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说论语

第十三部分 论仁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孔子学说中,仁是一个重要概念。千百年来,我们讲仁爱讲仁德讲仁政,但是究竟什么是仁?从来没有人说清楚过。所以,所谓的仁爱仁德仁政等等,都不过是忽悠。

什么是仁?仁不是爱也不是德,更不是舍己为人。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是一个变化中的概念。

最初,孔子所说的仁是一种处世之道,一种怎样受人欢迎的与人相处的办法。用现代一点的话说,就是一个人的情商。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学问不同、见识不同,所以每个人的仁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仁没有统一的答案。

所以,仁并不高尚,而是理智。仁的目的是让人适应社会,而仁者就是适应社会者。

所以,孔子回答学生们有关仁的问题,多半就是针对这个学生的弱点,告诉他要改正什么,然后就能与人和善相处,就能适应这个社会,这就是仁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孔子逐步为“仁”增加了更多的内涵,“仁”的地位逐步抬升,“仁”的作用逐步夸大。渐渐地,“仁”成为一种模糊的概念,进而神化以及神秘化,成为包治百病的良方。这个时候,“仁”俨然在“礼”之上了,成为一种虚无的需要修炼的东西。

当“仁”虚化掉之后,就逐渐接近于“道”。最终,孔子发现“道”比“仁”更牛,于是孔子开始讲道,并逐渐用“道”取代了“仁”。这标志着孔子在晚年已经成为了道家。

只不过由于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在讲“仁”,仅仅在去世前一段时间讲“道”,因此后世淡化了孔子的道家归宿,也刻意忽略了孔子以“道”替代“仁”的事实,而进一步发扬孔子的“仁”,因此,“仁”成为孔子的标签。

在这一篇,可以清晰地看到“仁”是怎样由人到神的。

13.1(15.10)★★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译文子贡问怎样才算是仁。孔子说:“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侍奉大夫中的那些贤者,与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

解析这是孔子周游列国回到卫国之后,子贡来提这个问题。孔子很高兴,说你要干什么事情,必须先学习好相关的知识。你要当官呢,先要好好学习诗书礼乐。为什么孔子这样说?因为子贡学习不努力,孔子认为他的知识不够。

之后又说去给卿大夫打工,看上去这句话有点跑题,实际上非常重要。从前,孔子的思想是学习知识要给国君打工,他很不喜欢弟子们去给卿大夫打工,认为这不是为国效力。可是现实残酷,国君都成了摆设,而且自己周游列国都找不到给国君打工的活,弟子们要生活要前途,不给卿大夫打工实在不行了。所以,这里孔子提出来可以给卿大夫打工,但是要是贤的卿大夫。

这应该是孔子第一次开口鼓励弟子们去给卿大夫打工,之后弟子们才纷纷去作家臣。子贡的原意倒不是想去做家臣,但是得到老师这样的回答,也算是给师兄弟们办了点实事。

什么是仁?这里,孔子的答案是:找份好工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名言,来自这里。

现实解说要朝哪个方向发展,就要先把这个圈子混熟,结识圈子的领袖,与圈子里的实力派结交。

13.2(15.24)★★★★★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解析乍一看,这段话没有问仁。实际上,终身可行的,就是仁。那么,什么是恕?按《说文》:恕,仁也。按《声类》:以心度物曰恕。按《贾子·道术》:以己量人谓之恕。

这样说来,仁,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位一体。

从恕的结构来说,恕者,如心也。也就是说,恕就是将心比心。

子贡学习不太努力,老师讲太多道理也记不住,所以干脆来个懒办法,朝老师要精华本。孔子给的答案果然很简练,就是一个字,随后还给解释。孔子行走江湖多年,什么都比较看得开,因此认为一个人生活中最好的心态应该是“恕”。为什么要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呢?因为子贡喜欢卖弄,总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别人。孔子就曾经讽刺他卖弄以及多嘴,所以这个时候再次指出来。

