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不居集

下集卷之五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濕勞

經旨

經曰:濕氣大來,土之勝也,寒水受邪,腎病生焉。風氣大來,木之勝也,土濕受邪,脾病生焉。

脾惡濕。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禁濕地濡衣。

谷入多而氣少者,得之有所脫血,濕居下也。

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流於膀胱,則為溺與氣。

濕則濡泄。秋傷於濕,冬生咳嗽。

陽受風氣,陰受濕氣。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

脈法

浮緩而濡而小者,外濕。

沉緩而細而微者,內濕。

遲緩為寒濕。

洪緩為濕熱。

弦緩為風濕。

脈緊為寒,脈長為濕。

總論

吳澄曰:虛勞失血之症,暑熱燥火,固應有之,而濕亦何有類虛損也?蓋六氣之中,皆能傷人,皆有相似,而惟濕之一症,令人難測。如陰邪小,人感之,不知不覺,及其既也,或兼風,或挾寒挾暑,兼之長夏濕熱用事,損傷元氣,倦怠嗜臥,精神不足,煩熱咳嗽,有似虛損之症。夫濕能傷脾,脾土一虧,百病根源發軔於此,豈獨外損乎?

濕勞

諸濕為土,火熱能生濕土,故夏熱則萬物潤,秋涼則復乾燥。濕本不自生,因乎火熱怫鬱,水液不能宣通,停滯而生水濕也。凡病多自熱生,而熱氣尚多,以為兼症。經云:明知標本,正行無間是也。世俗不詳《內經》之旨,但執滋補之說,怫鬱轉加,而病愈甚。當求病之所在,以平為期而已。戴人有言曰:養生與攻病不同。近世人以補劑治病,宜乎難望其效。

澄按:濕多生水腫脹滿,泄瀉濕痹,脾胃之症。今類虛損者,以其火熱怫鬱,精液不能宣通,脾虛受濕,氣血凝泫水穀道路,生痰上湧,不生肌肉,而為失血潮熱自汗之症。

濕鬱吐血

外感雨濕,鬱於經絡,血溢作衄,及血溢流入於胃,胃滿亦吐血,宜服除濕湯。

澄按:除濕湯治冒雨吐血,理中湯治傷胃吐血,皆用乾薑為君。丹溪治大吐血不止,亦用乾薑一味為末,童便調服,從治之法。可見乾薑亦為治吐血要藥也。

挾濕吐血

《卮言》云:古人言諸見血非寒症,皆以血為熱迫,遂至妄行,然皆復有所挾也,或挾風,或挾濕,或挾氣,又有藥石而發者,其本皆熱。上中下治,各有所宜。在上則梔子、黃芩、黃連、白芍、犀角、蒲黃,而濟以生地、丹皮之類。胃血古人有胃風湯,正是以陽明火邪為風所煽,而血為之動,中間有桂,取其能伐木也。若蒼朮、地榆、白芍之類,而濟以火劑。大腸血,以手陽明火邪,為風為濕也。治以火劑風劑,風能勝濕也,如黃芩、黃連、白芍、柏皮、荊芥、防風、羌活之類,兼用雞冠花,則又從類之義也。

濕必相兼

濕陰邪也,如柔媚小人,善於逢迎,使人家國已移,而人莫覺其非。其傷於人也,日積月累,不輕發動,必兼風兼暑,兼寒兼熱,引而後發,洋溢上下中外,無處不到。

澄按:濕之潛伏於人身也,多在於已午之月,其變動而出也,多在於夏秋之間。是以一歲之中,每當收肅之令,其兼風者,則為風濕;其兼熱者,則為濕熱;其兼寒者,則為寒濕;有兼暑,則暑濕。傷於外者,坐臥卑地,冒雨著濕。傷於內者,生冷酒面,恣縱無度,則脾胃受傷,不能制濕。蓋濕必兼熱,熱多兼濕,如長夏暑熱,萬物潤溽,非必大雨時行,而後生濕也。是以秋病多於四時,皆外邪勾引,相兼而出,或變時行,或為瘧痢,種種之症,令人難測。其初仍外感也,治之不善,累久神疲,留而不去,則痰血咳嗽,潮熱泄瀉,則又有濕勞之症矣。

