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不居集

上集卷之十七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痰證扼要

經旨

《內經》數條,司天運氣,太過濕土為害,只有積飲之說,而無痰症之名。

澄按:百病之源,皆生於痰,其源不一,必究其痰之為病。病之為痰,痰從何生,痰從何起?然總不外內傷七情,外感六淫,飲食積瘀所致。《內經》不立痰名目,欲人知所自也。至漢張仲景始立五飲,內有痰飲一條,遂開後世痰症之門,各方雜集,而專以治痰為事矣。殊不知臟腑平和,陰陽不乖,各循常度,則水穀之精微化精化液,以奉生身,何痰之有?惟不善調攝,臟腑不平和,陰陽多乖錯,則氣血凝滯,為痰為飲。百病皆由此而生,氣血皆由此而損,所以虛損一症,未有無痰者也。然虛損之痰,與雜症不同。雜症有陰陽、表裡、虛實、寒熱之分,而虛損之痰,總不離脾、肺、腎三經之不足也。蓋肺主氣,肺金受傷,則氣滯而為痰;脾主濕,脾土不運,則濕動而為痰;腎主水,腎水不足,則水泛而為痰。故痰之來也,無不在於肺,而痰之化也,無不在於脾。若論痰之本,又無不在於腎。故主此三法,以統痰之要也。若因積痰為患,漸變虛損者,則在外損積痰門中,另有治法。

脈法

左右關滑者,膈上有痰。有關脈洪者,痰隨火動。關脈伏者,痰因氣滯。若痰脈澀者,卒難得開,必費調理。肝脈耎而散,色滯者病溢飲。脈偏弦為飲,飲脈皆弦微沉滑。關脈伏者,痰因氣滯;關脈洪者,痰隨火動。病人百藥不效,關上脈伏而大者,痰也。眼皮及眼下如菸灰黑者,痰也。

三法統要

吳澄曰:虛損之人,未有無痰者也。然五痰五飲,症各不同,治亦迥別。至於虛損之痰,有虛無實,有補無攻。論其臟,不出脾、肺、腎三經。論其治,不出理脾、保肺、滋陰三法。故各症雖多,而三法實統其要焉。蓋痰之生也,多由於脾,而虛損之人,未有脾氣不虛者也,脾氣虛則不能致精微於肺,以化其津液也。故宜先健脾,脾健則復其運化之常,而痰自不生矣。痰之來也,多由於肺,而虛損之人,肺氣未有不虛者也。肺氣虛則不能水精四布,而濁瘀凝聚也。故宜先利肺,肺利則氣化,濁行而復為津液也。痰之本也,多在於腎,而虛損之人,腎水未有不虧者也。腎虧則真陽不足而氾濫,真陰不足而沸騰,一則痰色清稀,一則痰色稠濁,而皆本於先天之真陰、真陽不足也。故宜先補腎,腎足則水無泛溢之虞,而端本澄源矣。

治痰三法

肺虛有痰宜保肺以滋其津液

肺氣虛弱,不能清化,或失血後,中有鬱熱,陰虛咳嗽者,忌用燥劑,當保肺金,如麥冬、貝母之類。

有陰水不足,陰火上升,肺受火邪,不得清肅之令下行。由於津液凝濁生痰,不生血者,當此以潤劑。如麥冬、生地黃、枸杞之屬滋其陰,使上逆之火得返其宅,則痰自清矣。生脈散,瓊玉膏,鳳髓湯。

痰之外出者,為咳為咯,皆屬於肺。為嗽為吐者,皆屬於脾。從脾來者為濕痰,可溫可燥。從肺來者為燥痰,因肺為燥金,喜清潤而惡溫燥,故二母、二冬、桔梗為要藥。二者易治,鮮不危矣。

