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六十五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五台山清凉国师澄观疏钞 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论 闽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六)

○第三发光地。初明大意。

【疏】所以来者。前戒此定.义次第故。又前三地。寄同世间施戒修法。前二施戒竟。今此显修。故深密云。前位能持微细戒品。未得圆满世间等持等至。及圆满闻法总持。为令得此。因说此地。令勤修学。此则具前二意。(【钞】所以来者。来意中三。初正明。有二意。一就三学。二地是戒。三地是定。四地已上。皆属於慧。故为次第。则令初地亦属戒收。又前三下。二约寄位。谓初地为施。二地为戒。三地为修。此三所以名世间者。世间有情。多分行故。故俱舍云。契经说有三福业事。一施类福业事。二戒类福业事。三修类福业事。此云何立福业事名。颂云。施戒修三类。各随其所应。受福业事名。差别如业道。释曰。类谓性类。此三各别一类性故。定名修者。颂云。等引善名修。极能熏心故。谓离沈掉。名之为等。引生功德。名之为引。此定地善。极能熏心。令所德类。故独名修。此则具前下。三会释也。谓一前位持戒。未得等持。即三学意。二既言未得世间等持。即寄位意。在文可知。)

○言发光者。智论四十九。名为光地。本论。及金光明。十住婆沙等。皆名明地。光之与明.眼目殊称。皆略无发字。仁王名明慧。慧亦是明。义旨皆同。今统收下经。及诸经论。总有三义。立发光名。一以初住地十种净心为能发。胜定闻持为所发光。以安住地竟。方始闻法。修得定故。二以闻持为能发。胜定为所发。以闻法竟。静处修行.方发定故。三以胜定总持并为能发。彼四地证光明相以为所发。故下论云。彼无生慧。此名光明。依此光明.故名明地。此约地满心释。唯识亦云成就胜定大法总持。能发无边妙慧光故。谓由得胜定发修慧光。由得总持教法.发闻思光。彼无边慧即是三慧。故上本分论云。随闻思修照法显现。谓就此慧中。四地证法为所照。三慧光明为能照。三慧是彼证智光明之相。余诸经论.言虽少异。并不出此。故十净心.唯是能发。证光明相.唯是所发。胜定一种.通能所发。是以此地偏得增上心名。

○若所离障。通约三慧。故本分论云。闇相於闻思修诸法忘障。唯识名暗钝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闻思修法忘失。彼障三地胜定总持。及彼所发殊胜三慧。入三地时.便能永断。由斯三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欲贪愚。此障胜定。及彼修慧。二圆满陀罗尼愚。此障闻思慧。及障彼圆满陀罗尼故。(由斯已下。释断二愚。一欲贪愚。但略举愚。应有问云。上标所知。今何得举欲贪烦恼。答。彼次论云。彼昔多与欲贪俱。故名欲贪愚。今得胜定。及修所成。彼既永断。欲贪随伏。此无始来依彼转故。释曰。以欲贪故。多住散乱。故障定修慧。以此欲贪依障而转。障尽欲亡。二圆满下。此持通四。一法持。二义持。三呪持。四能得忍持。以闻思与彼闻持极相近故。所以偏说。非不障修。)

○若约所证。唯就总持.名证胜流真如。唯识云。谓此真如所流教法。於余教法。极为胜故。梁摄论云。从真如流出正体智。正体智流出後得智。後得智流出大悲。大悲流出十二部经。名为胜流法界。故下经中。能舍身命。求此善说。

○其所成行。亦唯禅及求法。

○其所得果。亦法及禅。梁摄论云。通达胜流法界。得无边法音果。金光明云。三地发心。得难动三昧果。下文四无量五神通等。皆定所摄。(【校】上疏故深密云。云.纂要误作二。上钞则令初地亦属戒收。戒.纂要误作成。)

【论】何故名为发光地。明此地修色无色界八禅定。善达色无色界世间禅体。识相对治。明达三界障惑分明。益令智慧明净故。故名发光地。为从初地二地以善达欲界中随缠法。於三地善达色无色界四禅八定法门。得出三界智慧光明现前故。故名发光地。若但修治欲界烦恼。不修八定。达色无色界。犹有上二界障在.不名发光。为此地修三界业障尽故。故名发光地。以定能发慧光故。

○次正释文。总分三分。初赞请分。二正说分。三重颂分。今初。

佛子得闻此地行 菩萨境界难思议 靡不恭敬心欢喜 散华空中为供养

【疏】六偈分二。前三庆前。後三请後。前中初偈集经者序。

赞言善哉大山王 慈心愍念诸众生 善说智者律仪法 第二地中之行相

是诸菩萨微妙行 真实无异无差别 为欲利益诸羣生 如是演说最清净

【疏】後二偈发言。赞能所说。於中善哉是总。第八句是结。别明能说有二。前偈有慈。後偈有悲。故云利益。所说亦二。前偈教相。故云律仪。後偈证相。故云微妙。真实者。契理故。无异者。千圣同辙故。无差别者。理贯事故。

一切人天供养者 愿为演说第三地 与法相应诸智业 如其境界希具阐

大仙所有施戒法 忍辱精进禅智慧 及以方便慈悲道 佛清净行愿皆说

【疏】後三请後中二。初二偈大众请。前偈总请三地之法。谓如彼教法相应三智之业。後偈别请十度行法。以地地通有故。慈悲是愿。道谓道力。佛清净行.即无漏智。

时解脱月复请言 无畏大士金刚藏

愿说趣入第三地 柔和心者诸功德

【疏】末後一偈。上首请。

○第二正说分中。先明地行。後辨地果。前中四分。一起厌行分。二厌行分。三厌分。四厌果分。此地修禅。厌伏烦恼。亦厌於禅。故名厌地。设忻大法。亦为厌故。正住地心。住於八禅。故但名厌。初入地心.观修彼行.名厌行分。趣地方便。起彼厌行。地满心中.得无量等。是厌之果。亦可初一是入心。余三是住心。今初分中有三。初结前起後。二徵列十心。三结行入位。今初。

尔时金刚藏菩萨。告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已净第二地。欲入第三地。当起十种深心。

【疏】初中标起。云十种深心。论经云。深念心。则异前二地。单云深心。谓更以十心。念前十深心故。瑜伽云。若菩萨先於增上戒住。已得十种清净意乐。复由余十净心意乐。作意思惟。成上品故。入增上心住。(【钞】三地即是增上心住。)

○二徵列十心。

何等为十。所谓清净心。安住心。厌舍心。离贪心。不退心。坚固心。明盛心。勇猛心。广心。大心。

【疏】十心义分四对。初二一对。根本建立。次三一对。方便发修。次三一对。修已成就。後二一对。德用自在。此四对中。皆前离过。後明成善。初言净心者。离过也。论云。依彼净深念心。谓依二地净心。起此趣地净心故。瑜伽云。一者作意思惟。我於十种净心意乐。已得清净故。二安住心者。依不舍自乘。及前十故。此二依前。故云根本建立。後八依前起後。(【钞】初言清净心者。然十皆清净。初句兼总。偏得净名。依不舍自乘者。谓所住大乘之法。坚心不动。此句是论总。下及前十者即前地十。不舍净戒。方得定故。)次第二对方便发修者。论云。志求胜法。起善方便。三地胜定总持。名为胜法。於中前二句离过。一悬厌当欲。二离於现贪。後一造行进善。若不胜进则名为退。故异第二。若准瑜伽。所修对治。不复退失。故下颂云不害。若失对治。则有害故。第三对中。初一离过。谓自地烦恼不能坏。故名坚固心。自地即第二。以初十心未增。未入三地故。後二成善。初句体成。依等至八禅。出入自在。故云明盛。後句用成。即依前句禅定自在力。虽生下地。而不退失。故云勇猛。故下经云。於禅能出能入者。即明盛也。又云。不随禅解脱力生者。是勇猛也。地满方成。今此作是思惟。即得入地。故瑜伽十心。皆有作意思惟之言。第四对中。初句自行离过。依欲界生。烦恼不能染。故论名快心。晋经名胜心。皆以有智故。不染烦恼。今言广者。兼不乐狭小故。後句利他自在。依利众生。不断诸有。故云大心。此广大二心与前後有异。(皆以有智故者。以有智故。庆快殊胜。处染不染。此广大者。诸处有智上求为大。有悲兼物为广。前地亦以不染为大。利他名胜。今以利他非小乘故。亦得名大。智不求狭。亦得称广。)

○三结行入地。

菩萨以是十心。得入第三地。

【疏】谓於前十心。作意思惟。便入增上心住。(一起厌分竟。)

○第二厌行分中有三。一修行护烦恼行。以观有为可厌患故。二见如是下。修行护小乘行。求一切智。深念众生。舍狭劣心故。三菩萨如是厌离下。修行方便摄行。欲摄众生。不离无障碍智究竟方便等故。又此三段。摄前三位。初及第二一半。摄修行住。次护小乘狭心下。摄无恚恨行。以慈悲故。後段摄等一切佛回向思惟佛智度众生故。(【钞】又此下。摄位。前二自分。後一胜进。自分护小乘之过。胜进依前进修。)今初二十句分二。初十观无常。即知有为体性。後十观无救者。即就人彰过。今初。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第三地已。观一切有为法。如实相。所谓无常。苦。不净。不安隐。败坏。不久住。刹那生灭。非从前际生。非向後际去。非於现在住。

