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第二章 乡约制度的起源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乡约制度是由士人阶级的提倡,乡村人民的合作,在道德方面、教化方面去裁制社会的行为,谋求大众的利益。道德裁制,教化政策自然是中国的传统方案,没有什么希奇;士人阶级在农工商之上,居农工商之长,引导他们,劝勉他们,也是中国的传统方案,没有什么希奇。不过中国士人阶级的实际工作,不是在政治舞台上运用学理,便是在学术机关内传授学理;不是直接去制裁民众,便是间接去教化民众。士人阶级从不投身到民众里面,作民众的领袖,谋民众的幸福;民众没有士人阶级的引导,也无法自己组织,自己工作。所以中国几千年的政治,都是人民被治,士人治人;士人阶级总是同政府打成一片,而没有同人民打成一片的。乡约制度的起源,实在是一个破天荒的举动,人民居然能得士人阶级的指导,士人居然能弃政治舞台的生活。可惜这种风气不盛。士人阶级始终没有同民众打成一片,所以中国的人民,一直到了今天,还是在那里过那被治生活。现在社会运动的呼声,是知识分子跑到民间去;那时乡约制度的呼声,也是知识分子跑到民间去。做官的学者可以替民众服务,不做官的学者也可以替民众服务;做官的学者要有党派的援助,要受人家的指挥,不做官的学者可以便宜行事,可以自由行动;我们又何必做官呢?

这样一个惊天动地的乡约制度,一个打倒中国治人传统的乡约制度,一个竖立中国民治基础的乡约制度,就在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历一〇七六年),理学极盛,新法亟行的时候产生了。产生的地方是陕西蓝田,所谓关学根本之地;产生的人物是吕氏兄弟,所谓礼学实践之家。然而这种独创一格,另辟一径的乡约制度,为什么会在这一个时期产生,为什么会在这一个地方产生,为什么会在这一个人家产生——是偶然的事实,还有相当的道理?我们为明了乡约制度的背景,自然不能不把那个时候的学术和政治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我们谁也知道,除了不甚可靠的上古时代以外,汉学和宋学是中国的学术黄金时代;汉学主考证,宋学主性理,在史学上,哲学上都有很大的贡献。宋学虽然发端于仁宗时代,不过在神宗熙宁年间,可以说是登峰造极到了最高的顶点。那时理学先进孙明复,胡安定,石徂徕等虽然死去了有一二十年;然而理学泰斗周濂溪是熙宁六年才死的,邵尧夫和张横渠到熙宁十年才死,大小程子在乡约出世的熙宁九年,才四十五,四十四岁,正是年富力强时期。不惟理学如此,政事和文学也在全盛时期。以文章德望著称的欧阳修,到了熙宁五年才死,司马光在熙宁九年,还只五十八岁,曾南丰也是五十八岁,苏氏兄弟才四十一岁,三十九岁。此外名臣而兼学者的韩琦,到熙宁八年才死,文彦博和富弼虽然老至七十三岁,七十一岁,还是健在,王荆公还只五十六岁,而且正是春风得意的时代。不特宋朝的前后世代,产不出这么许多人材,就是全中国的历史上,也没有一个时代可以比美的。吕氏弟兄真是幸而产生在这个学术兴盛时期,乡约制度也真是幸而产生在这个学术兴盛时期。上述年龄皆详见《疑年录汇编》。

宋学的中心,自然是理学,理学的宗主,也自然要首推濂溪先生以及二程邵张,那是没有什么异议的。不过那个时代的文章和政事,也盛极一时。文坛的主盟,自然是欧阳修,此外便数苏氏父子兄弟。政事方面最有表见的,还是王荆公。荆公虽然求效太速,用人不察,然而他的理论,他的设施,也未可厚非。我们自然不能拿成败论英雄,拿功过评荆公。其实周程邵张五位理学先生,除了邵尧夫和小程子以外,也都有政事的才能,也都作过地方的官吏;不过没有荆公那种际遇,那种规模而已。因为文章和我们的乡约,没有什么关系,我们可以不必管他;政事关系甚密,不能不有比较详细的讨论。