吳澄曰:肺者皮毛之合也。風寒外入,肺先受邪。肺氣不清,必兼咳嗽,吊動脾涎,挾火則為燥痰,挾寒則為冷痰。此外感之痰,原非內傷,其本在肺,其末在脾,而與腎絕不相干。如華蓋散,溫肺湯,以散寒利肺,而不及於腎也。若虛損之痰,其本在腎,其次在脾。蓋腎氣一傷,脾濕不化,津液凝聚,積貯為痰。金不生水,不能灌溉五臟,子病及母,金體日枯,喉乾嚥癢,是外感之痰,不關及於腎。而內傷之痰,無不及於肺也。所以今之虛損咳嗽生痰者甚多,考之方書,潤肺化痰者甚少。蓋其痰原非自肺而生,故其治不專責在肺也明矣。如利金湯、潤肺湯,治肺經之邪,而不治肺經之痰。如二母散、阿膠散、天門冬丸,清火止嗽;百合固金湯、寧肺湯,定喘止嗽,而亦不治肺經之痰。其有治痰者,必兼金水二臟,生脈合六味湯;或脾肺兩家,則生脈合異功散者是也。故虛損之痰,初起專在脾、腎二經,而未及於肺者為治易,則祟土壯水,而無反顧之憂。若水涸金傷,喉乾嚥癢者為治難,則畏尾畏首,而難奏十全之效。是故無嗽者治其痰也,治痰而不治其肺也。有嗽者治其嗽也,治嗽而亦不治其痰也。故曰痰之本在腎,其末在肺也。

脾虛有痰者宜培脾以化其痰涎

虛損之人,脾虛不運,清濁停留,津液凝滯,變而為痰為飲。其痰清晨愈多,其色稀白,其味亦淡。宜實脾養胃,使脾胃調和,飲食運化,而痰自不生。故治痰不理脾,失其治也。

—痰之與飲,雖曰同類,而實有不同也,蓋飲為水液之屬。凡嘔吐清水,及胸腹膨滿,吞酸噯腐,渥渥有聲等症,此昏水穀之餘,停積不行,是即所謂飲也。若痰有不同於飲者,飲清徹而痰稠濁,飲惟停積腸胃,而痰則無處不到。水穀不化而停為飲者,其病全由脾胃。無處不到而化為痰者,凡五臟之傷,皆能致之。故治此者,當知其所辨,而不可不察其本也。

—脾胃之痰,有虛有實。凡脾土濕勝,或飲食過度,別無虛症而生痰者,此皆脾家本病。但去其濕滯,而痰自清。

—勞倦本以傷脾,而疲極又傷肝腎。脾氣傷則飲食減少,或見噁心。肝腎傷則水液妄行,或痰飲起自臍下,直衝而上。此脾腎俱傷,命門土母之病也。雖八味丸乃其正治,然無如理陰煎,其效更如神也。或加白朮、陳皮亦可。

王節齋云:津液者血之餘,行乎脈外,流通一身,如天之清露。若血濁則凝聚而為痰,痰乃津液之變,如天之露也。故遍身上下,無處不到,蓋即津液之在周身者。津生於脾胃,水穀所成。濁即為痰,故痰生於脾土也。

徐東皋曰:脾胃為倉廩,所以納穀,因脾弱不能運行,致血氣失於滋養,故不周流氣道,壅滯中焦,不能腐谷,遂停滯而為痰為飲。其變為寒為熱,為喘為咳,為嘔吐,為反胃,為腫滿,為眩逆,為風癇,為噯氣,為吞酸嘈雜,為噎膈,為怔忡,為頭痛之類,不可盡狀。是皆痰之變病,而其源則出於脾濕不流,水穀津液停滯之所致也。

脾胃不虛,則雖生痰飲,不過微有留滯,亦必不多,且無大害。惟脾虛飲食不能消化,而變作痰者,其痰最多。但當調理脾胃,使其氣強,則自無食積之患。而痰飲皆氣血矣,若脾氣微虛,不能制濕,或不能運而為痰者,其症必食減神倦,或兼痞悶等症。宜六君子湯,或五味異功散,金水六君煎之類。

