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制底起源
十九 学制底意义
什么是学制?很简单的答案是“学校的系统制度”。我们若把此七字分析来讲,应注意:1.学校,2.系统,3.制度三事。换句话说:只有学校,而无系统组织及为国家法律所规定,不得据为“学制”。在事实上,中国各地都有私塾,其教学精神与方法亦大半可通行于各私塾之间,而且因为义务教育不曾普及,国家亦勉强认其存在(因为要受取缔,故为勉强容认),但我们不能称之为“学制”,就是因为它不合上述的两个条件。故真的学制第一要有学校,组织、行政、教学、训育各方面的要旨须共同通行于一国之内,而为国家法律所规定或承认;第二要有一贯的系统,即学生能按照一定年龄继续入其年力相符之学校以求学。
“学制”两字底意义,照上面解释已经很明白,但是有许多人常把它与教育制度混为一谈。实则教育制度底范围很广:有教育宗旨、教育行政、教育方法、教育经费、学校制度等等,学制不过其中之一部分,决不能混而为一。教育制度在教育研究上诚然也很重要,不过我们注重在教育常识,而学校制度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最密切—— 无论何人都当进学校,无论何种父母都当送子弟进学校,均不能不受学制之支配。教育行政多关系于办理教育事业者,教育经费大部分属于国家政策底范围内,与一般人底关系较少,故只述学制而不及教育制度。
二十 学制底由来
学制不是凭空产生,是以社会需要为根据的。初民固无所谓学校,更无所谓学制,后来社会组织日繁,分工日细,专施教育的学校成立,一般专负教导儿童责任的人因着社会的需求创出一些适应社会需要的教育方法,逐渐为一般人所采取、模仿,而成为一种通行的规律。此时国家为谋全国人民的便利,斟酌社会上已通行而最有效的教育方式而加以法律的规定,使全国照行;等到社会需要变迁,学制也跟着修改。这是学制构成的普通情形。
但学制的构成也有与此相反的:例如中国自清朝变法以后的学制,都是先在纸上凭空造成一种系统的图案形式,然后再照着去办学校。这种办法虽然很简单,但总难适用:因为初定学制系统图案时,既不注意于调查社会的情形以社会的需要为根据,制图的标准便只有两种:一是凭少数人的主观见解,二是抄录外国已成的东西。此种“急就章”,虽然在后进的国家难免不采用,但因为太急的原故,常常发生很大弊端而使国家社会都受很大的恶影响。所以学制的构成要以第一种为正轨。
二十一 学制底效能
学制既由社会的需要逼促而成,学制底效能当然是适应社会需要。然而对于国家还有两种重要的职能:第一是谋国民精神之统一,第二是谋国民能力的增加。我们说过教育是改进人生的活动,无论何人都当受教育,但各人应当受什么教育,教育者用什么方式去施教育则不可以各人底个性与此时此地的需要以为衡。学制是国家用法律规定的一种教育方式,在此规定之内,自然有许多细节可以按照国内各地的情形与各个人个性底差异而任国民自由伸缩,但学校系统底要素如学年之规定,学校种类之区分,却是根据国性国情而定。法律之施行既有强制性,则学制规定四年义务教育,人民受义务教育之时间最少当为四年,如为六年亦当为六年;而某种学校实施某种教育,国民之入某种学校者,最少亦当实受某种教育而有某种能力。倘国民是遵守—— 而且应当遵守—— 法律的,共同遵行学制上所规定的种种,国民底精神无形之间已有统一的结合,而国民底能力也可因法律的督促与互助的精神而增高了。
学制对于教育的进行还有许多便利:一国有了一定的学制,教育者即可照其规定按部就班进行,可以省去许多在学年与学校种类上的踌躇时间;而各级学校都有定型,并可在同一的范围内共同研究各种设施以为改进的张本。而且,学制有定型,办理教育事业者照着办学校,学生按其需要照着进学校,社会秩序也无形受其影响而更井然有条。
学制对于国家社会及个人自然有许多好处,但因为它是一种定型之故,便又容易流于机械而阻教育底进步。这种弊端尤容易在第二种情形之下构成的学制中发见。俗话说“有利必有弊”,世界上一切事业大概都不能逃此论断,只看运用制度的人怎样趋利避弊罢了!
