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说论语

第十二部分 弟子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孔子在二十七岁开办私人学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人学校。严格来说,这是违背周礼的,至少是不符合周礼的。但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这也算是应运而生。按照周礼的规定,所有贵族子弟接受义务教育,学习六艺。到了孔子的年代,各国的情况都是国家已经被大家族们所瓜分,国家反而没有钱,再加上士的阶层日益扩大,实际上国家的义务教育已经名存实亡。这个时候,孔子私校的成立,就是填补义务教育的缺失。

在执政者睁只眼闭只眼的情况下,孔子开始招生。孔子招生的最初目的还是养家糊口,因此只要交学费,一概招收。在一开始,孔子的学生多半是平民甚至野人阶层。随着孔子名声的提升,逐渐吸引了士一层乃至贵族子弟,而地位最高的就是南宫敬叔。

孔子的弟子前后号称三千人,其实这是孔子私校的招生总数而已,并非都是孔子的学生。到后来,孔子的角色已经是校长,具体教学工作都交给弟子们去做。在孔子学生中,有说法所谓贤人七十二,其实不过是有名有姓的学生有七十二名。

孔子亲自教授的学生分为三批,最先招收的一批在孔子开办学校之初,在从齐国回来之后招收了第二批,第二次流亡卫国期间招收了第三批,而孔子的出色弟子都集中在这三批学生中。

孔子去世之后,孔门弟子遍布全国,纷纷成立私校,传播知识。应该说,整个战国时期,几乎所有成名人物都是孔子的徒子徒孙,孔子为中国文明的普及做出的贡献超出我们的想象。

曾点

12.1(11.26)★★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孔子坐着。孔子说:“我年龄比你们大一些,不要因为我年长而不敢说。你们平时总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你们要怎样去做呢?”子路赶忙回答:“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常常受到别的国家侵犯,加上国内又闹饥荒,让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们勇敢善战,而且懂得礼仪。”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呢?”冉求答道:“国土有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国家,让我去治理,三年以后,就可以使百姓饱暖。至于这个国家的礼乐教化,就要等君子来施行了。”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答道:“我不敢说能做到,而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活动中,或者在同别国的盟会中,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相礼。”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呢?”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放慢,接着“铿”的一声,离开瑟站起来,回答说:“我想的和他们三位说的不一样。”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也就是各人讲自己的志向而已。”曾皙说:“暮春三月,已经穿上了春天的衣服,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皙的想法的。”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的都出去了,曾皙后走。他问孔子说:“他们三人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就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夫子为什么要笑仲由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可是他说话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曾皙又问:“那么是不是冉求讲的不是治理国家呢?”孔子说:“哪里见得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曾皙又问:“公西赤讲的不是治理国家吗?”孔子说:“宗庙祭祀和诸侯会盟,这不是诸侯的事又是什么?像赤这样的人如果只能做一个小相,那谁又能做大相呢?”

解析这段话也就是各人讲个人的志向,大家都很直爽。不过,从中可以看出每个人的性格来,子路是野人出身,虽然跟随孔子多年,不懂得谦让的性格还是时不时暴露出来。按照年龄本来应该曾皙第一个发言,可是子路抢了过去。正常的顺序,应该是子路首先谦让曾师兄,曾皙很可能让他先说,这时候子路再说,就显得很好了。冉有是个平实有城府的人,比较谨小慎微,做不到就不说,决不把大话放在前面;公西赤在这里岁数最小,家里富有并且是鲁国公族,教养好并且在孔子这里专心学习周礼,因此他比较谦虚,也把话说得比较小;曾皙的个性比较随和,因此宁愿最后一个发言。曾皙的志向确实也是这样,跟随孔子多年,并没有提出去当官,而是安心在孔子的私校做教学管理,追求的是轻松自在。

这段对话是孔子最后一次在卫国期间,这时候曾皙从鲁国去帮助孔子管理学校,冉有还没有回鲁国,子路也还没有当官。应该说,这段时间是孔子一生中最快乐的岁月。这时候孔子所有的得意弟子都在身边,并且孔子不再去追求政治上的发展,有更多的时间与弟子们谈天说地。虽然经济状况一般,可是大家都很开心。

曾皙的理想接近于道家的境界,孔子赞成他的想法,反映出这个时期孔子已经开始倾向于道家了。

子路这样的人慷慨大方但是不懂得谦让,人们会喜欢他但是瞧不起他;冉有这样的人平实实干,人们不喜欢他但是信任他;公西华这样的人是真正的贵族,举止言谈得体,人们喜欢他也羡慕他;曾皙这样的人洒脱随意,人们喜欢他但是未必信任他。

曾点,字皙,鲁国人,小孔子六岁。曾皙是孔子第一批学生,是曾参的父亲。

现实解说美国哈佛某教授有四名学生,分别来自中国、美国、日本和西班牙。一天教授问这四名学生的志向,于是依次来说。中国学生说:“我要学好知识,然后报效祖国,为美好明天奋斗终生。”美国学生说:“我没有中国同学那么高的志向,我想创立自己的一家小公司,能把自己的专利运用进去,赚点小钱,让老婆孩子过上好日子,还有钱去中国旅行。”日本学生说:“请多关照,我想回日本,到丰田或者日立这样的大公司当一个白领,娶个好老婆,能够在退休之前攒够钱,带老婆周游世界。”西班牙学生说:“我要回到家乡,娶心爱的玛丽娅做老婆,生一堆孩子,每天唱歌跳舞,周末带她们去看斗牛。”

颜繇

12.2(11.12)★★★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译文颜繇问怎样去侍奉鬼神。孔子说:“没能侍奉好人,怎么能侍奉鬼呢?”季路说:“请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说:“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旧译:所有的说法都认为这是子路和孔子的对话,其实是颜路。)

解析颜繇,字季路,鲁国人,很可能是孔子母亲的族人。颜繇小孔子七岁,是孔子最早的一批学生,是颜回的父亲。这段对话应该是早期的对话,后来孔子周游列国,颜繇就没有跟随了。颜繇很可能不太会做人,家里也穷,学习很可能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此孔子对他的做人和学习态度都不满意。“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这句话说得很直接,意思就是你做人都做不好,人都不喜欢你,鬼神怎么能喜欢你?