薛氏曰:凡痰症飲食少思,或胸膈不利者,中氣虛也,宜用補中益氣為主,中氣既健,其痰自運化。亦有因脾胃虧損,中焦氣虛,不能運化而為痰者,亦有因峻厲過度,脾氣愈虛,不能運化津液,凝滯而為痰者。凡此皆當健脾胃為主。

又曰:脾氣虧損,痰客中焦,閉塞清道,以致四肢百骸發為諸病者。理宜壯脾氣為主,兼佐以治痰,則中氣健,而痰涎自化。若倒倉之後,而痰反盛,此脾氣愈虛,則津液反為痰者,理直補中益氣,非參、朮、二陳之類不能治。最忌行氣化痰,及倒倉之法。

又曰:痰者脾胃之津液,或為飲食所傷,或七情、六淫所擾,故氣壅痰聚。蓋脾為統血行氣之經,氣血俱盛,何痰之有?皆由過思與飲食所傷,損其經絡。脾血既虛,胃氣獨盛,是以濕因氣化,故多痰也,遊行周身,無所不至。痰氣既盛,客不勝主,或奪於脾之大絡之氣,則倏然仆地者,此痰厥也。升於肺,則急喘咳嗽。迷於心,則恍惚怔忡。走於肝,則眩暈不仁,脅肋脹痛。關於腎,不咯而多痰。留於胃脘,則嘔瀉而作寒熱。注於胸,則咽膈不利,眉稜骨痛。入於腸,則轆轆有聲。散則有聲,聚則不利。

凡治結痰,有因脾經鬱結,而傷陰血者;有因腎水虧損,而陰火上炎者;有因脾肺火鬱,而生痰者。治法:若因七情鬱結,痰涎滯於喉間者,先用局方四七湯調和滯氣,後用歸脾湯調補脾血;脾火傷血,用加味歸脾湯;腎水虧損,用六味地黃丸;肺經鬱火,用知母茯苓湯;脾氣虛弱,不能消濕,宜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半夏;胃氣虛弱,寒痰凝者,宜用人參理中湯;若脾虛不能運化,而痰滯氣逆者,宜用六君子湯加木香;若脾胃虛弱,而肝木乘侮,宜用六君子加柴胡;若中氣虛弱,不能運化而生痰者,宜用六君加柴胡、鉤藤;脾氣虛微,或食少神倦,或兼痞悶,宜用六君、五味異功之類,金水六君亦妙。

吳澄曰:痰之未病,即身中之真陰。火之未病,即身中之真陽。惟虛損之人不能平調,七情六慾交相為害。偏勝浮越,痰得火而沸騰,火得痰而煸熾,咳嗽吐痰,飲食短少。治之之法,欲清其標,必先顧其本,使脾胃不傷,能生氣生血,調和中土之盛衰,而痰火相安於無事矣。

附:火論

火在天地之間,為真陽之氣,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故凡熟腐五穀,化精化氣養神,皆賴此真陽之火也。所以虛損之人,雖咳嗽吐痰,全憑中土健運,上保肺金,下安腎水,而猶幸以保無恙者,以真火猶存也。若治痰清肺,只清其標,不顧其本,則真火日亡,是速其死耳。

腎虛有痰者宜補腎以引其歸臟

痰之源出於腎,故勞損之人,腎中火衰,不能收攝,邪水冷痰上泛者,宜益火之源。或腎熱陰虛,不能配製陽火,咸痰上溢者,宜壯水之主。

龐安常云:有陰水不足,陰火上升,肺受火邪,不得清肅下行,由是津液凝濁生痰而不生血者,此當以潤劑。如麥冬、地黃、枸杞、當歸之屬,滋其真陰,使上逆之火得返其宅,則痰自清矣。投以二陳立見其殆。有腎虛不能納氣歸原,原出而不納則積,積不散則痰生焉。八味丸主之。