濕痰類虛損

脾具坤靜之德,而有乾健之運,故能使心肺之陽降,而肝腎之陰升,而成天地之泰,是為平人。今也七情內傷,六淫外感,飲食失節,房勞致虛,脾土之陰受傷,轉輸之官失職,而成天地不交之否。清濁相混,隧道壅塞,鬱而為熱,熱留為濕,變症不測,有類虛損。

澄按:虛損未有無痰者也,痰皆由於脾之不健運所生。脾皆由於濕之所浸淫而致,故津液既凝聚為痰,不復周潤三焦,而成咳嗽潮熱泄瀉,飲食減少,毛髮焦,精神倦,四肢軟,全似虛損,而不知濕痰之為害也。

脾胃論

東垣曰:夫脾胃虛弱,遇六七月間,河漲霖雨,諸物皆潤,人汗沾衣,身重短氣,甚則四肢痿軟,行步不正,腳欹眼黑欲倒,此腎水與膀胱俱竭之狀也,當急救之。滋肺氣以補水之上源,又使庚大腸不受邪熱,不令汗大泄也。汗泄甚則亡津液,亡津液則七神無所依。經云: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者,庚大腸所主,三伏之義,為庚金受困也。若亡津液,汗大泄,濕令亢盛,則清肅之氣亡,燥金受囚,風木無可以制,故風濕相搏,骨節煩疼,一身盡痛。亢則害,承乃制是也。孫思邈云:五月常服五味子,是瀉丙火,補庚大腸,益五臟之元氣。壬膀胱之寒,已絕於已,癸腎水已絕於午,今更逢濕旺,助熱為邪,西方北方之寒清絕矣。聖人立法:夏月宜補者,補天元之真氣,非補熱火也,令人夏食寒是也。為熱傷元氣,以人參、麥冬、五味子生脈。脈者,元氣也。人參之甘,補元氣,瀉熱火也。麥門冬之苦寒,補水之源,而清肅燥金也。五味子之酸以瀉火,補庚大腸與肺金也。

陽明病濕勝自汗論

或曰:濕之與汗,陰乎陽乎?曰:西南坤土也,脾胃也。人之汗,猶天地之雨也。陰滋其濕,則為霧露為雨也。陰濕寒下,行之地氣也。汗多則亡陽,陽去則陰勝也,甚則為寒中;濕勝則音聲如從甕中出雲云。濕居中,水也,相家亦有說土音如居深甕中,言其壅也、遠也、不出也,其為審矣。又知此二者,一為陰寒也。《內經》云:氣虛則外寒。雖見熱中,蒸蒸為汗,終傳大寒。知始為熱中,表虛亡陽,不任外寒,終傳寒中,多成痹寒矣。色以候天,脈以候地,形者乃候地之陰陽也。故以脈氣候之,皆有形無形可見者也,宜調衛湯。

濕熱成痿肺金受邪論

六七月間,濕令大行。子能令母實而熱旺,濕熱相合,而刑庚大腸,故寒涼救之。燥金受濕熱之邪,絕寒水生化之源,源絕則腎虧,痿厥之病大作。腰以下痿軟癱瘓,不能動,行走不正,兩足欹側,以清燥湯主之。

澄按:長夏蒸熱,濕土司令,火熾之極,金伏之際,而寒水絕體,為病最多。惟東垣《脾胃論》所著極詳,但未言其為虛損,而其症則皆似虛損也。況真元不足之人,不自保養,快情恣欲,飲酒無度,或食煎炒煿炙之物,辛熱猛烈之劑,腎水愈虧,心火益熾,暑熱交蒸,內外合邪,因而失血者有之;金受火傷,因而咳嗽者有之;腎絕生化之源,因而煩熱者有之;脾為暑濕所侵,因而痰起者有之;熱則傷氣,因而倦怠無力者有之。有因暑濕,而漸至內傷;有原內傷,而再受暑濕者。虛人至此之際,亦生死之一大關頭也,不可不慎。