我们上面已经说过,政事的设施首推荆公,现在就从荆公说起。荆公的诗文非常劲悍有力,不在三苏之下;荆公的经学,也十分精通,因其见解新颖独到,人就目为新学。其实荆公也是十分醉心复古,也是根据《诗》《书》《易》《礼》——解释上虽有不同,根本上并无大别;不知当时学者,何以这样排挤?他的政事思想,恐怕和其他学者一样,都是从《周礼》出发的;不过他的注意在经济方面,旁人的注意在教化方面,一个是唯物史观,一个是唯心史观,一个是国家社会主义,一个是个人感化主义。他们的官司要转移到现代论坛上来,恐怕荆公十有九成会打赢的。荆公在鄞县的时候,曾经小试其技,对于水利设备,谷米借贷,颇著成效——正和周濂溪知南昌(8) ,大程子令晋城,(9) 张横渠令云岩的成绩一样。不过周濂溪以折狱称,大程子以保伍著,张横渠则止于敦本善俗,养老事长横渠事迹详后;——多半偏于消极的防卫,抽象的礼俗,不似荆公从积极着眼,从实物下手。他们的政事虽然小试,而未曾大用;立朝的时候几于闭口不谈,也许他们以为朝廷大政和地方行政有别,也许他们因为离上愈近,距民愈远,地方行政大有鞭长莫及之感,故不敢轻于一试。荆公后来居上,已足令富弼、文彦博、欧阳修、韩琦、司马光那一班元老自叹老成衰落;又多变法度,多用新进,怎么能真正达到民间,遍及四海!乡约制度和荆公新法,虽然同是由《周礼》发源,然而理论上和实际上都是站在绝对相反的立场上;乡约为民众的工作,新法为政府的工作,乡约自下而上,新法自上而下,乡约以一乡为单位,新法以全国为单位。虽然不敢说乡约是受了新法的反响,然而数年之中,产生这样两种绝对不同的制度,也是值得注意的。

荆公新法的内容复杂,理论繁多,我们不必一一讨论,只消提出和乡民有直接关系的青苗,和乡治有直接关系的保甲,来和乡约作一个简单的比较,便可知道当时乡治的理论和乡治的系统。青苗钱的根本理论出于周官泉府和中国旧日的社仓义仓,现代的信用合作相差不多,无非是有无相通,以有余补不足。不过社仓借贷以谷,而青苗借贷以钱;合作互相借贷,青苗则官贷于民——合作利息极低,青苗则利息颇高。这都是农村经济本身的问题,地方自治主义者要人民互相借贷,国家社会主义者又要国家控制一切,我们在这里是不敢赞一词的。不过农村经济的周转,必定有一种借贷机关,那是无可疑议的。青苗钱的设立,假使组织严密,领袖公平,也未尝没有相当的效用。保甲的根本理论,完全是《周礼》《管子》兵农合一主义;所谓寓兵于农、寓农于兵、兵即为农、农即为兵,和近代的征兵制度、保卫制度也十分接近。青苗制度自身的价值,保甲制度自身的价值,这一千多年的历史,已经替我们证明;不过千多年来不易达到的目的,荆公要想在十年八年里面通行全国,也实在太理想一点。不要说那个时代政治经济思想非常幼稚,学者既不赞同,执政外所掣肘,没有法子积极进行。就是共产主义的俄国,施政已经十多年,还没有达到国家资本,兵民合一的理想。荆公活像一个俄国共党的领袖;理想弄得非常之高,而又是纯粹唯物的方案,经济的设施,对于道德方面,感化方面一概不管,正和乡约制度的不管经济,不管保卫一样。我们一方面觉得荆公过于唯物,也自然觉得乡约过于唯心;偏左偏右,唯物唯心,都有他们根本的错误。因为乡村生活是整个的:没有社会秩序,没有经济力量,自然谈不到道德教化;没有国民教育,没有国民道德,秩序又怎么能维持,经济又怎么能发展呢!参考资料见第一章注二。

在政事方面:吕氏乡约以民治,荆公新法以官治;吕氏乡约行教化,荆公新法行保养。可见吕氏乡约是在那个新法盛行时代独标一格,独树一帜的。在理学方面的立场,吕氏乡约只算得理学的别派,而不是理学的正宗;因为周程正宗理学讲性理,关中别派理学讲礼仪,讲实践,所以关中的理学别称礼学,又称关学,以示与理学洛学稍有差别。其实五大学者里面的邵尧夫先生,也是理学别派,而不是理学正宗;因为他所讲的是象数,正和横渠礼学一样,同在正宗理学之外。关学始祖自然是张横渠先生,他的兄弟张天祺(先生名载弟名戬)也是关学健者,此外便数蓝田吕氏兄弟。不过横渠兄弟以前,已有一位申颜,一位侯可,替关中礼俗立了相当基础。申先生“非法不言,非理不履,关中之人,无老幼见之,坐者必起,与先生为莫逆”。侯先生知巴州化成县,化民成俗,又为申先生千里求医,卖衣葬亲,资金嫁妹,所以宋史置之义士之中,而谢山(《宋元学案》订定人全祖望字)称为关学之先。《宋元学案》关学之先段。

