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书郭注《方言》后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方言》一书,经戴东原、卢抱经、刘瑞临三先生校订!又段懋堂先生《说文注》、王怀祖先生《广雅疏证》亦时订其i化钟。丙辰冬,余读《方言》,复取诸古书,用戴氏《疏证》例校之,即书于戴本上。戊午冬,复检前校,见有足订正本文及注者,得十六事。聊书于后。其本文之显然误者,如卷一慎、济、愁、溼桓,忧也。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志而不得,欲而不获,高而有坠,得而中亡,谓之,溼,。”注溼者,失意、潜沮之名。”案《原本玉篇》、《荀子·修身篇》注,均引“溼”作“濕”。《玉篇》又引注“潜沮作,惨怛1。“濕”,古人皆读他合反。今人于“志而不得,欲而不获,高而有坠,得而中亡”时,犹皆读之如他合反之“濕”。以此一音,表彼四义,当是秦、晋旧语。自以作“濕”为长。卷三膠、谲,诈也。凉州西南之间曰,膠,。自关而东西或曰,谲%或曰,胶,。”案《原本玉篇》、《尔雅序》、《释文》、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二,慧琳《音义》卷六、卷七、卷三十八并引“谬,诈也”。疑“膠”乃“谬”之伪。《说文》谲”字注益梁曰,谬,。欺天下曰,谲v,即本之《方言》。“益、梁”即所谓“凉州西南之间”,“天下”所谓“自关而东西”也。是《方言》本作“凉州西南之间曰,谬,。”又《原本玉篇》引“自关而引东西或曰,谬,。”是末“膠”字亦本作“谬”。《广雅》“谬、诈、膠,欺也”,上三字与《方言》次序同,当本之《方言》。“胶”字或取诸他书,或后人据伪本《方言》羼人也。卷六台既,失也。宋、鲁之间曰,台,。既、隐、据,定也。”今本分二节,上十字为一节,下五字为一节。案《广雅》“隐、据,定也。”无“既”字。是张稚让读“宋、鲁之间曰台、既”为句,义较今本分节为长。又“纰、绎、督、雉,理也。秦、晋之间曰,纰,。凡物曰,督之,,丝曰,绎之,。”《原本玉篇》引“纰,理也。秦、晋之间曰,雉,。宋、郑曰,纰1。是今本夺“曰雉宋郑”四字。于是宋、郑语误为秦、晋语。而“雉”之为何语.亦不可知矣。又“撊、剿.续也。秦、晋续折谓之,撋绳索谓之,剿,。擘.楚谓之,纫,”。今本自“擘”以下五字自为一节。案《原本玉篇》引“集j.续也.楚谓之,纫,”。洪兴祖《楚辞补注》亦引“续.楚谓之,纫1。是此二节本是一节,又衍“擘”字。王逸《楚辞注》纫,索也。”正本之《方言》。郭注云:“今亦以线贯针为,纫?,义亦与“擘”无涉,而与“续”及“绳索”之义相近。今本盖误。卷十三:“扶,护也。”注:“扶挟将护。”案《原本玉篇》引“扶,护也。郭璞曰:“挟持,护之也,。”玄应《音义》卷一、卷十并引“挟,护也”。《广雅》语同。是本文“扶”当作“挟”,涉注“扶”字而伪。又无升谓之,习斗,。”戴云:“无升,二字应有讹舛。”案《淮南·齐俗训》“炮格生乎热升”,《北堂书钞》一三五、《太平御览》七一二并引“热升”作“热斗”。说者以为“尉斗”。汉尉斗之状,与刁斗同。今传世汉器.其铭皆作“镳斗”。