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边裔典第三十三卷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日本部汇考一〈倭 女王〉

后汉

世祖中元二年春正月,倭国始遣使奉献。

按《后汉书·世祖本纪》:中元二年春正月,东夷倭奴国王遣使奉献。按《东夷列传》:倭在韩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居,凡百馀国。自武帝灭朝鲜,使译通于汉者三十许国,国皆称王,世世传统。其大倭王居邪马台国。乐浪郡徼,去其国万二千里,去其西北界拘邪韩国七千馀里。其地大较在会稽东冶之东,与朱崖、儋耳相近,故其法俗多同。土宜禾稻、麻纻、蚕桑,知织绩为缣布。出白珠、青玉。其山有丹土。气温暖,冬夏生菜茹。无牛马虎豹羊鹊。其兵有矛、楯、木弓,竹矢或以骨为镞。男子皆黥面文身,以其文左右大小别尊卑之差。其男衣皆横幅结束相连。女人被发屈紒,衣如单被,贯头而著之;并丹朱坋身,如中国之用粉也。有城栅屋室。父母兄弟异处,唯会同男女无别。饮食以手,而用笾豆。俗皆徒跣,以蹲踞为恭敬。人性嗜酒。多寿考,至百馀岁者甚众。国多女子,大人皆有四五妻,其馀或两或三。女人不淫妒。风俗不盗窃,少争讼。犯法者没其妻子,重者灭其门族。其死停丧十馀日,家人哭泣,不进酒食,而等类就歌舞为乐。灼骨以卜,用决吉凶。行来度海,令一人不栉沐,不食肉,不近妇人,名曰持衰。若在涂吉利,则顾以财物;如病疾遭害,以为持衰不谨,便共杀之。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

安帝永初元年冬十月,倭国遣使奉献。

按《后汉书·安帝本纪》云云。按《东夷传》:永初元年,倭国王帅升等献生口百六十人,愿请见。桓、灵间,倭国大乱,更相攻伐,历年无主。有一女子名曰卑弥呼,年长不嫁,事鬼神道,能以妖惑众,于是共立为王。侍婢千人,少有见者,唯有男子一人给饮食,传辞语。居处宫室楼观城栅,皆持兵守卫。法俗严峻。自女王国,东度海千馀里,至拘奴国,虽皆倭种,而不属女王。自女王国南四千馀里,至侏儒国,人长三四尺。自侏儒东南行船一年,至裸国、黑齿国,使译所传,极于此矣。