横渠虽然也讲究性理的学问,不过他的造诣并不如二程之深,所以他虽然是二程的表叔,年纪也比他们大十二三岁,还是常常请教他们。他的《西铭》《东铭》《正蒙》各篇,虽然在理学上有相当地位,为程朱所推尊,然而他的特殊主张,为学者所赞许,在社会有地位的,只是礼教和井田两种。井田主张和乡约关系比较的少,并且从没见过实行;礼教主张便是乡约制度的根本,也是关中风俗的根本。横渠的学问,“以易为宗,以中庸为的,以礼为体,以孔孟为极”《宋元学案》卷十七。程伊川称赞横渠,说“子厚以礼教学者最善,使学者先有据守”同上卷十八;横渠亦言“关中用礼渐成俗”同上;可见横渠的礼学,不惟见于思想,并且见于实行。他作云岩县令的时候,“以敦本善俗为先,每以月吉具酒食,召乡人高年会于县庭,亲为劝酬,使人知养老事长之义”(见吕大临所撰《张载行状》,他书皆转载改窜)。后来“遭期功之丧,始制丧服,轻重如礼;家祭始行四时之荐,曲尽诚洁”同上。熙宁九年横渠同知太常礼院的时候,力争冠婚丧祭之礼,后又劾礼官不致三年郊礼。自家庭以至国家,无一处不表现他的礼教主张。

我们想到横渠,便想到关学;想到关学,便想到礼学;几乎是三位一体,不可分离。不过福建还有一位名气略小的陈古灵,也是一位礼学先生,也是采用礼教方案,使关中礼学不能专美。他和同里陈烈,郑穆,周希孟为友,气古行高,以天下为己任,时人称为四先生。他不单是断狱明决,并且能化行乡里;任蒲城簿,任仙居令,知河阳,知常州的时候,都兴学官,讲经学,以学教民,以德化民。下面这个有名的劝谕文:“为吾民者,父义,能正其家兄友能养其弟,弟恭能敬其兄,子孝能事父母,夫妇有恩,贫穷相守为恩:若弃妻不养,夫丧改嫁,皆是无恩也。男女有别,男有妇,女有夫,分别不乱。子弟有学能知礼义廉耻,乡闾有礼,岁时寒暄,皆以恩义往来,燕饮序老少,坐立拜起。贫穷患难、亲戚相救借贷谷财,婚姻死丧、邻保相助,无堕农桑,无作盗贼,无学赌博,无好争讼,无以恶凌善,无以富吞贫,行者逊路少避长,贱避贵,轻避重,去避来。耕者逊畔,地有畔,不相争夺。班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子弟负重执役,不令老者担擎。则为礼义之俗矣”,曾经朱子在会稽禹穴壁间发现,觉得简切有理,所以把他刻印出来,以资分布。最有意思的是朱子每当有人投牒诉讼的时候,便给他们一张古灵劝谕,有许多人居然因此而停诉。古灵虽然没有吕氏兄弟那样徒弟,替他修订约规,改良礼俗,然而有了朱子的提倡,也可以扬眉吐气了。劝谕文和分布办法,见《朱子大全》卷三十五,答刘子澄书。