夫痰即水也,其本在腎,其標在脾。在腎者以水不歸原,水泛為痰也。在脾者以飲食不化,土不制水也。不觀強壯之人,任其多飲多食,則隨食隨化,未見其為痰也。唯是不能食者,反能生痰,此以脾虛不能化食,而食即為痰也。故凡病虛勞者,其痰必多,而病至垂危,其痰益甚。正以脾氣愈虛,則全不能化,而水液盡為痰也。然痰之與病,病由痰乎,痰由病乎,豈非痰必由於虛乎?可見天下之實痰無幾,而痰之宜伐者亦無幾。故治痰者,必先溫脾強腎,以治痰之本,使根本漸充,則痰將不治而自去矣。

—腎經之痰,水泛為痰者也。虛損乃水虧金涸,精不化氣,氣不化精而然。使不養陰以濟陽,則水氣不充,痰終不化;水不歸原,痰必不寧。宜以左右二歸、六味、八味等丸,酌其寒熱而用之。若陰火乘肺,津液乾涸,或喉痛,或煩熱,或喜冷,或便實,必察其真有火邪而痰嗽不已者,宜四陰煎、一陰煎之類加減主之。若火本非真,則但宜純補,庶保萬全也。

—有火之痰,陰虛火動,則水沸騰。動於腎者,猶龍火之出於海,龍升而水附。動於肝者,猶雷火之出於地,疾風暴雨,隨波湧而為痰,是有火也,故用六味以配火。

—無火之痰,腎虛不能制水,則水不歸原。如水逆行,洪水氾濫而為痰,是無火也,故用八味以補火。

—脾虛不能制濕,腎虛不能約水,皆能為痰,此即寒痰之屬也。或以脾陰乾燥,而液化為膠;或以金水偏枯,而痰本乎血,此即熱痰之屬也。凡此二者,於痰症中十居八九,是皆虛痰之不可攻者也。又或有過用峻利,以致痰反日甚者,亦皆脾腎受傷之候。治不求本,濟者鮮矣。

若腎氣虧損,津液難降,敗濁為痰者,乃真陰之病,宜用六味地黃丸為主。腎氣既壯,津液清化,而何痰之有哉?

—脾腎虛寒,不能運化而為痰者,不必兼治痰氣,只宜溫補根本。若中氣虛者,理中湯,或溫胃飲。陰不足者,理陰煎之類最妙。

澄按:虛損之人,未有無痰者也。消之不盡,除之又生。病已危劇,而喉中仍轆轆有痰聲者,蓋不知治其本也。虛損之人,素稟先天不足,或酒色過度,元精暗傷。精不化氣,氣不化精,則水穀之精微皆不能化為津液,而盡化為痰涎。計一日飲食之所生,不過一日痰涎之所耗。惟大補真元,察其腎中之陰陽而施治之。若腎中陰虛者,壯水之主;陽虛者,益火之源。如是則陰陽相濟,水充而痰自化,火足而痰自寧,不治痰而痰自不生矣。

