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经传释词

卷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惟、唯、維、雖

惟,發語詞也。《書·皋陶謨》曰:「惟帝其難之。」《洪範》曰:「惟十有三祀。」哀六年《左傳》引《夏書》曰:「惟彼陶唐。」是也。字或作「唯」,或作「維」。家大人曰:亦作「雖」。文十七年《左傳》曰:「雖敝邑之事君,何以不免?」言惟敝邑之事君也。又曰:「雖我小國,則蔑以過之矣。」言惟我小國也。(隱十一年《傳》:「唯我鄭國之有請謁焉。」文義相似。)昭九年曰:「伯父若裂冠毀冕,拔本塞原,專棄謀主,雖戎狄其何有餘一人。」言伯父猶暴蔑宗周,惟彼戎狄,於餘一人何有也。(杜注:「伯父猶然,則雖戎狄無所可責。」文義未安。)《墨子·尚賢》篇曰:「故唯昔三代聖王堯、舜、禹、湯、文、武之所以王天下,正諸侯者。」又曰:「故雖昔者三代暴王桀、紂、幽、厲之所以失損其國家,傾覆其社稷者。」雖,即唯也。(「唯」、「雖」古字通,互見「雖」字下。)其在句中助語者,皋陶謨曰:「百工惟時。」大誥曰:「予惟小子。」召誥曰:「無疆惟休,亦無疆惟恤。」是也。

惟,獨也。常語也。或作「唯」、「維」。家大人曰:亦作「雖」。《莊子·庚桑楚》篇曰:「唯蟲能蟲,唯蟲能天。」

《釋文》曰:「唯,一本作雖。」又《詩·抑》曰:「女雖湛樂從,弗念厥紹。」言女惟湛樂之從也。(《書·無逸》曰:「惟耽樂之從。」文義正與此同。《箋》曰:「女君臣雖好樂嗜酒而相從,不當念繼女之後,人將效女所為乎?」失之。)《管子·君臣》篇曰:「故民迂則流之,民流通則迂之。決之則行,塞之則止。雖有明君能決之,又能塞之。」言惟有明君能如此也。《楚辭·離騷》曰:「餘雖修誇以幾羈兮。」(今本「修」上有「好」字,臧氏用中以王注校之,知為衍文。說見《讀書雜志》。)言餘惟有此修誇之行,以致為人所係累也。(王注:「言己雖有絕遠之智,誇好之姿,然己為讒人所幾羈而係累矣。」失之。)《楚策》曰:「雖無出兵甲,席卷常山之險,折天下之脊,天下後服者先亡。」言秦惟無出兵,出兵則天下不能當也。(《莊子·人間世》篇曰:「若唯無詔,王公必將乘人而鬥其捷。」《史記·留侯世家》曰:「楚唯無強,六國立者復橈而從之。」文義並與此同。)

薛綜注《東京賦》曰:「惟,有也。」《書·酒誥》曰:「我聞惟曰。」「我聞亦惟曰。」皆言我聞有此語也。《詩·六月》曰:「比物四驪,閑之維則。」言閑之有法也。

惟,猶「乃」也。《書·盤庚》曰:「非予自荒茲德,惟女含德,不惕予一人。」《詩·文王》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是也。

《文選·甘泉賦》李善注曰:「惟,是也。」《書·康誥》曰:「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終。」又曰:「乃有大罪,非終,乃惟眚災。」《多方》曰:「非我有周秉德不康寧,乃惟爾自速辜。」是也。

《玉篇》曰:「惟,為也。」《書·皋陶謨》曰:「萬邦黎獻,共惟帝臣。」某氏《傳》曰:「萬國眾賢,共為帝臣。」《酒誥》曰:「我民用大亂喪德,亦罔非酒惟行。越小大邦用喪,亦罔非酒惟辜。」《傳》曰:「亦無非以酒為行」,「亦無不以酒為罪。」

惟,猶「以」也。《書·盤庚》曰:「亦惟女故,以丕從厥誌。」《詩·狡童》曰:「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僖二年《左傳》曰:「冀之既病,則亦唯君故。」五年曰:「桓、莊之族何罪,而以為戮,不唯逼乎?」是也。

惟,猶「與」也,及也。《詩·無羊》曰:「牧人乃夢,眾維魚矣,鍈維苬矣。」《箋》曰:「牧人乃夢見人眾相與捕魚,又夢見鍈與苬。」是下「維」字訓為「與」,與上「維」字異義也。《靈台》曰:「虡業維樅,賁鼓維鏞。」下「維」字亦當訓為「與」,謂賁鼓與鏞也。(《正義》曰:「懸賁之大鼓及維鏞之鍾。」於「維」上加「及」字以釋之,不知「維」即「及」也。)又《書·禹貢》曰:「齒革羽旄惟木。」《酒誥》曰:「百僚庶尹惟亞,惟服宗工,越百姓裏居。」《多方》曰:「告爾四國多方,惟爾殷侯尹民。」(下文曰:「告爾有方多士,暨殷多士。」文義正與此同。)《魯語》曰:「與百官之政事師尹,維旅牧相,宣序民事。」(政,與「正」通。為長謂之正,任職謂之事。政、事、師、尹、旅、牧、相,皆官名。維,與也。謂百官之政事師尹與旅牧相也。韋注引三君云:「維,陳也。旅牧相,皆百官政事之所及也。」失之。辯見《經義述聞》。)「惟」字並與「與」同義。