2.学制底要素
二十二 学制成立与推行的条件
学制底由来虽然有上列两种方式,但从广义讲,都可以谓之为应时势的要求。故某种学制能成立而推行,必有时势的要求为其背景。中国三十年所行的学制虽然不大合社会的需要,然而甲午战后,中国决不能再如往日之闭关自守而不能不跟着世界潮流走,也是时势所逼而然。
故应时势之要求为学制成立与推行之第一条件。不过时势的要求是偶然,要能长久推行,学制本身还要具备几种条件:第一要适合国性,第二要适合人性。无论何种国家,如果能存立于大地之上必有固有之特质:此特质非少数人所创造,亦非短时期能构成,乃由国中无数先民适应环境的种种活动所积聚遗留而来。无论何种活动都可在社会中留一痕迹,但要此痕迹能长期积留而成为一国通性,则此性质之本身必有其可以保存的地方。此种性质因为时势的变迁也许不合时宜,而应当参补;但其固有的良好特性仍应保存。例如中庸的德性已成为中国民性中之一种特质,在现在外患交迫的时代,一以中庸为本,自然难免流于退让而为他人所鱼肉,也自然应采取西方的进取精神以调剂之。但是要把此种德性一律抛弃之,姑无论在事实上不易办到,即使办到而完全易以他种精神,则已与他人同化,根本已丧失其国家底个性,倘使国家而当保存者,此种同化与亡国何异?而且一种制度要能真正推行,也非植基于人民心理之上不可:因为不如此,即使运用势力而强迫行之,反动一来,便破坏无余。即以学制讲,中国在三十年间,学制系统经大变者四次,谁也知道大部分的原因是舶来的东西不与我国情民性相符。此学制推行要以适合国性为第一条件。其次,即使学制合乎国性,倘不合人性,仍不能推行:因为人类底生活是变动的不是机械的,在变动的历程中最少可以分为幼稚、儿童、青年、成人四期,此四期生活之递点虽无明确之界限,但以幼稚初期的生活与成人初期者相较,则截然两事;而且,各期生活之要求一切人类都相似。现在分级学制之能通行世界,即它能适合人类生活之自然要求,中国私塾制之不能完全推行及于他国也就是缺少此种特质。所以学制推行的第二条件要能适合人性。
二十三 学制底种类
现在通行的学制有两种:一种是单轨制,即中小学衔接,如我国及美国的学制;一种为双轨制,即中学小学分驰(小学有两种性质,一种专为升中学者而设,一种为毕业小学后略受补习教育即谋职业者而设),如德法底学制。从原则讲单轨制行于无阶级之国家;双轨制行于有阶级的国家,但法固共和国,学制仍为双轨,日本为君主国,学制仍为单轨。此种分别由于各国历史上的传衍,并不能据以断国家底特性。而实际上双轨制却有其优点:因为一国人民在事实上不定都能进中学(但普及中学教育的议论,英美教育者却已提倡多年),果能使不进中学者赶早入特殊学校而得相当的职业训练以增进其生活能力,亦未始非个人之幸,国家之福。中国学制为单轨制,诚合于民主国之平等精神,但环顾中学毕业生之多数流为无业游民,与小学生之不能升学,却又不期然而向往双轨制!