子路有的时候也叫季路。因此,两人有的时候会产生混淆。这句话为什么是颜繇而不是子路说的呢?首先,在《论语》中,这段话前面的几段,都是说颜回之死,并且说到颜繇很无理地要求老师卖车安葬颜回,遭到孔子严词拒绝。那么,这段话就是一个解释或者回顾,说明两人之间的关系一直不好,孔子一直不喜欢颜繇;第二,如果是子路问这样的问题,孔子通常是引导或者善意地拿他开玩笑,但是最后会给一个答案。而这里,孔子的回答生硬粗暴,丝毫不给面子,也不给答案,言语中充满了轻蔑。第三,孔子和颜繇的关系一向不佳,按理,颜繇作为最早期的学生,应该在孔子这里受到重视,可是孔子没有只言片语说到他。颜繇最后对孔子的无礼,是有历史原因的。

孔老师最不喜欢的学生需要符合两个条件:第一是学习不努力,第二是家里穷。很不幸,颜繇都占了,还喜欢提愚蠢问题。

现实解说一个老骗子到处行骗,却特别信佛。一天行骗失手,被打得半死。于是来到庙里拜佛:“菩萨保佑,我要是发财了,一定来重塑金身。要是说了不算,被人打死。”菩萨说:“你骗人的时候就是这样说的,说要是骗人家,被雷劈死。你连人都骗不了,还来骗我?”从那之后,老骗子再也不拜佛了,不是不信,是不敢拜了。

所以,古今中外,强盗恶棍通常都是没有信仰的,也不许别人有信仰。

冉耕

12.3(6.10)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译文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着他的手说:“就这样死去,这是命里注定的吧!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

解析冉耕,字伯牛,鲁国人,小孔子八岁,也是孔子第一批学生,和冉有是族人。冉耕追随孔子周游列国,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应该是从事打杂总务的事务比较多,与孔子之间的感情很深。这段话应该是孔子回到鲁国之后,见到老部下遭此恶病,不由感慨伤心。

冉耕得的是一种比较糟糕的病,据说是麻风病,手足溃烂,因此孔子很感慨冉耕这样高尚的人竟然是这样的死法。在《论语》中,孔子赞扬冉耕的“德行”,可见冉耕人品不错。不过,除了德行,看起来冉耕的能力比较一般。

现实解说当上有一个电视剧叫做《渴望》的,主题歌中唱道“好人一生平安”。可是,里面演的,分明是“好人一生不平安”,悲摧啊。

漆彫开

12.4(5.6)

子使漆彫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译文孔子让漆彫开去做官。漆雕开回答说:“我对做官这件事还没有信心。”孔子听了很高兴。

解析漆彫开,字子若,蔡国人,小孔子十二岁,可能也是孔子的第一批学生。漆彫最早出现时是职业称谓,是那些油漆装饰工的古称。他们的后代就以祖先的职业或技艺的名称中得姓,称为漆彫氏。漆彫是周代吴国的开国国君太伯的后代。

漆彫开的人品不错,学习和工作都很努力,可是对当官没兴趣,更喜欢留在孔子这里从事教学工作。孔子为什么高兴呢?因为他喜欢谦虚的人。

孔子对学生们也很关照,尽量利用自己的关系为学生们谋取前程。这时,孔子为漆彫开找到了一个做官的机会,也许在卫国,也许在鲁国。

漆彫家族有不少人在孔子学校学习,后来有人也开了私校讲授儒学,被称为漆彫氏之儒。

现实解说人人想当官,可是并不是人人都适合于当官。有的人当官发了财,有的人当官丢了命。

闵损

12.5(6.9)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译文季孙派人请闵子骞去做费邑的长官,闵子骞说:“请你好好替我推辞吧!如果再来召我,那我一定跑到汶水那边去了。”

解析闵损,字子骞,鲁国人,小孔子十六岁,是孔子第一批学生中的后进者。闵姓出自姬姓,是鲁闵公的后代,因此闵子骞是鲁国公族。闵子骞也是被孔子赞扬为“德行”的学生,个性比较内向沉稳,不喜欢当官。

汶水是今山东大汶河,当时流经齐、鲁两国之间。在汶上,是说要离开鲁国到齐国去。当时冉有是季孙家管家,帮助很多师兄弟去季孙家打工。费邑是季孙家的大本营,费邑宰的地位非常重要,在季孙家仅次于大管家冉有。应该说,冉有为师兄出了不少力。可惜的是,师兄对季孙家的做法不满,对去他家里当官没兴趣。

不过,据说在孔子的劝说下,闵子骞还是去做了费邑宰,政绩不错,但是最终看不惯季孙家不顾民生的做法,毅然辞职。

闵子骞是孔子最欣赏的那一类学生,能力可以当官,但是又不为了富贵而当官。有原则、有能力,是颜回和冉有的综合体。

现实解说并不是每个有能力的人都愿意去当官,有的人受不了那份约束,宁愿闲散自由;有的人受不了那份良心煎熬,宁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12.6(11.5)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译文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顺呀!人们对于他的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没有什么异议。”

解析根据记载,闵子骞母亲死后,他的父亲又娶了一个继母,继母又生了两个儿子。一次,闵子骞给他的父亲驾车,抓不住马的辔头,他的父亲握着他的手,发觉他的手很冷,穿的衣服也很单薄。父亲回去后,把后母生的儿子叫来,握住他的手,手是温暖的,穿的衣也很厚。就对妻子说:“我娶你的原因,是为了我的儿子,现在你欺骗我,让我的儿子受冷,你走吧,不要再留在我家。”子骞上前说:“如果母亲留在我家,就只有我一个儿子受寒;如果母亲离我们而去,三个儿子就都会受寒啊!”他的父亲一句话也不说,沉默了好久,而他的后母也很后悔自己的做法。

现实解说事实证明,后妈是可以被感动的,但是前提是亲爹要爱自己的儿子。所以,后妈有多毒,取决于亲爹有多恶。

12.7(11.12)★★★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译文闵子骞侍立在孔子身旁,恭恭敬敬的样子;子路是一副狂躁不安的样子;冉有、子贡是温和快乐的样子。孔子说:“像仲由这样,只怕不得好死吧!”

解析这段话的原文应该是有错误的,子乐应该是子曰,因为后面的话是说子路不得好死,怎么孔子能乐起来?有什么好乐?

