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后记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不要东张西看 老实一心念佛

一书在手 如师相随

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 缘起

“时不我待。不要东张西看,老实一心念佛1 ”。这是印光法师生前在对弟子们种种开示中最多、也是最重要的开示之一。印祖为什么反复不断地劝告吾等“不要东张西看,老实一心念佛”呢?

一则他老人家深知,当今之人,欲于现生了生死大事者,舍净土念佛一法,则绝无希望;二则净土念佛法门是诸菩萨大士于千百年前,早已为吾遍研藏教,特地拣出天然妙法。他殊特超越,神妙难思,有大便宜;三则人生苦短。出息虽存,入息难保。一息不来,即属后世。唯老实一心念佛,千稳万当。

(一)

一、当今之人,欲于现生了生死大事者,舍净土念佛一法,则绝无希望——印光法师在给黄智海和许熙唐居士的书信中反复提到:“末世众生,根机浅薄,欲于教义禅宗,得真利益,甚难甚难。唯净土法门,方可依怙2 。”又说:“须知佛法,法门无量,若欲以通身业力之凡夫,现生即得了生脱死,离此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佛也说不出第二个法门了。其余一切法门,皆须修到业尽情空,方有了生死分。倘有丝毫未尽,则生死依旧不了。若论业尽情空,现今恐举世亦难得其一二。若以信愿念佛求生,则万不漏一3 。”他在为灵岩山寺四众弟子开示时又详细地介绍说:“佛在世的时候,十个人修行,就有九个可以成道。因为那时的人,天性淳厚,根机是很猛利的。到了后来,众生的业障逐渐增加,根机也就渐渐的陋劣下来,再要和从前一样,是不可得了。然在晋唐时候,还有这种仗自力可以了脱生死的人,但已是逐渐减少,越后越少的。到了现在,已没有这样的人了。如此看来,就晓得仗自己的力量去断烦恼了生死,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此时如仍不自量力,要说大话,轻视这个念佛横超法门,而去别修其他法门,那恐怕要了生死,就比登天还要更难了1 。”印光法师举例说:唐朝代宗大历间有个圆泽禅师,能晓得过去未来,和有坐脱立亡的本领。可他仍不能了脱生死,逃避胞胎。何况我们具缚凡夫,一点本事也没有,如果不念佛求生西方,要想了生死,是做梦亦做不到的。

在给韩宗明,张宗善二居士的书信中,印祖又开示说:“近人多好立异,不肯做老实工夫,故有学禅宗相宗密宗者。此三法门,均不可思议,然均属自力。密宗虽有现身成佛之义,而现身成者,究有几人。莫道学密之人,不能现身成佛。即传密宗之活佛,也不是现身成佛之人2 。”《文钞》中印祖曾多次提到民国时期谛闲法师的弟子显荫。此人极聪明,十七岁出家。后学密宗于日本,得密宗真传,又通台宗,已是显密圆通之灌顶大阿阇黎。当时大都认为从彼受灌顶者,均以为可现身成佛,事实上,显荫死时很糊涂,咒也不能念,佛也不能念。印光法师说:“试观显荫之死,远不如愚夫愚妇。而显荫之所知,非愚夫愚妇所能企及,而愚夫愚妇之所得,又非显荫所能企及。故祈专志净宗,勿被密宗现身成佛之语所动。现身成佛,乃理性,非事实。若认做事实,则西藏东洋之佛,不胜其多。如显荫自命得密宗正传,而死时竟成一业识茫茫,无本可据之人。其已现身成佛矣,何又结果如是也3 。”因此印光法师断言:“当今之人,欲于现生了生死大事者,舍此一法,则绝无希望矣4 。”

印祖慈悲,唯恐弟子们走错路,未得其利益,反受其害。故进一步开示说:“我佛法门无量,总要量自己身分,择法而修,莫使求益反损也5 。”并反复告诫弟子们:“当今修持,唯净业最为第一。切勿闻禅之奥妙,教之渊深,密之奇特,而为之转移1 。”“不要听人说何法,便修何法。今日张三,明日李四。口头上说得天花乱堕,心地上丝毫也用不著2 。”反而“令如来普度众生之道,因此见异思迁而失之。致自己仍然在此娑婆世界,作生死轮回中人,可悲可痛。必专修净行,即生了办,庶可不虚此生此遇矣3 。”