【疏】分三。初显观时。谓住地已。拣前趣入。次观一切下。总辨所观。言如实相者。此有二义。一事实。谓无常等。二理实。谓即不生等。今文具二。後所谓下。别示其相。文有十句。初总。余别。总云无常者。论云。是中命行不住故。谓命行二字。是所无常法。不住二字。是无常义。相续名命。迁流名行。命举於内。行通内外。故下别中。分出依正。(【钞】谓命行者。即经有为字。此同涅盘。我观诸行。悉皆无常。)别中九句。初五句。云何此无常。即前命行。後四句。何者是无常。即前不住。初中有二义。一随事。前三内报以显无常。後二外报以显无常。二据义五句。以苦等四观。共显无常。初句即苦。论云。依身转时力。生三种苦故。谓三苦依三受。三受依触生。故依身转。方能生苦。即是无常。二即不净。依饮食力。形色增损故。三不安隐者。依不护诸恶力。横夭寿等。四败坏者。依世界成力。成必灭故。五不久住者。此句依无我。谓资生依主。无有定力。属於五家。非一处住。不定我所。反显我无。(故论云。依身者。内报迁移。名身转时。从触生受。从受生苦。已是无常。况三苦更起。故是无常。由转生苦。故转为力。形色增损者。食为便利。资内污秽。垢污不净。显现於外。故云不净。以增损故。即是无常。第五句正无我所。故彼疏云。不定我所。反显我无。)後四何者是无常。然无常有二种。一者少时无常。即刹那生灭。二自性不成实无常。谓三世缘生。俱无自性故。不成实体。即下三句。一非从前际生者。过去已灭故。二非向後际去者。现在即灭。无容从现转至未来故。三非於现取住者。念念迁谢求其住相不可得故。约三世迁灭。永生等相皆不可得。即入不生不灭是无常义。此中三世。约相续门。如因前身有今身等。若依生灭门。则应从未来藏。流入现在。迁至过去。二门不同也。

○第二明其无救。

又观此法.无救。无依。与忧。与悲。苦恼同住。爱憎所系。愁戚转多。无有停积。贪恚痴火炽然不息。众患所缠.日夜增长。如幻不实。

【疏】初句总显。言此法者。即前无常。今又观之。不出生老病死。如四方山来。无逃避处。无能救者。别有九句。约生老病死。初四约死以显无救。此相显故。所以先明。一无依者。於无常未至中。无所依告。救令不至。二与忧者。无常既至。无能救者。意地惧死。所以怀忧。三与悲者。生阴转坏。死相现前。於此中间。弥增涕泗。四苦恼同住者。正舍寿时。四大分散。在於五根苦恼事中。其力虚弱。更以忧悲随逐。则忧苦转增。心生热恼。(【钞】未至者。自少及长。皆归死门。一息尚还。假言未至。临风微烛。何所依凭。故文殊云。生死有畏。菩萨当何所依。净名答云。菩萨於生死畏中。当依如来功德之力。凡夫无此。故无所依。二死时将临。名为既至。无常经云。云何保形命。不觉死来侵。三死相现前者。诸识昏昧。六腑空虚。余息奄奄。心魂悄悄。或随业报。中阴现前。内识外身。皆有死相。阴转死相。即曰中间。难向死门。故多涕泗。四正舍命时。风刀解体。故曰分散。气绝神逝。名舍命时。无常经云。命根气欲尽。支节悉分离。众苦与死俱。此时徒叹恨。两目俱翻上。死刀随业下。意想并慞惶。无能相救济。五根已苦。不能安排。将前忧悲。随逐於苦。增心热恼。言同住者。即是相应义也。明此死人。但与忧悲苦恼同住。故六地云。死时别离愚迷贪恋。心胸烦闷为愁。涕泗咨嗟为叹。在五根为苦。在意地为忧。忧苦转多为恼。若准涅盘。直观於死。自有十义。云夫死者。於险难处。无有资粮。去处悬远。无有伴侣。昼夜常行。不知边际。深邃幽暗。无有灯明。入无门户。而有处所。虽无痛处。不可疗治。往无遮止。到不得脱。无所破坏。见者愁毒。虽非恶色。而令人怖。致在身边。不可觉知。)次二约资生事。不知是苦。妄生乐想。对治不入。故无救也。谓五追求资生。境有顺违。故爱憎所系。六於受用时。苦多乐少。云愁戚转多。谓受而不散。众祸皆集。用而毁损.如损身命。故曰苦多。七於身老时。盛年壮色。不可救令停集。後二约病。初一病因。谓八於少壮时。具乐等三受。故贪等常烧。不容法水。炽然难救。九於年衰时。众患所缠。如树将朽。日夜增长。无能令免。然病通始终。老时多故。论偏说老。老即病缘。(後二约病者。初一少时病。後一老时病。言病因者。乐受生贪。则房色竭其骨髓。滋味煎其肠藏。安得不病。苦受生瞋。则愤恚填於心胸。不思危难。安不病哉。痴则愚暗。不识是非。动皆颠坠。安不病哉。九中。然老亦病因。而不云因者。老亦即病。谓年耆根熟。形变色衰。饮食不能。气力虚乏。坐起苦极。余命无几。岂非病哉。况加客病。难复再康。枯柳遭霜。生茂无日。随风坠叶。归树何期。)故论云。後三句。皆明身患事也。何故不在初说。示身数数患事。可卒加故。如幻不实。总结前九。(故论云者。问意云何。谓前四後三是老病死。同身患事。何不一处并而说之。而於中间间以追求。答云。示身数数患事者。为欲彰身患事非一。徧於老少。故分两处。言可卒加者。病之与死。皆可卒至故。复应问言。既云患事非一。何不前明老病相耶。则应答云。死过重故。故前疏云。此相显故。)

○第二护小乘行。有三十句。前十句护小心。後二十句护狭心。今初。

见如是已。於一切有为倍增厌离。趣佛智慧。

见佛智慧不可思议。无等。无量。难得。无杂。

无恼。无忧。至无畏城。不复退还。能救无量苦难众生。

【疏】先总。後见佛下别。总中初结前。谓先观无常。已厌有为。次观无救。故倍增厌。趣佛智慧。明其生後。正护小心。求佛大智故。别中十句分二。前五摄功德大。即求佛菩提。後五清净大。即求涅盘果。菩提是德修成名摄。涅盘本有。离障称净。此二无碍。菩提菩提断。俱名菩提。智相智性。皆名佛智。(【钞】菩提菩提断者。如前已引。智相智性。即法华意。)今初。一神力摄功德大。智用不测故。二无比德。学地无等故。上二妙用自在。三大义德。利他无量故。四无讥嫌德。自行难得故。五不同德。外道无杂故。显上二利。不同外道无利勤苦。上三德行圆满。(此五句。皆有摄功德大。疏文从略。下清净亦然。)後五中。义摄有三。谓离惑苦。得涅盘故。一无恼者。即离惑习。无明不杂故。二无忧者。离苦。苦依根本亡故。忧悲随尽。三得涅盘。有二义。一得体。谓无忧畏城。亦是无余涅盘。二得用。谓能建大事。亦无住涅盘。即後二句。不住生死。故云不复退还。不住涅盘。故能救无量苦难。由俱不住。方是世出世间涅盘胜事。以斯为业。则翻有为之业矣。(一无恼者。四住之结。名之为惑。四住种子。名之为习。及无明住地。三类皆惑。故并不杂。杂即恼故。苦依根本者。身受名苦。心受曰忧。先由身苦。後起心忧。是故说苦以为根本。忧为涅盘巨害。故偏言之。若据根本。应言无苦。一得体者。无忧。即无上苦。无畏於惑。惑苦双亡。名为无余。二得用者。对上体言。无住涅盘。即体用双具。即具大智故。不住生死。具大悲故。不住涅盘。由俱不住下。疏释论也。论云。菩萨至涅盘城。不复退还。而能利益众生。得世间出世间胜事。疏释意云。由不住涅盘。能入世间。不住生死。能入出世间。此二无碍。即是胜事。胜事即无住涅盘。故无住涅盘。唯佛方得。名为胜事。以斯为业者。以前菩提涅盘。但无惑苦。不言无业者。以为利乐之业。不与惑苦共俱。故翻有为之业耳。上来亦即净乐我常。)

○第二护狭心。有二十句。前十悲其沦溺。後十决志慈济。今初。

菩萨如是。见如来智慧无量利益。见一切有为无量过患。则於一切众生。生十种哀愍心。何等为十。所谓见诸众生孤独无依.生哀愍心。见诸众生贫穷困乏。生哀愍心。见诸众生三毒火然。生哀愍心。见诸众生诸有牢狱之所禁闭。生哀愍心。见诸众生烦恼稠林恒所覆障。生哀愍心。见诸众生不善观察。生哀愍心。见诸众生无善法欲。生哀愍心。见诸众生失诸佛法。生哀愍心。见诸众生随生死流。生哀愍心。见诸众生失解脱方便。生哀愍心。是为十。

【疏】前中二。先牒前标後。谓见佛智胜利。伤物不得。有为过患。愍物处之。此是牒前。则起悲心。是为生後。二何等下。正显悲行。文有十句。初总。余别。总由孤独无依。故生哀愍。少而无父曰孤。老而无子曰独。今众生上远慈尊。下不利物。又无方便。又阙善心。故云孤独。既孤且独。何所依救。(【钞】今众生下。此有两重父子。一约人。上远慈尊是孤。不化众生是独。二约法。又无方便为孤。方便以为父故。又阙善心为独。善心诚实男故。)别有九种孤独无依。初二依欲求众生。一已得。心无厌足。故贫穷无依。经云。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虽富而贫。未必无财。方曰贫也。二未得他财。求无休息。故三毒火然。此即多欲。多欲之人。多求利故。烦恼亦多。初求生贪。不遂生瞋。非理为痴。次三依有求众生。一闭苦果狱。二集因覆障。三无观察道。由生八难.不闻法故。由上三故。安能得灭。(次三依有求。由迷四谛故。前二有障。後一无治。故不证灭。)後四依梵行求众生。前三小乘。一行小因。不求大因胜善之法。二保执小果。不求菩提.为失佛法。当知此辈。皆是增上慢人。三不得大般涅盘。长随变易生死。後一外道。虽求解脱。以行邪故。失於方便。又上总别十句。亦可通为五对。一无亲无财。二有惑有苦。三有障无治。四阙因失缘。五顺流背灭。(上依论文。此直就经耳。)