从各人的性格看,闵子骞比较闷,子路比较鲁莽,还是子贡冉有年轻有为,在旁边聊天比较有意思。

现实解说像子路这样的人,往往都是不得好死的。

12.8(11.14)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译文鲁国改建长府的国库。闵子骞道:“照老样子下去,怎么样?何必改建呢?”孔子道:“这个人平日不大开口,一开口就说到要害上。”

解析民本思想,孔子一直是民本思想。

大致是鲁国要开什么运动会或者博览会吧,外国友人要来,所以不惜血本不顾扰民也要新建标志性建筑。闵子骞的意思,能用就用着,不要扰民了。

现实解说新的都恨不得砸烂了重来,“如旧贯”实在是没什么油水啊。

冉雍

12.9(5.5)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译文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情商高但不善辩。”孔子说:“何必要能言善辩呢?靠伶牙俐齿和人辩论,常常招致别人的讨厌,这样的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仁,但何必要能言善辩呢?”

解析冉雍这个人是很谦恭很被人喜欢的人,不过他口才一般,话也不多,因此有人觉得奇怪,说这人口才一般,怎么人们都喜欢他?于是孔子说了上面的话。孔子其实一直不喜欢能言善辩的人,他喜欢的是讷于言而敏于行。

冉雍,字仲弓,与颜回、冉有同岁,与冉耕、冉有同族。冉雍是个不爱说话的人,所以关于他的记载并不多。

现实解说被人喜欢的人不一定就能说会道,能说会道的人也不一定就被人喜欢。如果以为各种忽悠就等于口才好,就等于受人欢迎,那就错了。

12.10(6.1)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译文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去做官。”

解析南面,官府大门向南开,所以南面就是官。孔子比较关心的是哪个弟子能当官。孔子这个时候大致已经在帮冉雍操作当官的事情了,后来冉雍做了季孙家的家宰。

从冉雍家有车这一点来看,冉雍家里家境还算殷实,所以从小的教育还是不错,孔子很喜欢他。

现实解说如果老师当了官,那么老师喜欢的学生也就很容易当官。

12.11(6.2)★★★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译文仲弓问孔子: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不错,不过太不讲究礼法。”仲弓说:“站在礼法的立场,以简单的方式去管理百姓,不是可以的吗?而根本不顾礼法,以简单的方式处理政务,不是胡来了吗?”孔子说:“冉雍,这话你说得对。”(旧译。仲弓问孔子: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此人还可以,办事简要而不烦琐。”仲弓说:“以严肃认真的态度,简明扼要、干净利落的(行事)方式,来(为百姓)处理政务,不是可以的吗?而以轻慢草率的态度(或以只求简单、少找麻烦的态度)来简单随便的处理政务,不是太简单(太不负责任)了吗?”孔子说:“冉雍,这话你说得对。”)

解析要管理百姓,第一要懂得和尊重程序,第二要懂得专业知识。在这样的前提下,尽量简单地来做事。但是,为了追求简单而简单是不可取的,外行却要冒充内行,以为简单粗暴就是高效便民,这是绝对不行的。在这个问题上,孔子师徒是正确的。

那么子桑伯究竟是哪一种,孔子师徒没说,我们自然也不知道。不过从孔子对他的态度看,恐怕是第一种。

《说苑》中有个故事,说到了子桑伯这个人。说是孔子去见子桑伯,子桑伯子连衣服也不穿,帽子也不戴,孔子的弟子不高兴,说:“夫子为什么去见这种人?”孔子说:“他心眼好,缺点礼仪,少点文采,我想跟他谈谈,让他增加一点。”孔子离开后,子桑伯子的门人也很不高兴地说:“为什么要见孔子?”子桑伯说:“他心眼好,就是礼仪文饰繁琐点,我想跟他谈谈,让他去掉一些。”

现实解说很多外行官员,却要推出新举措,结果是反而还不如从前,为什么?就是居简而行简。

12.12(6.6)★★★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译文孔子对仲弓说:“耕牛产下的牛犊长着红色的毛,角也长得整齐端正,人们虽想不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

解析古人祭祀天地,多要选用样貌高贵的牛,而这样的牛通常是专门饲养培育出来的。犁牛就是耕地的牛,也就是普通牛,是不能用祭祀用的。可是,犁牛生下来的小牛如果是红毛靓角,这样漂亮的牛也就可以用来祭祀了。这是孔子在勉励冉雍,说你虽然出身在一般家庭,可是自身素质后,不要担心自己的前途。总之吧,就是类似天生我材必有用之类,要他耐心等待机会,有能力总会有用武之地。

在孔子的学生中,冉雍的出仕是比较晚的,孔子担心他想不通,因此这样安慰他。

通常的解说,将第一句解说为“孔子评论仲弓说”,也就是说,孔子是在对别人说仲弓。这样的解释在字面上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联系到下面的一句,就会觉得这句话应该是孔子当面对仲弓说的。

现实解说孔老师的话其实就是一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当今社会,虽然机会有时并不公平,但是毕竟社会开放度已经很高,出身并不决定一切,如果自己努力发挥自己的才能,每个人都会有机会的。因此,不要因为抱怨而自暴自弃,要相信“山川其舍诸?”

12.13(13.2)★★★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译文仲弓做了季孙家的管家,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先责成手下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让他们各负其责,赦免他们的小过错,选拔贤才来任职。”仲弓又问:“怎样知道是贤才而把他们选拔出来呢?”孔子说:“选拔你所知道的,至于你不知道的贤才,别人难道还会埋没他们吗?”

解析首先要注意,这段话里用了“人其舍诸”,上一段话里用了“山川其舍诸”,这两句的共同特点是强烈反问,对同一个人两次这样强烈反问,在《论语》中是没有第二例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冉雍性格上不够强硬不够自信,孔子要用这样的方式来激发他的自信。所以,这也是笔者为什么在上一段中认定孔子是在对冉雍面对面说话的原因。

再来说说这段话本身,“先有司”这样的话孔子绝不会对子路冉有子游们说的,因为他们的性格够强势,可是冉雍性格有点弱,孔子担心他到时候只会闷头干活,不敢或者不会去管理手下,因此特地强调这一点。那么,怎么得到下属们的拥护呢?孔子告诉他要赦小过。接着,自己的能力不足怎么办呢?孔子就说举贤才。说到举贤才,冉雍不自信的弱点就出来了,于是孔子强烈地反问他“人其舍诸”。

短短一段话,孔子的逻辑思维和谈话艺术体现得淋漓尽致,真不愧是伟大的教育家。

冉雍出任季孙家的管家应该是接替冉有,冉有因为什么卸任了季孙家的管家,历史上并没有交代。不过似乎冉雍在季孙家管家的位置上并没有干太长时间,就又把位置还给了冉有。看来,再好的老师,要改变一个人的性格都是很困难的。