横渠的季弟天祺先生,也是一个关学健者,关中称为二张。其为人笃实宽裕,俨然正色,喜愠不见于容,接人无贵贱亲疏,未尝失色,乐道人善,不及其恶,终日无一言不及于义。任道力行,常若不及。横渠以为“吾弟德性之美,有所不如;其不自假而勇于自屈,在孔门之列,宜与子夏相后先”。伊川以为“天祺有自然德器”。“与叔称其力之厚,任天下之重而不辞;其气之强,笃行礼义而不倦;其忠之盛,使死者复生而无憾”。他曾经作过灵宝,流江,金堂各县知县,所用的礼教化民方法,和横渠在云岩所用的方法,差不多是一样。他“诚心爱人,养老恤穷,民有不善,皆籍记之。月吉召老者饮劳,使其子孙侍,以劝孝悌,民化其德,所止狱讼稀少”。他的学术比他的哥哥稍差一点,他的官职却较大,他的性情也较直,所以横渠初入朝廷,只婉词谢绝荆公的请求,不为新法说话。天祺作御史的时候,累次上书论荆公乱法,请罢条例司,并劾曾公亮。陈升之、赵抃、韩绛、吕惠卿等,甚至面忤荆公,百折不屈。以上俱见《宋元学案》卷十八横渠学侣段。

除了横渠以外,关中礼学自然要算蓝田吕氏兄弟。吕氏兄弟原籍汲郡,所以吕氏乡约后面的启事,还自称“汲郡吕大忠白”。他们的祖父葬在蓝田,以后他们兄弟便世居蓝田,所以黎洲原本宋元学案,以三吕(大忠,大钧,大临三人。大防长于政事,而不长于礼学理学,故不列此)和他们的门人别为蓝田学案,近人尹仲材氏编著村制学,亦称吕氏乡约为蓝田乡约(其实尹氏所引,为朱子增损吕氏乡约,而非真正吕氏乡约)。他们兄弟六人,里面有五人登科,除一人早夭,一人不甚著名以外,大忠(字晋伯),大防(字微仲),大钧(字和叔),大临(字与叔)都是很有名望,微仲且位至丞相,一门礼义,为当时人士所赞美。后世的人对于他们这四个兄弟,也十分崇拜,所以在蓝田地方,建了一个四献祠,来祭祀他们,来纪念他们见张士佩著《重修蓝田四献祠记》。除了微仲以外,晋伯,和叔,与叔,都从横渠研究,也从伊川研究,所以对于理学和礼学俱有根基,在关学地位,仅在横渠之下。

大忠字晋伯(朱子作进伯)是他们兄弟行中的大哥,是一个十分严厉的大哥,不要说对其他兄弟如此,就是对于做过宰相的大防微仲,也从不假以颜色。“尝坐堂上,汲公夫人(微仲妻)拜庭下,二婢掖之。先生愠曰:丞相夫人也?吾但知二郎新妇耳!不病何用人扶?汲公为之愧谢”。不过他对于兄弟们自己的事情,虽然十分关心,只以婉词劝解,而不用命令的口吻。微仲位至宰相,晋伯怕他闯祸每每劝其辞职,以避满盈之祸以上俱见《宋元学案》卷三十一;和叔办理乡约,晋伯怕他操切,所以劝其从宽,以免乡人解体见《答伯兄书》。后来微仲连遭贬谪,晋伯乞以所进官为量;微仲安置循州,远死他乡,晋伯又设法请求,为之归葬;足见他对于兄弟的情谊。他的官职虽然没有微仲的高,然而力屈辽使,力争代地,也是有声有色;并且谋取横山,巩固秦渭。可惜为奸臣所抑,不能实现!他的理学虽然没有与叔的高,然而伊川以为“晋伯老而好学,理会直是到底”,“横渠亦称先生笃实而有光辉”,上蔡以为“晋伯兄弟皆有见处”;可见晋伯理学虽然没有登峰造极,却也已经升堂入室。他是吕氏乡约的签名者,宋史亦称其“与大防,及弟大临同居切磋,论道考礼。冠婚丧祭,一本于古,关中言礼学者推吕氏。尝为乡约曰,凡同约者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有善则书于籍,有过或违约者亦书之,三犯而行罚,不悛者绝之”《宋史》卷三百四十吕大防传附。据这两种证据,似乎吕氏乡约的主动人物是晋伯,微仲和与叔也曾襄赞一切,惟有和叔和乡约没有什么关系。不过朱子以为吕氏乡约的主人翁是和叔,《宋元学案》的作者黄梨洲先生也认和叔为乡约的作者。这么重大一个乡约制度,连作者都弄不清楚,真是岂有此理。所以我们在下一章,便要作一点小小的考证,把乡约的作者、版本和内容略为修正,以免后学再蹈前人的覆辙。

