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卷第一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天台山华顶嗣祖沙门 𧧌震 述

序品第一

此为生信分。盖举佛所说此最上一乘妙法。令人生实信故。又应信此是圆顿中。最圆顿之法。务令后世大根器人。直入佛智地故。首称序品者。总提一经之纲领也。然经中旧分序正流通为三。殊不知序内即是正宗。如金刚般若。只在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城乞食。饭食讫。收衣钵。洗足敷座而坐。正是觌体显示般若处。如须菩提赞言希有。早属流通。盖以语言文字。流通此般若也。又法华会上入无量义处三昧。放眉间白毫相光。世尊说法竟。即与华严会上。入定放光一般。又世尊入师子频申三昧。文殊作象王回顾势。亦祇是欠呿盼视而已。此等皆是正说法。若有言说。尽是方便。尽属流通。以故法华会上。从三昧起。无问自说。又云。止不须复说。皆是方便接引之词。所以结集。直称为方便品。虽然。又不可废方便而绝权机。是以俯顺众生。为欲显诸佛所证心体。示一乘圆顿秘旨。而说此从前未说之法耳。品者。犹∴字三点。非并。非纵。非别。盖结集此法。义有先后。明其不可移之意也。

如是。

初举法生信。从无言诠处立言诠也。夫佛之说法。但为显如。唯如为是。故曰如是。又华严合论云。如者。诸法如故。即是佛。故言如是。虽然。若人向言前荐得。即此二字。早已重添注脚。何必更说百千万言。而后为得哉。

我闻。

谓我从佛闻。然能闻是我。所闻是法。佛示以无说而说。我以无闻而闻。无闻之闻。是为真闻。无说而说。是为真说。如是而说。如是而闻。我法不立。能所俱泯。所言我者。乃是我无我不二之法身真我也。如是会得。方知四十九年。终未尝说一字。若云三乘十二分教是有。不知总是如来糟粕。

一时。

若悟此一时二字。便能坐断三际。更无第二时。别生第二念。起诸法见。直下许伊见性成佛。岂不闻宗门有云。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且道观甚么时节。只如坐时。立时。经行时。饭食时。一切作为时。无有不是者个时节因缘。既然如是。即今如何识得佛性义。古德又云。佛法遍在一切处。行住坐卧处。语言抵对处。迎送宾客处。穿衣吃饭处。虽然。才举心动念。便不是了也。若不举心动念。当体即是。脱或不然。且向第二义门说。此正是法华殿后机。涅槃锋前阵。以始觉契本觉。明始本不二之时也。

佛。

宗门中直指。说即心即佛。如将黄叶为金。权止小儿啼。若啼止时。又应说非心非佛。盖以众生识情计度。说佛便着佛。说心便着心。遂致障塞悟门。所以祖师云。佛之一字。吾不喜闻。又诃说心性为恶口。以故说心说佛。总是药病对治句。必须向言语道断处。顿悟佛性。直下与释迦老子见处不别。方得真见佛。而后可转是经。

在王舍大城。耆阇崛山中。

王舍城。乃摩竭陀国之属境。昔有千国王。遭飞行罗刹之难。后既得脱。同愿修道。共立舍于此。故曰王舍。一云。彼土人民。七次作舍。七度被焚。佥曰。我等福薄。王有大福。其舍不烧。今当请王舍居之。于是各书王舍字于其门。得免。故遂称王舍大城。耆阇崛。此云灵鹫。以山形似鹫。故名。又山有五峰。而鹫峰居中。即佛说法华经处也。若据宗乘中。尘尘是佛。刹刹是佛。心心是佛。念念是佛。奚止灵鹫山中黄面老瞿昙也。