云(簡繁轉換有誤此節待校正)、員

雲,言也,曰也。常語也。

雲,猶「是」也。《詩·正月》曰:「有皇上帝,伊誰雲憎。」言伊誰是憎也。《何人斯》曰:「伊誰雲從,維暴之雲。」言伊誰是從也。(毛《傳》曰:「雲,言也。」此釋下「雲」字,非釋上「雲」字。言伊誰是從乎,維暴公之言也。鄭《箋》曰:「是言從誰生乎?」則誤訓上「雲」字為「言」矣。)

家大人曰:雲,猶「有」也。或通作「員」。(《詩·玄鳥箋》曰:「員,古文雲。」)《廣雅》曰:「員、雲,有也。」《文選》陸機《答賈長淵詩注》引應劭《漢書注》曰:「雲,有也。」《書·秦誓》曰:「雖則員然。」(今本「員」作「雲」,乃衛包所改。茲據山井鼎《七經孟子考文》所引古本及《漢書》韋賢、李尋二傳注所引更正。)言雖則有然也。(某氏《傳》曰:「前雖有雲然之過」,加「有」字於「雲然」之上以釋之,不知「雲」即「有」也。)文二年《公羊傳》曰:「大旱之日短而雲災,故以災書。此不雨之日長而無災,故以異書也。」「雲災」與「無災」對文,是「雲」為「有」也。(何注:「雲,言也。言有災。」亦不知「雲」即「有」也。)楊倞注《荀子·非十二子》篇引《慎子》曰:「雲能而害無能,則亂也」。言有能而害無能之人,則必亂也。又《荀子·儒效》篇曰:「故人無師無法而知則必為盜,勇則必為賊,雲能則必為亂。人有師有法而知則速通,勇則速威,雲能則速成。」言無師無法而有能,則必為亂。有師有法而有能,則其成必速也。(楊注曰:「雲能,自言其能也。」失之。)《法行》篇曰:「曾子曰:『詩曰:轂已破碎,乃大其輻。事已敗矣,乃重大息。其雲益乎?』」雲益,有益也。

家大人曰:雲,猶「或」也。「或」與「有」古同聲而通用(見「或」字「有」字下),故「雲」訓為「有」,又訓為「或」。《書·秦誓》曰:「日月逾邁,若弗員來。」(衛包改「員」為「雲」,今據《正義》及《七經孟子考文》更正。)言若弗或來也。《詩·抑》曰:「無曰不顯,莫予雲覯。」言莫予或覯也。《桑柔》曰:「民有肅心,荓雲不逮。」言使或不逮也。又曰:「為民不利,如云不克。」言如或不克也。(以上三條,《正義》皆誤解「雲」字。)《魯語》曰:「帥大仇以憚小國,其誰雲待之?」言誰或禦之也。(韋注曰:「待,猶禦也。」)《晉語》曰:「其誰雲弗從?」言誰或不從也。(韋注曰:「誰有不從?」有,亦「或」也。)又曰:「內外無親,其誰雲救之?」言誰或救之也。(韋注曰:「雲,言也。」失之。)《墨子·公孟》篇曰:「鳥魚可謂愚矣,禹、湯猶雲因焉。」言鳥魚雖愚,禹、湯猶或因之也。(上文曰:「今鳥聞熱旱之憂,則高;魚聞熱旱之憂,則下。當此,雖禹湯為之謀,必不能易矣。」)

家大人曰:雲,猶「如」也。「如」與「或」義相近。《列子·力命》篇曰:「管夷吾有病,小白問之曰:『仲父之病疾矣。不可諱,(今本「不可」誤作「可不」。《莊子·徐無鬼》篇亦誤,今據張湛注乙正。《管子·戒》篇、《小稱》篇並作「不可諱」。《魏策》曰:「公叔病即不可諱,將奈社稷何?」)雲至於大病,則寡人惡乎屬國而可?』」言如至於大病也。(《禮記·檀弓》曰:「子之病革矣。如至乎大病,則如之何?」文義正與此同。張湛以「雲」字屬上讀,失之。)

家大人曰:雲,猶「然」也。僖二十九年《左傳》:「介葛盧聞牛鳴,曰:『是生三犧,皆用之矣,其音雲。』」言其音然也。《史記·周本紀》曰:「其色赤,其聲魄雲。」言其聲魄然也。(《集解》引馬注《太誓》曰:「魄然,安定意也。」)《封禪書》曰:「秦文公獲若石雲於陳倉北阪。」言若石然也。又曰:「若雄雉,其聲殷雲。」言其聲殷然也。(《漢書·郊祀志》顏注,以「雲」為傳聲之亂,則誤讀為「紛紜」之紜矣。)

