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太初》戊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太初.戊甲》

肝之合筋也,莫可怒之。怒則傷之,傷則筋縱爪枯。以其內榮筋而外榮爪,其為清養血脈也。

心之合脈也,莫可燥之。燥則血流激搏,心氣(氣火)虛之,虛則其色敗。以其內營血而外榮色也,其內生之。

脾之合肉也,莫可憂之。憂則傷之,傷則肉消肌痿。以其內給養,而外主肌肉也,思則甚之。其外榮唇,其內營血。

肺之合膚也,莫可風動之。風動之則傷,傷則皮毛枯。以其外榮毛,其內榮陽也。悲則甚之,燥則虛之,哀則竭之。

腎之合骨也,莫可寒之。寒之則傷,傷則精竭骨痿,鬚髮枯。以其內榮精髓,其外榮發須也。

故‘五臟,陰也。太過則瘀曰實,實則邪盛。不及則弗聚曰虛,虛甚勞極’。故‘髒,不足者,補之以味。有餘者,散之以氣’。“五味之過用,亦為病也。是故多食鹹,則血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枯槁而毛髮落。多食辛,則筋骨拘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皺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枯。此五味之傷也”。

‘心欲苦,苦傷肺;肺欲辛,辛傷肝;肝欲酸,酸傷脾;脾欲甘,甘傷腎;腎欲鹹,鹹傷心’。此五臟之合所傷也。

五臟本色,不可見之。見之,則死。故青如艸茲者,肝之死也。黃如枳實,脾之死也。黑如炲煤者,腎之死也。赤如衃血者,心之死也。白如枯骨者,肺之死也。

五臟合色,亦當辨之,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雞冠者生,黃如蟹腹者生,白如豚膏者生,黑如鳥羽者生,此五色之見生者也。

經曰:生於心,如以縞裹朱。生於肺,如以縞裹紅。生於肝,如以縞紺。生於脾,如以縞裹栝樓實。生於腎,如以縞裹紫。此五臟所生之外榮也。

夫五氣所病,心不受穢,以噫出之。肺不受邪,故欬出之。肝不受風,以語出之。脾不受寒,以吞嗝出之。腎不受暑風,欠嚏出之。

胃為氣所逆,為噦為恐。大腸小腸,為泄為瀉。三焦虛窒,不瀉則溢而為水。膀胱不利,為癃為閉。虛而關闊,則為遺溺。膽氣不平,為怒火傷,脘痛面青,顫抖不已。是謂五病。

師曰:五精五氣(氣火),各有所並。精併心,則為敏。氣(氣火)並心,則為喜悅。氣並肺,則為悲。精並於肺,則為涕。氣並肝,則為憂。精並肝,則神覭。氣並脾,則為愁。精並脾,則為畏。氣並腎,則為恐。精並腎,則為驚。反之,火之並金為喜,金之並木為悲,木之並土為憂,土之並土為畏,土之並水為恐。此虛而相並者也。

髒有所惡。心之惡熱,熱則脈潰濁。肺惡寒,寒則氣留滯。肝惡風,風則筋燥急。脾之惡濕,濕則肉痿腫。腎惡燥,燥則精液枯。

又有所畏者,心之畏濕,濕則病(病頭火水)自結;肺之畏燥,燥則氣自喘;肝畏熱,熱則氣自爍;脾畏寒,寒則中厭滿;腎畏風,風動精自淫也。

故觀之外;大寒,氣結為霜雪。大熱,水化為濕蒸。大風,溜濁為壅滯。大濕,釀腐為瘀結。大燥,自耗而物枯。雷來電往,金泣木焚。飆起洪至,土剝火極。水患物流,火災灰炭,人豈不然哉?

故經曰:“五形、五色、五味、五音、五氣者,用之可以養,病之可以治。治者:扶也,故形色味音氣皆可愈矣”。

師言:心之液從皮腠,泄而為汗;肺之液從鼻潤出,泄而為涕;肝之液注於目,泄而為淚;脾之液溢於口,泄而為涎;腎之液從於耳,泄而為膿。經亦有言:腎之液從於齒,泄而為唾。此為五液也。

師言:辛為陽,走於氣,氣(氣火)虧者忌之。鹹為陰,走於血,血泣者忌之。苦為陰,走於骨,骨痿者忌之。淡為陽,走於液,形削者忌之。甘為陰,走肉腠,肉痛者忌之。酸為陽,走於筋,筋縶者忌之。何謂哉?忌者,勿過之也,五味太過則傷其形也,勿可多食之,是謂五忌。

