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妙法莲华经演义卷第五之二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奉 诏译

天台教观 一松大师 讲录

清 东瓯释氏 晓柔广和 编定

△三结益三。初劝修。

我灭度后。求佛道者。欲得安隐。演说斯经。应当亲近。如是四法。

△二示益。有十五行半四字偈。并六行五字偈。分为二。初明三报清净。二明梦中佛事。初三。初明现报清净。

读是经者。常无忧恼。又无病痛。颜色鲜白。

读诵解说等乃法华之力。自得心无忧恼。以其所明唯佛之知见耳。又自然四大调和而无病。以其所悟是诸法实相耳。既无忧恼。又无病痛。自得颜色鲜白也。

△二明生报清净。

不生贫穷。卑贱丑陋。众生乐见。如慕贤圣。诸天童子。以为给使。

天童给使者。盖此经为诸天之所护。今能读诵此经。故生报之中。能令诸天。以护经之护。而还护于人。故令童子以为给使也。

△三明后报清净。

刀杖不加。毒不能害。若人恶骂。口则闭塞。游行无畏。如狮子王。智慧光明。如日之照。

刀杖等者。现在既能住四安乐行。读此经时。则内心自柔和善顺。而无瞋恚。内既无瞋。外亦无障。故于后报之中。纵有刀杖等障。而亦不能加之也。智慧光明如日之照者。所有智慧。则无不照烛。而能破无明烦恼。如日之能照一切。而破诸昏暗也。

△二明梦中佛事二。初梦五时法化。二梦八相成道。所以有此五时八相之梦者。以观现在。能住安乐行。而弘此经。则于后报之中。必得作佛。故前云。药王若有人问何等众生。于未来世。当得作佛。应示是诸人等。于未来世。必得作佛也。若作佛时。必说五时。必成八相。故现在虽未能实得如是。而先于梦中兆之。故有此梦中佛事也。初为五。初梦见华严时。

若于梦中。但见妙事。见诸如来。坐狮子座。诸比丘众。围绕说法。又见龙神。阿修罗等。数如恒沙。恭敬合掌。自见其身。而为说法。

初二句是总明。次言见诸如来坐狮子座者。即是华严会上。如来现千丈舍那身也。诸比丘众围绕说法。即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一时围绕。如云笼月也。说法者。即是为实机说圆教。为权机说别教也。又见龙神等。即是宿世根熟。天龙八部也。自见其身而为说法者。即如彼四大菩萨。为如来所加。而说于四十位功德者是也。

△二梦见阿含时。

又见诸佛。身相金色。放无量光。照于一切。以梵音声。演说诸法。

身相金色。即老比丘三十二相也。演说诸法。即演说四阿含法。亦即演说生灭四谛。十二因缘。事六度法。亦即演说戒定慧。小乘三藏诸法也。

△三梦见方等时。

佛为四众。说无上法。见身处中。合掌赞佛。闻法欢喜。而为供养。得陀罗尼。证不退智。佛知其心。深入佛道。即为授记。成最正觉。汝善男子。当于来世。得无量智。佛之大道。国土严净。广大无比。亦有四众。合掌听法。

授记者。即方等会上。授诸大菩萨之记。汝善男子等。即授记之词也。

△四梦见般若时。

又见自身。在山林中。修习善法。

修习善法者。谓始是五阴终至种智。循环八十一科之法。莫不以般若妙智而观照之。故言修习善法也。

△五梦见法华时。

证诸实相。深入禅定。见十方佛。

因闻法华。故能证于诸法实相。入于深禅大定之中。见于十方诸佛也。

△二梦八相成道。上五时。乃梦中闻佛所说。身预其会。今八相。乃梦自身成道而有也。分二。初总明八相。

诸佛身金色。百福相庄严。闻法为人说。常有是好梦。

谓说法之人。常有此身金色。有福之相好梦也。金色之身。即是八相所成之身。故此是总明也。

△二别示八相。

又梦作国王。舍宫殿眷属。及上妙五欲。行诣于道场。在菩提树下。而处狮子座。求道过七日。得诸佛之智。成无上道已。起而转法轮。为四众说法。经千万亿劫。说无漏妙法。度无量众生。后当入涅槃。如烟尽灯灭。

梦作国王。即梦作转轮圣王也。既作国王。则必降王宫。住胎。出胎。而后作王。故知此一句。即兼此之三相也。舍宫殿下三句。即第四出家相也。在菩提下一行。即是第六成佛道相。然必降魔。而后成道。故言成道。摄得第五降魔之相也。言求道过七日者。今释迦十九出家。三十成道。则求道十有余年。今言七日者。以由其机熟有迟速故也。成无上道下一行半。是转法轮相。后当下二句。是入涅槃相也。烟灯但是一物。不可作机应分解。若言薪尽灯灭可耳。今须单约应边释也。又若单约应边。而既言烟尽。又言灯灭者。以如来身。有胜劣两应。今小机无。而收劣应。归于法身之本。如烟尽。大机无。而收胜应。归于法身之本。如灯灭也。已上初劝修。二示益竟。

△三总结。

若后恶世中。说是第一法。是人得大利。如上诸功德。

言得大利者。即是能得三报清净。梦中佛事等之大利也。迹门竟。释安乐行品终。

妙法莲华经从地涌出品第十五

若论斯品之来由。总从一经所明。不出如来果后施化。近城之迹。及以长远证得寿量之木。如此迹本二门。四十年前所未明。一切诸经所绝唱。直至今日灵山高会。众生之机已熟。开显之时已至。以故如来。于前十四品中。发明出世之本怀。一大事之因缘。开其三而显其一。开其权而显其实。谓之迹门。迹门既竟。自当开其迹。而显其本。开其近而显其远。故有后之十四品。谓之本门。于此本门之中。例前迹门。亦有序正流通之三分。今初下方菩萨。从地涌出。现种种相。而疑者疑。问者问。即本门之发起序分也。次之如来。略开其近。略显其远。而弥勒等菩萨。各各生疑动执。而如来广开伽耶近城之迹。广显长远寿量之本。以令其皆得断于近疑。生于远信。授于法身之记。得于增道之益。即本门之正宗分也。后乃发明。现在有于四信。灭后有于五品。而为劝赞付嘱。即本门之流通分也。则知今欲发起长远寿量。故有此从地涌出之文也。言从地涌出者。下方菩萨。闻如来呼召之命。乃于娑婆国土地裂之处。从而涌出也。所以涌出者。正为发起如来所有长远之本。盖如来本于长远劫前。早已证得无上菩提。为欲教化众生。乃从本垂迹。非生现生。示降王宫出家。去伽耶不远。于木菩提树下。成等正觉。此盖三藏之佛耳。若不为之开显。则一切众生。岂知更有所谓天衣为座之佛。宝华为座之佛。虚空为座之佛耶。然若非地涌以为发起。则久本亦何由可明。何以涌出。便能显于如来之久本。盖地涌菩萨。乃是弟子。而如来乃是师。地涌菩萨。乃是因位。而如来乃是果人。所谓若欲识师。当观弟子。弟子因位。既其德如是而重。位如是而高。则其师之果人。不待言而自可知矣。此正以因而显其果。以资而显其师。故以地涌菩萨。而为发起。自能显于如来。早已证得长远寿量之久本也。