附:雜證各種痰

中脘停痰

《活人書》云:中脘有痰,令人憎寒壯熱,惡風自汗,胸膈痞滿,類傷寒,但不頭痛,項強為異。五飲湯。

脾經濕痰

脈緩面黃,肢體沉重,嗜臥不休,腹脹食滯,其痰滑而易出。二陳湯,六君子湯,白朮丸。

肺經燥痰

脈澀面白,上氣喘促,灑淅寒熱,悲愁不樂,其痰澀而難出。利金湯,潤肺飲,人參逍遙散,觀音應夢散。

肝經風痰

脈弦面青,四肢滿悶,便溺閉澀,時有躁怒,其痰清而多泡。水煮金花丸,防風丸,川芎丸。

心經熱痰

脈洪面赤,煩熱心痛,口乾唇燥,時多喜笑,其痰堅而成塊。小黃丸,大黃湯,小柴胡加半夏湯。

腎經寒痰

脈沉面黑,小便急痛,足寒而逆,心多恐怖,其痰有黑點而多稀。薑桂丸,八味丸,胡桃理中湯。

痰飲

痰飲積於腸胃之間,空隙之地,中下二焦。其人素肥今瘦,水走腸間,轆轆有聲,心中極冷,以溫藥和之,宜桂苓甘術湯。

懸飲

懸飲,虛懸流走不定,隨氣上下出入,飲後水流在脅下,咳唾引痛。十棗湯。

溢飲

飲積胸中,不能久留,滿而必溢,飲水流於四肢,當汗不汗,四肢沉重,身體疼痛。大青龍湯汗之。

支飲

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腫,分干分支,而旁流曲引,別滲腰背胸脅。五苓散,澤瀉湯利之。

伏飲

伏於膜原經絡骨節之地,膈滿嘔吐,喘咳寒熱,腰背痛,目淚出,其人振振惡寒,身瞤惕。倍術丸。

清痰

生於脾,多腹痛,或二便不通。

濕痰

亦脾之所生。四肢倦怠,或久瀉積垢,或淋濁白淫。

食痰

食積之所化,或挾瘀血,內成窠囊痞塊,外為痞滿堅硬。保和丸主之。

郁痰

痰留胃脘,吞酸嘈雜,嘔吐食少,噎膈噯氣。越鞠丸。又方,殭蠶、瓜蔞、訶子、貝母、五倍子。

火痰

上衝頭面烘熱,或眉稜、鼻、額作痛。用茯苓、五味、半夏、甘草、細辛、乾薑 大黃。

酒痰

飲酒太過,乾嘔噯氣,腹痛作瀉。白龍丸。

伏痰

略有感冒,便發哮嗽,呀呷有聲。烏巴丸。

燥痰

咽乾鼻燥,咳嗽喉痛。清化丸,化痰丸。

老痰

凝結胸臆,稠黏難咯。滾痰丸。

氣痰

七情過多,痰滯咽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膈痞悶。四七湯,六合湯。

驚痰

或迷心竅,心痛驚悸,怔忡恍惚,夢寐奇怪,妄言見鬼,巔狂癇喑。硃砂消痰飲。

風痰

眩暈頭風,眼目瞤動,耳輪騷癢,左癱右瘓,麻木疲倦。用白附、天麻、雄黃、牛黃、殭蠶、皂角。

飲痰

停於膈上,一臂不遂,時復轉移一臂;蓄於脅下,脅痛乾嘔,往來寒熱。指迷茯苓丸。

虛痰

脛膝痠軟,腰背強痛,骨節冷痹,牽連隱痛,又多寒熱。若氣虛寒痰,用人參、茯苓、苡仁、半夏、陳皮、甘草、肉桂。若氣虛熱痰,用麥冬、花粉、甘草、陳皮、白芥子、神麯、白芍、茯苓、當歸。

