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概说

本篇是论述奔豚气病的辨证论治。本篇中的条文共有五条,载方三首。其中第一、二条为奔豚气病的总论,阐述了本病的发病机理和症状。第三、四、五条则为奔豚气病的辨证论治。

奔豚气是指气从少腹上冲咽喉的一种突然发作性疾病。因气冲而急,有似豚之奔跑,故称为奔豚气病。这种病,有因肝而成,或因肾而发等不同。它的证候,以“气从少腹,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为其临床特征。

奔豚气病多因惊发激动肝肾之气上冲而成;抑或血不养肝而肝气上冲,以及心阳上虚,水寒之气上犯之所致。

1.师曰: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

【诠解】

本条论述奔豚气、吐脓、惊怖、火邪四部病,都从惊发得之。惊,由于精神突然受到刺激,而心先受病,心受病若引起肾之水寒之气上凌,则成奔豚气病;若心受病,而及于胃,胃从少阴之火化,则生内痈,而发生“吐脓”;若心病而肝风得少阴之火热而煽动,则可发生“惊怖”;若心病生火,而肾水不能上济,则心火无制而旺,则成“火邪”。由此可见,以上四部病,是皆从惊发得之。然本文论奔豚气病为主,吐脓等则是连类发明。

【选注】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凡人心藏神,心安则神安,若因外事猝起惊动其心,则神魂飞越,而为气、为血,俱从之奔越矣。又凡人喜则气开,忧则气敛,怒则气侈,恐则气歉,心既惊动而气血随之,更复气歉,消阻闭藏,遂结聚成病,此奔豚、吐脓、惊怖、火邪四部病之根源也。”

2.师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

【诠解】

本条论述奔豚病的证候和病因。惊恐之变,如思虑易伤心神,恐惧易伤肾志等。神志受伤,则心和肾两脏同病,心火不能下温肾水,肾水不能上滋心火,则心肾水火失调,而下焦水邪之气,则可从少腹如豚之奔,直上冲咽喉,而成奔豚病。奔豚之气上乘于心,则见心惊胆怯,心中烦乱;奔豚气上冲于中,则有腹中胀满,或气满支心,温温欲吐等。奔豚病发作之时,其人有恐怖之感,故有“发作欲死”的记载。随着冲气的下退,而症状也逐渐消失,恢复如常,故曰“复还止”。

本篇第一、第二两条,说明奔豚病有因肝因肾的不同,本条文的精神主要侧重于肾邪上冲之证。

【选注】

《医宗金鉴》:“奔豚者,肾病也,以其病从少腹上冲咽喉,有如豚窜奔突之状,故名之也。发作则肾气上乘于心而欲死,作已则气衰复还于肾而止,故其病虽有微甚不同,然必皆从惊恐得之。盖惊伤心,恐伤肾,两脏交病也。水能胜火,肾上凌心,故治法宜泻肾而补心也。”

3.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

奔豚汤方

甘草 芎 当归各二两 半夏四两 黄芩二两 生葛五两 芍药二两 生姜四两 甘李根白皮—升

上九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诠解】

本条论述肝气上逆而作奔豚的证治。由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化热而动,其气上冲,故为气上冲胸;肝气犯胃,胃气郁滞不通,故见腹痛;肝胆相为表里,肝气为病,则使少阳之气怫郁,故见往来寒热。

治以奔豚汤,疏肝清热,降逆止痛。方中重用甘李根白皮清热降逆;葛根、黄芩清火平肝;川芎、当归、芍药调肝和血;而芍药、甘草相合又可缓急止痛;生姜、半夏和胃降逆,诸药相配,使肝气条达,则冲气自降,诸证即愈。

本证是肝郁化热引起的奔豚气病,方中重用甘李根白皮清肝火,降冲逆。然李根白皮有催吐作用,故不宜多用。

【选注】

《金匮要略浅注》:“此言奔豚之由肝邪而发者,当以奔豚汤畅肝气而去客邪也。又云:《伤寒论》云:厥阴之为病,气上冲心。今奔豚而见往来寒热腹痛,是肝脏有邪而气通于少阳也。”

【病案举例】

任某,女,28岁,1977年8月初诊。患者二年来闲居在家,心情不佳。近二月来,突然发作气自少腹上冲,直达咽喉,窒闷难忍,仆倒在地,发作数分钟后自行缓解,竟一如常人,每周发作数次,且伴有失眠,多梦,脱发。经各医院检查,未查出阳性病理体征。遂诊断为“癔病”。察舌红苔薄,脉弦细,疑为奔豚气,遵仲景奔豚汤原方:

