傷胃吐血

楊仁齋云:飲食傷胃,胃虛不能傳化,其氣上逆,亦能吐衄。宜木香理中湯、甘草乾薑湯通用。

御製《金鑑》治失血法

失血證治

傷於腑者,則血滲入腸胃濁道,在上從咽出,在下從二便出。

傷於臟者,則血溢出胸中清道,在上從喉出,在下從精竅出。

夫血藏於臟內,行於脈中,軀殼之中,並不可得而見也。非有損傷,不能為病。而損之道有三:一曰熱傷,熱則逼血而妄行,犀角地黃湯。二曰勞傷,勞則氣耗而不攝,救肺飲、養榮湯。三曰努傷,努則擊破血絡,芎歸飲。

熱傷主方

犀角地黃湯

犀角(一兩) 地黃(八兩) 白芍(三兩) 甘草

熱甚,加黃芩、黃連。因怒嘔吐,加柴胡、梔子。唾血,加元參、黃柏、知母。咯血,加天冬、麥冬。嗽血,加知母、貝母。痰涎壅上氣促,陣陣急嗽,鬱金丸。

勞傷主方

救肺飲

人參(七分) 胡麻仁(一錢,研) 真阿膠(八分) 桑葉(三錢) 麥冬(一錢二分) 杏仁(七分) 枇杷葉 甘草(一錢) 石膏(一錢五分) 加鬱金末。

氣虛不見火象,人參養榮加麥冬。痰多,加貝母、瓜蔞仁。血枯,加生地。熱甚,加犀角、羚羊角。

努傷主方

芎歸飲 努傷脈絡,持重傷力,及嘔血,跌打損傷,令人大吐者主之。

當歸 川芎

有積瘀,加大黃,或桃仁、紅花、鬱金、黃酒。

熱傷吐血不已,則熱已隨血減,然氣亦隨血亡,當益氣攝血。氣虛當倍用人參,血虛當倍用熟地。

精竅出血

精竅出血,因忍精不泄,提氣採戰;或年老竭欲,諸藥不效;或溺之後,血成塊塞竅,莖中塞痛欲死。用木通濃煎湯服珀珠丸。

珀珠丸

琥珀(一錢) 硃砂(五分) 真珠(五分) 滑石面(六錢) 甘草(一錢)

溺竅出血

小便熱,用導赤散,生地、木通、甘草、竹葉,加牛膝、鬱金。便結,用八正散,木通、車前子、萹蓄、大黃、滑石、梔子、瞿麥、甘草梢,加牛膝、鬱金。

三種吐血

孫真人:《千金》云:吐血有三種:有內衄、有肺疽、有傷胃。

—內衄者,出血如鼻衄,但不從鼻孔出,是近從心肺間津液出,還流入胃中,或如羹汁,或如切𧗐,血凝停胃中,因即滿悶便吐,或至數斗至一石者是也。得之於勞倦飲食過常也。

—肺疽者,或飲酒之後,毒滿悶吐之時,血從吐後出,或一合一升半升是也。

—傷胃者,因飲食大飽之後,胃中冷,不能消化,便煩悶強嘔吐,使所食之物,與氣共上衝蹙,因傷裂胃口。胃口吐血,色鮮正赤,腹亦絞痛,自汗出。其脈緊而數者,為難治也。

或問胃中三種內衄,皆從胃中而出,與經絡無涉也。予曰:若不損破血絡膈膜,則血何由至胃中?三種內衄,皆從陰陽二絡而來也。

論治吐血三要

宜降氣不宜降火。

氣有餘便是火。氣降則火降,火降則氣不上升,血隨氣行,無溢出上竅之患矣。降火必用寒涼之劑,反傷胃氣,胃氣傷則脾不能統血,血愈不歸經矣。今之療吐血者,大患有二:一則專用寒涼之味,如芩、連、梔子、青黛、柿餅灰、四物湯、黃柏、知母之類,往往傷脾作瀉,以致不救。一則專用人參,肺熱還傷肺,咳逆愈甚。亦有用參而愈者,此是氣虛喘嗽。氣屬陽,不由陰虛火熾所致,然亦百不一二也。宜用:

白芍 炙甘草(以上制肝) 苡仁 山藥(以上養脾) 麥冬 薄荷 橘紅 枇杷葉 貝母(以上清肺) 蘇子 降香 韭菜汁(以上下氣) 棗仁 茯神(以上養心) 青蒿 鱉甲 銀柴胡 地骨皮 丹皮(以上補陰清熱) 山萸肉 牛膝 枸杞子(以上補腎)

宜行血不宜止血。

血不循經絡者,氣上逆也。夫血得熱則行,得寒則凝,故降氣行血,則血循經絡,不求其止,而自止矣。止之則血凝,血凝必發熱惡食,胸脅痛,病日沉痼矣。

宜補肝不宜伐肝。

經曰: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者也。肝為將軍之官,主藏血,吐血,肝失其職也。養肝則腎氣平,而有所歸,伐之則肝不能藏,血愈不止矣。

以上累試輒效之方,然陰無驟補之功,非服久不效。病家欲速其功,醫者張惶無主,百藥難試,以致殞命,覆轍相尋而不悟,悲夫!