现实解说如果一个管理者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那么就按照孔子所说的三点来做,只要坚持下去,就大有成功的希望。

高柴

12.14(11.25)★★★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译文子路让子羔去做费地的长官。孔子说:“这简直是害人家高柴这孩子。”子路说:“那个地方有老百姓,有社稷,治理百姓和祭祀神灵都是学习,难道一定要读书才算学习吗?”孔子说:“所以我讨厌那种花言巧语狡辩的人。”

解析孔子的看法,高柴这个人比较笨,而且学习成绩也不怎么样,让他去管理季孙家的大本营,他的能力根本达不到,最终是害了他。而子路不这么想,他很想提携好朋友高柴。最终,孔子发火了。从时间上看,这是子路担任季孙家家宰期间的事情,这时候高柴只有二十三岁,学识和能力都确实不够,因此孔子强烈反对。最终,子路接受了老师的意见,转而推荐冉有,结果是冉有做了这个职务。

高柴,字子羔,小孔子三十一岁。高柴矮小瘦弱,而且是齐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应该是最受欺负的。子路孔武有力并且侠肝义胆,因此没少保护高柴。两人因此成为了很好的朋友,性格上两人也很互补,高柴虽然木讷,但是做事有原则,绝不胡来。子路做了季孙家的管家之后,第一个想到要帮的就是他。虽然这一次在孔子的极力阻止下,高柴没有能够得到这次机会。若干年后子路在卫国做官之后,还是想办法为高柴在卫国谋取了一个官职。

现实解说因为某些关系而升到了重要的位置者,实际上也就是“有民人焉,有社稷焉”,把老百姓和国家当成了他们学习的工具,当成了他们的“学费”和“药渣”。

12.15(11.18)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译文高柴愚笨,曾参迟钝,子张乖僻,仲由鲁莽。

解析这是孔子在指出几个人的缺点。需要注意的是孔子说话的顺序,孔子是很讲究顺序的,那么为什么大徒弟子路放在了最后一位来说呢?

现场还原一下,周游列国回到卫国期间(只有这期间这几位学生才能凑在一块),这一天轮到曾参和子张伺候孔子,而子路和高柴结伴而来向来老师请教,说话的时候就说到几个人的不足。按照辈分,孔子首先就说高柴,之后说曾参和子张,为什么曾参岁数小而在子张前面呢?因为曾参入学早。说完三个人,子路要求也说说自己。原本孔子不想说子路,因为子路的地位与其他人不同,可是子路提出来,孔子只好也说他。所以,就成了最后说子路。

高柴是齐国人,身材比较矮小,性格比较木讷;曾参比较迟钝,属于死读书;子张性格比较怪癖,不合群;子路不说了,太暴躁。

现实解说老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不足,才能因人施教。

宓子贱

12.16(5.3)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译文孔子评论子贱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如果鲁国没有君子的话,他是从哪里学到这种品德的呢?”

解析孔子对宓子贱相当看好,评价也相当高。

根据记载,宓子贱曾经担任单父宰,在这期间,他任用了当地的贤能,因此不仅治理好了单父,而且自己过得很轻松。宓子贱做官往往拿来与孔蔑做官和巫马期做官相对比。宓子贱善于任用贤能,因此自己做官很轻松愉快,而巫马期做官都是亲力亲为,虽然政绩也不错,可是累得要死。

孔子的侄子孔蔑和宓子贱同时做官,一次孔子去看望他们。孔子问孔蔑:“自从当官以来,有什么得失啊?”孔蔑开始诉苦,一边说话一边掰指头:“叔啊,要说得到了什么,还真不知道。不过要说失去了什么,那至少有三样。第一呢,公务繁忙,没时间学习了;第二呢,工资太少,喝粥都不够,不能照顾亲戚们,因此亲戚们都疏远我了;第三呢,还是公务繁忙,没时间参加朋友们的婚礼葬礼之类,朋友们也疏远我了。唉,当官真不是人干的活。”

孔子用同样的问题问宓子贱,宓子贱说:“失去的嘛,好像没有,得到的挺多,至少有三样。第一呢,当初读的书呢,现在都可以实践了,所以学问更明白了;第二呢,工资虽然不多,可是能够让亲戚们有口粥喝了,所以亲戚们更亲近了;第三呢,公事虽然繁忙,还是能抽出时间参加朋友们的活动,看望生病的人,所以朋友们更亲近了。”

同样的三件事,宓子贱和孔蔑的回答截然相反。孔子当面赞扬宓子贱,说了以上的这段话。

宓不齐,字子贱,鲁国人,小孔子三十一岁。

现实解说懂得用人,就不会太累;懂得向好的方面看,就不会抱怨。

宰我

12.17(3.21)★★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鲁哀公问宰我,土地神的神主应该用什么树木,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木,商朝用柏木,周朝用栗木。用栗木的意思是说:使老百姓战栗。”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过错也不必再追究了。”

解析宰我,字子我,也叫宰予,鲁国人。

宰我在一开始是孔子比较喜欢的学生,人也很聪明,口才非常好,与子贡齐名。孔子从卫国回到鲁国之后,通常喜欢随行的子路、子贡和冉有都已经不在身边,因此出门喜欢带上宰我。也正因为这样,鲁哀公才会有机会向宰我请教。这里,宰我回答得很直,把周朝这点见不得光的事情都说了出来,而这样的事情恰恰是鲁国国君的祖先周公制定的,因此算是很得罪人。孔子对宰我很不满意,认为他在卖弄,都过去的事情了,何必拿出来说?不过,鲁哀公似乎并没有生气。

说到周公的事情孔子就既往不咎了,可是他对商纣王的那点事情怎么就滔滔不绝呢?看人下菜碟,这一点毫无疑问。

既往不咎,这个成语出自这里。

宰我的口才不差于子贡,不过两人的口才所用的方式不太一样。子贡的口才主要用来交朋友做生意,因此朋友多生意大,也很讨老师喜欢;宰我的口才主要用来和人辩论,尽管他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强,很多辩论都获得胜利,可是因此得罪了很多人,老师同学们都不太喜欢他,朋友不多。

宰我常常向孔子提出很刁钻的问题,有时候让孔子很尴尬。对于非常好面子的孔子来说,这实在是一件很窝火的事情。譬如有一次孔子说到黄帝活了三百岁,宰我就提出质疑,结果孔子哼哧了半天才强词夺理蒙混过去。所以有宰我在,孔子说话就很小心。从这个角度说,宰我其实对孔子的帮助很大,迫使孔子在学术上更加严谨。汉代以后,宰我成为孔子学生中的反面典型,因为他破坏师道尊严。近代,宰我重新得到评价,成为不迷信权威不盲从上级的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年轻人的典型。

