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瑟琳的举止令他困惑不解,在这场情感危机中,她的态度看上去异常顺从。自从书房里发生的那一幕之后,她再也没有跟他说过话,而那是他约见莫里斯的前一天。时间已悄然过去了一个礼拜,她的举止没有任何变化,在她的身上丝毫没有什么能挑起别人温柔的怜悯之情。他甚至有些失望,她没有给他机会,让他用某种宽宏大量的表示作为补偿,以此来对上次的严厉无情进行弥补。他想到过带她去游历欧陆,但他决心只有在她似乎执意用沉默来责备他的情况下才这么做。他原本以为她将会展现出一种用沉默来责怪人的才能,可是后来惊讶地发现自己并未置身于她无言的攻击中。无论是含蓄隐晦还是直截了当的话,她一概不说。由于她本来就不是一个喋喋不休的人,眼下她的矜持中也并不包含任何独具一格的雄辩。可怜的凯瑟琳也并非愠怒,她的表演才能还远远不足以呈现这样一种行为风格。她只不过是非常具有耐心。当然,她对于自己的处境思之再三,明显采用了一种慎重而平静的方式,期望得到最佳结果。
“她将会照我的吩咐去做。”医生想。他又想到,女儿并不是一个精神强大的人。我不知道他希望面对更大的反抗,是不是为了更多的乐趣,反正他喃喃自语——就像他曾经说过的那样,父亲这个职业尽管可能会暂时性地担惊受怕,但毕竟不会令人兴奋不已。
与此同时,凯瑟琳却有了另一种迥然不同的发现。她日益真切地察觉到,要做一个孝顺的好女儿,可真是一件惊心动魄的事。她有了一种全新的感觉,可以被描述为一种对自己行动的悬念期待状态。她就像观察另一个人那样观察着自己,想弄明白她下一步会怎么走。这个既是自己又不是自己的另一个人,仿佛猛然间横空出世,激发她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好奇心,想要知道那些未经考验的功能会有何种表现。
“我很高兴有这么一个孝顺的好女儿。”几天之后,父亲一边说,一边亲吻她。
“我在尽力做一个好女儿。”她回答,转过身去,感到这么说并不是全然无愧于心。
“如果你有什么事想跟我说,你知道,你不应该有任何顾虑。你不必觉得非要这么克制自己不可。要是汤森德先生经常成为一个话题,我是不会介意的。任何时候你如果关于他有什么特别的话要说,我都会乐意听你说。”
“谢谢,”凯瑟琳说,“现在我没有什么特别的话要说。”
他从来没有问过她后来是否又跟莫里斯见面了,因为他确信如果见过面,她是会告诉他的。事实上,她没有再和他见面,但是给他写了一封长信。这封信至少对她来说是很长的,不妨补充一句,对莫里斯也是这样。信写了五页,字迹非常工整漂亮。凯瑟琳写得一手好字,她甚至有点为此自豪。她特别喜欢抄录,拥有的几卷摘抄足以证明她在这方面的成就,有一天她还把它们展示给情人看,当时她特别幸福地感觉到了自己在他眼中的重要性。她在信中告诉莫里斯,她的父亲表示不希望她再和他见面,她恳请他在她“打定主意”之前不要再登门了。莫里斯回了一封情感炽热的信,他在信中问道,请看在上帝的分上告诉他,她究竟希望对什么事情“打定主意”。难道不是在两个礼拜之前她就已经打定了主意吗?是不是她有可能起了抛弃他的念头?在她做出了承诺,并且还摘录了所有那些关于忠诚的承诺之后,在他们刚刚开始面临严峻的考验时,难道她就经受不住要垮下来了吗?他还写了有关自己跟她父亲会面的经过,他的叙述与本书前面几页的记录不尽相同。“他粗暴得可怕,”莫里斯写道,“可是你知道我的自制力。当我想起我可以用它来砸烂你残酷的樊笼时,我就能够控制好自己。”凯瑟琳给他回复了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三行字:“我深陷困境,勿怀疑我的感情,但让我稍事等待并思考。”她想到要与父亲斗争,违背他的意志,就感到心情异常沉重。这让她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已经屈服了,正如巨大的重量会压得我们动弹不得。她的脑海里从未出现过要抛弃情人的想法,但从一开始她就设法让自己相信,会有一种平和的方式帮助他们走出目前的困境。这种信心是模糊不清的,因为其中并不包含任何积极肯定的因素,表明父亲会改变主意。她只是有一种想法,觉得假如她很顺从,情况会以某种神秘的方式好转起来。要做到顺从,她就必须有耐心、谦恭,避免太过苛刻地评判父亲,而且还要避免任何公然的忤逆行为。他那样想或许终究是正确的。凯瑟琳的意思丝毫不是说,他关于莫里斯求婚动机的判断是公正的,而是说尽心尽责的父母表现得多疑、甚至不公正,大有可能是自然而适当的。在这个世界上很有可能确实存在她父亲把莫里斯想象成的那种坏人,哪怕只有一丁点儿的可能性,表明莫里斯就是这类阴险的人中的一员,医生把这考虑在内当然是正确的。