雲,發語詞也。《詩·卷耳》曰:「云何籲矣。」《簡兮》曰:「雲誰之思?」《君子偕老》曰:「雲如之何。」《風雨》曰:「雲胡不夷?」《何人斯》曰:「雲不我可。」《桑柔》曰:「雲徂何往。」《雲漢》曰:「雲我無所。」「雲如何裏。」是也。(說者多訓「雲」為「言」,失之。)

雲,語中助詞也。《詩·雄雉》曰:「道之雲遠,曷雲能來?」言道之遠,何能來也。《四月》曰:「我日構禍,曷雲能穀?」言何能穀也。《瞻卬》曰:「人之雲亡。」言人之亡也。「雲」皆語助耳。(說者多訓為「言」,失之。)僖十五年《左傳》曰:「歲雲秋矣。」成十二年曰:「日雲莫矣。」亦以「雲」為語助。

雲,語已詞也。《詩·出其東門》曰:「聊樂我員。」《正義》曰:「雲、員,古今字,助句辭也。」《大戴禮·夏小正傳》曰:「蓋記時也雲。」《禮記·樂記》曰:「故聖人曰禮樂雲。」是也。

雲爾、雲乎,皆語已詞也。宣元年《公羊傳》曰:「猶曰無去是云爾。」隱元年《穀梁傳》曰:「猶曰取之其母之懷中而殺之云爾。」《論語·述而》篇曰:「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莊二十四年《公羊傳》曰:「棗栗雲乎,腶脩雲乎。」《大戴禮·曾子天圓》篇曰:「而聞之雲乎。」《論語·陽貨》篇曰:「玉帛雲乎哉。」是也。

有,猶「或」也。故莊二十九年《穀梁傳》曰:「一有一亡曰有。」《易·後》九五曰:「有隕自天。」言或隕自天也。《書·盤庚》曰:「乃有不吉不迪,顛越不恭,暫遇奸宄。」乃有,乃或也。《多士》曰:「朕不敢有後。」《孟子·梁惠王》篇引《書》曰:「天下曷敢有越厥誌。」敢有,敢或也。(「朕不敢有後」,言我奉天之命,遷爾於雒邑,不敢或後也。某氏《傳》曰:「不敢有後誅。」失之。)《詩·載馳》曰:「大夫君子,無我有尤。」言無我或尤也。又《春秋》凡言「日有食之」者,皆謂日或食之也。「有」與「或」古同聲而義亦相通,詳見「或」字下。

有,猶「又」也。《詩·終風》曰:「終風且曀,不日有曀。」《文王》曰:「宣昭義問,有虞殷自天。」《既醉》曰:「昭明有融。」又曰:「令終有俶。」《儀禮·士相見禮》曰:「某子命某見,吾子有辱。」《箋》《注》並曰:「有,又也。」有、又古同聲,故「又」字或通作「有」。《易·係辭傳》:「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鄭、虞本「又」並作「有」。《考工記·弓人》:「量其力有三鈞。」《禮記·內則》:「三王有乞言。」鄭注並曰:「有,讀為又。」《易·蠱彖傳》曰:「終則有始,天行也。」言終則又始也。(王弼注:「終則復始。」)《禮記·玉藻》曰:「既搢必盥,雖有執於朝,弗有盥矣。」言搢笏之時既盥,則後雖有執事於朝,不須又盥也。《晉語》曰:「德廣賢至,有何患矣?」言又何患也。(上文曰:「親以無災,又何患焉?」)《管子·宙合》篇曰:「天地萬物之橐,宙合有橐天地。」言又橐天地也。《孟子·梁惠王》篇曰:「王曰:『若是其甚與?』曰:『殆有甚焉。』」言殆又甚也。《滕文公》篇曰:「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憂之。」言聖人又憂之也。(「又」字承上文憂洪水而言。)《莊子·徐無鬼》篇曰:「我則勞於君,君有何勞於我?」(《釋文》:「勞,力報反。」)言君又何勞於我也。《荀子·王霸》篇曰:「知者之知,固以多矣(以,與「已」同)。有以守少,能無察乎?愚者之知,固以少矣。有以守多,能無狂乎?」言又以守少,又以守多也。《呂氏春秋·胥時》篇曰:「王季曆困而死,文王苦之,有不忘羑裏之醜。」言又不忘羑裏之醜也。《秦策》曰:「齊、魏有何重於孤國也。」言又何重於孤國也。(上文曰:「秦又何重孤國。」)今之學者,但讀十有一月、十有二月之「有」為「又」,而他無聞焉,俗師失其讀也。有、又古同聲,故「又」通作「有」,「有」亦通作「又」。《詩·臣工》曰:「嗟嗟保介,維莫之春,亦又何求?」言亦有何求也。(《正義》曰:「亦有何所求施於民乎?」)《周語》曰:「是三子也,吾又過於四之,無不及。」言有過之無不及也。又曰:「作又不節,害之道也。」言作有不節也。(上文已言「作事不節」,此覆舉上文,不當言「又」,故知「又」為「有」之借字。)《荀子·議兵》篇曰:「人之情,雖桀、蹠,豈又肯為其所惡,賊其所好者哉?」豈又,豈有也。又《儀禮·鄉射禮記》:「唯君有射於國中。」古文「有」作「又」。《石鼓文》:「澫又小魚。」《詛楚文》:「又秦嗣王。」並以「又」為「有」。