明帝景初二年,倭女王遣使朝献。

按《魏志·明帝本纪》不载。按《东夷传》:倭人在带方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国邑。旧百馀国,汉时有朝见者,今使译所通三十国。从郡至倭,循海岸水行,历韩国,乍南乍东,到其北岸狗邪韩国,七千馀里,始度一海,千馀里至对马国。其大官曰卑狗,副曰卑奴毋离。所居绝岛,方可四百馀里,土地山险,多深林,道路如禽鹿径。有千馀户,无良田,食海物自活,乘船南北市籴。又南渡一海千馀里,名曰瀚海,至一大国,官亦曰卑狗,副曰卑奴毋离。方可三百里,多竹木丛林,有三千许家,差有田地,耕田犹不足食,亦南北市籴。又渡一海,千馀里至末卢国,有四千馀户,滨山海居,草木茂盛,行不见前人,好捕鱼鳆,水无深浅,皆沉没取之。东南陆行五百里,到伊都国,官曰尔支,副曰泄谟觚、柄渠觚。有千馀户,世有王,皆统属女王国,郡使往来常所驻。东南至奴国百里,官曰兕马觚,副曰卑奴毋离,有二万馀户。东行至不弥国百里,官曰多模,副曰卑奴毋离,有千馀家。南至投马国,水行二十日,官曰弥弥,副曰弥弥那利,可五万馀户。南至邪马壹国,女王之所都,水行十日,陆行一月。官有伊攴马,次曰弥马升,次曰弥马获攴,次曰奴佳鞮,可七万馀户。自女王国以北,其户数道里可得略载,其馀旁国远绝,不可得详。次有斯马国,次有已百攴国,次有伊邪国,次有都攴国,次有弥奴国,次有好古都国,次有不呼国,次有姐奴国,次有对苏国,次有苏奴国,次有呼邑国,次有华奴苏奴国,次有鬼国,次有为吾国,次有鬼奴国,次有邪马国,次有躬臣国,次有巴利国,次有攴惟国,次有乌奴国,次有奴国,此女王境界所尽。其南有狗奴国,男子为王,其官有狗古智卑狗,不属女王。自郡至女王国万二千馀里。男子无大小皆黥面文身。自古以来,其使诣中国,皆自称大夫。夏后少康之子封于会稽,断发文身以避蛟龙之害。今倭水人好沈没捕鱼蛤,文身亦以厌大鱼水禽,后稍以为饰。诸国文身各异,或左或右,或大或小,尊卑有差。计其道里,当在会稽、东冶之东。其风俗不淫,男子皆露紒,以木绵招头。其衣横幅,但结束相连,略无缝。妇人被发屈紒,作衣如单被,穿其中央,贯头衣之。种禾稻、纻麻、蚕桑、缉绩,出细纻、缣绵。其地无牛马虎豹羊鹊。兵用矛、楯、木弓。木弓短下长上,竹箭或铁镞或骨镞,所有无与儋耳、朱崖同。倭地温暖,冬夏食生菜,皆徒跣。有屋室,父母兄弟卧息异处,以朱丹涂其身体,如中国用粉也。饮食用笾豆,手食。其死,有棺无椁,封土作冢。始死停丧十馀日,当时不食肉,丧主哭泣,他人就歌舞饮酒。已葬,举家诣水中澡浴,以如练沐。其行来渡海诣国中,恒使一人不梳头、不去虮虱、衣服垢污、不食肉、不近妇人,如丧人,名之为持衰。若行者吉善,共顾其生口财物;若有疾病,遭暴害,便欲杀之,谓其持衰不谨。出真珠、青玉。其山有丹,其木有楠、杼、豫樟、楺枥、投橿、乌号、枫香,其竹筱簳、桃支。有姜、橘、椒、蘘荷,不知以为滋味。有狝猿、黑雉。其俗举事行来,有所云为,辄灼骨而卜,以占吉凶,先告所卜,其辞如今龟法,视火坼占兆。其会同坐起,父子男女无别,人性嗜酒。见大人所敬,但搏手以当跪拜。其人寿考,或百年,或八九十年。其俗,国大人皆四五妇,下户或二三妇。妇人不淫,不妒忌。不盗窃,少争讼。其犯法,轻者没其妻子,重者灭其门户。及亲族尊卑,各有差序,足相臣服。收租赋。有邸阁,国国有市,交易有无,使大倭监之。自女王国以北,特置一大率,检察诸国,诸国畏惮。治伊都国,于国中有如刺史。王遣使诣京都、带方郡、诸韩国,及郡使倭国,皆临津搜露,传送文书赐遗之物诣女王,不得差错。下户与大人相逢道路,逡巡入草。传辞说事,或蹲或跪,两手据地,为之恭敬。对应声曰噫,比如然诺。其国本亦以男子为王,住七八十年,倭国乱,相攻伐历年,乃共立一女子为王,名曰卑弥呼,事鬼道,能惑众,年已长大,无夫婿,有男弟佐治国。自为王以来,少有见者。以婢千人自侍,唯有男子一人给饮食,传辞出入。居处宫室楼观,城栅严设,常有人持兵守卫。女王国东渡海千馀里,复有国,皆倭种。又有侏儒国在其南,人长三四尺,去女王四千馀里。又有裸国、黑齿国复在其东南,船行一年可至。参问倭地,绝在海中洲岛之上,或绝或连,周旋可五千馀里。景初二年六月,倭女王遣大夫难升米等诣郡,求诣天子朝献,太守刘夏遣吏将送诣京都。其年十二月,诏书报倭女王曰:制诏亲魏倭王卑弥呼:带方太守刘夏遣使送汝大夫难升米、次使都市牛利奉汝所献男生口四人,女生口六人,班布二匹二丈,以到。汝所在踰远,乃遣使贡献,是汝之忠孝,我甚哀汝。今以汝为亲魏倭王,假金印紫绶,装封付带方太守假授汝。其绥抚种人,勉为孝顺。汝来使难升米、牛利涉远,道路勤苦,今以难升米为率善中郎将,牛利为率善校尉,假银印青绶,引见劳赐遣还。今以绛地交龙锦五匹、绛地绉粟罽十张、茜绛五十匹、绀青五十匹,答汝所献贡直。又特赐汝绀地句文锦三匹、细斑华罽五张、白绢五十匹、金八两、五尺刀二口、铜镜百枚、真珠、铅丹各五十斤,皆装封付难升米、牛利还到录受。悉可以示汝国中人,使知国家哀汝,故郑重赐汝好物也。

少帝正始元年,遣使诣倭国,拜假倭王。

按《魏志·齐王芳本纪》不载。按《东夷传》:元年,太守弓遵,遣建中校尉梯俊等,奉诏书印绶,诣倭国,拜假倭王,并赍诏赐金、帛、锦罽、刀、镜、采物,倭王因使上表答谢诏恩。

正始四年,倭国女王卑弥呼遣使奉献。

按《魏志·齐王芳本纪》云云。按《东夷传》:四年,倭王复遣使大夫伊声耆、掖邪狗等八人,上献生口、倭锦、绛青缣、绵衣、帛布、丹木、、短弓矢。掖邪狗等壹拜率善中郎将印绶。

正始六年,诏赐倭难升米黄幢,付郡假授。

按《魏志·齐王芳本纪》不载。按《东夷传》云云。

正始八年,倭女王壹与立遣使来贡。

按《魏志·齐王芳本纪》不载。按《东夷传》:太守王颀到官。倭女王卑弥呼,与狗奴国男王卑弥弓呼,素不和,遣倭载斯、乌越等诣郡说相攻击状。遣塞曹掾史张政等因赍诏书、黄幢,拜假难升米为檄告喻之。卑弥呼以死,大作冢,径百馀步,徇葬者奴婢百馀人。更立男王,国中不服,更相诛杀,当时杀千馀人。复立卑弥呼宗女壹与,年十三为王,国中遂定。政等以檄告喻壹与,壹与遣倭大夫率善、中郎将掖邪狗等二十人送政等还,因诣台,献上男女生口三十人,贡白珠五千孔,青大句珠二枚,异文杂锦二十匹。