相比较,宰我比孔子更直率,因此也更容易得罪人。

而孔子就比宰我要圆滑,周公是他竭力鼓吹的偶像和圣人,为圣人讳,孔子不愿意揭周公的短;同时,孔子也不愿意得罪国君。如果这个问题鲁哀公不是问宰我而是问孔子,孔子会怎么说?是撒谎还是说不知道?孔子的回答一定是不知道。

为圣人讳以及不得罪人,特别是不得罪当权者,这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为此甚至不惜造假。中国历史上很多虚假的记载,就都是故意造出来的。当然,孔子修《春秋》是尊重历史的,可是他的思维方法让他的徒子徒孙们可以肆意地篡改历史。包括孔子本人的历史以及《论语》,都被大量地篡改了。

现实解说有知识不等于会做人,说话要讲究对象,要有分寸。

12.18(5.10)★★

宰予旦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译文宰予早上睡懒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

解析跟随孔子回到鲁国之后,同学们一个个混得风生水起,可是宰我与冉有和子贡的关系都不太好,因此两人也不肯帮他,宰我只能在孔子的学校当老师,看不到前途,难免有些怨言和颓废。孔子本来就喜欢子贡和冉有,再加上宰我太直率,因此孔子对宰我也越来越不满,渐渐地批评起他来也不留一点情面。

宰我在老师这里待得很没劲,老师不待见,同学不帮忙,所以没课的时候干脆睡大觉。孔子看见,当然是更加不满,话说出来也很难听。

孔子的话其实不仅仅是针对宰我睡懒觉,而是认为宰我是烂泥扶不上墙,这辈子没戏了。

旦寝也作昼寝,就是白天睡大觉,两种说法没有本质区别。

现实解说如果老板已经认为你是朽木不可雕,说明你应该走了,而且一定要做出个样子来给他看。否则,就证明你真是朽木不可雕。

12.19(5.10)★★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译文孔子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解析孔子的意思是,宰我能说会道,可是做起来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回事。

这个时候,孔子对于宰我的厌恶已经毫不掩饰了。其实宰我做错了什么呢?睡懒觉?说话得罪人?还有什么?似乎历史记载中没有说。所以我们猜测,宰我最大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不给老师面子,有的时候还跟老师作对。孔子从内心里讨厌他,所以看他做什么都不顺眼。

孔子对宰我的态度很糟糕,直接引发了宰我的对抗心理。

现实解说某老板开会,先做热情洋溢的讲话,之后说:“大家对我有什么意见可以随便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众人不语,一人忍不住提了两条意见,老板做高兴状。不久,提意见者被炒掉。从此,再也没有人提意见。结论:无论老板显得多么宽容,不要说老板的不对。

12.20(6.26)★★★★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译文宰我问道:“对于有仁的人,别人告诉他井里掉下去一个人了,他会跟着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到井边去救,却不会轻易下到井中;你可以去骗君子,但是君子不会上你的当。”(旧译: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到井边去救,却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骗,但不可能被迷惑。”)

解析宰我的问题很刁,或者说这就是宰我故意刁难孔子,讽刺他所说的君子不过是伪君子。孔子针锋相对,说你这样的小人是骗不了君子的。孔子后来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小人就是指宰我。

显然,这是宰我主动找孔子问的问题,挑衅意味十足。这个时候,师徒关系已经很糟糕,孔子固然看不上宰我,宰我对老师的学说也充满蔑视。

这番对话,针锋相对,几乎就是对骂,师徒之间已经到了势同水火的边缘。

“井有仁焉”,有说应该是“井有人焉”,其实没什么区别,前者理解为“井里有事情可以实施仁”,那当然就是救人。

现实解说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譬如老太太倒在街上,救不救?有人被车撞了,救不救?有人被歹徒抢劫,救不救?现实问题是,好心救人,往往反而被诬陷为肇事者;好心救人被歹徒刺伤,被救者反而不肯来作证。“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孔老师这话说得轻松,实际上往往恰好相反。

12.21(17.21)★★★★★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译文宰我问:“服丧三年,时间太长了。君子三年不讲究礼仪,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就会荒废。旧谷吃完,新谷登场,钻燧取火的木头轮过了一遍,有一年的时间就可以了。”孔子说:“(才一年的时间)你就吃开了大米饭,穿起了锦缎衣,你心安吗?”宰我说:“我心安。”孔子说:“你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君子守丧,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服,所以不那样做。如今你既觉得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宰我出去后,孔子说:“宰予真是不仁啊!小孩生下来,到三岁时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服丧三年,这是天下通行的丧礼。难道宰我对他的父母没有三年的爱吗?”

解析这又是宰我在抓孔子的软肋,事实上宰我的逻辑很出色,孔子完全无法驳斥,只能用“心安”这类话来搪塞,之后在宰我离开之后在背后批评他。

服丧三年,时间长不长?在今天来说,肯定是长。

从宰我的逻辑能力和对旧事物的抗拒来说,他实际上有足够的潜力成为一时的大家。

现实解说其实,服丧几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父母在世的时候对父母多一些关心。

12.22(17.22)★★★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译文孔子说:“(宰我)整天吃饱了饭,什么心思也不用,真太难了!不是还有下棋的游戏吗?干这个,也比闲着好。”

解析这段话在《论语》中也是紧接着上一段的,可以肯定就是在说宰我。在传统的解说中,都没有提到这是在说谁。

可以说,这个时候孔子对宰我已经厌恶至极,看他做什么都不顺眼。孔子说过君子不下棋,这时候又说宰我下棋也比闲着好。可是宰我如果真的下棋呢?孔子就要说还不如去睡觉了。

关于孔子说的是什么棋,自古以来也是说法不一,有说是围棋,有说是象棋,还有说是一种总共十个棋子的一种棋。不过,下什么棋并不重要。

现实解说孔子的话很有道理啊,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还不如打打电子游戏看看网络剧。

12.23(7.3)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文孔子说:“(宰我)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解析不用说了,这话还是说宰我。孔子的看法,宰我不是没有能力,而是自己不去做。如果孔子是在说一个资质本身很差的人,就不是上面这样的说法了。或者说,如果一个人资质很差,孔子根本不会去说他。