又五禁者,肝之病禁食辛,虛者可審之。心之病,禁食鹹,虛者可審之。肺之病,禁食苦,實者可瀉之。脾之病,禁食酸,虛泄者可斂之。腎之病,禁食甘,實者可泄者。

故是病,必有其所發也。陰之病發於骨,陽之病發於血。陰之病發於肉,陽之病發於腠。陰之病發於夏,陽之病發於冬。

五臟五邪,各有所亂。邪入陽則狂,邪入陰則痹。邪搏於陽,則為癲疾。邪搏於陰,則為音瘖。陽入陰則靜,陰入陽則怒。

《太初.戊乙》

春得秋、夏得冬、長夏得春、秋得夏、冬得長夏脈之病,名曰五反。師言:勞於心,則久視而傷血;勞於肺,則久臥而傷氣;勞於脾,則久坐而傷肉;勞於腎,則久立而傷骨;勞於肝,則久行而傷筋;此五勞之所傷也。

若(髟付),五行之(氣火)生而不息;五運應卞環而至。故臓之有象,象之有應,應之有時,時之有序。故春應肝,其脈浮弦,弦者,天中耎虛柔滑(端立)直而長是也。夏之見弦,弦之若波;秋其見弦,毛如風卷;長夏之弦,耎濡澈長;冬之見(玄弓),沉堅勁殭。

夏脈應心,其曰洪鉤。鉤者,天中洪大濡鉤,去弱來強是也。長夏之鉤,活濡微長;秋鉤之脈,虛滑而耎;冬鉤之脈,沉長實大;春之鉤也,大而柔長。

長夏應脾,其脈曰(上雨,下左而右彡),(上雨,下左而右彡)者,中見(上雨,下左而右彡)活柔順微長見潵是也;秋之耎者,耎毛而浮;冬其(上雨,下左而右彡)者,沉和而虛;春其(上雨,下左而右彡)者,弦而柔活;夏其(上雨,下左而右彡)也,大而虛散。

秋之應肺,其脈濡毛,毛者,天下輕浮而虛,如毛流水是也;冬之毛脈,石中有浮;春之毛脈,長大而波;夏之毛脈,洪大耎毛;長夏毛脈,(上雨,下左而右彡)弱散毛。

冬應在腎,其脈石數,石者沉圓,如彈石,一息五至也;春之石脈,人天石而耎;長夏之石脈,天下微大而虛;秋之石脈,天下鼓而和柔;長夏石脈,人中(上雨,下左而右彡)而濡虛是也。

天地之有常,萬物皆張,人亦有常,四時微揚。故太陽之脈,多營少氣;少陽之脈,多氣少血;(陽明之脈),氣血俱多;少陰之脈,少血多氣;厥陰之脈,多血少氣;太陰之脈,多氣少營。此處天地,應四時,法自然之規也。

經曰:太陽與少陰為表裏,少陽與厥陰為表裏,陽明與太陰為表裏,是為足之陰陽也。太陽與少陰為表裏,少陽與厥陰為表裏,陽明與太陰為表裏,是謂手之陰陽也。知手足陰陽諸脈之所苦,則法以治之。凡實,必先去瘀,刺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後瀉有餘、補不足也。

欲知背俞,先度其兩間,中折之,更以他艸,度去半已,即以兩隔相拄也,乃舉以度其背,令其一隅居上,齊脊大椎,兩隅在下,當其下隅者,肺之俞也;複下壹度,心之俞也;複下二度,肝之俞也;複下一度,脾之俞也;複下一度餘,腎俞也。是謂五臟之俞灸刺度也。

若(髟付),欲去其所苦,必先察其形、色,辨其心志。故形樂志苦,病生於脈,當治以灸刺;形樂志樂,病生於肉,治以針石;形苦志樂,病生於筋,治以熨引;形苦志苦,病生咽嗌,治之以百藥;形數驚恐,病生於氣,治之以醪液;經絡不通,病生不仁,治之以案蹺醴藥,是謂五行之志,形氣所秉也。刺取陽明,出惡血氣;刺取太陽,出血惡氣;刺取少陽,出氣惡血;刺取太陰,出氣惡血;刺取少陰,出氣惡血;刺取厥陰,出血惡氣也。

內經太初卷戊乙篇終三申道人謹錄於京都白雲觀時在己醜季春日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心,施行於天,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定人。