△二本门开近显远。有三。初序分。二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弥勒菩萨善哉善哉下。正宗分。三分别功德品中。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已下。讫经尽流通分。初为三。初现相序。如上迹门之现瑞。二弥勒菩萨及八千下。疑问序。如上迹门之疑念。三尔时释迦牟尼分身下。问答序。如上迹门之问答。盖本门既无经首。故无通序。于别序亦无众集。盖别序之众集。即通序之同闻故也。余之三序。一一皆如迹门。迹门有现瑞疑念问答。以为发起。如来即为之开三权显一实。今本门既亦有如此之发起。故即为之开近迹而显远本也。初为八。初菩萨请命。

尔时他方国土。诸来菩萨摩诃萨。过八恒河沙数。于大众中。起合掌作礼。而白佛言世尊。若听我等。于佛灭后。在此娑婆世界。勤加精进。护持读诵书写。供养是经典者。当于此土。而广说之。

他方菩萨。请命弘经者。由闻迹门流通中。如来发明人尊法胜。三轨四行。若弘通者。能得三报清净。又能梦中见于五时法化。八相成道。如此种种胜妙利益。而彼菩萨欣斯胜利。故作礼白佛。欲如持品中。二万菩萨。于此土娑婆弘经也。

△二如来止召二。初止他方。

尔时佛告诸菩萨摩诃萨众。止善男子。不须汝等。护持此经。

如来止者有三意。一者。此等菩萨。元是他方来者。若许其在此土弘经。则彼土众生。谁为教化。故止之也。二者。既是他方菩萨。则于彼土众生有缘。若此众生。未曾结缘。虽欲此土弘经教化。而未免得益者少。故止之也。三者。此中正欲发起本门。若不止他方之请。则何由呼召下方。而得从地涌出。既不涌出。则远本何由发起。是则欲明于本。须召下方。今乃欲召下方。故止之也。言不须汝等者。谓若此土无人。则许汝等。今此土自有其人。故不须汝等也。

△二召下方。

所以者何。我娑婆世界。自有六万恒河沙等。菩萨摩诃萨。一一菩萨。各有六万恒河沙眷属。是诸人等。能于我灭后。护持读诵。广说此经。

此正明不须汝等之意。即是呼召下方也。呼召下方。亦有三意。一者。下方菩萨。是我所化。乃是弟子。弟子而弘师经。乃所宜者。故召之也。二者。此等菩萨。既常在娑婆国住。则自与此土众生有缘。若弘化之众。必能得益。故召之也。三者。召之使来。令旧住者。因之法疑发问。可从是而开近显远。故召之也。六万恒河沙。是举其首领。一一各有六万恒河沙。是明其统领。是诸人等。乃总指首领。及统领也。

△三菩萨涌出六。初叙涌出。

佛说是时。娑婆世界。三千大千国土。地皆振裂。而于其中。有无量千万亿。菩萨摩诃萨。同时涌出。

是时者。即制止他方。呼召下方。已竟之时也。地皆振裂者。表前则迹门说毕。闻者能破无明。表后则近迹从是而开。远本从是而显也。

△二明身相。

是诸菩萨。身皆金色。三十二相。无量光明。

身皆金色等者。此之菩萨。既是如来本中所化。则其所有之德必厚。所居之位必高。故同于如来。而身皆金色。身有三十二相。相有无量光明也。

△三出住处。

先尽在此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虚空中住。

先尽等者。谓今则从地而涌。若其未涌出之先。此等菩萨。尽住于何所耶。故云先尽在于此界之下。空中而住也。在此界下。则不在于此。在下界空。则不在于彼。既不在此。又不在彼。正显常住于不思议之中道第一义空也。

△四言来由。

是诸菩萨。闻释迦牟尼佛。所说音声。从下发来。

谓此之菩萨。既在此界下住。何因从地而出。故云闻佛所说音声。从下发来。所说音声者。即呼召之声也。然推其发来之意有四。一者。闻佛呼召。自当发来。二者。为弘此经。亦当发来。三者。一切天人。执于如来之近迹。今欲破其近执。故发来也。四者。一切天人。不知如来有于远本。今欲生其远信。故发来也。

△五举众数。

一一菩萨。皆是大众唱导之首。各将六万恒河沙眷属。况将五万四万三万二万一万恒河沙等眷属者。况复乃至一恒河沙。半恒河沙。四分之一。乃至千万亿那由他分之一。况复千万亿那由他眷属。况复亿万眷属。况复千万百万。乃至一万。况复一千一百。乃至一十。况复将五四三二一弟子者。况复单己乐远离行。如是等比。无量无边。算数譬喻。所不能知。

一一菩萨。即指前自有六万恒河沙菩萨之首领也。唱导者。即开倡引导也。开倡则能说妙法。引导则能化众生也。此举其六万恒河沙之首领。各将六万恒河沙眷属。及况将等者。谓将六万恒河沙眷属之首领。已有六万恒河沙矣。况乎将五万恒河沙眷属之首领。其数又过于将六万恒河沙眷属者。则其数比上又多。而不止于六万恒河沙矣。总之则弟子。后后少于前前。而师则后后多于前前也。观文中况字及将字者。皆重在师分上说。故后则言单己。乃唯言于师也。以其六万恒河沙。适当师弟相等。故就此立为规格。眷属自六万恒沙以下。则减为五万四万。乃至一人。首领自六万恒沙已上。则增为七万八万。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也。如是等比者。乃是总收也。

△六论申供。

是诸菩萨。从地出已。各诣虚空。七宝妙塔。多宝如来。释迦牟尼佛所。到已向二世尊。头面礼足。及至诸宝树下。狮子座上佛所。亦皆作礼。右绕三匝。合掌恭敬。以诸菩萨。种种赞法。而以赞叹。住在一面。欣乐瞻仰。于二世尊。