与大比丘众。一万人俱。皆得阿罗汉道。其名曰。舍利弗。大目揵连。须菩提。如是众等阿罗汉。

比丘。含怖魔破恶乞士三义。一能令一切众生出三界外。天魔怖其境空。二破众生三恶业。转烦恼为菩提。三乞食以资身。乞法以济世。阿罗汉。亦含此三义。一杀贪嗔痴贼。断见思二惑。从破恶以得名。二不见有一法生。不见有一法灭。故不受后有。从怖魔以得称。三堪为福田。受人天供。因乞士以成德。此为四果圣人。证五分法身。登无学位。无法可学故。舍利弗。此云鹙子。智慧第一。目揵连。此云采菽氏。神通第一。须菩提。此云空生。解空第一。此经正显实际之体。故绝无表德之词。但以智慧明般若。以神通明解脱。以解空明法身。故惟举三名而已。又阿罗汉有三种。一得决定寂灭声闻罗汉。如佛在世时。闻法漏尽。即趣涅槃。此同于声闻。只求自度而已。二修行菩萨行罗汉。如楞严圆通会上。虽证四果。为化他故。入菩萨乘。名为回心大阿罗汉。亦即涅槃所称第四依人。名阿罗汉。此住于十地。为后学所依止故。三应化佛所化罗汉。如过去佛。退位利生。以本愿善根方便力故。现诸佛土。生大众中。内秘外现。庄严诸佛大会众故。又如佛之大弟子。及继祖嗣化。传佛慧命之圣师皆是也。

复有菩萨摩诃萨。二千人俱。其名曰。解脱菩萨。心王菩萨。无住菩萨。如是等菩萨。

菩萨。为半梵语。具云菩提萨埵。此云觉有情。乃上求佛果。下化有情之义。摩诃萨。此云大有情。仅举其三。亦用表三德。解脱表悲。心王表智。无住表行也。夫菩萨乘。略说有五。一修空无我菩萨。二渐见佛性菩萨。三顿见佛性菩萨。四以如来自性清净智。由住行向地及等觉五位。加行起差别智。满普贤行。成大慈悲。留惑润生。住世菩萨。五一乘菩萨。前四俱属三乘。为权教。后一乘菩萨。为实教。权教以诸行为本。实教以明自性根本智为先。证差别智为资。权教中。十地位终。方始见性。虽见佛性。未彰智业。犹假名菩萨。又十地中。次第证十真如。复有十真如障。故论云真如既成障。明知权教施设假真如。非本真也。十地中菩萨。得三种意生身。初二三地。得三摩䟦提乐(一云三昧乐正受)意生身。明住三昧乐。从定发正慧故。四五六地。得觉法自性意生身。明通达自性法故。七八九十地。得种类俱生无作无行意生身。明示现种类无功任运。犹如意生。自得乐相故。此皆属权教。祇得意生身。未得智生身。又经云。十地差别。如空中鸟迹。如是地位。权施增减。皆为顺世引接之说。若一乘实教。始发信心时。于十住初心。便悟根本无明住地烦恼。即是诸佛不动智。盖以自本觉。自觉本心。身心性相。与佛无二故。如论云。权教小见。乐欲希奇。菩萨称根。粗施接引。令生乐学。方授实门。然不可执化为真。恒迷智眼。识权就实。迁入法界之门。有作之法难成。随缘无作易办。作者劳而无功。不作随缘自就。无功之功。功不虚弃。有功之功。功皆无常。多劫积修。终归败坏。不如一念缘起无生。超彼三乘权学。此如来实教法门之明训也。台教分藏通别圆四教。以圆教为最。今此会中菩萨。不滞三权。惟登一实者也。

复有长者八万人俱。其名曰。梵行长者。大梵长者。树提长者。如是等长者。

梵此云离欲。以离欲而修清净行故。大梵。例此可知。树提。此云火。其母食毒果已死。火焚其尸。腹裂而生。其父请佛命名。佛云。是儿有大福德故。生于猛火中。可即名之。事载涅槃经中。然梵行表解脱。大梵表法身。火表般若。长者表真俗不二。如维摩诘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虽处居家。不着三界。虽明世典。常乐佛法。是地位菩萨。示现长者身。助扬法化耳。