○第二决志救度。

菩萨如是见众生界无量苦恼。发大精进。作是念言。此等众生。我应救。我应脱。我应净。我应度。应着善处。应令安住。应令欢喜。应令知见。应令调伏。应令涅盘。

【疏】救度中。初结前生後。作是念下。正显救心。文有十句。初总。余别。别分为三。初三何处救度。谓三道中。一脱业结。二净惑染。三度苦果。次五以何行度。谓授三学。初二正授。一着戒善处。二劝住定慧。三昧地故.定慧合说。谓四地已去.方是慧地。此地定增故。慧是定中之慧耳。後三明授法利益。初二戒益。一将受戒者。令除疑生信。众生受佛戒。便同大觉。固应欢喜。二已受者。令知持犯。见其胜益。安固不动。後一定慧益。灭除沈掉。故云调伏。後一度果。云何救度成。令得余无余涅盘故。上皆论意。若直就经文。对前十类.生此十心。一救孤独故。二脱贫穷故。三净三毒故。四度有狱故。五着无覆障处露地坐故。六住善观察故。七得善法欲.生欢喜故。八知见性相同佛法故。九调伏诸根不随流故。十应令涅盘.得解脱方便故。论非无理。未若此顺经文。

○第三修行方便摄行。谓修摄生方便之行故。下经云。以何方便而能拔济。即知不离佛智等故。佛智等。即是摄生之方便也。文分为四。一发起摄行之因。二作是思惟下。思求方便摄行。三便作是念下。思得摄生方便。四菩萨如是下。依思修行。今初。

菩萨如是厌离一切有为。如是愍念一切众生。知一切智智有胜利益。欲依如来智慧救度众生。

【疏】分二。先牒前二行以为三因。後依前三因以明发起。今初。一如是厌离一切有为。是牒护烦恼行。为离妄想因。二如是愍念一切众生。是牒护狭心。为不舍一切世间因。三知一切智智有胜利益。是牒护小心。为发精进因。谓既知佛智胜益。则修行彼道以趣入故。然三因之中。初後是智。中一是悲。悲智为因。能求方便。後欲依下。发起者。既思三因。欲将有益之智。救可愍之众生。故说经者。为此发起。故论云。此言示现发起方便摄行故。

○第二思求方便。

作是思惟。此诸众生。堕在烦恼大苦之中。以何方便而能拔济。令住究竟涅盘之乐。

【疏】思求方便者。亦只思前众生堕有为惑业苦中。欲令永灭。得大涅盘。未知方便。故思求之。今经阙一业字。论经具有。问。前决志救中。知授三学。灭业惑苦。今何故言。以何方便。答。今但思其能授智慧耳。若尔。前护小中。已知如来智慧有大势力。及上因中云。知一切智有胜利益。今何更思。答。前知智胜。欲令物得。今亦思其令得方便。下乃知之。要自得佛智。方令他得。

○第三思得方便。

便作是念。欲度众生令住涅盘。不离无障碍解脱智。无障碍解脱智.不离一切法如实觉。一切法如实觉.不离无行无生行慧光。无行无生行慧光.不离禅善巧决定观察智。禅善巧决定观察智.不离善巧多闻。

【疏】方便有五。自古皆将配位。论虽无文。於理无失。言有五者。一.佛无碍智。二.八地如实觉。三.四地无行慧。四.三地禅定。五.亦三地多闻。然此五中。从微至着。则後後起於前前。故今观求.逆寻其本。展转相因。并云不离。此五之中。多闻唯能起。佛智唯所起。中间三种.通能所起。论依此义.摄五为三。一佛智穷尽果海。名证毕竟尽。二以中三。皆有下从他起。上能起他。渐增至佛。故摄为一。名起上上证毕竟尽。三以闻慧为彼中间起行所依。名彼起依止行。以其闻慧。未是证行。不得名起。而忘躯求闻。亦得称行。已知大旨。次略释文。一佛智名无障碍解脱者。无二障故。是离障解脱。具十智力.权实无碍故。是作用解脱。此是究竟摄生方便。二此智要依如实觉者。八地得无生忍。觉一切法如实性故。若觉实性。方能尽惑。於事理无碍。故佛智由起。论释一切法云。如来所说一切法者。因音声忍。方得无生。寻於能诠.悟所诠故。释如实觉云。随顺如实觉者。因於顺忍。得无生故。三此觉不离无生慧者。欲觉一切法。一切法不出二种。一者自相。谓色心等殊。是有为法体。故名为行。二者同相。色心虽殊。同皆生住异灭所迁。举初摄後。故但名生。今四地菩萨了自及同.皆缘生无性。成无分别慧。故云无行无生。下一行字。是慧行相。以无行无生为慧行相。若如是行。则得八地觉法自性也。四此慧不离禅等者。谓此无生慧。非定不发。言禅善巧者。得三地满胜进分禅。故出入自在。亦不染禅。故名善巧。决定者。於他四地。决能发也。观察智者。论云。自智慧观故。谓即三地禅中之智。非前所发四地无生之慧。彼四地之慧。此中名光明。依此光明故名明地。故四地证慧。由三地禅中修慧而发。五此禅不离善巧多闻者。此中修慧。由後闻慧故。三节皆慧。而慧不同。言善巧多闻者。不取闻相故。然佛智之因.乃通十地。而偏举三者。此地闻修。近所行故。四地是慧增之首故。八地无功用之初故。(【校】此五之中.纂要误作此至之中。)

○第四依思修行。上既逆推。本由多闻。今则顺行。先求闻慧而起闻行。文中二。初结前标後。

菩萨如是观察了知已。倍於正法.勤求修习。

○後正起求行。於中分二。先明求法行。後明求行因。今初。

日夜唯愿闻法。喜法。乐法。依法。随法。解法。顺法。到法。住法。行法。

【疏】文有十句。闻法者。无慢心故。二喜法者。无妒心故。三乐法者。无折伏他心问义故。此三约听闻时。(【钞】无慢心者。有慢则不求。二不妒他解。故生喜悦。乐法故问。无折伏他心。好心好法.名之为喜。终时爱味.说以为乐。)四依大乘教。自见正取。不忘失故。此拣求小不名善故。自见正取者。不由他悟故。五随自读诵故。六为他解说故。七顺所闻法.静处思义故。此三约已得法自他利时。八到法者。依定修行.到究竟故。九住出世间智故。十顺佛解脱行故。上之後三。皆约修行。然後二拣不同世间之行。若望後厌分正修。此十皆是闻慧。若望依思而行。此十皆名为行。於中初日夜常闻.以显勤行。喜法等九.显正修行。又此十句。若约所受.唯教与义。闻约教成。修依於义。思通教义。

○第二求行因中二。初常勤求因。二正修行因。以前十句。有此二故。今初。

菩萨如是勤求佛法。所有珍财皆无吝惜。不见有物难得可重。但於能说佛法之人.生难遭想。是故菩萨於内外财。为求佛法.悉能舍施。无有恭敬而不能行。无有憍慢而不能舍。无有承事而不能作。无有勤苦而不能受。若闻一句未曾闻法。生大欢喜。胜得三千大千世界满中珍宝。若闻一偈未闻正法。生大欢喜。胜得转轮圣王位。若得一偈未曾闻法。能净菩萨行。胜得帝释梵王位。住无量百千劫。若有人言。我有一句佛所说法。能净菩萨行。汝今若能入大火坑受极大苦。当以相与。菩萨尔时作如是念。我以一句佛所说法净菩萨行故。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大火满中。尚欲从於梵天之上。投身而下。亲自受取。况小火坑而不能入。然我今者为求佛法。应受一切地狱众苦。何况人中诸小苦恼。

【疏】论云。彼常勤行。以何为因。示现恭敬重法。毕竟尽故。於中分六。一总明轻财重法。二是故菩萨下。双舍内外。三无有恭敬下。内财敬事。谓心则恭敬舍慢。身则承事忘苦。四若闻一句下。况舍外财。五若闻一偈下。轻位重法。人天王位。终是无常。句偈教义.法王为果。一句一偈.约闻教法。净菩萨行。约闻义法。六若有人言下。甘苦重法。以一句之法。能尽苦源。地狱多劫.诚可甘也。

○二正修行因。

菩萨如是发勤精进。求於佛法。如其所闻.观察修行。

【疏】初结前。後如其下。正显因相。谓静处思惟正观。为修行之因也。然论经但云正观。无修行字。故是思慧。为修行因。若顺今经。此一段文。乃是後文标举耳。(二厌行分竟。)

【论】欲度众生.令住涅盘乐.不离无障解脱智。此是根本智。乃至如实觉.无行无生慧光。禅善巧决定观察智.善巧多闻。如此五法.总是一根本智之随用。修行者.修方便定显之。可见。如倍於正法勤求修习.日夜唯愿闻法者喜法者。明智现无忧故。乐法者。无生死故。依法者。依如来智故。随法者。随顺正解脱故。解法者。解第一义故。顺法者。顺正智故。到法者。自到涅盘。能到生死度众生故。亦令到涅盘故。住法者。住如来智慧中住故。如得一偈法。胜得大千世界宝及轮王位者。明世法不免生死故。已下准知。