神芎導水丸論

太無言:河間訂此方,治一切熱症,其功不可縷述。設或久病鬱熱,無問瘦悴老弱,並一切症者,始自十丸,每服再加十丸,可下者以利為度,常服此,但除腸垢積滯,不傷和氣,推陳致新,得利便快,並無藥燥騷擾,亦不困倦虛損,頗遂病人心意。或熱甚必須急下者,便服四五十丸,未知再服,以意消息之。常服二三十丸,不利動臟腑,但有益而無損。或婦人血下惡物,加桂枝五錢,病微者常服,病重者亦取利,因而經滯通惡物下也。凡老弱虛人,脾胃經虛,風熱燥郁,色黑齒槁,身瘦焦痿,或服辛熱藥過度,變三消等症,或熱甚於外,則肢體燥攪,盛於內則神志躁動,怫鬱不開,變生諸症,皆宜令服。惟臟腑滑泄,裡寒脈遲,或婦人產後下血不止,及孕婦等,則不宜服。除此,一切風熱雜病,勞倦傷,昏悶壅塞,神氣不和,平人保養,常服自顯其功。故戴人治法,必以此為先驅,勢甚者,須行舟車、禹功、浚川也。

澄按:世人治虛損,專尚滋補,一見神芎、禹功、舟車之論,必大駭驚呆。醫家病家,不能悟其玄妙,以為此種峻厲猛悍之劑,決非病症相宜,寧死不悟。豈知前賢著方立言,必不杜撰好奇而為此也。河間、戴人主此以治濕勞,蓋病根不除,病必不去,宣通氣血,非此不能。藥雖峻猛,似非虛者所宜,然火熱怫鬱,津液凝滯,大便燥結,經絡閉塞,非此不通。而用之之法,亦有斟酌,看人虛實強弱,於丸數增減,或初服三五丸,再服加二三丸,是急藥緩攻,病久亦不礙。經曰有故無殞,此之謂也。

吐血治法

冒雨著濕吐血,以除濕湯。傷胃吐血,以理中湯。因啖辛熱吐血,以二合灰散。血熱妄行,四生丸。熱毒上攻吐血,以五神散。錯經逆行吐血,以四物加梔子、童便、薑汁。

治案

李東垣治樞判白文舉,年六十二,素有脾胃虛損病,目疾時作,身面目睛俱黃,小便或黃或白,大便不調,飲食減少,氣短上氣,怠惰嗜臥,四肢不收。至六月中,目疾復作,醫以瀉肝散,下數行而前疾增劇。李謂大黃、牽牛雖除濕熱而不能走經絡,下咽不入肝經,先入胃中;大黃苦寒,重虛其胃;牽牛其味至辛,能瀉氣,重虛肺本,嗽大作。蓋標實不去,本虛愈加,適當暑雨之際,素有黃症之人,所以增劇也。此當於脾胃肺之本臟,瀉外經中之濕熱,制清神益氣湯主之而愈。

虞恆德治一人,年三十二歲,三月間房事後乘馬渡河,遇深淵沉沒,幸馬健無事,連濕衣行十五里許抵家,次日憎寒壯熱,肢節煩疼,似瘧非瘧。醫作虛治,用補氣血藥,服月餘不效。更醫作瘵治,用四物加黃柏、知母、地骨皮之類,及大補陰丸倍加紫河車。服至九月,反加滿悶不食,雇乳嫗,日止飲乳汁四五杯,米粒不入。虞診視六脈皆洪緩,重按若牢,右手為甚,作濕鬱治。用平胃散倍加蒼朮、白朮、茯苓、川芎、香附、砂仁、防風、羌活,加姜煎。黃昏服一帖,一更時服一帖,至半夜遍身發紅丹似癮疹,片時遂沒而大汗,索粥吃,與粥一碗,由是諸症皆減能食。與前方三帖後,以茯苓滲濕湯倍加白朮,二十帖而安。