复有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六十万亿。

此上总为通序常仪也。天。梵语提婆。龙。梵语那伽。夜叉。含勇健暴恶轻捷三义。是天之唱报神。乾闼婆。此云香阴。其身出香。以香资阴。是天帝乐神。阿修罗。此云具缚。尝与天战败受缚故。迦楼罗。即金翅鸟神。紧那罗。此云疑神。似人。头有角。是天帝法乐神。摩睺罗伽。即大蟒神。人首蛇身。人非人等。总结前八部之众。八部之中。唯天最胜。余者乘急戒缓。即堕其类。已上旧称通序。又名六种成就。一信成就。二闻成就。三时成就。四主成就。五处成就。六众成就。有此六种。佛乃说法。又以一时在会之众。证阿难所闻之法。令后世生信。故称证信序。临入灭时。阿难请问。一切经首。当安何语。佛言。当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若干众等。说某经教。及入灭后。摩诃迦叶告众云。如来弟子。得神通者。宜赴结集。于是俱至耆阇崛山。毕钵罗窟中(毕钵罗。乃树名。佛于此树下。成菩提道。故得是名。然因山窟中有树。遂名其窟)。结集如来大法眼藏。时阿难独习漏未尽。初不能入。因是激发。于后夜欲过。疲极偃息。却卧就枕。头未至枕。廓然得悟。如电光出。暗者见道(出大智度论)。当下即证阿罗汉果。迦叶复告众云。此阿难比丘。有大智慧。所闻佛法。如水传器。无有遗余。可请彼结集。大众默然。迦叶告阿难言。汝今宜宣法眼。阿难承命。礼众僧足。升于法座。忽现相好如佛。时大众悉皆生三种疑。一疑佛重生。二疑他方佛来。三疑阿难成佛。而阿难唱如是我闻。众疑顿释。乃至众等欢喜。作礼奉行。迦叶。又问诸大众云。阿难所言。不错谬乎。佥曰。诚不异如来所说。昔佛又言。诸佛经首。并同立此。所谓佛佛道同也。然序中。有师资主伴。内外护之义。又明世出世间。无有不信受者。又须知三界内外。若干种性。总只在一心变现。此心同于佛心。即成佛。此心同菩萨心。即成菩萨。至于八部天龙优劣。莫不皆由一心变现而成。故此经以本始二觉为宗。本觉。谓众生觉性。本自具足。始觉。谓诸佛始成正觉。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又自觉者。觉知自心。本无生灭。觉他者。觉一切法。无不是如。觉一切众生。皆同是佛。觉满者。觉自他无异。理事圆融。心境交彻。一一遍满法界。又云。诸佛成正觉。穷尽万法性源。故能透过法界。法界即法性。即一真如心。若权教十地菩萨。犹坐在法界量里。以未能穷尽故。然今以始觉契本觉。而知本始之不二。故说此一乘实教圆顿之法。直令博地大心凡夫。顿见佛性。实乃羽翼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宗者也。

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为诸大众。说大乘经。名一味真实。无相无生。决定实际。本觉利行。

此别序经中大旨。先述金刚三昧智用之利也。称佛为世尊者。道为三界之独尊。德具十种之嘉号。非此二字。不足以尽至极之称。然佛常观机逗教。今当先说大乘。而发起一乘之法。如法华前。先为说无量义也。藏中大乘经。凡四十余部。皆为教菩萨法。此经独为佛之心印。以佛心印一切众生之心。使一切众生。皆得契证于佛心。且义备而无缺。语简而不繁。可谓至极矣。梵语摩诃衍。此云大乘。大者。当体立名。乘者。运载之义。如起信论。依于一心。显示摩诃衍义。故云。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体故。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盖其体。即如来藏性。相即八识之相。用即八识生灭因缘。其立摩诃衍义。谓如一微尘。破为百分。九十九分是无。一分是有。摩诃衍不能胜出。以尚有此一分在故。直须百分俱无。摩诃衍始能胜出。以能灭尽一切众生。心意识中微细之相。方为大乘耳。今云一味。即指一心之法。佛说一切法。祇为欲令众生。明此一心。故自小乘入大乘。分始分终。论权论实。说顿说圆。如涅槃经中。尝取醍醐为一味。谓𤛗乳于牛。从乳出酪。酪出生酥。生酥出熟酥。而后成醍醐。以醍醐喻涅槃佛性义。谓其从三乘十二分教而出。是教乘之极谈。但涅槃祇为二乘钝根。及末后根熟者说。犹未能畅佛本怀。今此是大菩萨。特为后世上根利智者请。其所说又不同。经中屡称一味。又云无有诸杂味。是真一味醍醐之心法也。然心法无形。言说莫及。故曰我宗无语句。实无一法与人。若谓有法可说。并属虚谬。非为一味真实。所以佛嘱大迦叶偈云。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由此宗门尊宿。不立文字。直提向上。有入门便棒。进门便喝。惟以机用接人。此从释迦老子最初睹明星。末后拈华示众。迦叶破颜微笑处得来。是一大藏教中真骨髓。四十九年。三百余会说不着。唯有此经。略较些子。经云。真实者。真如实相也。诸佛皆以权实二智立教。此经一例显实。盖真如之心。本自无相。无相之相。是为实相。所以金刚般若经云。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为第一希有功德。夫信心清净者。谓信得此心清净。即生实相之功德矣。又须知实相之相。为众相所依。而众相以无相为本也。须知无相。本即法身。无相之心。即是无生。又一切法空即无相。一切心空即无生。无生即解脱义。决定者。不移易也。于一切法。俱不可得。此心不可移易。是为实际。即般若义。法身般若解脱。为涅槃三德秘藏。又此三德。由翻三杂染故。翻结业为解脱。而缚脱不二。翻烦恼为菩提。而烦恼菩提不二。翻幻化为法身。而心体离念。本即法身。若得此法身解脱般若。即同诸佛始觉。夫本觉是众生之正因。有因必有果。犹从本必获利。如人种禾成熟。以刀刈取。是必得之物。故利字。取以刀刈禾之义。然众生既有本觉之因。是必获始觉之果。而法身解脱般若。皆由本觉所出之利而行。故此为金刚三昧之用。而明一切智智之境界也。