家大人曰:有,猶「為」也。《周語》曰:「胡有孑然其效戎狄也?」言胡為其效戎狄也。《晉語》曰:「克國得妃,其有吉孰大焉。」言其為吉孰大也。

(昭五年《左傳》曰:「其為吉孰大焉。」)《孟子·滕文公》篇曰:「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言人之為道如此也,若言「民之為道也,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矣。為、有一聲之轉,故「為」可訓為「有」,「有」亦可訓為「為」。互見「為」字下。

有,狀物之詞也。若《詩·桃夭》「有?其實」是也。他皆放此。

有,語助也。一字不成詞,則加「有」字以配之。若虞、夏、殷、周,皆國名,而曰有虞、有夏、有殷、有周,是也。(凡國名之上加「有」字者放此。)推之他類,亦多有此。故邦曰有邦,(《書·皋陶謨》曰:「亮采有邦。」又曰:「無教逸欲有邦。」)家曰有家,(《皋陶謨》曰:「夙夜浚明有家。」《易·家人》初九曰:「閑有家。」)室曰有室,(《立政》曰:「乃有室大競。」)廟曰有廟,(《易·萃》《渙》二卦《彖辭》並曰:「王假有廟。」)居曰有居,(《書·盤庚》曰:「民不適有居。」)方曰有方,(《多方》曰:「告猷爾有方多士。」)夏曰有夏,(《君奭》曰:「尚克修和我有夏。」)濟曰有濟,(僖二十一年《左傳》曰:「實司大皞與有濟之祀。」)北曰有北,{曰}曰有{曰},(《詩·巷伯》曰:「投畀有北。」又曰:「投畀有{曰}。」)帝曰有帝,(昭二十九年《左傳》曰:「孔甲擾於有帝。」)王曰有王,(《書·召誥》曰:「有王雖小。」)司曰有司,正曰有正,(《酒誥》曰:「庶士有正,越庶伯君子。」)僚曰有僚,(《雒誥》曰:「伻響即有僚,明作有功。」)民曰有民,(《皋陶謨》曰:「予欲左右有民。」)眾曰有眾,(《湯誓》曰:「今爾有眾。」《盤庚》曰:「其有眾咸造。」)幼曰有幼,(《盤庚》曰:「無弱孤有幼。」)政曰有政,(《論語·為政》篇引書曰:「友於兄弟,施於有政。」)事曰有事,(《易·震》六五曰:「無喪有事。」)功曰有功,(見上「有僚」下。)比曰有比,(《盤庚》曰:「曷不暨朕幼孫有比。」)極曰有極,(《洪範》曰:「皇建其有極。」又曰:「會其有極,歸其有極。」)梅曰有梅,(《詩》曰:「摽有梅。」)勺曰有勺,(《賓之初筵》曰:「發彼有勺。」)三宅曰三有宅,三俊曰三有俊,(《書·立政》曰:「乃用三有宅,克即宅。曰三有俊,克即俊。」)三事曰三有事,(《詩·十月之交》曰:「擇三有事。」)說經者未喻屬詞之例,往往訓為有無之「有」,失之矣。