这应该是子贡离开学校之前向孔子请教,而孔子对他的忠告令他受益匪浅,因此一生对孔子都很崇敬。

什么是仁?孔子这里给的答案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实这句话是孔子思想的精髓,如果每个人都能以这样的思想指导自己的生活,这个社会就必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所以,不用讲那些不着边际的道理,只要人人记住这八个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现实解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日常生活中,这句话非常实用。譬如你不喜欢被人大声骚扰,你在公共场所就不要大声说话;你有急事坐地铁,可是电动扶梯左右都站了人,你没法向上走,于是你就明白应该站在右边,左边腾出来给赶时间的人走;你希望自己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你就应该给别人说话的自由;你看见狗屎在路边,你会骂狗的主人太缺德,那么你就不要让你的狗在路边拉屎。如果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思维,社会文明就已经很高了。

13.3(12.2)★★★★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用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朝廷上工作不要抱怨,在卿大夫的封地里打工也不要抱怨。”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解析冉雍问仁,孔子回答的都是怎样做官。因此,这是冉雍新官上任前向老师请教。孔子的回答,基本上是套话,因为冉雍的性格本身就比较谨慎。这三句话可以这样总结:少说话,做事小心,说话不要抱怨。

仁可以简单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不要让人讨厌;第二,让人喜欢;第三,让人尊重。孔子对冉雍的建议实际上是最低层级的,也就是不要让人讨厌,不要得罪人。对于初次进入官场的冉雍来说,这样的建议是恰当的。

这里,孔子也说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见这是一个比较通用的标准。

这里的仁,孔子的答案是:谨小慎微,别让人讨厌。

从因材施教来看,孔子的这段话并不好。冉有的性格谨慎,孔子鼓励他大胆去做。而冉雍的性格比冉有更谨慎,孔子还要他再小心谨慎一点。为什么这样?冉有虽然谨慎,但是做事有章法,接人待物没问题;冉雍就差很多,特别是接人待物不行。孔子特别担心冉雍做不好事情还得罪人,因此一再叮嘱。

问题是,冉雍本来就小心了,你还要他更小心,那只好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了。就像一个人本来就怕死得要命,你还告诉他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最后只好饿死了。冉雍在季孙家没有干多久就不干了,具体原因不详,不过很可能是太小心谨慎,季孙觉得这个人太懦弱太没主见了。

现实解说小心谨慎固然是应该的,可是个性不要抹杀。如果总是怕得罪人,那就成了懦弱和自卑了。

13.4(14.1)★★★★★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译文原宪问孔子什么是可耻。孔子说:“国家有道,做官拿俸禄;国家无道,还做官拿俸禄,这就是可耻。”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怨恨、贪欲都没有的人,可以算做到仁了吧?”孔子说:“这可以说是很难得的,但至于是不是做到了仁,那我就不知道了。”

解析孔子这话,明显是话中有话。原宪很少提问题,这时候应该是原宪做了孔子的管家之后问的问题。孔子的回答,指桑骂槐,骂的就是冉有,说这小子在季孙家助纣为虐,太无耻了。然后原宪说的克伐怨欲,是在表扬自己,孔子对原宪的人品满意,可是能力不满意,所以,孔子不肯顺着原宪的话去肯定他,而是给了一个“马马虎虎”的评语,算是告诉原宪自己对他的工作能力不是太满意。也可以理解为孔子认为原宪为人处世不够圆滑,因此得罪人比较多,谈不上仁。

孔子去世之后,子贡、冉有等人主持料理孔家,原宪与他们关系一般,因此被迫辞职去了卫国,之后牢记老师的话,拒绝在不道之邦卫国出仕,最终穷困潦倒而死。那时候,每个国家都是礼崩乐坏,按孔子的标准都是“邦无道”,所以,原宪离开了孔家,就只有死路一条了。从这个角度说,孔子这番话也算是害了原宪。

什么是仁?孔老师说了:品德高尚,不等于仁。

品德和情商是两回事,每当遇到一个情商不高的道德先生问仁的时候,孔老师的回答一般就是“那我就不知道了”。不是不知道,是知道装不知道。

现实解说情商高的人,才能在可耻与知耻之间任意转换。具体来说,历史上能在官场上如鱼得水的不倒翁常青树们,他们的情商能不高吗?