羅謙甫治一人,年三十餘,形色黑瘦,飲食倍進,食後吐酸,食飯干惡難吞,常有結痰注於胸中,不上下下,稍勞則頭眩眼花,或時鼻衄,糞後去紅或黑。午後至晚,胸膈煩熱,眉心時痛,好睡,醒來口苦舌乾,盜汗夢遺,腳冷,手及臂尖生膿疱瘡。醫以四物涼血湯,投之不效。羅診之,左脈小弱而數,右脈散柔而數,俱近六至,曰:脈症皆屬陰虛,作陰虛治之不效,何也?此必脾虛濕鬱為熱而然也。今用滋陰降火,反滋濕而生熱,病何由安?宜用參、耆甘溫之劑,補脾去濕可也。問曰:丹溪論黑瘦者、鼻衄者、脈數者,參、耆當禁。羅曰:醫貴知變,不可執泥。《脈經》云:數脈所主,其邪為熱,其病為虛。遂以人參二錢,黃耆一錢五分,白朮、麻黃根、生地、茯苓、麥冬各一錢,當歸、川芎各八分,黃芩七分,麥芽、厚朴、黃柏各五分,五味子、柴胡、澤瀉、梔子各七分,甘草五分,服十餘帖而安。

丹溪治一女子,十七八歲,發盡脫,飲食起居如常,脈弦而澀,輕重皆同。此厚味成熱,濕痰在膈間,復因多食酸梅,以致濕熱之痰、上升之氣至於頭,重蒸發根之血,漸成枯槁,遂一時脫落。乃用補血升散之藥,以防風通聖散去硝,惟大黃三度酒製炒,兼以四物酒製,合作小劑,煎以灰湯,入水頻與之。兩月餘,診其脈,濕熱漸解,乃停藥,淡味調養,二年髮長如初。

予治一人,五月間濕令大行,因食過宿之飲食,腹脹痛。醫以平胃、保和、香砂治之益甚,夜不能臥。一醫以為虛損,用桂、附溫補下元之藥,腰痛更劇,小便短澀,淋濁不清,食減,七晝夜不合眼。予診之,左脈浮而虛,右寸濡細,右關滑,兩尺微弱。天時悶熱,連旬晴雨,濕邪直入太陰,合谷飪之邪,從口而入,久則中土重困,腹痛轉劇,食減淋濁,脾腎失職,而又頻用削伐中氣之劑,不益困乎?因制佩蘭散與服,不二劑痛頓止,人稱神奇。(方見後。)

濕勞例方

神芎導水丸 治癆瘵停濕,二陽病鬱熱。

黃芩(二兩) 黃連(五錢) 川芎(五錢) 滑石(四兩) 薄荷(五錢) 黑牽牛(四兩) 大黃(二兩)

戴人每言導水丸,必用禹功散繼之,舟車丸隨後。

禹功散 一名大聖浚川散。

大黃(一兩) 甘遂(半錢) 牽牛(一兩) 木香(三錢) 芒硝(二錢五分) 郁李仁(一兩) 薑湯下。

舟車神佑丸

甘遂(一兩,醋炒) 大黃(二兩) 芫花(一兩,醋炒) 汞粉(一錢) 大戟(一兩,醋炒) 青皮(一兩) 木香 檳榔 陳皮(各五錢) 取蠱,加蕪荑五錢。

為末,水丸,空心服。

木香檳榔丸 流濕潤燥,推陳致新。

木香 檳榔 青皮 陳皮 廣茂 枳殼(各一兩) 川連(一兩) 黃柏 大黃(各三兩) 黑牽牛 炒香附(各四兩)