《易·乾文言》曰:「或之者,疑之也。」《管子·白心》篇曰:「夫或者何?若然者也。」《墨子·小取》篇曰:「或也者,不盡然也。」此常語也。

或,猶「有」也。《尚書古義》曰:「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呂覽》引此『有』作『或』(《貴公》篇)。高誘曰:『或,有也。』古『有』字通作『或』。《商書》曰:『殷其弗或亂正四方。』《多士》云:『時予乃或言。』《傳》皆云:『或,有也。』鄭康成注《論語》亦云:『或之言有也。』(《為政》篇「或謂孔子曰」注)《韓非子》曰:『無或作利,從王之指。無或作惡,從王之路。』(《有度》篇引「先王之法曰」。)文雖異,然亦以『或』為『有』。」引之案,《易·益》上九曰:「莫益之,或擊之。」「或」與「莫」相對為文。莫者,無也。或者,有也。故《考工記·梓人》曰:「毋或若女不寧侯。」《禮記·祭義》曰:庶或饗之。」《孟子·公孫醜》篇曰:「夫既或治之。」趙、鄭注及《廣雅》《小爾雅》並曰:「或,有也。」(高誘注《淮南·本經》《說林》二篇同。)又「殷其弗或亂正四方」,《史記·宋世家》「或」作「有」。《無逸》「乃或亮陰」,《魯世家》「或」作「有」。「亦罔或克壽」,《漢書·鄭崇傳》「或」作「有」。《大戴禮·五帝德》篇「小子無有宿問」,《家語》「有」作「或」。《月令》「無有斬伐」,《呂氏春秋·季夏》篇「有」作「或」。《左傳》莊三十二年:「故有得神以興,亦有以亡。」《周語》「有」並作「或」。哀七年「曹人或夢眾君子立於社宮而謀亡曹」,《史記·曹世家》「或」作「有」。《周語》「而或專之,其害多矣」,《史記·周本紀》「或」作「有」。蓋「或」字古讀若「域」,「有」字古讀若「以」(說見《唐韻正》),二聲相近,故曰:「或」之言「有」也。聲義相通,則字亦相通。《說文》:「或,邦也。從口,戈以守一。一,地也。或從土作域。」《詩·玄鳥》:「正域彼四方。」《傳》曰:「域,有也。」「域」之訓為「有」,猶「或」之訓為「有」也。「或」之通作「有」,猶《玄鳥》之「奄有九有」,《韓詩》作「九域」也。(見《文選·冊魏公九錫文》注。《荀子·禮論》篇:「人有是,士君子也。外是,民也。」《史記·禮書》「有」作「域」。)「或」、「有」同義,則可以互訓。故「不其或稽」(《盤庚》),不其有稽也。「曷其有佸」(《詩·君子於役》),曷其或佸也。「不敢有後」(《多士》),不敢或後也。「莫敢或遑」(《詩·殷其雷》),莫敢有遑也。「未之有舍」(《檀弓》曰:「自上世以來,未之有舍也。」),未之或舍也。「未之或失」(昭十三年《左傳》曰:「自古以來,未之或失也。」),未之有失也。「毋有不當」(《月令》),毋或不當也。「毋或不良」(同上),毋有不良也。「有渝此盟」(僖二十八年《左傳》),或渝此盟也。「或間茲命」(襄十一年),有間茲命也。「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係辭傳》),「或」亦「有」也。「禮有大有小,有顯有微」(《禮器》),有,亦「或」也。是「或」、「有」二字,隨舉一言,而其義皆通也。

或,猶「又」也。《詩·賓之初筵》曰:「既立之監,或佐之史。」言又佐之史也。《禮記·檀弓》曰:「父死之謂何,或敢有他誌以辱君義。」《晉語》「或」作「又」。(上文曰:「父死之謂何,又因以為利。」)哀元年《左傳》曰:「今吳不如過,而越大於少康。或將豐之,不亦難乎?」《史記·吳世家》作「又將寬之」。《賈子·保傅》篇曰:「鄙諺曰:『不習為吏,而視己事』又曰:『前車覆,後車戒。』」《韓詩外傳》「又曰」作「或曰」。或,古讀若域。又,古讀若異(說見《唐韻正》)。二聲相近,故義相通,而字亦相通。「或」之通作「又」,猶「或」之通作「有」矣。

或,語助也。《詩·天保》曰:「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言無不爾承也。或,語助耳。《箋》曰:「或之言有也。」亦謂語助之「有」,無意義也。

抑、意、噫、億、懿

抑,詞之轉也。昭八年《左傳》注曰:「抑,疑辭。」常語也。字或作「意」。《周語》曰:「敢問天道乎?抑人故也?」《賈子·禮容語》篇「抑」作「意」。《論語·學而》篇:「求之與?抑與之與?」《漢石經》作「意」。《墨子·明鬼》篇曰:「豈女為之與?意鮑為之與?」《莊子·盜蹠》篇曰:「知不足邪?意知而力不能行邪?」「意」並與「抑」同。字又作「噫」,又作「億」,又作「懿」,聲義並同也。《書·金縢》曰:「二公及王,乃問諸史與百執事。對曰:『信,噫公命我勿敢言。』」《釋文》曰:「噫,馬本作『懿』,猶『億』也。」家大人曰:噫、懿、億,並與「抑」同。「信」為一句,「噫公命我勿敢言」為一句。言信有此事,抑公命我勿敢言之也。《易·震》六二曰:「億喪貝。」王弼注曰:「億,辭也。」《釋文》曰:「億,本又作噫。」《禮記·文王世子》注曰:「億可以為之也。」《釋文》曰:「億,本又作噫。」《莊子·在宥》篇曰:「意治人之過也。」《釋文》曰:「意,本又作噫。」《外物》篇曰:「夫流遁之志,決絕之行,噫其非至知厚德之任與?」《新序·雜事》篇曰:「噫將使我追車而赴馬乎?投石而超距乎?逐麋鹿而搏豹虎乎?噫將使我出正辭而當諸侯乎?決嫌疑而定猶豫乎?」《韓詩外傳》「噫」作「意」。《楚語》曰:「作《懿》戒以自儆。」韋注曰:「懿,《詩·大雅·抑》之篇也。懿,讀之曰抑。」是抑、意、噫、億、懿,五字並同也。故馬注曰:「懿,猶億也。」某氏不知「噫」為「抑」之借字,而以為恨辭,失之矣。