二、净土念佛法门是诸菩萨大士于千百年前,早已为吾遍研藏教,特地拣出天然妙法。他殊特超越,神妙难思,有大便宜——印光法师在给永嘉某居士的书信中,特别提到了净土法门的源缘与殊胜。并反复强调了这个法门是诸菩萨大士于千百年前,早已为吾遍研藏教,特地拣出的天然妙法。劝告吾等不必再费神费力的去找别的妙法。他进一步详细开示说:“净土法门,释迦弥陀之所建立也,文殊普贤之所指归,马鸣龙树之所弘扬也,匡庐、天台、清凉、永明莲池蕅益之所发挥倡导,以普劝夫若圣若凡、或愚或智也。此诸菩萨大士于千百年前,早已为吾遍研藏教,特地拣出此不断惑业,得预补处,即此一生,定出樊笼,至圆至顿,至简至易,统摄禅教侓,而高出禅教律,即浅即深,即权即实,殊特超越,天然妙法也。吾信仰佛祖,以古为师,岂不如亲近今时知识之为愈乎!《华严》一经,王于三藏,末后一著,归重愿王。华藏海众,悉证法身,咸求往生,企圆佛果。吾何人斯,敢不景从。舍尔狂心,力行斯道。功德利益,当自证知。何待遍参,方为知法哉4 !

印光法师认为,净土念佛法门的神妙难思之处,就在于他能够普被三根。即使根机陋劣、未能业尽情空之人,只要真信切愿,老实一心念佛,临终也能亲蒙阿弥陀佛接引,带业往生。已经往生,生死大事了也。所以他称赞念佛法门为至圆至顿,至简至易,统摄禅教侓,而高出禅教律,即浅即深,即权即实,殊特超越,天然妙法也。

印光法师在他为《净土篇》所写的序言中开示说:“净土法门,普被三根。最为契理契机。老实头颛蒙念佛1 ,念到业尽情空时,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如来藏妙真如性,悉皆觌体2 全彰。待至临终,定登上品。其或根机陋劣,未能业尽情空。然以真信切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之诚,必能与佛感应道交,亲蒙接引,即得带业往生。净土之妙,妙在于此。不识此义,纵令参禅得髓,看教明心。倘有丝毫惑业未尽,仍然生死轮回不得出离3 。”因此印祖认为,老实一心念佛,“即能潜通佛智,暗合道妙。较比大通家之卜度4 思量,终日在分别中弄识神者,为益多多也。以故愚夫愚妇念佛,易得益。大通家能通身放下,亦易得益。若唯以义理是卜度者,则不得益,或反得病5 。”所以《观经》上也称赞至诚老实念佛的人,是“人中芬陀利花,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作道场,生诸佛家。”

可惜“今人多不研究,或完全不知。故光常曰:净土法门,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总持法门。故得九界(六道三乘之九法界)同归,十方共赞。千经俱阐,万论均宣也。汝能信得及,许汝往生有分6 。”“然此法门,甚深难测。虽经诸佛本师交相劝信。而世之疑者,犹复甚多。良以此之法门,以果觉为因心,全体是佛境界。唯佛与佛,乃能究尽,非彼诸人智所能知故也。我辈凡夫,仰信佛言,依教奉行,自获实益。若得闻此不思议法门,便是多劫深种善根,况信受奉行乎哉7 。”所以印光法师力劝念佛行人说:净土念佛法门,殊特超越,神妙难思,“有大便宜,快修快修8 。”并恳切鼓励:“若志诚恳切念佛,求生西方,无论什么人,都好往生西方,了生脱死。唯有不生信,不发愿者,不能生。若有真信切愿,无一不生者。此之一法,乃完全是仗佛慈力加被接引耳。譬如坐火轮船过海,是仗船力,不是自家的本事1 。印祖还为老实一心念佛的人打保票说:“古人谓西方极乐世界有一乐字,惜世人不能全身靠倒。深望至诚恳切修持去。吾保将来,成佛有分。勉之哉,勉之哉2 。”

三、人生苦短。出息虽存,入息难保。一息不来,即属后世。唯老实一心念佛,千稳万当——有人说,印祖一生潜修秘证,贯通宗教,为什么每当弟子们问及到宗教上的问题时,他总是以“老实一心念佛”作为答复?

