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先秦文学

十七 先秦之小说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古之所谓“小说”者,盖对大道而言。故《庄子·外物》篇云:“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观其以小说大道对举,则其义自见矣。盖古之所谓道术者,无乎不在。道之体无所不赅。古者,学有专门,亦各有专守,其官师所掌,凡理乱之巨,物曲之细,皆所谓道也。后世九流百家,莫非六典之遗,而皆各得道体之一端,乃能持之以成一家之说。于是得其大者为大道,儒墨是也;得其小者为小道,小说百家是也。夫道不一端,则事无偏废,闾巷委琐之谈,乡曲野人之语,虽若非大道所存,苟其有裨于人事,足资乎借鉴者,君子取之;《诗》所谓“询于刍荛”,孔氏所谓“不以人废言”,“虽小道必有可观者”,斯古之所谓小说也。

原夫小说之兴,与《诗》同源。《诗》出民间,小说亦然;《诗》主讽谕,小说亦然;《诗》之用,王者取之以观风俗,知得失,小说又无不然。《汉志》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又云:“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或刍荛狂夫之议也。”如淳释之曰:“王者欲知闾巷风俗,故立稗官,使称说之。”明乎小说起自民间,而采录则由官府。尝考其言,不尽无稽。《周礼·夏官》:“训方氏掌道四方之政事,与其上下之志,诵四方之传道。正岁则布而训四方,而观新物。”郑氏注云:“传道,世世所传说往古之事。为王诵之,布告以教天下,使知世所善恶。”夫不有采缀,焉能传诵?不关惩劝,焉取布训?然则稗官者,其训方氏之流欤?今以古者采诗之事推之,则稗官或训方氏之采辑四方之传道,(即小说也。)其方法及旨趣当无以异。班氏之言,盖可信矣。

考先秦所谓小说,约有四端:

一曰歌谣谚语。歌谣谚语本为韵文,“三百篇”中多有之;然考其性质,实亦古之所谓小说。事有原其始而不可分者,此其一也。约举其例,如《左传》引谚曰:“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又曰:“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又曰:“畏首畏尾,身其余几?”又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国语》引谚曰:“众志成城,众口铄金。”又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孟子》引齐人之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礼记·大学》引谚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韩非子》引谚曰:“不踬于山,而踬于垤。”(《六反》。)又曰:“虏自卖裘而不售,士自誉辩而不信。”(《说林下》。)又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五蠹》。)若此之类,难以悉举,而莫不有至理存焉。是固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又桓谭《新论》所谓“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誉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者也。(见《文选》江淹《杂体诗·李都尉从军》注引。)故知此等谣谚,虽其一部分见采于诗,而实在古者小说范围之内。

二曰神话传说。神话传说,二者不同。初民智识浅陋,见宇宙万象森罗,往往觉其神异而可惊。基于人类求知之欲望,推理之本能,辄复运其想像思考之力以解释之,是为神话之起原。此等神话即为小说之滥觞。神话稍进而为传说。传说者,异乎神话之全为想像所虚构,而必以一种史实为根据;其所根据,又往往粉饰傅会,终乃底于荒诞不经。由前言之,凡开辟创世,补天立极之说皆是也。由后言之,凡古今一切圣智神勇,天纵天授之人与其事,皆是也。各举数例如次:

《述异记》:“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俗说,盘古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先儒说,盘古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为电。古说,盘古喜为晴,怒为阴。”(参阅《艺文》一引徐整《三五历记》及《事物纪原》引《五运历年记》。)

《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黑龙,水精。)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参阅《楚辞·天问》“康回倾地”条及《列子·汤问》篇。)

《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下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按《大戴礼记·五帝德》已有宰我问孔子黄帝三百年之文,则黄帝仙去,当亦先秦旧说。)

《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郭璞注:“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引《开筮》曰:“滔滔洪水,无所止极。伯鲧乃以息石息壤以填洪水。”)《天问》亦云:“洪泉极深,何以填之?”《淮南子·墜形训》又谓禹以息壤填洪水。(参阅《大荒北经》“禹杀相繇”条。)《天问》又言:“应龙何画?河海何历?”王逸谓禹治洪水时,有神龙以尾画地,道水径所当决者,因而治之。(《大业拾遗记》及《岳渎经》并述之。)则禹之治水,借助于神力,战国时亦有此说。又鲧殛羽渊,其神化为黄熊,并见于昭七年《左传》、《晋语》八及《楚辞·天问》(《中山经》又言鲧化为驾鸟。)此皆鲧禹治水之传说也。

