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抒情散文 > 夏日捉知了

夏日捉知了

作者: 未知 时间: 2024-04-27 阅读: 59 次

徐成文

年过五旬,依然喜欢台湾校园歌曲《童年》里那句“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每当情不自禁哼唱起这首老歌,我就会打开记忆的闸门,回忆起自己童年夏日捉知了的情形。

上世纪70年代的农村,物质生活贫乏,想“打牙祭”,那可不容易,虽说猪肉只卖1块钱左右,可生活条件有限的老百姓还是舍不得。 于是,到了夏天,我就和小伙伴们去捉知了解馋。知了用盐水腌后,再用油一炸,比猪肉还香。

我们捉知了的方法有很多,首选的就是用蜘蛛网粘,再就是用手捂,还有一种就是晚上点火引。

最常用的方法是用蜘蛛网粘。找来一根长竹竿,在上端捆绑一个圆形的圈,再到蜘蛛网密集的地方,网来一层厚厚的蜘蛛网。“武器”弄好后,我和几个小伙伴就出发,到处去寻找知了。寻找知了很简单,就是听它们在哪里叫就可以了。那是个炎热的午后,我们听到屋后的一颗桐子树上有知了叫,便藏着蜘蛛网悄悄溜到树下,眼尖的成奎发现有两只知了在一处。我们屏住呼吸,以很快的速度将蜘蛛网朝那两只知了扑去,惊恐万分的知了就一头撞在蜘蛛网上。我们立马将知了捉住,放入一个很大的玻璃瓶子里。

另外一种办法就是用手捂。这种方法一个人就能完成,所以我们往往是“孤军作战”。一次在坡上割牛草,我听到一颗松树上有知了叫。我像小偷一般溜到树下,斜眼瞧瞧知了的位置,准备找时机对知了“下手”。知了很忘情地“唱歌”,却不知道它的“敌人”就在树下。我逮准时机,将双手一下按到松树皮上,那只刚才还唱个不停的知了就被我擒住了。

傍晚的时候还可以捉知了的幼虫。太阳落山后,幼虫从树下的地里钻出来,缓慢地爬到树上去脱壳,这个时候只要围着树转上一圈儿就能发现它。雨后的傍晚更多,逮这个没有技术含量。逮多了就在院子里扣上个箩筐或筛子,第二天早晨它们就都变成知了了。等到晚上天彻底黑下来的时候,在树下点着一堆篝火,大家分头去摇树,知了就鸣叫着冲向火光,孩子们的欢呼声与蝉鸣声交织在一起,很是热闹。从地上捡起的知了直接就扔到火堆里烧着吃了,比现在街摊儿上吃烧烤更惬意。

捉知了有时还顺带着要捡拾蝉蜕。蝉蜕可入药,有定惊修风之功。当时药店收购,价格还不菲。捡蝉蜕是因为大人管不住我们这些贪玩儿的童心,干脆给我们附加了一项“工作”。卖了蝉蜕换钱,多少可以满足一下我们对于3分钱一根冰棍的馋涎。今天想来,那可是我们的“第一桶金”。

时光飞逝,我不再捉知了,但儿时美好的记忆常常萦绕心间。

作者简介:

徐成文,男,中学高级教师,重庆市万州区作协会员。现供职于重庆市万州江南中学。已在《读者》《散文》《工人日报》《解放军报》《中国审计报》《中国信息报》等全国报刊发表各类文章3000余篇。

  • 上一篇: 雨后的乡村
  • 下一篇: 蛙鸣是村庄的标点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