武帝泰始二年冬十一月,倭人来献方物。

按《晋书·武帝本纪》云云。按《东夷传》:倭人在带方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国,地多山林,无良田,食海物。旧有百馀小国相接,至魏时,有三十国通好。户有七万。男子无大小,悉黥面文身。自谓太伯之后,又言上古使诣中国,皆自称大夫。昔夏少康之子封于会稽,断发文身以避蛟龙之害,今倭人好沉没取鱼,亦文身以厌水禽。计其道里,当会稽东冶之东。其男子衣以横幅,但结束相连,略无缝缀。妇人衣如单被,穿其中央以贯头,而皆被发徒跣。其地温暖,俗种禾稻纻麻而蚕桑织绩。土无牛马,有刀楯弓箭,以铁为镞。有屋宇,父母兄弟卧息异处。饮食用俎豆。嫁娶不持钱帛,以衣迎之。死,有棺无椁,封土为冢。初丧,哭泣,不食肉。已葬。举家入水澡浴,自洁,以除不祥。其举大事,辄灼骨以占吉凶。不知正岁四节,但计秋收之时以为年纪。人多寿百年,或八九十。国多妇女,不淫不妒。无争讼,犯轻罪者没其妻孥,重者族灭其家。旧以男子为主。汉末,倭人乱,攻伐不定,乃立女子为王,名曰卑弥呼。宣帝之平公孙氏也,其女王遣使至带方朝见,其后贡聘不绝。及文帝作相,又数至。泰始初,遣使重译入贡。

武帝永初二年,诏倭国赐除授。

按《宋书·武帝本纪》不载。按《倭国传》:倭国,在高丽东南大海中,世修贡职。高祖永初二年,诏曰:倭赞万里修贡,远诚宜甄,可赐除授。

文帝元嘉二年,倭国遣使入贡,诏授大将军。

按《宋书·文帝本纪》不载。按《倭国传》:太祖元嘉二年,赞又遣司马曹达奉表献方物。赞死,弟珍立,遣使贡献。自称使持节、都督倭、百济、新罗、任那、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安东大将军、倭国王。表求除正,诏除安东将军、倭国王。珍又求除正倭隋等十三人平西、征虏、冠军、辅国将军号,诏并听。

元嘉七年,倭国王遣使献方物。

按《宋书·文帝本纪》云云。

元嘉十五年,以倭国王珍为安东将军。是岁,遣使献方物。

按《宋书·文帝本纪》云云。

元嘉二十年,倭国遣使献方物。

按《宋书·文帝本纪》云云。按《倭国传》:二十年,倭国王济遣使奉献,复以为安东将军、倭国王。

元嘉二十八年,安东将军倭王倭济,进号安东大将军。

按《宋书·文帝本纪》云云。按《倭国传》:二十八年,加使持节、都督倭、新罗、任那、加罗、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安东将军如故。并除所上二十三人军、郡。济死,世子兴遣使贡献。

孝武帝大明四年,倭国遣使献方物。

按《宋书·孝武帝本纪》云云。

大明六年,以倭王世子兴为安东将军。

按《宋书·孝武帝本纪》云云。按《倭国传》:世祖大明六年,诏曰:倭王世子兴,奕世载忠,作藩外海,禀化宁境,恭修贡职。新嗣边业,宜授爵号,可安东将军、倭国王。兴死,弟武立,自称使持节、都督倭、百济、新罗、任那、加罗、秦韩、慕韩七国诸军事、安东大将军、倭国王。

顺帝升明元年,倭国遣使献方物。

按《宋书·顺帝本纪》云云。

升明二年,倭国王武遣使献方物,以武为安东大将军。

按《宋书·顺帝本纪》云云。按《倭国传》:顺帝升明二年,武遣使上表曰:封国偏远,作藩于外,自昔祖,躬擐甲冑,跋涉山川,不遑宁处。东征毛人五十五国,西服众夷六十六国,渡平海北九十五国,王道融泰,廓土遐畿,累叶朝宗,不愆于岁。臣虽下愚,忝嗣先绪,驱率所统,归崇天极,道遥百济,装治船舫,而句丽无道,图欲见吞,掠抄边隶,虔刘不已,每致稽滞,以失良风。虽曰进路,或通或不。臣亡考济实忿寇雠,壅塞天路,控弦百万,义声感激,方欲大举,奄丧父兄,使垂成之功,不获一篑。居在谅闇,不动兵甲,是以偃息未捷。至今欲练甲治兵,申父兄之志,义士虎贲,文武效功,白刃交前,亦所不顾。若以帝德覆载,摧此彊敌,克靖方难,无替前功。窃自假开府仪同三司,其馀咸假授,以劝忠节。诏除武使持节、都督倭、新罗、任那、加罗、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安东大将军、倭王。

南齐

高帝建元元年,诏进倭王武镇东大将军。

按《南齐书·高帝本纪》不载。按《倭国本传》:倭国,在带方东南大海岛中,汉末以来,立女王。土俗已见前史。建元元年,进新除使持节、都督倭、新罗、任那、加罗、秦韩六国诸军事、安东大将军、倭王武号为镇东大将军。

