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卷第二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此为般若分。夫般若为诸佛之母。诸法中王。一切诸佛。从兹出生。一切万法。从兹建立。虽则能生能立。而般若之法。本自无相。故谓之无相法也。然无相之法。即真如自心之法。能含摄一切。以故此无相法品中。先为发起无生。觉利。实际。性空。如来藏。总持。六品之法。品末。别明六波罗蜜。又总摄前六地法。而独显般若现前。以发明第六地行相。又初地至五地。未能久住无相法中。六地专修无相法。七地始证无相。获无生法忍。便入第八地。得无功用道。方得满地。方得觉满。以故无相法品。总摄前六地。又发起后四地。及等妙二觉。故直至妙觉位。亦不出此无相法也。又无相即法身义。今以般若收归解脱。则圆成涅槃三德秘藏也。

尔时世尊从三昧起。而说是言。诸佛智地。入实法相。决定性故。方便神通。皆无相利。一觉了义。难解难入。非诸二乘之所知见。惟佛菩萨。乃能知之。可度众生。皆说一味。

此出定自述。乃如来方便开化之端。夫三昧是宗。言说是教。宗无教不显。教无宗不立。故今别开第二义门。以言显无言。即从序品中。入佛智地说起。所谓佛智地者。唯明性相而已。盖相为万法唯识之宗。性为万法唯心之旨。唯识。摧外道小乘迷谬之执。唯心。显如来藏。真如自性之体。然必须性相互融。心识俱泯。方得为究竟觉也。又他经不明性相。于义亦通。此经不明性相。其义不显。然性相二宗。皆依大乘经义造论。盖自佛灭度后。天亲菩萨。依解深密经。造唯识论。亲胜火辨。同时造释论。至佛灭度千有余年。有护法陈那等。约前颂论。造成唯识论。此名法相宗。马鸣菩萨。应如来悬记。于佛灭度六百年后而生。依楞伽经。制大乘起信论。广说阿赖(一作梨)耶中。三细识。六粗相。一心真如。生灭二门。此即名法性宗。后龙树菩萨。制摩诃衍论。引一百本大乘经。证八识心王。性相微细等义。此性相二宗之始也。然二宗立论。既各本一经为主。自不能契同。若约成唯识论。以现识与分别事识。和合为宗。若约起信论。以真识。现识。分别事识。和合为宗。真识。即如来藏寂灭一心。现识。即第八阿梨耶识。能随五尘对至即现故。分别事识。即是第六意识。能随事攀缘。分别六尘故。然不言第七末那识者。谓有八六两识。必有末那。以末那缘于第八。又依第八而转。六又以七为根。故末那之细分。通于现识。而粗分。通意识也。古德以日中设水器为喻。水器。犹第八识。日犹六识。然日以器中之水为缘。乃有壁间浮动之影。影犹末那也。又约相宗立义。言心及心所法。四分合成。有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如证自证分。为不迷之真如。自证分。真如一分迷中佛性。即本觉心体。以众生虽迷。有真如自体可证。故云自证。真如体上。有二种用。一能缘用。谓之见分。二所缘用。谓之相分。摄用归体。唯一自证分。所以山河大地。是心相分。心外无法。故曰唯识。此实为名相之宗也。但后学惟宗名相。祇益多闻。不名学道。必须悟自本性。方得解脱。以故。必当先明性宗之义。如云真如心体。本不属迷悟。迥超生灭。不变不坏。而真如相用。全在生灭识中显现。所谓真如不守自性。故随缘变现。真如不坏自性。故不变随缘。由此立心真如门。心生灭门。若众生修证。必从生灭门悟。而证真如门。故以生灭与不生灭和合。非一非异。为阿梨耶识。以起根身器界。如地水火风而依于空。为器界五法。见闻知觉而依于识。为根身五法。于此十法。显示一心迷悟之源。若了悟一心。即得根本实智。故曰万法唯心为正宗。然唯心一宗。实乃统摄始终圆顿四教。而为众生成佛之要门也。今此佛说金刚三昧。发明诸佛智地。故先唱言。入实法相。决定性故。夫入实者。入于实际也。若悟心法无际。则入于实际。今入实法相。则入于实际之法。得实际之相。皆决定知一切法。缘生无性。此直示真如寂灭之体。真如之体。即无相法。即是根本智。所有方便神通。皆从无相法中所出之利。然此乃是一念相应。顿然觉悟了义之法。故难解难入。非诸二乘之所知见。知见有四种。如地前异生。不见不知。初地至九地。知而不见。十地见而不知。惟佛与大菩萨。亦知亦见。故云惟佛菩萨乃能知之。虽然。若见可度众生。皆当为说此一味法也。晓法师论释云。皆说一味者。令入一觉味故。即是大乘。欲明一切众生本来一觉。但由无明。随梦流转。皆从如来一味之说。无不终归一心之源。如此说。终自不了。何故。总输他归宗禅师接大愚。用得直截。昔大愚欲往诸方学五味禅。归宗云。我者里只有一味禅。大愚便问。如何是一味禅。问声未绝。即被归宗打出。大愚即于棒下顿悟其旨。须是恁么始得。