“无升”、“热升”、“镳斗”.字形皆相近.当云“樵斗谓之,刁斗犹《尔雅》云“荏菽谓之,戎菽,矣”(“荏”、“戎”、“樵”、“刁”.音均相近)。又“铒谓之,糕,,《御览》八百六十引作“铒谓之,餻,”.下有注“音恙”二字。《原本玉篇·食部》“餻.余障反”引《方言》“饵谓之,饈,。”《广韵》四十七:“漾、饵也。”《集韵》则云恙.《方言》:饵也。”又《原本玉篇·食部》无“餻”字,大广益会本始有之。是六朝尚无餻字。《广雅》之“糕”字亦本作“饈与《方言》同.均后世所追改也。此皆本文之伪舛也。至注文亦有当订正者。卷一“慧.秦谓之,谩,注”“言谩沱。音沲(二字疑衍)。大和反。谩.莫钱又亡山反。”案《原本玉篇》引“秦、晋谓慧为,谩郭璞曰:“言佗谩也。是旧本作“沱谩”,故先音“诧”,后音“谩”。《楚辞》惜往日或沱谩。”而不疑其证也。又“烈、枬,余也”注:“谓烈余也。”戴云:“,烈余,当作,遗余,。”卢本从之。案《原本玉篇》引注作“谓残余也”。慧琳《音义》卷六十七引“蘖(即“枬”字),谓,残余,也”。韦昭《齐语》注亦云裂,残也。”是注“烈余”当作“残余”。戴改“遗余”,非也。卷二“揄、铺、艦、輕、帔、缕、叶、输,毳也”注音脆。皆谓物之行蔽也。”《集韵》十“虞”引注同戴本,改“行蔽”作“杆蔽”,卢本从之。案《原本玉篇》引注作“谓物之行敝者也”。是今本“蔽”字乃“敝”之讹。《周礼·司市》注云:“害,害于民,谓物行沽者。”“沽”之言“苦”,不攻致也。“行敝”犹“行沽”矣。今人犹呼货物之次劣者为“行货”,与“毳”义正合。下注言“今名短度絹为叶输”。絹之短度者,正物之行敝者也。卷九“车枸萎,或谓之,隆屈1。注:“尾屈。”卢据宋本改为“屈尾”(今传世李文授本作“尾屈”)。然“尾屈”二字是音,非义。高诱《淮南·原道训》注:屈读,秋鸡无尾屈,之,屈,。”是“尾屈”二字乃汉魏以来成语。故景纯取以为音,改为“屈尾”者非也。又“箭,其三镰长尺六者,谓之长,飞虻1。注:“此谓今射箭也。”又“内者,谓之,平题注:“今戏射箭。”案慧琳《音义》卷四十五引注云三镰,今笛射箭也。平题,今戏射箭也。”是戏射与笛射相对为文。《御览》三百四十九引《开元文字》亦有此二语。盖即本《方言》注。《大唐六典·兵部》“员外郎”职:“凡应举之人有谋略、才艺,平射、筒射。”

《唐韵》十一“没腋”字注云:“笛射。”(《广韵》同)是古弩射之外,别有笛射。矢长尺六,较诸矢为短,盖如后世袖箭矣。今注夺“笛”字。卷十“翥,举也”。注:“谓,轩翥,也。”案《广雅》卷一:“翥,举也。曹宪《音》曰:《方言》为,署,音。”又卷三:翥,飞也。曹曰:《方言》音,曙,。”是注谓“轩翥也”下旧有“音署”或“音曙”二字,今本夺。又泌、扰,推也。”秘下有“撞泌”二字注。戴改为“神祕”,卢改为“攩泌”。案《文选·西京赋》:“徒搏之所撞”是“祕”乃“撞祕”之伪。“棰”、“撞”一字也。卷十二:“抒、虑,解也。”“抒”下有“抒井”二字注。戴改“抒”为“抒”,卢复改“抒井”为“抒渫”。案《说文》“糨”字注云:“量物之是古有“抒井”语,“井”字不误,卢改非是。此注文及后世改字之当订正者也。校本虽戢孴丛杂,然可纪者止此,书之以谂世之读是书者。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