在《文钞摘要序》中印祖有这样回答:“有谓光禁锢人读诵研究大乘经论者,不知凡来光处求教者,或身羁俗网3 ,或年时已过。对此事务繁冗,来日无多之人。倘泛泛然令其遍读研究,而不先将净土法门之所以,令其彻底明了。其于种善根,明教理,则或有之。于即生了生脱死,或恐无有希望。以注重于读诵研究,以期开悟而自证。不复以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为事也。不知凡夫具足惑业,欲仗自力,于现生中了生脱死,其难甚于登天。以故光不避讥诮,而摅诚4 以告耳5 。”又说:“有谓光禁人读大乘经者,此乃不知利害,妄充通家之所说耳6 。”在给李觐丹居士书信中,印祖力劝该居士说:“禅宗,相宗,密宗,无一宗不好。然吾人以博地凡夫之资,欲于现生了百千万劫难了之事,当筹度己力之大小以修。且莫妄充通家,此法尚未真得,又去钻研他宗。致于此最易得益之事,反弁髦7 视之。以致仍旧百千万劫不能了耳。其不痛哉8 !”印祖上述开示表明,他并非说他宗他教之不高深,不足学,而是担心吾等根机不及、时间和心力不足,即生难了百千万劫之生死大事,可谓慈悲心切也!

净业行人悉知,净土法门的义理是,由于老实一心念佛即可获得念佛三昧(大势至菩萨念佛章: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由得三昧故,则一切智慧就不需要他求;又净土法门是以念佛往生为是。由于老实一心念佛而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故,则一切诸行就悉在其中了。为什么定要苦研他宗他教,以分散精神、扰乱自己专修净业呢?况且人生苦短:“出息虽存,入息难保。一息不来,即属后世1 。”而我佛法门无量,欲遍究诸宗,奈何我们的生命之短促是不可能办到的。所以印祖才苦口婆心劝告吾等:不如摄万念于一念,融诸行于一行,老实一心念佛,为千稳万当之无上第一妙法。

(二)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老实一心念佛呢?

印光法师认为:一是要真为生死,发菩提心,真信切愿,求生西方;二是要向愚夫愚妇学习,把知识弃之东洋大海外。实行愚夫愚妇老实念佛之行;三是要仰信诸佛诸祖诚言,以古为师。以《文钞》所说为据,按《文钞》所说而行。

一、要真为生死,发菩提心,真信切愿,求生西方——印光法师说:今之学佛者,真为了生脱死者有之,但伪者亦颇不少。他指出:伪者之一是“以佛法作门面,了不对治习气。口口谈空,步步行有,如优人作戏,苦乐悲欢,做得颇像,究其实,了无真情,皆假装耳。”更有甚者,“彼以佛菩萨之言论,作迷惑世人劫夺财产等招牌。”印祖称这种人为“插酒幌子卖毒药,适足自辱自坏而已2 。”伪者之二是好高务胜,见异思迁。欲求感应、欲求神通、欲求开悟,妄欲做大通家。这种人实则是不自量力、不知天高地厚。净宗行者,所当切戒。伪者之三是但求福报,希图来世富贵。印祖说,现今许多人,口说往生,心恋尘境。只将此超凡入圣,消除惑业,成就净念,作口头活计,悠悠泛泛,心中尚在做来生福报之梦。印祖在分析这种人时告诉我们:“何以世间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只以念佛之人,无深信切愿,但求福报,希图来世富贵。不知希图来世富贵,譬如仰天射箭,力尽则还,非但无益,且有损也。故念佛者,断不可存福报之心,当以猛利直前,往生西方,为了脱生死之妙法1 。”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可不悲哉。知死生之可悲,当求所以了生死之法,则可悲者,转为可乐也。若不求了生死之法,徒生悲感,有何所益。大丈夫生于世间,事事无不预为之计。唯于生死一事,反多置之不问。直待报终命尽,则随业受报,不知此一念心识,又向何道中受生去也。人天是客居,三途是家乡。三途一报百千劫,复生人天了无期。由是言之,则了生死之法,固不可不汲汲2 讲求也3 。”印光法师说:“倘知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法门更为难闻。今幸得此大丈夫身,又闻最难闻之净土法门。敢将有限光阴,为声色货利消耗殆尽。令其仍旧虚生浪死,仍复沉沦六道,求出无期者乎。”然而欲求了生死之法,印祖告诉我们:“直须将一个死字,(此字好得很)挂到额颅上4 。”真信切愿,老实一心念佛,无须另求妙法。印祖就是常将一个死字挂到额颅上。并常说:“学道之人念念不忘此字,则道业自成5 ”。