新痰

新起之痰,其症輕,其形色青白稀薄,其氣味亦淡。初起頭痛發熱,類外感傷寒。半夏、陳皮、花粉、茯苓、甘草、蘇子。

久痰

久遠之痰,其根深,其症重,其形色黃濁稠黏凝結,漸成惡味,甚則潮熱咳嗽,有似內傷陰火。熟地、茯苓、山藥、苡仁、芡實、萸肉、五味、車前、益智。

稠痰

飲食衣褥過厚,火蒸津液,成痰稠濁。又有火鬱於心肺。海石、瓜蔞、半夏、訶子、杏仁、貝母、五倍子。

暑痰

暑熱傷肺,多有痰涎,神志不清。宜清時令之火,則金清而木有制;開鬱結之痰,則神安而氣自寧。

喘痰

虛喘者氣乏身涼,痰冷如冰;實者氣脹胸滿,身熱便硬,喘動有痰而有聲。定喘湯。

虛弱人痰

虛弱人中焦有痰,胃氣亦賴所養,不可盡攻,攻盡則愈虛而愈劇。不可純補脾胃之上,而當補命門之火。火土丹。

沫痰

人有坐處,卒吐痰涎滿地,其痰不甚稠黏,此氣虛不攝而吐沫也。不可用利藥,六君子湯加益智仁以攝之。

陰火痰

面有紅光者,乃陰火上炎。又當用滋陰藥,地黃湯加麥門冬、五味子。

塊痰

凡人身上有塊,不癢不痛,或作麻木,乃敗痰失道,宜隨處用藥消之。

怫鬱痰

痰挾瘀血,結成窠囊,膈間脹悶。又胃脘之血為痰濁所滯,日積月累,漸成噎膈反胃。若用燥劑,其結愈甚。惟竹瀝、韭汁、薑汁可以治之,進三五杯。後用養血健脾一法,神術丸大效。

治案

朱丹溪治一老人,頭目昏眩而重,手足無力,吐痰相續,脈左散大而緩,右緩大不及左,重按皆無力,飲食略減而微渴,大便四日始一行。醫投風藥。朱曰:若是至春必死。此大虛症,宜大補之。以參、耆、歸、芍、白朮、陳皮濃煎,下連柏丸三十粒。服一劑後,而精力如丁年。連柏丸,薑汁炒,姜糊為丸。冬加乾薑少許。

薛立齋治一富商,飲食起居失宜,大便於結。服潤腸等丸後,胸腹不利,飲食不甘,口乾體倦,發熱吐痰。服二陳、黃連之類,前症益甚,小便滴瀝,大便泄瀉,腹脹少食。服五苓、瞿麥之類,小便不通,體腫喘嗽。用金匱腎氣丸,補中益氣湯而愈。

又治一人,咳嗽吐痰。用二陳,芩、連、枳殼,胸滿氣喘,侵晨吐痰。加蘇子、杏仁之類,口渴作熱。薛曰:侵晨吐痰,脾虛不能運化;胸滿氣喘,脾虛不能生金;涎沫自出,脾虛不能收攝;口乾作渴,脾虛不能生津。以六君子湯加炮姜,溫補脾胃。更用八味丸,以補土母而安。

生生子治一人,心血不足,胃中有痰,下元陽氣不充,脈六部皆弱,惟右關滑。以遠志、枸杞子各四兩,巴戟、菟絲子、破故紙、山茱萸各二兩,五味子、白茯神、人參各一兩,煉蜜為丸,空心服,淡鹽湯送下三錢。外以固陽鎖金丹助之,龍齒、益智各一兩,黃柏二兩,辰砂、甘草、蓮花心各五錢,芡實粉打糊為丸,梧桐子大,每夜燈心湯送下一錢五分,極能固精。

痰證例方

二陳湯 治痰飲嘔惡,風寒咳嗽,脾胃不和。

陳皮 半夏(各三錢) 茯苓(二錢) 甘草(一錢)

水二鍾,姜三片。

加丁香,治嘔吐吞酸,胃脘痛。加蒼朮,治嘔吐清水如注。加黃芩,治熱痰。加桂、附,治寒痰、痰瘧、厥冷。

李士材曰:肥人多濕,濕挾熱而生痰,火載氣而逆上。半夏之辛,利二便而去濕;陳皮之辛,通三焦而理氣;茯苓佐半夏,共成燥濕之功;甘草佐陳皮,同致調和之力。

六君子湯 治一切中氣虛弱生痰。

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各一錢) 陳皮 半夏(各一錢五分)

加木香、砂仁,名香砂六君子湯。

柯韻伯曰:經曰:壯者氣行則愈,怯者著而為病。蓋人在氣交之中,因氣而生,而生氣總以胃氣為本。食入於陰,長氣於陽,晝夜循環,周於內外。一息不運,便有積聚,或脹滿不食,或生痰飲,因而肌膚消瘦,喘咳嘔噦,諸症蜂起,而神機化絕矣。四君,氣分之總方也,人參致沖和之氣,白朮培中宮,茯苓清治節,甘草調五臟。諸氣既治,病安從來?然撥亂反正,又不能無為而治,必舉夫行氣之品以輔之,則補品不至泥而不行,故加陳皮以利肺金之逆氣,半夏以疏脾土之濕氣,而痰飲可除矣。加木香以行三焦之滯氣,縮砂以通脾腎之元氣,而膹郁可開也。四君得四輔而補力培宣,四輔有四君而元氣大振,相須而益彰者乎。