武帝天监元年,倭王武进号征东将军。

按《梁书·武帝本纪》云云。按《倭国本传》:倭者,自云太伯之后,俗皆文身。去带方万二千馀里,大抵在会稽之东,相去绝远。从带方至倭,循海水行,历韩国,乍东乍南,七千馀里始渡一海;海阔千馀里,名瀚海,至一支国;又度一海千馀里,名末卢国;又东南陆行五百里,至伊都国;又东南行百里,至奴国;又东行百里,至不弥国;又南水行二十日,至投马国;又南水行十日,陆行一月日,至祁马台国,即倭王所居。其官有伊支马,次曰弥马获支,次曰奴往鞮。民种禾稻纻麻,蚕桑织绩。有姜、桂、橘、椒、苏,出黑雉、真珠、青玉。有兽如牛,名山鼠;又有大蛇吞此兽。蛇皮坚不可斫,其上有孔,乍开乍闭,时或有光,射之中,蛇则死矣。物产略与儋耳、朱崖同。地温暖,风俗不淫。男女皆露紒。富贵者以锦绣杂采为帽,似中国胡公头。食饮用笾豆。其死,有棺无椁,封土作冢。人性皆嗜酒。俗不知正岁,多寿考,多至八九十,或至百岁。其俗女多男少,贵者至四五妻,贱者犹两三妻。妇人无淫妒。无盗窃,少争讼。若犯法,轻者没其妻子,重则灭其宗族。汉灵帝光和中,倭国乱,相攻伐历年,乃共立一女子卑弥呼为王。弥呼无夫婿,挟鬼道,能惑众,故国人立之。有男弟佐治国。自为王,少有见者,以婢千人自侍,唯使一男子出入传教令。所处宫室,常有兵守卫。至魏景初三年,公孙渊诛后,卑弥呼始遣使朝贡,魏以为亲魏王,假金印紫绶。正始中,卑弥呼死,更立男王,国中不服,更相诛杀,复立卑弥呼宗女台〈《魏志》作壹〉与为王。其后复立男王,并受中国爵命。晋安帝时,有倭王赞。赞死,立弟弥;弥死,立子济;济死,立子兴;兴死,立弟武。齐建元中,除武持节、督倭、新罗、任那、加罗、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镇东大将军。高祖即位,进武号征东将军。其南有侏儒国,人长三四尺。又南黑齿国、裸国,去倭四千馀里,船行可一年至。又西南万里有海人,身黑眼白,裸而丑。其肉美,行者或射而食之。

文帝开皇二十年,倭国遣使入贡。

按《隋书·文帝本纪》不载。按《倭国本传》:倭国,在百济、新罗东南,水陆三千里,于大海之中依山岛而居。魏时译通中国。三十馀国,皆自称王。夷人不知里数,但计以日。其国境东西五月行,南北三月行,各至于海。其地势东高西下。都于邪靡堆,则《魏志》所谓邪马台者也。古云去乐浪郡境及带方郡并一万二千里,在会稽之东,与儋耳相近。汉光武时,遣使入朝,自称大夫。安帝时,又遣使朝贡,谓之倭奴国。桓、灵之间,其国大乱,递相攻伐,历年无主。有女子名卑弥呼,能以鬼道惑众,于是国人共立为王。有男弟,佐卑弥理国。其王有侍婢千人,罕有见其面者,唯有男子二人给王饮食,通传言语。其王有宫室楼观,城栅皆持兵守卫,为法甚严。自魏至于齐、梁,代与中国相通。开皇二十年,倭王姓阿每,字多利思北孤,号阿辈鸡弥,遣使诣阙。上令所司访其风俗。使者言倭王以天为兄,以日为弟,天未明时出听政,跏趺坐,日出便停理务,云委我弟。高祖曰:此大无理义。于是训令改之。王妻号鸡弥,后宫有女六七百人。名太子为利歌弥多弗利。无城郭。内官有十二等:一曰大德,次小德,次大仁,次小仁,次大义,次小义,次大礼,次小礼,次大智,次小智,次大信,次小信,员无定数。有军尼一百二十人,犹中国牧宰。八十户置一伊尼翼,如今里长也。十伊尼翼属一军尼。其服饰,男子衣裙襦,其袖微小,履如屦形,漆其上,系之于脚。人庶多跣足。不得用金银为饰。故时衣横幅,结束相连而无缝。头亦无冠,但垂发于两耳上。至隋,其王始制冠,以锦䌽为之,以金银镂花为饰。妇人束发于后,亦衣裙襦,裳皆有襈。攕竹为梳,编草为荐,杂皮为表,缘以文皮。有弓、矢、刀、槊、弩、䂎、斧,漆皮为甲,骨为矢镝。虽有兵,无征战。其王朝会,必陈设仪仗,奏其国乐。户可十万。其俗杀人强盗及奸皆死,盗者计赃酬物,无财者没身为奴。自馀轻重,或流或杖。每讯究狱讼,不承引者,以木压膝,或张强弓,以弦锯其项。或置小石于沸汤中,令所竞者探之,云理曲者即手烂。或置蛇瓮中,令取之,云曲者即螫手矣。人颇恬静,罕争讼,少盗贼。乐有五弦、琴、笛。男女多黥臂点面文身,投水捕鱼。无文字,唯刻木结绳。敬佛法,于百济求得佛经,始有文字。知卜筮,尤信巫觋。每至正月一日,必射戏饮酒,其馀节略与华同。好棋博、握槊、樗蒱之戏。气候温暖,草木冬青,土地膏腴,水多陆少。以小环挂鸬鹚项,令入水捕鱼,日得百馀头。俗无盘俎,藉以檞叶,食用手餔之。性质直,有雅风。女多男少,婚嫁不娶同姓,男女相悦者即为婚。妇入夫家,必先跨犬,乃与夫相见。妇人不淫妒。死者敛以棺椁,亲宾就尸歌舞,妻子兄弟以白布制服。贵人三年殡于外,庶人卜日而葬。及葬,置尸船上,陆地牵之,或以小舆。有阿苏山,其石无故火起接天者,俗以为异,因行祷祭。有如意宝珠,其色青,大如鸡卵,夜则有光,云鱼眼精也。新罗、百济皆以倭为大国,多珍物,并敬仰之,恒通使往来。

炀帝大业三年,倭国遣使入贡。

按《隋书·炀帝本纪》不载。按《倭国传》:大业三年,其王多利思北孤遣使朝贡。使者曰:闻海西菩萨天子重兴佛法,故遣朝拜,兼沙门数十人来学佛法。其国书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云云。帝览之不悦,谓鸿胪卿曰: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大业四年,倭国遣使贡方物。