○大文第三明厌分者。前明闻思。今显修慧。即五种方便中第四禅善巧决定观察智也。论云。云何厌分。是菩萨闻诸法已。知如说行。乃得佛法。入禅无色无量神通。彼非乐处。於中不染.必定应作故。谓不乐不染.即是厌义。其无量神通是厌之果。皆修行力。乘便举来。经文七相。一依何修。二云何修。三何处修。四何故修。五何时修。六何所修。七何为修。束此七相.大为三段。初四修行。次二证入。後一入意。今初。

此菩萨得闻法已。摄心安住。於空闲处。作是思惟。如说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口言而可清净。

【疏】此菩萨得闻法已。即依何修。以依正法故。即了相作意。(【钞】以依正法故者。即释成上义。即了相作意者。以论义收。下瑜伽中为顺世禅。了欣厌相。即厌下苦粗障.欣上净妙离。今云正法。其义通深。若约寄位。全同瑜伽。若约勤求净菩萨行。则所闻法。必当深妙。如下夜神所得四禅。)次摄心安住.即云何修。摄散住法。是修相故。即摄乐作意。(言即摄乐作意者。下瑜伽释。少分触证。是加行益相。)次於空闲处.即何处修。空闲通於事理。则无处非修。即远离作意。(言即远离作意者。下释远离云。与断道俱。今空闲处。何名断道。故疏云。空闲通事理。理之空闲。即是道断。)次作是思下。即何故修。要必修行.方证行故。即胜解作意。然口言者。通於说听。故瑜伽云。非但听闻文字音声而得清净也。(言胜解作意者。下释正是修行。谓胜解於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是故修行。非此不成。瑜伽云。从此後。超过闻思。惟用修行。於所起缘相。发起胜解。修奢摩他毗鉢舍那。修习已。如所寻伺粗相静相。数起胜解。如是名为胜解作意。)瑜伽三十三.明修行八定.皆有七种作意。一了相作意。谓了欣厌相故。二胜解作意。正是修行。三远离作意。谓与断道俱。四摄乐作意。谓少分触证喜乐。五观察作意。谓重观试练。六加行究竟作意。谓心得离系。十加行究竟果作意。谓无间证入。上修行中。已摄其四。前修行因中。有观察作意。後二作意在证入中。七中前五。通贯八定。下八定中。各有後二。故此总修。下亦总发。(下八定者。谓即离欲恶不善法等。是加行究竟作意。住初禅等。即加行究竟果作意也。故此总修者。然有四句。一总修总发。谓总相修行。不偏修一。八定俱起.名为总发。二别修别发。谓偏修初禅。发於初禅。修二发二。修空发空等。三总修别发。总相修行。唯发一定等。四别修总发。谓唯修一定。发得多定。前二如修。後二不如。其故何耶。宿世偏修。今虽总修。唯发一定。如地有一种。雨虽普润。唯一芽生。四则昔修多门。今虽修一。诸定齐发。如多种子。共在一处。少分沃润。诸芽齐生。望定现前。名之为发。望人修得。称之为入。然此即是天台之意。今菩萨总修。下皆总发。若别修相。具如瑜伽智论等说。)然皆即妄即真。圆融自在。又任运而发。不同欣厌。故下论云。三昧地故得不退禅。不退即无漏定也。又释内净云。修无漏不断三昧故。故知一一.皆同鸟迹。(以经意总相圆融。所以融者。以文历别。更引瑜伽欣厌等言。恐谓全是。故此拣云。以寄位故。引法相宗。证成经文。据鸟迹意。理须会融。)

○第二证入中分二。初结前。

佛子。是菩萨住此发光地时。

【疏】即何时修证。谓在三昧时.是修行时。正修行竟.是证入时。论经云。住此明地。因如说行故。今经阙如说行言。若但云住地。岂初安住.即得此禅。但前已有修行之言。故今略耳。

○後即离下。即何所修。修何所证。谓证八定。八定之义.广如别章。略以四门分别。一入意。二释名。三体性。四释文。即当辨相。今初。下经云。但随顺法故行。而无所染着。论云。以何义故。入禅无色无量神通。为五种众生故。一为禅乐憍慢众生.故入诸禅。谓得世禅。恃以生慢。二为无色解脱憍慢众生故。入无色定。谓外道证此.以为涅盘。恃以生慢。菩萨示入八禅。一一过彼。故摄伏之。三为苦恼众生。入慈悲无量。令安善处.永与乐故。入慈无量。应解彼苦。令不受故。入悲无量。四为得解脱众生故。入喜舍无量。谓喜其所得.自离动乱故。五为邪归依众生故.入胜神通力。令正信故。又示入禅定.示定寂静。超欲等过。令物仿故。善自调练。知纯熟故。寄位次第。法应尔故。尚不同二乘自为。岂与凡外同年。然无量神通.即.是厌果。论主并举者。欲显皆为顺法故。云何顺法。为顺菩萨大悲化生法故。(【钞】五为邪归者。邪归之人。智慧微薄。取信耳目。故为现通。方可信受。)

○二释名者。先通。後别。通中先释四禅。禅那西音。此云静虑。静谓寂静。虑谓审虑。故瑜伽三十三云。於一所缘。系念寂静而审思虑。故名静虑。是以静能断结。虑能正观。诸无色定。有静无虑。虽能断结.不能正观。欲界等持。有虑无静。虽能正观.不能断结。故唯色界.独受斯称。次无色定者。娑沙百四十一云。此四地中超过一切有色法故。违害一切有色法故。色法於彼无容生故。俱舍云。无色谓无色。若大众部。及化地部。亦许有色。细故名无。俱舍论中。广破有色。次别名者。初四禅者。一有寻有伺静虑。二无寻无伺静虑。三离喜静虑。四离乐静虑。俱舍定品云。初具伺喜乐。後渐离前支。即斯义也。无色别名。至文当释。(次其超过.违害.及无容生。三相云何。超过者。地法增胜故。言违害者。害有色故。言无容生者。如火中华故。)

○三体性者。婆沙云。四静虑有二种。一修得。俱舍论云。是善性摄。心一境性。以善等持为自性故。若兼助伴。五蕴为性。二生得。随地所系五蕴为性。皆有色者。定共戒故。无色体性。但除於色。余义同前。故俱舍云。无色亦如是。四蕴离下地。大乘宗中。亦无异辙。若会相归性。则八定支林.一切皆空。若事尽理现。皆如来藏。泯绝无寄。则定乱两亡。若事理圆融.一即一切。(大乘宗下。二就诸教料拣。无异辙者。即通诸教。若会相下。正明始教。若事尽理现下。辨终教。从泯绝已下。即是顿教。若事理圆融下。辨圆教。)

○第四释文。初明四禅。後说四空。四禅之中。虽支有多少。论主并勒为四。一离障。二对治。三利益。四彼二依止三昧。四中後三是支。初一非支。虽後後所离。是前前支。望於当地。并皆非支。然四禅通说有十八支。谓初三各五。二四皆四。为初禅欲恶难除。第二禅喜深难拔。故初三各五。初三不然。故二四唯四。此等皆为顺益於禅。故立支名。故瑜伽十一云。诸静虑中。虽有余法。然此胜故。於修定者。为恩重故。偏立为支。(俱舍颂云。初禅具五支。寻伺喜乐定。二禅具四支。内净喜乐定。三禅具五支。舍念慧乐定。四禅具四支。舍念中受定。故今疏云。初三各五。二四皆四。为欲恶下。二出彼立支多少所以。病深药多。贼微兵少。)今初初禅。(【校】上疏第二禅喜深。二.纂要作三。又初三不然。初三.纂要作二四。兹据俱舍论圆晖疏及嘉兴藏南藏续藏金陵本改正。)

即离欲恶不善法。

有觉有观。

离生喜乐。

住初禅。

【疏】一即离欲恶不善法者。此明离障。以一即离。贯於下三。然诸论说。大同小异。若毗昙。离五欲故.名为离欲。断十恶故.名为离恶。除五盖故.名离不善法。若智论八十八云。离欲者。谓离五欲。恶不善法。谓离五盖。五盖将人入恶道。故名恶。障善法。故名不善法。辨盖欲之相。广如智论十九。及瑜伽十一。瑜伽三十三。亦合恶不善法。彼论云。离欲者。欲有二种。一烦恼欲。二事欲。离亦有二。一相应离。二境界离。言离恶不善法者。烦恼欲因所生种种恶不善法。即身口恶行。此意则总辨欲界诸恶不善。已明离障。(【钞】一烦恼下。烦恼约内。事欲为外。内心不与欲贪相应。名相应离。不染外境。名境界离。)

二有觉有观者。此有二支。是修行对治。新译名寻伺。皆初粗後细。俱舍云。寻伺心粗细。智论云。譬如振铃。粗声喻觉。细声喻观。瑜伽十一。以寻求伺察不净慈悲。治欲界欲恚害障。又五盖中。有欲恚害不死亲里国土等觉。今对恶觉。起善觉察。又智论四十四云。小乘以欲恚恼觉为粗。亲里国土觉为细。又唯善觉为细。於摩诃衍皆粗。则觉空为细。

三离生喜乐者。是修行利益。庆离欲恶等。是故生喜。身心猗息。及得解脱之乐。故名为乐。由此名利益支。瑜伽三十三云。离者。已得加行究竟作意故。所言生者。由此为因为缘.无间生故。已获加行究竟果作意故。喜乐者。谓已获得所希义故。得大轻安。身心调畅。有堪能故。(言身心猗息者。猗者。美也。此轻安乐。异解脱乐。得大轻安下。释轻安义。唯识第六云。轻安者。谓远离粗重。调畅身心。堪任为性。对治昏沈。转依为业。释曰。谓离烦恼粗重为轻。身心调畅为安。令所依身.轻安适悦。名有堪能。)四住初禅者。是彼二依止三昧。谓於所缘。审正观察。心一境性。为彼对治及利益支之所依止。依止定力寻等转故。其所离障。以无行体。非是支故。不为彼依。而言初者。欲界上进。此最初故。而言住者。即安住义.瑜伽云。安住者。谓於後时。由所修习.多成办故。得随所乐。得无艰难。乃至七日七夜。能正安住。四禅此句。大旨不殊。