13.5(6.22)★★

仁者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子曰:“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文樊迟问孔子怎样才算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提倡老百姓应该遵从的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就可以说是智了。”樊迟又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先有耕耘,后有收获,这就是仁了。”

解析为什么要敬鬼神?因为人一定要敬畏某种东西,才能不突破道德底线。如果掌握权力者在世上没有敬畏的东西,就会为所欲为,无恶不作。所以,没有信仰的统治者是最危险的统治者。为什么要远之呢?因为鬼神变幻莫测,谁也不知道他们会怎样做,所以他们很难伺候,远离他们是避免麻烦的最好办法。综合起来,就是敬畏并且远离,这才是明智的做法。

回答完这个问题,孔子可能有点发懵,因为这有点文不对题,樊迟不过是给孔子当保镖的普通学生,人家不过想问问怎么当个普通人,你却回答人家怎么治理国家。樊迟也觉得没得到正确答案,因此继续问仁,这次,孔子针对樊迟的问题回答了。在孔子的学生中,樊迟入学较晚,资质比较差,学习的进步不大,可能有些灰心或者懈怠。因此孔子告诉他要有付出才有收获,不要想不劳而获。

樊迟是季孙家的家臣,冉有的车右,在与齐国作战中立下功劳。孔子回到鲁国之后,得意门生们纷纷离去,身边缺少贴身学生,冉有就把樊迟送到了孔子这里。一来,樊迟性格比较像子路,而且很勇猛,适合跟随孔子;二来,樊迟跟着孔子学习,今后回到季孙家也能有个好前途。樊迟本人也很愿意,就这么来到了孔子身边,孔子去哪里都带着他。不过,孔子后来不太喜欢他,因为樊迟比较木讷,不如子路那么聪明,问问题也不着调。

什么是仁?孔子在这里的说法就是:先耕耘后收获。

现实解说到了新环境,或者本身资历浅,这个时候要多干活少提条件,有好处的时候不要去争。这样的话,人人都会喜欢你,你的机会就会很多。

13.6(12.22)★★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不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译文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问什么是知,孔子说:“了解人。”樊迟还不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知,他说‘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呀!舜有天下,在众人中逃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解析上面问过一次仁了,结果樊迟没整明白,于是过几天又问这个问题。孔子挺烦他,所以回答问题都很简单,就两个字。樊迟接着问知,孔老师又是两个字打发,樊迟弄不明白,但是他很倔,弄不明白就接着问。孔子被他问得没办法,又蹦出十个字来。别小看这十个字,这十个字在当时也是文言文,比孔子通常的话都难懂,樊迟更弄不明白了,可是还不能再问了。没办法,去问最有学问的师兄子夏,于是子夏给了解释。解释之后的樊迟更糊涂了,舜和汤再牛,跟我有什么关系啊?

其实,子夏也是瞎扯淡。孔老师的说法,是用了好人,坏人也会变好;子夏的解说,是用了好人,坏人就会离开。

不过,最扯淡的还是孔老师。人家樊迟就是一个给你赶车的司机,你跟人家说治理天下的道理。这是孔老师的正常做法吗?当然不是。在这里,那个诲人不倦,谆谆教导的孔老师不见了,一个说话很不耐烦的老头形象跃然纸上了。

人老了,性格就有些怪。孔子老了,远没有从前那么有耐心。

什么是仁?这里孔子的回答是“爱人”。什么是“爱人”?樊迟没问。如果问,答案估计也是尧舜禹汤文武之道。

现实解说宇文士及在隋炀帝的时候是个专门拍马屁的奸臣,到了唐太宗手下,就成了仗义执言的人。问他为什么,他就说隋炀帝喜欢别人拍马屁,而唐太宗喜欢仗义执言的忠臣。

所以,有什么样的头,就有什么样的下属;有什么样的下属,就有什么样的头。

13.7(13.19)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译文樊迟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改变。”