三曰寓言设语。《庄子·寓言》篇:“寓言十九。”《郭象》注云:“寄之他人,则十言而九见信。”成疏云:“寓,寄也。世之愚迷,妄为猜忌,闻道已说,则起嫌疑;寄之他人,则十言而信九矣。故鸿濛、云将、肩吾、连叔之类,皆寓言耳。”然则“寓言”者,托之他人,寄诸往事以为说者也。战国诸子,各执己见,凡欲有所论证,莫不寓言以成其说,而于庄子书为尤多。此在作者为有意杜撰,在后世则为小说之资料,卮言之渊薮矣。凡寓言之造作有二:一为凭空结撰者,一为附会古事者。其例如下:

《孟子·离娄》下篇:“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其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其饮食者,则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燔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此外如宋人揠苗,(《公孙丑》上篇)校人烹鱼欺子产(《万章》上篇)及《韩非子》之宋人失盗,(《说难》篇)守株待兔,(《五蠹》篇)《列子》之愚公移山,詹何说钧,扁鹊换心,纪昌学射,(并见《汤问》篇)宋人拾契,伐梧取薪,疑人窃铁,齐人攫金(并见《说符》篇)等事,皆此类也。

《列子·说符》篇:“宋人有好行仁义者,三世不懈。家无故黑牛生白犊。以问孔子,孔子曰:‘此吉祥也!以荐上帝。’居一年,其父无故而盲。其牛又复生白犊。其父又复令其子问孔子。其子曰:‘前问之而失明,又何问乎?’父曰:‘圣人之言,先迕而合。其事未究,姑复问之。’其子又问孔子,孔子曰:‘吉祥也!’复教以祭。其子归致命。其父曰:‘行孔子之言也!’居一年,其子又无故而盲。其后楚攻宋,围其城。民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丁壮皆乘城而战,死者大半。此人以父子有疾,皆免;及围解而疾俱复。”按此事盖从《左传》影撰而出。《左氏》宣十五年,楚人围宋。宋华元夜登子反之床,有“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炊”之文。然考是时,下距孔子之生尚四十三年(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则此文所谓宋人问孔子云云,实出说者之傅会也。

四曰隐语廋词。隐之义已详前章。廋者,《晋语》五载范文子曰:“有秦客廋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吾知三焉。”韦昭注云:“廋,隐也;谓以隐伏谲诡之言问于朝也。”春秋战国之时,隐戏之风甚盛。考之传记,华元弃甲,城者发睅目之讴;臧纥丧师,国人造侏儒之诵。还无社之求拯,喻眢井而称麦麹;(《左传》宣十二)申叔仪之乞粮,歌佩玉而呼庚癸。海鱼大鸟之喻,漆城葬马之谏:凡兹谐隐,并号滑稽。(参阅前章)然亦不失规劝之意,其道盖与诗赋之风谕相通,亦古者小说之流也。尝疑先秦优倡本亦兼习隐戏之书,若今之鼓词说书然。故优孟为楚之乐人,优旃为秦倡侏儒,而并善隐戏;优施,晋倡也,其《暇豫》之歌亦为隐语。降及汉世,东方朔尝博观外家语,(见《补史记滑稽传》,或谓外家语即传记小说。)遂善隐谑,而为滑稽之雄。证知古者滑稽家之隐戏原为小说之书,殆战国时本以乐倡而兼掌稗官之事欤?故刘彦和谓“文辞之有谐讔,譬九流之有小说。盖稗官所采,以广视听”(《文心雕龙·谐讔》篇)。真卓识也。

古之小说,其疆域不外乎此。其在后世,流别浸繁,虽大体亦原本于劝惩,寓情于讽刺,于世道人心不无关系;然作者既多,流品不齐,故或有意幻设,修饰文辞,万口流传,无补匡戒;甚或淫亵秽滥,毒詈恶谑,杂出乎其间。然则小说之名,初非贬辞,及巧者为之,得以售其奸;忌者为之,得以腾其谤;劝百讽一,臧否随情,而犹嚣嚣然哗于众曰,我将以风世正俗也。呜呼!此与骋郑卫之音,曲终而奏雅者何异耶?九流十家之遗,至后世而为人诟病,岂不以此之故哉?