○第二二禅。

灭觉观。

内净一心.无觉无观。

定生喜乐。

住第二禅。

【疏】二禅中。一灭觉观。是所离障。觉观粗动。发生三识。乱於二禅。如净水波动.则无所见故。初禅能治。为此所治。则病尽药亡。(【钞】觉观粗动.发生三识者。谓眼耳身。远公云。初禅之中。觉观有三。一定心。二出定时。三识身力粗动觉观。此三并是动乱之心。二禅胜静。皆尽遣之。)二内净一心.无觉无观者。是修行对治。言内净者。小乘是信。能净心相。离外散动。定等内流。大乘即揽三禅三支以成。故显扬十九。瑜伽六十三。皆云。内净以舍念正知为体。以此三法尚为喜覆。力用未胜。但能离外寻伺。故合名内净。言一心者。释於内义。唯缘法尘。不同初禅有三识故。故身子阿毗昙云。欲界地中.心行六处。初禅地中。心行四处。谓无鼻舌识。二禅已上。心行一处。唯意识身。缘法尘故。无觉无观。释於净义。不同初禅有觉观故。前灭觉观.显於所治。此复言无.显能治无。故非重也。本论释一心云。修无漏不断三昧。行一境故。欲异世间是如实修故。不断者。相续一心。行一境者。对缘一心。由此即名三昧无漏。

三定生喜乐。此二支是修行利益。初禅庆背欲恶。故名离生。今庆觉观心息。故名定生。如净监止水。故身心适悦。

四住第二禅。即彼二依止三昧。

○第三三禅。

离喜。

住舍。有念。正知。

身受乐。诸圣所说.能舍有念受乐。

住第三禅。

【疏】三禅中。一离喜者。是所离障。谓二禅利益支。喜心分别.想生动乱。三禅转寂。故须除遣。如贫人得宝生喜。失则深忧。莫若双绝喜忧.方为快乐。二住舍.有念.正知.三支。是修行对治。一住舍者。即是舍数。拣非舍受。故诸经论。皆名行舍。行心调停。舍彼喜过故。显扬云。住舍者。於已生喜.不忍可故。平等正直.无动安住。二有念者。於喜不行中。不忘明记故。三正知者。或时失念喜行。於此分别.正知而住。谓住於舍。瑜伽三十三。大同於此。上三即前内净。渐修转胜。至此别开深细寂静。故能治下地喜踊浮动。(【钞】二住舍者。即是舍数者。谓是善十一中。一心数法。善十一者。唯识颂云。善谓信惭愧。无贪等三根。勤安不放逸。行舍及不害。今明行舍。即是其一。彼论释云。言行舍者。即精进三根。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为性。对治掉举不寂静住为业。释曰。此即四法为体。故云精进三根。三根.即无贪无瞋无痴故。次疏云。拣非舍受。舍受唯是无记。非是善性故。行舍善性。故今拣之。行心调停者。行舍通舍贪等三不善根。今对二禅之喜。云舍喜过故。显扬下。引论显於舍相。唯识通说行舍。显扬正释三禅中舍。故云住舍。於已生喜不忍可者。不忍可言。即是舍义。言平等正直无动安住者。三品舍相。一同唯识。平等为初。离沈掉故。正直为次。於染不怯故。无动安住为後。即寂静住。即上唯识云。无功用住。不忘明记为念义故。远公释云。念前喜过。守心一境。三正知者。正知即慧。远公云。分别喜过。而言正者。论名安慧。远公云。慧静名安。安即正义。静监双流。故名为正。正故得安。上三下。结成胜义。)三身受乐下。是利益支。於中初身受乐.正显支体。正对二禅。喜心浮动。是故但言身受於乐。设心受乐。亦名身受。故瑜伽云。由舍念正知数修习故。令心踊跃。俱行喜受.便得除灭。离喜寂静。最极寂静。与喜相违。心受生起。彼於尔时。色身意身.领纳受乐。及轻安乐。是故说言。有身受乐。又初禅喜乐。如土石山顶有水。二禅喜乐。如纯土山顶而有池水。三禅之乐。如纯土山在大池内。乐徧身外。身在乐中。是故心乐。亦名身受。次诸圣所说能舍有念受乐者。释成胜义。谓下诸地.无如是乐。及无间舍。上地有舍而复无乐。故诸佛及佛弟子。说第三禅。具有能舍。及念正知。而复受乐。故诸乐中。三禅乐胜。此瑜伽意。不应别解。文中略牒。尚阙正知。但有舍念。已殊上下。(土喻於心。石喻於身。水总喻乐。初禅心乐故.如水不入石中。二禅已徧身心。如水徧山.无石碍故。然为喜覆。如土覆水。但是潜润。三禅身乐偏增。如池水在外。水徧山内。居然可知。此瑜伽下。结弹异解。谓远公将能舍两字属於上句云。诸圣所说能舍。释云。唯圣弟子。能说为过。堪能舍离。非凡所能。彰此乐深。今将能舍两字属下云。能舍有念受乐。故乐为胜。故诸圣者。共说此乐。最为胜耳。远公但云乐胜。不知何以得胜。思之。是故结云。有文有理。不应别解。)四住第三禅。即彼二依止三昧。

○第四四禅。

断乐。先除苦。喜忧灭。

不苦不乐。

舍念清净。

住第四禅。

【疏】四禅中。一断乐。先除苦喜忧灭者。即是离障。三禅胜乐。於此为害。如重病人。观妙音乐。为障四禅。故须除遣。故云断乐。得此定者。即於尔时所有苦乐.皆得超越。故总集说。先除苦等。先之一字。总贯下三。二禅先除苦受。三禅先灭喜受。初禅先灭忧受。并今断乐。则已灭四受。依禅次第。应先明忧。为对前乐。先言除苦。

二不苦不乐者。是利益支。余禅皆先明治。今此先明益者。乘前总无四受。便举不苦不乐。明五受内.唯有於舍。是不动故。若尔。前来亦灭忧喜。此何不言不忧不喜。答。五受明义。无别不忧不喜。三受明义。苦乐摄於忧喜。故但对之。又此正断於乐。故宜对之。

三舍念清净。此二是对治支。三禅舍念。与乐受俱。此断乐受。故云清净。然其能治。大同三禅。但所治喜乐。故分二别。喜心浮动.常须正知。乐受深细.但须舍念。若远显清净者。瑜伽云。从初静虑。一切下地灾患已断。谓寻.伺.喜.乐.出息.入息。是故此中。舍念清净鲜白。由是此禅。心住无动。此论略举六事。应兼无苦及忧。故俱舍等。明此禅中。离八灾患。然四禅虽曰不动。而犹有舍受。未名无受。瑜伽十一云。又无相者。经中说为无相心定。於此定中。舍根永灭。若非无相。乃至有顶.皆有舍受。(【钞】俱舍下。论云。第四名不动。离八灾患故。八者。谓寻。伺。苦。乐。忧。喜。出息。入息。)

四住第四禅。即彼二依止三昧。然入上色定。其身相状.如处室中。入下四空.如处虚空。(【校】上疏与乐受俱.此断乐受.两受字.纂要及南藏续藏金陵本皆误作爱。据嘉兴藏疏本改正。)

○第二四空。空处等名。同心一境性。有何差别。俱舍定品。显此差别。由离下地染。故立四名。谓离第四禅。立空无边处。离空无边处。立识无边处等。差别既尔。从何得名。彼次颂云。空无边等三。名从加行立。非想非非想。昧劣故立名。谓修定前起加行位。厌坏色故。作胜解想。思无边空。加行成时。名空无边处。厌空想识。厌识想无所有。准此可知。其第四空。由想昧劣。谓无下地明慧胜想。得非想名。有昧劣想。名非非想。故前三无色。加行受名。第四无色。当体受称。然此四空。亦各有四。谓离障等。而经文中。但各三句。义含於四。谓初段离障。具对治义。问。若有治等。为有支不。答。准杂集等论。诸无色奢摩他一味相故。无有支分建立。若依璎珞本业。四无色定。各有五支。谓想。护。止。观。一心。经论相违。云何会通。论依相似。不同四禅觉观等异。又慧用劣。名无支分。经就相似。同皆有五。如初空定。厌下色相。起於空想。即今对治。护彼色相。令不现前。若超色相即名为止。是今离障。空无边行。照了分明。即是观义。是今利益。一心即是彼二所依。故五支显然。岂得判无。违经依论。今初空处。