依照我们下面考证的结果,和叔的确是吕氏乡约的主人翁。也许兄弟四人都曾参加意见,都曾参加发起,然而实行乡约的人,保护乡约的人,的确是和叔。所以我们不管签名的是谁,起草的是谁,我们只认定吕氏乡约是和叔所推行,和叔精神是寄托在乡约。晋伯对于乡约的关系,从他的签名,他的通信看来,似乎是密切一点。微仲长于政事,辅翼朝廷自然没有工夫来管乡下小事。他不惟不能多方诱掖,多方赞助,并且十分怀疑,十分恐惧,劝和叔改为家仪,改为学规。以免被外人讥刺,朝廷干涉,而为身家性命之保全见《答仲兄书》。与叔是一个纯理学先生,对于旁的事情素不过问,对于礼学也没有晋伯与和叔的认真,所以他和乡约的关系,自然也要离开一点。我们十二分可惜一个首创乡约制度的人,一个实施乡约制度的人,在当时不为世人所尊重,在后世不为后人所崇拜,甚至连他的姓名,也和乡约制度分离。因此我们一定要把他个人的身世,个人的思想,以及乡约思想的来源,乡约推行的实况,作一个简单的叙述。

和叔是晋伯微仲的兄弟,与叔的哥哥,他的排行是第三见范育《吕大钧墓表》。他的生年月不知,不过是元丰五年(公历一〇八二年)六月死的,死时有五十二岁,所以我们可以推出他是天圣九年(公历一〇三一年)生的。他在嘉祐三年(公历一〇五八年)二十八岁的时候,“中进士乙榜,调秦州右司理参军,监延州折博务,改光录寺丞,知耀州三原县”。他的父亲被派至蜀中作官,他自请代行,所以改知绵州巴西县。后来他的父亲以年老辞职,回到蓝田本里,他因为父亲已老,兄弟多游宦在外,所以也称病在家,朝夕奉养。后来又有要人举荐他出外作官,他都以亲老婉谢,可见他对于家庭礼节的重视。父亲死后,他们兄弟自然丁忧在家;不过服除后,他一个人独自在家研究学问,对于官职前途毫不注意。当时二兄微仲官职颇隆,请其监凤翔府造舡务,又因讨伐西夏,从李稷办理转运,卒以疾客死延州官舍。他平生没有做朝廷大员,也没有任过地方官吏,所以没有什么政绩可以陈述;不过他因为代请粮饷的事件,曾面折种谔,也足以表见他在政治舞台上面的胆识——

“……既出塞,转运使李稷馈饷不继,欲还安定取粮,使大钧请于种谔。谔曰,吾受命将兵,安知粮道?万一不继,召稷来与一剑耳!大钧性刚直,即曰,朝廷出师,出塞未远,遂斩转运使,无君父乎?谔意折,疆谓大钧曰,君欲以此报稷,先稷受祸矣!大钧怒曰,公将以此言见恐耶?吾委身事主,死无所辞,正恐公过耳!谔见其直,乃好谓曰,子乃尔耶?今听汝矣!始许稷还”。>《宋史》卷三百四十吕大防传附