按《隋书·炀帝本纪》云云。按《倭国传》:明年,上遣文林郎裴清使于倭国。度百济,行至竹岛,南望罗国,经都斯麻国,迥在大海中。又东至一支国,又至竹斯国,又东至秦王国,其人同于华夏,以为夷洲,疑不能明也。又经十馀国,达于海岸。自竹斯国以东,皆附庸于倭。倭王遣小德阿辈台,从数百人,设仪仗,鸣鼓角来迎。后十日,又遣大礼,哥多毗,从二百馀骑郊劳。既至彼都,其王与清相见,大悦,曰:我闻海西有大隋,礼义之国,故遣朝贡。我夷人僻在海隅,不闻礼义,是以稽留境内,不即相见。今故清道饰馆,以待大使,冀闻大国惟新之化。清答曰:皇帝德并二仪,泽流四海,以王慕化,故遣行人来此宣谕。既而引清就馆。其后清遣人谓其王曰:朝命既达,请即戒涂。于是设宴享以遣清,复令使者随清来贡方物。此后遂绝。

太宗贞观五年,日本遣使者入朝。

按《唐书·太宗本纪》不载。按《日本本传》:日本,古倭奴也。去京师万四千里,直新罗东南,在海中,岛而居,东西五月行,南北三月行。国无城郭,联木为栅落,以草茨屋。左右小岛五十馀,皆自名国,而臣附之。置本率一人,检察诸部。其俗多女少男,有文字,尚浮屠法。其官十有二等。其王姓阿每氏,自言初主号天御中主,至彦潋,凡三十二世,皆以尊为号,居筑紫城。彦潋子神武立,更以天皇为号,徙治大和州。次曰绥靖,次安宁,次懿德,次孝昭,次天安,次孝灵,次孝元,次开化,次崇神,次垂仁,次景行,次成务,次仲哀。仲哀死,以开化曾孙女神功为主。次应神,次仁德,次履中,次反正,次允恭,次安康,次雄略,次清宁,次显宗,次仁贤,次武烈,次继体,次安闲,次宣化,次钦明。钦明之十一年,直梁承圣元年。次海达。次用明,亦曰目多利思比孤,直隋开皇末,始与中国通。次崇峻。崇峻死,钦明之孙女椎古立。次舒明,次皇极。其俗椎髻,无冠带,跣以行,幅巾蔽后,贵者冒锦;妇人衣纯色裙,长腰襦,结发于后。至炀帝,赐其民锦线冠,饰以金玉,文布为衣,左右佩银蘤长八寸,以多少明贵贱。太宗贞观五年,遣使者入朝。帝矜其远,诏有司毋拘岁贡。遣新州刺史高仁表往谕,与王争礼不平,不肯宣天子命而还。久之,更附新罗使者上书。

高宗永徽五年,日本献琥珀、玛瑙。

按《唐书·高宗本纪》不载。按《日本本传》:永徽初,其王孝德即位,改元曰白雉,献琥珀大如斗,玛瑙若五升器。时新罗为高丽、百济所暴,高宗赐玺书,令出兵援新罗。未几孝德死,其子天丰财立。死,子天智立。永徽 年,日本与虾蛦人入朝。

按《唐书·高宗本纪》不载。按《日本本传》:明年,使者与虾蛦人皆朝。虾蛦亦居海岛中,其使者须长四尺许,珥箭于首,令人载瓠立数十步,射无不中。天智死,子天武立。死,子总持立。

总章二年十一月,倭国遣使献方物。

按《唐书》本纪、列传俱不载。按《册府元龟》云云。

咸亨元年,倭人始更号日本,遣使贺平高丽。

按《唐书·高宗本纪》不载。按《日本本传》:咸亨元年,遣使贺平高丽。后稍习夏音,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国近日所出,以为名。或云日本乃小国,为倭所并,故冒其号。使者不以情,故疑焉。又妄誇其国都方数千里,南、西尽海,东、北限大山,山外即毛人云。

中宗嗣圣十八年〈即太后长安元年〉,日本遣使贡方物。按《唐书本纪》不载。按《日本本传》:长安元年,其王文武立,改元曰大宝,遣朝臣真人粟田贡方物。朝臣真

人者,犹唐尚书也。冠进德冠,顶有华蘤四披,紫袍帛带。真人好学,能属文,进止有容。武后宴之麟德殿,授司膳卿,还之。文武死,子阿用立。死,子圣武立,改元曰白龟。

嗣圣二十年〈即太后长安三年〉,日本遣朝臣真人贡方物。按《唐书》《本纪》、《列传》俱不载。按《册府元龟》云云。

景龙 年,日本遣使来朝。

按《唐书》《本纪》、《列传》俱不载。按《册府元龟》:景龙五年十月丁卯,日本国遣使朝贡。戊辰,敕曰:日本国远在海外,遣使来朝,既涉沧波,兼献邦物。其使真人莫问等,宜以今月十六日,于中书宴集。乙酉,鸿胪寺奏:日本国使请谒孔子庙堂,礼拜寺观。从之。仍令州县金吾相知检校搦捉,示之以整,应须作市买,非违禁入蕃者,亦容之。〈按《中宗本纪》:景龙止四年,《开府元龟》作五年,误。〉

元宗开元 年,日本粟田来朝。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按《日本本传》:开元初,粟田复朝,请从诸儒授经。诏四门助教赵元默,即鸿胪寺为师,献大幅布为贽,悉赏物贸书以归。其副朝臣仲满慕华不肯去,易姓名曰朝衡,历左补阙,仪王友,多所该识,久乃还。圣武死,女孝明立,改元曰太平胜宝。开元五年,日本国遣使朝贡,命通事舍人就鸿胪宣慰。

按《唐书》本纪、列传俱不载。按《册府元龟》云云。

开元二十一年,日本国朝贺使舟行遇风,遣使宣慰。按《唐书》《本纪》、《列传》俱不载。按《册府元龟》:二十一年八月,日本国朝贺使真人广成,与傔从五百九十舟行,遇风飘至苏州,刺史钱惟正以闻。诏通事舍人韦景先往苏州宣慰焉。

