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太平花

自序

(快捷键←)[没有了]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民国二十年,我给上海《新闻报》写第二部长篇小说《太平花》。书的内容是以当年的内战为背景。搜罗材料,布置局面,自信是费了一点力气。可是书成七回,九一八事件发生了。那个时候,全国人心一反往日厌恶内战、不愿谈兵的态度,大家急起救亡,恨不得全国皆兵。觉得我在报上发表的小说,不断形容内战痛苦,充满了非战意味,简直违反舆情。自然,报社里的人有这个感觉,我也有这个感觉,于是把原来的意思完全推翻,从第八回起,改为抗日的写作,由内战变到御侮。这一个大转变,不是易事,我整整地想了一个礼拜,才能动笔,而已往搜罗的材料,都没有用了。这是第一阶段。

到了民国二十二年春,该书全部完毕,共三十六回。我觉得形容内战的那一阶段,仍无必要,前后删去了八回,补写两回,共缩为三十回,在上海出版,这是第二阶段。

去年百新书店主人,由上海内来,说是这部书,为了反日,是被伪方禁止的,将书交给我,请我审查一过,准备在内地印行。我无事之时,把自己的书重新看过一遍,每为之哈哈大笑起来。因为书里所写抗战的军事,幼稚得太可笑了。当民国二十二年的时候,不但我们书生没有对外战事经验,就是国内的军事专家,也不见得个个有现代化军事经验,我当时所写,自然百分之百是外行。于今看起来,把书原封不动出版,让那有抗战八年经验的国民看了,岂不笑掉人家大牙?因此我决计再修改一次。但因文债苦多,一时无从着手。样本搁在手边,几乎有一年不曾动手。

最近,百新方面,催促得很勤,我就破除了一个月工夫,把本书做个第三次整理。我觉得那成为笑话的对外战事,既不是事实,也太觉外行,干脆,都把它删掉了吧。这样,可以把意义着重在停止阋墙,一致对外,仍回到当年内战,削弱国本的场面。又因为事隔十几年,当年内战时代的民生疾苦,也浮光掠影,不大记得,只好不复写了,内容就让它成为主角故事的发展。主意既定,把回体改成章体,将三十回删去了十回,又重新写六章,共变成二十六章,就是现在和读者相见的书了。这是第三阶段。

最后,我得赘述几句。抗战已接近全盘胜利的阶段,国家也早有复员的计划。旧金山会议,更在谋全世界的永久和平。所以在将来战后,我们一方面要追叙全国将士和武装人民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而一方面我也不可太忘记了当年内战的祸害,不是长期的内战,国家元气不过分削弱,抗战时代,也许是另一个局面的。因此,我这样修改《太平花》,虽是未能十分完善,也许不是毫无意义可取的吧?书成,叙其实在的经过如此。

一九四五年五月十八日

张恨水记于南温泉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