超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种种想。入无边虚空。住虚空无边处。

【疏】空处。谓观虚空。作无边行相。能灭色想。心安空定。名空无边处。(【钞】言处者。顺正理云。四空名处者。谓有情生长处故。)文中三句。初句含二义。一明离障。二明对治。言离障者。曲有三句。谓离三有对色。论云。超一切色想者。过眼识相。此明超可见有对。二灭有对想者。耳鼻舌身识和合想灭故。此灭不可见有对。三不念种种想者。不念意识和合想故。意识分别一切法故。说名种种。此灭不可见无对。意识虽缘非色之境。今但取缘色。自有种种。皆云想者。小乘以在色欲。修起此定。未舍色形。故不言灭色。但言灭想。想取色相。故偏灭之。大乘之中。决唯灭想。若超色想。说无色者。後灭空识。应无识空。(大乘下。约大乘。谓纵生无色。亦唯灭想。若超色想下。以例反成。谓生识处。不灭於空。生无所有。不灭於识。何生空处而灭色耶。斯理善成。)已明离障。云何对治。前三句中不念之言。含於对治。谓不分别色等境故。何以不念。见无我故。约菩萨实治。故云无我。若依有漏。但厌苦粗以为加行。顺正理云。谓若有法虽与色俱。而其自体不依属色。诸有於色求出离者。必应最初思惟彼法。谓虚空体虽与色俱。而待色无。方得显了。外法所摄。其相无边。思惟彼时。而能离色。此即加行之相也。(顺正理下。引论。释成加行之相。然云有法虽与色俱者。有法即空。空徧一切色非色处。今明色中之空。故云虽与色俱。而其自体者。空是无碍。色是变碍。故下经云。譬如虚空。徧至一切色非色处。非至非不至。何以故。虚空无身故。此约事空。若约理空。义亦同此。故经颂云。譬如法界徧一切。不可见取为一切。是也。上辨虚空之体。诸有於色下。辨观行之相。而待色无者。然显空相。略有二义。一灭色明空。谓先有色。今此已无故。二对色明空。此处是色。无色处是空。今待色无。义含二意。故婆沙论八十云。但由加行。名空无边处。谓初业者。先应思惟墙上。树上。岸上。舍上等诸空之相。取此相已。假想胜解。观察照了。无边空相。以先思惟无边空相而修加行。展转引起。初无色定。故说此名虚空无边处。曾闻苾蒭。出此定已。便举两手。扪摸虚空。有见问言。汝何所觅。苾蒭答言。我不见自身。彼言。汝身即在牀上。如何余处更觅自身。故知入此定已。亦不见身。起定犹尔。今疏但明加行之相。)二入无边虚空者。是修行利益。谓三色想绝。则入空理。廓尔无边故。三住虚空无边处者。是彼二依止三昧。瑜伽云。由已超过近分加行究竟作意。入上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是故说言。空无边处。具足安住。准瑜伽意。四义之中。离障是超下地。对治是加行究竟作意。利益是胜解作意。彼二依止。是加行究竟果作意。前三为近分。後一是根本。後之三定。一同於此。又此四义。初何所超。次云何能超。三超前何缘。四超何所证。(何所超者。谓色。云何超。谓无分别。何所缘者。谓缘虚空无边。尤显此句是修行相。何所证者。即是空处心一境性。)

○二识无边处。

超一切虚空无边处。入无边识。住识无边处。

【疏】心缘内识。作无边行相。故以为名。初超虚空无边处.是明离障。彼何所障。外念为粗故。二入无边识。是修行利益。前明舍外。今辨缘内。正理云。谓於纯净六识身.能了知中。善取相已。安住胜解。由假想力.思惟观察.无边识相。由此加行为先。得入根本。(【钞】正理论下。引论证成加行之相。言得入根本。即彼二依止三昧。)後依止可知。

○三无所有处。

超一切识无边处。入无少所有。住无所有处。

【疏】无所有处者。即内外皆无也。初超无边识。是明离障。何过须超。(【校】超。纂要误作起。)事念粗故。云何对治。见粗念事分别过患。次入无少所有者。修行利益。前以舍外缘内。故为粗念。既无所取。能取亦无。故内外俱无。斯为利益。正理云。见前无边行相粗动。起此加行。是故此处名最胜舍。以於此中。不复乐作无边行相。心於所缘。舍诸所有。寂然(【校】然。纂要及金陵会本作照。准正理论应从嘉兴藏南藏续藏作然。)而住。瑜伽云。从识处上进时。离其识外。更求余境。都无所得。此意明识既为粗。识外复无。故无所有。後住无所有处。是彼二依止。(【校】依止。纂要误作根止。)

○四非想。

超一切无所有处。住非有想非无想处。

【疏】非想中。无下七地明了之想。有昧劣想。故以为名。超一切无所有处。是所离障。云何对治。无彼无所有。以见粗念分别过患。故为能治。既寂无所有。云何名粗。犹有无所有想故。经阙一句。论经则具。彼云。知非有想非无想安隐。则修行利益。即入非有想非无想处行。是二依止。瑜伽云。先入无所有处定。超过一切有所有想。今复超过无所有想。故言非想。又言非无想者。非如无想。及灭尽定。一切诸想。皆悉灭尽。唯有微细想。缘无想境转故。即於此处起胜解。则超近分而入根本。此中所以不出三界者。由缘无想境。即是细想。外道不了。谓为涅盘。未能无缘。岂离心境。况计此为我。复生爱味。故法华喻头上火然。若知此患。更求上进。求上进时。求上所缘。竟无所得。无所得故。灭而不转。则得灭受想定也。若未得此定。厌想为先。後想不行。即入无想定。然婆沙百四十一。显扬第三。及诸论皆明。而文言浩博。上引二论。文略义显。

今更约第一义修。略示四空。谓观色即空。心安於空。是空处定。次知空色不出於心。是识处定。次心境两亡。为无所有。次亦亡无所有想。缘无想住。名非想非非想。若不缘此无想。则诸漏永寂。(【钞】今更约下。约观心释。兼通禅门。)

○第三入意。

但随顺法故行。而无所乐着。

【疏】但顺化众生法.不同凡小有爱味等。如前已释。

【论】明此发光地。得出三界心。入法界自体无作大三昧门。虽修四禅八定。恒随法性而无所依。但为链磨三界习气。令智明净。应如是进修故。如善链金。不失铢两。喻如是重重以戒定慧链磨。不失法界大圆明智铢两。以此八种禅定链磨。令智慧转更明净。以法身智体。本无增减。故名发光地。权教菩萨。得出八禅。超三界苦。生於净土。有慈悲者。留惑润生.住於世间。声闻罗汉出八禅定後。入第九定。依空智灭。身智总无。如一乘菩萨修习八禅。善知世法无有体性。成一切智之妙用故。达三界体自无生灭故。发起大智.知世.法故。故名发光地。明初地修檀.住世间。第二地修戒.明能净世间。第三地修八定.明得出世间。四五六地.明修出世间中世间之智。七八九地。明修入世间.成悲智圆融。第十地.明修智悲圆满。成佛位故。计其理智。无有地体层级。为治惯习。及会融悲智生熟。及修世间出世间差别智有浅深。安立诸地。设其轨度。令使仿之。(第三厌分竟。)

○大文第四明其厌果。即前八定之所等引。故名为果。文分为三。初四无量.即行方便果。次五神通。即行功用果。三此菩萨於诸禅下。总结自在。今初。所以先明者。凡夫味定.三界轮回。二乘上升。多皆趣灭。菩萨因定。发生慈悲。广利有情。成菩萨性。然入之所以。前论已辨。为对生死涅盘。分四为二。准瑜伽等。四种无量。为四有情。谓缘求乐众生兴慈。有苦兴悲。有喜随喜。有惑不染。复应此四。通缘一切。以智导之。则无所着。此四皆缘无量境。故名四无量。若总相说。皆以定慧而为其体。若别明之。慈即与乐。无瞋为尽。拔苦不害。庆他不嫉。自他舍惑。即是善舍。(【钞】此四皆缘下。结总名。疏通始终之教。准大集第九云。知诸众生心性本净。是名为慈。观於一切等如虚空。是名为悲。断一切喜。是名为喜。远一切行。是名为舍。此通终顿。若圆教明。如离世间品。各有十义。及圆融等。)

佛子。此菩萨心随於慈。

广.大.无量.不二.无怨.无对.无障.无恼。

徧至一切处。

尽法界。虚空界。

徧一切世间。

住悲喜舍。亦复如是。

【疏】文中二。初别显慈行。後住悲下。类显余三。初中有十二句。心随於慈。此句为总。随有二义。一心不趣寂。动皆含慈。二以此慈心随逐於物.如犊逐母。次十句别。慈之种类。总有其三。初有七句八义。众生缘慈。次一法缘。後二无缘。缘谓缘念。初缘假者。欲与其乐。次缘人空。但有蕴等善恶行法以用教化。後缘众生体空。欲令悟入。初一通凡。次一通小。後一唯大。(【钞】慈之种类者。疏依常义。经论大同。涅盘十五。更有一义云。众生缘者。缘於五蕴。愿与乐故。法缘者。缘诸众生所须之物。无缘者。缘於如来。是名无缘。慈者。多缘於贫穷众生。如来大师。永离贫穷。受第一乐。若缘众生。则不缘佛。法亦如是。以是义故。缘如来者。名曰无缘。次更有义。即是今疏所明。)今初八义。曲复有四。初四与乐。正显行相。广者。与欲界乐。欲境广多故。大者。与同喜乐。谓初二禅。喜受俱故。高出名大。无量者。与不同喜乐。三禅已上.离苦离喜故。深故名无量。不二者。三乐平等与故。上皆论意。更有一理。广则无乐。不与。大谓菩提涅盘。无量谓穷来际。不二者。无一不与故。次二治障。不爱之怨。亦与其乐。故无怨障。是爱之亲。亦与其乐。非是偏情。故无对碍。中人无爱不爱。故非障也。次一清净。谓无身心不调五盖等障。是行清净慈。(次一清净。即经无障。然经云无障。论为清净。由前治障。得此无障。无障即净。又前是慈用。用平等慈。治於怨亲。此据慈体。体是禅果所依。依禅治下欲恶等染。故名清净。身心不调。造十恶业。调故无之。)後一摄果。慈定起於色界正果。慈之余势。起欲界习果。皆无苦恼之事。(後一摄果。即经无恼。)故修慈经说。修慈有十五利。谓卧安。觉安。天护。人护。眠无恶梦。寤常欢喜。水不能漂。火不能烧。刀不能伤。毒不能害。常生善处。镇受快乐。正报梵世。残报人王。远果作佛。皆慈之果。然此中有多种果。初现报果。常生下。後报果。正报梵世。望上生报。望下正报。残报人王。即是习果。又初士用果。水不漂等。是增上果。常生下。异熟果。残报。等流果。作佛。是离系果。修一慈心。三报不断。五果俱圆。无费一毫而功报无极。幸诸後学。思而修之。