瞻仰二世尊者。释迦虽已说于迹门。而犹未说本门。今欲释迦还说本门。故瞻仰之。多宝虽已证明迹门。而犹未证明本门。今欲多宝还证本门。故瞻仰之也。

△四如来现通。

是诸菩萨摩诃萨。从初涌出。以诸菩萨。种种赞法。而赞于佛。如是时间。经五十小劫。是时释迦牟尼佛。默然而坐。及诸四众。亦皆默然。五十小劫。佛神力故。令诸大众。谓如半日。尔时四众。亦以佛神力故。见诸菩萨。遍满无量百千万亿国土虚空。

言五十小劫。令众谓半日。是即长见短。如来默然而坐。是受其赞叹。四众亦皆默然。是敬其赞叹也。次四众以佛神力。见菩萨满无量国土虚空。是即狭见广。以诸菩萨。唯从娑婆国土涌出。今四众乃见其遍满。于无量百。无量千。无量万。无量亿之国土虚空。故是即狭而见于广也。然如来所以现此神通之力。令众即长见短。即狭见广者。盖此中元为长远寿量之发起。而如来之寿量。元是非长。非短。非广。非狭。有于长短广狭之分者。皆众生之情见耳。今令其即五十劫之长。而见为半日之短。则五十劫之长不为长。而长非长。半日之短非为短。而短非短。令其即娑婆之狭。而见为无量亿国之广。则娑婆之狭不为狭。而狭非狭。无量亿国之广不为广。而广非广。如此非长。非短。非广。非狭。正可为于长远寿量之发起。故现此不思议之神力。令其即长见短。即狭见广也。

△五菩萨问讯二。初标其名。

是菩萨众中。有四导师。一名上行。二名无边行。三名净行。四名安立行。是四菩萨。于其众中。最为上首。唱导之师。

上行者。此之菩萨。已能开佛知见。而登十住之位。则其所有之行。超于三乘五教。七种方便之上。故名上行也。无边行者。此之菩萨。已能示佛知见。而登十行之位。则能已法界无边之行。圆观圆照。而为修习。故名无边行也。净行者。此之菩萨。已能悟佛知见。而登十向之位。若未悟佛知见已前。则所有之行。犹有事理因果自他之别。此则不得名净。今既悟佛知见。而入于十向。则无事不理。无因不果。无自不他。而事理圆融。因果一致。自他平等。其行乃最为清净之者。故名净行也。安立行者。此之菩萨。已能入佛知见。而登十地之位。已破四十品无明。已显四十分三德。自能任运流入萨婆若海。无上菩提之行。从此安立。故名安立行也。四人分释如此。克实而论。四人一一皆具四十位之功德。是名上行。乃至安立行也。

△二正问讯。

在大众中。各共合掌。观释迦牟尼佛。而问讯言世尊。少病少恼。安乐行不。所应度者。受教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劳耶。尔时四大菩萨。而说偈言。世尊安乐。少病少恼。教化众生。得无疲劳。又诸众生。受化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劳耶。

言少病等者。是问能化之主。少病则身无危险而安。少恼则心无忧虑而乐。则自能自行化他矣。故言少病少恼安乐行也。所应度下。是问所化之众。谓所应化度之者。受如来之教。易耶不耶。若易为教化。则不烦如来重重宣说。而自不至于疲倦劳顿也。如最初说于华严。而即有大机众生受教。次之说于阿含。而即有小机众生受教。次之说于方等般若。而即有大小之机受教。今日说于法华。而即有圆机众生受教。则如来不致于疲顿矣。若最初说于华严。而无大机众生受教。乃至今日说于法华。而无圆机众生受教。则如来必为之疲劳矣。故今问世尊劳耶否耶。次偈颂言。教化众生者。始自华严。终至法华。莫不是教化众生也。

△六如来答问二。初正答。

尔时世尊。于菩萨大众中。而作是言。如是如是。

如是如是者。乃印定之词也。一如是。乃印其问能化。汝问如来少病少恼安乐行不。而我如来。诚为安乐。如汝所问也。一如是。乃印其问所化。汝问所应者受教易不。而所化众生。诚为易度。亦如汝之所问也。以由上来菩萨双问。故今如来乃双印之于如是也。

△二释成二。初正释。

诸善男子。如来安乐。少病少恼。诸众生等。易可化度。无有疲劳。

如来二句。是释成初一如是。而答其初问也。意谓汝前问世尊少病安乐不。今我实安乐。少病少恼。故我印汝于一如是也。诸众生三句。乃释成次一如是也。谓汝前又问世尊。所应度者。受化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劳耶。今实易化。而无有劳。故我又印汝于一如是也。

△二转释。

所以者何。是诸众生。世世已来。常受我化。亦于过去诸佛。恭敬尊重。种诸善根。此诸众生。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皆信受。入如来慧。

谓何以而众生易可化度。如来无有疲劳。故转释云。是诸众生。世世已来。乃至云入于佛慧也。此明德厚根利之人。言世世已来等。所谓华严会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及宿世根熟天龙八部也。言始见我身者。即华严会上。见如来千丈舍那之身也。闻我所说。即闻于所说。圆满修多罗之教也。即皆信受者。如来于华严会上。发明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性。而此德厚根利众生闻之。即能生于信解。由解而能起行。由行而能入证。故云即皆信受入如来慧也。

除先修习学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闻是经。入于佛慧。

此明钝根。言如是人者。即是大通佛所。曾受大化。后退大取小也。我今亦令得闻是经入于佛慧者。谓如是之人。虽则德薄根钝。而于华严之时。不见不闻。然我于阿含之时。令其证小。方等即为弹诃。般若还为其淘汰。今亦得障除机动。而便得闻是经。亦能入于如来智慧也。如此则德厚之人。始见闻时。即入佛慧。固是易度。即德薄之人。我以小引。亦入佛慧。亦是易度。由众生皆是易度。故如来无有疲劳也。

△七菩萨随喜。

尔时诸大菩萨。而说偈言。

善哉善哉。大雄世尊。诸众生等。易可化度。能问诸佛。甚深智慧。闻已信行。我等随喜。

上如来双印如是。今菩萨双叹善哉也。能问等者。由其易可化度。故能问诸佛所有之智慧。既问则答。答则能闻。闻已信解。由信起行。即得入证。今我等为之随顺庆喜也。随喜其能问能闻。能信能行也。又初一句。是双申赞叹。一善哉是叹如来安乐。一善哉是叹众生易度。对上如来之双印如是。即可知也。次大雄下六句。是别颂答问。上如来答其如来安乐之问。故诸大菩萨。以大雄一句领之。如来答其众生易度之问。故诸菩萨。以诸众生等。五句领之。盖如来能安乐。由于大雄。众生之易度。由于能问能闻。能信能行也。次我等随喜一句。是总发随喜也。如来安乐。亦随喜之。众生易度。亦随喜之也。