开元二十二年四月,日本国遣使来朝,献美浓絁二百匹、水织絁二百匹。

按《唐书》《本纪》、《列传》俱不载。按《册府元龟》云云。

开元二十三年三月,日本国遣使贡方物。

按《唐书》本纪、列传俱不载。按《册府元龟》云云。

天宝二年,海贼吴令光寇永嘉郡。

天宝三载,南海郡太守刘巨鳞讨吴令光,令光伏诛。按以上《唐书·元宗本纪》云云。

按《广东通志》:日本国分五道,东海、南海、西海、东山、山阴。其使自唐以来,用僧。天宝二年,海贼吴令光寇永嘉郡,南海太守刘巨鳞以屯门镇兵讨令光,诛之。天宝十二载,日本朝衡复入朝。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按《日本本传》云云。

天宝十四载,日本国遣使贡献。

按《唐书》本纪、列传俱不载。按《册府元龟》云云。

肃宗上元 年,日本由明越州入贡。

按《唐书·肃宗本纪》不载。按《日本本传》:上元中,擢朝衡左散骑常侍、新罗梗海道,繇明、越州朝贡。孝明死,大炊立。死,以圣武女高野姬为王。死,白壁立。

德宗建中元年,日本献方物。

按《唐书·德宗本纪》不载。按《日本本传》:建中元年,使者真人兴能献方物。真人,盖因官而氏者也。兴能善书,其纸似茧而泽,人莫识。

贞元 年,日本王桓武遣使来朝。

按《唐书·德宗本纪》不载。按《日本本传》:贞元末,其王曰桓武,遣使者朝。其学子橘免势、浮屠空海愿留肄业,历二十馀年。使者高阶真人来请免势等还,诏曰:可。

文宗开成三年十二月,日本国遣使来朝贡,进真珠、绢。

按《唐书》《本纪》、《列传》俱不载。按《册府元龟》云云。

开成四年,日本来贡。

按《唐书·文宗本纪》不载。按《日本本传》:次诺乐立,次嵯峨,次浮和,次仁明。仁明直开成四年,复入贡。次文德,次清河,次阳成。次光孝,直光启元年。东海屿中又有邪古、波邪、多泥三小王,北距新罗,西北百济,西南直越州,有丝絮、怪珍云。

宣宗大中七年,日本遣王子来朝献,赐宴陈百戏以礼之。

按《唐书》本纪、列传俱不载。按《册府元龟》:大中七年四月,日本国遣王子来朝,献宝器、音乐。帝谓宰执曰:近者,黄河清。今又日本国来朝,朕愧德薄,何以堪之。因赐百寮宴,陈百戏以礼之。