所谓德之不修,就是本身具备德,但是不去实施;所谓学之不讲,就是本身有学问,但是不去发挥。这样的人只有一个,就是宰我。孔子拿宰我做反面教材,提醒自己要注意这些方面。

宰我真有这么糟糕吗?没有。

现实解说坚持自己的思想并不容易。

12.24(17.26)★★★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译文孔子说:“都四十岁了还这么让人讨厌,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旧译:到了四十岁的时候还被人所厌恶,他这一生也就终结了。)

解析历来的注解都没有说明这是孔子在说谁。实际上,这还是在说宰我。

宰我的生日在历史上没有记载,大致推算与子贡颜回等人相仿,也就是小孔子三十岁上下,因此这个时候也就是四十岁上下,孔子岁数大了,喋喋不休,唠唠叨叨。孔子的学生中,有成才的有不成才的,有孔子瞧不起的,有让孔子喜欢的,但是,“见恶”的只有一个,就是宰我。尽管孔子这时候也不喜欢冉有,可是冉有是有成就的人,孔子不能说他“其终也已”。

宰我最终离开了孔子的学校,至于去了哪里似乎是个谜,有人说他去了齐国当官。离去之后,似乎宰我再也没有与老师和师兄弟们有过联系。在宰我离去之后,孔子似乎有些后悔,毕竟宰我跟随自己这么多年,最终没有能够出人头地,自己这个老师也心怀惭愧。所以,在宰我离去之后,孔子再也没有提到过他。

现实解说过了四十还没有弄明白自己未来的人,这辈子就算了吧。

有若

12.25(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级的人,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级,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解析说来说去,有若在讲孝悌,还是孔子最老的那一套,显示他缺乏创新思维的能力。

有子,就是有若。孔子弟子中被称为子的,一个是有若,另一个是曾参。由此可见,有若的地位挺高。但实际上,有若的学术水平是比较低的。按照《左传》记载,有若是个勇士。吴国和鲁国打仗的时候,鲁国实力不行,连吃败仗,季孙急了,于是选了三百勇士,要趁天黑闯吴营,刺杀吴王夫差。可是后来有人劝季孙,说是吴军实力强横,这三百人都是鲁国的精英,到时候杀不了吴王,反而三百精英必死无疑,那鲁国不是要完蛋?季孙于是取消了行动,这三百名精英也算没有去送死。这三百精英中,就有有若。

问题是,有若的话为什么能够占到整部《论语》的第二条呢?先来说第一条理由。

有若的长相很像孔子,在孔子去世之后,子贡冉有等人为了缅怀老师,就让有若扮装成孔子的样子,接受弟子们的敬礼并且解答大家的提问。实际上,就类似于总教授。可是好景不常,没多长时间,大家认为有若的学问太差了,取消了他装扮老师的资格。但是不管怎么样,有若因此在弟子们心目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

从历史记载看,有若大概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特型演员,第一个是优孟,他扮演了孙叔敖。

从内容看,《论语》的修撰应该是孔子的徒孙一辈,而且应该不是子夏的门人,而应该是与有若和曾参的门人合力修撰,因此,为了尊重老师,他们就在文中称有若和曾参为子,其余的人就没有享受同样的待遇。

现实解说孝悌当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对于今天来说,这些似乎并不是最重要的。如今模仿秀很流行。有若要是活到现在,每天不用干活,也能腰缠万贯了。

12.26(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法为原则,也是不可行的。”

解析和为贵。但是和只是表象,只是结果,只是目的,而不是根本,礼法才是根本,礼法范畴内的和谐才是正确的。简单地说,和谐固然可贵,但是不能为了和谐而丧失原则。

有若所强调的,正是孔子所坚持的。所以,有若之所以能够在孔子去世之后被推上老师的宝座,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注意,这个和为贵的和,并不是和气的意思,而是和谐。不过到了现在,和为贵的含义已经变成了一团和气的意思。

现实解说用到现在,也就是在法治的框架下建设和谐社会。违背了法的原则,和谐社会无从谈起。以非法的手段制造和谐,都只是虚假的无耻的。

12.27(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有子说:讲信用,就接近于义了,意思就是说话算数;对人恭敬,那么就接近于知礼了,就能避免受到羞辱。因为二者之间的关系很密切,所以是(信和恭)可以遵循的。(旧译。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解析前后三句话,用的是同样的表达方式。为什么说旧的翻译是错误的呢?因为按照旧的翻译,第三句和前面两句根本没有关联。我们不妨还原一下当时有若说这些话的情景,那应该是有若给弟子们上课,有人问:“有老师,您说的义啊礼的太深奥,我觉得自己怎么也做不到。”有若就说了:“如果你不能理解什么是义,那么你就做个讲信用的人,这样就接近于义了;如果你理解不了礼,那么你就做个谦恭的人,也就接近于礼了。信和义,恭和礼的关系就像亲人一样,所以,如果理解不了义和礼,遵循信和恭的原则也是可以的。”

可以说,有若对于孔子的学说在某些方面的理解确实很透彻。至少在《论语》中所选用的,都是精品。

现实解说有若的这段话的现实意义非常强,如果人们能够讲信用以及对别人恭敬,那么这个社会就很接近于法制社会和和谐社会了。

12.28(12.9)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译文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

解析这显然是孔子去世之后,鲁哀公找有若来请教。有若的话反映了孔子的民本思想,通过这段话,感觉到有若是个很可爱的人。

当然,鲁哀公也有他的难处,因为国家的土地多半被三桓占有,国君的土地越来越少,而且子子孙孙越来越多,养这么多人确实越来越难。但是,国君再难,比老百姓的日子还是好过得多,顶多勒一勒裤腰带,不像百姓那样揭不开锅。

现实解说民富则国强,百姓手中没有钱,国家是无法强大的。

樊须

12.29(12.21)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译文孔子去舞雩台,樊迟随同,樊迟说:“请问怎样提高品德修养?怎样改正自己的邪念?怎样辨别迷惑?”孔子说:“问得好!先努力致力于去做,然后才有所收获,不就是提高品德了吗?检讨自己的不足,不要攻击别人的缺点,不就是去掉邪念了吗?由于一时的气愤,就忘记了自身的安危,忘记了自己亲人的感受和处境,这不就是迷惑吗?”