二、要向愚夫愚妇学习,把知识弃之东洋大海外。实行愚夫愚妇老实念佛之行——印祖在同张曙蕉居士书信来往中不止一次的劝告知识分子说:人生短促,“一息不来,即属后世。此时纵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亦无用处。若不及早修持净业,待到此时,方知虚受此生。枉将宿生所种善根,尽消耗于之乎者也中矣。可不哀哉。净土法门,贵乎实行。今既知之,当随分随力行之,方有实益。若但研究而不肯持佛圣号,以期近则消业障而增福慧,远则出三界以登九莲,则仍是文人习气。有此习气,欲真实了生死证无生之利益,实万难万难。果能发大菩提心,于公私之暇,实行愚夫愚妇老实念佛之行。则将来预会莲池,亲承佛记,皆可必得矣6 。”他在给周群铮居士书信中开示:“须知了生死,愚夫愚妇则易。以其心无异见故也。若通宗通教,能通身放下,做愚夫愚妇工夫,则亦易。否则通宗通教之高人,反不若愚夫愚妇之能带业往生。净土法门,以往生为主。随缘随分,专精其志,佛决定不欺人1 。”又说:“念佛之人,勿白仗聪明智慧,须抛之于东洋大海外。不然,恐为所误。故念佛一法,最好学愚夫愚妇,老实行持为要。俗言,聪明反被聪明误,可不惧乎2 。”象这样的开示,在《印光法师文钞》中多达几十处。可见印祖深知,当今之学佛者,知妇者少之又少。故不厌其烦的劝告吾等要向愚夫愚妇学习,“不以其智自恃,犹然从事于仗佛慈力,求生净土一门。”否则,“欲再追随此日之愚夫,而了不可得。”印光法师还诚言相告:“非曰一切人皆须效我所为。若与我同卑劣,又欲学大通家之行为。直欲妙悟自心,掀翻教海,吾恐大通家不能成,反为愚夫愚妇老实念佛往生西方者所怜悯。岂非弄巧翻成大拙,腾空反坠深渊乎哉。一言以蔽之,曰自审其机而已矣3 。”

三、要仰信诸佛诸祖诚言,以古为师。以《文钞》所说为据,按《文钞》所说而行——印光法师认为:“现今之世,谬乱已极。废经废伦,无可救药4 。”“吾人当以诸佛诸祖为师,不以此种高人(指今人贡高我慢,藐视念佛法门者·编者注)为据,则可即生蒙佛慈力,往生西方。否则,了生脱死,当在驴年5 。”并反复提醒:“今之欲亲近善知识者,须先知禅净之所以。否则,十有八九,由善知识破坏净土善根,尚自嚣嚣得意,谓得正法,良可痛叹6 。”印祖上述开示说明,当今之世对于佛法具有正知正见者,特别是对于净土念佛法门具有正知正见者已是非常的稀少。故特别告戒吾等,千万不要以当今所谓高人、所谓善知识所说为据。“吾仰信诸佛诸祖诚言,以古为师,岂不如亲近今时知识之为愈乎7 !”