《太初.戊丙》

師言春之氣走經,夏之氣走絡,長夏之氣在肌肉,秋之氣在膚腠,冬之氣在骨髓。四時之邪走溪穀,此以象而言形也。

經曰:春者天氣始開,地氣始泄,凍解冰釋,水行經通,故曰:人(氣火)在脈,夏者經脈滿,(氣火)盈入,孫絡受血,膚腠充實;長夏者經絡皆盛,內溢肌裏;秋者天(氣火)始收,腠理閉塞,皮膚引急;冬者地氣合藏,血(氣火)在中,內著骨髓,體通於五臓。是故邪者常隨四時,合之氣血而入客為病也。至其變化則不可為度,然必從其經氣。以春辟刺除其邪,除其邪則亂氣不生,故言春刺當捫其穴,刺絡脈則血(氣火)外溢,令人少(氣火),刺筋骨則血氣內著,令人腹脹。夏刺經脈,血氣乃竭,令人解依莫可名狀;夏刺肌肉,血氣內卻,令人善恐;夏刺筋骨,血(氣火)內攻,令人善怒。秋刺經脈,血氣上逆,令人善忘;秋刺絡脈,血氣內阻,令人臥不欲動;秋刺筋骨,血氣內散,令人寒憟。冬刺經脈,血氣皆脫,令人目不明;冬刺絡脈,內氣外泄,留為大痹;冬刺肌肉,陽(氣火)竭絕,令人善忘。凡此四者,六經之賊爾,乃逆之所致,不可從之,反之生亂,氣血相淫而為病焉。

故刺不知四時經病之所生,以從為逆則正氣內亂,與精經相搏,當必審其九侯,約正氣不亂,精(氣火)不逆,轉而針之也。

故臓不可刺,刺中心一日死,其動為噫,中肝五日死,其動為語,中肺三日死,其動為咳,中腎六日死,其動為嚏欠,中脾十日死,其動為吞,此凡刺必禁也。

師言從自然之終始,觀天道之應,察萬物之消息,執變化之徑矣。故以常衛生是謂全德,以針石刺灸燔熨毒藥之治,保乎常紀法之。

下者也,知者莫可取之,若(髟付)聖人治之,於未有真人濟之,於未亂上士之道,順自然而勿遠苦,從何生令世之亂萌,而不知人之有患。待苦而醫者悔之晚矣。故天道無親,常善於人者,有可師也。觀自然之玄玅,悟自然之所能者,立醫之道,是謂知常。知常之始,是謂太初。太初者本原之化矣。

師曰:以食治之謂之神,以膳治之謂之聖,針石治之謂之工,藥毒治之謂之巧,案蹺治之謂之藝,祝由治之謂之術,故上士之治,治於未病;中士之治,治於未形;下士之治,治於病成;上工之治,治於表形;良工之治,治於肌腠,下工之治,治於臓腑,十治九死也。

《太初.戊丁》

病不足有餘有五,曰神氣精血形。其氣不等,其用不一,故勞則傷形,苦則傷氣,燥則傷陽,憂則傷陰,形病傷腑,氣病傷臓。故神有餘有不足,氣有餘有不足,精有餘有不足,血有餘有不足,形有餘有不足者,生於五臓也。何其言哉,夫心藏神,其主脈,肺藏氣,其主膚毛,腎藏志,其主精骨,肝藏血,其主筋經,脾藏榮,其主皮肉,(髟付)知之,腸生營,營生髓,髓生筋,腦生筋,筋生血,血生脾,脾生腸也。以此索之,則形中無芻矣。

陰陽相合,活而成形,常先身生者,是謂之精;上焦開發,榖化味布,熏其膚,充其形,澤其毛,若霧露之灌溉者,是謂之(氣火);腠理髮泄,汗出肌膚,榮乎竅檄,是謂之津;滲於孔竅,潤而布行者,是謂之液;液者養肌膚,活經絡脈,榮筋骨生腠理者是也。人有經有絡有溪穀各三佰六十伍竅穴,竅穴者,經(氣火)所(夕冖果)而出入者也,竅穴受邪,幹而為病,甚而傳乎肌理,甚而經,甚而絡,甚而筋,甚而血,甚而骨,甚而腑,甚而髒,五神通於內,連骨髓經絡腠膚而成化育生形之本,五臟內洞,沖生克成,而出經隧,以行血(氣火)血,(氣火)不和則百骸生異,而百病變化遂生。