3.中国底学制
二十四 学制概述
中国立国最古,一切文物也发达得很早,即以学制说,唐虞时代即有上庠下庠两种学校,上庠为太学,下庠即小学。此两种学校,夏与商承之,夏称东序西序,商称右学左学。不过此等学校均设于王宫左右,不曾普及乡郊,到周代学校制度大备,在王宫及诸侯首邑之学校有上庠、东序、瞽宗、成均、辟雍五种,在各地方者,闾有塾、党有庠或序,侯国之乡有庠。周时每值春初,村中人民,无论男女老幼自早即往学校听讲,至晚方归,并注重普及教育。
战国时,王室中衰,号令不行于诸侯,虽然讲学之风极盛,文化亦很发达,然学制却破坏无余。秦始皇焚书坑儒更不注重教育,而且时间也很短,当然对于学制无所建白。汉高祖平秦之后,因廷臣拔剑争功特优礼儒生,以挽末俗,教育渐被重视;至武帝纳董仲舒之策,建大学于京师,又立五经博士研究经术;并令各郡建学校讲五经,各地私学并承奖励,故汉时教育已有系统而非战国时之紊乱可比。唐代底学校制度更为完备,京师有国子学、大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六学隶属国子监,兼收官吏庶人之子弟,并专为贵族设备弘文馆与崇文馆,专收宰相及一品功臣之子弟。此外并有广文馆,专备考试进士者读书其间。地方之府州县都设学校,同时并用考试法取士。宋时学校制度与唐相似,亦有国子监、太学、律学、医学、画学、书学等,但特别注重于考试。此时私家讲学之风极盛,现代之书院制亦植基于那时。元代学校制度分为地方与京师二种;京师有蒙古国子监、汉人国子监、回回国子监,地方则各州有书院,路有路学,县有县学,各路有蒙古字学、医学、阴阳学等,但同时并用科举取士。明代诸帝王多好文学,教育更为兴盛。京师有国子监,又有宗学以教贵族子弟,地方则郡有府学、州有州学、县有县学、乡有乡学;此外并有教文武子弟之都司儒学,都输运司儒学,京卫武学等。而考试制度亦更详备。清初学校制度多承明意,京师有国子监宗学、觉罗学、咸安宫学、景山官学、八旗官学,地方则各省会城有书院,府州县有府学、州学、县学,乡党有义学、家塾。考试制度则与明代相似。
以上概述中国历代学制变迁的情形,自然极其简略,但即在这简略的事实中,亦可以知道(1)中国对于教育素为重视,(2)各时代虽然因政体关系而有贵族设立之专校,但对于平民底教育均同时顾到,(3)考试取士完全无阶级之分,一切人民均平等待遇,(4)学校普及乡村,自考试制盛行后,政府对于教育只处督率的地位,地方教育大半由人民自理。这种精神虽不能谓为尽善尽美,但确为中国教育底精神,我们应得注意。
二十五 新学制底由来及其变迁
这里所说的新学制不是一九二二年十一月一日所颁布之新学制,是光绪二十八年以后中国改行西洋学校制度之泛称。何以称西洋学校制度为新学制?最重要的原因是这种制度无论在组织上、方法上都与中国旧日所有者判若两物。此种新学制何为而来?最简单的答案是由于世界潮流所迫。世界各文明国之采用现在通行之学校制度,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中国何以在近二十余年来始行采用?是三十年以前,中国尚维持半闭关自守的局势,虽然与欧美各国也有通商的往来,但对于他国底文化与国力完全不了解,而仍怀华夏蛮夷的见解,不大受外国文化底影响,自鸦片战后,中国国民始渐知外国坚甲利兵之可畏,而有炫于其势之感,至甲午之役,以中国之大,竟为区区岛国之日本一败涂地。数十年前,日本底国势并不怎样强盛,居然能于那时战胜中国,变法曾收最大的效果,国人此时始悟要图强非仿效日本急行变法不可,甲午战后,朝野上下无不以举行西政,力图自强为言。而西政之最要者首推教育,故废科学、兴学校,在当时成为唯一的怒潮。不过因为历史上的种种关系,举国人民虽然亟望自强,但以平日素无预备,竟不知从何处下手,适有近邻的日本,在新政上足以供我参考,于是一切均取法日本。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上谕张百熙为管学大臣,并令其筹拟学堂章程,二十八年七月他将所拟定的章程呈上,虽然说“上溯古制,参考列邦”,但实际上几完全抄自日本,不过此种学制未曾实行而已。
以上为中国新学制之由来。