然欲仰信诸佛诸祖诚言,以古为师,即生蒙佛慈力,往生西方。印祖特别提醒并劝告吾等,以《文钞》所说为据,按《文钞》所说而行,可以永无疑虑矣。

例如他在给何槐生居士的书信中说:“欲知禅净之所以然,非博览禅净诸书不可。即能博览,倘无择法智眼,亦成望洋兴叹,渺不知其归著。是宜专阅净土著述。然净土著述甚多,未入门人,犹难得其纲要。求其引人入胜,将禅净界限,佛力自力,分析明白,了无疑滞。语言显浅,意义平实,为研古德著述之初步向导者,其《印光文钞》乎。祈息心研究,当自知之1 。”他在给马舜卿居士的书信中又说:“《印光法师文钞》,若过细看,则禅净之界限,及所以然,并佛力自力之大小难易利害得失,固已明若观火,可以永无疑虑矣。但文不足观,但取其有益于初机入道即己。最初从此入,已经知其门路,再看古人所著,则固易为了然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无足废人,当途指路,玉与行人,当不以粗厉残废见弃也2 。”在给周大赉居士的书信中印光法师力劝吾等:“千祈守分,按光《文钞》所说而行,勿入此种党派中则不负宿世善根。汝果能本我所说而行,并以劝家中父母兄弟等,外面乡党朋友等,令彼同依《文钞》所说而行,庶可令此智慧,普遍流通于遐迩。”印光法师实话实说:“汝且勿谓光乃一粥饭僧,所说者何能受持奉行欲学佛法。固有佛一代之经论在,唯令人依《文钞》行,岂不是弃大海而宝守一沤,翻成笑话。须知欲得佛法实益,当从要处着手。倘不知此义,泛滥研穷,只可作未来之善根,断不能即生便得了脱。光之《文钞》。非出自胸臆,乃宗佛祖经论中要义,以浅显之语言,而表章发挥之。若认作光说,便失却来源矣3 。”

如此的慈悲、如此的坦诚,说得如此的明白。“诸佛度生,无越乎此。吾人何幸,得觏斯法;倘遇而不信,则失之须臾,沉沦永劫矣4 !”

(三)

恩师传印法师十年前准我皈依时,就是如此的开示。他说:学佛要真为了生脱死而学。要了生脱死,当今唯净土法门最为第一。然要知净土法门之所以然,唯《印光法师文钞》最为适宜。并嘱咐我要以印光法师为师,好好阅读、研究《文钞》;要以《文钞》所说为据,以防所谓善知识破坏净土善根;按《文钞》所说而行,不要东张西看,老实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师父的这些开示,使我在多年的修学中深获其益。同时也深深感到,当今之世学佛之人多多,但真为了生死学佛的人并不多;学净土之人多多,但对于净土念佛法门具有正知正见的人却稀少;而能好好阅读、研究《文钞》,并以《文钞》所说为据,按《文钞》所说而行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这也就是印祖所说的“何以世间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1 ”的重要原因。也是吾等只所以不能老实一心念佛的重要原因。倘若今之念佛人能正心诚意,以融通古今,善契时机的印祖为师,以《文钞》所说为据,按《文钞》所说而行,老实一心念佛,临终定能蒙佛接引,带业往生,即生即能成办生死大事。

然而《印光法师文钞》洋洋多达150万言,(此指北京大方广华严书局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实为一部浓缩的藏经。虽无疑不释,有问皆答,但大师的宝贵开示大都分散在各篇书信和文章之中,今人欲遍览全文而得其要旨者,实非易事。特别是初机学佛者更是难得其绪,难窥全豹。故华严书局同仁们,为方便念佛人断疑生信,解决念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如此神妙难思、有大便宜之殊胜法门不至与诸有缘人失之交臂,在师父传印法师亲自关心和指导下,组织教内外部分大德及专家学者,在反复通读《文钞》原文的基础上,精心梳理、拣别印祖对于净土念佛种种问题的开示,细心分类编次为十二章,荟萃问答600余问。并在每问前后面加了要点提示和详尽的注释,题名为《一书在手如师相随—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净业行人如果在念佛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随时随地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答案。印光法师也一定会给你满意的回答。你也一定会在修学中体会到“一书在手如师相随”的妙用。