治吐血三方

初方 視病強弱,遞為加減,不可輕用十灰散止血等藥。蓋血猶水也,水不宜阻遏,若早阻之,是防川也,邪火內鑠,必致更甚,切宜禁戒。(有用釜底抽薪之法。)

玉竹(一兩) 牛膝(五錢) 白芍(三錢) 丹皮(一錢) 蘇子(一錢) 大黃(一錢五分,九制) 玄明粉(一錢) 藕汁(一鍾) 桃仁(一錢) 生地汁(一鍾)

次方 理脾保肺,以固本元。

山藥 百合 苡仁 茯苓 枇杷葉 白芍 丹參 扁豆

四君子湯、補中益氣參用。

三方 溫補腎元,引火歸原。血得溫和,則知所歸矣。

地黃 山藥 山萸肉 澤瀉 丹皮 茯苓 附子 肉桂

論治吐血三法用藥

血虛宜補之。補血藥選用:熟地、白芍、牛膝、甘草、棗仁、龍眼肉、肉蓯蓉、枸杞子、甘菊花、人乳等類。

血熱宜清之。涼血藥選用:童便、丹皮、赤芍、生地、黃芩、犀角、地榆、大薊、小薊、茜草、黃連、梔子、青黛、天冬、玄參、荊芥。

血瘀宜通之。通瘀藥選用:

歸尾、桃仁、紅花、蘇木、鬱金、肉桂、元胡索、五靈脂、花蕊石、韭汁、童便、牡蠣、芒硝、蒲黃。

附:統止諸血方

桃梟(燒存性) 蒲黃 棕灰 硃砂 京墨

上為末,童便調下。冶吐血如神,以小便解下漸白為度。諸方見上集《血症全書)。

治案

李士材治上海邑尊高道泉,大醉大飽,吐血二十餘碗,服滋陰止血等劑不應,徵治於李。見其兩頰俱赤,六脈洪大,按之有力,時當仲春,尚衣重裘,且登火坑。李曰:此因形體過暖,為有餘之症,法當涼之。以生地、白芍、梔子、川連、蔻仁、橘紅、甘草,十劑而血止。更以清胃湯料為丸,服之而安。

吳茭山治一人,初冬天冷,又適新婚,飲酒勞碌,忽病腰痛,淅淅惡寒,數日作微咳,又數日大吐紅。其父時醫也,以初婚疑之,命其各居,即用地黃湯加杜仲、牛膝,服之轉甚。調治月餘,漸冷危篤,因邀吳診治。見其色黯傴僂,背曲腰彎,咳聲如從甕中出,兩手如冰。因謂其父曰:此陰寒症也,必得汗出乃解。值此隆冬大寒之劑,非麻黃湯不足以發其汗。其父大駭,猶疑不決,復調補數日,則更危篤,不得已再邀吳視之,持論如前,且曰遲則不救矣。其父技窮,勉強用之,果得汗而安。其父問曰:感寒惡寒似矣,何不見頭疼發熱等症?吳曰:寒氣初入,未得發出,因滋陰藥愈不能出,故不發熱耳。頭為諸陽之會,今寒聚陰分,故不作痛。此症緣初婚腰痛,令人可疑,況咳嗽吐血,原宜滋補,但少年陰虛火動,吐紅面必頰赤,或乍紅乍白,兼挾陽症。今色黯手冷,皆屬陰分,故決其為陰寒也。又當冬令,天正嚴寒,寒傷可知。正所謂疑難之症,最宜辨別,毫釐千里,可不慎歟!

陳鬥嵓治薛上舍高沙人,素無恙,驟血半缶。陳診之曰:脈弦急,此薄厥也。病得之大怒氣逆,陰陽奔並。群醫不然,檢《素問·通天論》篇示之乃服。飲六郁湯而愈。

予治百家沖陳嘉生者,其人冒暑,中途勞力太過,血如湧泉,二便俱流血不止。里醫以清涼止血之劑投之,弗應,求救於予。俾至未及其門,聞哭聲甚哀,亟問其故,其母抆淚出而答曰:我兒無福,不能待救矣。問死去幾時?曰片刻。予細思之,此必失血太多,氣隨血脫,非真死耳,盍往視之?其母曰:紙已蓋面,欲掀之耶?人已無氣,將就木,即活佛活神仙亦難救療,視之何益?不過好索藥金耳。旁人叱其母退,引入視之。予以手探其胸,乳下微動;再折其紙視其面,見口鼻血水似有流動之狀;再診其脈,兩尺若有若無;診其足脈,太衝、衝陽仍可按。乃啟其牙關,挑以茶水,視之緩緩能嚥下。予饋以人參數錢,乃令為末,用飛羅面、陳京墨調童便灌下。至子時始知人事,能翻身索粥飲。次日予往視之,其母捧香一把,迎跪道旁,叩頭謝罪,曰:此真活佛活神仙下降也,吾兒已死而活之,吾家無人參而送之,吾何以報?惟唸佛頌長生功德耳。乃改用六味加生脈數劑,再以理脾和平之藥,調理而痊。後嘉生起,感激倍加,恆德於予,予亦為之喜。

吳球治一少年,患吐血,來如湧泉,諸藥不效,虛羸瘦削,病危急。脈之沉弦細濡,其脈為順。血積而又來,寒而又積,疑血不歸原故也。嘗聞血導血歸,未試也。遂用病者吐出之血,瓦器盛之,俟凝入銅鍋炒血黑色,以紙盛放地上,出火毒,細研為末,每服五分,麥門冬湯下。進二三服,其血自止。後頻服茯苓補心湯數十帖,以杜將來,保養復歸。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