解析樊迟又来问了,孔子的回答看上去堂堂正正,其实还是不耐烦,因为这三句话都是套话,完全不是针对樊迟的不足。这三句话的意思概括为一点:别那么多问题了,规规矩矩、恭恭敬敬、勤勤恳恳就行了。

孔子的态度和回答对樊迟的自信心是个很大的打击,樊迟也看出来老师不喜欢自己,因此对自己的智商和前途失去信心,这才有了樊迟想回家种地的想法和对话(见第十二部分)。

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孔老师冒出这句话来,相当于现在说“就算是捡垃圾”,可以说是很伤自尊。

孔子对樊迟,可以说确实是有失风范。当然,人老了,性格是会变的,即便是孔子这样伟大的教育家。

什么是仁?樊迟再也不想问了。

现实解说如果对学生讲都是空泛的大道理,那就等于是在害学生。

13.8(17.6)★★★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译文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解析这是子张应该得到的答案,因为子张喜欢的就是宽泛的大道理,给他的一定也是这样的道理。

仁是什么?孔老师说:恭宽信敏惠。道理很好,适用于整个宇宙。每个人问,都可以是这个答案。所以,等于没问。

现实解说道理越宽泛,就越没有标准,越没有可执行性,就越没有用。用来指导个人的行为,这个没有任何用。现实生活也是这样,给人好的建议一定是具体的、简单的、可执行的。

13.9(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做不到仁,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做不到仁,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解析这段话也可以这样说:一个人做不到仁,懂得礼又怎样呢?一个人做不到仁,懂得乐又怎样呢?

从这段话在《论语》中的位置来看,恰好接在“八佾舞于庭”和“三家者以雍彻”的后面,因此可以认为这段话是在指责三桓家族。孔子认为,虽然三桓在礼乐的形式上能够做得很好,但是他们违背了周礼的本质,那么就算他们能够“八佾舞于庭”和“三家者以雍彻”,又怎么样呢?

仁是什么?孔子在这里的意思,仁是周礼的本质,而各种礼制礼仪和乐不过是表象。

可是话说回来,人家三桓就算不仁,又怎么样呢?

现实解说这段话可以做一个现代汉语的翻译,也适合现代社会。“人如果不懂得处理人际关系,给领导送礼人家也不会收;人如果人际关系处不好,请同事唱歌人家也不去。”

13.10(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译文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来源于他的生活环境。能够察觉到自己的错误,就是知道仁了。”

解析这段话的解释历来也是没有定论,看似简单,说起来就发现不是那么简单。

要说清楚这段话,先要弄明白“党”是个什么东西?最原始的解释是“公开的秘密团体”或者“秘密的公开团体”,进一步解释是“基于利益关系而结成的同盟”。但是,在《论语》中,绝大多数的意思是“乡党”,也就是居民聚居区的意思。

那么,在这里应该是哪一种含义呢?此前的说法,多取第一种。但是,应该是第二种。

现场还原一下。

一个学生犯了错误,大家批评他,孔子则为他开解,说他的家乡都是这样做的,他这做法在他家乡不算错。现在他认识到错误了,就已经是知道仁了。

现实解说每个人都有一个生活环境,有的好一些,有的恶劣一些。譬如有的地方,小偷小摸很正常,但是到了北京,这就是犯罪了。譬如西亚国家和南欧国家,不守时是很正常的,到了东亚和北美,这就是无法容忍的。对于这些,只要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应该是可以原谅可以理解的。

13.11(13.27)★★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译文孔子说:“刚毅木讷,就接近于仁了。”

解析刚强坚毅,内向寡言,孔子认为,这样的人就接近于仁了。基本上,这就是他自己的性格。因此,孔子在这里自我肯定。人的性格是什么?刚毅木讷。

别的性格就不能接近仁吗?孔子没说,说了得罪人。

把孔子眼里的那些仁人的性格拿来看,好像并不都是这样的性格吧?