此戴人經驗四方也,善治下虛上實,抑火升水,流濕潤燥,推陳致新,資陰伐陽,散郁破結,活血通經,及治肺痿喘嗽,胸膈不利,脾濕黃疸,宿食不消,一切雜症。

平胃散 停濕痰飲痞膈,宿食不消,山嵐瘴氣。

蒼朮(二錢) 厚朴 陳皮 甘草(一錢)

五苓散 通利諸濕。

豬苓 白朮 澤瀉(十八銖) 茯苓(一兩六錢五分) 桂(五錢,或用桂枝)

上為末,每服三錢,暑加硃砂、燈心煎。

除濕湯 治冒雨著濕,鬱於經絡,血溢作衄,及血溢流入於胃,胃滿吐血。

茯苓 乾薑(各四錢) 甘草(炙) 白朮(各二錢)

上銼,每服四錢。頭疼加川芎二錢,亦最止浴堂中發衄。

清神益氣湯

茯苓 升麻(各二分) 澤瀉 蒼朮 防風(以上各二分) 生薑(以上六味,能走經除濕而不守,故不瀉本臟,補肺與脾胃,本中氣之虛弱) 青皮 橘皮 生甘草 白芍 白朮 人參(以上六味,皆能守本而不走經者,不滋經絡中邪,守者,能補臟中之元氣) 黃柏 麥冬 人參 五味子(以上四味,去時令浮熱濕蒸)

上拌,銼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

佩蘭散 濕邪直入太陰,腹痛淋濁。

茯苓 半夏 白蔻仁 杜仲 鮮蓮子 鮮荷葉 鮮稻葉 鮮佩蘭葉(《騷》云紉秋蘭以為佩,能闢穢惡之氣,即避汗,醒頭草是也)

上以佩蘭葉為君,余藥各等份。

白朮散 虛熱而渴。

人參 白朮 木香 茯苓 藿香 甘草(各一兩) 乾葛(二兩)

不能食而渴,倍加葛根。能食而渴,白虎加人參服之。

升陽除濕湯 脾胃虛弱,不思飲食,腸鳴腹痛,泄瀉無度,小便黃,四肢困弱。

甘草 麥芽 陳皮 豬苓(各三分) 澤瀉 益智仁 半夏 防風 神麯 升麻 柴胡 羌活 蒼朮(各一錢)

上㕮咀,作一服,姜三片,棗二枚。

導赤散

生地 木通 甘草梢 淡竹葉

等份煎。

胃苓湯 五苓散合平胃散。

豬苓 茯苓 白朮 澤瀉 桂(一方用掛枝。以上五苓散) 蒼朮 厚朴 陳皮 甘草(以上平胃散)

白朮酒 感濕咳嗽,身體重痛。

白朮(一兩,泔浸一宿,土蒸切片,炒黃色)

酒二鍾,煎八分,服。

神朮散 祛各經風濕。

川芎 白芷 羌活 藁本 細辛 甘草(各一兩) 蒼朮(米泔浸,五兩)

大無神朮散

用平胃散加石菖蒲、藿香。

十棗湯

芫花 甘遂 大戟 大棗(有用棗肉為丸)

先煮棗去核,內前藥。強人服一錢,虛服五分。

澤瀉湯

澤瀉(五兩) 白朮(二兩)

羌活勝濕湯

羌活 獨活 藁本 防風(各一錢) 甘草(五分) 川芎(二分) 蔓荊子(三分)

防己黃耆湯 風濕自汗,身重脈浮。

防己 白朮 黃耆 甘草

清熱滲濕湯 濕病兼熱。

黃連 赤苓 澤瀉 黃柏(各一錢) 蒼朮(一錢五分) 白朮(一錢五分)

甘草(五分)

方見各門

防己丸(見痰。)

豬苓分水散(見泄。)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