本书蒙恩师传印法师亲自鉴定并赐序,使编辑同仁深受鼓舞。同时由衷感谢李家振大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领导、责任编辑以及杭州富阳华宝斋古籍书社黄曙辉先生为本书公开出版给予的支持与帮助。本书编辑过程中主要参与者:会心、王龙、七宝池、牛延峰、曲俊雅、弘涛、苑文越、侯玉荣、张顺平等居士。

本书所有功德当属释迦弥陀愿力、诸祖诸师及诸菩萨大士光照所赐。由于编者学识及修持浅薄,难免取舍得当,愿阅者谅之。并千祈有能力者多多阅读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原文。无能力者则不妨仔细阅读本书。只要至诚恭敬,老实一心念佛,必能体悟到人生的真谛和归宿。在世做好人平安幸福;临终蒙佛接引往生净土,永恒快乐!南无阿弥陀佛!

菩萨戒弟子慧清谨撰

2010年3月25日

* * *

1 印光大师永思集。

2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第328页,复黄智海居士书。

3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八第55页,复许熙唐居士书。

1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第1650页,由上海回至灵岩开示法语。

2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七第995页,复韩宗明,张宗善二居士书。

3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第329页,复黄智海居士书。

4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四第253页,潮阳佛教居士林缘起序。

5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一第1719页,世界佛教居士林释尊成道纪念日开示法语。

1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五第461页,复罗铿端居士书二。

2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一第1719页,世界佛教居士林释尊成道纪念日开示法语。

3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五第462页,复罗铿端居士书二。

4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一第462页,复永嘉某居士书一。

1 颛蒙念佛:愚昧。愚昧的人知见少,妄想少,老实念佛反而得大利益。颛:音专,这里是指愚昧、愚笨的意思。

2 觌体:是当体、全体的意思。觌:音敌,本意是指相见:如觌面相见(当面见到)。

3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第615页,浮土篇序。

4 推测;臆断。

5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三第475页,复四川谢诚明居士书。

6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三第188页,答陶冶公书。

7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四第800页,重刻龙舒净土文题词并序(代王弘愿作)。

8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一第1719页,世界佛教居士林释尊成道纪念日开示法语。

1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八第140页,致戚友卿先生书。

2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四第365页,世界佛教居士林观音成道日开示法语。

3 身羁俗网:身体被世俗的烦恼和俗务缠住。羁:音基,本意是指马笼头。

4 摅诚:抒发、袒露自己的诚意,也就是一片诚心的意思。攄,音殊,这里与“抒”相通。

5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一第1790页,文钞摘要序。

6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八第1071页,复马宗道居士书二。

7 弁髦:是指无用的东西。弁,音辨,指一种黑布帽。髦,音毛,幼儿额发。

8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第1464页,复李觐丹居士书七。

1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七第1408页,示某比丘尼。

2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三第84页,复周大赉书。

1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一第1677页,净土法门说要。

2 汲汲:音吉。形容心情急切,努力追求。

3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第617页,净土问辨功过格合刊序。

4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三第431页,复宁波某居士书。

5 印祖中堂题字。

6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五第583页,复张曙蕉居士书三。

1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第400页,复周群铮居士书二。

2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第1631页,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

3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第248页,复永嘉某居士书九。

4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三第89页,致郑鸣之居士书。

5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第431页,复济善大师书。

6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九第279页,复郑慧洪居士书。

7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一第144页,复永嘉某居士书一。

1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第1396页,复何槐生居士书。

2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三第610页,复马舜卿居士书。

3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三第85页,复周大赉书。

4 传印法师:《一书在手,如师相随—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序言。

1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一第1677页,净土法门说要。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