太宗雍熙元年,日本僧奝然浮海诣阙,献器物及其国书。

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按《日本国传》:日本国者,本倭奴国也。自以其国近日所出,故以日本为名;或云恶其旧名改之也。其地东西南北各数千里,西南至海,东北隅隔以大山,山外即毛人国。自后汉始朝贡,历魏、晋、宋、隋皆来贡,唐永徽、显庆、长安、开元、天宝、上元、贞元、元和、开成中,并遣使入朝。雍熙元年,日本国僧奝然,与其徒五六人浮海而至,献铜器十馀事,并《本国职员》、《今王年代纪》各一卷。奝然衣绿,自云姓藤原氏,父为真连;真连,其国五品职官也。奝然善隶书,而不通华言,问其风土,但书以对云:国中有《五经》书及佛经、《白居易集》七十卷,并得自中国。土宜五谷而少麦。交易用铜钱,文曰乾文大宝。畜有水牛、驴、羊,多犀、象。产丝蚕,多织绢,薄致可爱。乐有国中、高丽二部。四时寒暑,大类中国。国之东境接海岛,夷人所居,身面皆有毛。东奥州产黄金,西别岛出白银,以为贡赋。国王以王为姓,传袭至今王六十四世,文武僚吏皆世官。其《年代纪》所记云:初主号天御中主。次曰天村云尊,其后皆以尊为号。次天八重云尊,次天弥闻尊,次天忍胜尊,次瞻波尊,次万魂尊,次利利魂尊,次国狭槌尊,次角龚魂尊,次汲津丹尊,次面垂见尊,次国常立尊,次天鉴尊,次天万尊,次沫名杵尊,次伊奘诺尊,次素戋乌尊,次天照大神尊,次正哉吾胜速日天押穗耳尊,次天彦尊,次炎尊,次彦潋尊,凡二十三世,并都于筑紫日向宫。彦潋第四子号神武天皇,自筑紫宫入居大和州橿原宫,即位元年甲寅,当周僖王时也。次绥靖天皇,次安宁天皇,次懿德天皇,次孝昭天皇,次孝天皇,次孝灵天皇,次孝元天皇,次开化天皇,次崇神天皇,次垂仁天皇,次景行天皇,次成务天皇。次仲哀天皇,国人言今为镇国香椎大神。次神功天皇,开化天皇之曾孙女,又谓之息长足姬天皇,国人言今为太奈良姬大神。次应神天皇,甲辰岁,始于百济得中国文字,今号八蕃菩萨,有大臣号纪武内,年三百七岁。次仁德天皇,次履中天皇,次反正天皇,次允恭天皇,次安康天皇,次雄略天皇,次清宁天皇,次显宗天皇,次仁贤天皇,次武烈天皇,次继体天皇,次安开天皇,次宣化天皇。次天国排开广庭天皇,亦名钦明天皇,即位十一年,壬申岁始传佛法于百济国,当此土梁承圣元年。次敏达天皇。次用明天皇,有子曰圣德太子,年三岁,闻十人语,同时解之,七岁悟佛法于菩提寺,讲《圣鬘经》,天雨曼陀罗华。当此土隋开皇中,遣使泛海至中国,求《法华经》。次崇峻天皇。次推古天皇,钦明天皇之女也。次舒明天皇,次皇极天皇。次孝德天皇,白雉四年,律师道照求法至中国,从三藏僧元奘受经、律、论,当此土唐永徽四年也。次天丰财重日足姬天皇,令僧智通等入唐求大乘法相教,当显庆三年。次天智天皇,次天武天皇,次持总天皇。次文武天皇,大宝三年,当长安元年、遣粟田真人入唐求书籍,律师道慈求经。次阿闭天皇,次皈依天皇。次圣武天皇,宝龟二年,遣僧正元昉入朝,当开元四年。次孝明天皇,圣武天皇之女也,天平胜宝四年,当天宝中,遣使及僧入唐求内外经教及传戒。次天炊天皇。次高野姬天皇,圣武天皇之女也。次白壁天皇,二十四年,遣二僧灵仙、行贺入唐,礼五台山学佛法。次桓武天皇,遣腾元葛野与空海大师及延历寺僧澄入唐,诣天台山传智者正观义,当元和元年也。次诺乐天皇,次嵯峨天皇,次淳和天皇。次仁明天皇,当开成、会昌中,遣僧入唐,礼五台。次文德天皇,当大中年间。次清和天皇,次阳成天皇。次光孝天皇,遣僧宗睿入唐传教,当光启元年也。次仁和天皇,当此土梁龙德中,遣僧宽建等入朝。次醍醐天皇,次天庆天皇。次封上天皇,当此土周广顺年也。次冷泉天皇,今为太上天皇。次守平天皇,即今王也。凡六十四世。畿内有山城、大和、河内、和泉、摄津凡五州,共统五十三郡。东海道有伊贺、伊势、志摩、尾张、参河、远江、骏河、伊豆、甲斐、相模、武藏、安房、上总、常陆凡十四州,共统一百一十六郡。东山道有通江、美浓、飞驒、信浓、上野、下野、陆岙、出羽凡八州,共统一百二十二郡。北六道有狭、越前、加贺、能登、越中、越后、佐渡凡七州,共统三十郡。山阴道有丹波、丹彼、徂马、因幡、伯耆、出云、石见、隐伎凡八州,共统五十二郡。小阳道有播么、美竹、备前、备中、备后、安艺、周防、长门凡八州,共统六十九郡。南海道有伊纪、淡路、河波、赞耆、伊豫、土佐凡六州,共统四十八郡。西海道有筑前、筑后、丰前、丰后、肥前、肥后、日向、大隅、萨摩凡九州,共统九十三郡。又有壹伎、对马、多凡三岛,各统二郡。是谓五畿、七道、三岛,凡三千七百七十二都,四百一十四驿,八十八万三千三百二十九课丁。课丁之外,不可详见。皆奝然所记云。按隋开元二十年,倭王姓阿每,名自多利思比孤,遣使致书。唐永徽五年,遣使献琥珀、玛瑙。长安二年,遣其朝臣真人贡方物。开元初,遣使来朝。天宝十二年,又遣使来贡。元和元年,遣高阶真人来贡。开成四年,又遣使来贡。此与其所记皆同。大中、光启、龙德及周广顺中,皆尝遣僧至中国,《唐书》中、《五代史》失其传。唐咸亨中及开元二十三年、大历十二年、建中元年,皆来朝贡,其记不载。太宗召见奝然,存抚之甚厚,赐紫衣,馆于太平兴国寺。上闻其国王一姓传继,臣下皆世官,因叹息谓宰相曰:此岛夷耳,乃世祚遐久,其臣亦继袭不绝,此盖古之道也。中国自唐季之乱,宇县分裂,梁、周五代享历尤促,大臣世胄,鲜能嗣续。朕虽德惭往圣,常夙夜寅畏,讲求治本,不敢暇逸。建无穷之业,垂可久之范,亦以为子孙之计,使大臣之后世袭禄位,此朕之心焉。其国多有中国典籍,奝然之来,复得《孝经》一卷、越王《孝经新义》第十五一卷,皆金镂红罗褾,水晶为轴。《孝经》即郑氏注者。越王者,乃唐太宗子越王贞;《新义》者,记室参军任希古等撰也。奝然复求诣五台,许之,令所过续食;又求印本《大藏经》,诏亦给之。二年,随台州宁海县商人郑仁德船归其国。后数年,仁德还。奝然遣其弟子喜因奉表来谢曰:日本国东大寺大朝法济大师、赐紫、沙门奝然启:伤鳞入梦,不忘汉主之恩;枯骨合欢,尤亢魏氏之敌。虽云羊僧之拙,谁忍鸿霈之诚。奝然诚惶诚恐,稽首顿首,死罪。奝然附商船之离岸,期魏阙于生涯,望落日而西行,十万里之波涛难尽;顾信风而东别,数千里之山岳易过。妄以下根之卑,适诣中华之盛。于是宣旨频降,恣许荒外之跋步;宿心克协,粗观宇内之瑰奇。况乎金阙晓后,望尧云于九禁之中;岩扃晴前,拜圣灯于五台之上。就三藏而禀学,巡数寺而优游。遂使莲华回文,神笔出于北阙之北;贝叶印字,佛诏传于东海之东。重蒙宣恩,忽趁来迹。季夏解台州之缆,孟秋达本国之郊。爰逮明春,初到旧邑,缁素欣待,侯伯慕迎。伏惟陛下惠溢四溟,恩高五岳,世超黄、轩之古,人直金轮之新。奝然空辞凤凰之窟,更还蝼蚁之封。在彼在斯,只仰皇德之盛;越山越海,敢忘帝念之深。纵粉百年之身,何报一日之惠。染笔拭泪,伸纸摇魂,不胜慕恩之至。谨差上足弟子传灯大法师位嘉因、并大朝剃头受戒僧祚乾等拜表以闻。称其本国永延二年岁次戊子二月八日,实端拱元年也。又别启,贡佛经,纳青水函;琥珀、青红白水晶、红黑木槵子念珠各一连,并纳螺钿花形平函;毛笼一,纳螺柸二口;葛笼一,纳法螺二口,染皮二十枚;金银莳绘筥一合,纳发鬘二头,又一合,纳参议正四位上藤佐理手书二卷、及进奉物数一卷、表状一卷;又金银莳绘砚一筥一合,纳金砚一、鹿毛笔、松烟墨、金铜水瓶、铁刀;又金银莳绘扇筥一合,纳桧扇二十枚、蝙蝠扇二枚;螺钿梳函一对,其一纳赤木梳二百七十,其一纳龙骨十橛;螺钿书案一、螺钿书几一;金银莳绘平筥一合,纳白细布五匹;鹿皮笼一,纳裘一领;螺钿鞍辔一副,铜铁灯、红丝鞦、泥障;倭画屏风一双;石流黄七百斤。