若闻是经。乃至受持一四句偈。是人则为入佛智地。能以方便教化众生。为一切众生。作大知识。

此明悉檀之益。悉。遍也。檀。梵语具云檀那。此云施。华梵兼举。故曰悉檀。有四种。一世界悉檀。令众生得欢喜益。如阴界入等一切名相隔别。名为世界。佛随众生乐闻。分别而说。令得正见。二为人悉檀。令众生得生善益。如佛说法。必先观众生心行。然后为说。令其信乐生善。三对治悉檀。令众生得灭恶益。如佛所说法。皆应病与药。令其破恶。四第一义悉檀。令众生得道。如佛知众生根熟。为其说法。即得开悟。佛以此四。法遍施一切众生。故名四悉檀也。大论云。四悉檀。具摄八万四千法藏。十二部经。故台教以之释法华也。今此经。如无相。无生。觉利。实际。性空。如来藏等。各各名相隔别。即世界义。闻持悟入。以之转化。即为人义。以一乘破三乘之法。一味除诸味之异。即对治义。若闻一心之法。廓然顿悟。即第一义。然第一义中。闻者无法可闻。受者无法可受。持者无法可持。所云一四句偈。亦是为人方便。究竟无一字可得。此是四悉之正意。若失此意。即著于法。不名大乘。若得此意。但为众生故。随时说法。自他俱无所著。方是入佛智地。然亦实无佛智地之可入。是为真入。如是。始能以方便教化众生也。夫义之所在曰方。俯顺机宜曰便。以正道诲人曰教。躬行于上。风动于下曰化。众生者。以三缘五阴四大。众法相生得名。又曰。众共生世。故名众生。又佛之方便。大约不出三种。正方便。说三乘法。巧方便。说大乘法。异方便。显第一义。若无方便。绝无开口处。即拈华微笑。与从上宗祖。拈椎竖拂。行棒用喝。亦属异方便。又此方便。佛从观树经行。悟过去诸佛说法仪式。将自己睹星所悟之道。始而从实开权。终则废权显实。中间演出三乘十二分教。如树本是一。因分枝发干以成其大。而终归乎一。故三乘十二分教。皆为枝末。皆是方便。又须知时识宜。知真识妄。知病识药。方可用此方便为人。如经云。善知教化之法。善知修道之人。善知教化之过。善知修道之过。知此四法。名善知识。又经云善解空无相无作。了达诸法。究竟平等。性相如如。住于实际。于毕竟空中。炽然建立。是名真善知识。故称善知识。为天人师。大不容易。所以黄檗和尚云。诸方尽是噇酒糟汉。还知大唐国里无禅师么。时有僧问。诸方匡徒领众又如何。檗曰。不道无禅。祇是无师。