△如来述叹。

于时世尊。赞叹上首诸大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能于如来。发随喜心。

能于如来等者。上云我等随喜。乃是随喜众生能问能行。今言能于如来发随喜心者。盖众生之所问所闻。所信所行者。乃是如来之智慧。故随喜众生。即是随喜如来也。又双叹善哉。已是双述其能随喜如来。能随喜众生矣。能于如来发随喜心。乃重述其能随喜如来也。以其随喜众生。犹为易事。若随喜如来。乃是难事。故重述其能随喜如来也。初现相序竟。

△二疑问序二。初疑念。

尔时弥勒菩萨。及八千恒河沙。诸菩萨众。皆作是念。我等从昔已来。不见不闻。如是大菩萨摩诃萨众。从地涌出。住世尊前。合掌供养。问讯如来。

言从昔已来等者。谓我始从华严。终至今日。追随如来。亦非一朝一夕。其来久矣。他方菩萨来会。而我等所见所闻。亦不少矣。然曾不见不闻如是之菩萨。从地涌出。而问讯如来也。

△二发问二。初长行。

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知八千恒河沙。诸菩萨等。心之所念。并欲自决所疑。

并欲自决所疑者。弥勒补处。岂实不知。而犹有疑。盖自虽无疑。而众则有疑。今欲为众发问。故言自亦有疑也。

△二偈颂二。初十四行正问。二五行半请答。初三。初问从何所来。

合掌向佛。以偈问曰。

无量千万亿。大众诸菩萨。昔所未曾见。愿两足尊说。是从何所来。

△二问何因缘集。

以何因缘集。巨身大神通。智慧叵思议。其志念坚固。有大忍辱力。众生所乐见。为从何所来。一一诸菩萨。所将诸眷属。其数无有量。如恒河沙等。或有大菩萨。将六万恒沙。如是诸大众。一心求佛道。是诸大师等。六万恒河沙。俱来供养佛。及护持是经。将五万恒沙。其数过于是。四万及三万。二万至一万。一千一百等。乃至一恒沙。半及三四分。亿万分之一。千万那由他。万亿诸弟子。乃至于半亿。其数复过上。百万至一万。一千及一百。五十与一十。乃至三二一。单己无眷属。乐于独处者。俱来至佛所。其数转过上。如是诸大众。若人行筹数。过于恒沙劫。犹不能尽知。

初一行三句。是正问何因。次一一下九行。是颂其众数。初言志念坚固者。即是能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也。大忍力者。以其能常住此之娑婆世界。即是忍力之大也。从何所来者。谓以何因缘。而从何所来也。以何因缘集之问。而弥勒已知如来至此。欲显于本矣。故即此一问。便可为本门之发起也。弥勒岂不见如来。制止他方菩萨。即呼召彼诸菩萨云。我有六万恒沙菩萨。是诸人等。能于我灭后。护持读诵。广说此经。故下言是诸大师等。俱来供养佛。及护持是经。此即是彼菩萨。发来之因缘矣。故知以何因缘之问。岂不知如来欲显于本耶。

△三问其师是谁。

是诸大威德。精进菩萨众。谁为其说法。教化而成就。从谁初发心。称扬何佛法。受持行谁经。修习何佛道。

言大威德者。以其能断于惑。能显于德也。称扬何佛法等。皆是问其师主。谓称赞宣扬何佛之教法。修行受持谁佛之经典。修学习熟何佛之道法也。

△二请答三。初请答从来。

如是诸菩萨。神通大智力。四方地振裂。皆从中涌出。世尊我昔来。未曾见是事。愿说其所从。国土之名号。

△二请答因缘。

我常游诸国。未曾见是众。我于此众中。乃不识一人。忽然从地出。愿说其因缘。

△三请答师主。

今此之大会。无量百千亿。是诸菩萨等。皆欲知此事。是诸菩萨众。本末之因缘。无量德世尊。惟愿决众疑。

本末因缘者。发心为本。成熟为末。即始于何佛发心。终从何佛成熟。如此始本终末因缘。众皆有疑。唯愿世尊。答明以决众会之疑。故言唯愿决众疑也。即是决于从谁发心。称扬受持修习等之疑也。又是决于从何来何因缘集。师于谁等之疑也。

△三问答序二。初侍者疑问。二分身领答。初二。初举所问之师。

尔时释迦牟尼分身诸佛。从无量千万亿。他方国土来者。在于八方诸宝树下。狮子座上。结加趺坐。

△二明能问弟子。

其佛侍者。各各见是菩萨大众。于三千大千世界。四方从地涌出。住于虚空。各白其佛言世尊。此诸无量无边。阿僧祇菩萨大众。从何所来。

言从何所来乃略问。又兼何因缘集。与师主于谁也。故下答云。已问斯事。乃指弥勒之三问。是知此一问之意兼二也。

△二分身领答。

尔时诸佛。各告侍者。诸善男子。且待须臾。有菩萨摩诃萨。名曰弥勒。释迦牟尼佛。之所授记。次后作佛。已问斯事。佛今答之。汝等自当因是得闻。

且待者有三意。一为释迦。是此方之师。自有此方弟子。我等分身。是他方之师。汝等菩萨。是他方弟子。若此方之师。自应答此方弟子之问。今我既是他方之师。则应答他方弟子之问。若此方师之事。非我所答也。二此之菩萨。从地涌出。乃发起本门开近显远。是事当释迦自为发明。非我等分身之所发明者事也。三弥勒既已先问。释迦即当为答。亦不须我等之答也。因是得闻者。闻于如来之所答。从何因缘集。与师主是谁也。本门序分已竟。

△二正宗二。初许说。二正说。初二。初长行。二偈颂。初三。初叹述。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弥勒菩萨。善哉善哉。阿逸多。乃能问佛如是大事。

告弥勒者。前迹门欲开三显一。故告声闻。今本门欲开近显远。故告菩萨也。双叹善哉者。一善哉是叹其善生疑念。一善哉是叹其善发三问也。问佛如是大事者。如来出世。有二大事。一者发明诸法实相。咸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此是迹门之大事也。二者发明如来长远寿量。久已证得菩提。此是本门之大事也。上来迹门大事。虽已发明。而本门大事。犹未显发。然本门大事。乃人之所难问者。汝今乃能问之于佛也。故言善哉(云云)。