当归、法半夏各9克,生甘草、川芎、黄芩、白芍、生姜各6克,葛根、李根白皮各12克,水煎服。连进三剂后,其病顿失。随访四年,旧病未再发作。

另治一李姓妇人,与此症相同,亦投以奔豚汤而愈,随访三年,未曾复发。

(摘自《浙江中医杂志》1982,5:225)

4.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

桂枝加桂汤方

桂枝五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词解】

一壮:是指每烧艾炷一枚,名为一壮。

【诠解】

本条是论述阳气虚弱,阴寒上冲之奔豚病的证治。因太阳病,发汗不解,又用烧针再发其汗,以致腠理大开,卫阳不固,风寒外入,针处被寒,寒凝血脉,瘀结针孔,故见核起而赤的红硬结块。由于一汗再汗,心阳必虚,内外阴寒相援,故可上凌心阳,而发为气从少腹上冲至心,重则发作欲死。

治以艾炷,外灸其核,温散阴寒,内服桂枝加桂汤,外散寒邪,内泄阴气。方中重用桂枝,助心阳以散阴寒,平冲降逆。本证内外两法同治,共奏温阳散寒、降逆平冲、调和营卫的作用。

【选注】

《医宗金鉴》:“烧针,即温针也,烧针取汗亦汗法也。针处宜当避寒,若不知谨,外被寒袭,火郁脉中,血不流行,所以有结核肿赤之患也。夫温针取汗,其法亦为迅烈矣,既针而营不奉行作解,必其人素寒阴盛也。故虽有温针之火,但发核赤,又被寒侵,故不但不解,反召阴邪,而加针之时,心既虚惊,所以肾水阴邪,得上凌心阳而发奔豚也。奔豚者,肾水阴邪之气,从少腹上冲于心,若豚之奔也。先炙核上各一壮者,外祛其寒邪,继与桂枝加桂汤者,内伐其肾邪也。”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灸后以桂枝加桂汤主之,意取升阳散邪,固卫补中,所以为汗后感寒,阳衰阴乘之奔豚立法也。与前条心动气弛,气结热聚之奔豚,源流大别也。”

【病案举例】

治一崔姓妇女,50岁,患病颇奇,自觉有一股气从内踝沿阴股上窜,行至小腹则胀,抵心胸则气短心悸,头出冷汗;少顷气下行则诸证随减,每日发作两三次,甚为恐怖。其人面色青黄不泽,舌质淡嫩,苔白而润,脉弦数,按之无力。此证中医名“奔豚”,然如此证者实属罕见。且奔豚发作,皆因心阳虚于上坐镇无权,下焦肾之阴邪得以上冲。今阴来搏阳而与之争,故脉虽弦数而按之无力;况弦脉属阴,阴气上逆是以脉弦。当奔豚所过之处,则发胀、憋气、心悸等,亦勿怪其然。舌质淡嫩,则是心阳之虚,治宜助心阳,伐肾降冲,用桂枝加桂汤原方,另服黑锡丹6克,共服五剂,其病不发。

(刘渡舟治验)

5.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五枚 桂枝四两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本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诠解】

本条是论述心阳不足,水饮内动,欲作奔豚气的证治,由于下焦素有水饮停留,复感风寒,发汗过多,内伤心阳,心阳不能下温肾水,水气欲往上冲,水与气搏,所以脐下筑筑而动悸,此乃欲作奔豚之兆。

治以苓桂甘枣汤,温阳利水,培土渗湿。本方以茯苓、桂枝为主药,温阳化水,交通心肾,泄降冲逆;甘草、大枣和中益气,培土制水。诸药相配,共奏温阳下气,培土伐水之功。

本方与桂枝加桂汤证同属阳虚阴乘所致的奔豚病,两者区别在于有无水饮。桂枝加桂汤证是汗后阳虚,阴气乘虚而上冲,故重用桂枝温阳下气;苓桂枣甘汤证则是汗后阳虚,水饮内动而引起,故重用茯苓健脾利水。

【选注】

《金匮要略直解》:“汗下脐下悸者,阳气虚而肾邪上逆也。脐下为肾气发源之地,茯苓泄水以伐肾邪,桂枝行阳以散逆气,甘草、大枣甘温助脾土以制肾水。煎用甘澜水者,扬之无力,全无水性,取其不助肾邪也。”

结语

本篇论述了奔豚病的症状,病机与治疗。奔豚病因肝郁化热上冲,宜用奔豚汤类,疏肝清热,降逆平冲;因阳虚阴寒上逆,治以桂枝加桂汤,温阳降逆,散寒消阴;因阳虚水饮内动,则用苓桂甘枣汤,温阳利水,下气止悸。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