尔时解脱菩萨。即从座起。合掌胡跪。而白佛言。尊者。若佛灭后。正法去世。像法住世。于末劫中。五浊众生多诸恶业。轮回三界。无有出时。愿佛慈悲。为后世(有本无世字)众生。宣说一味决定真实。令彼众生。等同解脱。

此因劝而问。发起无生行品之法。盖自既解脱。欲令一切众生同得解脱也。称佛为尊者。以明出世之法。故不称世尊。佛之正法像法。初皆住世千年。后又增住正法四百年。像法千五百年。共计三千九百年。此载法苑珠林中。按佛入灭。自周穆王壬申。至今康熙辛酉阅经之岁。凡二千六百三十年耳。劫者。此云时分。亦以初中后分之。末劫。乃对劫初而言也。正法。是诸佛所觉所说一切法空。佛入灭后。则正法流布住世。及去佛遥远。必取象示法。为像法住世。圆觉经云。末世众生。不了人我众生寿命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为有为。终不得成圣果。是故名为正法末世。又释曰。末世修证无相。还同正法。若正法中。取证于相。亦同末世也。夫众生由五阴妄想而成五浊。如色阴坚固。四大所缠。有劫浊。受阴虚明。旋生异见。有见浊。想阴融通。动摇妄情。有烦恼浊。行阴幽隐。情随业迁。有众生浊。识阴颠倒。众尘隔越。有命浊。若五阴尽。则超五浊。又命浊连相。以色心为体。以摧年减寿为相。众生浊。见慢果报。立此假名。恶名秽称为相。烦恼浊。五钝使为体。三灾为相。见浊。五利使为体。诸见转盛为相。劫浊。约四浊。立此假名。四浊增剧。聚在此时也。由五浊中。造诸恶业。生于三界。欲界。希须乐欲。色界。未出色笼。无色界。祇有受想行识四阴。而无色阴。此皆因果不忘。有生有死。如轮之回转。无有出时。又此三界。不出身心。及诸尘境。为迷真性故。即有浊辱。生其妄气者。澄清微为无色界。所谓心也。澄浊辱为色界。所谓身也。散滓秽为欲界。所谓尘境也。古德云。但内一不生。则无诸有欲。如是。则三界五浊。本自空寂。廓然无际。唯一真心耳。又诸佛四无量心。各有三种缘。一者生缘。缘一切众生相。二者法缘。缘五蕴差别相。三者无缘。不缘前二相故。是以佛行无缘慈。为众生说法。自不见有佛道可成。他不见有众生可度。故其所说法。无说无示。使听法者。无闻无得。此佛之大慈悲也。若于菩萨。则修慈断贪欲。修悲断嗔恚。修喜断不乐。修此三者。即住一子地。若修于舍。则断贪恚。及众生相。然今为后世众生。请说一味之法。得决定真如实际。与圆觉会中菩萨。为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请。其意同也。圭峰作疏。引此一节以证顿。为此经与末世凡夫。便说究竟深法。不同渐教中。先小次权。后方说实。至若执渐迷顿者。谓凡夫不合便悟佛地之法。此不可以语顿也。