孔子晚年,开始多疑,对于自己不喜欢的性格尤其不能忍受。同时,还有点自我陶醉。

现实解说现在喜欢说性格决定命运,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刚毅的性格还行,但是不是特别好,现代社会需要柔软;木讷的性格更糟糕,现代社会注重沟通和自我表现。所以,刚毅木讷的性格在今天来看是远仁而不是近仁。

13.12(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讨人欢喜的样子,这种人就很少有仁德的。”

解析既然刚毅木讷是近仁,巧言令色当然就是远仁了。

自从独尊儒术之后,中国人的自我表达能力就越来越差,不知道跟孔老师这两句话有没有关系。

现实解说巧言令色可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性格了,能表达自己,能愉悦别人,不仅可以是能力的表现,还可以是职业。

13.13(4.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译文孔子说:“跟仁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仁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解析大致是有人要买房置地,想去城里整个高尚住宅,跟权贵们做邻居,来征询孔子的意见。孔子对此人的选择不满意,认为邻居太差,所以,说了这番话。

大致,问问题的是孔子比较喜欢的学生,因此希望他住在自己附近,而不是去城里跟富人们做邻居。不好直说,因此拐了个弯。

现实解说一个人发了财,于是换房子。看中一套别墅,朋友劝他别买,理由是“那片别墅区住的都是大富豪,你住进去,会感觉自己还是穷人”。又看中一个高尚小区,社区服务特别好,朋友劝他别买,理由是“那是高官聚居区,住到那里,你会觉得自己太低等。另外,还有好多衙内,你都不知道他爸是谁谁,哪天欺负到你头上,你躲都躲不掉”。此人于是问“那我该住到哪里?”朋友说了:“你打听一下李零老师住哪里吧。”

13.14(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文孔子说:“没有仁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解析孔子的意思,不仁的人总是充满了欲望,总是有很多不好的念头,因此总是在算计别人,总是觉得自己吃亏,因此不会长久地快乐。只有仁者知足常乐,知者常足知乐。

说来说去,知者比仁者活得滋润。大致,颜回就是这里孔子说的仁者,子贡则是知者。

什么是仁?孔子这里的说法,安贫乐道就是仁。

学会了仁,就可以穷快活?穷不穷,跟仁不仁没什么关系。快乐不快乐,跟仁不仁也没什么关系。那为什么穷快乐就跟仁有关系呢?

现实解说各人有各人的活法,要饭的不等于不快乐,腰缠万贯的也不等于快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和烦恼,跟仁挂不上钩。

13.15(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真正爱人和恨人。”

解析如果心中没有仁,那就不懂得什么是爱什么是恨,大致是这个意思。

孔子强调什么的重要性的时候,往往说得很绝对。年轻时候宣扬礼,礼就是仙丹灵药;如今强调仁,仁就是无往不克,礼就不重要了。前面说到“不仁者”如何,此处说到“惟仁者”怎样,似乎世上只分成两种人:仁者和不仁者。

现实解说俗话说:野百合也有春天。俗话还说:美国也有乞丐。所以,话不要绝对。爱和恨本是人性的原始,跟仁没关系。

13.16(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或:不会被人所憎恶)。”

解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要做到这一点,当然也就不会做坏事。

在这里,孔子继续强调仁的绝对重要性。如果怎样,就怎样,这样的句子,孔子从前是很少说的。世上没有绝对正确的人,有的话,就是上帝。世上也没有绝对正确的事情,有的话,就是宇宙的运行。所以,当一个概念被绝对化之后,这个概念及被虚化了。

当孔子将“仁”的高度提升到“绝对”级别的时候,“仁”实际上就已经成为一种精神,就已经无法实现了。

现实解说不知仁为何物,如何苟志于仁?我看,还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在些。

13.17(6.23)★★★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知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知者喜欢活动,仁者喜欢沉静。知者快乐,仁者长寿。”