△二诫许。

汝等当共一心。被精进铠。发坚固意。

△三正许。

如来今欲显发宣示。诸佛智慧。

初许说长远寿量。言显发者。上迹门初从三昧起。即叹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乃至云。方便知见波罗蜜。皆已具足。则诸佛智慧。已为宣示。已为显发矣。今此中又言欲显示诸佛智慧者。当知长远寿量。非智慧不能修。非智慧不能证。故下文云。我智力如是。慧光照无量。寿命无数劫。久修业所得。是知全由智慧。而修证此之长远寿量。故欲显示长远寿量久本。亦言欲显发宣示诸佛智慧也。

诸佛自在神通之力。诸佛狮子奋迅之力。诸佛威猛大势之力。

此乃许说三世益物。意谓不唯显示诸佛智慧。乃更欲显发宣示诸佛自在等力也。言自在神通力者。即是如来过去世中。非生现生。教化一切。能神而明之。通而变之。得大自在力也。狮子奋迅之力者。即是如来于现在世中。非生现生。而教化一切。能于十方世界。同日出家。无量国中。同时成道。乃如来奋迅之力也。威猛大势力者。即是如来于未来世中。能益于物。而断人之所难断。度人之所难度。调人之所难调。乃如来威猛大势力也。诸佛之所以能三世益物者。由能证长远寿量。故三世中。皆能益物也。

△二偈颂二。初颂诫许。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当精进一心。我欲说此事。勿得有疑悔。

△二颂正许。

佛智叵思议。汝今出信力。住于忍善中。昔所未闻法。今皆当得闻。我今安慰汝。勿得怀疑惧。佛无不实语。智慧不可量。所得第一法。甚深叵分别。如是今当说。汝等一心听。

初一句。颂别许说长远寿量。汝今下。颂别许说三世益物。言昔所未闻法。非但四十年前所未闻。即今法华高会前迹门中。亦所未闻。今本门中。乃当得闻也。佛无不实语者。一往如金刚云。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及楞严中云。无上法是真实语。如所如说。不诳不妄。若克实推之。如上迹门中。若说权则一定是权。若说实则一定是实。今若说近。亦一定是近。若说远亦一定是远。如此权实远近之说。皆实不虚也。

△二正说二。初略开近显远。二寿量品去。广开近显远。初二。初正略开显。二尔时弥勒下。重生疑执。初二。初长行。二偈颂。初二。初正答。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弥勒菩萨。我今于此大众。宣告汝等。阿逸多。是诸大菩萨摩诃萨。无量无数阿僧祇。从地涌出。汝等昔所未见者。我于是娑婆世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教化示导。是诸菩萨。调伏其心。令发道意。

阿逸多。乃重呼。是诸等是重举。从我于下。方正答其三问也。初是答其师主是谁之问。言教化示导等者。谓汝上来问我。此诸菩萨众。谁为其说法。教化而成就。我今告汝。此诸菩萨。非他人所教化者。乃我释迦如来。于此娑婆。得菩提已后。教化此诸菩萨。当知是我教化。开示引导而成就也。汝又问从谁初发心。我今告汝。此诸菩萨。亦非从他人而发心。亦是我得菩提后。调伏其心。令发道意。当知是从我发心也。言调伏其心者。此诸菩萨。未经如来调伏已前。未免或著于有。或住于空。或执于中。而如来则为其调之伏之。使得归于非空非有非中。而空而有而中也。

此诸菩萨。皆于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虚空中住。

谓汝问此诸菩萨。从何所来。我今告汝。此诸菩萨。皆在此界之下。虚空中住。即知从于此界之下。虚空中来也。

于诸经典。读诵通利。思惟分别。正忆念。

谓汝又问。爱持行谁经。我今告汝。此诸菩萨。于我所说经典。悉能读诵通利。即知受持我所说之经也。汝又问修习何佛道。我今告汝。此诸菩萨。于我所说经典。不唯能为读诵通利而解。亦能由解而思惟。由思惟而起行。故言思惟分别正忆念。即知修习我之道法也。言正忆念者。此诸菩萨。能以如来所说实相之妙境。而发为能观之妙智。还以能观之妙智。照乎实相之妙境。如此以境发智。以智照境。而境智一如不二之者。则自不偏于有。不偏于空。不偏于中。故是正忆念也。

△二转释。

阿逸多。是诸善男子等。不乐在众。多有所说。常乐静处。勤行精进。未曾休息。亦不依止人天而住。

此释此界虚空中住。以其不乐在众。乃至亦不乐依止人天而住。故住于此界下之虚空也。

常乐深智。无有障碍。亦常乐于诸佛之法。

言常乐深智诸佛之法等。是释于诸经典读诵通利等也。以其乐我释迦所有之智。及以诸佛所有之法。故于诸经典。悉皆读诵思惟。而为修习也。此深智者。即一心三智也。乐于一切智。则一切智现前。而能观于空。乐于道种智。则道种智现前。而能观于有。乐于一切种智。则一切种智现前。而能观于中。观于空之时。则一空一切空。而一切智无有障碍。观于有之时。则一有一切有。而道种智无有障碍。观于中之时。则一中一切中。而一切种智无有障碍。故言常乐深智无有障碍也。此是乐我释迦所有之智也。然不独乐我之智。亦且常乐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有之法。故言亦常乐于诸佛之法也。

一心精进。求无上慧。

此二句。是释教化示导而得成就也。由其能一心精进。故我教化之时。便得成就也。是则于三问中。但答其从何所来。及以谁是师主之问。而不答第二何因缘集者何也。盖涌出无别因缘。唯为发起寿量。此中若直答明。则下之略广开显。亦不必也。而弥勒亦不为之生疑动执以为致问。则如来从何广开显矣。故今不答其因缘。但于答其二问之后。略为开显。使其生疑致请。而后为之广开其近迹。广显其远本。则至此之时。自知涌出无别因缘。但为发起远本。则因缘之问。不答而自答矣。

△二偈颂二。初答所问。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阿逸汝当知。是诸大菩萨。从无数劫来。修习佛智慧。

此颂中答问者。前五行半偈。不复次第。直尔为六。不列子科。初一行颂释教化示导。即一心精进求无上慧也。

悉是我所化。令发大道心。此等是我子。

此三句颂正答。我所教化及发心。即教化示导等也。

依止是世界。常行头陀事。志乐于静处。舍大众愦闹。不乐多所说。

此一行一句。颂释此界虚空中住。即不乐在众等也。

如是诸子等。学习我道法。昼夜常精进。为求佛道故。

此一行颂。释于诸经典读诵通利。即常乐深智。亦常乐于诸佛之法也。上言深智。是释迦之智。故今言学习我道法。上言诸佛之法。今言为求佛道故。即是求诸佛之道也。长行偈颂。互显可见。不唯知此。亦验知上言深智。定是释迦之智也。