中国自学制系统成立至今虽然不到三十年,但其中却经过四次重大的变更:第一次为光绪二十八年张百熙奏定的学堂章程,第二次为光绪二十九年张之洞、张百熙、荣庆等奏定的学堂章程,第三次为一九一二年七月教育部召集全国临时教育会议改定的学制,第四次为一九二二年全国教育联合会第八届议决的新学制系统草案。各次变更的情形大约如下:
光绪二十八年张百熙拟订的章程:定蒙学堂四年,寻常小学,高等小学各三年,中学四年,高等学堂三年,大学预科等于高等学堂亦为三年,大学本科三年,大学上面并设大学院。与中学相等者有农工商实业学堂,与高等学堂及大学预科相等者有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及速成科(仕学馆与师范馆),师范则附设于中学之内。除大学院外,全系统之修学期限为二十年(自六岁至二十六岁)。光绪二十九年张之洞修改的学制较为复杂而完备:计初等小学五年,高等小学四年,中学五年,高等学堂三年,大学预科与高等学堂相等,大学分科三年至四年。与高小相当者有三年之实业补习普通学堂,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半年至四年之艺徒学堂;与中学相等者有初级师范,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与高等学堂相当者有三年之优级师范,进士馆,四年之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五年之译学馆,一年至三年之实业教员讲习所;大学之上并有通儒院五年。除通儒院外,共计二十一学年。一九一二年改革之学制,为初小四年,高小三年,中学四年,大学预科三年,本科三年至四年,共计十八学年,大学本科之上有研究院无一定年限;与高小相当者有三年之乙种实业学校,二年之补习科;与中学相等者有二年之补习科,四年之甲种实业学校,五年之师范学校,介于大学预科本科之间者有四年之高等师范,四年或五年之专门学校。一九二二年之学制系统下节当详录,此不再述。四期学制系统中我们最当注意者为女子教育之发展:第一期中女子教育并无正式的地位,第二期之中间(光绪三十三年)颁布女子小学与师范学堂系统章程,女子教育始正式见于学制之中,但只以师范教育为止。第三期加添女子中学及女子高等师范,第四期则男女一律平等。
二十六 现行的学制
现行的学制与我们底关系较切,兹录一九二二年十一月一日公布之全文如下:
标准
(一)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
(二)发挥平民教育精神;
(三)谋个性之发展;
(四)注意国民经济力;
(五)注意生活教育;
(六)使教育易于普及;
(七)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
下图左行之年龄表示各级学生入学之标准,但实施时,仍以其智力与成绩或其他关系分别定之。
说明
1.初等教育
(1)小学校修业年限六年。
(2)小学校得分初高两级,前四年为初级,得单设之。
(3)义务教育年限暂以四年为准,但各地方至适当时期得延长之。义务教育入学年龄各省区得依地方情形自定之。
(4)小学课程得于较高年级斟酌地方情形,增置职业准备之教育。
(5)初级小学修了后,得予以相当年期之补习教育。
(6)幼稚园收受六岁以下之儿童。
(7)对于年长失学者宜设补习学校。
2.中等教育
(8)中学校修业年限六年分为初高两级,初级三年,高级三年,但依设科性质得定为初级四年,高级二年,或初级二年,高级四年。
(9)初级中学得单设之。
(10)高级中学应与初级中学并设,但有特别情形时,得单设之。
(11)初级中学施行普通教育,但得视地方需要兼设各种职业科。
(12)高级中学分普通农工商师范家事等科,但得酌量地方情形,单设一科或兼设数科。
(13)中等教育得用选科制。
(14)各地方得设中等程度之补习学校或补习科,其补习之种类及年限,视地方情形定之。
(15)职业学校之期限及程度,得酌量各地方实际需要情形定之。
(16)为推广职业教育计得于相当学校内,酌设职业教员养成科。
(17)师范学校修业年限六年。
(18)师范学校得单设后三年,收受初级中学毕业生。
(19)师范学校后三年,得酌行分组选修制。
(20)为补充初级小学教员之不足,得酌设相当年期之师范学校,或师范讲习科。
3.高等教育
(21)大学校设数科或一科均可,其单设一科者称某科大学校:如医科大学校、法科大学校之类。