解析四川地名有乐山,有仁寿,想来都是出于这里了。

为什么知者乐水呢?因为水是流动的,可以看到变化,利于观察;为什么仁者乐山?因为山是静止的,可以抑制人的欲望,利于思考。为什么知者乐?因为知者常有新想法;为什么仁者寿,因为与世无争。

孔子在把“仁”精神化之后,需要给出定义给出描绘了。所以,开始总结仁者的特征了,顺便把知者也带上。幻化到人间,就是孔子带着子贡。基本上,孔子就是按照自己和子贡的性格特点来定义仁和知的。

在这里,仁者的最大特点是沉静、爱山,孔子就是这样的。仁者的好处是什么呢?长寿。基本上,孔子说这话的时候过了七十了。人活七十古来稀,孔子差不多是当地长寿冠军了。

现实解说从运动和锻炼身体的角度来说,登山和游泳是一样的。但是住在山里和住在水边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生活了。最好的房子当然是背山面水,所谓“半山别墅”,快乐且长寿。

13.18(14.28)★★★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者没有忧虑,知者没有困惑,勇者没有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的自我表述啊!”

解析仁智勇是孔子常说的三件事,也是他认为的君子必备的三个条件。孔子说自己都不具备,有一定谦虚成分,但是也很真诚,因为他也有忧虑、也有迷惑、也有恐惧。子贡的话虽然有一定拍马屁的成分,但是也很真诚,他确实对老师非常敬佩。

为什么仁者不忧?因为无欲无求了,忧愁什么;为什么知者不惑,因为利害关系看清楚了,就知道该怎么去做;为什么勇者不惧?因为相信自己的力量。

这是孔子继续在为“仁”作定义,仁者的好处除了长寿之外,还没有忧愁。

没有忧虑的人是没有的,除非是傻瓜。忧虑少的人是有的,我们称之为“乐观”或者“看得开”,把它归于性格的范畴。实际上,知者没有困惑,既然没有困惑,自然也就没有忧虑;勇者无惧,认为自己什么都能搞定什么都能克服,自然也就不用忧虑。

现实解说这个时代,不是忧虑的时代,是焦虑的时代。生下来就面临幼儿园的竞争,之后是小学初中高中,然后面临考大学的竞争;大学毕业,面临就业的竞争;就业了,面临买房成亲的压力;成亲了,面临生孩子以及孩子户口的压力;生了孩子,面临孩子上学的压力;孩子长大了,面临父母年老多病的压力;退休了,面临自己年老多病的压力。死了,还面临火葬场乱收费和墓地涨价的压力。这么大的压力,这么惨酷的竞争,而且贯穿一生,能不焦虑吗?就算是仁者来,也会焦虑的。这也就难怪,这个年代没什么仁者了。

现在有一种病叫做焦虑症,进一步发展就是精神病。

13.19(9.2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孔子说:“仁者没有忧虑,知者没有困惑,勇者没有畏惧。”

解析孔子总是对弟子们说:言多必失。同样的话,不要再说第二遍。遗憾的是,孔子自己没有做到,这样的话又说了一次。更加遗憾的是,果然出事了。

仔细分析一下,发现孔子的这段话是不正确的,并且是自相矛盾的。也就是说,我们在《论语》中就能找到驳斥这段话的根据来。

孔子说了:“我非生而知之。”后来韩愈在《师说》就写道:“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知者不惑,只能说对他已经了解的知识不惑,对于他所不了解的知识,怎么能不惑呢?

孔子又说了:“父母,唯其疾之忧。”这不是忧吗?后来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还就写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仁者怎么能无忧呢?仁者无忧,是对自己无忧,对父母、对朋友、对家庭、对国家,怎么能无忧呢?

勇者不惧。什么是勇者?子路是勇者吗?不是,用孔子的话说,子路只是“好勇者”,卖弄勇敢的人。孔子怎样定义勇者呢?孔子说了:“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这,才是勇者。所以,怎么能说勇者不惧呢?