他固然不可能知道她所知道的一切,不知道年轻人的双眼中是怎样流露出最纯洁的爱情和真诚。上天或许终究会在那个注定的时辰,指出一条途径让他知晓。凯瑟琳对上天抱有很大的期望,就像法语中所说的,视上天为应对其困境的原动力。 [36] 她无法想象自己能够增加父亲对任何事物的了解,即便是在他不公正的判断中也有超拔卓越之处,在他的错误中也有不容置疑之处。不过,她至少可以做到顺从,只有当她足够顺从时,上天便会指明一种方法,使所有的事物都得以调和——既维护犯错父亲的尊严,又保住她个人信念的美妙;既严格履行她身为女儿的职责,又享受莫里斯·汤森德的爱情。可怜的凯瑟琳本来很乐意把佩尼曼太太当成能给予她启发的人,可是这位太太本人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扮演这一角色。佩尼曼太太过分沉醉于这出小型戏剧中情感方面的阴影,暂时还没有多大的兴趣去把阴影驱散。她渴望剧情发展得更加错综复杂,她给侄女提出的忠告在她的想象中倾向于导致这种结果。这是一种相当支离破碎的忠告,日复一日地自相矛盾,不过整个剧情中弥漫着一种真诚的愿望,即凯瑟琳应当作出某种惊人之举。“你必须采取行动,我亲爱的,在你现在所处的局面中,重要的事情就是行动 。”佩尼曼太太说,她发现侄女完全不会把握时机。佩尼曼太太满心希望这个姑娘秘密结婚,而她本人将扮演女傧相或者女监护人 [37] 的角色。在她的幻想中,这个结婚仪式应当在某个地下教堂举行——地下教堂在纽约不多见,但佩尼曼太太还没有因这些琐碎小事而对想象兴致索然。她还想象这对有罪之人——她喜欢把可怜的凯瑟琳和她的追求者想象成一对有罪之人——被拽进一辆飞快的马车急驶而去,奔向郊外某个隐蔽的暂住地,而她会头戴厚厚的面纱,秘密地到那儿去拜访他们,在那儿他们会度过一段浪漫而清贫的日子,在那儿她成了他们在尘世间的上帝、调解者、支持者以及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末了经过她的斡旋,他们终于得以与她的兄弟在一个艺术性的画面中达成和解,而她是其中的一个关键角色。她至今尚在犹豫是否把这套行动方案推荐给凯瑟琳,但她曾试着向莫里斯·汤森德描绘了一幅相关的动人画面。她每天都和这个年轻人保持联系,用信件让他掌握华盛顿广场的最新事态。由于他已经被逐出大门,如她所说,她不再能与他见面。她终于写信给他,说她渴望与他会面。这次会面只能在一个中立地带举行,在选择会面地点之前,她百般思考,煞费苦心。她本来想选择绿林公墓,但终因太远而放弃。如她所说,她离开家这么长时间,是不会不引起怀疑的。后来,她想到了炮台公园,可是那里寒风凛冽,再说他们还会受到爱尔兰移民的打扰,那些移民怀抱巨大的欲望,正是从这个地点踏上新大陆的土地。最后,她瞄准了第七大街的一家由黑人经营的牡蛎餐馆——除了路过时注意到这个场所之外,她其实对此处一无所知。她跟莫里斯·汤森德约好在那里见面。薄暮时分,她套上了一个令人捉摸不透的面纱,赶往幽会地点。他让她等了半个小时,因为他几乎要横穿整个城市,但是她喜欢等待,这仿佛令剧情变得越发惊心动魄。她点了一杯茶,茶难喝极了,这使她觉得自己是在为一项浪漫的事业经受苦难。在莫里斯到达之后,他们在餐馆靠里面光线最暗的地方坐了半个小时。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佩尼曼太太近些年来最愉快的半个小时。那剧情的确扣人心弦。同伴要了一份奶油炖牡蛎,并进而在她眼前大快朵颐,她觉得这个情节也几乎没有什么不妥之处。莫里斯确实需要奶油炖牡蛎带给他的所有满足,在此我们可以向读者诸君稍加透露,在他眼中,佩尼曼太太就是他的四轮大马车上的第五个轮子。 [38] 他此时处于一种恼怒状态,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因为像他这样一位仪表堂堂的绅士,屈尊俯就地去垂青一个各方面均远不如他的年轻女人,结果竟遭到冷遇。尽管这个多少有些干瘪的老妇人对他曲意巴结深表同情,但他似乎仍难以释怀。他把她看成是一个骗子,对于识别骗子,他是很有把握的。最初,他对她洗耳恭听,显得和颜悦色,为的是在华盛顿广场得到一个立足点,而现在他需要调动全部的自我克制能力,才能保持必要的客套。如果他能够告诉她,她是一个不切实际的老女人,他真想把她塞进一辆公共汽车打发走,他是会感到十分痛快的。然而,我们知道莫里斯拥有自我克制的美德,不仅如此,他还始终保持了一个力求讨人喜欢的习惯。因此,尽管佩尼曼太太的行为举止只是在进一步激怒他早已焦躁不安的神经,他仍然耐心倾听,那副忧郁而恭敬的神情令她钦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