抑,發語詞也。昭十三年《左傳》:「晉侯使叔向告劉獻公曰:『抑齊人不盟,若之何?』」十九年:「寡君與其二三老曰:『抑天實剝亂是,吾何知焉?』」《晉語》:「苦成叔子曰:『抑年少而執官者眾,吾安容子?』」或作「噫」、「意」。《詩·十月之交》曰:「抑此皇父。」《釋文》引《韓詩》曰:「抑,意也。」《莊子·大宗師》篇:「許由曰:『噫未可知也。』」《釋文》曰:「噫,崔雲『辭也』。本亦作『意』。」

抑亦,亦詞之轉也。昭三十年《左傳》曰:「其抑亦將卒以祚吳乎?」《論語·子路》篇曰:「抑亦可以為次矣。」是也。或作「意亦」,或作「噫亦」,或作「億亦」,聲義並同也。《易·係辭傳》曰:「噫亦要存亡吉凶,則居可知矣。」《釋文》曰:「噫,於其反。王肅於力反,辭也。馬同。」引之案,馬、王說是也。噫亦,即抑亦也(抑,通作「噫」,已見上條)。《大戴禮·武王踐阼》篇曰:「黃帝、顓頊之道存乎?意亦忽不可得見與?」《荀子·修身》篇曰:「將以窮無窮,逐無極與?意亦有所止之與?」《秦策》曰:「誠病乎?意亦思乎?」《史記·吳王濞傳》曰:「億亦可乎?」《漢書》作「意亦」,字並與「抑亦」同。《正義》以為「噫乎發歎」,及《釋文》「於其反」之音,皆失之矣。

或言「意者」者,亦疑詞也。《管子·小問》篇曰:「意者君乘駁馬而洀桓,迎日而馳乎?」《晏子·雜篇》曰:「意者非臣之罪乎?」《墨子·公孟》篇曰:「意者先王之言有不善乎?」《莊子·天運》篇曰:「意者其有機緘而不得已邪?意者其運轉而不能自止邪?」「意者」,或作「抑者」。《漢書·敘傳》曰「其抑者從橫之事復起於今乎」,是也。「意者」之言「或者」也。故《易·乾文言》曰:「或之者,疑之也。」《廣雅》曰:「意,疑也。」《韓詩》曰:「抑,意也。」杜注《左傳》曰:「抑,疑辭。」義並同矣。

一、壹

一,猶「皆」也。《詩·北門》曰:「政事一埤益我。」言政事皆埤益我也。(《箋》曰:「國有賦稅之事,則減彼一而以益我。」失之。今從朱《傳》。)《禮記大傳》曰:「五者一得於天下,民無不足,無不贍者。」言五者皆得於天下也。《大戴禮·衛將軍文子》篇曰:「若吾子之語審茂,則一諸侯之相也。」盧辯注曰:「一,皆也。」(《家語·弟子行》篇「一」作「壹」。王肅注同。)莊十六年《穀梁傳》曰:「不言公,外內寮一疑之也。」言外內諸侯皆疑之也。(範注曰:「外內同一疑公。」)字或作「壹」。《禮記·三年問》曰:「壹使足以成文理。」王肅注曰:「壹,皆也。」(見《荀子·禮論注》。)

一,猶「或」也。莊二年《穀梁傳》曰:「其一曰君在而重之也。」文十八年曰:「一曰就賢也。」一曰,或曰也。《大戴禮·夏小正傳》曰:「一則在本,一則在末。」《禮記·樂記》曰:「一動一靜者,天地之間也。」昭元年《左傳》曰:「疆埸之邑,一彼一此,何常之有?」五年曰:「一臧一否,其誰能常之?」莊十八年《穀梁傳》曰:「一有一亡曰有。」僖八年曰:「一則以宗廟臨之而後貶焉,一則以外之弗夫人而見正焉。」《論語·裏仁》篇曰:「一則以喜,一則以懼。」《爾雅》曰:「泉一見一否為瀸,井一有水一無水為瀱汋。」以上諸「一」字,並與「或」同義。

一,猶乃也。《呂氏春秋·知士》篇曰:「靜郭君之於寡人,一至此乎?」高注曰:「一,猶乃也。」又《貴直篇》曰:「士之遫獘一若此乎!」《史記·商君傳》曰:「為法之敝,一至此哉!」義並同也。

一,語助也。昭二十年《左傳》曰:「君一過多矣,何信於讒?」《管子·霸形》篇曰:「今楚王之善寡人一甚矣。」《晏子春秋·諫篇》曰:「寡人一樂之是欲。」《莊子·大宗師》篇曰:「固有無其實而得其名者乎?回一怪之。」《燕策》曰:「此一何慶吊相隨之速也。」以上諸「一」字皆是語助。字或作「壹」。《禮記·檀弓》曰:「子壹不知夫喪之踴也。」(《正義》曰:「言我專壹,不知夫喪之踴也,何須有節。」失之。)又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正義》曰:「壹者,決定之辭。」失之。)《大學》曰:「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言是皆以修身為本也。壹,語助耳。鄭注曰:「壹是,專行是也。」失之。)《大戴禮·小辯》篇曰:「微子之言,吾壹樂辯言。」成十六年《左傳》曰:「敗者壹大。」襄二十一年曰:「今壹不免其身以棄社稷,不亦惑乎?」以上諸「壹」字,亦皆是語助。