故氣血者,人之原也。為邪幹則血不正其氣,自賁氣,賁則生百病。

經脈者,所以決生死之者也。調百病,變虛實之在外也,當固其孔竅,調其經隧也。是以聖人以針灸砭石,疎散溫通之道,發揚經脈之瘀滯,以治其苦者,乃法天道之常而用之也。故神有餘則笑,不足則憂;精有餘則矯,不足則疲;(氣火)有餘則動,不足則悲;血(氣火)清正則五臟安定,邪客於形,洫淅起於豪毛,故未入經而先絡,名曰神之微病。神有餘瀉其小絡之血,小絡即孫絡也,血勿之深斥,無中其大經,神血(氣火)乃平。神不足者視其虛絡,案而致之,刺以利之,無出其血,勿泄其氣,以通其經,神(氣火)乃平。

精者,邪其有餘則言泄,言滑者也。五臟之中,各有其精,精之致和則無滯無滑。故治之乃和,其氣和,其氣者給之以味,刺其俞脈。補不足者,用之以性,觀其虛而刺之,痛其經,精(氣火)乃平。(氣火)有餘則宣而散之,宣散則刺其溪穀之部,以出其餘,以和其部,以通其經。(氣火)之不足則視其虛之過,導而補之,引而合之,溫而通之,則(氣火)自平也。

其邪入膚腠,當刺其微。刺微者案其病處,勿釋其手,著針於病勿推,使其神(氣火)內朝於針,導之病所,得神氣則愈矣。其病也有餘,喘欬上(氣火),不足則仰息少氣,血(氣火)未為邪之所乘。五臟安定,膚及之微病,命曰自(氣火),微泄其治也。(氣火)有餘,瀉其經隧,無傷其經,無出其血,無泄其(氣火),(氣火)不足則補其經隧,無出其(氣火)。故曰我將深之,由深而淺,精氣自伏,邪氣散亂,無所據息,自泄於外,真(氣火)自實也。

經曰: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涽。邪未併,五臟安定,孫絡水溢,則經有留血。故血有餘則瀉其盛經,出其血;不足則視其虛,內針其脈中,久留而視脈大,則疾出其針,無令血泄。

若(髟付),血瘀其絡者,案而刺出其血,刺無令其惡血入經脈而成疾。

經曰:形有餘,脾實腹脹,前後不利;不足,脾虛四肢不用,病膚腠者,肌肉蠕然,命曰微風。治曰形有餘,瀉其陽經,不足補其陽絡,法當取其肉分,無中其經,無傷其絡,衛(氣火)得伏,邪氣乃散。

《太初.戊戊》

經曰:腎氣虛,則厥逆上沖。實則脹滿,骨筋間眇動。治實當瀉然穀出血,不足則補複留。病未形者,取湧泉,丹田,命門案之,正居邪乃去。

經曰:其病者,邪自外入,乘氣血之中。使其陰陽互薄,氣亂於衛,血逆於經,血氣(氣火)離居。一實一虛,血並於陰,氣並於陽,故為驚狂。血並於陽,氣並於陰,故為炅熱。血並於上,氣並於下,心煩惋然善怒。血並於下,氣並於上,亂而喜忘。

經曰:氣血者,喜溫惡寒,寒則泣而不流,當以溫,消而去之。是故氣之所並為血虛,血之所並為氣虛。故血言,則有之為實,無則為虛。

氣並則少血,血並則少氣。血氣(氣火)相失,故為虛焉。絡之與孫絡之脈,俱輸於經,血與氣並則為實焉。血之於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複返則生,不復返則死。

血之所以畏淫者,以其寽也。血之所以畏寒者,以其結也。血之所以畏燥者,以其膏怒也。“淫自髓,結自髒,膏自神勞”。故“髓感邪而血淫,髒積實則血泣,神勞甚而血膏”。何謂也?血圜而動。一生乎臟腑奇 ,一理諸器而清之故耳。

故曰:“欲治諸形而畏衡其氣,欲治諸器而畏平其血”。夫‘病於氣,良工不良’,治之久也。‘病於血,眞人晧首’,久不能持也。

故病血,治之脈。病在氣,治之絡。刺要在眞,刺道在心,思精為玅。治氣取穀,穀疎臟腑調而氣治。治血取溪,溪平精髓和而血榮。

有聞大聖嗇難者,惟諸血染耳。上藥無功,中藥不持,下藥不慎則殺人。用方不已,不已省有,故眾若與之。無眾若之藥,恐有其傷,傷之害甚於治。治之而無近功,病者不以持,聖人孰無難乎?