孔老师,言多必失啊。

现实解说每个人都有忧有惧有困惑,但是要懂得破解,不要在忧惧和困惑中停留太长时间。

13.20(14.4)★★★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译文孔子说:“有德的人一定有言论(流传后世),有言论流传下来的人不一定有德。仁者一定勇敢,勇敢的人都不一定有仁。”

解析这一段解说,还是李零先生的最好。

鲁国的叔孙豹博学多才,闻名于世。一次,叔孙豹出访晋国,晋国上卿(相当于宰相)士匄迎接,问叔孙豹:“古人有句话叫做‘死而不朽’,什么意思?”士匄没等叔孙豹回答,自己就说了:“我们家,在虞以前就是陶唐氏,在商朝是豕韦氏,周朝是唐、杜两氏,现在晋国最强大,我们又在晋国是士氏,我们这个家族是不是不朽?”

叔孙豹说:“以我听说的,好像不是你说的这些。你这叫世禄,世代做官而已,而不是不朽。鲁国从前有个大夫叫做臧文仲,他死之后,他的话还能世代流传,这才是不朽。我听说啊,最高的境界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其次是留下言论。能做到这些,历经多长时间都不会被废弃,这才是不朽。至于您刚才说的,也就是保留了祖上的姓氏,守住了宗庙,使祖先能够得到祭祀,这样的家族,每个国家都有。并不是官越大,钱越多,就能不朽。”《左传》原文是这样的:豹闻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这里,“有德者必有言”完整地说应该是“有德者必有立言”。不朽分三等:立德立功立言,第一等的立德同时拥有第三等的立言,所以,上古的圣人都有言论流传下来,这就是“有德者必有言”。而某些统治者强迫老百姓背诵自己的言论,想要不朽,这就是“有言者不必有德”。

同样的逻辑,孔子常说仁知勇,也分成了三等,于是第一等的仁者拥有第三等的勇也就顺理成章了。既然仁已经成为了精神,对仁的追求就成为了一种理想。仁者就是有理想的人,有理想的人通常是无畏无惧的。所以,“仁者必有勇”是正确的。

说来说去,孔子还是在给仁下定义,描述仁的特征,把仁赋予更多的内涵。

现实解说仁者有勇,但是不一定有知,如果这样,仁者就很容易有勇无谋了。所以,有勇无谋的除了可能是傻瓜之外,还有可能是仁者。

13.21(7.30)★★★★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解析上帝说:要有人。于是便有了人。孔子说:我要仁,于是仁就来了。心中有仁,就是仁;心中有爱,就是爱;心中有佛,就是佛。手中无剑,心中有剑。说来说去,仁成了禅。

围绕着仁,孔子作了很多阐述。在“仁”这个问题上,一开始是指某种行为,后来是指某种想法,后来就成了精神。这个时候孔子虽然还在说仁,实际上“仁”已经成了“道”。

最终,孔子不讲仁讲道了,也就从儒家成了道家。

现实解说对一个东西强调得太多,或者太依赖,最终就是把它精神化、神秘化了。造神运动,往往就是这么开始的。

13.22(8.10)★★★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译文孔子说:“喜欢暴力而又恨自己太穷困,就会犯上作乱。对于不仁德的人或事逼迫得太厉害,也会出乱子。”

解析这一段李零先生的《丧家狗》解说得很好,不妨照抄过来。“好勇疾贫”,讲的是穷人不安其贫,积怨太深。“好勇”是暴力倾向,“疾贫”是恨自己太穷。苦大仇深,诉诸暴力,当然会出乱子。古代如此,现代也如此。“人而不仁”,主要是讲富人活着统治阶层不仁,不拿穷人当人,为富不仁。穷人恨富人或者统治阶层,再自然不过,但恨得太深,就会出乱子。穷人困苦无告,好勇不行,恨自己穷不行,恨富人富统治阶层特权也不行,这些都会造成乱,那该怎么办?孔子没说,李零先生替他说了:忍着吧。