《汉志》小说家所载小说,自《伊尹说》至《黄帝说》,凡九家,二百五十七篇,今其书皆亡。(《虞初周说》虽出汉人,实为荟萃有周一代小说之总集,盖《太平广记》之类。)以意推之,大抵残丛小语,历世相传,递有增饰。晚周之时,诸子云兴,腾说取胜。于是各本所闻,著之编简,虽不免矫诬附会,要非尽向壁虚造者也。故《伊尹》、《鬻子》之书不必真出伊挚、鬻熊,而谓其为非先秦之小说则不可。惟自秦火以后,百家语与《诗书》同罹浩劫;汉兴,搜残拾坠,不免多所散亡。至于刘氏《七略》,已二百年,其中难保无秦汉人附益伪乱之处;斯则原书久佚,莫由验之矣。(诸书虽亡,其散见于古籍所征引者,尚多有之。)

《山海经》十三篇,《汉志》列形法家,隋、唐《志》入地理类,《四库全书》始改隶小说,故其书遂为说部之祖。考两汉诸儒多谓其书伯益所作,其说始于刘歆。歆《上山海经表》云:“《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昔洪水洋溢,漫衍中国,鲧既无功,帝尧使禹继之。禹乘四载,随山刊木,定高山大川;益与伯翳主驱禽兽,命山川,类草木,别水土。……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皆圣贤之遗事,古文之著明者也。”《论衡·谈天》、《别通》等篇及《吴越春秋·无余外传》并同。凡此诸说,与《左传》所称禹铸鼎象物,使民知神奸之言,盖同出一源。《列子·汤问》篇称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志之,亦指此书言也。《史记·大宛传赞》以《禹本纪》、《山海经》并举,而谓其所有怪物,不敢言之,则其书盖亦相类。然而必皆托之禹益者,诚以古者地理之书,必与导山导水及掌上下草木鸟兽,焚烈山泽之事有密切之关系故耳。今观其书,历载夏后启、奚仲、王亥、周文王诸人,及长沙、零陵、桂阳、象郡等秦汉以后地名,断不作于三代以上;然《逸周书·王会》、《楚辞·天问》、《尔雅》、《神农本草》诸书,并与此经相出入,似又不得因此遽指为秦以后人所造;其在西汉,则董仲舒睹重常之鸟,刘子政晓贰负之尸,(按《论衡·别通》篇与刘歆《表》稍异,此参用之。)其为先秦古书,殆无疑义。《四库书目提要》疑为周秦间人所述,而后来好异者又附益之,斯为达识矣。

王伯厚《王会补传》引朱子之言,谓《山海经》记诸异物飞走之类,多云东向,或曰东首,疑本因图画而述之。古有此学,如《九歌》、《天问》皆其类云云,其说甚确。观《大荒东经》称“有困民国,句姓而食(按有脱误)。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此文尤为的据。盖经本图说,(郭璞有《山海经图赞》二卷。)古者经图并行,其后《图》亡而《经》犹存。世但见《经》文,诧为怪妄,而不知其本出于图画也。此等图画,大抵古人耳目所及,或虚或实,而历世以来,图画递有增益,故三代秦汉之事皆有之。其中所述,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十日并出,羿射九日,应龙杀蚩尤,共工杀相柳,启上宾天而得歌辩,皆为神话。记异方殊俗,则有女子国,焦侥国,贯胸国,西王母国,乃至鸟飞解羽之乡,黑齿玄股之国。纪异物珍怪,则有文玉玕琪不死之树,不老不死之草,巴蛇食象,鬿雀食人:种种奇谈,不可究诘。即其所记山川地理,亦大半怳惚迷离,莫能稽考。遂令秦汉方士,诱惑人主,使倾心于神仙缥渺之境,肆力乎服食长生之事,未始非此书之影响也。而后世为文艺者,亦往往取材于是。

《穆天子传》六卷,记周穆王巡行西土,见西王母及穆王美人盛姬死事。晋太康二年,汲县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一说魏安厘王冢),得此书。世或疑之,然《竹书纪年》明云:“穆王十七年,王西征昆仑,见西王母;其年,西王母来朝,宾于昭宫。”与《左传》、《国语》、《楚辞》、《史记·秦本纪》、《赵世家》、《归藏》诸书并合,殆非诬也。《尔雅·释地》,西王母为四荒之一,盖西徼国名,岂秦汉以后神仙家所谓西王母哉?至其书则疑战国时人震眩于邹子大九州之说,托之往事而为之,非实录也。其文多有脱误,不可尽读。所载诗歌数首,前已略论之,兹不赘云。(参阅第八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