像这样面折权贵的事情,我们当然佩服他个人的忠诚勇敢;不过对于社会乡里的影响,万不及他所主持的乡约制度。他在思想方面,没有什么创见,大约都是受横渠和古礼的影响。和叔是一位醉心复古的学者,横渠更是一位醉心复古的学者;和叔特别注意于礼仪方面,横渠也特别注意于礼仪方面。他们两个虽然是同年友,指同年进士。因为和叔是公历一〇三一年生的,横渠是一〇二〇年生的,较小十一岁。然而和叔服膺横渠的学问,毅然以横渠为师,执弟子礼甚恭。他们两个人不惟在礼学方面见地相同,就是在政治经济方面,也是十分相同。横渠对于井田非常迷信,不惟以为井田是曾经实行,并且以为井田必可复活。他所以迷信井田的原故,一方固是尊崇古制,一方也是谋求社会的平均,所以他说:“治天下不由井地,终无由得平;周道止是平均”《宋元学案》卷十八横渠理窟。和叔对于井田的热度,虽然不敢说有横渠那么高,然而横渠有井田议,和叔便有井田图说;可见和叔对于井田制度的提倡,也是不让横渠。可惜横渠没有实行他“与学者将买田一方,画为数井,以推明先王之遗法”;也可惜和叔没有把井田的意思,移在乡约里面,作为改良农村经济的根本。不然,我们倒可以看看这个万人景仰的井田制度,到底是可能,还是不可能?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和叔在思想上固然是紧随横渠,不肯落后一步;他在行为上便大有百尺竿头,更进一层的状况。横渠“遭期功之丧,始制丧服,轻重如礼;家祭始行四时之荐,曲尽诚洁”吕大临撰《张载行状》;和叔始居谏议(父)丧,衰麻敛奠祭之事,悉捐俗习事尚一仿诸礼,后乃寝行于冠婚饮酒,相见庆吊之间,其文节粲然可观。范育《吕大钧墓表》。和叔作乡约,身体力行,希望能够感化乡里;横渠只在作县令的时候,作了一点感化工作。当然和叔的学问不及横渠,然而横渠的实践又似乎不及和叔。连横渠自己也说:“秦俗之化,先自和叔有力;《陕西通志》卷二十八人物,吕大钧条。并且赞美他那种知行合一的主张,叹其勇为不可及。范育《吕大钧墓表》。其实他个人在思想上特出的贡献,也就是这个知行合一的主张,这个躬行礼义的主张。他和横渠第一次讲学的时候,便提出这个主张;说“始学必先行其所知而已;若夫道德性命之际,正惟躬行礼义,久则至焉”见前著。范育替他作墓表的时候,开篇就把他的人格写出:一惟君明善至学,性之所得者尽之于心,心之所知者践之于身;妻子刑之,朋友信之,乡党宗之,可谓至诫敏德者矣。乃表其墓曰诚德君子”。他又说“君性纯厚易直,强明正亮,所行不二于心,所知不二于行。其学以孔子下学上达之心立其志,以孟子集义之功养其德,以颜子克己复礼之用厉其行;其要归之诚明不息,不为众人沮之而疑,小辨夺之而屈,势力劫之而回,知力穷之而止。自任以圣贤之重如此”。程子也说“吕和叔任道担当,其风力甚劲”。真西山也说“和叔为人质厚刚正,以圣门事业为己任;所知信而力可及,则身遂行之不复疑畏,故识者方之季路”以上俱见《性理综要》卷十二页二〇。他这种行其所知的主张,始则行于衰麻敛奠祭之事,后乃寝行于冠婚饮酒,相见庆吊之间,而集其大成于乡约乡仪。他的著作三十集,也叫《诚德集》见《文献通考》卷二三六朱子曾经读过,并且从集子里面找出乡约原稿,合他手草问答诸书,才决定他是乡约的真正主人翁;可惜现在已经找不到了。(10)

和叔是横渠的弟子,受了横渠直接的影响;他也是一个复古的学者,自然也受古人的影响。古人的思想和著作,对于他影响最大的,恐怕是三礼;而尤以《周礼》为甚。所以黄百家评注《宋元学案》的时候,说他好古甚切,并且以为《周礼》必可行于后世。《周礼》治民的政策,完全采用教化主义;教化主义的工具,多半是礼俗——和乡约“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助”的根本原则,是相同的。不过乡约是纯粹民约,甚至离开政治范围以外;《周礼》则是官民合治,完全在政治范围以内。《周礼》管理地方行政的司徒,称为“教官”,“使帅其属而掌邦教”,“而施十有二教焉”。十二教“一曰以祀礼教敬则民不苟,二曰以阳礼教让则民不争,三曰以阴礼教亲则民不怨,四曰以乐礼教和则民不乖,五曰以仪辨等则民不越,六曰以俗教安则民不偷,七曰以刑教中则民不暴,八曰以誓教恤则民不怠,九曰以度教节则民知足,十曰以世事教能则民不失职,十有一曰以贤制爵则民慎德,十有二曰以庸制录则民兴功”;差不多把所有的政教都包含在里面。“正月之吉,始和,布教于邦国都鄙,乃县教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教象;挟日而敛之,乃施教法于邦国都鄙,使之各以教其所治民”。又“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以五礼防万民之伪而教之中”,“以六乐防万民之情而教之和”。其他地方官吏的职掌,也都是以教法为大前提;布教读法成为治民的根本方案。《周礼·大司徒》。