亦,承上之詞也。若《書·康誥》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是也。昭十七年《公羊傳》注曰:「亦者,兩相須之意。」常語也。

有不承上文而但為語助者,若《易·井·彖辭》曰:「亦未繘井。」《書·皋陶謨》曰:「亦行有九德。」《詩·草蟲》曰:「亦既見止。」是也。其在句中助語者,若《書·盤庚》曰:「予亦拙謀作乃逸。」《詩·文王》曰:「凡周之士,不顯亦世。」(不顯亦世,言其世之顯也。「不」與「亦」,皆語助耳。《箋》以亦為承上之詞,失之。互見「不」字下。)《思齊》曰:「不顯亦臨,無射亦保。」(《傳》曰:「以顯臨之,保安無厭也。」則「不」字與兩「亦」字皆為語助明矣。《箋》說皆誤。互見「不」字下。)又曰:「不聞亦式,不諫亦入。」是也。(兩「不」字、兩「亦」字皆語助。言聞善言則用之,進諫則納之也。《傳》《箋》皆誤。互見「不」字下。)

凡言「不亦」者,皆以「亦」為語助。「不亦說乎」,不說乎也。「不亦樂乎」,不樂乎也。「不亦君子乎」,不君子乎也。趙岐注《孟子·滕文公》篇曰:「不亦者,亦也。」失之。

凡言「盍亦」者,亦以「亦」為語助。「盍亦求之」,盍求之也(《左傳》僖二十四年)。「子盍亦遠績禹功而大庇民乎」,盍遠績禹功而大庇民也(昭元年)。「王其盍亦鑒於人」,盍鑒於人也(《吳語》)。「盍亦反其本矣」,盍反其本也(《孟子·梁惠王》篇)。

伊繄

伊,維也。常語也。字或作「繄」。襄十四年《左傳》曰:「王室之不壞,繄伯舅是賴。」《正義》曰:「王室之不傾壞者,唯伯舅是賴也。」唯,與「維」同。又隱元年曰:「爾有母遺,繄我獨無。」言維我獨無也。

伊,是也。《詩·雄雉》曰:「自詒伊阻。」(《小明》曰:「自詒伊戚。」與此同。)《蒹葭》曰:「所謂伊人。」(《白駒》曰:「所謂伊人。」與此同。)

《東山》曰:「伊可懷也。」《正月》曰:「伊誰雲憎?」(《何人斯》曰:「伊誰雲從?」與此同。)鄭《箋》並曰:「伊,當作繄。繄,是也。」其作「繄」者,周語曰:「此一王四伯,豈繄多寵,皆亡王之後也。」《吳語》曰:「君王之於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韋注並曰:「繄,是也。」僖五年《左傳》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釋文》與韋注同。又宣二年《左傳》曰:「我之懷矣,自詒伊戚。」《詩·雄雉正義》引作「自詒繄戚」。繄,亦是也。(《正義》曰:「《箋》以宣二年《左傳》『自詒繄戚』,《小明》雲『自詒伊戚』,為義既同,明『伊』有義為『繄』者,故此及《蒹葭》《東山》《白駒》,各以『伊』為『繄』,《小明》不易者,以『伊戚』之文與《傳》正同,為『繄』可知。」據此,則孔氏所見《左傳》作「繄」也。今本《正義》引《左傳》作「伊」者,後人以今本《左傳》改之耳。不知《左傳》作「繄」,《詩》作「伊」,乃為「伊」、「繄」相通之證。若《傳》不作「繄」,何以雲「明伊有義為繄者」?且雲「為繄可知」乎?僖二十四年《傳》曰:「自詒伊戚。」亦當作「繄」,以《傳》內「繄我獨無」、「惟德繄物」、「繄伯舅是賴」例之,則作「繄」者,左傳原文也,後人據《毛詩》改作「伊」耳。陸氏《左傳釋文》於「自詒繄戚」不出「繄」字之音,則所據本已誤作「伊」,竊疑孔氏《詩正義》所據,為賈、服諸家之本。而陸氏《左傳釋文》,則據杜預本也。)

伊,有也。《詩·頍弁》曰:「豈伊異人。」《箋》曰:「豈有異人疏遠者乎?」是也。又《我將》曰:「伊嘏文王。」伊,有也,發語詞也。嘏,大也。(《正義》曰:「毛於嘏字皆訓為大,此嘏亦為大也。」)大哉文王,歎美之也。(詩凡言「思文後稷」、「於皇武王」、「允文文王」、「於赫湯孫」,皆歎美之詞。《箋》曰:「維受福於文王。」王肅曰:「維天乃大文王之德。」文義皆未安。說見《經義述聞》。)「伊嘏文王」,「有皇上帝」,文義相類。