佛说此经已。结跏趺坐。即入金刚三昧。身心不动。

此示三昧之体。乃是世尊正说法处。一经之大宗大旨。从此而立。然此金刚三昧。实为一切三昧之母。前以用发明。此依体建立。其体即法性身。所谓实相无相是也。其用即一切智智。所谓宗通说通是也。又从体立喻。如大圆镜。从体发用。则随事应现。又立此金刚二字为名。非取喻也。以其法性之身。体本坚密。故曰金刚。又以情亡智现。凡圣俱尽。心无动乱。无得无证。无生无灭。即是金刚正见。若心称此理。是则名为金刚正定。此三昧中境界。非可以言语形容。直须心与理合。智与境泯。方始相应。故清凉疏云。理显故。见法性身。智明故。见佛智身。理智冥一。见无碍身。此三种身。真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若在言说。尽是方便开权。只此无言说处。真是显实。正与摩竭提国掩室一般。所谓全提正令时也。当时只有文殊大士。与迦叶头陀。识得黄面老子做处。所以一日见世尊才升座。大众集定。文殊便白椎云。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又一日世尊升座。迦叶白椎云。世尊说法竟。世尊便下座。如是。方得剿绝文字言说。实义始显。然则事无一向。前此已显语秘密。今此结跏趺坐。是身秘密。入金刚三昧。是心秘密。身心秘密。故曰不动。今人若向此处。识得黄面老子。全身独露底面目。方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

尔时众中。有一比丘。名曰阿伽陀。从座而起。合掌胡跪。欲宣此义。而说偈言。

此请佛宣化。先叙发起之端。夫如来虽已默示法旨。一众罔知。今乃请佛再转法轮。即属方便。即是流通矣。比丘以诸法空为座。此从法空而起也。合掌表一心敬顺。胡跪表折节钦承。教中以左右表邪正。右顺为正。左逆为邪。如云。菩萨礼敬诸佛。当发愿言。我今五轮礼佛足。为断五道离五盖。愿令一切诸众生。安住五通具五眼。愿我右膝着地时。令诸众生得正觉。愿我左膝着地时。令诸众生离邪见。愿我右手着地时。如佛坐于金刚座。右手指地为震动。一时疾证大菩提。愿我左手着地时。摄诸外道入正道。愿我头顶着地时。令诸众生离憍慢。成就如来无见顶。义出普贤行愿中。诸经之偈有二。如十二分教中。祗夜伽陀是也。祇夜。此云重颂。颂前长行。为增明其义。或者为钝根重说。或因后至未闻。重为宣说。此会无此三种。故无重颂。伽陀。此云讽颂。节略其义。言简理备。以便讽诵故。又云孤起颂。义不重复。故名孤起。即此偈是也。今比丘即以命名。盖亦表此。又翻译名义云。阿伽陀。药名。此云普去。能去众病。又云。阿者入无生义。又翻无来无去。又云无底。此以多义。故不翻。其所说偈。深得如来三昧之义。所以起悲济之用。申劝问之偈。以发起一乘悉檀法益也。

大慈满足尊。智慧通无碍。广度众生故。说于一谛义。

此赞美佛德。言如来大慈。实为万德满足之至尊。其智慧。能通达一切而无所碍。今为广度三有众生。故说于一心谛实之义耳。

皆以一味道。终不以小乘。所说义味处。皆悉离不实。入诸佛智地。决定真实际。闻者皆出世。无有不解脱。

此称颂大乘。言如来今者不同余时。皆示以一味醍醐无上之道。终不以小乘法而为化度也。且今所说一实之义。一味之道。皆离于虚谬不实。直令众生入诸佛自觉圣智之地。至于决定不移。真如实际而后已。今世后世。有闻此法者。皆得出于世间。更无有一众生而不得解脱者也。

无量诸菩萨。皆悉度众生。为众广深问。知法寂灭相。入于决定处。

此劝众广问。言菩萨皆以度生为怀。自虽无疑。何不为后世众生。问于出世之道。又须极其广远甚深。非止浅少而已。必当令诸众生。知一切法性本来寂灭之相。入于决定实际。而后可也。

如来智方便。当为入实说。随顺皆一乘。无有诸杂味。犹如一雨润。众草皆悉荣。随其性各异。

此请佛垂训。言如来具足大智。一切皆随宜俯顺善为方便。若有所问。必当为后世众生。分别其入于实际之说。令一切法。无不随顺。皆归于一乘醍醐之味。则无有诸杂味。间错于其间矣。然从前法立三乘。性分五种。总为权教。今言一味一乘。正显其实。又今此一雨所润。盖言无大无小。皆获一乘之法雨也。