佛言。善男子。汝能问我出世之因。欲化众生。令彼众生。获得出世之果。是一大事。不可思议。以大慈故。以大悲故。我若不说。即堕悭贪。汝等一心谛听。为汝宣说。

此赞可能问也。夫顺理者为善。有刚断者。可称男子。出世之因。即众生本觉。出世之果。即诸佛始觉。又称始觉为本觉之果。然始觉即是了因。会缘方了。故以六度行。与菩提分法为缘因。缘此以为因。方能了故。了者。悟本觉正因佛性也。据我宗门下。学般若菩萨。只将一句本参话头。为缘因。又只在闻声见色处。便是了因。所以香严闻击竹。灵云见桃花。与如来睹明星悟道一般。故称为从缘荐得。永无退失也。以故宗乘中。只在日用边。繁兴大用。此真是转八万四千尘劳。为八万四千波罗蜜门。是以从上诸祖。或于棒下成等正觉。或于喝下成等正觉。或于言下成等正觉。或于拈椎举拂处。成等正觉。此真是圆顿法门。今此经。实乃通贯诸经中圆顿之理。故曰是一大事。不可思议。前菩萨求佛慈悲而说法。今佛即以慈悲。转赞菩萨之能问。正显主伴同德同心。以大慈拔后世众生世间之苦。以大悲与后世众生出世间之法乐。又且明唯佛菩萨乃能知之。然此中理极玄微。实难言说。虽然。我若爱法不说。即堕悭贪。今翻悭贪而为喜舍。故有此七品妙法。真是无中生有。愈出愈奇。游心其间。如观海上蜃楼。究竟无有一法可得。持是经者。当作是观。

善男子。若化众生。无生于化。不生无化。其化大焉。

此明无化之大。昔晓法师论释云。初句牒能化。后一句叹化大。中二句明正观相。言无生于化者。初修观时。破诸有相。于幻化相。灭其生心故。其不生无化者。复遣空于空。于无化空。亦不生心故。如金刚般若四生九类。皆令涅槃。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亦如净名。观众生如第六阴等。为一切众生。说如斯法。名为真实慈也。观此数语。终成义学见解。殊不知佛因解脱菩萨。既欲令后世众生平等同得解脱。又恐其目前众生之相未空。心中度生之念不忘。则令所化之众生。亦皆著于相念。故先明化而无化之体。乃曰。汝若化于众生。无自生于能化之心。若不生能化之心。亦无所化之众。犹如天地长育万物。而不以为功。则其化大焉。如华严经云。设一切众生于一念中。悉成正觉。与不成正觉。亦无有异。何以故。菩提无相。无非相故。即般若亦云。若谓有一众生得灭度。即非菩萨。此说方是明显。所以百丈祖师示众云。若道我能解能说。谓我是和尚。汝是弟子。者个即同于魔说。此真得于金刚三昧之义者矣。

令彼众生。皆离心我。一切心我。本来空寂。若得空心。心不幻化。无幻无化。即得无生。无生之心。在于无化。

此言转化之法。夫菩萨开化门以利生。必当先破其无明不觉之妄根。此只在心我二字。然众生之心是妄心。而我亦是妄我。约起信论中。以依真如法。故有无明。为诸染因。即是业相。此从无明不觉。一念心动而成。以有无明染法因故。即熏习真如。故有妄心。即是转相。此从一念之动。转成能见之相。以有妄心。即熏习无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觉起念。妄现境界。即是现相。乃依于能见。故有此尘境妄现。此以无明为因。不觉而生三细。又于此三细。不知因心所现。妄取染净。依境分别。执以为常。此即法执俱生。名为智相。又依前境而起爱憎。念念不断。此即法执分别。名相续相。依于相续而妄执着。计我我所。此即我执俱生。名执取相。依于妄执。分别假名。此即我执分别。名计名字相。众生依此四相而起于惑。至于发动身口。造一切业。名起业相。依业受报。名业系苦相。此是境界为缘长六粗。略而言之。依于染心一念之动。能见能现。是为三细。妄心取境。念念不断。执我我所。分别假名。造业受报。是为六粗。此乃一切众生妄心妄我之所由生也。若唯识中。止取熏习转变而言。谓以前七为能熏。第八为所熏。第八为能变。第七为所变。前七相见现行熏第八。第八转变相见二分种子。前五能熏第八相分种。第六能熏第八相见二分种。第七能熏第八见分种。故第八复变起前七现行。此则前七为现识之因。故颂云。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也。然其能取种种尘者。悉由第八含藏前七种子。念念受熏。所以眼能见色。乃至意能取法。如外无六尘现行熏。内无无明种子熏。则眼等六识。不生心分别于六尘矣。由是观之。盖性之所以为性。相之所以为相。岂不历然而分于斯耶。但今佛之所说。性相俱泯。直显真心。然真心无相。亦无实性。无性无相。是诸佛谈心要诀。无相。则无妄我之可执。无性。则无妄心之可取。既无执无取。何有三细六粗。及熏习转变之过患乎。如是。则可令彼众生。皆离六尘缘影之心。与四大幻质之我矣。虽众生以心为我义。须知此一切虚妄心我。其体本来空寂。若得此空寂心体。则知此心不同于幻化矣。且余观过去七佛偈。皆发明幻化无相无生之义。即迦文本师。亦云幻化无因亦无生。皆即自然见如是。诸法无非自化生。幻化无生无所畏。其义亦同。今此而言心不幻化。则直指心体。其意更深。若人果能知此无幻无化之心体。则一切法。无生灭相之可得。如是即得无生。然无生之心者。只在于无能化所化之心耳。此章。先开陈无生行品。为心王菩萨。问无生法忍之张本也。