在娑婆世界。下方空中住。

此二句颂。答其来处。即此界下虚空中住也。

志念力坚固。常勤求智慧。说种种妙法。其心无所畏。

此一行颂。更答师主。即于诸经典等也。以其能思惟分别正忆念。故能志念坚固。勤求智慧。志念坚固。即四弘上求下化也。以其于诸经典读诵通利。故能说种种法。心无所畏。妙法者。即权实不同。故言种种也。实既是妙。说权引小。故权亦妙也。答前所问已竟。

△二开近显远。

我于伽耶城。菩提树下坐。得成最正觉。转无上法轮。尔乃教化之。令初发道心。今皆住不退。悉当得成佛。我今说实语。汝等一心信。我从久远来。教化是等众。

初二行是略开其近。次我今一行。是略显其远。既言伽耶教化发心。复言久远教化是等。则迹自开本自显矣。初正略开显已竟。

△二重生疑执二。初内心疑念。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及无数诸菩萨等。心生疑惑。怪未曾有。而作是念。云何世尊。于少时间。教化如是无量无边阿僧祇。诸大菩萨。令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心疑惑等者。谓既言伽耶成佛。尔乃教化发心。则不当云久远劫来教化是等。若是久远教化。则又不应言尔乃发心。于此两楹之间。而生疑惑。此正执近而疑于远。故言云何少时等也。

△二发言陈问二。初长行。二偈颂。初四。初法。二譬。三合。四请说。初三。初执近疑远。

即白佛言世尊。如来为太子时。出于释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是已来。始过四十余年。世尊云何于此少时。大作佛事。以佛势力。以佛功德。教化如是无量大菩萨众。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为下二十五岁人。指百岁人为子譬本。如来为太子。是执近也。从是已来等。是疑远也。言四十余年者。法华已前。十二年说阿含。八年说方等。二十二年说般若。总计四十二年。故言四十余年也。以佛势力。即神通力。以佛功德。即智慧力也。

△二执远疑近。

世尊此大菩萨众。假使有人。于千万亿劫。数不能尽。不得其边。斯等久远已来。于无量无边诸佛所。植诸善根。成就菩萨道。常修梵行。

此为下百岁人。亦指年少为父之譬本。言大菩萨等。是明其数之多。斯等久远已来。是明其时之远。于诸佛所植诸善根。是行之深。成就菩萨道常修梵行。是约其位之高也。如此众多深行高位之菩萨。既极其已久。云何如来不久之间。教化令得不退耶。

△三总结难信。

世尊如此之事。世所难信。

此为下是事难信之譬本。谓师主极其近。而弟子极其远。总皆难信也。

△二譬三。初父少譬。

譬如有人。色美发黑。年二十五。指百岁人。言是我子。

譬上师极其近也。

△二子老譬。

其百岁人。亦指年少。言是我父。生育我等。

譬上弟子极其远也。

△三总难信。

是事难信。

谓譬如世间人。父极其少。子极其老。实难信也。

△三合三。初合父少譬。

佛亦如是。得道已来。其实未久。

此合上父少譬。即执近疑远也。

△二合子老譬。

而此大众诸菩萨等。已于无量千万亿劫。为佛道故。勤行精进。善入出住。无量百千万亿三昧。得大神通。久修梵行。善能次第习诸善法。巧于问答。人中之宝。一切世间。甚为希有。今日世尊。方云得佛道时。初令发心。教化示导。令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合上子老譬。即执远疑近也。言善入出住者。若约位而论。则以道前为入。道后为出。道中为住。若约行而论。则以最初修习为入。三昧现前为住。三昧起定化物为出。三昧虽有出入住不同。而无出入住相。故言善也。次第修习善法者。非偏渐次第。乃圆融不次之次耳。盖解虽是圆。而修行时。必从因以至果。断惑时。必先粗而后细。约其惑落先后。观成微着。故言次第耳。约理则始终不二。论事则因果历然。正此谓也。人中宝者。即三乘五教七方便人中之宝。世间希有。即九世间所希有也。已上执远。今日下是疑近。执远是合其百岁人。疑近是合亦指年少是父也。又上法中初执近疑远。文皆具足。如来为太子等执近。从是已来等。是疑远也。次执远疑近。则但有执远之文。即此大菩萨。至常修梵行是也。而无疑近之语。然必有疑近之义。故科名执远疑近也。次合执远疑近。则文皆具足。而此大众下。是执远。今日世尊下。是疑近也。是则法中无者。合中则有。合中无者。法中则有。上下互显相成故也。譬文虽短。义皆具足。初譬如有人。年二十五。是譬执近。指百岁人。言是我子。是譬疑远。次其百岁人。是譬执远。亦指年少是父。是譬疑近也。

△三合总信难。

世尊得佛未久。乃能作此大功德事。

合上总结难信。初正合。得佛未久。是合上譬中之难信父少。于法即是难信师近也。乃能作此大功德事。是合上譬中之难信子老。于法即是难信弟子远也。

△四请就。

我等虽复信佛。随宜所说。佛所出言。未曾虚妄。佛所知者。皆悉通达。然诸新发意菩萨。于佛灭后。若闻是语。或不信受。而起破法罪业因缘。唯然世尊。愿为解说。除我等疑。及未来世诸善男子。闻此事已。亦不生疑。

虽复信佛等。则犹未信也。所以下云除我等疑。佛所等。正出自不能信。而言信者。以佛言无虚妄。佛智皆悉通达故。言无虚妄者。前云如来是诸法之王。若有所说。皆不虚也。皆悉通达者。如前云如来亦知深心所行。通达无碍也。

△二偈颂四。初颂法。二颂譬。三颂合。四颂请说。初三。初颂执近疑远。

尔时弥勒菩萨。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佛昔从释种。出家近伽耶。坐于菩提树。尔来尚未久。

此一行颂。但有执近之语。以摄疑远之义也。

△二颂执远疑近。

此诸佛子等。其数不可量。久已行佛道。住于神通力。善学菩萨道。不染世间法。如莲华出水。从地而涌出。皆起恭敬心。住于世尊前。

此二行半颂。但有执远之语。而摄疑近之义也。盖执近必疑远。执远必疑近。疑从执生。故此二科颂文。皆颂于执。而略于疑也。

△三颂总结难信。

是事难思议。云何而可信。佛得道甚近。所成就甚多。愿为除众疑。如实分别说。

初二句是总颂。次二句是别明。佛得一句颂结难信师近。所成一句颂结难信弟子远。长行但言如此之事世所难信。今乃具明之也。次愿为二句请说。众疑者。即现在弥勒等菩萨。未来新发意等众疑也。亦是执近疑远。执远疑近等众疑也。此乃法中亦有请答也。