茯苓湯

茯苓 白朮(各五錢,炒)

—方有白芍,名白朮散。

指迷茯苓丸 治中脘留伏痰飲,臂痛難舉,手足不得轉移

半夏(二兩) 茯苓(一兩) 枳殼(五錢) 風化硝(二錢五分)

上為末,薑汁為丸。每服三十丸,薑湯下。

硃砂消痰丸

膽星(五錢) 硃砂(二錢,另研) 麝香(二分,另研)

上為末。臨臥薑湯調下。

五飲湯 治五飲最效。

旋覆花 人參 橘紅 枳實 白朮 茯苓 厚朴 半夏 澤瀉 豬苓 前胡 桂心 白芍 甘草(各等份)

每兩分二服。姜十片,水二鍾煎服。因酒成飲,加葛花、砂仁。

白朮丸 治濕痰咳嗽。

南星 半夏(各一兩) 白朮(一兩五錢)

蒸餅為丸,薑湯下四錢。

川芎丸 消風化痰,清利上膈。

川芎 薄荷(各七兩) 桔梗(十兩) 甘草(三兩五錢) 防風(二錢五分) 細辛(五錢)

上為細末,蜜丸,每丸重三分。每服一丸,臨臥細茶下。

防風丸 治一切痰。

防風 川芎 天麻 甘草(各二兩) 硃砂(五錢)

上為末,煉蜜丸,每丸重一錢,硃砂為衣。每服一丸,荊芥湯下。

利金湯 治氣壅之痰。

桔梗 貝母 陳皮(各三錢) 枳殼(一錢五分) 茯苓(二錢) 甘草(五分)

水二鍾,姜五片,不拘時服。

潤肺湯

貝母(二錢) 桔梗(一錢) 花粉(二錢) 甘草(五分) 麥冬 茯苓 橘紅(各一錢五分) 生地(二錢五分) 知母(七分) 生薑(三片)

桂苓甘術湯 治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

茯苓(四兩) 桂枝 白朮 甘草(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趙以德曰:《靈樞》謂心包絡之脈,動則病胸脅之支滿者,謂痰飲積於心包,其病則必若是目眩者,痰飲阻其胸中之陽,不能布水精於上也。茯苓治痰飲,伐腎邪,滲水道,故用以為君。桂枝通陽氣,和營衛,開經絡,痰水得溫則行,故以為臣。白朮治風眩,燥痰水,除脹滿,故以佐茯苓。然中滿者勿食甘,此用甘草何也?蓋桂枝之辛,得甘則佐其發散,復益土以制水,且得茯苓則不資滿,而反泄滿。本草云甘草能下氣,治煩滿,故用之也。夫短氣有微飲,此水飲停蓄,呼吸不利而然也。《金匱》並出二方,妙義益彰。呼氣之短,用桂苓甘術湯之輕清以通其陽,陽氣化則小便能出矣。吸氣之短,用腎氣丸之重降以通其陰,腎氣通,則關門自利矣。

化痰丸

半夏 陳皮 乾薑 白朮(各一兩)

薑汁為丸。薑湯下二十丸。

神術丸

蒼朮(一斤,去皮,切末用之) 白芝麻(五錢,取汁)

水二盞,大棗十五枚,煮爛去皮核,研以麻汁成稀膏,和入搜勻,杵臼熟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白湯吞五七十丸,一日服二三次。忌桃、李、雀、鴿。初服時膈間必微嗽,且以蒼朮制之,覺燥甚再進梔子散一服,久之自不燥也。