《太初.戊己》

經曰:夫陰與陽,皆有俞會。陽注於陰,陰輸於陽。陽滿之內,陰實之外。陰陽均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

夫邪之生也,或生於陰,或生於陽。其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其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

故風雨之傷人也,先害於膚毛,傳於孫脈。孫脈滿,入客於絡脈。絡脈滿,入客於經脈。血氣(氣火)與邪並,客於分腠之間。其脈堅大,故名曰實。實者,外堅充滿。不可案之,案之則痛。

又寒濕之中人也,皮膚不收,肌肉堅緊。榮血泣,衛氣(氣火)去,故曰虛。虛者,聶皺辟迭而氣不足。案之氣足,則以溫之,故能快然而不痛。

陰之生實而邪盛。喜怒不節,則陰氣上逆。上逆則下虛,下虛則陽氣走之,故曰實矣。陰之生虛而內淫。喜則氣下,悲則氣消,消則脈虛空。因寒飲食,寒氣熏滿,血泣氣去,故曰虛矣。

經曰:陽者行上,受氣於中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今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則寒氣獨留於外,故而寒栗。故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

“陽盛、生外熱”。上焦不通,則皮膚緻密。腠理閉寒,玄府不通。玄府不通,則衛氣(氣火)不得泄越,故外熱。

“陰盛、生內寒”。厥氣上逆,寒氣積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溫為寒制。寒氣獨留,則血凝泣,凝則脈不通。其脈盛大以瀒,故寒中。

經曰:‘陰與陽互並,血與氣互並,病形以成。刺當取之經隧,取血於營,取氣於衛。用形哉,因四時多少高下。夫針之道,必觀其形之長短,骨之廣峽,計其身形,以決分寸,而後刺之也’。

故‘瀉實者,氣盛乃內針。針與氣俱內,以開其門,如利其戶。針與氣俱出,精氣(氣火)不傷,邪氣乃下。外門不開,以出其疾。搖大其道,如利其路,則謂大瀉。必切而出之大邪,氣乃屈。

補虛者,持針勿置,必定其意。侯呼內針,氣出針入,針空四塞,精無從去。方實而疾出針,氣入針出,熱不得還。閉塞其門,邪氣布散,精氣(氣火)乃得存。動氣候時,近氣不失,遠氣乃來,是謂追之’。

故‘病在脈,調之血。病在血,調之脈。病在脈,調之絡。病在氣,調之衛。病在肉,調之分肉。病在筋,調之大肌。病在骨,調之腎。燔針。劫刺其下。及,與急者,病在骨。焠針藥熨,病不知所痛,痹也,兩蹺為上。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則繆刺之。痛在於左,而右脈病者,巨刺之。但必謹察九候而施治,針道備矣’。

《太初.戊庚》

師言:病之所臤,皆有所見。故陽氣虛,則見表寒。陰氣虛,陷則內熱。陽氣王則外熱,陰氣王則內寒。故脈實血實,脈虛血虛,是以‘候寒熱而取,適緩急而刺,察輕重而調’也。

“氣之盛衰,左右庼移。血之盈虧,上下逾回。神之盛衰,各有其欻。陰陽之道,互成互欺。上以調下,下以調上。左以調右,右以調左。有餘不足,補瀉榮輸。榮衛庼移,虛實所生。邪從內生,變而傷陰。和從心至,清而邪泯。外邪傷陽,刺以背肢。腹取四肢,頭問關樞。勞傷諸證,脊旁五分。臟腑取俞,四肢求極。背尋膝腰,股臂交與。頭以手足,女尋廉陰。心肺求手,頭求其足。腰腹之上,子自來尋。斜交取肢,陽從外生。交斜以取,陰從內生。取之所苦,肉腠亦功”。師言自然之應,盡在其中矣。

故聖人起天之度,以三百六十,列宿而治。置易而明,始乎坤艮幹兌,行無終極。故天有宿度,始乎無而終於一。地有經水,人有經脈。不知來路,焉洞去路。不明太初,安知終極。

是以內有三般之燊,外運兩儀之變,神變互作。萬物之道生,衛生之道隱。乘氣之迎隨,轉禍福於手止。案陰陽之左右,判吉凶於毫芒。病有不形,痛為氣賁。形而不名,身王弗呈。

凡形名無狀者,是為亡神。亡神者,言我其妄也,不信者也。待其來,則藥石不及矣。

《太初.戊辛》

《下經.脈解》曰:‘足陽明之脈,病,惡人輿火。聞木有則惕然而驚,鐘鼓不為動’。何謂也?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土也。故言聞木而驚者,土悪木也。陽明主肉,其脈血氣(氣火)具盛,而邪客之則熱。熱甚,則悪火也。陽明之厥,則喘而惋,惋則悪人。厥逆,連髒則死,連經則生。