解脱菩萨而白佛言。尊者。众生之心。性本空寂。空寂之心。体无色相。云何修习。得本空心。愿佛慈悲。为我宣说。

此问修习之要。发起本觉利品。言心性体空者。即众生之本觉也。得本空心者。诸佛始觉。乃本觉之利也。

佛言。菩萨。一切心相。本来无本。本无本处。空寂无生。若心无生。即入空寂。空寂心地。即得心空。善男子。无相之心。无心无我。一切法相。亦复如是。

此示心空之义。然解脱问其体。佛答之以相。盖欲得心空。先当明其相也。如楞伽经云。诸识有三种相。谓转相业相真相也。夫不生灭者名真识。而相名真相。第八名业识。而相名业相。依无明力。不觉心动故。前七名转识。而相名转相。依于动心。能见相故。又此转相有二。若就无明所动。转成能见者。在本识中。若为境界所动。转成能见者。在事识中。此三种相。是一切法相之根本。而又通乎八识。凡一起心即是转。八识皆起。皆有生灭。又心动即是业。八识皆动。又八之真性。俱名真相。故曰通乎八识。又业相统于六粗。转相通于三细。此业转二相。有二种生住灭。而真相无生住灭也。又诸识皆依相而转。展转为因者也。盖依真相而转业相。即第八识。依业相而转转相。即第七识。依转相而转现相。即前五识。复转现相而成六粗之相。即分别事识。此起信论中义。若明此法相之根本。一切过患不生。当体空寂。所以云。一切心相。本来无有本之可得。此本亦无本之处所。如是。则其心空寂。而无有生矣。若心既无有生。即入于空寂。既入于空寂心地中。即自得其心空之妙。然此心空。即是无相之心体。而实无心之可取。亦无我之可执也。故禅宗有言。心不空则不悟。又曰。但得心空境自空。智者除心不除境。又云。若入我门来。祇要将平生是非得失。善恶取舍。及见觉闻知。与有无生灭等见。尽底放下。直放到无可放处。自然直下顿证诸佛心体。正所谓选佛场中心空及第。此先开陈本觉利品。无住菩萨我从无本来。今至无本所。而为张本也。

解脱菩萨而白佛言。尊者。一切众生。若有我者。若有心者。以何法觉。令彼众生。出离斯缚。

此问离缚之法。发起入实际义。然前问修习。从诸佛真如门立。此问离缚。从众生生灭门起。所言我者。如起信中。由第七内执第八为我。又因真如随缘而成第八。因第八一转。而成能见为第七。因第七而生前五识。因前五复引生第六也。若成唯识论。以第七执第八见分。为实我实法。第六执第八见相二分。为实我实法。故曰六七二识。深生计着。又以我执必依法执起。故曰六七二识。二执俱生。以先执法而为实有。故有我执。而施设我法。如四大非我以为我。缘虑生灭以为心。此二是我执。四大如幻。本无而见为有。缘虑生灭之相。如影而执为实。此二是法执。乃众生之四倒见。因而有三界生死之缚。只为以真我之本有。迷而谓无。妄我之本空。执而为有也。教中欲为众生除此二执。费若干言论。其奈药多病甚。今时若有人问。未审以何法出离。只对他道。快向父母未生前。道取一句来。若眼目定动。劈脊便打。他后自有透脱分。