自从逐渐把屁股从儒家挪到道家之后,孔子开始逐步认同老子的愚民政策,逐渐认为老百姓是愚蠢的。回顾自己的一生,从前是怨恨统治者不识货,现在则是认为老百姓没头脑。

现实解说不要恨自己穷,不要恨贪官污吏,稳定压倒一切。

13.23(14.6)★★★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

解析孔子口中的小人,并非后来所说的小人。什么是小人?一种是指所有士以下阶层,另一种是指没地位没学识的人。总之,小人就是广大人民群众。

孔子开办农民工学校的时候,招收了很多小人做学生。而到了晚年,身份地位不同了,已经不需要小人的学费了。事实上,孔子到了晚年已经完全不屑于去教小人了。

由儒及道再加上老年痴呆伴随的心胸狭隘,使得孔子在晚年说了很多令人诟病的话。

现实解说人老了,说话更要注意。一辈子说名言警句,老了老了晚节不保,岂不是很亏?

13.24(15.35)★★★★★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译文孔子说:“百姓们对于仁的畏惧,就好像对于水火一样。我见过人跳到水火中而死的,却没有见过为了仁而死的。”(旧译:孔子说:“百姓们对于仁的渴求,比对于水火的渴求更迫切。我只见过人跳到水火中而死的,却没有见过实行仁而死的。”)

解析历来的解说都说孔子认为老百姓渴望仁,其实都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前面一句的水火被解释成老百姓生活的必需品,后面一句的水火怎么就成了危险物品?事实上,这句话分明就是孔子在埋怨老百姓的觉悟太低。为什么历来的解说都是黑白颠倒?因为他们要维护孔子的形象。直到李零先生的《丧家狗》,才第一次指出孔子不是在赞扬百姓,而是在贬低百姓。

整段话想要表达的是,老百姓对于仁的恐惧甚于水火。他们宁可死于水火,也不愿意接受仁。

这几段话与孔子当初讲德政的话相比,真是天地之别。孔子从前认为:老百姓的仁,取决于统治者的德。

现实解说世风日下,是老百姓不仁吗?上无德,则下不仁。

13.25(15.33)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译文孔子说:“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但仁的水平不能保持它,即使得到,也一定会丧失。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的水平可以保持它,不用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那么百姓就会不敬;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的水平可以保持它,能用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但使用百姓时不照礼的要求,那也是不完善的。”

解析仁被神化了,那么,仁是不是就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了呢?孔子说不是的,还需要两样东西。为什么神化的东西还要有辅佐的东西?一个好汉三个帮,所以,仁可以让一个人长命不老,但是要不生病,还需要有注意事项。

知、仁、庄、礼四个概念在这里,重要性排位显然是仁高高在上,礼已经被放在了辅佐的地位上。

现实解说这段话的现代话解释版本是这样的:好学上进可以让你娶到老婆,但是情商不够,老婆还是会跟别人跑;好学上进,而且情商很高,但是长得太对不起人,老婆就不好意思把你介绍给别人;好学上进,情商也高,还挺帅,但是挣不到钱,这也不会太幸福。

13.26(15.36)★★★★★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译文孔子说:“对仁的追求,就是老师,也不让给他。”

解析简单说,就是仁比老师更重要。进一步,当老师与仁矛盾的时候,选择仁而不选择老师。当仁已经被神化,当仁已经至高无上,老师当然就算不了什么了。甚至,在仁和父母之间做选择,也要选仁。

当仁不让,这个成语从这里来的。

现实解说当从精神层面讨论问题的时候,当你面对心中神化的理想的时候,人性往往就会被摧毁。

13.27(15.9)★★★★★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抛弃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解析当仁不让于师,当仁和老师相矛盾的时候,舍老师而就仁。那么进一步,当仁和你的生命发生矛盾的时候,怎么办?孔老师说了:去死吧。

孔子老了,想法越来越极端,整个人掉进了“仁”这个概念里。事实证明,对于“仁人”的“杀身以成仁”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如果用这条类似于狂热的标准来框定什么是仁人,整个中国历史上就没有几个仁人了。

志士仁人、杀身成仁,这两个成语来自这里。

现实解说子曰:杀身以成仁。老百姓说:好死不如赖活着。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