次徧至一切处。即法缘慈。横徧十方。竖通三界。彼中所有一切诸法。皆能缘念。然法有二种。一缘圣凡五蕴之法。二者众生所有分别作业之法。此即所化差别。故涅盘云。缘利众生法。名为法缘。

後二句无缘者。无缘有二。一自体无缘。竖穷法空。云尽法界。二徧至无缘。显空无分齐。横尽虚空。

末句云。徧一切世间者。总结上慈。成无量义也。(经徧至一切世间者。正约有情世间。义兼余二。正觉器界。是所与故。)

类三可知。

○第二得五神通。明行功用果。前内怀慈济之心。此外现救生之用。从多分说。但为邪归。妙用难测曰神。自在无拥曰通。文中有五。一神境。二天耳。三他心。四宿住。五天眼。寄同世间。故但得五。外色内身.皆神之境。转变多种。偏受神名。亦名神足。依欲勤心观之所成故。亦名如意。随意成故。余名易了。若语其体。通是慧数。别则前四是智。後一是见。见亦是智。照了分明。顺眼义故。偏立见名。余处天眼居神境次者。显自修者。先成自根胜用。次知他心。後知往业故。今约利他三业。故大眼居末。初一身业到机所。次二口业。天耳闻佛说法。闻众方言。以他心智。随种种言音。皆尽知已。将前所闻之法。随其方言之异。复宜用何言之异而授与之。後二意业。宿住知其过去是何界种。天眼见其未来。远近成益。随应化之。余如十通品辨。今初身通。

佛子。此菩萨得无量神通力。

能动大地。

以一身为多身。多身为一身。或隐或显。

石壁山障所往无碍。犹如虚空。

於虚空中。跏趺而去。同於飞鸟。

入地如水。

履水如地。

身出烟焰。如大火聚。复雨於水.犹如大云。日月在空有大威力.而能以手扪摸摩触。其身自在。乃至梵世。

【疏】文二。初总明。後能动下。别显。总中云得者。总修总得。若准瑜伽三十三。得四静虑竟。各各别修。皆有假想。则别修别得。既寄位次第。别亦无违。然通依四禅。多依第四。後别中得三种自在。一世间自在。动大地故。二以一身下。身自在。三石壁下。作业自在。(【钞】作业自在中有八。一旁行无碍。如经石壁山障。所往无碍。犹如虚空故。二者上行。如经於虚空中。跏趺而去。同於飞鸟故。三者上下行。如经入地如水故。四者涉水不没。如经履水如地故。五者其身炽然。如经身出烟焰。如大火聚故。六者身能注水。如经复雨於水。犹如大云故。七者身能扪摸。如经日月在空。有大威力。而能以手扪摸摩触故。八者自在。乃至梵世间。器世间。随意转变。得自在故。如经其身自在。乃至梵世故。【校】上下行。上.纂要作土。嘉兴藏无。南藏续藏金陵本作上。与论合。案论经云。入出於地。与水无异。故论云上下行。)

○第二天耳通。

此菩萨天耳清净。过於人耳。悉闻人天若近若远所有音声。乃至蚊蚋虻蝇等声。亦悉能闻。

【疏】初总标其体。谓天耳清净。清净有二义。一离欲界法。得静虑引生清净大种所造故。二离於障碍。审谛闻故。由此故云过於人耳。悉闻下。显用。释过人义。远细皆知故。

○第三他心通。

此菩萨以他心智。如实而知他众生心。

所谓有贪心。如实知有贪心。离贪心。如实知离贪心。有瞋心。离瞋心。有痴心。离痴心。

有烦恼心。无烦恼心。

小心。广心。大心。无量心。

略心。非略心。散心。非散心。

定心。非定心。

解脱心。非解脱心。

有上心。无上心。

杂染心。非杂染心。

广心。非广心。皆如实知。

菩萨如是。以他心智.知众生心。

【疏】文三。初总。知他心者。通於王所。次所谓下别。後菩萨如是下结。别中二十六心。行相名异。然除小等四心。余皆障治间明。善恶对显。总摄为九。一以初六心明随烦恼。谓随缘现起。烦恼相应。故名为随。非约小惑名随。言有贪者。於可爱所缘。贪缠所缠故。离贪者。远离如是贪缠故。下四例知。即三不善根。及三善根以为能治。(【钞】言有贪下。次别释初对。贪是心所。心王之体。与贪相应。名贪缠所缠。余亦如是。)二有烦恼等二心明使。即是随眠。(二心明使者。论中名使。随眠性成。犹如公使。随逐捉缚故。)三小等四心名生。约无记报心。人心小。欲天广。色天大。无色二解脱无量。以作空识无边行相故。上二不尔。故非无量。而论不明上二空处。意明无所有。及昧劣故。或是略非略摄之。四有四心学三昧行。略者。谓由止行.於内所缘。系缚其心故。非略者。太沈昧故。或不一所缘故。散者太举。於五妙欲境.随顺流散故。非散者。於妙所缘。明了显现故。前二约定。後二约慧。定等均者.则名等持。(四有四心者。异後得定。以略释止者故唯识释睡眠云。昧略为性。略拣寤时。昧拣定中。定中是略而不昧故。系缘一境。即是略义。略非略中。略心为得。非略为失。散非散中。散则为失。非散为得。)五有二心.明得三昧。定者。正入根本定故。不定者。未入及起时故。六有二心.明得解脱。有缚无缚故。七有二心。余凡夫增上慢。即前类之余。以得四禅。谓为四果。即粗习行名上。无此。即细习行名无上。(以得四禅者。得初禅。谓得初果。余三如次。)八有二心。妄行正行。论经名求不求心。希求名闻。即是杂染。反此非染。九有二心。大乘得失。悲智兼济为广。随阙非广。上之九类。不出三种。初二烦恼。次一是苦。余皆是业。业有善恶耳。亦即四谛。开解脱为灭。善业为道故。皆如实知者。审於事实。见理实故。亦非心外见法。亦非无境可知。若自他相绝。则与众生心同一体故。无心外也。不坏能所。故能知也。又他心是总。余皆是别。六相圆融。一乘之实知也。(上之九类下。通相料拣。有三。一三杂染料拣。二亦即下。四谛料拣。三皆如实下。总释如实知义。有五教意。初通小乘初教。理实通人法二空故。二亦非心外下。通始终二教。唯识之义。通二教故。三若自他下。通於终顿两教。但同一体。但是顿教。兼取不坏能所知义。即是终义。又总取双绝双存。亦圆教中同教义故。四又他心下。六相圆融。唯属圆教一乘之别教义。)

○第四宿住智通。

此菩萨念知无量宿命差别。

所谓念知一生。念知二生。三生。四生。乃至十生。二十。三十。乃至百生。无量百生。无量千生。无量百千生。成劫。坏劫。成坏劫。无量成坏劫。我曾在某处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种族。如是饮食。如是寿命。如是久住。如是苦乐。我於彼死。生於某处。从某处死。生於此处。如是形状。如是相貌。如是言音。

如是过去无量差别。皆能忆念。

【疏】初总标。谁能念。即宿住之智。次所谓下。别显。後如是过去下。总结。别中。初念何等事。谓一生乃至多劫中事。此显念时分。次我曾下云何念。即念相差别也。念彼因中名字不同。姓.谓父母家姓。如迦叶等。种族.即刹利等贵贱。余可知。

○第五天眼通。

此菩萨天眼清净。过於人眼。见诸众生生时死时。好色恶色。善趣恶趣。随业而去。若彼众生成就身恶行。成就语恶行。成就意恶行。诽谤贤圣。具足邪见。及邪见业因缘。身坏命终。必堕恶趣。生地狱中。若彼众生成就身善行。成就语善行。成就意善行。不谤贤圣。具足正见.正见业因缘。身坏命终.必生善趣诸天之中。菩萨天眼。皆如实知。

【疏】论名生死智通。约根约境异故。初总显能见。谁能见。天眼故。清净者。审见故。过人者。远见故。次见诸下。别显所见。初见生死本有之果。随业之因。若彼众生下。云何见。别见因果不同。如二地摄善戒中辨。菩萨下结。

【论】已上明菩萨五通自在。为智悲未满本愿故。具普贤行故。异净土菩萨故。异二乘故。不证漏尽通。以智於生死。随行自在故。如净名经云。虽行六通。而不尽漏者。是也。

○第三总结自在。近结厌果。远结前厌。於何自在。即前禅等。

此菩萨於诸禅三昧三摩鉢底。能入能出。然不随其力受生。但随能满菩提分处。以意愿力而生其中。

【疏】禅谓四禅。三昧者。四无量慈等三昧故。三摩鉢底者。论云。五神通。此应译者之误。合云。三摩呬多。以此云等引。五通即所引故。三摩鉢底。此云等至。非神通故。云何自在。智能入出。则散动不能缚。即生心时.随心用现在前故。大悲方便不随受生。则定不能缚。若不随禅生。当何所生。不拣净秽。但能满菩提分处。即生其中。论主从胜及自利说。谓诸佛菩萨共生一处。是能满处。以愿力者。非业系生故。

○第二位果。三果即为三别。初调柔果中三。初调柔行体。二别地行相。三结说地相。今初。

佛子。是菩萨住此发光地。以愿力故。得见多佛。所谓见多百佛。见多千佛。见多百千佛。乃至见多百千亿那由他佛。

悉以广大心。深心。恭敬尊重。承事供养。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一切资生悉以奉施。亦以供养一切众僧。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於其佛所.恭敬听法。闻已受持。随力修行。此菩萨观一切法。不生不灭。因缘而有。