六合湯 治七情氣鬱,結成痰涎,狀如破絮,或如梅核,咯不出,咽不下,嘔逆噁心。

陳皮 半夏 茯苓 厚朴 香附 紫蘇(等份)

每服四錢,姜三片煎服。

倍術丸 治五飲。

乾薑 肉桂(各半斤) 白朮(一斤)

上為末,蜜丸小豆大。每服二三十丸,米飲下。

烏巴丸 治胸膈久為頑痰所害,面色青白浮腫,不思飲食,遍身疼痛,夜間氣壅不得睡,往來寒熱,手足冷痛,不能轉側。屢用痰藥墜之不下,取之不出,此是頑痰堅滯。宜此藥利下之則愈,未利再服。

烏梅肉(二兩) 巴霜(五粒,去油)

上用水二碗,砂鍋內將烏梅肉煮爛,候水少干,入巴豆,將竹片攪如稠糊,取出搗為丸,桐子大。每服七丸,至十五丸止,薑湯下,不拘時。

豬肺湯 治肺經燥痰。

豬肺(一個) 卜子(五錢) 白芥子(一兩) 五味

調和,飯後食之。

上焦之痰,湯藥不能愈者,久留於肺,而盡消其膈膜之痰,此亦治之最巧者也。

火土丹 治虛弱人痰。

人參 白朮 茯苓 苡仁 芡實 白芥子 橘紅 熟地 山萸 五味 肉桂 砂仁 益智

上為末,蜜丸。

補陰丸 治陰虛有痰,膈上不清者。

龜板(一兩五錢) 黃柏(一兩五錢) 牛膝(二兩) 乾薑(二錢) 陳皮(五錢)

薑汁糊丸。

消飲丸 治停飲胸滿嘔逆,腹中水聲,不思飲食。

白朮(二兩,炒) 茯苓(五錢) 枳實(炒) 乾薑(炮,各七錢)

上為細末,蜜丸桐子大。溫水下三十丸。

玉壺丸 治風痰頭痛,亦治諸痰。

南星(生) 半夏(生,各一兩) 天麻(五錢) 白麵(三兩)

每服三十丸,薑湯下。

—方,用南星、半夏各二兩俱制,天麻、白礬各五錢,共為末,薑汁丸如胡椒大,每服三十丸。

玉粉丸 治氣痰咳嗽。

南星 半夏 橘紅

蒸餅丸,人參湯下。

玉液丸 治風熱痰涎壅盛,利咽膈,清頭面,止咳嗽,除煩熱。

半夏 枯礬 寒水石

上研勻,麵糊丸,薑湯下三十丸

千緡湯 治痰迷心竅,怔忡不止。

陳皮 半夏 茯苓 茯神 麥冬(各一錢五分) 沉香 甘草(各五分)

導痰湯 治一切痰涎壅盛,或胸膈留飲,痞塞不通。

陳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南星 枳殼

加生薑五片,煎服。

方見各門

八味丸(見仲景治法。)

六味丸(見秦越人治法。)

人參理中湯

胡椒理中湯

薑桂湯

大青龍湯(以上見下集外寒。)

梔子金花丸

大黃湯

小黃丸(以上見下集積熱。)

生脈散(見下集外暑。)

十棗湯

五苓散

澤瀉湯

防己丸(以上見下集濕門。)

保和丸(見下集食積。)

定喘湯(見喘。)

歸脾湯(見血。)

二母散

阿膠散

寧嗽湯

鳳髓湯

觀音應夢散(以上見咳嗽。)

知母茯苓湯(見肺痿。)

補中益氣湯(見東垣治方。)

滾痰丸

小陷胸湯

人參半夏湯(以上見下集外痰。)

左歸飲

右歸飲

四陰煎

越鞠丸

人參逍遙飲

一陰煎(以上見景岳治法。)

四七湯(以上見郁。)

理陰煎(見下焦屢散。)

天冬丸

百合固金湯(以上見血。)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