△二颂譬。

譬如少壮人。年始二十五。示人百岁子。发白而面皱。是第我所生。子亦说是父。父少而子老。举世所不信。

初一行一句。颂父少譬。次子亦说是父一句。颂子老譬。三父少二句。颂总结难信譬。长行但言是事难信。今具明之。父少二字。颂结难信父少。子老二字。颂结难信子老。故言举世所不信也。

△三颂合。

世尊亦如是。得道来甚近。是诸菩萨等。志固无怯弱。从无量劫来而行菩萨道。巧于难问答。其心无所畏。忍辱心决定。端正有威德。十方佛所赞。善能分别说。不乐在人众。常好在禅定。为求佛道故。于下空中住。

初二句颂合父少譬。即执近疑远也。二是诸下三行半。颂合子老譬。即执远疑近也。二文亦皆有执而略于疑也。言忍辱心决定者。忍辱明其能柔和善顺。而不为内外障恼之所动。决定明其能安心实相。而不为空有中之所动也。能任运流入。故言端正。能断惑显德。故言有威德也。又可忍辱二字。是能着如来衣。心决定。是能坐如来座。谓能观一切诸法。悉皆当体空寂。而不为诸法所动。故心决定也。端正有威德。是能入如来室。谓能运大悲。而拔一切众生二边之苦。故言端正有威。能运大慈。而与一切众生中道之乐。故言端正有德。此乃明其能修证于三轨。复能起三轨之用也。唯其如此。故为诸佛所赞。以诸佛亦唯修证用于三执。而得为诸佛故也。

△四颂请说。

我等从佛闻。于此事无疑。愿佛为未来。演说令开解。若有于此经。生疑不信者。即当堕恶道。愿今为解说。

此初二句。即颂我等虽复信佛随宜所说也。次愿佛下。即颂然诸新发意等也。

是无量菩萨。云何于少时。教化令发心。而住不退地。

此行颂合总难信也。初二句。颂得佛未久。次二句。颂乃能作此大功德事也。略开显至此而已。释从地涌出品竟。

妙法莲华经如来寿量品第十六

若论其此品之来由。盖如来所说三乘五教之权。虽已得开。一乘究竟之实。虽已得显。而更有所谓果后施化之近迹。久已证得之远本。犹未为之开显。若欲开显。必须假于发起。故上来他方菩萨。请命弘经。而如来乃制止之。以呼召下方。即有无量菩萨。从地涌出。致使弥勒菩萨等众。疑念者疑念。问答者问答。有如此起疑问答者。不过为本门由致耳。繇致既彰。正宗可起。故如来因答弥勒问后。乃略开其近。略显其远。而弥勒菩萨等。重各动执生疑。乃执近以疑远。执远以疑近。以喻发明。谓如父少子老。举世难信。而云惟愿世尊。为我解说。除我等疑。及未来世。诸善男子。闻此语已。亦不生疑。故今如来。为之广开近显远。乃明乎长远寿量。而有此之一品也。言如来者。谓如来有三身。若言毗卢遮那遍一切处。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此是法身如来。若言以如实智。契如实理。理如如智。智如如理。此是报身如来。若言智与理冥。能起于用。如月在天。影临万水。此是应身如来也。若一往论。此中则唯释迦如来。若就文细论。下文既云。诸佛如来。法皆如是。则此题中所明如来。亦兼十方三世一切如来也。寿量者。寿即寿命。既有三身之寿命。必有三寿之诠量也。三身寿命者。法身如来。则以实相为寿。有佛无佛。性相常住。如下文云。非实非虚。非如非异。即法身如来之寿也。报身如来。则以智慧为寿。以理合智曰报。以智契理为寿。如下文云。我智力如是。慧光照无量。寿命无数劫。久修业所得。即报身如来之寿也。应身如来。则以机感为寿。有机则寿为之长。无机则寿为之短。如下文明。非生现生。非灭现灭。即应身如来之寿也。三寿诠量者。法身寿命。非量非无量。以为其诠量。报身寿命。金刚道前为有量。金刚道后为无量。以为其诠量。应身寿命。应同物机。物机若尽是有量。应从体起体既无穷。应亦不尽是无量。以为其诠量。总之从凡夫地。至金刚道前之寿为有量。从金刚道后。报身之寿为无量。法身之寿。为非量非无量。应身之寿。为亦量亦无量也。若如下文云。我成佛已来。甚大久远。寿命无量。阿僧祇劫。常住不灭。则此中所言寿量。唯是报身之寿命无量。然直报身非报身。报身必具法身应身。则三身圆具矣。故身有三。如来有三。而寿量亦有三也。若局论此中唯欲发明释迦成佛已久。寿命无量以显远本。则如来虽通诸佛三身。而唯在释迦报身。寿命虽亦通三身。唯在报寿之无量。乃所谓之如来寿量品也。然此品中。初则明于长远寿量。次则明于三世益物。今题中。但标寿量。不云三世者。盖能于三世益物。全由所证寿量。则寿量是本。三世乃从本所垂之迹。今欲显本。故但标寿量之本。而摄三世之迹也。

△二广开近显远三。初如来开显。二法身得记。三弥勒陈领。初二。初诫劝。二正说。初四。初如来三诫。

尔时佛告诸菩萨。及一切大众。诸善男子。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复告大众。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又复告诸大众。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

如来诫有三番。初尔时等初番也。复告等第二番也。又复告等第三番也。初中言告诸菩萨者。即他方国土分身诸来菩萨。此土旧住娑婆诸菩萨。下方涌出诸菩萨也。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指前即伽耶成道已。尔乃令发心。从久远劫来。教化是等众也。指后即下正说也。虽有广略前后之殊。而同一开显本迹故。此乃如来真诚谛实之语。以称理而谈。如智而说。无有虚谬故也。即是诚谛之语。则汝等自当为之信解。信者信得如是者乃如来之近迹。如是者乃如来之远本。解者解得如来之迹。无别有迹。乃从本所垂之迹。解得如来之本。亦无别有本。乃开迹所显之本也。二番三番皆可见。所以三番诫信者。盖此长远寿量。唯证乃知。元是最为难信之者。故欲说之。先重重为之诫信也。