见缚先灭。一切欲缚。色缚。有缚。无明缚。皆转微薄。於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不积集故。邪贪邪瞋.及以邪痴。悉得除断。所有善根转更明净。

佛子。譬如真金善巧链治。秤两不减。转更明净。

菩萨亦复如是。住此发光地.不积集故。邪贪.邪瞋.及以邪痴。皆得除断。所有善根转更明净。此菩萨忍辱心。柔和心。谐顺心。悦美心。不瞋心。不动心。不浊心。无高下心。不望报心。报恩心。不谄心。不诳心。无险詖心。皆转清净。

【疏】前中有法.喻.合。法中三。初练行缘。

二悉以下明能练行。於中先福行。次回向行。後修智行。言观一切法不生不灭者。即法性观。於清净法中不见增.故不生。烦恼妄想中不见减.故不灭。(【钞】即法性观者。亦约真谛。则显因缘而有。是因缘观。是俗谛观。不见增减者。以法性中。无净秽故。体无增减。性无二故。)因缘而有。此二有义。一者成上。由净法从缘生。故无可增。妄法从缘灭.故无可减。二约不坏相故。虽体不生灭。不碍生灭。依对治因缘离烦恼妄想故灭。转胜清净。般若现前故生.以一切法不生.般若生故。知一切法不灭。妄想灭故。以此该後。则见缚等灭。是不灭之灭也。又以此三地世间满故。於禅定中为此实观。生起後地无生行慧。亦即善巧决定观察智也。

三见缚下。所练净。於中先明断惑。後拣细异粗。前中五缚。即五住烦恼。若合色有。即是四缚。缚众生故。亦名四流。见缚先灭者。初地见道。已断分别惑故。一切欲等者。论云。一切修道中。三缚及彼因。同无明习气。皆悉微薄。谓烦恼障。三缚现行及种。故云彼因。与当地所知障种同灭。故云同无明习气。习气即种义。瑜伽四十八云。舍欲贪故无欲缚。弃舍静虑等持故。断有缚。(若合色有者。有当无色。今合为一。即上二界。总名有缚。故为四缚。四流义。如初二地说。上辨开合。二见缚先灭下。释经。则五中。初一见道所断。已隔二地。故云先也。论云下。先举论。谓烦恼下。释论。言与当地所知障种同灭者。以地地各别断所知障。而种现双断。故此地初云。此地断暗钝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开成二愚。及彼粗重。粗重即是种子。所知种现。体即无明。故云无明习气。习气即是粗重。其俱生烦恼。若约现行。亦地地别断。故与所知障种现俱灭。烦恼种子。直至金刚。方永断尽。今约现行。故得云灭。若约种子。但言微薄。以现断故。种随微薄。又断现故。亦得薄名。)後於无量下。拣细异粗。谓是断细。以多劫不积三不善根故。细种渐断。善根转净。言多劫者。仁王经说。初地经四阿僧只劫。二地五。三地六。细障难断。经劫转多。多劫不积。故邪贪等断。然但断细习。非是断粗。粗障见道。初地已断。粗障修者.二地已断。故善根转净。即前信等。(拣细异粗者。望於二地。故得名细。非望後地而得细名。粗障见道者。即分别起。粗障修者。二地已断者。然烦恼有三。一正起。初地断。二误心起者。二地已断。三不善根使。任运性成。三地已上。渐次断之。又贪等惑。略有二种。一者不善。凡夫所起。二者是善。爱佛名贪.憎厌世间。说之为瞋。分别有无.说以为痴。上三处断。是不善烦恼。善烦恼断。亦有三处。一者正起。地上渐断。八地时尽。二者习起。八地已上。渐次除断。十地时尽。三者使性。至佛乃尽。今此但断不善之性。不说现断。至七地。方说断於求佛贪等。)二喻中。秤两不减者。厌离世间。胜於前地。信等入於厌火。故自在不失减也。

三合中二。先正合前行净。後此菩萨下。别显忍净。此地忍增。故偏明之有十三心。初二句为总。一他加恶辱。能忍受故。二善护他心。谓他人陵我以刚强。我则骋之以柔和故。下诸句别释此二。(【钞】他人陵我者。即借老子之言。彼云。柔弱胜刚强。又云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例而用之。)初有二心分别。善护他心。一谐顺心者。以他於菩萨作恶。疑菩萨瞋恨。菩萨现同伴侣。与之谐和。二悦美者。爱语诲诱。次以三心分别.加恶忍受。谓身加恶而不瞋。口毁辱而不动。心嫉害而忧恼不能浊。以万顷之波。方其量故。次有三心。出上二因。无高下者。过去久离憍慢故。不日高举。轻下於彼。由此能柔和护他。後二即加恶不改之因。一不望报恩。故益他被辱而忍受。二受恩常念。小恩大报故。众生於我有恩。法尔应忍。(二受恩者。即涅盘文。十行已引。众生於我有恩者。若无众生。不能成我普贤行故。)後三心。显上二心离障。虽柔顺护他而非谄。实为利益故不诳。心无隐覆谄佞故无险詖。险詖者。谄佞也。

○二别地行相。三佛子是名下。结说地相。

此菩萨於四摄中。利行偏多。十波罗蜜中。忍波罗蜜偏多。余非不修。但随力随分。

佛子。是名菩萨第三发光地。

【疏】可知。

○二摄报果。三若以菩萨下。愿智果。

菩萨住此地。多作三十三天王。能以方便。令诸众生舍离贪欲。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诸所作业。皆不离念佛。不离念法。不离念僧。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复作是念。我当於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殊胜。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若勤行精进。於一念顷。得百千三昧。得见百千佛。知百千佛神力。能动百千佛世界。乃至示现百千身。一一身。百千菩萨以为眷属。

若以菩萨殊胜愿力。自在示现。过於此数。百劫千劫。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不能数知。

【疏】此下诸地摄报。文皆分二。初上胜身。後能以下。上胜果。果中一自分行。二复作是念下。胜进行。(【钞】胜进果中。经云。得百千三昧者。初地百。二地千。此为十倍。三地百千。即已百倍。四地亿数。然其百千。已用中等数法。百百变之。方是一万。若百万为亿。四地望三。亦是百倍。五地千亿。已是千倍。六地百千亿。若云百个千亿。亦是百倍。若总云百千亿。则数难分。七地百千亿那由他。则已有那由他倍。由有百千亿个那由他故。准僧只品云。一百洛叉为一俱胝。此中等数。洛叉为亿。俱胝为兆。次云俱胝俱胝为一阿庾多。阿庾多阿庾多为一那由他。自此已上。皆用上等之数。倍倍变之。故百千亿个那由他。已非心识思量之境。况八地云。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九地云。百万阿僧只国土微尘数。十地云。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佛刹微尘数三昧等。此上三地。皆以刹尘当前一数。故难思中难思也。况一一地中。皆悉结云。若以殊胜愿力。复过於此。百劫千劫。百千亿那由他劫。不能数知。此约行布。况圆融耶。以登地难量。故略寄数以拣深浅。空中鸟迹。难可宣示。璎珞亦云。初地一念无相法身。成就百万阿僧只功德。双照二谛。心心寂灭。法流水中。不可以凡心识思量二种法身。况二地三地。乃至等觉地。但就应化道中。可以初地有百身千身万身。乃至无量身等。释曰。据此等文。寄其数量。非尽理说。)

○第三重颂。

尔时金刚藏菩萨。欲重宣其义而说颂曰。

清净安住明盛心 厌离无贪无害心 坚固勇猛广大心 智者以此入三地

【疏】十八颂分五。初一颂起厌行分。

菩萨住此发光地 观诸行法苦无常 不净败坏速归灭 无坚无住无来往

观诸有为如重病 忧悲苦恼惑所缠 三毒猛火恒炽然 无始时来不休息

【疏】二有十二颂。颂厌行分。於中初二护烦恼行。

厌离三有不贪着 专求佛智无异念 难测难思无等伦 无量无边无逼恼

见佛智已愍众生 孤独无依无救护 三毒炽然常困乏 住诸有狱恒受苦

烦恼缠覆盲无目 志乐下劣丧法宝 随顺生死怖涅盘 我应救彼勤精进

【疏】次三护小乘行。

将求智慧益众生 思何方便令解脱 不离如来无碍智 彼复无生慧所起 心念此慧从闻得

如是思惟自勤励 日夜听习无间然 唯以正法为尊重 国城财贝诸珍宝 妻子眷属及王位

菩萨为法起敬心 如是一切皆能舍 头自耳鼻舌牙齿 手足骨髓心血肉 此等皆舍未为难 但以闻法为最难

设有人来语菩萨 孰能投身大火聚 我当与汝佛法宝 闻已投之无怯惧 假使火满三千界 身从梵世而投入

为求法故不为难 况复人间诸小苦 从初发意至得佛 其间所有阿鼻苦 为闻法故皆能受 何况人中诸苦事

【疏】後七方便摄行。

闻已如理正思惟 获得四禅无色定 四等五通次第起 不随其力而受生

【疏】三一颂.厌分及果。

菩萨住此见多佛 供养听闻心决定 断诸邪惑转清净 如链真金体无减

住此多作忉利王 化导无量诸天众 令舍贪心住善道 一向专求佛功德

佛子住此勤精进 百千三昧皆具足 见百千佛相严身 若以愿力复过是

【疏】四三颂.颂位果。

一切众生普利益 彼诸菩萨最上行 如是所有第三地 我依其义已解释

【疏】五一颂。结说。(三地竟。)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六十五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