佛言。善男子。若有我者。令观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本从因果。因果所起。兴于心行。心尚不有。何况有身。

此示因缘本空之义。言我法本无。皆由一念无明。迷背自心。妄执为有。而以内识为因。外境为缘。相合共起。祇于一念中。具摄十二因缘法。初因眼见色而生爱。此即是无明心。因爱造业是行。此心专念是识。识共色行曰名色。六处生贪为入。因入求爱是触。贪着心是受。缠绵不舍为爱。求所受法是取。法从心生名有。次第不断为生。次第断为死。又次第而成。三世相续。如无明行是过去因。识名色六入触受。是现在果。爱取有是现在因。生老死是未来果。又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是苦谛。无明行爱取有是集谛。即是见思二惑。又名四住地烦恼。四住者(开思合见)。见惑为一。思惑分三。见惑为一者。谓见一切处住地。即是见三界八十八使。然八十八使。只从十使中出(开见合思。见八十八使思十使。共九十八使)。妄计为身有身见。执断执常有边见。以见为是有见取执取邪戒有戒取。以邪自执有邪见。此为五利使。众生妄认四大为身。即是身见。知身是幻。则身见断。身见断则边邪二取自除。此四皆从身见起故。又同于己法者则爱。是贪。非己法则嗔。不知见惑即是集谛。能招集生死是痴。自谓我解他不解。是慢。犹豫不决。是疑。此为五钝使。然利使若去。钝使亦亡。以其推利使方生故。众生因此十使。驱役心神。以致轮回六道。又此十使。历三界四谛下。有增有减。合为八十八使。兹不及备举。须知此见惑。从法尘起。能障真性。若见性明心。则能截断意根。自不被其所驱使。故见道断见惑。又思惑分三。一欲爱住地。即欲界。有贪嗔痴慢九品思。二色爱住地。即色界四地。三无色爱住地。即无色界四地。各有贪痴慢九品思。祇除嗔习已断。九品。上中下品。每品具三。故有九品。共成八十一品。此见思俱开(见八十八使。思八十一品)。总是三界九地中。然此思惑从五尘起。众生因思惑。为三界生死缠缚。若见道复修道。便于色声香味触。永无系思。故修道断思惑。此二惑俱以无明为根本。润有漏业。若以修道是务。虽不求断而见思自陨也。若观无明灭等。是灭谛。对治因缘方便。是道谛。苦集。是世间因果。道灭。是出世间因果。然别说。名十二因缘。总说。即四谛。开合异耳。如声闻。闻佛声教。依四谛。观苦谛为初门。缘觉缘十二因缘而觉。观集谛为初门。菩萨以道灭二谛为初门。又大涅槃经云。此十二因缘法。下智观之。得声闻菩提。中智观之。得缘觉菩提。上智观之。得菩萨菩提。上上智观之。得佛菩提。是皆随根器大小而得也。然观此因缘之法。皆从无明不觉之妄心。而以兴起。若妄心灭。我见亦灭。故曰心尚不有。何况有身。宗门则又不然。汝今此身。四大本空。五阴非有。心性假名。将甚么唤作我。只消如此一问。自然冰消瓦解。

若有我者。令灭有见。若无我者。令灭无见。若心生者。令灭生性。若心灭者。令灭灭性。灭是见性。即入实际。

此言对治方便以明实际。有我灭有。无我灭无。则有无二见。俱不立矣。然我见虽除。而心法未泯。若心生则法亦生。心灭则法亦灭。以故心若生。即灭生性。心若灭。即灭灭性。如是则断灭二性。亦俱不存矣。若灭此有无二见。生灭二性。则心同虚空。身等法界。而入于实际矣。此与入实际品为张本也。

何以故。本生不灭。本灭不生。不灭不生。不生不灭。一切法相。亦复如是。

此徴明实际之义。盖本生自不灭者。谓其性真常。无灭可灭也。本灭亦不生者。谓其性空寂。无生可生也。如此。则一切法相。莫不皆然。既不灭。亦不有生。既不生。亦不有灭。而性相如如之体。固如是也。

音释

(摧上声折抑也)。

(音极。尤甚也)。

(音子。浊也)。

(音惠。怒也)。

(辰上声。大蛤也。雉入海所化。能吐气。化为楼台)。

(判也)。

(音裕。犹豫兽名。性多疑者)。

(音允。亡也坠也)。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卷第二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