夷,語助也。《周官·行夫》曰:「居於其國,則掌行人之勞辱事焉(句),使則介之。」(劉昌宗誤以「焉使」連讀,辯見《經義述聞》。)鄭注曰:「使,故書曰夷使。夷,發聲。」是也。《詩·瞻卬》曰:「蟊賊蟊疾,靡有夷屆。罪罟不收,靡有夷瘳。」言為害無有終極,如病無有愈時也。(夷,語助也。《傳》《箋》訓「夷」為「常」,則與「屆」字「瘳」字文義不相屬。)昭二十四年《左傳》曰:「紂有億兆夷人。」言有億兆人也。(杜注曰:「兼有四夷。」東晉《秦誓傳》曰:「夷人,平人。」皆失之。)《孟子·盡心》篇曰:「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夷,亦語助。趙注曰:「夷,平也。」平考其行,殊無意義。)言考其行而不掩也。夷,語助也。又《周官·職方氏》曰:「其川課池、嘔夷。」嘔夷,滱水也。(《水經·滱水注》曰:「滱水即漚夷之水。」漚,與「嘔」同。)「嘔」之言「滱」(嘔、滱古音相近),「夷」其語助與?

洪,發聲也。《大誥》曰:「洪惟我幼衝人。」《多方》曰:「興惟圖天之命。」皆是也。解者皆訓為「大」,失之。

庸,詞之用也。《書·皋陶謨》曰:「帝庸作歌。」襄二十五年《左傳》曰:「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諸陳。」杜注曰:「庸,用也。」是也。

庸,猶「何」也,「安」也,「詎」也。莊十四年《左傳》曰:「庸非貳乎?」僖十五年曰:「晉其庸可冀乎?」宣十二年曰:「庸可幾乎?」襄十四年曰:「庸知愈乎?」三十年曰:「其庸可俞乎?」昭十年曰:「庸愈乎?」十三年曰:「其庸可棄乎?」哀十六年曰:「庸為直乎?」《晉語》曰:「吾庸知天之不授晉,且以勸荊乎?」莊三十二年《公羊傳》曰:「庸得若是乎?」(何注曰:「庸,猶傭。傭,無節目之辭。」失之。)《呂氏春秋·下賢》篇曰:「吾庸敢驁霸王乎?」皆是也。「庸」與「何」同意,故亦稱「庸何」。文十八年、昭元年《左傳》及《魯語》並曰:「庸何傷?」襄二十五年《左傳》曰:「將庸何歸?」(承上文「君死安歸」言之也。杜注曰:「將用死亡之義,何所歸趣?」失之。)

庸,猶「何」也。「庸」與「安」同意,故亦稱「庸安」。《荀子·宥坐》篇曰:「女庸安知吾不得之桑落之下?」庸,猶「安」也。「庸」與「詎」同意,故亦稱「庸詎」。《莊子·齊物論》篇曰:「庸詎知吾所謂知之非不知邪?庸詎知吾所謂不知之非知邪?」《楚詞·哀時命》曰:「庸詎知其吉凶?」庸,猶「詎」也。或曰「庸孰」。《大戴禮記·曾子製言》篇曰:「則雖女親,庸孰能親女乎?」庸孰,猶「庸詎」也。解者多訓為「用」,失之。

台(音飴)

台,猶「何」也。如台,猶「奈何」也。《書·湯誓》「夏罪其如台」,《史記·殷本紀》作「有罪其奈何」。《高宗肜日》「乃曰其如台」,《殷本紀》作「乃曰其奈何」。《西伯戡黎》「今王其如台」,《殷本紀》作「今王其奈何」。是古謂「奈何」為「如台」也。《盤庚》:「卜稽曰其如台?」亦謂卜問曰其奈何也。《法言·問道》篇:「莊周、申、韓,不乖寡聖人而漸諸篇,則顏氏之子、閔氏之孫其如台?」言三子若不詆訾聖人,則顏、閔之徒其奈之何也。(宋咸注:「台,我也。」失之。)《漢書·敘傳》:「矧乃齊民,作威作惠。如台不匡禮法是謂?」言遊俠之徒,以齊民而作威作惠如此,奈何不匡之以禮法也。(如淳注:「台,我也,我國家也。」失之。)《文選·典引》:「伊考自遂古,乃降戾爰茲。作者七十有四人」,「今其如台而獨闕也?」言今其奈何而獨闕也。(蔡邕《郭有道碑文》「今其如何而闕斯禮」,句法本此。李善注及李賢《後漢書·班固傳》注並曰:「台,我也。」失之。)蓋漢時說《尚書》者,皆以「如台」為「奈何」,故馬、班、子雲並師其訓。自某氏《傳》訓「台」為「我」,而其義遂不可通,段氏若膺《尚書撰異》辨之詳矣。(《爾雅》:「台,我也。」此「非台小子」之「台」,非「如台」之「台」。)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