按《癸辛杂识》:倭人所居,悉以其国所产新罗松为之,即今之罗木也。色白而香,仰尘地板皆是也。复涂以香,入其室,则芬郁异常。倭妇人体绝臭,乃以香膏之,每聚浴于水,下体无所避,止以草系其势以为礼。下体虽暑月亦服至数重,其衣大袖而短,不用带。食则共置一器,聚则团食,以竹作折折取之。鞋则无跟,如罗汉所著者。或用木,或以细蒲为之。所衣皆布,有极细者。得中国绫绢,则珍之。其地乃绝无香,尤以为贵。其聚扇用倭纸为之,以雕木为骨,作金银花草为饰,或作不肖之画于其上。

真宗咸平五年,海贾周世昌与日本滕木吉至京师,召见遣还。

按《宋史·真宗本纪》不载。按《日本国传》:咸平五年,建州海贾周世昌遭风,飘至日本,凡七年得还,与其国人滕木吉至,上皆召见之。世昌以其国人唱和诗来上,词甚雕刻肤浅无所取。询其风俗,云妇人皆被发,一衣用二三缣。又陈所记州名年号。上令滕木吉以所持木弓矢挽射,矢不能远,诘其故,国中不习战斗。赐木吉时装钱遣还。

景德元年,日本僧寂照等来朝。

按《宋史·真宗本纪》不载。按《日本国传》:景德元年,其国僧寂照等八人来朝,寂照不晓华言,而识文字,缮写甚妙,凡问答并以笔札。诏号圆通大师,赐紫方袍。

仁宗天圣四年,日本入贡,不具表,诏却之。

按《宋史·仁宗本纪》不载。按《日本国传》:天圣四年十二月,明州言日本国太宰府遣人贡方物,而不持本国表,诏却之。其后亦未通朝贡,南贾时有传其物货至中国者。

神宗熙宁五年,日本僧人入贡。

按《宋史·神宗本纪》不载。按《日本传》:熙宁五年,有僧诚寻至台州,止天台国清寺,愿留。州以闻,诏使赴阙。诚寻献银香炉,木槵子、白琉璃、五香、水精、紫檀、琥珀所饰念珠,及青色织物绫。神宗以其远人而有戒业,处之开宝寺,尽赐同来僧紫方袍。是后连贡方物,而来者皆僧也。

元丰元年,日本遣僧来贡。

按《宋史·神宗本纪》不载。按《日本传》:元丰元年,使通事僧仲回来,赐号慕化怀德大师。明州又言得其国太宰府牒,因使人孙忠还,遣仲回等贡絁二百匹、水银五千两,以孙忠乃海商,而贡礼与诸国异,请自移牒报,而答其物直,付仲回东归。从之。

孝宗乾道九年,日本入贡。

按《宋史·孝宗本纪》不载。按《日本传》:乾道九年,始附明州纲首以方物入贡。

淳熙二年,倭人滕太明有罪,诏械归,治以国法。

按《宋史·孝宗本纪》不载。按《日本传》:淳熙二年,倭船火儿滕太明殴郑作死,诏械太明付其纲首归,治以其国之法。淳熙三年,风泊日本舟至明州,诏给钱米。

按《宋史·孝宗本纪》不载。按《日本传》:三年,风泊日本舟至明州,众皆不得食,行乞至临安府者复百馀人。诏人日给钱五十文、米二升,俟其国舟至日遣归。淳熙十年,日本舟飘至秀州,诏给钱米。

按《宋史·孝宗本纪》不载。按《日本传》:十年,日本七十三人,复飘至秀州华亭县,给常平义仓钱米以赈之。

光宗绍熙四年,日本舟飘至泰州及华亭,诏以常平米赈之。

按《宋史·光宗本纪》不载。按《日本传》:绍熙四年,泰州及秀州华亭县,复有倭人为风所泊而至者,诏勿取其货,出常平米,赈给而遣之。

宁宗庆元六年,日本舟至平江府,诏给钱米遣归国。按《宋史·宁宗本纪》不载。按《日本传》云云。嘉泰二年,日本舟至定海县,诏给钱米遣归国。

按《宋史·宁宗本纪》不载。按《日本传》云云。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