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赤斧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题解】

赤斧,传说中的古仙人,姓名不详,赤斧当因人见其手中有一赤斧而得名。《列仙传》本文是有关他最早的记载。本文说他是巴地的戎人,在碧鸡祠担任主簿,主管文书簿籍及印鉴。他会把水银炼制成丹砂,并与硝石一起服用,这样三十年后他就返老还童,毛发都变成红色。之后数十年,他又登上华山,寻找据说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一种矿物质—禹余粮充饥,而且还拿到苍梧、湘江之间卖。据说世世代代有人见到他。《答难养生论》:“赤斧以炼丹赪发。”所言亦为此事。《蜀都赋》称“丹沙赩炽出其阪,蜜房郁毓被其阜。山图采而得道,赤斧服而不朽。”说的就是《列仙传》两位服用丹砂成仙的人物—山图和赤斧。

在《抱朴子内篇·仙药》中,作者葛洪将仙药按坚硬程度排序。其中最上品为丹砂,其次黄金,其次白银,其次诸芝,其次五玉,其次云母,其次明珠,其次雄黄,其次太乙禹余粮,其次石中黄子,其次石桂,其次石英,其次石脑,其次石硫磺,其次石饴,其次曾青,其次松柏脂、茯苓、地黄、麦门冬,等等。其中最坚硬的仙药能够让人的寿命最持久,因为“夫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抱朴子内篇·金丹》)。赤斧因为长期服用丹砂,不但长生不死,而且毛发尽赤,这点也与丹砂外形有相似之处。

赤斧者,巴戎人也[1],为碧鸡祠主簿[2]。能作水炼丹砂[3],与硝石服之[4],三十年反如童子,毛发生皆赤。后数十年,上华山,取禹余粮饵[5],卖之于苍梧、湘江间[6]。累世传见之,手掌中有赤斧焉。

赤斧颐真[7],发秀戎巴[8]。

寓迹神祠,炼丹砂。

发虽朱蕤[9],颜晔丹葩。

采药灵山,观化南遐[10]。

【注释】

[1]巴:古地名,即巴郡。春秋为巴国地,前316年秦灭巴,置巴郡,汉沿置。治所江州,在今重庆北嘉陵江北岸。戎:本为周代对边缘部族的通称,多与“西”连用称为“西戎”,指西方土著部族。相传巴地土著部族有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郑氏五姓,其中巴氏最大,首领廪君建立巴国,秦统一后仍以巴氏为郡长,汉沿之。

[2]碧鸡祠:祠庙名,今地不详。主簿:汉代主管文书簿籍及印鉴的官员,中央机关及地方郡县均置此官,此处指碧鸡祠中承担类似主簿工作的人员。

[3]水(gong):也作白,即汞,水银,道教炼丹常用的原料,有剧毒。丹砂:正统道藏本作“丹”,据《太平御览》引补。《文选》注为“丹沙”,砂、沙同义。

[4]硝石:矿石名,也作水硝,即天然硝酸钾或硝酸钠,道教服食常用的药物。

[5]禹余粮:矿石名,附于铁矿石上的一种岩石,可入药。据《太平御览》引《博物志》:“大禹治水时,弃余粮于江中而为药也。”

[6]卖:李剑雄《列仙传全译》疑为“觌”之误,即现身。苍梧:古地名,秦为桂林郡,汉初属南越国,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灭南越置苍梧郡,治所广信,在今广西梧州。湘江:即今湘江,是湖南省最大的河流。

[7]颐真:修养真性。

[8]发秀:开花,散发秀美,此处指赤斧兴起之所。

[9]蕤(ruí):花,花蕊。

[10]遐:边远地方。

【译文】

赤斧,是巴郡的戎人,担任碧鸡祠的主簿。能够把水银炼丹砂,并和硝石一起服用,三十年后返老还童,毛发都变成红色。数十年后,他又登上华山,寻找禹余粮来服食,并且贩卖于苍梧、湘江之间。世世代代都有人见到他,手掌中有一把红色的小斧头。

仙人赤斧养真气,散发秀美于戎巴。

行迹寄托于神庙,烧制水银炼丹砂。

头发耀眼似朱草,面容光明如红葩。

采食仙药灵山上,观于变化在南遐。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