一味之法润。普充于一切。如彼一雨润。皆长菩提芽。入金刚三昧。证法真实定。决定断疑悔。一法之印成。

此明得法转利。言菩萨若得此一味法雨之润。则普充于一切众生。亦如一雨之润众草。则必同得敷荣擢曜。今法雨之润众生。则皆能长菩提智慧之芽。又且能令其同入于金刚三昧。而证法身真如实际之定矣。夫如是。则后世众生。决定永断二乘之疑之悔。自得一法之印成。此义即同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教中谓之海印三昧。万象。喻诸法相。海。喻一真如心也。然比丘劝众广问。欲以正法转化众生。正是第一义悉檀。昔佛之说法。皆具四悉檀。如大智度论龙树菩萨所说。而宗门虽教外别传。亦用此应机说法。且夫分四悉檀者。缘众生根器不等。闻佛一音演说。各各随类得解。故分为四。然前三。谓之三益。是世谛。是心所行处。后第一义。谓之一道。是真谛。直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若上根利智。浅闻深悟。直明第一义。则不必用前三悉檀矣。中下之机。不能领会。师家婆心真切。只得与其入泥入水。故不免前三悉檀也。今宗门中。欲令人悟道。先以人世虚假勉之。后以生死二字激之。此即是世界悉檀。根性有利钝。察其机宜。或示以棒喝。或示以言句。是为人悉檀。既而痛下钳锤。敲骨取髓。辨魔拣异。夺食驱耕。是对治悉檀。觌面一机。箭锋相拄。豁然㘞地而悟。是第一义悉檀。然前三悉檀。乃为钝根之所设耳。又须知世界中有为人。为人中有对治。对治中有第一义。而第一义中。无前三悉檀也。若推而广之。凡有言句棒喝。皆具四悉檀。如若有若无。若即有即无。若非有非无。是世界。辨论此四句。是为人。以有破断见。以无破常见。是对治。离四句百非。直下悟去。是第一义。又如举竹篦字话。唤着则触。不唤则背。是世界。令人向无触背处道一句。是为人。一切总不得。扫尽种种意解。是对治。若悟才开口便打。是第一义。又如一切言句棒喝。是世界。以此应机说法。是为人。断人一切文字解会。是对治。令人向机下契悟。是第一义。至于五家纲宗旨趣。各各不相混乱。是世界。互相阐扬。是为人。破人颟顸佛性儱侗真如。是对治。一句中具玄要。分宾主。辨权实。明照用。双放双收。同生同死。一切即一。一即一切。直下法法透过。事事无碍。是第一义。此又岂非宗门中。以四悉檀应机说法者乎。倘师家锻炼。或有不能开发初机者。则不能用世界悉檀也。或有不能提㢡中下根器者。则不能用为人悉檀也。或有不能解黏去缚出楔抽钉者。则不能用对治悉檀也。或有不能显大机。发大用。开凿人天正眼者。则不能用第一义悉檀也。如入门便棒。进门便𪡓。直用第一义悉檀。故中论云。为向道人说四句。如快马见鞭影。即入正路。亦此意也。又前三悉檀。乃善诱曲导之教。如说有说空。说渐说顿。说始说终。说权说实。后第一义。直显一心之法。故除拈华直指外。唯此经契同耳。

音释

(北末切。半入声)。

(尔者切。音惹。般若兰若皆从此)。

(谦去声。呵欠。开口呵气也。又欠伸。意阑则欠。体疲则伸)。

(音恰。张口貌)。

(攀去声。目顾也。俗作盻)。

(即伊字)。

(音着。记物曰注。与注同)。

(音朴。糟滓也)。

(音倔)。

(音袖。鸟名)。

(音察。幡柱也。有能得一法。即建幡告远。故称刹)。

(音渠。瞿昙佛姓)。

(音干)。

(音朵)。

(音丽。比也。类也)。

(音獭)。

(音莽)。

(音摄)。

(音迁。咸也)。

(邦入声。博地大也。博学广也)。

(音豆。以言投机也)。

(音演)。

𤛓

(音遘。取牛乳也)。

(音苏。牛乳为之)。

(音洛。乳浆)。

(音提)。

(音乎。醍醐酪之精液)。

(音艺。割也)。

(音府。下也。曲也)。

(音床。不择而食也)。

(自正正人曰匡)。

(焦上声。剿除也。今误作剿)。

(音帝。精义入神曰谛。如真谛圣谛谛观谛听谛当之类)。

(音浊。拔也)。

(和去声。猛然自省之声。又与哇同。即人初生落地之声)。

(彻上声。发明也)。

(音瞒)。

(音憨。颟顸蒙昧不明。之状)。

(音垄)。

(音通。儱侗不能辨析也)。

(音严。俗作粘)。

(音屑。楔子破木之锥)。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卷第一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