解析樊迟是鲁国的勇士,性格比较接近于子路,说话口无遮拦,容易冲动。所以,有什么问题,别人不好意思问的,他都敢问。这一类的问题,子贡、颜回们绝对不会问。孔子的回答很详尽,也很生动,也是在针对樊迟的弱点。樊迟脾气暴躁,爱说别人的缺点,学习上则缺乏耐心。

樊迟是季孙家的家臣,也是冉有的手下。当初冉有率领鲁军击败齐军的战斗中,樊迟就是冉有的车右,立下功劳。后来,在冉有的推荐下,樊迟做了孔子的学生。冉有这人做事比较周全,之所以推荐樊迟去做孔子学生,一来是希望樊迟能学些知识,二来是因为樊迟勇猛憨直,正好给老师出门的时候提供保护,充当当年子路的角色。果然,孔子很喜欢带着樊迟出门。一开始,樊迟爱提问题,人也勤快,孔子很喜欢他,因此回答问题也很有耐心。

樊须,字子迟,小孔子三十七岁,鲁国人。

现实解说孔子的说法当然是对的,并不仅仅适用于樊迟,而是适用于所有人。

12.30(13.4)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译文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小人。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解析樊迟的志向让老师很失望,所以老师懒得回答他问题。

孔子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当官,可是,同时他又在赞扬颜回的安贫乐道,这一点很容易让人搞不清他到底想要学生们做什么。樊迟是个比较愚钝的人,听话听不出话外音,对老师的话也不能一分为二去理解,所以常常提出的问题让老师感到为难,因此孔子也渐渐不喜欢他。樊迟入学不久,孔子开始研究周易,更是超然物外的架势。这种情况下,樊迟就觉得老师倡导的是自食其力安于天命的生活。于是,樊迟认为自己整几亩地去种地可能比较符合老师的期待,于是,傻乎乎地来问种地的学问,以为老师会高兴。谁知道孔子气得半死,两句话把樊迟噎回去了,还在背后说他是小人。从那以后,孔子很讨厌他,出门也不愿意带着他了。

孔子的意思是,弟子们个个都要去当官,所以说的都是当官的道理。问题是,并不是所有的弟子都适合当官,如果能够自食其力,种地有什么不可以的呢?何况,前面还有这样一段对话(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耕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大禹和后稷都亲自种庄稼,为什么樊迟就不能种庄稼呢?这段话,没有什么积极意义。

现实解说适合干什么就去干什么,乐于干什么就去干什么,什么干好了都有前途,一门心思当官是不对的。

原宪

12.31(6.5)★★★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译文原思给孔子家当管家,孔子给他俸米九百,原思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如果有多的)给你的乡亲们吧。”

解析九百什么?九百斗。这么多米,原宪当然是吃不完的。那么,给乡亲们呢?原宪是宋国人,难道粮食运到宋国去?为什么孔子要给这么高的薪水?

在冉有辞去管家去当季孙家的管家之后,孔子的管家职位就交给了冉雍或者原宪,也有可能是冉雍做官之后,再交给了原宪。后来,冉有派公西华出使齐国,给了八百斗的粮食补助,孔子非常不高兴(事见《论语》5.2(6.4)),为了赌这口气,也为了证明给自己当管家至少不比给季孙家出使一趟挣得少,因此决定给原宪涨工资。这就是原宪突然挣这么多粮食的原因。

根据《史记》的记载,在孔子去世之后,因为看不惯师兄弟们的勾心斗角,同时也是受到子贡等人的排挤,原宪离开了孔家,去了卫国自耕自种,生活非常艰难,住在贫民区里。后来子贡去看他,见他破衣烂衫面带菜色,于是问他是不是病了。“我听说啊,没有财产叫作贫,学会了道理却不能去施行,那才是病呢。像我,就是贫而已,不是病。”原宪这样说,换了今天,就会说这是知识分子的气节了。

最终,原宪死于贫困潦倒。

现实解说为了面子而乱花钱,这是不对的。为了赌气而乱花钱,这也是不对的。对个人来说如此,对国家来说更是如此。

澹台灭明

12.32(6.14)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译文子游做了武城的长官。孔子说:“你在那里得到了人才没有?”子游回答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从来只走大路不走小邪路,没有公事从不到我这里来。”

解析径,小路。澹台是个姓,澹台灭明往往被说成是吴国人,其实不然,武城是鲁国的。

澹台灭明,字子羽,比孔子小三十九岁。澹台灭明后来被孔子收为学生,就是通过子游的推荐。不过澹台灭明实在长得太丑,用《史记》的话说,是“状貌甚恶”。因为太丑,孔子一直不喜欢他。

后来澹台灭明在孔子那里一直不受重视,学了不到两年就离开了。之后去到了吴国,也像孔子一样开设学校,弟子三百人,后来学生中也出了不少人才。

孔子听说澹台灭明的成就之后,曾经感慨自己以貌取人看错了人。《史记》记载——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以貌取人,这个成语就是从孔子看错了澹台灭明这里来的。

现实解说澹台灭明就属于那种绝不私下跑关系的人,为人正直,因此受到子游的赏识。可是,如今这样的人能受到赏识吗?

陈亢

12.33(16.13)★★★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译文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解析孔鲤是孔子的儿子,字伯鱼。陈亢是孔子第三代学生,可是学习成绩一般,老师并不喜欢他,能够受到老师亲自教导的机会也不多。因此,陈亢有两个怀疑,第一怀疑孔子是不是有偏私,第二怀疑孔子的学说到底有什么用处。在7.31(19.25)和7.32(1.10)中,陈亢也曾经在子贡面前质疑孔子的人品和能力。

那么,孔子真的对儿子没有偏私?事实上是,孔子对儿子确实很一般。但是,这反映了君子不偏爱自己的儿子吗?不是的,孔子与孔鲤的父子关系相当平淡,这一点是有明证的。

整部《论语》,提到孔鲤的仅仅有两处(另一处在第十五篇),即便是这两处,孔子对孔鲤的态度也都很寻常,甚至语带斥责,却看不出期许来。孔子对孔鲤的学习态度非常不满,实际上孔子也不大关心儿子的学习,只是偶尔看见了说两句,多数情况下,说都懒得说。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孔子常年和弟子们在一起,同甘共苦,荣辱与共,而与儿子反而很少见面,几乎没有沟通;

其次,弟子们不同的个性但是共同的对老师的尊重让孔子非常受用,子路的直率忠诚,子贡的贴心和善解人意,子夏的聪明好学等等,都让孔子打心眼里喜欢。而儿子在学问上很不用心,在自己面前畏畏缩缩,这些都常常让孔子不高兴。所以看见孔鲤,孔子的心情远不如看见子路子贡们;