(22)大学校修业年限四年至六年,各科得按其性质之繁简,于此限度内斟酌定之。
医科大学校及法科大学校修业年限至少五年,师范大学校修业年限四年。
(23)大学校用选科制。
(24)因学科及地方特别情形得设专门学校,高级中学毕业生入之;修业年限三年以上,年限与大学校同者,待遇亦同。
(25)大学及专门学校得附设专修科,修业年限不等,凡志愿修习某种学术或职业而有相当程度者入之。
(26)为补充初级中学教员之不足,得设二年期之师范专修科,附设于大学校教育科或师范大学校,亦得设于师范学校或高级中学校,收受师范学校及高级中学毕业生。
(27)大学院为大学毕业及具有同等程度者研究之所,年限无定。
4.附则
(28)注重天才教育,得变通年期及教程,使优异之智能尽量发展。
(29)对于精神上或身体上有缺陷者,应施以相当之特种教育。
此系统曾于一九二五年一月十七日修改中学采四二制,但其他各部分仍未有变动而且在实际上各省亦已大半采用三三制。
二十七 现行学制的批评
从中国近三十年来已有之四次学制系统看来,现行的学制不能不算为最有进步:其特点在第一能伸缩,第二能衔接。中国地大物博,各地生活情形不同,需要也因之而异;现行学制能顾虑及此而釆纵横活动的精神,使各地得因当地需要而有所伸缩,又可彼此衔接,较旧制之固定者自然优良许多,而最重要者在中等教育段,即逐渐分科,使学生于毕业后具有相当的职业技能,实足矫从前中学教育之弊。此为现行学制中之特优点。但就学制本身讲,高等教育段各大学校既得分科设立,同时又容专门学校存在,在理论上固然二者出于重复,在实际上则因专门与大学相去甚微而可无专门学校。至于中等教育段一面既使师范教育独立,并且得单设后三年之师范学校,而高中又有师范科,更不知用意之所在。此外现行学制完全模仿美国,将中国数千年自由设学的精神打破,是否适合国情,更不可不从实际经验以求解决。
4.撮要
1.学制是学校的系统制度:第一学校组织、行政、教学、训育诸事,一国之内要有公共目标,第二要有一贯的系统。
2.学制底由来有两种方式:一、学校教育根据社会需要逐渐演成为系统的制度,二、先定系统的制度再使学校照着办理。
3.学制底效用第一在谋国民精神之统一,第二谋国民能力的增加,第三节省教者与学者时间与精力。
4.学制要合国性人性及时势要求始能推行;各国现行学制有单轨制及双轨制之别。
5.中国学制在三代时即已有之,以后均有发展。特殊的精神是人民在教育上待遇平等,设学自由。
6.中国新学制是由于外侮逼成,三十年来,经过四次变更,但系逐渐改进者。
7.现行学制之优点为能伸缩、能衔接,但中等之师范、高等之专门未免重复,而且几完全模仿美国,未定适合国情。
5.名词释义
上庠、东序、瞽宗、成均、辟雍均属大学。周时五大学,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东为东序,西为瞽宗,中为辟雍。
闾党、州周时二十五家为闾,五百家为党,二千五百家为州。
宗学、觉罗学、咸安公学、景山官学、八旗官学,皆清时特立以教宗室子弟八旗子弟者,教师满汉人兼用,意在保守满洲旧俗。
6.问题
1.教育与学制之关系如何?国家教育何以要有学制?
2.学制是怎样构成的?述中国三代时学制构成之原因。
3.述考试取士之优点与劣点。
4.书院制与现行学制底精神有无相同之处?二者之优劣如何?
5.中国新学制何以都由模仿他国得来?何以三十年间有四次大变更?
6.述对于现行学制的意见。
7.参考书
1.郭秉文:《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商务)
2.《教育杂志》,《学制课程研究号》学制部分(十四卷号外)
3.《新教育学制研究号》(四卷二期)
4.朱叔源、赵南:《国民性与教育》(商务)
5.盛朗西:《先周教育制度》(《民铎》六卷一号)
6.盛朗西:《宋明书院讲学制》(《民铎》六卷一号)
7.胡适:《书院制的历史与精神》(《教育与人生》周刊第九期,《申报》)
8.郭秉文:《五十年来中国之高等教育》
9.廖世承:《五十年来中国之中等教育》
10.袁希涛:《五十年来中国之初等教育》
上三文均见上海《申报》发行的《最近之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