△二菩萨三请。

是时菩萨大众。弥勒为首。合掌白佛言。世尊。惟愿说之。我等当信受佛语。如是三白已。

弥勒为首者。盖弥勒当来补释迦之处。则下所发明之寿量。乃是其所当证当说之者。故为首而请。惟愿说者。愿说其近远之因缘。三白即三请也。

△三菩萨重请。

复言惟愿说之。我等当信受佛语。

△四如来重诫。

尔时世尊。知诸菩萨。三请不止。而告之言。汝等谛听。

谓有是四诫四请者。此乃最上之事。故郑重耳。

△二正说二。初长行。二偈颂。初三。初法。二譬三合。初二。初明长远寿量。二明三世益物。初三。初直依法示。

如来秘密神通之力。一切世间。天人及阿修罗。皆谓今释迦牟尼佛。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善男子。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

初如来等者。神即如来所有天然之理。通即如来所有明达之智。如此理智。本是生佛平等。凡圣一如。一切众生所同然者。唯如来乃能以妙智。契乎妙理。如此理智一如之时。自得神而明之。通而变之。统十方而无外。彻三际以无遗。亘古亘今。而无有尽。乃是如来神通之力也。九界一切众生。所不能测故言秘。唯佛究尽证知。故称密也。此一句是总明。次一切下。正开近显远。言一切等者。谓如来既得秘密神通之力。则有大自在。而能非生现生。说法教化。而此非生现生。乃是近迹。近迹必由远本。是则如来有近有远。有迹有本。而众生但知伽耶近城之迹。不知有长远证得之本。故今乃开其迹云。一切世间。皆谓今得菩提也。既有近迹。则有远本。故显其本云。然善男子。我实成佛已来。无量劫也。盖迹非离本而有迹。本非离迹而有本。即迹而本。即本而迹。本迹虽殊。不思议一。故开其近迹。即显远本也。如此远本近迹。皆由如来秘密神通之力。不应执近而疑远。执远而疑近也。

△二举譬格量二。初如来问。

譬如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为微尘。过于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乃下一尘。如是东行。尽是微尘。诸善男子。于意云何。是诸世界。可得思惟校计。知其数不。

△二菩萨答。

弥勒菩萨等。俱白佛言世尊。是诸世界。无量无边。非算数所知。亦非心力所及。一切声闻辟支佛。以无漏智。不能思惟知其限数。我等住阿惟越致地。于是事中。亦所不达。世尊如是诸世界。无量无边。

言非算等。是明非凡夫所知。一切下。是明非二乘所知。我等下。是明非不退所知。世尊下总结。所以若凡夫若二乘若不退。皆不能知其数者。盖此喻乃喻如来长远之寿量。而此寿量长远之数。惟有诸佛。乃能究竟证知。若凡夫之世智。二乘之偏智。菩萨虽曰分证。纵至等觉。若比妙觉。犹同隔罗望月。故皆不能知也。唯其不知如来长寿之数。故亦不知所格量譬喻之数也。

△三还以法合。

尔时佛告大菩萨众。诸善男子。今当分明。宣语汝等。是诸世界。若着微尘。及不著者。尽以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

今当分明等者。谓汝云既皆不知。我今分别明了。为汝说耳。初明长远寿量已竟。

△二明三世益物三。初正明。二释疑。三不虚。初三。初明过去益物。二明现在益物。三明未来益物。初三。初明从本垂迹。

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导利众生。

自从是来一句。是明从本也。是之一字。即指上成佛已来复过于此之劫也。我常下是明垂迹。言常在此者。谓垂迹之时。亦不离此娑婆。别有施设。即此娑婆同居之土。我常在之也。故下偈云。于阿僧祇劫。常在灵鹫山。众生见劫尽。我此土安隐。即是常在娑婆说法也。然此同居之土。若在如来分中。全即寂光净土。而众生见之。为娑婆秽土耳。亦于余处者。谓他方有缘随处应也。故下偈云及余诸住处也。当知常在娑婆。及余住处。皆是近迹。而此之迹。皆由从本所垂也。

△二明开迹显本。

诸善男子。于是中间。我说然灯佛等。又复言其入于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别。

于是中间者。即于此垂迹之中间也。我说然灯等者。即指以七茎华供佛。行因之时。然灯佛云。当得作佛。而授记等也。言其入于涅槃者。其之一字。非指然灯。即指释迦垂迹中间。以菩萨身。教化众生。众生机尽。亦入灭也。如是皆以方便分别者。谓明其行因。明其得记。明其入灭。皆方便分别耳。既是方便。则非真实。真实者。乃其实成道已久也。言是方便分别。即开于近迹也。向不说是方便。则近迹闭。今说是方便。故迹即开。其本自显矣。

△三明迹中益物。

诸善男子。若有众生。来至我所。我以佛眼。观其信等。诸根利钝。随所应受。

谓如来既证于本。必从本而垂于迹。故明其迹中之利益也。若有众生者。即是有圆顿偏渐权实大小等机之众生。来至我所。即是以此等机叩感于佛也。我以佛眼等者。谓既有机感。必垂于应。故我即以佛眼。而观其机也。若是观机。则应法眼。今言佛眼者。以四眼入佛眼。皆名为佛眼故也。观其信等诸根者。根即五根。信即信根。等即等于进念定慧之四根也。利钝者。利即快利。钝即迟钝。若约四教分别。三教为钝。圆教为利也。随所应度者。随其机之所应宜者。而为化度也。若圆机则应度之以圆融。若别机则应度之以历别。若通机则应度之以体空。若藏机则应度之以析空。故言随所应度也。

处处自说名字不同。年记大小。亦复现言。当入涅槃。

谓既众生已感。如来已应。则感应之道。自当为之说法。若说法之时。或非生现生。故云处处自说名字不同。年记大小。名字即胜应劣应不同。胜应年记是大。劣应年记是小也。或非灭现灭。则亦复言当入涅槃。此即应以灭度而得度脱。即灭度之。此皆形中之益也。

又以种种方便。说微妙法。能令众生。发欢喜心。

又以种种等者。谓不唯现于形益。亦能现于声益也。种种方便。即是三乘五教七种方便。此乃先施权也。微妙法者。即是一乘究竟微妙之法。此乃后显实也。说微妙之实法。则自能令众欢喜。即使说于方便。亦究竟引归真实。故亦能令众生欢喜也。如此于过去世中。能从本垂迹。开近显远。而有诸利益。或现胜劣之形。或说权实之法。皆由如来久已证得长远寿量故也。

妙法莲华经演义卷第五之二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