第三,孔子对前妻丌官氏很不喜欢,因此休妻,大致,孔鲤的性格或者长相或者性格和长相都像他娘,孔子一看就不喜欢。后来丌官氏去世,孔鲤哭母亲的时间长了一点,孔子还怒斥他“太过分了”。按《礼记》:伯鱼之母死,期而犹哭。夫子闻之,曰:“谁与哭者?”门人曰:“鲤也。”夫子曰:“嘻,其甚也。”伯鱼闻之,遂除之。

孔鲤不好学,而且平时的衣饰也不太讲究,这不怪他,从小就没有了娘,谁来管他的衣饰?可是,孔子最看重的就是两样:学问和衣饰。有一次,孔子看见孔鲤的穿着很不得体,叫住了他。“你看你,穿得乌七八糟,太不像话了。”孔子对儿子说话就没有对学生们说话那么循循善诱了,总是很严厉。“君子不能不学习,衣饰不能不讲究。衣饰不合适就是失礼,失礼就无法在这个社会上立足。让人远远地看到你的外貌就喜欢你,靠的是衣饰;让人跟你打交道之后越来越喜欢你,靠的是学问。”

按《说苑》。孔子曰:鲤,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则无根,无根则失理;失理则不忠,不忠则失礼,失礼则不立。夫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逾明者,学也。

现实解说父子之间的关系往往是这样,如果不是特别亲密,就是特别疏远。如果父母的关系有问题,多半父子关系都不好。而父亲对于儿子的教育,自古以来都是个难题。

公西赤

12.34(7.3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译文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厌烦地做,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则可以这样说的。”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解析孔子还是很谦恭的人,特别是在得意弟子面前。事实上,孔子从来不以圣人自命,甚至不敢说自己是仁人。正是这样的谦恭,反而得到学生们的尊重。

关于公西华,见5.2(6.4)。

公西华是鲁国公族,对于周礼的礼仪非常精通,似乎并不一定比孔子差,而人品也很谦恭。孔子很喜欢公西华,经常会带着他出去。

诲人不倦,这个成语出自这里。

现实解说谦虚令人尊重,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谦虚都令人尊重,只有在成熟的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面前谦虚才能得到尊重。

诲人不倦现在常常被改为毁人不倦,糟糕的教育和老师只能制造糟糕的学生。

司马牛

12.35(12.3)★★★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仞,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仞乎?”

译文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仁人说话是慎重的。”司马牛说:“说话慎重,这就叫做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不慎重吗?”

解析对于仁的解释,孔子针对每个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对司马牛的解释是“说话要慎重”?这就必须要了解司马牛的背景了。

在《论语》7.5(7.22)中记载,孔子师徒路过宋国的时候,曾经险些被宋国司马桓魋所杀。桓魋本姓向,又叫向魋。当时,向魋受宋景公宠信,担任司马,在宋国权倾朝野。向魋这人傲慢自大,和宋景公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差,最终占据曹邑叛乱,结果被宋国军队攻打,向魋逃到了卫国,之后又逃到了齐国,投靠了田常。

向魋有一个弟弟叫向耕,字子牛,因为哥哥是司马,因此向耕又叫司马耕或者司马牛。司马牛这个人很诚实也很本分,哥哥被赶跑之后,他就把自己的封邑都交了出来,逃到了齐国,田常对他很好,给房子给地。后来向魋也到了齐国,司马牛觉得跟哥哥在一起就等于是哥哥的同党,就等于叛国。于是,司马牛把齐国的房子和地都交还给了田常,自己又逃到了吴国。可是在吴国待不下去,又逃到了鲁国。在鲁国,司马牛进了孔子的学校,从此也算是孔子的学生。

司马牛总是很忧郁很烦躁,常常自言自语,也常常像祥林嫂一样向别人诉说自己的不幸和困惑,对于国家和家庭的巨变总是想不通,怎么原来还是全家忠良,突然一个晚上就都变成了逆臣叛贼了呢?忧郁症,典型的忧郁症。

针对司马牛的忧郁症,孔子告诉他说话要谨慎,别整天神神叨叨的。

现实解说当一个人的命运突然之间发生了颠覆,他就很难找到合理的解释,从而神神道道,自言自语,百思不得其解。很多富人一夜之间成了穷光蛋,或者很多官员一夜之间成了阶下囚,都会在神经上出现问题。

12.36(12.4)★★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译文司马牛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吗?”孔子说:“自己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

解析孔子这又是针对司马牛的现状来说,因为司马牛就是生活在忧愁和恐惧中。孔子就是这样,无论你问什么问题,他总是针对你的弱点来。循循善诱,不放过任何机会来帮助学生改正缺点,孔子这样的老师真是个好老师。

对于司马牛这样有严重心理障碍的人,孔子其实更多的是充当心理按摩师,其次才是老师。

孔子这人心胸真的很宽,司马牛的哥哥当初几乎杀了孔子,而孔子依然收他的弟弟为弟子,并且为他治疗心理疾病。

现实解说问心无愧就能不忧不惧了吗?有的人问心无愧,不是因为他品德高尚,而是因为他已经没有了缺德的底线,做任何无耻的事情都认为是合情合理,这样的人反而无忧无惧。

12.37(12.5)★★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译文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合乎于礼的规定,那么,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解析司马牛其实有兄弟,不过他的兄弟们死的死,散的散,所以他说自己没有兄弟。于是,他就问最有学问的同学子夏,子夏很聪明,他也知道司马牛的问题,于是也像老师一样开导他。

可惜的是,司马牛的忧郁症最终还是没有改善,终于,司马牛在鲁国自杀身亡。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两个成语,就出于这里。

现实解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这句话很有意思,就是说不要去太在意生死和富贵,只要努力了,该是自己的跑不掉,不该是自己的也抢不来。有这样的心态,在这个时代就能活得自然一点,自尊一点,自由一点。

申枨

12.38(5.11)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译文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强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就是刚强的。”孔子说:“申枨这个人欲望太多,怎么能刚强呢?”

解析孔子为人谦恭,说话很是注意不得罪人。从前,孔子很少用这样的全面否定的说法,记忆中只有一句“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是用来抨击统治者的。那么,为什么孔子会这样说?因为人老了,容易偏执抱怨,孔子也不例外。

孔子认为,无欲则刚。只要有欲望,就有可能被引诱,就有可能失去原则和志向。至于申枨,也就是《史记》中记载的孔子的弟子申党,字周。

现实解说无欲则刚,有欲则容易受骗。如今骗子横行,利用什么骗人呢?性欲和物欲。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