‘其絡病甚,則棄衣而走,登高而歌。甚則不食數日,逾垣上屋。所至之處,皆非其常所能也’。其病,反能者何?曰:四肢者,諸陽之本也。陽盛,則四肢實。實,則能贖所不能也。其熱盛之於身,故棄衣欲走也。其陽盛,則使其妄言,罵詈不避親疎,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

‘足少陽之脈,病,惡禽獸諸毛物,金聲與渺寂。見禽獸毛物,則畏而筋酥。聞金鐵音,則頸酸耳爽’。少陽者,膽脈也。膽者,木也。故言聞金鐵而頸酸而爽者,木悪金也。

其經氣(氣火)虛,則渺寂而志恐怷怷,悪風畏寒。榮氣(氣火)實,則夜偃不寐,寐而不實,以其衛虛弗交也。其口中苦粘,舌厚青黃。心中怵怵,頭項強,恍惚不自已。其脈血少氣(氣火)多,客於邪則血闔內亂,氣機否塞。故毛竅壅而起,如處秋夜者。頭項死痛,易怒多愁悵也。

‘其絡病甚,苦口苦,心脅痛不能轉側。厭不見人,動作無主。眥赤幹痛,善驚不臥。神言鬼語,有如所見’。此其何也?其陽為邪所客,則苦口苦,心脅滿痛而不能轉側也。其邪與氣併,則風陽上幹天合。故氣滿不能轉側,動作無主而厭不見人也。風邪入幹於腦,故善驚而夜不成寐也。其經始於眥,繞頭角而下,故眥赤眼幹也。頭者,神之府也。故神言鬼語,而有如所見也。

《太初.戊壬》

《眞意.本病》曰:‘風無常。火無君。寒弗域。溫無藏。燥弗和。濕無主。暑弗通’。風無常者;客人之無常也。四時八風者,其外之風也;其害雖甚,亦不難己矣。

然可謂不治有四。一者欲勞諸形,筋脈之風也。二者內傷食飲,六腑之風也。三者七惑內動,五臟之風也。亖者怒火所動,肝風也。

火無君者;傷人之無紀也。所謂無紀者,無規觀也。壅滯其一也,勞倦內傷二也,欲妄內爍三也,氣極虧虛四也。酒漿為飲、脯修為食五也。

寒弗域者;傷人之無域也。食飲偏甚其一也,熱汗當風二也,血泣而瘀三也,膏臃脂厚四也,傷營沐寒五也,神滯氣塞六也。

溫無藏者;若客之無其處也。天時無道其一也,食飲妄常二也,燥火內動三也,濕邪生溫四也,憊受七惑五也,虛淩風邪六也。

燥弗和者;失其衡也。燥陰,風害陽而傷其陰;燥陽,其陰虛而陰不支其陽也。故天時不可畏,可畏者臟腑之性情耳。

濕無主者;陽和之治制疲乏也。五臟六腑,奇 六府,經絡溪穀諸俞穴,皆可為害也。濕甚則溫生,溫勞而毒侵。故濕形者,散而無虞,聚成瘤積矣。

暑弗通者;外悶則內鬱,內悶則外煩;悶經阻絡,悶腑幹經,悶髒發支,悶肓育膏膜,而爍乎津經溪穀也。故曰‘暑勿寒之,暑勿風之,寒則傷髒,風則傷腑也’。

故‘病於諸內者,調之以氣。病於諸外者,給之以味。病之於諸髒者,歸以質色之味。病之於諸腑者,和之以形氣之味。病之於諸下者,取之形下以味色不厚之屬。病之於諸上者,取之形上,以味薄,形虛氣厚之屬’是也。

是謂“用有常,形有方,方有意,和有其跡”。

是謂“病無常,患無矩;同形亦弗同類,同類亦弗同出,同出亦弗同方”。

是謂“病無可常,常無可法,法無常用,用無常一。故方以知意可矣,用則不足以治人也”。

故曰:聖人之道,其用不窮者;以其知其常其和,以其無執;以其知之至微,故常矣,和而活矣。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