至于教化主义的工具:积极方面是礼,消极方面是刑;预防的工作是礼,调治的工作是刑。关于礼的记载,周礼比较少一点。然而十有二教的中间,有四教用礼,一教用仪,一教用俗,只有一教用刑;“以五礼防万民之伪而教之中”一种办法,尤其标明礼治的预防功用。《礼记·王制篇》里,也有“司徒修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的说法。经解篇所说的“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是阐明礼在国政里面的地位。“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的说法,比现代外国所谓一两预防,等于一斤医治的说法,尤为明澈。礼俗的具体方式,在六乡各级的里面,便是和乡约性质相同的乡饮酒礼。乡饮酒礼共有四种:“一则三年宾兴贤能,二则乡大夫饮国中贤者,三则州长习射饮酒,四则党正蜡祭饮酒”,把读法、选举、乡射、蜡祭通通包含在里面。见《礼记》乡饮酒义郑注。

乡饮酒礼的功用,始在尊长养老,终乃成教安国;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贯程序,同是一样精神。所以《礼记·经解篇》在正面说,“乡饮酒之礼,所以明长幼之序也”;在反面说,“乡饮酒之礼废,则长幼之序失,而争斗之狱繁矣”。《礼记·乡饮酒义篇》更说得详细:“乡饮酒之礼,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民入孝弟,出尊长养老,而后成教;成教,而后国可安也”。又附会其说,加入一些什么天地日月三光的玩意,说“乡饮酒之义,立宾以象天,立主以象地,设介僎以象日月,立三宾以象三光。古之制礼也,经之以天地,纪之以日月,参之以三光,政教之本也”。乡饮酒礼对于全国的政教,是否有那样伟大的功效,我们不敢保证;不过在乡村里面,可以养成礼让不争的风气,或者是可能的。

乡饮酒礼本来共有四种;前二种在各乡举行,第三种在各州,第四种在各党举行。族闾虽也属民读法,而并不举行乡饮酒礼。第一种三年宾兴贤能,为的是选拔人才,后世已有考试制度去代替。第二种乡大夫饮国中贤者,后世的乡饮酒礼,便是仿效这种办法。譬如开元时候的乡饮酒礼,主人为刺史,最贤乡人君子为宾,其次为介,又其次为众宾,都要和致仕的乡宦德高者商议。下一级的乡饮酒礼,便是县令为主人,乡老年六十以上而有德行者为宾,其次为介,又其次为三宾,又其次为众宾《古今图书集成》经济 编礼仪典卷三〇七,乡饮酒部考一之十五。第三第四两种礼仪,在真正的乡村举行,后世完全绝迹。秦汉虽然有类似乡官的乡三老,然而没有真正的乡礼。以后北魏孝文提倡乡饮酒礼,唐宋以后日见完备;不过最低的阶级是县,简直是县饮酒礼,而不是乡饮酒礼。乡约制度的产生,恰好补救普通乡饮酒礼的阶级过高,仿佛一种真正的乡饮酒礼。乡约的精神,就是三礼乡饮酒礼的精神,乡约的办法,也仿佛三礼乡饮酒礼的办法;不过一个是人民公约,一个是政府官法,一个是互助的实现,一个只是礼仪的演习。似乎乡约制度,又在乡饮酒礼之上!

当然其他各家的学说,对于和叔的思想,乡约的产生,也不无影响。老子这几句话,已经显出乡约的根本精神:“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孟子这几句话,几乎把乡约条款都包含在里面了:“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自政教分离以后,治民的官不管教化,教化的官因循苟且;学者有学社可互相规劝,乡村便屏诸文化之外了!和叔以为诸州皆有“文学”,“助教”之官,其职责在教化民众,可惜久废不举。他们拿地方绅士的资格,出来发起,出来担任,在我们固然是感觉民治精神,在那时却目为非上所令。和叔既服膺横渠的学说,醉心古礼的教化,痛心时世的凌夷,自然以圣贤自任,天下自任。假使他能如荆公辅政朝廷,他一定会把他的礼教主张实施全国;假使他能如明道,横渠,古灵主宰州县,他一定会把他的礼教主张实施一县。然而他既不能上佐朝廷,下宰州县,只局促在他的本乡里面,他就从这一个小小的乡村做起,也居然能化行关中。和叔的主张是必行的;在官言官,在民言民。我们很感激他以亲老辞官;不然他只会有暂时的感化,而不会有永久的乡约,只会有官治的成绩,而不会有民约的实现。乡约在这样一个时代,一个地方,一个人家产生,简直是必然的事实。乡约真是中国文化的产物,乡约真是复古时代的产物。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